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雨量最少的地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雨量最少的地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雨量最少的地方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高雄好過日,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寂靜工程:高雄抗旱的默默努力】 今天是5月5日,6年前的今天,高雄因為乾旱,水情燈號轉為紅燈,預定實施「#供五停二」的第三階段限水,受影響人數266萬人,幾乎等於全市。 在2015年4月底,高屏溪流量最低來到了每秒9.5立方公尺,因為高雄大部分民生與業用水都來自高屏溪,因而不得不進入限水。 ...
台灣雨量最少的地方 在 Sam投資趨勢|美股投資X加密貨幣X自由工作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50:42
近年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各國經常發生旱災,台灣也沒躲過,2021年是台灣52年來降雨量最少的一年,西部五縣市水庫蓄水率創新低,陷入缺水危機。 面對水情拉緊報,缺水旱象奇景也浮出水面,如日月潭目前水位持續下探新低,也浮出了許多廢棄物問題,另外知名勝地赤山龍湖巖「百年不曾見底」,今年也面臨首次乾涸 S...
台灣雨量最少的地方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寂靜工程:高雄抗旱的默默努力】
今天是5月5日,6年前的今天,高雄因為乾旱,水情燈號轉為紅燈,預定實施「#供五停二」的第三階段限水,受影響人數266萬人,幾乎等於全市。
在2015年4月底,高屏溪流量最低來到了每秒9.5立方公尺,因為高雄大部分民生與業用水都來自高屏溪,因而不得不進入限水。
但你知道嗎?在今年4月底,高屏溪流量只有每秒3.8立方公尺,不到2015一半,#創歷史新低。而且從農曆年前高屏溪流量就已經下探每秒9立方公尺,換句話說,以6年前標準,高雄早該開始停水3個月了。
那為什麼沒有三階限水? 為什麼台灣水資源最少的高雄,這次能撐得比水庫更多的台中久?
我們有一集podcast就在討論這個議題(城市好過日58集)。其中提到,#前瞻基礎建設 中的溪埔與大泉伏流水,每日就可以供水30萬噸,佔高雄用水量1/5。加上經濟部推動的興田伏流水設施,更可達40萬噸,成為高雄今年抗旱的供水樞紐。另外再生水除目前4.5萬噸外,在臨海與北高雄再生水廠完成後,也能增加到14.5萬噸。這些新開發水源,就可替代原本用水量的1/3以上。
從去年七月開始,水利署就已經確定今年會缺水,因此提前佈局用水調度與備援水源,而大泉伏流水更加快趕工,在2021年初提早近半年供水,這些都是高雄的救命水。
而高雄市政府也是全國地方政府中,水利局最主動投入鑿井與多元水源配套方案的一個城市。隨著水情變化,高雄每日用水量從每天150萬噸,已降到130萬噸。用水大戶如中鋼等,節水率已經超過20%,而民生加工業的用水,節水率也已超過10%。
目前儘管雨量還不多,澄清湖已從四月中旬最低水位87萬噸,用新增水源灌到滿水位(247萬噸),整個五月,都已經確定不會停水。
這六年來,高雄各項的水源工程、節水管理,通常是一般民眾不會注意到的,卻是你我至今仍有水用的關鍵。
其中,林全內閣任內提出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從提出開始,即被各在野黨一路質疑至今,民間環團也有很多不同意見。
例如,環團出身的時代力量黨主席陳椒華就認為,前瞻計畫仍無法改善缺水問題,重點在於減少耗水,應該要管制半導體等產業,重新評估產業、經濟發展。
在這思維下,陳椒華主導成立的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過去就積極反對台積電南科擴廠增加用水量,要求退回環評重做。該聯盟反對的廠區,正是今天台積電的生產主力5nm產線,也是目前台灣地緣政治重要性的重要屏障之一。
環團的政策雖聽起來相當理想,然而若嚴格是環團完全主政,採取嚴格限制耗水產業規範,台灣目前會走向何處?是否仍會享有今天的經濟紅利? 實在很難預料。
反觀,政府採取了發展節水製程與再生水同時,也積極開發水源,進行水利調度工程等措施,雖然不是沒人注意,就是被大肆批評,反倒讓缺水最嚴重的高雄能逆轉頹勢。當我們看到近期公投中,有環團尋找改善方案,促成能源轉型與生態對話;也有環團拒絕溝通,嘲諷努力做事的人。這幾年水資源的案例,或許更值得大家深思。
台灣雨量最少的地方 在 Sam投資趨勢∣斜槓人生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次不說投資,來分享台灣最近缺水的問題
近年因為全球暖化,造成各國經常發生旱災,台灣也沒躲過,2021年是台灣52年來降雨量最少的一年,西部五縣市水庫蓄水率創新低,陷入缺水危機。
Sam自己實際看到桃園石門水庫缺水情況也很擔心,未來供五停二的措施可能不只發生在台中,節水作戰需要靠大家一起
從小地方開始省水,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1. 盆浴改淋浴
2. 馬桶兩段式沖水
3. 洗手搓肥皂時關水
4. 洗衣改用省水流程
5. 用臉盆盛水洗臉
6. 用盆槽盛水洗菜
7. 擦車代替水沖
8. 熱水前的冷水利用
另外也可以在google上搜尋"台灣水庫即時水情"就可以立即了解全台水庫的蓄水狀況,台中、苗栗、新竹部分水庫蓄水告急。台南白河水庫甚至只剩下0.06%
#省水你我有責
台灣雨量最少的地方 在 氣象達人彭啟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團隊卡大的分析,給需要詳細細緻需求者的參考!
