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風力發電現況2022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風力發電現況2022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風力發電現況2022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朋友們,請看清楚囉~~~ 魔鬼藏在細節中。..... 在同一時段、同樣的天候下,在同一地理區域中,離岸風力發電的發電效率,就是會比陸域風力發電來的優異一大截。 台灣目前總共擁有840.2MW規模已經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風力發電機組(其中712.2MW為陸域風力機組,128MW為離岸風力機組),目前...
台灣風力發電現況2022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朋友們,請看清楚囉~~~
魔鬼藏在細節中。..... 在同一時段、同樣的天候下,在同一地理區域中,離岸風力發電的發電效率,就是會比陸域風力發電來的優異一大截。
台灣目前總共擁有840.2MW規模已經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風力發電機組(其中712.2MW為陸域風力機組,128MW為離岸風力機組),目前正在進行施工中的風力機組,光是離岸風電機組,今年的數量就超過805MW規模,預計今年夏季可以有兩座合併規模達557MW。
以今天05/16/2021 晚間10:50PM時段的台灣風力發電即時發電狀態為例。
當時全台灣的風力機組總共發出94.20MW的電力,當時所有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為11.21%。
但是當我們仔細檢視苗栗縣境內的風力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轉狀態時,卻可以發現,目前台灣第一座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離岸風場,上緯海洋竹南離岸風場的僅僅22座離岸風力機組(4MW機組x2再加上6MW機組x20),就發出了41.2MW的電力,平均機組的發電效率達到32.19%,遠遠高於當時段的全台灣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11.2%。在該時段總共風力發電的94.20MW電力產出當中,就佔了43.7367%的發電量佔比。
那幾乎是22座離岸風力機組發電量等同於超過300座陸域風力機組總發電量的意思呢!
相較之下,同樣位於苗栗縣的沿海海岸線上,陸域風力機組的發電實績相形就遜色不少。我們由北到南一陸域風場所處區域來看看當時段的運轉績效:
崎威崎頂風場發出0.9MW電力,運轉效率13.04%
苗栗竹南風場發出1.0MW電力,運轉效率12.82%
苗栗大鵬風場發出6.5MW電力,運轉效率15.48%
龍威後龍風場發出5.9MW電力,運轉效率13.36%
東鋼龍港風場發出3.1MW電力,運轉效率26.96%
苗栗通苑風場發出3.2MW電力,運轉效率8.18%
再來看一次,同樣位於苗栗縣竟,距離海岸線2~4公里處近海海域的海洋竹南離岸風場在當時段的實績:
海洋竹南風場發出41.2MW電力,運轉效率32.19%
此外,這是 2021-05-17 0100AM 苗栗地區離岸風電 VS. 陸域風電的即時發電狀態。在這個當陸域風力機組普遍使不太上力的時段,離岸風力機組的發電效能優勢,就更加的明顯了。提供大家做進一步的參考。
在2021-05-17 0100AM時段,位於苗栗縣境內的風力各場域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轉狀態:
當時全台灣的風力機組總共發出133.40MW的電力,當時所有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為15.88%。
但是當我們仔細檢視苗栗縣境內的風力發電機組的實際運轉狀態時,卻可以發現,目前台灣第一座正式商轉併聯發電的離岸風場,上緯海洋竹南離岸風場的僅僅22座離岸風力機組,就發出了73.7MW的電力,平均機組的發電效率達到57.58%,遠遠高於當時段的全台灣風力機組的平均發電效率15.88%。在該時段總共風力發電的133.40MW電力產出當中,就佔了55.2473%的發電量佔比。
那基本上就是22座離岸風力機組發電量等同於超過台灣目前現有的300多座陸域風力機組總發電量的意思呢!
