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ngo有哪些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ngo有哪些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ngo有哪些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ngo有哪些產品中有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 18 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下)之一 (文字版) 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不只把注意力只放在疫情數字的控制上,以免見樹不見林。而要更關注一些根本的問題。 上一集我們已經談過一些課題,這一集我們先來談政府的角色與作為。 1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教授,去年曾經寫過一本書, 談疫情時代的一些關...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自我成長 #業師職人系列 #森林系 #非營利組織 你是否好奇過森林系是一個什麼樣的科系?生態保育相關的 NPO(全稱為...

台灣ngo有哪些 在 雨城說書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4-28 13:12:53

#雨城書單 :基本收入、閒暇與工作 _ 前陣子介紹了「貧窮與階級」書單,透過紀實書寫或是社會科學的分析,呈現窮人如何在糟糕的個人選擇,與大環境的壓迫之間擺盪。 _ 而讀過這類作品的人,對於其中提到「社會福利」的部分一定不陌生:各種津貼與補助是現代國家的社會安全網──然而讓人退避三舍的繁瑣行政程序、標...

  • 台灣ngo有哪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2 22:00:30
    有 132 人按讚

    第 18 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下)之一 (文字版)

    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不只把注意力只放在疫情數字的控制上,以免見樹不見林。而要更關注一些根本的問題。
    上一集我們已經談過一些課題,這一集我們先來談政府的角色與作為。

    1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教授,去年曾經寫過一本書,
    談疫情時代的一些關鍵詞。
    這次我問她,過了這段時間,會不會再加新什麼關鍵字。
    劉教授說她會加「專家」這個關鍵詞。
    為什麼?
    劉紹華教授說:每天疫情指揮中心向大家提出報告,也說他們有個決策委員會。但是她問我:「你知道是哪些人嗎?」
    這些人到底是誰,媒體要不到資料,法律學者也要不到資料。
    她說:在我們所知道的世界許多民主國家裡,這是不會發生的事。
    即使在臺灣也一樣。
    在這一次疫情爆發之前,我們政府的運作也沒有這樣。
    這麼重要的一個單位在決定這麼多重大的事情,裡面有所謂的決策委員會,但其中有哪些專家、委員,卻沒人知道,這樣的事情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我問劉教授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她說這就是因為一旦我們把控制疫情的數字放在一切事情之首的時候,當然其他的事情都會放到其次,不受注意。
    這麼重大的事情,決定的專家卻隱形了 ,這不是民主社會的常態。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李建良教授,也有同樣的觀察。
    他說:現在防疫權力這麼集中的情況,稀釋了法規上的一些正當性。
    衛福部部長究竟是根據什麼法源來代行閣揆的職掌?
    真正的指揮官是誰?
    真正出了重大的問題,誰要來負責?
    都是不清楚的。

    疫苗的分配也是。到底有哪些科學基礎、價值選擇、政策衡量?
    打疫苗的順序,又實際上是由誰來決定的?出了問題,如果要追究決策環節的時候,到底是誰要負責?
    決策的透明度、決策的過程,到底是根據什麼標準跟流程做出來的?
    這些目前也都是不清楚的。
    所有這些,都是當政府在一切以疫情控制為最優先的時候,所忽略的事情。

    2.
    另外,當然還有公民權益的倒退。
    劉紹華教授指出:去年疫情爆發之後,只禁止滯留湖北的臺灣人返臺;從別的地方返台的人卻沒有這種限制。
    一個民主國家,把公民的基本權益做這種限制,是不該有的情況。

    劉教授說:在這個過程裡,提出質疑,就會被要求團結;有不同的意見,又很容易被打成中共的同路人。
    她說:從去年開始,中央的政策都在喊全島一致,一直到最近,所謂的要不要解封這樣的事情,才交由地方政府來決定。
    她認為,這是因為亞洲經過威權文化洗禮的地方,都容易就以為團結就是整齊劃一。
    但她說,看教宗這本書就會知道,像教宗講的團結, 就比較像是禮運大同篇裡面所講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如果不能容納多元的聲音,那到底怎麼形成一個社會的共識?怎麼形成真正的所謂生命共同體呢?」她問。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杜文苓教授也說:在一個社會裡面怎樣調節不同的意見,互相尊重,讓不同的意見可以創造出新的思考和解方,是極關重要的。
    杜教授說:教宗在這本書裡面講 「不同意見 可以保留高音處的和弦」。這樣才可以使得社會的聲音更繽紛,更豐富,不落俗套。

