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貓頭鷹又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貓頭鷹又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貓頭鷹又稱產品中有6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6萬的網紅跟著董事長遊台灣,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旅遊業的超前部署行程 請點我: reurl.cc/ObZog9 服務電話:(02)2721-7300 ==================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俄羅斯冬宮 T小編又要來帶大家神遊世界啦!以前在歐洲旅遊時總愛逛當地的博物館或美術館,走在長...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華府跫音:排灣族與國務院、林獻堂與櫻花考、大使館與黨外圈,你所不知道的60個台美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洪德青 內容簡介: 在世界中心呼喚台灣 華府,有雄偉的建築:白宮、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紀念碑、國會圖書館;有刺激的場景:轟動一時的台灣女情報員案使得美國國務院情報員...
「台灣貓頭鷹又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甄兒?♉️南投·屏東·台南·台中·高雄美食?景點?抽獎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甄兒?♉️南投·屏東·台南·台中·高雄美食?景點?抽獎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DJ JOJO啾啾桑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甄兒⁰⁴²³ Is 貪吃貨∞愛旅遊·美食景點️·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甄兒?♉️南投·屏東·台南·台中·高雄美食?景點?抽獎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4:44:32
林美石磐步道🌳(二) 享受瀑布與自然生態之旅🌼 - 🚗宜蘭縣礁溪鄉林尾路 ☎️03-9889041 ⚠️疫情期間暫停開放 - 🌿網路介紹🌿 林美石磐步道有著低海拔亞熱帶溪谷的景色,步道沿舊水圳整建,現寬敞平緩好走、又不失幽幽古意;沿途生態豐富,樹林成蔭,潺潺流水,散發陣陣芬多精,走在其中清爽無比,非...
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甄兒?♉️南投·屏東·台南·台中·高雄美食?景點?抽獎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4:44:32
林美石磐步道🌳(一) 享受瀑布與自然生態之旅🌼 - 🚗宜蘭縣礁溪鄉林尾路 ☎️03-9889041 ⚠️疫情期間暫停開放 - 🌿網路介紹🌿 林美石磐步道有著低海拔亞熱帶溪谷的景色,步道沿舊水圳整建,現寬敞平緩好走、又不失幽幽古意;沿途生態豐富,樹林成蔭,潺潺流水,散發陣陣芬多精,走在其中清爽無比,非...
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DJ JOJO啾啾桑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6-04 12:26:00
#你會在學校講故事給學生聽嗎? . . 「我從兒子中班開始就是故事媽媽,至今已經四年了! 除了說故事外,偶爾也會帶孩子們做手作、談心事,看見缺少被愛的孩子,還會給他們一個溫暖的擁抱~~」 . . . 「我是一位幼教師,平時最愛跟孩子分享繪本,只要一到故事分享時間,都可以看到孩子發亮的眼睛,故事分...
-
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0-11 21:00:12本集主題:「華府跫音:排灣族與國務院、林獻堂與櫻花考、大使館與黨外圈,你所不知道的60個台美故事」介紹
訪問作者:洪德青
內容簡介:
在世界中心呼喚台灣
華府,有雄偉的建築:白宮、林肯紀念堂、華盛頓紀念碑、國會圖書館;有刺激的場景:轟動一時的台灣女情報員案使得美國國務院情報員受傷甚深;當然更有值得大書特書、名留歷史的軼聞趣事。
本書從華盛頓說到川普,從林獻堂聊到王建民。這些華府主人與台灣過客的故事,不僅是八卦緋聞,更多是你一定要知道的歷史典故、人文風景。
當林獻堂遇見華盛頓
本書從美國建國前說起,帶你踏進充滿歷史與權力交織的華府建築與場景,和古今人物一同暢遊地景。林獻堂當年的環球旅行就曾途經華府,聽說還差點沒飯店住。當他看到白宮時,曾大力稱許,因為對比台灣總督府的設計,白宮在他眼中顯得莊重質樸許多。而看見華盛頓紀念碑上大清官員的獻詞,將華盛頓比為陳勝吳廣時,令他頓時勃然大怒,而這又是為哪樁?