相較之下,同樣位於苗栗縣的沿海海岸線上,陸域風力機組的發電實績相形就遜色不少。我們由北到南一陸域風場所處區域來看看當時段的運轉績效:
崎威崎頂風場發出0.4MW電力,運轉效率5.8%%
苗栗竹南風場發出0.6MW電力,運轉效率7.69%
苗栗大鵬風場發出6.2MW電力,運轉效率14.76%
龍威後龍風場發出6.8MW電力,運轉效率15.42%
東鋼龍港風場發出1.8MW電力,運轉效率15.65%
苗栗通苑風場發出2.7MW電力,運轉效率6.91%
再來看一次,同樣位於苗栗縣竟,距離海岸線2~4公里處近海海域的海洋竹南離岸風場在當時段的實績:
海洋竹南風場發出73.7MW電力,運轉效率57.58%
其實,當風況良好的季節中,例如每年10月份至隔年的三、四月份,無論離岸風機或是陸域風機,都可以發好發滿,是風力發電的旺季。
但是在每年五至九月份的這段風況微弱或者是普通的傳統風力發電的淡季中,在一般風速達到每秒三公尺的最低啟動風速之後,離岸風力機組的發電效率,就明顯的優於處於同一區域中的陸域風力機組。
此外,離海岸線越遠,風況通常越佳。風力機組裝置容量越大,發電效率越佳。
以目前海洋竹南離岸風場所採用的離岸機組的款式,分別是4MW x2 再加上 6MW x20。
今年正在興建中的離岸風場,除了109.2MW規模的台電離岸一期風場,採用5.2MW級距的風力機組,發電功率應該略等同於海洋竹南的6MW級距機組。其餘的離岸風場所採用的風力機組,基本上都升級到8MW級距的離岸風機了。
根據西門子原廠的計算,安裝在同樣的風場中,其8MW等級離岸風力機組的年發電量,會比前一代6MW級距的離岸風力機組的年發電量,高出20%!
2022年開始的台灣離岸風場,將會出現10MW級距的離岸風力機組。按照西門子原廠的測試數據顯示,10MW級距的機組的年發電量,又會比8MW級距機組高出達40%之多!
2024年開始的台灣離岸風場,將會跨入到14MW級距的離岸風力機組的天下,西門子原廠的數據指出,14MW級距機組的年發電量,又將會比其前身11MW級距機組的年發電量高出25%之多!
就是因為這樣微妙的運轉效率差異性,在今年開始,當離岸風力機組逐年大量的加入並網商轉發電之後,台灣風力發電將呈現截然不同的的樣貌。往後的日子中,每年離岸風電都平均以1GW~1.5GW規模的速度,持續的成長,引此,連帶的,台灣的風力發電的發電量以及發電量佔比勢必呈現巨幅的成長。
PS. 目前最新的資料顯示,台灣每發出一度電力,平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0.509公斤。因此,只要增加一度再生能源發電(水力、風力、太陽能光電、地熱發電、海洋能發電等等不同型態的再生能源都是)我們就可以幫台灣,以及我們的地球減少0.509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期間也完全不會產生任何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也不會有任何有害廢氣的產生。
此外,高度仰賴國際貿易為經濟主軸的台灣產業界,目前紛紛在各大供應鏈體系的督促下,宣示要逐步達成整格生產營運所需用電,都要轉換成100%以再生能源綠電來供應。而這裡所講的再生能源綠電的定義非常明確的就是風力發電、太陽能光電、地熱發電、海洋能發電等狹義的再生能源發電,有些嚴苛的標準中,甚至連再生能源項目中的水力發電,都不被認可符合「綠電(Green Power)」的標準。(【台積電與華碩敲響警鐘】百家台廠無綠電可用,政府在等什麼?:https://tw.appledaily.com/....../E6GYNFIYAZFCHDVDA5WSIEEK4E)
