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駭客網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駭客網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駭客網站產品中有28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鄭麗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無資安意識的政府 還需要駭客嗎】 ➡️五倍券網路登記,民眾為搶限量優惠, 短時間內大量連線湧入網站,造成網站大當機, 其中更發生金融機構用來增加資安保護的認證一次性密碼(OTP), 原應該透過簡訊或email傳送,竟然在網頁原始碼直接就可以看到。 OTP若可直接從瀏覽器取得,代表第二任證程序失效...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從國防安全院的報告說起,台灣新一代的網路文字獄...對政府有不滿就等於親中?然後還包括了我們親愛的友邦史瓦帝尼和海地一團亂,外交部覺得設置一個台灣辦事處是超級大突破還要開記者會,真的對嗎? 根據聯合報的報...
「台灣駭客網站」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駭客網站 在 腦洞大開|商業時事X 議題分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駭客網站 在 火力創新|創新實驗室 FI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駭客網站 在 4Gamers編輯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駭客網站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駭客網站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駭客網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駭客網站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駭客網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駭客網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駭客網站 在 腦洞大開|商業時事X 議題分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8:58:02
【7/12-7/18 腦洞一週商業大事】#腦洞商業時事 #7月⠀ ⠀ ❶ iPhone 軟體的困境⠀ ⠀ ▍蘋果為何不修復?⠀ ⠀ 根據華盛頓郵報 7/19 的報導指出,一直以來主打擁有高度隱私和安全性的 iPhone,甚至連FBI 都拿它沒輒的 iPhone,被國際調查組織發現全球已有 23 台 ...
台灣駭客網站 在 火力創新|創新實驗室 FIL?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03 21:27:47
#你得知道 【03.27~04.02科技新聞】 --------------------------- 1️⃣ Hey Spotify!Spotify推出語音控制功能 Spotify近日推出語音控制功能,用戶只需用說出Hey Spotify便能喚醒程式,但只限於Premium用戶。 Spoti...
台灣駭客網站 在 4Gamers編輯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18 21:32:47
臉書(Facebook)再度陷入個資外洩風暴,日前某駭客論壇居然有多達 5.33 億筆臉書使用者個人資訊流出,這些外流的資訊包含了:電話號碼、全名、Facebook ID、出生年月日、電子郵件地址⋯⋯等等,所有個人重要資訊幾乎無一倖免。 根據海外媒體 Business Insider 公開資訊...
-
台灣駭客網站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7-21 21:35:17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從國防安全院的報告說起,台灣新一代的網路文字獄...對政府有不滿就等於親中?然後還包括了我們親愛的友邦史瓦帝尼和海地一團亂,外交部覺得設置一個台灣辦事處是超級大突破還要開記者會,真的對嗎?
根據聯合報的報導:【邦交國海地及史瓦帝尼近期都傳出政治風暴,海地總統摩依士被暗殺,史瓦帝尼則陷入獨立五十多年來最嚴重反政府示威,近期兩國再傳與我邦交生變。外交部今天表示,我國外交處境艱難, 國人皆能理解;鞏固邦交是長期且有延續性的重要外交工作,這也是朝野主要政黨的共識。】其實我也一直很好奇,因為中華民國一直主打自己是民主好夥伴,但是史瓦帝尼警察上街殺人了ㄟ,外交部有沒有道德勇氣站出來咧?還是說有外交才是好夥伴,不是香港我就不講話?
法國和歐洲國家都打算要強制打疫苗....熱愛自由的法國民眾群情激憤,反馬克宏...不自由毋寧死...民主和專制..結果一樣要強制打疫苗?據說馬克宏的社群媒體被灌爆,因為法國人不能接受這種強制做法,跟你拚了!根據關鍵評論網的報導:【法國登記接種疫苗的網站Doctolib聲稱,自馬克宏一宣布,短短2天已有超過200萬人預約疫苗接種,導致網站崩潰。但另一方面,法國上週末全國都出現集會活動,抗議這項新政策。「反對強制接種疫苗,侵犯自由!」「反對獨裁!」抗議者手持標語,反對這項新的政策,從法國首都巴黎、尼斯、斯特拉斯堡到南部蒙彼利埃和馬賽,法國週六(17日)一共有137起抗議活動,有超過11萬人上街示威抗議。】我們系統不用強制也崩潰啊,好想跟法國人交換喔!
