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都市傳說百科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都市傳說百科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都市傳說百科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都市傳說百科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2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鳥頭人的傳說,源於一個半夜被困在捷運站「消失」的網友貼文】#精選書摘 網友試圖想發文求救。每次尋找出路時,要不出口的鐵捲門被拉下,要不電梯被斷電無法乘坐,他都貼出照片。兩點時,他的前方一片漆黑,問「往中山方向的燈都關了,我該前進嘛?」 幾分鐘後,又發出一條不明所以的回文:「島..;6、5......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介紹 訪問作者:楊海彥、阮宗憲、謝宜安 內容簡介: 都市傳說的研究並不在於「拆穿謊言」, 而在於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傳說,會讓我們想告訴別人」。 舊臺北車站的燈光招牌,如果有一字不亮,隔天臺鐵就會發生事故…… 在機器上擺放乖乖,機器才會乖,而且乖乖必須是綠...

台灣都市傳說百科 在 詭譎的黛比小姐(Curious Debbie)?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05:35:40

《 𝑨𝒏𝒏𝒂𝒃𝒆𝒍 𝑳𝒆𝒆 》 𝑰𝒕 𝒘𝒂𝒔 𝒎𝒂𝒏𝒚 𝒂𝒏𝒅 𝒎𝒂𝒏𝒚 𝒂 𝒚𝒆𝒂𝒓 𝒂𝒈𝒐, 𝑰𝒏 𝒂 𝒌𝒊𝒏𝒈𝒅𝒐𝒎 𝒃𝒚 𝒕𝒉𝒆 𝒔𝒆𝒂, 𝑻𝒉𝒂𝒕 𝒂 𝒎𝒂𝒊𝒅𝒆𝒏 𝒕𝒉𝒆𝒓𝒆 𝒍𝒊𝒗𝒆𝒅 𝒘𝒉𝒐𝒎 𝒚𝒐𝒖 𝒎𝒂𝒚 𝒌𝒏𝒐𝒘 𝒃𝒚 𝒕𝒉𝒆 𝒏𝒂𝒎𝒆 𝒐𝒇 𝑨𝒏𝒏𝒂𝒃𝒆𝒍 𝑳𝒆𝒆. 𝑨...

  • 台灣都市傳說百科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12:58:00
    有 746 人按讚

    【鳥頭人的傳說,源於一個半夜被困在捷運站「消失」的網友貼文】#精選書摘

    網友試圖想發文求救。每次尋找出路時,要不出口的鐵捲門被拉下,要不電梯被斷電無法乘坐,他都貼出照片。兩點時,他的前方一片漆黑,問「往中山方向的燈都關了,我該前進嘛?」

    幾分鐘後,又發出一條不明所以的回文:「島..;6、5...5*...876」。許多人紛紛想到位於中山地下街和台北車站之間的鳥頭人雕像,於是開玩笑地提醒要小心雕像,不要被它抓到,然而這個網友一直沒回覆……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北捷 #台北車站 #鳥頭人 #如月車站

  • 台灣都市傳說百科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0:30:21
    有 38 人按讚

    =|✨✨ #青鳥search #直播中 ✨✨|=​

    ¶ 2021年9月24日 ¶​
    ¶ 第一場10:30 ​ ​ #楊海彥 ​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欸,偷偷跟你說,​
    學校從前是刑場或亂葬崗......」​

    從學生時期到出社會,可曾聽過那些似曾相識的都市傳說,在台灣,都市傳說幾乎都是靈異故事、迷信、謠言、假消息的代名詞,其實,都市傳說是承襲鄉野奇談,人們歷經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轉變,而產生的當代傳說。​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記錄下100則都市傳說,考察全面性的淵流與流變依據,將這些稍縱即逝的台灣當代歷史片段記下,提供給民眾對於傳說何以流傳更深入的理解,以怪談,重新認識不同時空下的台灣!​
     ​

    特別感謝: ​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 #蓋亞文化​

    ━━━━━━━━━━​

    ▦ 青鳥抽書活動|直播時間|2021年 09 月 24 日(五 )​

    📍10:30 楊海彥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11:15 ​ 朱天心+阮光民 ​ 《獵人們 漫畫版》​

