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降雨量分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降雨量分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降雨量分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降雨量分布產品中有2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秋季氣候展望🍁】​ ​ ​ ▍夏天———🌧多雨、⛅️不熱​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今年的夏季(6-8月)已經到了尾聲,今年夏季台灣的天氣特點可以用「雨水偏多、溫度較不熱」來形容。​ 自6月開始連續3波的梅雨鋒面,加上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低壓帶、颱風降雨,以及連續發生的午後熱對流雷雨,共同造成了夏季...

  • 台灣降雨量分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1 14:37:16
    有 1,390 人按讚

    【🍁秋季氣候展望🍁】​


    ▍夏天———🌧多雨、⛅️不熱​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今年的夏季(6-8月)已經到了尾聲,今年夏季台灣的天氣特點可以用「雨水偏多、溫度較不熱」來形容。​
    自6月開始連續3波的梅雨鋒面,加上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低壓帶、颱風降雨,以及連續發生的午後熱對流雷雨,共同造成了夏季雨水偏多的情況,尤其南部地區最為顯著,例如高雄站在6-8月間共降下了2246毫米的雨量,足足是氣候平均值1114毫米的兩倍以上。​
    降雨偏多也讓夏季高溫發生的日數大幅減少,以台北站為例,去年(2020年)的6-8月的92天中一共有75天超過35度,但是今年(2021年)的6-8月卻只有31天超過35度,還不到去年的一半日數。不管是從溫度或是降雨來看,今年這個夏天都是相當不一樣的一年。​

    ▍秋天———🌤溫暖、🌧雨多​
    展望接下來的秋季(9-11月),又將會是怎麼樣的情況呢? ​
    大致可以用「#暖秋、#雨水正常偏多,#留意秋颱」來概述。​
    由目前的海溫預報來看,進入秋冬季太平洋海溫可能會由現在的正常海溫偏向微弱的#反聖嬰(東冷西暖)海溫型態,在這樣的海洋條件背景下,秋季太平洋高壓勢力將會較為偏強,西伸幅度大,雖然大陸北方進入9月起陸續會有鋒面、冷高壓活動,不過在10月之前,北方系統勢力範圍不易伸展至長江以南,雖然偶爾有東北季風南下影響台灣機會(第一波預估落在9月中旬),但是持續時間短而且強度弱,因此9月溫度偏暖的機會高。​
    10月起北方冷高壓勢力逐漸有機會越過長江,11月會更明顯一些,但整體來看,北方冷高壓走向仍然以東西向為主,南下幅度較小,雖然東北季風強度會隨時間慢慢加強,不過預期降溫的程度仍然不足,整體溫度持續正常偏暖的機會大。​

    ▍留意秋颱共伴降雨機會🌀🌧️​
    降雨方面的預測則類似去年,由於海溫分布偏向弱反聖嬰型態,南海到菲律賓一帶海溫偏暖,預報資料顯示氣壓偏低,雲雨系統活躍,水氣多,配合北方逐漸加強的東北季風,有機會造成台灣迎風面區域(大台北、東半部)持續性的降雨(秋雨)現象。9月份的東北季風還不強,降雨狀況大致為正常,10-11月東北季風逐漸加強,跟南方低壓帶水氣交會影響的機會明顯提高,迎風面地區降雨將開始偏多,其他地方降雨量則是大致正常。​
    低壓帶活躍的情況下,其中不排除會有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發展出來,一但跟東北季風交會,就會有發生「秋颱共伴效應」的可能性,讓迎風面地區降雨量更多更大,務必要多加留意。​

    ▍總結​
    我們剛度過一個多雨但是比較不熱的夏天,緊接著馬上又要迎接一個較溫暖且較多雨的秋天,在氣候變遷的趨勢下,不論是長期的氣候或是短期的天氣都越來越詭譎多變,也越來越難預測,提醒您持續留意最新的預報資訊。

  • 台灣降雨量分布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13 07:37:51
    有 41 人按讚

    #時事求世 19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阿拉伯羚羊保護區(1994年登錄,2007除名)

    全世界目前1121個世界遺產,許多國家費盡千辛萬苦爭取列名,除了舉著保護文化與自然的大旗外,更著眼於觀光的收益,雖然不是每項世界遺產都是適合去觀光旅行的,但不可否認的,它會增加國家的能見度,產生裙帶效應的正向產業發展。