    此外,李建良教授也指出:就是疫情期間很多會議都採取網上會議的時候,視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會減弱,重要的決策很容易就被輕鬆通過。
    而線上型式的利弊就是,一方面有利於資訊的傳播、記錄,
    但不利的一點就是公共政策會如此決定。
    李建良教授也特別提醒:數位足跡的資訊掌控跟使用,事後如何還權於民,或者說是如何還私於民,這些事情也都是政府應該事先就清楚說明的。不能等到人民要求說明一點,政府才做一點。

    3
    除了政府的角色之外,公民社會的課題也非常關鍵。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的林文源教授,這一年多來一直在密切觀察臺灣在疫情時代所發生的種種現象。
    他說:就像世界經濟在疫情爆發之前重視全球化的長練,而疫情爆發之後開始注意各地區的短練,台灣對疫情的關注和因應,也有長練和短練。

    林教授說:臺灣的疫情,其實可以分成前後兩個階段。
    今年五月之前,很容易讓人覺得台北就是全台灣,非常中心化,也像是重視的是長練。
    而今年五月之後的第二階段,才開始更注意各地當地的現象,在地化的討論和因應。

    林文源教授觀察上半場的另一個現象是 :大家的討論都好像參加政論節目,而下半場則出現比較多的個人化的行動,實質考量。
    假新聞很多,但是主動對抗假新聞,補資訊漏洞的人也多起來。
    「臺灣跟中國的較量,從過去政府之間好像是長程飛彈的較量,改為現在民間的巷口的肉搏戰。」他說。

    當萬華茶室事件爆發後,固然有很多人在污名化,但是也很多 NGO 的從業人員在關心這些弱勢者,為她們發聲。
    所以他說看到民間很多人在主動論述,幫我們釐清社會的樣貎,因而可以準備未來可以做什麼事情。
    因此,林文源教授說他看到很多人像是在日常生活裡進行個人的社會運動。

    許多其他學者也有相同的觀察。
    杜文苓教授說:如果只看主流媒體,會只看到對立立場的相互指責,看不到社會有什麼其他自主性的力量。
    但事實上,杜教授說,像社會出現對萬華茶室的污名化之後,出現很多自主性的草根力量在行動,協助街友、性工作者。
    她說,這是我們社會可貴而重要的力量,也是我們面對未來挑戰的靭性力量。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趙恩潔教授提醒要注意兩大結構性的問題。
    第一是要注意資本的不平等。
    她提出所謂 COVID 難民這個概念。
    她說,這一次疫情的傳播,全世界皆然,都是因為有些人可以搭飛機在空中到處旅遊 , 所以造成了快速的全球性蔓延。
    然後等疫情爆發之後,以臺灣為例,很多人就因為臺灣安全,就回到了臺灣;可是等到臺灣的疫情爆發,疫苗又短缺的時候,這些人就又馬上又離開臺灣,
    再到其他可以打疫苗,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趙教授認為這是一種資本的不平等。
    有些人有條件一直這樣飛來飛去,不但造成了病毒的傳播,又能夠這個及早找到自己認為安全的避風港。
    相對之下,社會裡比較弱勢的人,沒法像他們這樣移動的人,居於非常不利的情況。

    趙教授提醒的第二點,是大規模農業和養殖動物的問題。
    養殖動物從以前開始就是很多傳染病的起源,目前當然更是我們要小心的源頭。
    而她看到現在許多人因為這次疫情,已經改變自己的注意,
    改為開始注重在地的生活圈,發展農業自主。
    她認為這也是公民社會裡大家在實踐勇敢夢想的行動。

    4
    在一個公民社會裡,溝通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劉紹華教授說,所謂觀察問題,並不光是說「看」到問題就可以。
    光是「看」,也可能會「睜眼說瞎話」。
    她說:觀察問題,需要有一段距離,才能需要「景深」。有了景深,才會觀察得立體化。
    劉教授說,但是臺灣的人口密度很高,大家都很貼近,所以討論公共議題的時候,經常難以產生必要的「情緒距離」和「眼光距離」,也就難以產生「景深」。
    她說:這一點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對於如何溝通,台北醫學大學林益仁教授提出一個觀點。
    林益仁教授長期觀察原住民文化,參與原住民的活動。
    他說:台灣的地理很特別。從海平面上升,到亞熱帶、溫帶,甚至到高山是寒帶。 所以我們的植物生態非常多元。
    林教授說我們的社會也是一樣。人口有非常有多元的各種背景,和澳洲一樣也是墾殖社會,但是擠在一個小很多的土地上。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我們社會的對話,可以參考原住民的這個方式。
    他說,泰雅族裡面有句話話叫「 sbalay」。
    「balay」就是真相,「sbalay 」就是找尋真相,和解。