    ❶. 分享直播貼文!​

    ❷. 標記 兩位朋友留言:「聽【青鳥SEARCH】,讓青鳥書店陪你線上閱讀不孤獨,還想聽___?」​


    即可抽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共一名)​

    ◼︎ 留言時間至 ​ 2021/10/1(五)18:00止,​
    ​ ​ ​ ​ 每名讀者限留言一次,歡迎讀者踴躍參與!​



    🐦|青 鳥 search 這 邊 聽 |🐦​

    🔎 ​ SoundOn 聲浪
    https://reurl.cc/pdMdm4​
    🔎 ​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4mGvrR​
    🔎 ​ Spotify
    https://reurl.cc/9EpE5v​
    🔎 ​ Google Podcasts
    https://reurl.cc/MdGLOW​
    🔎 ​ KKBOX Podcast
    https://reurl.cc/VEeQbQ​
    贊助單位: #臺北市文化局​

  • 台灣都市傳說百科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22 16:36:36
    有 30 人按讚

    #青鳥直播預告 #本週五直播預告 #青鳥陪你線上閱讀不孤單​

    =|✨✨ #青鳥search #直播預告 ✨✨|=​

    ¶ 2021年9月24日 ¶​
    ¶ 第一場10:30 ​ ​ #楊海彥 ​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

    「欸,偷偷跟你說,​
    學校從前是刑場或亂葬崗......」​

    從學生時期到出社會,可曾聽過那些似曾相識的都市傳說,在台灣,都市傳說幾乎都是靈異故事、迷信、謠言、假消息的代名詞,其實,都市傳說是承襲鄉野奇談,人們歷經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轉變,而產生的當代傳說。​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記錄下100則都市傳說,考察全面性的淵流與流變依據,將這些稍縱即逝的台灣當代歷史片段記下,提供給民眾對於傳說何以流傳更深入的理解,以怪談,重新認識不同時空下的台灣!​
     ​

    特別感謝: ​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蓋亞文化

    ━━━━━━━━━━​

    ¶ 第二場 11:15 ​ ​ #朱天心 #阮光民 #獵人們 #貓爸爸 #李家寶​


    漫畫 ╳ 文學 ╳ 動保 ╳ 電影​

    「這貓群且在我寫作中不斷增生、繁衍、變換、消失……,他們是非常典型的城市流浪貓和野貓的代表,我恰巧遇到了,目睹其生滅,以為有責任寫下來,證明他們確實來過這世上一場。」—— #朱天心 《#獵人們》​

    本漫畫改編自作家朱天心的散文隨筆集《獵人們》,以街貓觀察為主軸,述寫了自家屋內屋外、街頭巷尾、共享生活場域的貓咪們的故事。人氣 #漫畫家阮光民 再度跨領域改編。以原著中〈#貓爸爸〉與〈#李家寶〉兩段珍貴的回憶為題,描繪出人貓互動的情感與溫度。​


    特別感謝: ​ #朱天心 ​ 阮光民 ​ 目宿媒體•漫畫編輯室 Fisfisa Comics

    ━━━━━━━━━━​

    🔹 🔹 鳥編 報你知 🔹 🔹​

    收看 #青鳥SEARCH 直播,並按讚+留言+分享 直播連結​
    即可參加青鳥書店抽書活動,活動資訊詳見週五直播,​
    關注 青鳥 Bleu&Book ,書店活動不漏接!​


    🐦|青 鳥 search 這 邊 聽 |🐦​

    🔎 ​ SoundOn 聲浪
    https://reurl.cc/pdMdm4​
    🔎 ​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4mGvrR​
    🔎 ​ Spotify
    https://reurl.cc/9EpE5v​
    🔎 ​ Google Podcasts
    https://reurl.cc/MdGLOW​
    🔎 ​ KKBOX Podcast
    https://reurl.cc/VEeQbQ​
    贊助單位: #臺北市文化局

  • 台灣都市傳說百科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9-08 08:00:48

    本集主題:「臺灣都市傳說百科」介紹

    訪問作者:楊海彥、阮宗憲、謝宜安 

    內容簡介:
    都市傳說的研究並不在於「拆穿謊言」,
    而在於理解「為什麼這樣的傳說,會讓我們想告訴別人」。

      舊臺北車站的燈光招牌,如果有一字不亮,隔天臺鐵就會發生事故……
      在機器上擺放乖乖,機器才會乖,而且乖乖必須是綠色的……
      據說某廟是陰廟,主神像因久未開光,進駐了各式各樣的鬼怪……
      學校有這麼多靈異現象,是因為過去是亂葬崗……
      不能用紅筆寫名字,否則會短命⋯⋯
      車子經過辛亥隧道,廣播有時會自動切換頻道,甚至出現充滿雜訊的誦經聲……
      行人號誌上的小綠人,每走兩萬步就會跌倒一次……

