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農業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農業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農業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農業史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VOP,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本期是數度造訪檔案局、國史館和圖書館的資料堆中,所整理出來的一份關於台灣1950至1960年代「美援-農復會影像」的初探報告。作為美援農經專門機構的農復會,過去只在台灣農業史與經濟發展史中獲得討論,但其實農復會的工作範圍與目標遠大於此。​ ​ 二十世紀的美援時期,農復會與美國的冷戰策略關聯密切,因此...

 同時也有1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萬的網紅Super Taste(Travel 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日《魚肉鄉民》跟著黃鐙輝一起來到他從小長大的雲林虎尾!雲林有台灣農業首都之稱,這裡的居民大多都從事與農業相關的產業!本次《魚肉鄉民》的特別企畫「沒關係,還是要生活。」這集就請黃鐙輝帶著小賴與代班主持人卜心一起參觀這個農業之都,以及介紹這裡歷史悠久的文化與農民們的特色美食!品嘗完特色小吃肉圓、碗粿,...

台灣農業史 在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1:41:45

♡♡♡ 一年ㄧ度的中秋佳節還在煩惱要送什麼嗎? 文旦大聯盟於松菸誠品B1設置了「文旦販賣所」快閃店 他們這次推出的文旦禮盒 「九個產地各一顆」一盒共9顆 一次就能享受到就台灣各地區最優質的文旦🤤🤤 很多人很好奇不同地區的文旦到底有什麼差別呢? 來~我來告訴你們! 中南部栽培文旦歷史較為悠久 所以果...

台灣農業史 在 謝淑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2:46:03

提到「麥寮」 鄉親們對於麥寮的印象是什麼呢? 六輕、歌仔戲、布袋戲… 但您知道,麥寮曾是 #台灣麥子 🌾的故鄉嗎👀 根據「台灣府誌」記載:麥寮因新虎尾溪之故,形成麥津渡船頭,與大陸貿易之貨物皆由此船頭進出。因當時麥寮盛產 #大麥 與 #小麥,農民為運輸方便,在船頭旁搭一寮仔,專門堆放成包的麥子,當...

  • 台灣農業史 在 VO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9 14:07:23
    有 143 人按讚

    本期是數度造訪檔案局、國史館和圖書館的資料堆中,所整理出來的一份關於台灣1950至1960年代「美援-農復會影像」的初探報告。作為美援農經專門機構的農復會,過去只在台灣農業史與經濟發展史中獲得討論,但其實農復會的工作範圍與目標遠大於此。​

    二十世紀的美援時期,農復會與美國的冷戰策略關聯密切,因此在發展農經計畫之外,農復會還在台灣投入了頗為多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工作,攝影與電影即是其中一環。在美援於1950年代至1965年終止的主要時期裡,農復會累積的上萬張攝影工作底片,可說是最具系統性且面向最廣的戰後台灣影像檔案。而農復會的攝影組,則是台灣絕無僅有的美援體制內的攝影師。這樣的時空背景條件真是非常特別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考掘農復會影像檔案的原因,嘗試去尋找這一塊遺落的台灣美援攝影與視覺歷程拼圖。​

    本期針對農復會的影像工作進行追蹤考察,探索過去很少受到關注的「美援攝影」,並重新檢視農復會與冷戰宣傳機制的種種關聯,以及對台灣視覺文化的影響。本期收錄了許多從未公開的美援攝影工作底片與文獻資料,還包括1957年歷史性的台灣反美暴動──「五二四事件(劉自然事件)」的農復會攝影檔案,我們將能從中看到美援視覺性的不同面向與意涵。​

    較費力氣的是,由於年代久遠,許多資料散失而人員事物都已不在了,僅能憑藉訪查檔案文獻與各種線索,逐步串起這個時代的影像關聯。在這個過程中同時也追蹤了農復會攝影組主要人員的美援足印,因此在本期登場的人物也不少呢。​

    _____________​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Issue 30:美援視覺性──農復會影像專題​
    U.S. Aid Visuality: The JCRR Issue​