另一方面,核電會產生輻射污染以及各種放射性輻射廢棄物,在處理上極度困難,動輒需要採用地底深層掩埋的方式,與外部環境隔離貯放上數萬年的時間,一般來說,人類無法保障任何人造物件的安全貯放能撐得過萬年之久,坦白說,人類自有文字歷史紀錄以來的時間,也還沒有超過一萬年,目前可考的,大約都在5千年上下。此外,更重要的是,台灣本身的地質條件很特殊,台灣島本身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以及菲律賓海板塊的碰撞擠壓隱沒帶正上方,另外也同時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之上,終年大小地震不斷,根本不適合發展核電。世界上唯一有類似台灣這樣處於地震不斷的地質條件上興建核電廠的國家,就是日本,而人家在2011年已經發生過311福島核災,至今十年過去了,核災善後情況如何,已經豁了多少核災善後費用,大家心知肚明,就不用提了。
就不用提,核電廠還有高溫廢水排放造成水體以及環境熱汙染的生態負面影響。萬一出事,就像日本福島核災的現況那樣,放射性輻射廢水的處理也是非常棘手難你妥善解決的難題。
我們現在生活的環境,已經不是工業革命之前的17、18世紀農業時代的環境了,在經過一百多年來的過度開發,我們在21世紀所面臨到的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問題,讓我們必須實事求是地用新的視野、新的方式來找出最即時也最適用的解決方案,以便讓我們在整個地球生態環境還來得及被拯救回來的關鍵緊要生死關頭。
目前台灣正在積極地推動各種型態的再生能源發電,但同時,整府也制定了一整套審核機制,與民間的環境保護組織、在地社區、公民團體一起監督、管制再生能源開發不致於影響到重要農地、漁場的完整性。目前光電准許開發的場域,都集中在不利耕種、地層下陷的地帶,或者是農牧設施屋頂,養殖漁業用地的多功能運用等等範疇。至於離岸風電的後續開發,經濟部也剛剛公佈的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的草案,已經展開與漁業族群、環保團體、在地社區、開發商、本土產業供應鏈、相關產業界、學界與政府跨部會單位等等相關領域的滾動式對話、協商與落實執行。
♡
#離岸風電
#陸域風電
#風力發電
#再生能源
#能源轉型
#減碳減排
#全球暖化
#氣候變遷
台灣風力發電現況2022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勿忘福島教訓☢
#能源轉型才減碳🌎 #核災空汙不要來🚫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震災以及後續的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至今已滿9年,除了造成了廣大範圍的輻射污染,對福島周遭人民的生活造成衝擊,至今仍然難以收拾環境影響,#日本政府甚至想在2022年把1百多萬噸輻射廢水排入太平洋💢,讓該地漁民和環太平洋的國家發聲抗議。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舉辦核災九週年記者會,報告福島現況、台灣核電風險以及能源轉型的方向,呼籲勿忘福島教訓核電應儘速走入歷史,台灣絕對可以達成「低碳、非核、減煤」的未來。
▶核災後續難處理 不應被「奧運」掩蓋淡化◀
即使已經過了九年,目前福島災情的後續處理仍然棘手,例如核電廠一號機的燃料棒殘渣移除工程原定於2021年開始,但目前在財務與移除工法上仍缺乏可行性。為了冷卻三個機組中的燃料棒碎片,大量的水至今仍持續灌注其中,這些遭到高度污染的廢水與地下水相混合,儲存水槽已高達960座,所儲藏的處理水突破116萬立方公尺,尤其是 #這些污水被揭露出大部分甚至未達安全排放的規範😱,日本政府卻打算在2022年將這些輻射污水排放入大海,遭到廣泛的質疑與反對。而因除污而產生體積高達1,400萬立方公尺的輻射污土無處可去,日本環境省擬提出「再利用」於公共工程和農地開發的方針,在各地都引發了居民及地方政府的強烈反對。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表示,日本政府在核電政策受到極大挫折,但在一片爭取「復興」、「奧運」的口號之下,卻試圖淡化福島問題,根據福島縣的調查,聖火傳遞的路線上及沿路,觀察到每小時0.46微西弗(郡山市),每小時0.77微西弗(飯館村)等,遠超出放射除污基準的每小時0.23微西弗的放射線量。根據日本民間組織的環境放射線監測(註1),針對聖火傳遞、路線及其週邊69處所進行的調查,調查地點中有62%超過每小時0.23微西弗,在7處地點更有超出100萬貝克(Bq/m²)的高劑量土壤污染。這些證據 #戳破了安倍政府宣稱已無污染的謊言🤬。