      無論是巷說物語、靈異怪談、謠言耳語或小道消息,我們生活在一個由傳說與事實共同形塑而成的世界。

      《臺灣都市傳說百科》是臺灣第一本系統性蒐集各類傳說怪談的百科專著。從蒐集故事、追索脈絡,到研究詮釋,取材範圍涵蓋清領時期的地方誌,日治時期的舊文獻,以及媒體資料庫與網路論壇。三位執筆者耗時兩年,爬梳這些傳說怪談的起源與背景、騷動與擴散。全書總計收錄十大類100則台灣的都市傳說,兼具獵奇的想像與理性的趣味,也追索了這塊土地百年來,不同歷史時空下人心擾動的集體記憶。

    作者簡介:楊海彥
      一九九一年生,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共同創辦人。

      長期研究臺灣妖怪、怪談、民俗和文史,致力於實踐腦中幻想,並持續進行遊戲設計和小說創作。設計桌上遊戲《說妖 Legend Has It》、實境遊戲《光之屋》。

      參與著作妖怪圖鑑《唯妖論:臺灣神怪本事》、旅遊隨筆《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小說《說妖 卷一:無明長夜》。

    作者簡介:謝宜安
      一九九二年生,鹿港人。臺大中文所碩士,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成員。

      著有《特搜!臺灣都市傳說》,對臺灣都市傳說進行源流考證與細密分析。關注都市傳說、怪談、民俗中的現代性、性別、政治等。希望藉由傳說解讀人心。

      著有小說《蛇郎君:蠔鏡窗的新娘》。參與創作桌遊、小說《說妖》等。

      曾獲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及若干文學獎。

    作者簡介:阮宗憲
      臺中人。

      過著白天公司與晚上工作室的雙重生活,
      將文史研究當作興趣,回過神來已經共同參與了三本書和兩個遊戲開發。

      設計桌遊《說妖》,參與著作《尋妖誌:島嶼妖怪文化之旅》、《說妖卷一:無明長夜》

    作者簡介: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以「城市還魂」為核心,從日治時期的妖怪神異世界觀創作開始,而後投入臺灣各地的神怪考察;期望以故事為載體,揉合歷史、民俗、文化等元素,讓城市成為充滿意義的地方。成員來自政大與臺大奇幻社,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一起玩實境遊戲和寫小說,熱愛書本與實地考察,每個月的例會一定要配著酒開。

    作者粉絲頁: 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出版社粉絲頁: 蓋亞文化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LIVE直播-fb新鮮事:https://www.facebook.com/live.fbshow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台灣都市傳說百科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31 14:13:30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joi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電台訪問: https://www.facebook.com/AM1430Bravo/videos/560854001362076/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靈異影片, urban legend 都市傳說.

    香港地鐵太子站的鬼黑洞真相(曼德拉效應)

    香港地鐵太子站鬼撞牆真相(曼德拉效應)

    (Set up camera. Do the whole video closer to the camera, make it more intimate)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到了2019年最後一條影片, 原本我是想拍曼德拉效應續集.

    因為多位暗友留言email都給了一些非常直得探索的個案給我們. 而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影片中出了一個挺特別的留言: “我試過搭地鐵返大圍, 明明過左太子就石硤尾, 但過一陣又去返大圍”

    之後她説周圍的人沒什麼反應. 這留言之後有多位網友說有類似經驗.
    “好多好多人有過呢個經驗, 大部分都係太子站. 有個都市傳說講呢個...”
    “我93至94年試過一次, 太子上車, 下一站太子. 車廂無人有反應”

    Youtube上Edmond Poon也有題及 ‘大子站異空間’ 事件來自討論區, 並有多人承認曾在太子有過這樣的經驗.