國防安全院對台灣內部做輿論蒐集和分析指控,一切都是中共同路人,反對政府反對疫情就是親中,這種作法等於是把國民當國賊ㄟ,用學術包裝風向球,用納稅人的錢打擊異己,這樣是不是納稅錢很好花?國防部準備要肅清國內反賊嗎?聯合報的黑白集是這樣分析的,【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發表一篇《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版疫情輿論分析》的報告,簡言之,指控批踢踢的批評是有系統的輿論操控,甚至可能是「中共同路人」。在親綠寫手林瑋豐上次反串被批踢踢抓包後,這莫非是政府智庫「代黨反擊」?從學術研究或政治分析看,這篇報告問題很多。例如,簡單設定關鍵字,宣稱篩選後找出所謂「積極參與論戰的活動集團」,就說他們操縱輿論,要對台灣政府製造防疫施政壓力,顯有偏頗。爭議更大的還有,直接點名使用者,只因他們「積極參與討論」。與其說這是智庫報告,不如說更像在公布網路「黑名單」。】
日韓會面破局,這次為什麼日本韓國在奧運中看起來處處起衝突,從選手村老是掛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到日本駐韓大使不知是故意還是無意,根據新頭殼的報導:【近日日本駐韓公使的言論引發韓國的不滿,起因是日本駐韓大使館總括公使相馬弘尚在接受韓媒採訪時,在論及韓國總統文在寅有意於東奧訪日一事,他嗤之以鼻,並且加以嘲笑。對此,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公開表態,指出 :「深感遺憾」。】這兩國到底是要不要會面要不要談判啊?
講到奧運就要來談談我們這次的選手坐經濟艙事件,在美國的狀況又是如何的呢?引述THE POINTS GUY報導,除非獲得贊助或是用自己飛行哩程折抵,大多數的美國奧運選手與奧委會成員只能搭乘經濟艙前往東京奧運,也就是說,如果想要搭乘商務艙或是頭等艙出賽,只能「靠自己的本事」。但是呢,根據翁P觀點表示,在美國各運動協會都很弱勢,參與奧運主要都是選手個人的決定,等到奪牌之後不僅有廣告收入,電視台邀約,還可以自己開體操學校。美國體育產業很發達,參與奧運,未來人生路上多半會很順利,所以不會受制於政府。
我國外交部對立陶宛設台灣辦事處開了記者會很高興的宣布,但是這三分外交,七分政治...中華民國外交部,以設立沒有國名的台灣辦事處作為外交重大突破?誰敢戳破國王的新衣?跟立陶宛要談何種生意?政府真的搞清楚了?但我是覺得吳釗燮好像很興奮的樣子,可惜大家都在看奧運旅館,沒甚麼人理他。
另外,根據天下網路版的報導:【美國、英國、澳洲、紐西蘭、日本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今天正式指控,與中國政府有關的駭客,就是今年稍早攻擊微軟電子郵件伺服器軟體(Microsoft Exchange)的幕後黑手,不僅如此,中國政府還犯下大批惡意網路活動。美國時間週一的聲明,有重大意義。首先,這是美國首次指控中國付錢給犯罪組織,執行大規模駭客攻擊。更值得注意的是,北約和歐盟向來不願意直接指責中國,但這一次他們也發聲了。】美國指控中國駭客,科技戰,貿易戰,美中“無人員傷亡的戰爭”已經開始佈局?這到底是戰爭剛開始,還是只是一場宣傳戰?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05:00 台灣美國 選手的養成大不同
22:00 解析海地與史瓦帝尼局勢
40:00 法國強制打疫苗
53:00 國防安全院針對ptt分析事件
01:17:00 日駐韓副使酸文在寅自慰
01:25:00 立陶宛設台灣辦事處
92分 美國指控中國駭客 -
台灣駭客網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7-06 21:00:08歐美又傳出重大的網路攻擊事件。名為「勒贖惡魔」的犯罪集團,藉著入侵IT業者網路引發連鎖反應,造成包括瑞典連鎖商店在內,至少200家業者面臨停擺。英國媒體引述資安專家的說法指出,勒贖集團張貼公告的網站,經常被講俄文的駭客使用,美國政府也不排除這起跨國網路勒贖,是來自俄羅斯的犯罪組織所策動。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405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台灣駭客網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4-05 21:02:43社群網站龍頭臉書,再傳出超過5億個帳號個資遭外洩。