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電子菸製造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電子菸製造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電子菸製造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電子菸製造商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謝晨彦股怪教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股怪教授 #晨彥有約 【高價股|高不可攀?】 高價股象徵產業變遷 產業就像人的生老病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化。而在每一個年代,總會有所謂的明星產業,以及該產業的股王。因此高價股往往象徵當下的熱門成長產業,先來看看台股歷年來的股王,一窺台灣產業如何隨著時代變遷。 八0年代金融產業 這是一個...

台灣電子菸製造商 在 謝晨彥股怪教授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2:12:23

高價股|高不可攀? 🔺高價股象徵產業變遷 產業就像人的生老病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化。而在每一個年代,總會有所謂的明星產業,以及該產業的股王。因此高價股往往象徵當下的熱門成長產業,先來看看台股歷年來的股王,一窺台灣產業如何隨著時代變遷。 🔺八0年代金融產業 這是一個瘋狂的年代,也是台灣錢淹腳...

  • 台灣電子菸製造商 在 謝晨彦股怪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6 06:00:14
    有 6 人按讚

    #股怪教授 #晨彥有約

    【高價股|高不可攀?】

    高價股象徵產業變遷
    產業就像人的生老病死,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化。而在每一個年代,總會有所謂的明星產業,以及該產業的股王。因此高價股往往象徵當下的熱門成長產業,先來看看台股歷年來的股王,一窺台灣產業如何隨著時代變遷。

    八0年代金融產業
    這是一個瘋狂的年代,也是台灣錢淹腳目的起源。當時台灣出口強勁成長,帶動國風湧流進台灣,新台幣兌換美元從40.6強勁升值來到24.52。大量的資金湧入也帶來資產膨脹,房地產、股市成為炒作標的。房價的飆漲,自然也帶動資產股、金融股的大漲行情。加上當時的金融業仍屬於寡佔行業,僧多粥少也推動金融股成為當時的熱門股。當時的股王國泰人壽(現為國泰金)股價也寫下歷史天價的1975元。

    九0年代電腦產業
    英特爾、微軟等企業的興起,並促進個人電腦的普及,帶動全球PC產業的蓬勃發展。到了九0年代,更是家家戶戶必備一台電腦。而台灣在八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電子業,剛好趕上這一波PC產業潮流。當時的產業龍頭華碩盈餘僅次於菸酒公賣局,成為台灣第二賺錢的企業。股價更從掛牌上市的15元一路飆漲最高來到890元。

    二千年的網路熱潮
    在PC的普及化,緊接而來的是網際網路的應用。台灣的電子產業發展也如日中天,其中威盛更曾與產業龍頭的英特爾爭奪PC晶片的規格制定權,並一度拿下全球五成的市占,雖然最後在英特爾的圍剿下敗陣下來,但這種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也一度成為投資界的佳話,更展現出當時台灣電子產業已具備和國際大廠競爭的能力。

    IC時代正式來臨
    江山代有才人出,繼威盛之後,聯發科成為新一代的IC設計龍頭,股票一掛牌就直衝783元,成為2002年的股王。雖然數度面臨產業的景氣循環與競爭對手的壓制,導致股價起起落落。但在明確的發展策略之下,聯發科至今仍與最大競爭對手高通,持續角逐全球產業龍頭地位,使得聯發科目前仍是台股高價股之一。

    台股最久的股王
    誰能想到塑膠也能做攝影鏡頭。隨著iPhone在2011取代諾基亞成為全球最大手機製造商後,台灣電子業就和蘋果產品銷售成為了命運共同體,其中受惠最多的便是光學大廠大立光。智慧型手機的硬體架構講求最大限度輕量化,以滿足使用者的便利性與舒適性。但傳統玻璃鏡頭作為手機鏡頭卻過於沉重,因此讓大立光的高階塑膠鏡頭大放異彩,並創下台股多項紀錄。除了以6075元達成個股最高價紀錄,更是台股史上蟬連最久的股王(2012至2020年)。

    千萬別存高價股
    存股已成為近年來相當流行投資話題,甚至被神話成好像什麼都能存。但是看完前面的段落,其實已經相當清楚的說明高價股就是產業循環股,當今股王就算再怎麼風光,也總有退燒的一天。因此投資高價股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賺這些產業龍頭的股價價差,因此自然不能用存股的思維投資。投資人在選股上,除了需要對產業有足夠的認識外,也需要具備分析財報的能力,便能享受到熱門產業所帶來的股價爆發力。但就算不具備以上選股能力,其實也能透過ETF,讓專業的經理人來幫我們挑選出具備高獲利能力與成長動能的高價股。同時透過ETF的多資產配置特性,也能降低資金壓在單一個股的風險。

    (以上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請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高價股
    #華爾街見聞Podcast #EP296

  • 台灣電子菸製造商 在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26 05:07:32
    有 7 人按讚


