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 與 #重量訓練】
迷思?事實? 🔥收藏+分享
藝人 #小鬼 因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猝逝的新聞令人惋惜,也讓近日體適能產業中的醫師、專家及社群平台提出了對於「主動脈剝離與運動」的見解。因此這邊就不贅述太多研究文獻細節,而是分享、簡介幾個基本觀念,與我個人...
【#主動脈剝離 與 #重量訓練】
迷思?事實? 🔥收藏+分享
藝人 #小鬼 因主動脈剝離(Aortic Dissection)猝逝的新聞令人惋惜,也讓近日體適能產業中的醫師、專家及社群平台提出了對於「主動脈剝離與運動」的見解。因此這邊就不贅述太多研究文獻細節,而是分享、簡介幾個基本觀念,與我個人的想法。
1. ▋主動脈剝離是什麼?很常見嗎?
主動脈內膜破裂,造成主動脈原本充滿的血液流到假腔,造成器官缺血。主動脈剝離盛行率大約在每年每10萬人3-5人(美國台灣估計起來差不多),最常發病的族群約落在50歲以上高齡族群。
#這樣的盛行率真的算很低的。幾乎全世界各國的每年每10萬車禍死亡人數都大於主動脈剝離的盛行率。
2. ▋主動脈剝離的後果?
造成嚴重出血致死率極高(發病後48小時內死亡率達50%),也可能造成心臟衰竭、腎衰竭等其他嚴重併發症。
3. ▋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
#高血壓(最主要危險因子)、動脈粥狀硬化、結締組織病變、遺傳性疾病(#馬凡氏症候群)、懷孕(中後期)、毒品(Cocaian)或特定藥物使用、梅毒、糖尿病等。
其他原因可能是車禍造成的胸部外傷、或是曾經有進行過心臟相關手術。
4. ▋#哪裡有爭議?
比較有爭議性的地方是特定醫療媒體平台將「高強度重量訓練」列為主要危險因子之一。(如附圖)
5. ▋什麼是危險因子?
流行病學定義是:與疾病或感染風險增加相關的變量。
雖然 #危險因子並不完全等於病因,但卻 #有助於辨認出高危險族群,有助於降低這些人發生特定疾病或感染風險的發生。
所以在上述(第3點)眾多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當中,若將「高強度重量訓練」列入,可能會讓人誤會成「所有進行高強度重量訓練的人,都可能是主動脈剝離的高危險群」的詮釋;這也可能會讓正在健身房重訓室看著這篇文的巨巨們嚇出一身冷汗。
我個人認為 #比較合適的衛教說法 是「若您疑似是心臟或相關疾病之高危險群,高強度重量訓練要特別留意強度選擇,遵照循序漸進原則、在專業教練指導下進行。」
這樣的衛教說法比較冗長,人通常對於過於複雜的資訊慣性忽略,因為光是理解這句話就太累人了。
但是身為專業醫療人員或專業人士,盡量清楚表達本意避免誤解造成 #不運動的健康風險,還是非常重要的。
6. ▋健身愛好者都要小心了?