傳達福島至今的污染與受害現況,呼籲勿忘福島教訓,國際環境組織「地球之友」訴求,日本政府必須正視現在的事實,#實施對所有核電廠事故被害者的完全賠償,#重建被害者生活與重新拾回尊嚴,這才是真正讓福島復興的政策。為了不讓核電廠事故的慘禍再次發生,必須和被害者站在一起,朝向沒有核電廠也沒有核武的和平世界一同邁進。
▶廢除危險核四、退役老舊核電◀
核電廠一旦發生事故,就會造成長久且長久的傷害。台灣國土面積狹小,缺乏安全撤離空間,核災後果無法承受;#地震頻繁、#活動斷層、#火山鄰近核電廠,核子事故風險較地質穩定的國家更高。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蔡雅瀅律師表示:既有核電廠發生過諸多問題,如核二廠有錨定螺栓斷裂、爐心側板裂開、燃料夾彎曲等問題,甚至曾因發電箱避雷器爆炸事件,長時間停機,重啟後又馬上出問題;核三不僅有活動斷層通過,且曾因設備老舊多次起火。至於爭議40年,開始動工20年,宣布封存近6年的核四廠,則發生過:因颱風、操作疏失、設備反覆故障、尺寸不合脫落等因素多次泡水;不按圖施工;大量違法變更設計;偷工減料;一號機大量挪用二號機舊零件等種種問題。不僅封存前,尚未通過安檢,且多年封存,續建需耗費漫長時間與昂貴費用,實應早日轉型。
#臺灣三座核電廠運轉執照陸續到期👈,目前核一廠已經於去年取得除役許可,核二廠、核三廠都還在除役之前的準備工作。以除役環評程序來說,核二廠及核三廠都已經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不過,對於台電迄今還沒有提出核三廠的除役計畫給原能會,是否可能造成未來除役計畫的內容與環評審查內容,必須特別注意。
核電除役方面,環團所關心的是核電廠周邊社區該如何面對衝擊,有沒有社會或產業的影響、對民眾的生活有什麼影響、除役之後社區該如何調適、未來的發展、納入在地民眾的參與監督機制等,環境法律人協會專員謝蓓宜表示,現階段無論是哪一座核電廠都沒有明確的討論與規劃。除役長達25年,呼籲台電、原能會、電廠所在地的執政政府,應該要立即啟動相關的討論,#讓臺灣社會能夠以健全的心態來面對核電廠除役💪。
▶核電已無競爭力 能源轉型才減碳◀
台灣拒絕核災,也拒絕空汙,推動能源轉型、氣候變遷是迫切的全球性問題,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秘書長楊順美表示,擁核方所說以核電減碳只是虛假的謊言,#核電的全球占比逐年下降📉,比較過去十年來,國際上各種能源的價格變化,核電成本已經上漲23%,而且施工時間不斷拖延;反觀太陽光電下降了88%,風力發電則下降了69%,就能源市場來說,「核電已經沒有競爭力」相較再生能源來說太貴太慢;我們應該運用短時間、低成本發展的作法,來因應全球氣候危機的問題。#發展再生能源除了有利於減碳,同時也增加就業人口,這是過去的化石燃料與核電廠做不到的。台灣目前的離岸風力發展,要求相當程度的本土化,連帶帶動了台灣相關產業轉型與人口就業。
台灣環保聯盟理事長劉志堅表示,蔡政府應要信守承諾,落實「非核家園」、及推動「能源轉型」。將監督此政見之落實。政府關於再生能源政策措施,可改進、提昇之點尚多,應加強推動具穩定性的、具在地特性的地熱發電、小水力發電,初期更應鼓勵、補助、輔導之,以較高躉購費率引導發展。對一些再生能源發展案,若是有些環境敏感特性、負面生態衝擊之處,應注意避免或減輕對策或訂定審查原則、或停止開發。事先之資訊揭露、溝通、監測,採無悔作法、謹慎原則,皆為必要,創造生態保育與能源轉型多贏局面。
