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特化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台特化ptt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台特化ptt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w1219111 (小花)看板Tech_Job標題[討論] 台灣特用化學研發難度時間Wed No...

台特化ptt 在 凱特王 Kate W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10-01 00:47:27

- 嘿,猜猜我變成了什麼樣的大人? . 桂綸鎂&陳柏霖,每當他們一起出現在螢幕上,總讓我想起《藍色大門》裡的孟克柔&張士豪。這是他們的印記,成長的開篇。同是19歲的他們都是第一次演出電影,從此之後,便各自在影壇發光。我常想,如果多年以後再見面,張士豪不知道會不會帶著他陽光又自信的微笑,在嘴角酒渦盪...


因工作需求常常與特化研發人員接觸,感覺十個有九個特用化學的研發不是被材料商吃死
死的,就是找不到特性一樣的化學原物料,所以找不到替代料,往往斷料或物料狀況就只
能自己吞。

也因為特化之材料很難收斂,所以只能小量多樣購買,遇到供應商規模大的生產量也只能
硬買MOQ其餘報廢被Review或是哭臉求對方幫忙小量實驗室生產。

特化的研發主管也常因開發時程的關係,只求先做到客戶要的,其餘料啊、人啊、生產啊
都是量產的問題,不是研發人員處理和需要思考的。

想請問版上先進,這是台灣特化產業的悲哀還是這些研發人員的能力不足?感覺日韓在這
塊真的有政府整合供應鏈,不至於原料取得困難。台灣特化產業就是一個慘字,拿不到好
的原料就做不出產品,研發部門像養一群技工,難怪老闆省錢都不找台清交畢業的.....
因為台灣特化大部分都是走2nd source,利潤被庫存還有日韓競爭者砍的亂七八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226.1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42809203.A.306.html
uiop019: 日本特化體制比較完整,所以高品質特化原料 我們還是從11/21 22:15
uiop019: 日本進口11/21 22:15
faniour: 市場跟經濟規模,特化貴又很吃上下游的關係11/21 22:20
faniour: 跟政府沒太大關係,單純經濟規模的差異性11/21 22:21
※ 編輯: w1219111 (114.43.226.170), 11/21/2018 22:22:31
faniour: 砍2nd source的利潤不是原廠,而是你的下游 11/21 22:29
faniour: 對原廠來說你搞2nd source才是價格與利潤的破壞者11/21 22:29
faniour: 另外你是後來切入的本來就是不停的在時間還要成本間被壓11/21 22:33
faniour: 榨,領先者有時間的優勢與制定規則的主場,但也可能開發 11/21 22:33
faniour: 錯方向血本無歸。11/21 22:33
shownche: 走到哪都一樣……下游(ex.GG)想拿高規便宜貨,但特化的11/21 22:52
shownche: 量對上上游而言就是個屁…無限PCN.CIP…… 11/21 22:52
lin214: 現在在日本做特化研發,政府整合什麼的沒感覺,不過真的11/21 23:04
lin214: 常常會跟其他公司做合作評估什麼的,然後東西賣的很貴,11/21 23:04
lin214: 也只有大廠買的起,利潤被砍的亂七八糟應該是日本人才這 11/21 23:04
lin214: 麼覺得吧哈... 11/21 23:04
ctainan: 老闆願意接受開發案只有5%的機會接單量產嗎? 11/22 01:44
SaintsRow: 資方不願意花錢開發 11/22 08:12
maxmax7916: 其實就是誰是大廠,不缺訂單,小廠在供應鍊中就是會被11/22 11:49
maxmax7916: 凹。11/22 11:49
faniour: 被凹的狀況有好多種,像是獨大的下游,單一的來源11/22 12:42
faniour: 或是你是奈米戶,或是你的下游都是一對奈米戶 11/22 12:43

