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鯨豚分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鯨豚分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鯨豚分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鯨豚分布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躍動金門-楊鎮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今年首例 #寬脊露脊鼠海豚幼體活體擱淺 【謝謝你的到訪,謝謝你們的努力,我們會做更好的準備!】 台灣今年第一例 #寬脊露脊鼠海豚 幼體活體擱淺案例,因米克拉颱風而停留在成功海堤的海豚寶寶,在今天早上離開了我們。感謝海洋委員會、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金馬澎海巡鐵三角、#台大楊瑋誠獸...

台灣鯨豚分布 在 凱西 Cathy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2 03:08:12

《往左滑看療癒海豚影片》 在我身後的是弗氏海豚,體長約2-2.6m,一個群隊約100-500隻,弗氏海豚在全球的分布範圍所知有限,靠近赤道的太平洋海域似乎較常見,大西洋與印度洋的紀錄則較少。臺灣在本島東部、南部、綠島與蘭嶼海域有紀錄。(註1) . 很幸運地收到 @mobbys_taiwan 的邀請,...

  • 台灣鯨豚分布 在 躍動金門-楊鎮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4 14:50:47
    有 281 人按讚

    #台灣今年首例
    #寬脊露脊鼠海豚幼體活體擱淺
    【謝謝你的到訪,謝謝你們的努力,我們會做更好的準備!】

    台灣今年第一例 #寬脊露脊鼠海豚 幼體活體擱淺案例,因米克拉颱風而停留在成功海堤的海豚寶寶,在今天早上離開了我們。感謝海洋委員會、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金馬澎海巡鐵三角、#台大楊瑋誠獸醫師實驗室、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 遠雄海洋公園及任獸醫師、 中華鯨豚協會 Taiwan Cetacean Society、金門縣水產試驗所 守鱟幸福,以及所有志工們日以繼夜的努力,謝謝你們!

    寬脊露脊鼠海豚,目前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評估為易危(VU) 等級,牠們的分布範圍非常廣泛,經科學研究已知估計在香港鄰近水域的族群數量有百來隻,而馬來西亞、孟加拉水域的估計還有上千隻,其他水域的族群尚未有明確的估計族群數量。

    金門周邊海域一直有海豚出沒,但是相關系統性的研究少, #金門國家公園 幾年前有針對中華白海豚進行調查與漁民訪談,但我們知道的還是太少,需要做的準備還很多, 今年四月 海洋委員會 李仲威主委來金門的時候,也提到未來希望在金門設置海洋保育工作站、海洋科研工作站,進行海洋科研工作。

    保護瀕絕保育類動物是我們每一個居住在這塊土地上人們的責任,海豚寶寶謝謝你,你的到來,提醒我們要更努力!

    #寬脊露脊鼠海豚
    #海保署露脊鼠海豚介紹:https://reurl.cc/D61qre

  • 台灣鯨豚分布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7-02 11:09:55
    有 56 人按讚

    GIS可立大功!讓離岸風場、棲地保護兩相全(07/01/2020 台達電低碳生活BLOG)

    "離岸風場有個大爭議,就是開發時到底會不會對鯨豚及鳥類等物種造成生存上的威脅,這也是許多公民和環境團體有所顧慮的。要怎麼弭平大家的疑慮,也許可以試試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拼出風場和生態圖"

    文:張瓊之

    過去十年,離岸風電的發電成本大幅下滑29%,越來越便宜的裝置價格,再加上比其他再生能源都還高的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平均發電量除以裝置容量),這幾年吸引許多臨海國家積極投入。

    不過,離岸風場有個大爭議,就是開發時到底會不會對鯨豚及鳥類等物種造成生存上的威脅,這也是許多公民和環境團體有所顧慮的。要怎麼弭平大家的疑慮,也許可以試試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拼出風場和生態圖。