▶廢核遊行因疫情暫停 明年擴大舉辦◀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去年四月的廢核遊行發起共有36個團體、協力113個團體,以北高雙城同步遊行為號召,萬人上街表達與核電告別的決心。自2011年開始,連續在每年三、四月舉辦的廢核大遊行,今年卻因疫情期間群聚活動風險高,為配合防疫工作🙏,經過參與組織的共同討論,👉#決議取消群眾集會👈,明年福島核災十週年再擴大舉辦,今年遊行活動雖無法持續,但主辦單位仍將持續進行廢核理念的宣導與教育,原本在遊行現場規劃的能源展區,將移師至華山文創園區的影像穿廊,#舉辦非核減煤概念展,以照片展覽及互動遊戲代替,展期為4月16至30日,歡迎民眾前往觀展。
台灣風力發電現況2022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才華洋溢的專業新聞主播 Emmy Hu 特地抽空為大家導讀世界能源產業最新亮點的發展現況。清明連假期間,將優質好文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3
Via Emmy Hu: "CNN報導,幾個重點:
1. 受困於傳統電力的GE轉向離岸風電,希望在Haliade-X風機上打個翻身仗。
2. 不得不轉向,GE歸因於在再生能源的競爭中落後,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成本快速下降,再不介入離岸風電,GE可能要失去目前的市場地位。
3. 亞洲國家正在聚焦離岸風電,中國是重要地區,因為要降低燃煤污染。美國是另一大市場,東部的麻州、紐約州、紐澤西州都轉向離岸風電。
#X的到底都是哪些衰咖在阻擋台灣的未來
﹍﹍﹍﹍﹍﹍﹍﹍﹍﹍﹍
GE在正在蓬勃發展的風電市場中是個小角色,但這很快就會改變。
GE在一年前投資四億美元,研發了全球最大、最強的離岸風機 Haliade-X,853呎高,跟艾菲爾鐵塔差不多高,可以供應1.6萬個美國家庭用電,今年夏天會在荷蘭試運轉,預計在商業運轉在2021年。美國法國中國英國的離岸風場都可能採用這款風機。(PS:風機是越大越好因為發電量越大,還可以少做水下工程,跟我們半導體越做越小不一樣啦)
不得不做這樣的轉向,GE歸因於它在再生能源的競爭中落後,由於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成本下降,再生能源發展快速,另一方面也因為人們對氣候變化的疑慮。
清潔能源給其他能源的壓力越來越大,3/4的美國燃煤廠都將因為再生能源而退出,卻一樣省消費者荷包。
GE在2015年收購Alstom電力的業務備受批評,唯一一絲曙光是這家公司使GE進入了法國的離岸風電事業。
GE在陸上風電算個咖,去年他是美國市場主要的風機廠商,但是在離岸風電很少,到2019年他應該只有1%,因為離岸風電比較貴也複雜,例如如何在海洋中豎起巨大風機是個大問題。
由於目前全球有25%電力來自於GE的發電設備,GE再不介入離岸風電,這一定會成為一個問題。主要對手西門子歌美颯擁有離岸風電17%市佔率,荷蘭廠商MHI Vestas會超過55%。(PS:台灣廠商是供應鏈,也就是生產這些廠商風機的零件,例如上緯新能源的樹脂是西門子的供應商)
GE進場會使競爭激烈,但風電成本會因為技術進展而掉得更快,但這是個資本密集的領域,GE的技術能不能像他們廣告的那麼好還不知道,況且即使在離岸風電成功,可能還是不抵銷整個GE帝國的問題。
不可否認GE正在踏入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2021年他們希望離岸發電事業達到8500MW裝置容量,是去年的兩倍,希望2022年是三倍。
由於歐洲離岸風電市場已經成熟,亞洲國家正開始聚焦這個領域,GE希望贏得中國訂單,中國正在降低燃煤電力因為污染持續嚴重。