所以我蠻好奇這塊的開發是有99%的機率來自於原料的品質嗎?特化如果開發沒有原物料
穩定的技術支援,就只能坐以待斃嗎?好奇??
※ 編輯: w1219111 (42.72.114.149), 11/22/2018 14:55:02
maxmax7916: 我覺得你提到的原料問題,其實是老闆的問題,如果該11/22 16:14
maxmax7916: 原料的品質重要到會影響開發,那早該自己掌握該原料 11/22 16:14
maxmax7916: 的生產技術了。 11/22 16:14
faniour: 問題當然是你的毛利跟管銷成本啊! 11/22 20:48
faniour: 原料品質只是表現,如果成本100賣1000,真的非要換200的 11/22 20:52
faniour: 料會用不起嗎?如果本100賣200,叫你換個200的料你肯嗎? 11/22 20:52
faniour: 都做特化了,不找高附加價值產品做去跟大宗商品 11/22 20:53
faniour: 拼價格是腦包嗎? 11/22 20:53
faniour: *表面 11/22 21:06
台灣的特化比不上日韓特化,往往都是替代料進入下游供應鏈,比不了規格只能比價格。
※ 編輯: w1219111 (42.73.187.222), 11/22/2018 21:18:38
faniour: 並不全然是如此 11/22 22:10
faniour: 還有你的觀念錯誤 11/22 22:14
faniour: 所有的2nd source在規格上只有相當或更好的命,價格只有 11/22 22:16
faniour: 便宜跟更便宜兩種,不存在比不了規格的機會,除非是有人 11/22 22:16
faniour: 護航 11/22 22:16
faniour: 給你台製家電跟日本原裝進口家電,價格品質相同,你會買 11/22 22:22
faniour: 那種?每種東西都有既定的品牌形象價值,你沒有在價格上 11/22 22:22
faniour: 讓步就沒的做。如果你的東西是殘次品那更沒什麼好抱怨的11/22 22:22
faniour: ,規格比較低本來就沒資格講價格。你不是市場的開拓者, 11/22 22:22
faniour: 沒被專利卡死有得分一杯羹就該偷笑了,不知道為什麼會有11/22 22:22
faniour: 低規還想賺大錢的思想11/22 22:22
faniour: 老二哲學要有市場規模,不然就贏者通吃而已 11/22 22:23
完全同意F大的說法,我目前接觸台灣特化產業的研發人員,都感嘆自己沒有好的原料做
不到更好的規格,或是明明規格一樣但都打不進指標供應。越做越心酸,但其實台灣老闆
很奇怪,明明就是老二確不甘於老二哲學,只想用最便宜的人力、設備去研發高端產品,
搞得公司定位混亂
※ 編輯: w1219111 (114.43.226.170), 11/22/2018 23:04:42
lovecap: 我覺得韓國這幾年有起來耶...以前他們都拿sample讓人試, 11/22 23:01
lovecap: 大家也慢慢的 溫水煮青蛙的 切過去惹== 11/22 23:01
faniour: 一些老問題,像是老闆不願意投資人力與能力 11/23 03:30
faniour: 進入的晚好賺的都已經被卡位卡的死死的 11/23 03:31
faniour: 另外就是經營策略上不敢或無力投入需長期開發項目 11/23 03:33
faniour: 不過就管理層級來看,台灣市場太淺碟,開發的環境不是很 11/23 03:37
faniour: 友善,種種因素不能用一兩個因素去解釋。 11/23 03:37
faniour: 但是還是有看過厲害的研發,用相對便宜的料做出可以打贏 11/23 03:41
faniour: 日系廠商的產品,還領先請到專利的。品質問題不外乎穩定 11/23 03:41
faniour: 性與再現性,細心加上有經驗的人還是可以卡控的很好。其 11/23 03:41
faniour: 實品質問題常常是人力素質跟職場政治問題 11/23 03:41
asamiakio: 價格還是世界通用的硬道理啊,我們家產品還能以副牌形 11/24 08:21
asamiakio: 式賣到德國,更別說中國及亞洲市場了。我覺得跟領導者 11/24 08:21
asamiakio: 有很大關係,我們的比別人更適合客戶,也更便宜。但老 11/24 08:21
asamiakio: 闆有一些方針,所以毛利也是很可觀。當然還有信賴性的 11/24 08:21
asamiakio: 關係,這就牽扯到服務對口了... 11/24 08:2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