    正臺媒 國際中心

    PMI執行長寫道:iQOS和電子煙等無煙替代品正在改變用戶對「減害」的看法。

    據財富雜誌(Fortune)報導,菲利普莫里斯國際(PMI)執行長André Calantzopoulos在該媒體發表文章談到了電子煙規管,他表示,iQOS和電子煙等無煙替代品正在改變用戶對減害(Harm Reduction)的看法。 同時,無煙產品需要明智的規管,菸草公司應該參與對話。



    菲利普莫里斯國際(PMI) CEO:無煙產品明智規管,菸草公司應該參與FCTC COP9會議。/圖:WHO FCTC

    以下為全文:

    自從香菸的無煙替代品首次面世以來,這對吸菸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當然,對於這些人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完全戒菸。對於從未吸菸的人,尤其是年輕人,最好的選擇是永遠不要開始使用任何菸草或尼古丁產品。

    但是,由於科學和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於那些原本會繼續吸菸的成年人來說,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無煙產品,包括電子煙和加熱菸,可能比香菸更好。菸草燃燒會在香菸煙霧中產生絕大多數有害化學物質,並且通過消除燃燒過程(無煙產品就是這種情況),與香菸煙霧相比,有害化學物質的含量可以大大降低。與每種香菸相比,一種產品是否減少了有害化學物質的排放,必須對每種產品進行科學評估。

    但是,這種在公共衛生領域改變軌蹟的機會處於危險之中。在美國,近期發生的肺部疾病與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主要是與含四氫大麻酚(THC)的電子霧化產品有關)與使用純正的合法電子煙無關。同時,媒體廣泛報導了美國年輕人對使用電子煙的非常合理的關注。這種報導使許多吸菸的男人和女人對無煙替代品感到困惑。

    令這個問題更加複雜的是,一些國家中的少數菸草控制非政府組織正抓住機會呼籲立法,禁止某些或全部無煙替代品,或者嚴重限制吸菸者獲取和學習這些產品及其方法的能力。如果立法單位通過在基於科學的方法上選擇一條禁令路線來回應這些呼籲,則可能會失去公共衛生進步的機會。

    需要明確的是,無煙替代品並非沒有風險,青年或不吸菸者絕對不應使用。但是,如果這些產品經過科學證實,使用適當的安全和質量控制措施製造並以負責任的方式銷售,則與繼續吸菸相比,它們是更好的選擇。

    我們相信菲利普莫里斯國際(PMI)應當對所有菸草和尼古丁產品進行規管。政府如何在定義前進的道路上發揮關鍵作用。通過採用與科學技術進步保持同步的風險比例法規,它們可以影響成年吸菸者轉向更好的替代品的速度和規模。

    世界衛生組織(WHO)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的締結方將於今年秋天在尼德蘭(Netherlands; 原荷蘭)召開COP9。每兩年召開一次的會議的代表,將私下決定無煙替代產品的未來。從歷史上看,這種審議是單方面的,幾乎沒有餘地沒有考慮不同觀點的餘地。

    幾十年來,控菸政策一直側重於鼓勵戒菸和防止引發菸草的措施。無煙替代品還沒有達到消費者廣泛採用所需的規模,因此規管這些問題並不是首要大事。現在,我們處在十字路口:我們可以繼續做出這些決定,而不會引起廣泛的公眾辯論,也不會阻礙進展,也可以呼籲就如何最好地規範這些創新進行公開而知情的辯論。

    由政府,科學家,民間團體和菸草業代表的包容性和透明過程將徹底審查迄今為止取得的科學進展。這也將促使人們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討論如何最好地使原本會繼續吸菸的成年人從香菸(一種最有害的尼古丁消費方式)轉向無煙替代品,從而使我們最大程度地提高公共衛生效益。

    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一些菸草控制組織(有意或無意)使用情緒,政治或意識形態,拒絕將菸草業的創新視為可行的替代方法,政府可以用來補充現有的戒菸和預防措施。我認識到我們行業的歷史已經黯淡無光,但是我對沒有客觀評估公共衛生機會就無法取得進展的邏輯感到沮喪。

    專家和國家衛生主管機關(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以及英國公共衛生局(PHE)等)正在嚴格審查無煙產品背後的科學,並認識到減害是可行且急需的菸草控制方法。

    作為此過程的一部分,我們認為該行業公開分享其研究計劃和結果非常重要。十多年前,在PMI,我們致力於研發計劃,該計劃的靈感來自製藥行業所採用的方法,並且我們與FDA的指導保持一致。迄今為止,我們已經進行了18項非臨床研究和10項臨床研究,並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來廣泛分享我們的科學發現,包括在同行評審的出版物,科學活動中以及專用的在線平台上。您可以在PMI Science網站上查看我們的研究結果。

    我們的科學研究包括對無煙產品氣霧劑中化學物質排放的分析,評估氣霧劑與香菸煙霧相比的氣溶膠毒性的實驗室測試,以及在實際使用條件下調查是否減少有害化學物質暴露的臨床研究。適用於完全改用這些新產品的吸菸者,以及改換是否對他們的健康狀況產生有益的影響。我們還將進行上市前測試,以了解成年吸菸者如何感知和使用我們的無煙產品,並在產品投放市場後進行長期評估,以評估其對減少危害的貢獻。