外交太太帶你臥底美國
本書作者隨夫婿派駐美國六年,這回帶領我們潛入美國之心。最神奇的是,它們竟然和台灣有關係!從大清、日治到中華民國,處處可見台灣身影。從台灣看華府,絕對是了解華府、重新認識台灣,理解台美關係的新視角。
作者介紹:洪德青
淡江西班牙語文學系、成大藝術研究所畢業。
曾蝸居唱片業與出版業。
二〇〇八年全球華文部落格年度大獎得主。
待過越南胡志明市,著有《南向跫音:你一定要認識的越南》。
又去美國華府,寫了《華府跫音:你所不知道的六〇個台美故事》。
目前是獨立評論@天下、故事網站專欄作家。
是TaipeiSaigoner,也是TaiWanshingtonian。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1-21 19:38:27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
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1-16 07:28:45本集主題:「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語言文化看懂台灣食物的前世今生!
番茄醬的英文Ketchup出自閩南語?
冬粉,其實一直都寫錯字啦!
十九世紀末清法戰爭期間法國士兵在基隆賣汽水?
全球美食天堂台灣,代表性小吃多不勝數:蚵仔煎、牛肉麵、滷肉飯、珍珠奶茶……走過、路過、吃過這些美食,但你想過這些美食是怎麼來的嗎?它們的名稱又有什麼特殊意涵?
本書旁徵博引,透過大量蒐集的資料,加上作者滿滿的好奇心與聯想力,帶領讀者從《黃帝內經》談到基督宗教聖歌,從網路閒聊說到字典考證,展開一場精采的百年美食文化考察之旅。全書內容共分成三大部分:
●台灣食物語源考察
台灣食物名稱源頭多樣,從歐美輸入的甜不辣、東南亞名字的蓮霧、來自日本的阿給,還有許多源自古漢語、原住民語,甚至還有反輸出成為英日語系外來語的小籠包、珍珠奶茶。包羅萬象的食物語源,應證台灣多元文化的歷史源流。
●美食的前世今生
從語言切入,不但能找出食物的源頭,還可以發現美食背後的歷史。烏魚子從荷蘭時代就閃閃發光!同時也成為荷蘭的徵稅對象。滷肉飯大受歡迎,其實和白米大變革──在來米轉為蓬萊米有關。台灣人以前不太吃辣,戰後外省族群不但帶來麵食文化,也帶來了吃辣的習慣。
其實,食物的背後不只有歷史故事,還有地理差異。像是過年一定要吃的「長年菜」,南北吃的其實不相同。而傳統的「南湯圓,北元宵」,又是如何區別?都可在本書一探究竟。
●台灣的美食文化
熱鬧滾滾的辦桌,背後有何深厚的人文底蘊?以前台灣人習慣吃米飯,今日卻有台南擔仔麵和台北牛肉麵節,這些麵食文化是從何興起?至於節慶必吃的食物,又形成哪些特殊的美食文化規則呢?
本書透過從語言文化的考證,可以清楚看到,台灣美食的名稱來源多樣,多種菜系豐富了台灣人的口味與生活。廣大的素食人群,也許有機會把「蔬食文化」推廣成有潛力的新菜系。而泡沫紅茶等反輸出的外來語,更推廣了台灣的知名度,未來又有那些潛力新美食會在世界各地流傳,值得拭目以待。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旅遊業的超前部署行程
請點我: reurl.cc/ObZog9
服務電話:(02)2721-7300
==================
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俄羅斯冬宮
T小編又要來帶大家神遊世界啦!以前在歐洲旅遊時總愛逛當地的博物館或美術館,走在長廊中想像當時的主人從這個廳漫步到那個廳,看著牆面上的畫作或是散置在各處的雕像,好不優雅!
某次替客戶規劃俄羅斯聖彼德堡的行程時,讓T小編發現了另外一個金碧輝煌的世界!俄羅斯的冬宮又稱國家隱士廬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內有五座大樓,整個博物館四百間展覽室全部走一遍大約有22公里長,裡面的展示品多達三百萬件,一件作品就算花一分鐘欣賞,得花6年才能看完!真得很驚人吧。裡頭有個作品「孔雀鐘」,由孔雀、公雞、貓頭鷹三種鳥類構成,整點時孔雀還會開屏呢!可惜現在已經退役了,一個月只有某個整點會讓時鐘運轉一次!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不能出國還是能夠神遊!不想神遊就來跟著我們一同出遊吧!我們的超前部署,就等你大駕光臨啦!