    所以當泰雅族碰到他們族裡面出現爭議的時候,就會把大家找來,都坐在一起 ; 你把你看到的講出來,我把我看到的講出來,他把他看到的講出來 。
    林教授說,通常大家把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都講出來,轉了一圈之後,
    大家大致就會有一個答案出來了。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這是我們可以向原住民借鏡參考的一種溝通跟對話的模式。

    我們談過了疫情時代為什麼不能只是關注每天確診人數、死亡人數這些表面上、結果性的指標,卻不注意其他更根本、更原由性的課題之後,下面最後一集,我們來談一下疫情時代,我們為什麼需要勇敢地夢想、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以及台灣想要進入國際社會所該有的準備。

    謝謝大家。
    我們最後一集見。

  • 台灣ngo有哪些 在 敏迪選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8 16:40:11
    有 943 人按讚

    奧運辣麼精彩,還有人要看我寫國際新聞嗎,沒有的吧
    好啦但我很認命,每天都有乖乖出新聞
    今天的主題是 #中國教育產業進入永夜

    上周末,敏迪我前東家的同事和主管們,在臉書、Line群組李一片譁然。怎麼了?原因是中國教育產業崩跌了。我前東家是做線上英語教育的,台灣起家,2011年進入中國市場,接著募了四輪以上的資金(加起來至少破3億美元),前幾年被中國的一個集團買下,老闆宣布退休。

    我還在公司的那兩年,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關注中國競爭品牌的動態(台灣沒有太具威脅的競品)。新東方、51Talk、跟誰學、VIPKID,這些中國教育大咖,背後是好幾百億的資金在拚搏。沒想到上週,中國一紙命令,這些企業通通中箭落馬,股價腰斬,死而不能復生。

    今天就帶大家看看,中國國務院辦公廳上周末發布的這篇《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如何將中國教育從上百億的繁榮產業,一秒瞬間打成黑市,進入永夜。

    #政府之外通通不准教
    #中國教育即將變成黑市
    中國政府說,中國教育產業現在面對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學生的學習壓力過高、作業過多。既達不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又佔用了學生正常的鍛鍊、休息和娛樂時間

    第二,昂貴的教育成為少子化幫兇。中國政府認為,就是因為補教太興盛,課後學習走向精緻化、高價化,間接使得人們「養不起」孩子,乾脆不生了。

    第三,教育產業變資本遊戲。就像我剛剛提到的,中國各大企業開始砸大錢進入教育市場,在中國政府眼裡,他們擔心成為下一個P2P騙局(個人信貸),或是品質參差不齊。根據統計,中國線上教育市場在2020年時高達2600億人民幣,已經有夠高了對嗎?不,預計再過三年,將會直接翻倍,來到將近5000億!這些都還不算已經到美國上市的公司市值喔。(我剛剛上面講的新東方、好未來、跟誰學,都已經到美國上市了)

    基於上述理由,再加上政府認為現在的校外學習機構品質良莠不齊,所以中國政府決定「整治肅清」教育市場。就讓我們看看,他們的整治,是怎麼個整法。

    (註:中國這份《意見》通通在講英文、數學、國文等學科,不包含美術、音樂等才藝術科)

    #堅持從嚴審批機構
    以後通通不准開新的校外機構。而且現存的機構直接轉型,改成非營利團體。

    #嚴禁資本化運作
    不准上市融資,也不可以發行股票。更怪的是,不准用現金購買學科類教育機構資產!?什麼意思?!隔壁補習班倒了,我不能買他不要的白板!?

    #嚴禁超前培訓
    不准提早教下學期的東西,不准給予額外的課外讀物。噢,還不准提供外國課程,也不能聘請外國人任教。WTF,請問英文誰教?!不知道。禁止對6歲以下兒童(學齡前)提供教育,線上線下都不行

    #嚴格控管開班時間
    以後放學後不可以教學,假日不准補課,寒暑假也不准教國英數理化。如果有老師在校外進行有償補課,立刻撤銷教師資格。

    他是這樣寫的:
    「切斷課外違規補課等經濟鏈條。」

    #學費一律政府公定價
    學科類培訓機構列為NGO後,學費通通由政府定價,不准私下報價

    #擴大義務教育學習資源
    這句講得好聽,白話點講,放學不能再去別的機構學習,但是可以在家裡線上學習,民間不能做,政府可以做

    #家長和社會也要上課
    所有家長都來上課,學會如何適應這套學習辦法,而且家長也學習基本學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後通通都是政府教、家長教,無論如何都不能校外機構教

