【向特首施政報告提出建議】
我今日與 The Professionals Guild 專業議政 會晤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10月施政報告交流意見,並提交主題為《鞏固優勢 放眼國際》、共50多項建議的建議書,重點在於促請政府優先培育本地科技人才、提高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並要求政府加快跟進去年提出8大...
【向特首施政報告提出建議】
我今日與 The Professionals Guild 專業議政 會晤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對10月施政報告交流意見,並提交主題為《鞏固優勢 放眼國際》、共50多項建議的建議書,重點在於促請政府優先培育本地科技人才、提高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並要求政府加快跟進去年提出8大創科政策中為見進展的範圍:檢討過時法例、改革採購政策、培育人才以及開放數據。
我在會上向特首分享與楊岳橋議員八月初往美國三藩市矽谷灣區進行考察,並與多間跨國科技龍頭企業、來自香港的創業者和投資者、多個市政府官員等交流的經驗。香港政府需要制訂合適和明確的績效指標KPI,確保政策資源有效幫助業界發展。
我向政府爭取的政策建議包括:提升本地科技人才競爭力、在矽谷設立創新創業中心、改善政府採購模式以幫助本地ICT業和初創企業、增加高端數據中心發展土地供應、加快香港發展5G流動通訊、設立更多政策『沙盒』幫助創新科技應用、制訂開放數據藍圖,以及研究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科技的影響和應用。我亦建議政府未來5年為2萬名公務員提供數據分析和數碼技能培訓。
香港在創新排名仍然落後,而國際上並未充分了解香港推動創新科技產業的情況,期望10月施政報告加以改善。香港在推動創新科技政策方面除面向大灣區發展外,亦應以國際化發展為基本策略,以提高香港初創企業在數碼經濟時代的國際競爭力。 ---------------------------------------------
【莫乃光議員就施政報告重點建議】
1. 未來三個年度撥款5億元設立推出針對剛畢業和中層IT從業員的「創科人才加速器」,資助本地IT人修讀未來重點發展的領域如區塊鏈、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物聯網和網絡安全等新興技術的最新技能,提升本地IT人才競爭力。
2. 未來三個年度撥款5億元設立『科技人才培育及就業支援計劃』,資助提供技術進修課程、實習、獎學金和舉辦比賽,培育軟件工程師、數據分析、資訊保安等科技專才,資助本地IT畢業生及在職IT從業員修讀IT課程。
3. 為協助香港初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加深香港與國際創新社群的聯繫,建議InvestHK在全球創新領先地區設立「香港創新創業中心」,例如矽谷。
4. 為引入更多科技專才推動智慧城市,設立『創新人才交流計劃』(Fellowship programme),招募在海外科技公司工作的港人,以及本地私營企業或大專學院工作的頂尖工程師、設計師、數據分析師等科技專才,參與政府智慧城市項目。
5. 預留5億元於未來三年進行試驗計劃,把街道設施(使用率低的公眾收費電話亭和部份巴士站)改裝為智慧城市所需的基建設施,例如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把現有電話亭改裝智能電子資訊站,以及在街道設施安裝探測器收集實時城市數據,協助交通和城市管理。
6. 加速推展5G流動服務,盡快解決大埔和赤柱3.5GHz限制區的問題,包括研究搬遷衛星發射站的長遠計劃;協助電訊商與港鐵公司商討改善地鐵範圍通訊基建;加快處理電訊商申請在政府公用設施安裝無線電基站的審批。
7. 未來三個學年逐步把中小學的資訊科技綜合津貼的經常性開支增加一倍,用於支援學校將編程(Coding)及STEM納入基礎教育課程之內,增加對學校IT技術員的資助,培育老師和進行STEM教學活動。
8. 為營造有利創新的規管環境和吸引外地創科企業來港,參考推動金融科技的經驗,建議研究在更多政策範疇(例如交通)引入【監管沙盒】的概念,提供有限的放寬或豁免安排,刺激企業開發創新應用。
9. 為促進人工智能的應用,未來五年預留5億元成立『人工智能諮詢委員會』,委任科技界、學者和規管機構等全面研究人工智能對政策、法律、就業、經濟、民生等可能帶來的影響。