3日有5億多筆臉書帳戶個資,被駭客上傳到資料庫裡,內容包括電話號碼、出生日期、電子郵件等;資安專家表示,就連臉書創辦人薩克柏格的資料,也在外洩個資當中。不過臉書對此回應,這是2019年的舊資料,臉書在當時就已經解決這件事。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0253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台灣駭客網站 在 鄭麗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無資安意識的政府 還需要駭客嗎】
➡️五倍券網路登記,民眾為搶限量優惠,
短時間內大量連線湧入網站,造成網站大當機,
其中更發生金融機構用來增加資安保護的認證一次性密碼(OTP),
原應該透過簡訊或email傳送,竟然在網頁原始碼直接就可以看到。
OTP若可直接從瀏覽器取得,代表第二任證程序失效,有心人更有機會登入其他人的帳號,這次發生問題的是台灣Pay綁定郵局VISA金融卡,如果這樣的漏洞也存在郵局的其他系統恐造成嚴重的資安風險。
➡️另一個事件,教育部學習歷程檔案遺失事件,
108年新課綱,將學習歷程檔案將作為升學重要評分及錄取依據,
因此這些檔案對於學生來說相當重要,
這次在虛擬機VM搬遷的過程中,硬碟設定失誤,造成檔案永久消失,才讓大眾發現,原來這些重要檔案都沒有備份。根據一般業界的標準,檔案基本備份是三份,重要檔案可能更多,為求風散風險,這些備份檔案也會透過雲端儲存技術備份在不同地區,增加資料保護強韌度。但在此事件中僅是一個重新開機的動作就讓資料消失了。
資訊安全的內涵是保護單位或組織之資訊資產,並透過相關軟、硬體協助,如系統監測、權限控管等方式,確保資料/資訊的「機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五倍券驗證碼在不該出現的地方出現,是資訊的機密性出現問題;而學習歷程遺失則是在資料的完整性、未來的可用性發生狀況。
這兩個事件,都透露出政府資安存在很大隱憂。
政府的智慧化其實代表著,
未來會有更多的政府服務,
會透過科技工具來完成,
而資安的概念不是只有IT人員需要,
而是在整個政策規劃、管理及驗收各單位都需要的概念,
五倍券為了特殊目的在短時間開發出來的系統,
這個系統在規劃的同時是否考量資安相關問題,
在驗收的程序中是否有特別針對資安進行測試。
而在學習歷程的建制中,資料的重要性是否與採取的保護手段相符
這些過程都是可以發現資安問題的關卡。
因此,呼籲行政院應納入資安檢核程序在涉及科技服務採購、委外,
政府應建立資安風險評估機制,在採用數位方案前先進行資訊安全評估,
以確保政府資訊安全。
說個笑話,
國防部 沒想到誤觸雄三飛彈會射出去
經濟部 沒想到椅子滑會造成核電廠停電
教育部 沒想到手滑會讓學習歷程檔案全消失
#原來滑一滑就能滅國了
#教育部應保證學習歷程檔案不會再遺失
#政府資安真的不能等
台灣駭客網站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英美書房 #世界藝文事Openbook都幫你整理好了
📍💎 #莎莉魯尼新書試閱本以超過200美元售出
《正常人》、《聊天記錄》作者莎莉.魯尼的新書《Beautiful World, Where Are You》預計今年9月才上市,但最近拍賣網站上出現該書的試閱本,在6月時以超過200美元售出,價格幾乎是精裝書的10倍。
暢銷作者的未校訂原稿一直是讓藏書者趨之若鶩的熱門商品,《哈利波特:神祕的魔法石》原稿就曾以超過新台幣81萬元的價格拍出。一般來說,出版社寄給版權經紀公司、書探、書評等人的試閱本為非賣品,出版社有權隨時收回,但業界甚少執行。隨著社群媒體發達,向書評、熱心讀者和網紅發試閱本成為常見的宣傳手法,在新書出版前就拿到試閱本也成為一種可在社群媒體上展示的身分象徵。
.
📍🕵️♀️ #國際出版界偷書賊事件頻傳
國際出版界近5年出現多起「偷書賊」事件,利用相似網域名的假帳號,假冒成出版社、版權經紀公司或書探,透過電子郵件向其他同行和作者索取尚未上市的書稿,犯案目標不僅包括《千禧年》系列最新作、《使女的故事》續集《證詞》等矚目大書,也包含作者默默無名、只有七十幾頁的荷蘭小說等,讓出版界不堪其擾,台灣的光磊國際版權經紀公司也是被假冒的受害者之一。
某些受害者尋求資安人員、駭客、FBI協助,但被偷到手的書稿並未流到市場上或被公開,受害者也未被勒索,「偷書賊」似乎只是把書稿拿去自己讀了,也讓受害者難以主張損失。
.
