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insachai (沙裁)
看板Road
標題[台灣] 中山高彩色施工影片和早期路線圖
時間: Wed Oct 29 21:02:51 201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T72K2u8x3I 這段新聞專題大概於1971-1974年間拍攝的,從影片能看出拍攝路段為
最早通車三重-中壢間,但我能切確辨認出的僅為林口而已。
當中有段說明如下:
8線道區間能服務每天12萬輛
6線道區間能服務每天9萬輛
4線道區間能服務每天6萬輛
1974年三重-中壢通車時全線均為4線道,林口至機場則為暫定4線
極為預留分隔島準備隨時拓寬。短短4年全線通車後,林口機場
段升級為6線道。
以影片時代背景下,8線道規格是超出規畫的,但1981年三重-機場
因私有車比率上升拓寬為8線道。
2014年的今日,中山高全線幾乎都在8萬輛以上/日,台中新竹都會區
間為13-15萬輛;北部路段基本上都在15萬輛以上,平面路段分別在
台北、高雄共三個路段出現20萬輛/日。
影片中的台灣還今日相比相差甚遠,高速公路在當時所經路段真的為郊區
也佩服台灣人在這30年來創造的經濟奇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191.10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Road/M.1414587774.A.B8E.html
※ 編輯: ginsachai (36.232.191.108), 10/29/2014 21:04:13
推 km358: 背景音樂還蠻好聽的! 10/29 21:14
推 XDylan: 原來以前沒有標線只有標鈕! 10/29 21:30
→ Lxr: 原來以前設定交流道間距是十公里,五樓說說看現在間距幾公里? 10/29 21:51
→ Lxr: 全線設有四處休息區、三個服務站,每隔約50公里設一處 10/29 21:54
→ Lxr: 自己答好了... 372/72≒5km 10/29 22:01
→ Lxr: 這樣看來交流道應該砍一半掉才對 10/29 22:02
推 ultratimes: 中山高在台灣立的大功,二高真的一點車尾燈都看不到 10/29 23:05
不能這樣講,兩條高速公路定位完全不一樣,每條公路都有其地位。中山高興建背景臺灣
尚為開發中國家,基礎建設不完備,且經歷的是經濟成長率最大的時期,人民對它帶來的
效益體會絕對是巨大的;二高興建的年代臺灣已邁入已開發國家之林,高速公路對臺灣
人來講變成一個理所當然存在的建設。別小看二高,二高在台中和臺北都會區間的車流量
在國際上也是符合大動脈的物流要道,在這些路段二高也擁有10萬-18萬間的龐大車流量。
再者,二高本來就是規劃來平衡城鄉差距的,將高速公路服務範圍延伸到中山高不能及的
部分,我用另外一個比喻,你會說東名高速公路在日本立的大功,中央自動車道一點車尾
燈都看不到嘛?
推 cbate: 讚讚讚 10/29 23:07
推 chewie: 有一段配樂是Mozart Horn Concerto No.1 Mov.1 3:53~ 10/29 23:08
推 canandmap: 二高和中山高年代相差甚遠,不可如此斷定 10/29 23:09
※ 編輯: ginsachai (36.232.191.108), 10/29/2014 23:20:00
※ 編輯: ginsachai (36.232.191.108), 10/29/2014 23:24:24
→ JCC: 那個年代影片旁白都是這種聲音 10/29 23:28
推 shun01: 二高興建必要性比較讓人不認同的就香山-龍井(跟台61重疊) 10/29 23:35
→ shun01: 跟斗六-新化 10/29 23:35
→ Lxr: 個人建議台61應該縮線到台中港以南,然後提升等級成國道。 10/29 23:39
→ canandmap: 二高本來就是要服務一高無法直接服務的地區 10/30 01:21
→ canandmap: 斗六-新化是一高無法直接服務的路段,沒什麼好不認同的 10/30 01:23
→ canandmap: 至於與台61重疊的爭議,我只能說是兩個單位沒事先喬好 10/30 01:24
→ canandmap: 但即便如此,台61仍然是靠海岸線的重要進出公路 10/30 01:26
→ mooto: 二高畢竟是故意繞進偏鄉的 而且一高年代久遠 在經濟成長期 10/30 01:37
→ mooto: 本來就會有城鎮會在交流道附近發展 10/30 01:38
推 canandmap: 台61縮線到台中港以南,那二高的路面恐怕要面臨經常被 10/30 01:40
→ canandmap: 重車壓壞的命運,且有可能面臨湧入較多車流而不得不拓 10/30 01:41