10. 為改善政府部門採購ICT服務政策以支援中小企,營造有利本地ICT中小企的環境,參考新加坡同類計劃成立【科技初創企業諮詢試驗計劃】,登記在香港成立、從事軟件開發的初創企業通過技術、財務和運作等審核可獲一年半認證。取得認證的企業可獲協助接觸政府部門、公營機構等,研究創新產品和服務和向國際市場推廣的機會。
11. 為政府採購過程全面數碼化和幫助本地中小企接觸政府項目,建立一站式政府網上採購資訊平台【科技應用市場】(Digital Marketplace),促進公私營合作進行電子公共服務創新。
12. 建議預留3億元予各政策局申請舉辦『智慧城市孵化計劃』,以智慧城市應用為主題,培育本港初創企業,促進公私營合作發掘更多本地優秀創科人才,帶動本港建構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
13. 為促進數碼革新和改善政府數據的收集、運用及發放,設立政府首席數據官(Chief Data Officer),並定期公佈開放數據進度報告。
14. 為加強公務員運用科技和數據分析的能力,預留5億元未來五年內為二萬名公務員提供數據分析和數碼技能的培訓。
台科低修申請 在 羅廷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搶救學生在學資源比什麼都重要
向我陳情的校長老師同學別擔心‼️
小羅不會放棄繼續爭取
小羅在議會提案,要求市府強力去主導媒合中興大學改隸台中高工讓市立回歸國立,但卻被不知情的議員給退回申請,校友現在已經沒有在學,怎知道學校困境?(https://reurl.cc/mdodG9)
有人擔心體制不同?但興大也有工學院
沒有要消滅台中高工,名稱一樣會保留
就像台中高農一樣保留只是全名會有國立中興大學
(https://www.nchu.edu.tw/academic/mid/148)
#興大跟台中高工其實合作申請過
就我調查訪問過,其實兩所學校早有意願合作,但被教育部拿特殊理由擋掉申請
#訪問過興大薛校長
特別囑咐小羅,興大他有意願合作要我提案,興大近年來努力農學院,還有工學院希望與高工可以相輔相成蹦出新火花
#訪問過台中高工學校師生與家長
多數都引頸期盼,希望可以回歸國立,雖擔心名稱問題但還是以學生教育福利與品質為前提思考並希望我加油努力申請,我們都有保留對話截圖
#那讓我人看看賴議員兼現任家長怎麼說
市議員賴義鍠批這是前朝最錯誤的政策,造成技職教育的恐怖,市庫、學校、學生三輸
(http://udn.to/LJYE4)
#政治最怕別人說換位子換腦袋
前朝市長將改為市立,當初國民黨有20多位議員反對,甚至主張要公投,因為大家都擔心市庫負擔增加,也照顧不好市立學校的品質。
(https://pse.is/L66CH)
#那再來看看學生給我的說詞
我們在推行很多的東西,永遠都是卡在資金不足,例如手機結合學生證,線上請假系統,這些東西在短期間內都無法製造,
而學校的設備有時候也都無法做更換,例如無聲廣播,體育館的椅子全校教室無聲廣播損壞已久,直到上學期才有慢慢維修,
但好像也因為資金不足無法繼續,我覺得能夠國立真的要國立,國立可以讓我們在學的生活品質提升,也可以讓我們享有更多資源可以使用,
而且資源的提升,也可以讓台中高工的升學率提升,實習更好。
Q&A問與答:
📍為何是不是台科大:
1、因為台科大目前沒有說有意願
2、興大早就跟高工有過意願調查
3、興大較為靠近高工校產較能相互支援使用
📍興大不是普通大學嗎?
1.興大也有工學院可以銜接且許多工學院名人校友
📍消滅台中高工名稱?
1、我們是以學生在學品質為主
2、台中高農合併後並沒有不見,只是全名增加國立中興大學
📍為何是台中高工轉國立而不是台中一中?
1、技職教育花費高於普通高中花費
📍為何不改回國立就好
1、變市立之後教育部目前也不想接回
2、必須依靠國立大學來協助返回國立
📍國立有比較好嗎
1、國家預算來支持,當然比一個直轄市預算好
2、市立預算負荷根本不夠
—————————————
看看其他縣市類似狀況:
擬明年改市立 國立高中職意願低 (https://pse.is/JAGRJ)
國立改市立,天堂變地獄 (https://pse.is/LM3X7)
台科低修申請 在 葉丙成 Benso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丙紳一日簡報工作坊,首次對外開放,歡迎先卡一波!】
因為這段時間,有太多外校的大學生問我們可否修台大簡報課。但真的很抱歉的是目前台大規定只有台大、台師大、台科大同學可以來台大跨校選課。
但有好多外校同學、或是已經畢業的校友、或是進入職場不久的年輕朋友,告訴我們他們很想有機會精進簡報能力,我們課程又不開放旁聽,該怎麼辦?