這樣冗長的衛教應該不難理解,因為如果本身血管、心臟就有異常,進行高強度重量訓練一定是有風險的。
但是,這絕對不代表有在進行高強度重量訓練的人,就應該被列為主動脈剝離之高風險族群。
如果錯誤歸因,可能會有類似:「每10人進重訓室,就有10人活不過300歲,死亡率100%」的誤導資訊傳播在這個社會上,造成嚴重疑慮。
此概念也可套用在「 #懷孕進行重量訓練會不會造成子宮脫垂?」的問題。如果妳本身就是骨盆器官脫垂高危險群、妳又是重訓新手,那麼高強度重量訓練確實是需要考量的危險因子。
但是,若妳是經過醫師評估過後的低風險族群,也是訓練有素的運動員,則「害怕脫垂」可能不適合作為阻礙妳懷孕重訓的主因。
7. ▋應該培養健康身體,而非害怕訓練
這邊我引用復健科林杏青醫師做的比喻:
「這就好像建築本身是危樓,住戶因為在牆上釘釘子牆面就裂開垮掉,我們不能因此說在牆上釘釘子是牆面垮掉的重要危險因子。重要的是造成房子變危樓的真正原因。」
我們應該 #強化整體身體素質,包含肌肉骨骼強度密度提升、心肺功能提升等,而非過度擔心而錯失運動帶來的好處。
遵守安全原則下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主動脈剝離與運動訓練原則來說,與多數心血管疾病的大方向差不多,包含:降低阻力、循序漸進、避免長時間超出身體負荷下憋氣(長時間等長收縮運動、努責效應)、避免力竭(故意要操到爆)的訓練模式,醫師評估後應該還是可以進行訓練。
8. ▋真正的關鍵
所以 #真正的關鍵是,尋求專業醫師評估,並且接受專業教練指導訓練,以及想辦法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是遠離危險因子的治本之道。
舉此主動脈剝離為例,如果真的很擔心主動脈剝離,並不需要一味害怕重量訓練,而是應該積極接受醫師醫囑,評估是否患有高血壓疾病或是高風險族群,然後進行高血壓藥物治療,搭配作息、飲食、運動來降低高血壓這個最重大的危險因子,可能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最後,如果你支持正確的運動訓練就是良藥、支持正確且有原則的運動不應該是令人畏懼的危險因子, #歡迎分享這篇文章 給身邊的親友,鼓勵他們開始訓練,享受訓練帶來的健康益處。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
➤分享到限時動態標記我 @chiru.tsai
➤追蹤醫適能創辦人 @chiru.tsai 學習更多知識
➤歡迎標記你的健身夥伴
台灣車禍死亡人數109年 在 朱暖英-用溫暖力量挺幸福南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中市議會(31日)召開市政總質詢,暖英根據台中市監理站和交通隊的資料顯示,台中市的機車數量增加速度驚人,民國106年起最近四年由168萬7364台增加到175萬5563台,最近4年共增加了6萬多台機車,相對於台中市的人口增長數(含出生嬰兒以及外縣市移入人口),民國106年到109年,這四年台中市共增加3萬3仟 717人。換算起來連嬰兒在內,每一個新增人口可以有2台機車,這個數目實在相當驚人。
🔹更令暖英憂心的是,因機車車禍死亡的人數從106年起,從60人上升到109年的129人。也就是從造成60個家庭破碎,上升了一倍以上到129個家庭破碎,真的令人心痛。
暖英歸納四點建議要求交通局。
👉第一,要研擬出有效的政策宣導方式,好讓汽機車駕駛,皆留心確保用路安全的觀念;像是汽機車駕駛,不時會因為車輛內輪差的問題,而發生行車事故,這不就表示交通局在與民宣導上並沒作到位。
👉第二,大眾運輸系統規劃,應要不停的作滾動式檢討修正,讓民眾可以就近善用相關的公眾交通工具,像是公車路網的調整與ibike設置密度等。
👉第三提高老舊機車報廢誘因,降低機械功能退化機車上路的機會。最後,提昇檢視道路號誌與掌握道路行車品質,減少交通事故風險因子。
🔹希望市長要求市府各單位,一起努力降低機車車禍及死亡率。因為每一個事故過世的市民,都代表一個家庭,市政府要讓市民安居樂業,提醒大家重視安全及提供安全的環境是責無旁貸的責任。
#降低機車傷亡
#列為施政重點
#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機車車禍死亡數倍增 朱暖英:政府責無旁貸
相關新聞連結🔗
中時新聞網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31005748-260402?chdtv
新華報導
https://ccss3172.blogspot.com/2021/08/blog-post_894.html
中台灣時報
http://www.taiwancnews.com/archives/513296
台灣新生報
https://reurl.cc/qgMEKR
台灣華報
https://www.kingtop.com.tw/detail.php?type=catalog&catalog_id=5&id=4645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5712956
大宇宙新聞 民時新聞
https://reurl.cc/gWLdn4
台灣車禍死亡人數109年 在 立法委員葉毓蘭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我對行政院蘇院長提出第10屆第3會期總質詢。前幾天,蘇院長在施政報告時提到,台灣一直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國家,「好家在」!但這是真的嗎?