    現有的證據(我們和其他人的證據)表明,完全轉換為具有科學依據的無煙替代品雖然不是無風險的,但比繼續吸菸仍是更好的選擇。我們一直邀請科學界和監管機構研究我們的科學,驗證我們的結果,並進行自己的獨立研究,令人鼓舞的是,在過去的幾年中,許多獨立研究已經確認了我們研究的關鍵要素。

    去年,經過嚴格的科學審查,FDA批准了iQOS (PMI的加熱菸產品)在美國銷售。在該決定中,FDA決定在美國市場銷售該產品以適合保護公眾健康。這使PMI成為唯一家通過FDA上市前菸草產品申請(PMTA;Premarket Tobacco Product Applications)使用加熱菸草產品的公司。

    FDA正在繼續對我們改良的風險菸草產品應用進行實質性科學審查,這將決定我們是否能夠在美國銷售帶有風險相關信息的產品。因此,在此過程進行期間,我們不會針對美國消費者做出有關產品風險狀況的任何聲明。

    但是,基於我們令人鼓舞的研究成果以及全球成年吸菸者對我們無煙產品的積極接受,我們不僅將無菸產品視為我們產品組合的補充,而且還將其視為可以使公司邁向無菸未來的創新。

    該行業中的其他公司以及許多初創公司也正在開發和商業化香菸替代品。在美國,將很快期望這些公司將其產品提交給FDA進行審查和授權,我們認為這一步驟對於為成年吸菸者提供一系列經過科學證實的替代品至關重要。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當今世界上有11億菸民。該組織估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大致相同。否則,那些繼續吸菸的人應該了解更好的替代品,以便他們做出更明智的選擇。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至少有4000萬人會繼續吸菸,而他們將改用我們的無煙產品。就背景而言,自我們推出IQOS以來的五年中,截止到2019年9月,大約880萬成年吸菸者完全轉向了該產品並棄用了香菸。

    需要明確的是,無煙替代品的商業化不能以年輕人或不吸菸的人為代價。明智的監管是實現適當平衡的關鍵。這意味著要製定法規,承認無煙替代品在幫助那些本來會繼續吸菸的成年人遠離香煙的同時,保護年輕人和不吸菸者的作用。負責任的銷售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菸草和電子煙製造商應僅向吸菸或使用無煙產品的成年人銷售他們的產品。在PMI,我們制定了一套良好轉換規範,無論我們將無煙產品商業化,我們都會遵循這些規範。例如,我們拒絕向從未吸菸者或戒菸者提供這些產品。

    我是來自世界上最大的菸草公司之一的執行官長,我了解到我們對無煙未來(Smoke-Free Future)的願景可能會受到一些懷疑。雖然我不能代表整個產業,但我可以告訴你,對於PMI,這比任何一種產品或想法都大得多。我們正在全面進行業務轉型。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我們將全球商業支出從無煙產品的8%移轉了60%。作為一家企業(我們並不否認存在商機),這些數字清楚地表明了我們致力於無煙的承諾。我們的無菸產品已占我們2018年總淨收入的14%,而2015年為0.2%,我們有雄心壯志,到2025年達到38-42%。

    除了我在公司中的職位身份之外,作為個人,我覺得向吸菸者提供這些更好選擇的選擇一直很明確。您能想像如果將這些產品關在門後會如何面對對我們公司的批評嗎?

    我們正處於菸草業的關鍵時刻。我希望我們能夠在創新和事實的基礎上找到共同的基礎,邁向無煙的未來。

    對此,台灣五大菸商:傑太日煙 (JTI),台灣菸酒(TTL)、帝國菸草(Imperial)、英美菸草(BAT)、菲利普莫里斯台灣(PMI),因逢過年期間皆無法取得相關回應(菸商排序依照我國2018年紙菸市佔率)。





    我國2018年菸品銷量市佔率排名,前三名為:第一、傑太日煙42.1%、第二、台灣菸酒23.2%、第三帝國菸草10.7%。/圖:自由時報

    聯絡請洽:正臺媒 +PlusMedia Taiwan 臉書粉專

  • 台灣電子菸製造商 在 王郁揚 WHO FCTC 菸草減害專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2-20 20:25:21
    有 34 人按讚

    這種新聞,一般台灣人看到應該大傻眼⋯⋯但這就是國際上已經發生的事情,我們台灣還在吵電子煙、加熱菸要不要禁止.....

    今天去「台灣產業創新經濟趨勢論壇」,柯文哲說得很中肯:政府不要扯後腿就好,政府只是建立起一個平台以及法規,剩下商業部分就是大家各自努力。

    台灣的各種新產業面對年久失修的法律,縱使經濟部有了沙盒(SandBox)的服務,行政單位那邊遇到新事物,還是卡到讓不少人想放棄.....

    台灣若真想在新創界與國際接軌,「友善與適度鬆綁法規」真的是政府能夠給新創業界的一份最大禮物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