    建立環境影響評估資料庫 日本官方帶頭做

    以日本來說,環境部官方就建立一張「風力發電之鳥類生態敏感地圖」(以下簡稱『敏感地圖』)」,秀出鳥類遷徙路徑及棲息活動等資訊。有了這類的調查報告,陸域及離岸風場開發商便能夠在籌備階段,包含開發區位選擇、商業計畫審查時,預先掌握風場開發與鳥類活動的空間重疊性,並設計出因應措施和監測計畫,來避免鳥擊事件或讓棲地受到影響。

    這份陸域版的敏感地圖其實早在2018年時就被公布,讓內陸風場環評審查時,有一份參考依據。今年3月,環境省則釋出熱騰騰的海域版,並整合之前的陸域版,公開在環境評估資料庫(EADAS)上,使用者可以套疊圖層,一眼望透各風場計畫與鳥類活動範圍之間的關係。此外,鳥類敏感地圖還以六種「警示等級」來呈現,這些程度的劃分是根據國家指定鳥類保護區、稀有海鳥繁殖棲地、鳥類於海洋活動分布調查等資訊,警示等級越高,代表該區域的鳥類活動越頻繁。

    台灣風力資訊平台 一窺白海豚棲息地

    轉身來瞧瞧台灣的風場規劃和目標,現在其實已經有一座海洋風場(Formosa 1)正式商轉,今年預計也有將近10億瓦(1GW)的裝置容量,會與電網完成併聯。當然,目前政府正持續努力朝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的目標邁進,未來不意外會開發更多離岸風電案場。

    只不過,台灣的風場地域跟中華白海豚的棲息環境多有重疊,離岸風機在安裝過程中,像是水下打樁和地震勘測等必要活動,有可能會造成鯨豚聽力受損,或是群體溝通受干擾。根據去年度最新監測報告,白海豚近年來目擊個體數持續下降,到了去年,可辨識目擊的個體數僅剩47隻,維護牠們的棲地可謂當務之急。

    事實上,如同日本,台灣也用GIS製出風場和周圍的生態地圖,之前建立的風力資訊整合系統開放網站就是一例。其整合了行政院農委會於2014年公告的「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類別及範圍」圖資,業者一樣可以疊加圖層,了解風場開發場址及白海豚棲息範圍。

    從日本和台灣本土案例來看,政府運用GIS建立公開資訊平台,無疑是個顧及離岸風場、棲地保護的解方!而且讓風場開發業者事先能掌握環保課題,也節省了重複調查的時間及成本,更能幫助消除環境團體的擔憂,這麼好的方法,是不是應該擴大推行呢?

    完整圖文內容請見:
    http://www.delta-foundation.org.tw/blogdetail/3051

  • 台灣鯨豚分布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5-14 18:00:22
    有 388 人按讚

    高雄港內的小虎鯨,已經滯留高雄港超過一周了。

    推測因為其中一隻頭部受傷,其他夥伴不會拋下他離開,導致整群已經受困高雄港一周以上,目前由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及成大團隊指揮進行觀察及救援,

    早上我請教海洋保育署黃向文署長,建議海保署先將受傷狀況已明顯不好的小虎鯨個體先救上來,才有機會讓其他個體出港,因為小虎鯨是社群緊密度極高的動物,如果其中一隻受困高雄港內,其他個體是不會離開的,

    高雄港船舶進出頻繁,海面分布油污,加上食物不足,這群小虎鯨很快就會面臨體力不支的問題,希望海保署能夠偕同海巡,在鯨豚救援專家的引導下,將受傷小虎鯨捕捉救援,否則很可能會導致整個小虎鯨的群體,最後在高雄港留下悲劇。

    在港區內進行救援,難度不低,但這隻受傷的小虎鯨,在昨天簡毓群導演的拍攝畫面下,已經明顯體力不支,期望相關單位能夠盡力協助!

    ps.小虎鯨在台灣西部海域,屬於非常少見的鯨豚種類。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