-
從過年以來,我國在防疫跟治安事件,雖取得佳績,但在交通安全上,#重大事故卻接連不斷,日前西濱快速道路發生歷年來最大的連環車禍。
-
雖然政府提出了個案的補救,但這些問題一再地出現,這不在只是單一個案,所以 #我強烈要求政府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改革。
-
此外,我們也看到了機車事故嚴重性,政府長期以來,嚴重限縮機車空間,造成機車族的行車危險,而機車外送員則面對了更高的風險,外送員交通事故更是一般機車族的1.37倍,凸顯出 #對於弱勢用路人的保障極為不足,這不應該解決嗎?
-
和其他其他國家相較,#台灣車禍死亡率位居東亞第一,是OECD 40個會員國平均值的近2倍,更別說比較起鄰近國家--日本,他們的人口數是我們的五倍,但交通死亡人數僅有2839人,而我們卻高達3000人,這是何其荒誕的結果。
-
#交安即是國安,不是一句口號,但交通部在交通安全改革上,明顯失能,除了無力監督地方交通事故,在跨部會協調更是遲遲未能有效推動,110年交通部主管預算711億元,但真正用在道路交通安全只有3億元,不到1%。
-
因此我誠摯希望,政府必須提高交安處理層級至行政院等級,提出全面性交通安全法制與組織改革、檢討鐵路運輸安全、重視兒少交通事故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納入課綱,才能真正的我們成為世界最安全的國家。
-
最後在警消權益上,我期盼政府用防疫的規格與決心提升警消權益,才能真的讓台灣成為最安全的國家!
-
在109年12月8日總質詢時,蘇院長承諾我研議回復發放退伍上校、退休警消的子女教育補助費,人事行政總處回復的報告竟然說,殉職、因公失能警消現在已經有子女教育補助,所以全體警消不能需要再考慮,但殉職失能子女教育補助,#現在才不過區區19人!
-
108年內政部函文建請行政院將移民署同仁納入「警察消防海巡空勤人員醫療照護實施方案」,據本席掌握資料推估,納入移民署不過年增874萬元,迄今行政院一直沒有評估精算,預算只不過區區的9百萬元,就讓蔡總統完整照顧警察健康的承諾跳票嗎?
-
這些問題,在新的會期,我會更加努力,為警消同仁爭取應有的權益!
#影片小編趕工中
#下週陸續放出總質詢影片喔
台灣車禍死亡人數109年 在 台灣民眾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知道嗎?去年在台灣平均每大約3個小時,就會有1個人因為車禍而死亡。
2020年的台灣有2,968人因交通事故而死亡,這是自2017年至今 #連續4年的正成長,然而與此同時,台北市的車禍死亡人數則是自107年的137人持續下降至109年的106人,其中A1類的死亡件數與死亡人數分別是60件、60人,創下 #近50年的新低紀錄 ,同時也是 #六都最低 。
交通繁忙的台北,卻能夠讓死亡數持續降低並不是只有單一原因,而是貫徹「政治落實在人民的每一天」的理念,如同柯文哲主席所說的「每天盯一點、盯一點」,長期下來還是會看到顯著的改善。
在地方,台北市推動鄰里交通改善計畫、強化社會安全網,並盤點多事故地點進行規劃分流指向線、標誌指引、增設告示、增加反光提醒的具體改善的作為,也許沒辦法做到盡善盡美,但「有做有差」。
而近年的外送平台興起成為肇事率提高的原因之一,台北市訂立「台北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規範業者應提供交通安訓練課程,並針對交通事故新增「外送平台」特殊註記,進一步研擬防治對策。
在中央,我們也在去年提出「加重平台業者管理責任、加重罰鍰、要求外送員共同負擔部分責任以避免外送員不遵守交通規則」等三點修法,希望能夠藉此將台北的經驗推行全國並改善交通安全,這些都是難以察覺的努力方向,但長期下來終究能夠有所成效。
食衣住行,「行」是人民的基本需求,每一次車禍的發生,都是一個家庭的破碎,中央地方一起努力,改善行的安全,讓你我活在更安全的台灣。
#民眾黨
#台灣民眾黨
--
手刀訂閱「民眾之聲」Youtube頻道!
https://bit.ly/36udS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