    在網上再深入搜查後發現原來早於2001年太子站已經有類似事件發生. 根據一個2006年的blog post 01年有一位叫明明的中五女學生在太子站開住中環. 開了很多個站之後發現自己仍在太子站. 並肯定自己列車是沒有掉頭. 當時對此事的解釋是 ‘鬼撞牆’
    鬼撞牆是民間傳說. 在晚上的時候一些獨自在郊外在路上的人會迷路. 甚至多個小時在同一個地方.
    多個亞洲文化也有這個 ‘鬼撞牆’ 的idea. 日本對這種妖怪叫塗壁. 台灣這種山精叫 ‘魔神仔’ 或 ‘芒神’ ‘芒’ 字之後對此事件很重要. 但先説完太子.
    花崗岩 :

    取名於Prince Edward 愛德華八世的太子道在1982年啟用了現在的太子站. 但原來彌敦道和太子道交界的太子原身是旺角一部份. 而前身真的和之前的 “芒” 字有關.
    1819年記載的芒角村是該地區的前身. 當年這個村大約只有200人居住. 乾旱較南的低窪地帶令該田以種植通菜, 西洋菜為主. 更曾是草叢山. 到1860年芒角村一帶分了紿英國政府後芒角才慢慢變成 ‘旺角.’ 並發展成今日這樣的.

    ‘芒神’ 或魔神仔出沒的一些地方是荒野, 山林. 那太子站前身的芒角村正是這樣的環境.

    其實在1981年香港就已經出現一個地鐵鬼故. 話說在油麻地地鐵站曾有一名紅衣女子跳軌自殺. 當年列車司機是很清楚感受車過一個人並聽到有女子的慘叫聲. 但最後卻一滴血也找不到.

    維基百科指出, 當年台灣的紅衣小女孩就是一種的芒神. 如果我們照該理論去想, 油麻地站那位消失的紅衣少女也好有可能是香港版的芒神吧! 並由山森時期的芒角村徘徊到現今社會.
    這樣想的話那太子站附近的鬼撞牆事件就有所解釋了.

    (第二解釋)

    這是一個靈異的解釋. 但如果我大膽一點用一個曼德拉效應的解釋會否能破解到1981年的紅衣女事件呢? 為什麼我會想用這個第二理論呢? 是因為一段有關當年的資訊. “據知該名少女曾向朋友透露, 當晚她目擊少女跳軌的過程, 原來那個跳軌的少女身形外貌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樣, 身穿是款式完全一樣的紅色連身裙”

    為什麼會見到一模一樣的自己呢? 是鬼嗎? 還是時空交錯那一刻發生在同一個地鐵站, 讓兩個不同時空的紅衣少女在同一個畫面出現. 互相對望. 而只是一個選擇生一個選擇死. 之前我的太子站曼德拉效應那位暗友是說在出口見到不明燈牌. 我印象最深刻是一個留言說是時空交錯. 有可能太子站fu gun是一個時空交錯的熱點. 背後原因為什麼我也不知道. (No matter if it’s ghost or Mandela effect or a time shift it’s to your interpretation.)
    我比較相信曼德拉效應.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 你覺得護照的資料是在前面的幾頁還是後面的幾頁呢? 我本身拿加拿大護照但我也不記得是那一個.

    這問題是一位暗友提供的

    曼德拉效應是錯. 我們講了那麼多集Mandela effect 我們從來沒有參考過主流媒體大部分對這現象的解釋. 是集體記憶的誤差.
    日常生活中: 大腦錯誤地回顧一些事件後, 會作出一個名confabulation的記憶障礙. 虛構當中的細節. 之後如果再加上一個名source-monitoring error (源監控錯誤)再加上2010年ling yi專家Fiona Broome用當時Nelson mandela的死亡日期解釋我們人類這個大腦誤差, 就到達了今時今日這樣啦.
    但我仍然不相信. 因為所有exact wording的資料. 是他們大量出版這些文章影響世人嗎? 因為所有這些推出的返理論也好像是來自同一班人的. 所以有陰謀. 我就是覺得陰...因為我是陰人.

    (地鐵太子站的曼德拉效應)

  • 台灣都市傳說百科 在 霸氣李總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7-25 21:10:38

    😀新莊文化遺產
    😀新莊大拜拜
    😍心中有神
    😊處處就有神

    此次故事都是都市傳說
    老一輩朋友閒話家常的話題

    如果要聽真的要看真的
    要看文獻紀載 維基百科
    GOOGLE就好

    老話一句:心有誠比甚麼都重要
    無論來自何方,無論故事萬千版本
    最重要的還是心

    很開心這一次 能夠在新莊大拜拜參與到
    感恩各位 謝謝各位

    生活天天都灑狗血
    人生也是天天的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