    #教育黑市化
    #黑市化教育
    上述命令,覺得荒唐嗎?你以為中國政府是開玩笑?不,在命令出來後,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中國教育公司,股價通通跌到皮開肉綻,瞬間跳水70%。股市不會跟你開玩笑,所有投資人已經認定,中國教育市場完蛋了,再也無盈利、蓬勃發展的可能。

    但是這樣真的能解決中國政府說的那些問題嗎?有個數據顯示,中國超過87%的父母都為孩子報名了線上補習課程。這些是很明確的需求,不管孩子是自主的還是被迫的,校外的學習需求還是擺在那裏。結果中國政府大刀一揮,把供給通通斬斷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供給大幅減少,價格將會變高,私人教學將會變成黑市。你就想像毒品、密醫、槍枝,所有被法律管得牢牢的東西,最後都會在需求的導航下,走上偏路。

    我不知道為什麼中國政府要這麼做。可能是為了扼殺下一批大企業(就像扼殺阿里巴巴一樣);可能是把教育課綱牢牢抓在手上,不能有黨外思想。可能是政府自己想賺這塊大餅。什麼原因都有,但在我看來,這就像是新世紀的大躍進、大煉鋼。中國政府將用最極權、最蠻橫的方式,打造他們心中理想的教育環境。但現在的中國人民已經和大躍進時不一樣了,我們就等著看,上有政策,下面的人,會有那些對策了。

    註:目前確定會先在北京市、上海市、瀋陽市、廣州市、成都市、鄭州市、長治市、威海市、南通市作為全國試點。還不會到全中國施行。

    這篇文章一樣放在官網
    想看那篇《意見》的人可以去網頁版下方找參考資料喔
    https://www.mindiworldnews.com/20210727-2/

    ---工商時間---
    想知道有哪些國家最愛惹中國生氣(欸不是)
    那你可能需要國際觀察曆
    開賣日期和方案還沒正式公佈
    https://bit.ly/3yRggs6
    填寫前測問卷,第一時間收到開賣通知,還可以享優惠價喔!

  • 台灣ngo有哪些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4 20:00:36
    有 59 人按讚

    【砸「酒精水球」消毒街友?復振萬華,以宏觀格局思考弱勢問題】
    文/楊庭安 許博鈞 林暐哲

    如果我們要在街頭上求生,那麼街友群聚的艋舺公園附近有哪些資源,可以解決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

    歷經數次走訪,我們完成了一張「街友生存指南」地圖。我們發現,街友能夠在龍山寺一帶好好地待下來,和附近的廟宇、NGO、政府機關以及私人單位等連結形成的社會福利網絡大有關係。

    完成地圖的當下,我們當時心想,還好台北有一個這樣的地方,讓街友有生活的可能。

    但現在疫情爆發,我們也才恍然大悟,街友平時仰賴的這些資源,在疫病流行期間是那麼脆弱。以日常飲食來說,平常開放的飲水機以及在公園發放的免費餐食,不少都因疫情而關閉休止,更不用說偶爾可以打零工賺錢的機會了⋯⋯

    https://bit.ly/3igzzpJ

  • 台灣ngo有哪些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16 21:30:08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自我成長 #業師職人系列 #森林系 #非營利組織

    你是否好奇過森林系是一個什麼樣的科系?生態保育相關的 NPO(全稱為 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營利組織)每一天都在做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再次延續上一集的業師職人單元,來和你揭秘環境保育人員是一個怎麼樣的職業,他們的日常面對的議題有哪些?會碰到什麼樣的挑戰?以及身為不在這領域,但同樣為地球公民的我們,能夠為環境作出什麼樣的貢獻?

    ? 全文觀看? https://zoeyk.co/森林系在學什麼/

    ? 這個影片為視訊訪談的精彩剪輯
    收聽 Podcast 完整音檔請到 ▸ https://youtu.be/uY7x2SWMV7k

    -------

    *訪談綱要*

    00:00​​​​ 節目開場與單集摘要
    00:28 請用三個關鍵詞分享你為什麼成為今天的凱眉?
    01:17 從工業設計、森林系、生態保育NGO到攀岩教練,和我們聊聊你的故事
    03:10 森林系在學什麼?生態保育的工作內容?請分享你 Day to Day 的日常
    05:26 經營超過十年的部落格,你在攀岩與寫作上獲得了什麼樣的啟發?
    07:16 「可以想到的事,就是可能實現的事」和我們分享這句話背後的故事與啟發
    09:50 生態保育和非營利組織在台灣的薪水很低,想請你分享在工作上所看到的一些觀察
    12:24 生態保育非營利組織這麼艱難,身為民眾我們可以如何協助改善?
    16:39 你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把喜歡的事情做成事業,成為斜槓、創業者的提案|博客來連結 ▸ http://psce.pw/3b6vch