    本期我們重返影響台灣戰後發展至關重要的美援年代,尋索過往在台灣影像歷史視野中遺落、但卻十分關鍵的美援時期台灣視覺歷程──「農復會」的影像檔案。​

    成立於1948年、以推行「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與農業政策聞名的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JCRR),被認為是奠定二十世紀「台灣經驗」基礎的重要推手。然而很少人留意,這一農經專業的美援機構,在1950至60年代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幻燈、電影,並生產各種圖像、圖表、圖冊與海報,在冷戰年代與美援宣傳機制緊密連結,深深參與了戰後「台灣(視覺)經驗」的構成,影響著我們的視覺文化發展。​

    冷戰與美援如何形塑台灣的影像與視覺感知?本期專題透過採集考察眾多第一手的農復會早期攝影檔案、底片、圖像、影片與文獻資料,揭載鮮為人知的美援年代視覺工作,追尋這一段逐漸隱沒的戰後台灣攝影與美援視覺性的重要經歷。​
    _____________​

    ● 更多本期介紹 More Info | https://vopmagazine.com/vop030/​
    ● 購書 Order | https://vopbookshop.cashier.ecpay.com.tw/​
    _____________​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vopmagazine.com​
    _____________​

    #美援 #農復會 #冷戰 #台灣 #攝影​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
    #USAID #JCRR #ColdWar ​
    #Taiwan #photography

  • 台灣農業史 在 直接跟農夫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2 13:35:45
    有 154 人按讚

    田間也落實社交距離。
    謝謝每個再困難都努力餵養著全台灣人民的你

    #鏡頭人物農夫蔡水允
    #50年後這張會不會成為台灣農業史重要的紀錄照?
    #攝影者 #水允媳婦陳姿潔
    #拍攝時間20210520_1804
    #越光米的養父母咱們疫情後再去看寶寶

  • 台灣農業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05 23:18:33
    有 871 人按讚

    中央社昨天上了一篇新聞,然後就一堆媒體轉載,內容是這樣: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2010040142.aspx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4日電)日前報載臉書粉專Lin bay好油質疑258名蕉農價跌反賺,香蕉收入型保單引關注。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天說,這是要保障不能歸責於農民時的收入,若不推,血本無歸,「又罵死我們」。

    --------------------------
    這內容也太腦補了吧?
    記者就可以這樣隨便亂講嗎?
    今天如果我有說過這些話妳要報導無所謂,但我又沒說過這些話,怎麼可以這樣寫報導?

    我在9月17發表了評論,內容是這樣: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54706398060272&id=306662059531384

    最近蕉價雖然不好,但有些農友卻不擔心,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有參加台灣農業史上首創的香蕉收入保險,只要你投保,保證你一定賺錢,不管是天災還是價格崩了。
    如果你是旗山的農友,符合投保資格,投保保額70萬3公頃,只要繳交不到65000的保費,就保證收到210萬,陳主委以前說的專業農戶180萬,靠這個就沒問題了。
    賣價低,保險會補差價給你,這種保證能賺的收入保險,只在高屏地區推真是太可惜了,應該要推廣到全國,這樣蕉農就不用擔心價格差,保險會理賠。
    這絕對不是荒謬撒幣的大補貼,這是政府照顧農民的心,知道收入不穩定所以特別推出這種保證賺的保險,有政府,會做事!有政府,會補助。

    ---------------------------
    這裡面有什麼內容講到提到258位蕉農價跌反賺?我連幾個蕉農投保都不知道,哪來的258位蕉農?妳當在打麻將喔?

    我覺得這種保險很好,對投保的農民有益無弊,都不能拿出來講?不能認為應該推行到全國嗎?
    批評施政不行,難道連稱讚施政都不行嗎?真的是莫名其妙。

    怎麼到記者眼裡就變成我質疑258位蕉農價跌反賺?
    是我講的妳要寫新聞我接受,但明明不是我講的,卻要移花接木成我質疑258位蕉農價跌反賺?

    中央社楊淑閔 
    這就是妳的新聞專業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