#跟著董事長遊台灣 #俄羅斯 #冬宮 #神遊世界
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甄兒⁰⁴²³ Is 貪吃貨∞愛旅遊·美食景點️·育兒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林美石磐步道🌳
享受瀑布與自然生態之旅🌼
-
🚗宜蘭縣礁溪鄉林尾路
☎️03-9889041
⚠️疫情期間暫停開放
-
🌿網路介紹🌿
林美石磐步道有著低海拔亞熱帶溪谷的景色,步道沿舊水圳整建,現寬敞平緩好走、又不失幽幽古意;沿途生態豐富,樹林成蔭,潺潺流水,散發陣陣芬多精,走在其中清爽無比,非常適合闔家一起健行。
步道名稱是由「林美」與「石磐」兩個名字組成,「林美」是指礁溪鄉林美村,而「石磐」指的是石磐瀑布,因此在這條步道中沿途常見溪流瀑布、大小不一的水潭與峽谷地形,景色秀麗,有「宜蘭的小太魯閣」之稱。當陽光透過樹葉射在步道上時,光影迷人,時有樹蛙及昆蟲在葉片上休息,是一條可以呼吸到大自然生動氣息的野趣步道。
-
上次趁著連假去宜蘭度假⛱️
記得當時腳受傷但還是想去大自然走走,
所以先上網看了林美石磐步道的總步行時間,
結果發現時間大約在一小時左右☝🏻
因此我們把握太陽下山前的最後時間🌞
便出發去走完一整圈👣
不過因為走了之後才發現👀
其實停好車的入口再到步道的入口,
有一段不小的距離呢🤏🏻
‼️記得到步道入口一定要先去上廁所再出發,因為這個公廁是這裡唯一的廁所🚽
-
這裡的步道其實並不難走,
加上我們又是趕在太陽下山前走完,
所以遇到的人也不多,
剛好可以聆聽潺潺流水跟風吹樹的聲音🎵
而到了必拍的打卡景點📷
岩石、樹木、溪流、小瀑布,
以及後面往上的步道階梯,
一眼望去真的很美💙
-
另外步道入口的指標,
除了有做貓頭鷹🦉
還有讓奶黃包一直想摸的青蛙🐸
這個畫面拍起來也讓人很喜歡呢💚
💐IG:https://instagram.com/promise0423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102044241330555/
#甄兒❤️旅遊💃🏻 #奶黃包👶🏻出遊日🌼 #宜蘭 #宜蘭市 #宜蘭縣 #宜蘭景點 #宜蘭旅遊 #宜蘭一日遊 #宜蘭勁好玩 #宜蘭行 #宜蘭之旅 #宜蘭遊 #礁溪 #礁溪景點 #宜蘭礁溪 #林美石磐步道 #草湳湖臨湖步道 #瀑布 #網美集散地 #網美景點 #網美聖地 #台灣景點 #情侶 #攝影 #情侶攝影 #親子攝影 #人像攝影 #ig打卡熱點 #taiwan #yilan
台灣貓頭鷹又稱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緣相聚,好好活著
作者:王文華
我帶媽媽出去吃飯,起身離開時,
20幾歲的男服務生,注意到我媽行動不便,
主動來幫忙攙扶,甚至一路走出餐廳。
我說:「麻煩你幫我扶一下,我去叫車。」
我走到人行道,回頭看他扶著我媽,不走只有三階、但陡的樓梯,而繞遠路走輪椅通道,緩慢、細心,彷彿是自己的媽媽。
我招了一輛車,車停下。
我打開車門說:「對不起,麻煩等一下後面那位老太太。」
司機搖搖手,揚長而去。
不同人,不同年紀,對衰老,有不同的態度。
這些年,我爸媽年紀大了,相繼生病,所以我一直關心老人照顧。
同齡朋友都到了這階段,因為交換照顧父母的經驗,而變得更親近。
幾年前,我辦了一個活動,義賣自己的收藏品,
把所得捐給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一位匿名的朋友透過第三者,用9萬2千1百元(921是國際失智症日),買下我收藏的《征服情海》海報。
一年後,他又透過第三者,把海報還給我,並寫了一張紙條: 「送回你最喜愛的海報,你為了做好事送它出門,它為你又回來了。希望你像 JerryMaguire 一樣,一個人(加上一隻魚) 影響另一個人,再影響一小群人,再影響一大群人。」