美國也正在轉向離岸風電領域,以符合雄心勃勃的再生能源目標。在過去一年,麻州核准他的第一個商業化風場,可以供電四十萬家庭。紐約、紐澤西州都將往離岸風電發展。
離岸風機經常遭到當地居民反對,但GE在羅德島南方的一個Block Island上的風機,為這個小島生產了足夠電力,那邊的人看起來很喜歡風機,他們覺得這有點驕傲。
#偶爾插花一下編譯好愉悅~ "
原始內容出自 Emmy Hu 臉書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emmy.hu/posts/10219054898549325
CNN相關報導原文:
GE bets on offshore wind as fossil fuels business stumbles
https://edition.cnn.com/…/ge-offshore-wind-renew…/index.html
♡
CNN報導,幾個重點:
1. 受困於傳統電力的GE轉向離岸風電,希望在Haliade-X風機上打個翻身仗。
2. 不得不轉向,GE歸因於在再生能源的競爭中落後,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成本快速下降,再不介入離岸風電,GE可能要失去目前的市場地位。
3. 亞洲國家正在聚焦離岸風電,中國是重要地區,因為要降低燃煤污染。美國是另一大市場,東部的麻州、紐約州、紐澤西州都轉向離岸風電。
#馬的到底都是哪些衰咖在阻擋台灣的未來
﹍﹍﹍﹍﹍﹍﹍﹍﹍﹍﹍
GE在正在蓬勃發展的風電市場中是個小角色,但這很快就會改變。
GE在一年前投資四億美元,研發了全球最大、最強的離岸風機 Haliade-X,853呎高,跟艾菲爾鐵塔差不多高,可以供應1.6萬個美國家庭用電,今年夏天會在荷蘭試運轉,預計在商業運轉在2021年。美國法國中國英國的離岸風場都可能採用這款風機。(PS:風機是越大越好因為發電量越大,還可以少做水下工程,跟我們半導體越做越小不一樣啦)
不得不做這樣的轉向,GE歸因於它在再生能源的競爭中落後,由於太陽能與風力發電的成本下降,再生能源發展快速,另一方面也因為人們對氣候變化的疑慮。
清潔能源給其他能源的壓力越來越大,3/4的美國燃煤廠都將因為再生能源而退出,卻一樣省消費者荷包。
GE在2015年收購Alstom電力的業務備受批評,唯一一絲曙光是這家公司使GE進入了法國的離岸風電事業。
GE在陸上風電算個咖,去年他是美國市場主要的風機廠商,但是在離岸風電很少,到2019年他應該只有1%,因為離岸風電比較貴也複雜,例如如何在海洋中豎起巨大風機是個大問題。
由於目前全球有25%電力來自於GE的發電設備,GE再不介入離岸風電,這一定會成為一個問題。主要對手西門子歌美颯擁有離岸風電17%市佔率,荷蘭廠商MHI Vestas會超過55%。(PS:台灣廠商是供應鏈,也就是生產這些廠商風機的零件,例如上緯新能源的樹脂是西門子的供應商)
GE進場會使競爭激烈,但風電成本會因為技術進展而掉得更快,但這是個資本密集的領域,GE的技術能不能像他們廣告的那麼好還不知道,況且即使在離岸風電成功,可能還是不抵銷整個GE帝國的問題。
不可否認GE正在踏入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2021年他們希望離岸發電事業達到8500MW裝置容量,是去年的兩倍,希望2022年是三倍。
由於歐洲離岸風電市場已經成熟,亞洲國家正開始聚焦這個領域,GE希望贏得中國訂單,中國正在降低燃煤電力因為污染持續嚴重。
美國也正在轉向離岸風電領域,以符合雄心勃勃的再生能源目標。在過去一年,麻州核准他的第一個商業化風場,可以供電四十萬家庭。紐約、紐澤西州都將往離岸風電發展。
離岸風機經常遭到當地居民反對,但GE在羅德島南方的一個Block Island上的風機,為這個小島生產了足夠電力,那邊的人看起來很喜歡風機,他們覺得這有點驕傲。
#偶爾插花一下編譯好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