於是我們決定了,在 8/31 週六舉辦一個一天的簡報工作坊。幫助想在簡報表達能力有所進步的年輕朋友。早上半天由我來教大家許多重要的觀念跟思維,下午則有實際操作的演練。
收費非常低廉,全日一千四百元。所有費用扣除場地等活動費用後,將全數捐給台大學術基金會,作為台大「簡報製作與表達」課程十一名助教薪資及課程教學活動之用。我個人不會從中領取任何酬勞費用。
名額有限,今年只辦這一次。我們本週稍晚將會開放報名。歡迎想精進簡報能力的台大校友、外校同學、職場年輕人,把握機會來報名,做我的學生!
歡迎大家先卡一波,等報名網址一上線我再來回文通知大家~
(歡迎分享)
————————
From 台大簡報課粉專:
【葉丙成教授簡報一日工作坊 隆重登場!】
「不是台大、師大、台科大就沒機會學習葉老師的簡報技巧嗎 (ಥ_ಥ) 」
「請問課程開放旁聽嗎?我是上班族,很想精進簡報技能」
我們最近收到好多私訊!可是很遺憾,台大簡報課 #不開放旁聽...
不過!小編被大家渴望學習簡報技能的熱情感動到了!👌🏻
於是小編努力去拜託葉老師,終於幫各位爭取到這個寶貴機會啦ヾ(≧O≦)〃
我們決定舉辦【簡報一日工作坊】來滿足你的求知慾😏
趕快把活動資訊寫進你的行事曆吧!
💯 葉丙成教授簡報一日工作坊 💯
活動對象:無法選修台大簡報課的大學生 & 校友&職場年輕人
(台大、師大、台科大在校同學請申請「#簡報製作與表達」課程)
活動日期:2019年8月31日(六)
活動時間:【上午場】精實講課 09:00 - 12:00【下午場】實戰演練 13:30-17:30
活動地點:國立台灣大學普通教學館103教室
活動費用:【上午場】800元(不供餐)【全日票】1400元(提供午餐)
**由於本活動上下午場課程連貫,故無法單獨報名下午場
活動內容:提案策略、說故事技巧、簡報設計等,之後的貼文會詳細說明哦!😌
不想錯過這個難能可貴的機會?那就要密切關注這個粉專啦!
小編會在這幾天釋出報名表單,本活動 #名額有限 #先搶先贏💪🏻💪🏻
快把 台大簡報課 設為「搶先看」!最新消息不漏接!
並標註你身邊所~有想學習簡報技巧的朋友🥇
互相提醒才不會忘記哦 ♡(´∀`)人(´∀`)♡
*本活動所有收入將全數捐款至台大學術基金會作為台大簡報課教學使用,捐款證明會公告於台大簡報課粉絲專頁。
(歡迎分享、先卡一波)
台科低修申請 在 台北。生生不息。王閔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煥民新村建物獲得保留撥用 ,盼北市府做好蟾蜍山文化景觀活化再利用】
今天為了蟾蜍山文化景觀範圍內的煥民新村建物是否由北市府維護再利用,到立法院參加協調會。
感謝召開會議的 蘇巧慧與 江永昌委員,提供溝通的平台,讓相關單位聚焦討論,也要感謝土地所有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願意協助,與台北市政府、中央機關合作,一同為文化資產保存努力。
未來一年內,北市府應秉持專業與職責,做好管理及再利用的規劃,並提供民眾參與管道,激盪出具創意、可實現的活化想法。期待蟾蜍山聚落成為大安、文山的新門面!
以下簡單敘述本案今天的協調情形
1. 蟾蜍山聚落位於大安區及文山區的交界,其中具有歷史記憶與文化價值的煥民新村,經在地文化工作者與居民努力下,北市府於去(105)年8月公告為文化景觀。
2. 煥民新村建物與土地分屬於國防部和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所有,在軍方將居民安置後,待台科大同意交由北市府進行維護修繕,以免淪為廢墟,降低文化資產價值。
3. 台科大今天在協調會中釋出將煥民新村土地無償撥用給台北市政府的意願,後續由北市府都發局進行使用分區變更,並由文化局進行管理及再利用的規劃。
4. 周邊其他由民眾自力造屋的土地,台科大也願意協助申請變更為非公用土地,讓民眾繼續居住,維繫兼具歷史、文化與生態的聚落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