    但並非被列名後只管收門票錢大賺其財,列名世界遺產不僅僅是一種榮耀,對地主國來說更是一種責任。因為列名不是永久有效的,當地主國因為觀光業蓬勃發展而暗自竊喜的同時,也別忘了若是保護不力,會被列入瀕臨危機的世界遺產名單,更有可能被除名。進大學後也有留校察看機制,不過要被退學的機率微乎其微,世界遺產目前真正被退學的只有兩個。

    被除名是所有關心世界遺產的人最不願意見到的狀況,因為那不僅代表懲罰的終極手段,也透露出更深沉的無奈,更是代表了某種自然或文化景觀即將或是已經從地球上消失的訊息。當我們失去了某個世界遺產,再多的懲罰與後悔也都是無濟於事。阿曼的阿拉伯大角羚羊保護區,是第一個從世界遺產上除名的項目。

    阿拉伯大角羚羊保護區位在阿曼中央沙漠和沿海丘陵地帶,若非親眼瞧見,很難想像荒蕪的沙漠,竟是這種珍貴草食性動物的原生地。在這樣堅苦卓絕的環境與氣候下,阿拉伯大角羚羊自然也因應出一套生存法則。雖然年平均降雨量雖然不到50毫米,但在10月至隔年4月間,來自海上的潮濕空氣會形成濃重霧氣籠罩整個區域,當這些霧氣沈降到地面時,便可以凝集成淡水,這些淡水的量雖然稱不上多,但已是大旱後的甘霖,足夠助於當地植物的生長,形成了獨特沙漠生態系統,而阿拉伯大角羚羊不僅有了食物來源,更能從植物中吸取身體所需的水分。

    阿拉伯大角羚羊是這區域中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包括有刺植物、乾草、鹽質灌木等等,都是其多樣化食物的來源。而且牠們會分散覓食的區域,以免過分的啃食造成來年食物的短缺。大自然的生存挑戰雖然嚴苛,但每種生物都有辦法發展出一套生存適應的方法,讓人不得不讚嘆自然的奧秘與多樣。

    任何生物都是生態系中的一分子,自然界中,無處不成理,萬物靜觀皆自得。每種生物都用牠們最合適的型態或生活方式繁衍延續,就算在這樣貧瘠的地方也有許多看不見的生機。紅狐、沙狐、跳鼠、豪豬、阿拉伯山地瞪羚、沙地瞪羚都是同時生活在此的野生動物,還有許多爬行類動物與鳥類,讓這片惡地充滿許多活力與生機。

    擁有一對漂亮長角的阿拉伯大角羚羊原本分布在整個阿拉伯半島,阿拉伯人極愛牠,認為是力量的象徵,既貴氣又溫柔美麗,今日阿聯酋的阿布達比,其阿拉伯語的意義便是「有羚羊的地方」,卡達航空也以大角羚羊美麗的樣貌作為企業識別標誌,台灣人應該也對牠有特殊情懷,因為每天都在「趕羚羊」。

    1960年代,阿拉伯大角羚羊曾經由於人類濫捕,使得這種美麗的動物幾乎絕種,後來在國際保育組織協助下,從美國動物園取種開始進行復育,由原先的12隻陸續增加到一百多隻,最後順利野放回到原產地,劃定保護區予以保護。但由於阿曼為了開採石油,將保護區面積縮減了90%,不但作法違背世界遺產精神,數量又減少為僅剩的65隻左右,其中只有4對具有繁殖能力,近親交配更對族群繁衍不利。我們看到牠的消失,但更還有許多我們看不到或不了解的物種,以更快的速度消逝中。不論這些生物是否被列入保護名單中,其實都已刻不容緩無法再等待了。

  • 台灣降雨量分布 在 社企流 Social Enterprise Insight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02 08:00:17
    有 9 人按讚

    💧全球水資源危機,如何成為商機?

    連日豪雨為水庫帶來不少水量,緩解缺水危機。但是你知道台灣其實有 6 成的降雨,都會流入大海白白浪費嗎?為了更有效率管理水資源,加拿大 B 型企業「水文資訊公司」提出解方:
    👉https://pse.is/3gxr6a

    #水資源管理 #大數據
    ---------------------------------
    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嗎?社企流希望帶給你更好的內容,打造更美好的社會!馬上支持→ http://bit.ly/supportSEI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