📍📓 #艾斯納漫畫獎獎項揭曉
每年在美國聖地牙哥動漫展公布得主的「#艾斯納漫畫獎」,今年因疫情再度於線上舉行頒獎典禮。
今年入圍名單多元紛呈,得獎者包括以美式足球揭露種族問題和運動員健康問題的《#Sports_Is_Hell》,由華裔美籍漫畫家楊謹倫編劇、日本漫畫家雙人組Gurihiru繪製的《#超人擊潰3K黨》(「最佳兒童漫畫」和「最佳改編作品」)等,日本漫畫家伊藤潤二則憑《#地獄星》獲頒「最佳編劇/漫畫家」和「最佳美國版國際漫畫——亞洲漫畫」。
.
📍🎤 #不屈地唱著永恆的自由之歌
美國書卷獎得主 #哈金 出版新小說《#A_Song_Everlasting》,在威權壓迫下堅持不懈地唱著自由之歌。本書主角Yao Tian是一位中國的當紅歌手,在政府贊助下來到美國巡演,途中邂逅了多年前移民到美國的老友,Yao Tian受邀參加一場演出,卻為他惹上了麻煩,因為這是海外台灣人與中國人所舉辦的台灣國慶日慶祝活動。Tian不願意在中國的施壓下進行自我批判,因而面臨禁止演出與沒收護照的威脅……
.
更多報導內容請讀👇👇👇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台灣駭客網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麼都重要。」——維吉尼亞‧吳爾芙
拾年有承,女人迷品牌識別重塑故事,女人迷使命做每個人的生命教練,邀你成為自己、一起 becoming。
——
❝ 女人迷品牌識別重塑
不等社會慢慢長成,2011 年,女人迷三位創辦人決定在亞洲首創「以性別與女性意識為核心」的倡議型媒體社群,支持所有人在多元共融環境中成長,使命是讓人無所畏懼地成為真實自己。
▍女人迷歷史
2011 年 9 月 3 日,「女人迷」網站成立,隨後以「臉紅紅」、「性別力」、「回家吧」三個子站,針對女性情慾、性別平等、歸屬想望,提供更深支持。
2015 年,打造台灣總統候選人們的首次女力世代對談。
2016 年創辦亞洲首場性別駭客松 Code for Gender,入圍聯合國日內瓦公民科技計畫全球最佳行動之一。
2017 年創立第一屆全球性別影響力大賞、舉辦全球女性影響力論壇。女人迷帶著這片土地的多元共融,次次抵達國際現場,讓台灣之名擴及更遼闊的地方。
▍女人迷品牌標誌
女人迷的多元共融與成長願景,總能看見差異也擁抱獨特性,體現在女人迷全新品牌識別上,以飽滿圓形,代表容納百川的水滴凝聚;以冒號象徵坦誠對話、經驗分享,讓社群成長正向展開。
▍七大未來價值:IMPROMPTU 即興力
在新的識別色彩規劃中,我們將女人迷核心價值觀「IMPROMPTU」(即興力),化為七個色彩傳遞,創造內外一致的溝通經驗。
I:Initiate possibilities 當責靛
M:Make an impact, be the change 影響紅
PRO:Be the Pro and keep learning 專業藍
M:Empathy 同理橘
P:Never stop here 成長綠
T:Tendency, see the essence 本質綠
U:Humor 幽默黃
▍Becoming together
全新的品牌識別,為女人迷的下一個十年溝通,提供更清晰的視覺外觀與體驗基礎,也宣告著 Womany 往未來前進的決心。我們持續自我翻新, 集眾人之力與智慧,推動成長意識、建構多元共融生態。
女人迷十年,願我們持續 becoming,終成自己。十年祝願,化為具體行動,也化為品牌識別,邀你一起無所畏懼,如水寬闊,創造對話,共創多元共融社群環境,支持每一個人成為自己,也成就社會。
Becoming yourself, together, a diverse and inclusive world there will be.
文|女人迷主任製作人 Wanyun
——
❝ 拾年有承,一起無懼,成為自己:女人迷品牌識別重塑故事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27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