    10個可以在家做的工作
    https://youtu.be/0JK-gJ7Fesw

    森林小木屋「小豪宅真面目大公開」
    https://youtu.be/oDegPzGKMG8

    在家遠距工作的生活日常:
    https://youtu.be/zHG4LVuHKVY

    如何在印度邊工作邊旅行?印度之旅&5個遠距工作技巧
    https://youtu.be/4et16qW9vyc

    如何靠歐美旅遊部落格在一年內 達成財務自由 ?
    https://youtu.be/PxhjmL6YPOg

    如何利用設計思考找到熱情、建立自信?
    https://zoeyk.co/dreamtogoal

    如何讓你的部落格開始賺錢?自媒體獲利的8個重要關鍵
    https://youtu.be/BNxurIBYLXA

    如何在旅行時上班?好處、壞處、工作安排
    https://youtu.be/kgafM2f9o6w

    如何進行遠端溝通、協作與管理
    https://youtu.be/OErOw6T5kwo

    如何為Podcast做品牌定位, 提升市場差異化 ?
    https://youtu.be/dOAmRZGVgro


    收聽Podcast節目:https://apple.co/2tlrLIS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zoeyk.c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zoeyk.co/
    遠距工作課程:http://psce.pw/SMYHG
    個人品牌課程:http://psce.pw/3aegpt

  • 台灣ngo有哪些 在 你的人生教練 - 佐依 Zoe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5-16 20:00:16

    如何打造出能邊工作邊旅行的線上事業?索取免費四天課程 ▸▸▸ https://zoeyk.co/bylmini​​​​​
    ▾▾▾ 更多資訊請展開 ▾▾▾

    #佐編茶水間​​​​ #自我成長 #業師職人系列 #森林系 #非營利組織

    你是否好奇過森林系是一個什麼樣的科系?生態保育相關的 NPO(全稱為 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營利組織)每一天都在做些什麼呢?今天我們再次延續上一集的業師職人單元,來和你揭秘環境保育人員是一個怎麼樣的職業,他們的日常面對的議題有哪些?會碰到什麼樣的挑戰?以及身為不在這領域,但同樣為地球公民的我們,能夠為環境作出什麼樣的貢獻?

    ? 全文觀看? https://zoeyk.co/森林系在學什麼/

    ? 這個影片為 Podcast 完整版 (純音檔)
    這邊看視訊訪談的精彩剪輯 ▸ https://youtu.be/KnkEx4nmk58

    -------

    *訪談綱要*

    00:00​​​​ 節目開場與單集摘要

    03:58 請用三個關鍵詞分享你為什麼成為今天的凱眉?

    05:39 從工業設計、森林系、生態保育NGO到攀岩教練,和我們聊聊你的故事

    10:14 森林系在學什麼呢?以及從學術進入生態保育第一線,有什麼樣的差別呢?

    15:09 感覺得出先前你對工作有極大的熱情,有發現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感到迷惘嗎?

    17:26 現在的你除了在攀岩之外,也有一個經營超過十年的部落格,你在攀岩與寫作上獲得了什麼樣的啟發?

    23:21 我非常喜歡你在部落格裡寫到的一句話:「可以想到的事,就是可能實現的事」和我們分享這句話背後的故事與啟發

    26:44 生態保育和非營利在台灣的薪水很低,你覺得是因為國人不夠重視這個議題才導致資源分配不均嗎?想與你聊聊非營利組織工作者所看到的一些觀察 

    30:16 身為不在組織內的人,我們可以如何協助改善這個生態環境?

    36:10 要從一個做了十年的產業離開很不容易,想與你聊聊你設計自己人生的過程。受到了怎麼樣的啟發?如何突破心理的恐懼?

    44:47 你認為的理想生活是什麼

    --------------------------------------- 
    【佐編茶水間】廣播節目

    IOS收聽 https://apple.co/2tlrLIS​​​​​
    Android收聽 http://bit.ly/2K1Jkbg​​​​​
    Youtube收聽 http://bit.ly/2tyGcsr​​​​​
    Spotify收聽 https://lihi.cc/1GyC2​​​​​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zoeyk.co/​​​​​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zoeyk.co/​​​​​
    遠距工作課程:http://psce.pw/SMYHG​​​​​
    個人品牌課程:http://psce.pw/3aegpt​​​​​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