→ canandmap: 寬的地步,別小看彰濱段的潛力! 10/30 01:42
→ mooto: 實情是新竹到竹南, 國一跟國三的道路容量已經有點不夠用 10/30 01:42
→ mooto: 所以至少這一段的台61還是很重要的 最好趕快接到68 10/30 01:43
→ canandmap: 不知為何,新竹的立委刻意忽略台61這一段,反倒是台南 10/30 01:44
→ canandmap: 段有立委在積極爭取... 10/30 01:44
推 Lxr: 台中以北還是維持快速道路啊… 10/30 01:46
→ mooto: 國道的話, 台19升級會不會更適合. 西濱在南部其實太過靠海 10/30 01:53
→ mooto: 新竹總算在最近想到有這件事, 台68的斷頭橋已經動工了 10/30 01:54
→ mooto: 多少可以舒緩一點68下到台15的交通瓶頸 10/30 01:55
六年國建時期規劃過一條路廊與台19大致平行的中央平原高速公路,不過由於效益不高,
最後連可行性研究都沒開始就無疾而終了。
※ 編輯: ginsachai (36.233.137.230), 10/30/2014 19:48:26
→ pfry19855: 中央高那是留給第三高速公路的路廊 10/30 20:46
推 hudson109: 推 10/30 23:18
推 TaiwanXDman: 國七往北延伸變中央高啦XD 最後接上台74甲好了 10/30 23:20
我也如此幻想過,不如一路向東北接上原國四豐原霧峰段,再銜接原國三中部山線再做一條
北部第三高速公路從中山高二高中間通過最後結束於台北好了。
※ 編輯: ginsachai (36.233.137.230), 10/31/2014 00:18:21
推 fireneo: 說好的高速公路120/KM呢 T^T 10/31 05:33
設計速率120km/hr呀,二高大多中和以南也都是120km/hr,當然設計速率
不等於實際速限,或許有朝一日會再提升也有可能。
※ 編輯: ginsachai (36.233.137.230), 11/02/2014 00:06:37
→ canandmap: 不只二高,一高大安溪以南至楠梓也都是120km/hr 11/02 02:46
→ canandmap: 只是我希望汐五+五楊也能來個120km的速限... 11/02 02:47
→ pfry19855: 2003年國道提速的時候有一派學者主張直接拉到120kph 11/02 08:33
→ pfry19855: 後來交通部覺得太危險,先提升到110留10公里緩衝 11/02 08:34
→ ultratimes: 一高大安溪以南的問題會出在王田段的那兩個大彎道吧 11/02 10:39
→ ultratimes: 連100公里的時代都有發生過數次車輛在王田段翻車 11/02 10:40
→ ultratimes: 尤其是王田北的那個 11/02 10:41
→ ultratimes: 國1提速110好像是2008年以後了,南段拓寬三線道後才提 11/02 10:42
如果國民素質高的話,就可以無限速了。
※ 編輯: ginsachai (1.165.232.70), 11/02/2014 11:52:50
推 johnjiang: 其實國5頭城~蘇澳段設計速率也是120kph~ 可參考CECI的 11/03 01:22
推 ultratimes: 現在台灣雙線還能開110的大概只有二高屏東段... 11/05 18:38
→ pfry19855: 如果有蘇花高的話,國5頭蘇段其實可以拉到100y 11/05 20:58
推 anddy: 現在限速已經是100了 11/06 08:55
→ pfry19855: 沒吧,高公局網站還是雪隧北口以南90 11/06 09:09
推 ultratimes: 100是開單標準 11/06 12:59
→ ultratimes: 也就是101就會被照,車子表速100還OK 畢竟錶多少有水 11/06 13:00
→ ultratimes: 但是車子沒定速裝置就要小心點,尤其是承載低的車 11/06 13:00
→ ultratimes: 車子承載低 無定速裝置,車速很容易飄 11/06 13:01
推 canandmap: 樓上應該不知道有所謂寬容值一事... 11/06 18:58
→ ultratimes: 100就已經是寬容值了,實際速限可是90 11/06 19:01
推 canandmap: 這個寬容值可不是樓上所認為的最高速限+10 11/07 00:40
→ canandmap: 而是有的測速照相是+5,有的是別的數值,+10是所能容忍 11/07 00:41
→ canandmap: 的最高值,這是不同照相機的定義,至於測速槍又是另一 11/07 00:41
→ canandmap: 回事 11/07 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