他匿名,但我知道他是誰。事後我和他見面,彼此心照不宣。
今年,我第一次見到他90幾歲的媽媽,用我那破台語,跟她聊了一下午。
他媽媽說話緩慢、聲音微弱,但想起過去的美好時光,
會在台語中突然夾雜一句“wonderful”!當她說“wonderful”時,我看到的是19歲。
大多時候,90歲的長輩在我們面前,我們看到的就是90歲: 身體上遲鈍、心理上固執。
當你看得更深,會看到90歲的外表下,有19歲的影子。
他們在身體、心理、情緒上都不再有任何顧忌,
對社會、朋友、家人的眼光也完全放下。
人生第一次,他們完全做自己。
當然,這個自己,做起來並不輕鬆。照顧他們的人,也同樣辛苦。
因為對老人照顧有興趣,我到日本參觀了一個安養院。
大家去日本都會買藥妝或家電吧?他們設計產品時的細膩,總令人歎為觀止。同樣的細膩,表現在老人照顧。
他們仔細觀察長輩在食衣住行上的不便,設計出各種輔具。
比如說湯匙有各種弧度,手腕無力時也好用。
握的地方用特殊材質增加摩擦力,拿得比較穩。
兩根筷子中間有夾子連在一起,不容易掉。
起床時可以抓著床邊一個支架,輕鬆撐起自己。支架上還有夜燈。
坐輪椅洗澡時可以圍個「帳篷」,防水濺出。
臥房地上放個除臭墊,專門擺尿壺。
自動門設定成手動、開關在高處,預防坐輪椅的失智者擅自離開。
病房的門橫著沿牆壁滑開,而非拉開或推開,以節省空間。
還有些工具不需設計,只需細心。復健者練習走路要看鏡子。 照顧者在長方形立鏡中間懸掛一根垂直的繩子,
作為中線,讓復健者走路時比對姿勢是否端正。
當然,這些工具只是照顧最膚淺的層次。
重要的還是使用這些工具的照顧者。
在台灣,照顧長輩的工作,常是外勞在做。
在復健中心,外勞站在長輩的輪椅後面,自顧自地滑手機,或跟別的外勞用母語聊天。長輩坐在他們前面,像一面牆壁。
我參觀的日本那家機構,照顧者都是20幾歲、有型有款的年輕人。
他們穿著像健身房教練,身上戴著專業的護具,
把照顧長輩,當作一份嚴肅的工作。態度嚴肅,但表情可以輕鬆。
除了協助食衣住行,他們還跟老人家說笑談心。為了預防失智,他們帶長輩用吸管、色紙,做出照片中的貓頭鷹和史奴比。
為銀髮生活注入創意和生命力,才是好的照顧。
看到他們,我想起餐廳那位攙扶我媽的服務生。
他們雖然年輕,但對歲月有成熟的態度。
那種態度,來自於對生命的尊重、對缺陷的包容,
和覺悟到自己也會老而產生的謙卑。
尊重到什麼程度?
安養院接待我的日本醫師說:
「病床兩邊如果要加上欄杆,需要本人或家屬簽同意書。」
我說:「為什麼?這不是在保障病人安全嗎?」
因為欄杆是一種限制,任何限制都侵犯人權。
佈告欄上,長輩的名字後面的稱謂是「神樣」,尊敬他們就像尊敬神。
能走到這一步,都吃了很多苦,當然有神性。
我想起台灣的醫師也提醒我尊重的重要:
「爸媽如果聽不到你的話,未必是重聽,不要自動就大聲。
沒有人喜歡被大聲。跟爸媽講話時,正眼看著他們,
讓他們看到你的嘴型,講慢一點,也許他們就聽懂了。」
心理師告訴我:「對於有失智徵兆的爸媽,要顧及他們的尊嚴。
不要說『你怎麼又忘了』。而是可以假裝我們自己也忘了,
而說『吃過藥了嗎?我也不確定。讓我們一起來查一查!』」
我點點頭。我知道現在反應變慢的媽媽,年輕時也曾耳聰目明、健步如飛。打我從不手軟,打牌從不放砲。
我所有的聰明才智,都來自於她。
現在她老了。
老了,不是她的錯。
慢了,就跟著慢一點。
忘了,就再講一遍。
煩了,就休息一天。
一切都有方法應對。
我離開日本那家照顧機構時,頻頻回頭…
因為我看到「 年輕時意興風發的爸媽,和未來步履蹣跚的自己 」。
我看到餐廳那位攙扶我媽的服務生,也看到那位搖手揚長而去的司機。
然後我注意到安養院的門楣有個燕子窩,跟現代建築格格不入。
我問醫師:「沒想要清理掉?」
他說:「既然有緣相聚,就讓他們好好活著。」
是啊,有緣相聚,好好活著。
這句話獻給燕子、「神樣」,和 有一天都會老去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