留意92W發展情況 (文長)
7月結束,也正式創下有史以來第一次7月份沒有颱風形成於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紀錄,同時在7月份也沒有任何颱風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活動,今年也是自1998年以來,1-7月颱風數量最少的一年,1998年的1-7月僅1個颱風出現(妮寇兒),今年則是2個颱風(黃蜂、鸚鵡)。
原本被寄予厚望的TD-91W呈現季風低壓型態,外圍風速強,內部風速弱,內核區的雲雨帶結構建立較差,強度增強緩慢,目前已經趨向海南島附近,仍有機會發展為颱風,預估未來將會通過海南島附近後趨向越南北部一帶,對台灣來說沒有直接的威脅性。
昨天在季風低壓槽東端有另一個熱帶擾動92W出現,環流較小,配合高空冷心低壓帶來的良好輻散,深對流在環流中心附近爆發,強度有發展趨勢,未來將沿著高壓邊緣往台灣東北部海面靠近,速度頗快,明天(8/2)逐漸進入台灣以東,後天(8/3)迅速掠過台灣東北部海面,到了下週二(8/4)就會進入大陸沿岸並且逐漸減弱消失。由於它的強度有逐漸發展趨勢,可能成為熱帶性低氣壓甚至是輕度颱風,因此明天到後天之間移動的路徑值得密切留意,如果高壓勢力仍較西較強,92W通過台灣東北部海面時就會比較接近陸地,雖然因為環境氣壓場配置的關係,它的風場結構將會呈現東強西弱的分布,比較強的風會落在東側,但是如果離陸地靠得太近,對北台灣的天氣勢必還是會有比較大的影響,甚至進一步成為颱風的話,也不排除發出警報的可能性,所以對於它未來的變化要多加觀察,目前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距離台灣不遠,可以應變的時間較短,提醒大家要多多留意今明兩天最新的氣象資訊。
總括來看,今天(8/1)仍受太平洋高壓影響,上午在迎風面台東、恆春半島等地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在西部竹苗以南山區有局部熱對流雷雨,可能出現局部短時較大雨勢機會。
明天(8/2)隨著92W北上靠近,台灣附近陷入低壓帶內,大氣轉趨不穩定,主要反應在山區午後雷雨增多的情況,可能出現局部大雷雨,外出活動,尤其前往山區務必要多加小心注意,晚間起受92W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北部有短暫陣雨出現的機會。
後天(8/3)的天氣變動較大,如果92W靠得夠近,台中苗栗以北到宜蘭一帶受其影響,將有陣雨發生機會,山區不排除出現局部較大累積雨量,如果稍微遠一些,在這些地方也是會有短暫陣雨,不過雨量會減小一點。中南部還有花東一帶仍要留意山區午後雷雨發展帶來局部較大雨勢的可能性。晚間之後隨著92W北上趨向大陸沿海,台灣附近轉偏南風到西南風,帶動水氣北上,中南部、恆春半島及台東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可能出現局部較大雨勢機會。
到了下週二(8/4),基本上92W已經進入大陸並且減弱消失,台灣附近位於高壓邊緣,仍為西南風到偏南風環境,迎風面中南部、恆春半島及台東地區仍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方午後山區有熱對流雷雨,仍可能出現局部較大雨勢。
下週三(8/5)之後高壓再度西伸增強,一直到下週末(8/8-8/9)台灣將恢復夏季典型山區午後局部雷雨的天氣型態,之後要再出現季風低壓槽或是有利於颱風發展的環境可能又要再等一段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