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行政區數量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行政區數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行政區數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行政區數量產品中有11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089的網紅桃園市議員 簡智翔,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9/22)】 睽違數月,在這次休會期間台灣經歷了防疫升級階段,從三級警戒回到二級,除了感謝所有醫護團隊以及各單位的努力,讓我們可以回到議場中向市長與各位局處首長討論市政議題之外,用心防疫之餘,智翔以及團隊持續盤點、追蹤各種市政問題,為更好的桃園來努力。 按照慣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9/22)】 睽違數月,在這次休會期間台灣經歷了防疫升級階段,從三級警戒回到二級,除了感謝所有醫護團隊以及各單位的努力,讓我們可以回到議場中向市長與各位局處首長討論市政議題之外,用心防疫之餘,智翔以及團隊持續盤點、追蹤各種市政問題,為更好的桃園來努力。 按照慣例,...

台灣行政區數量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14:45:04

EP38的搭配服用地圖終於來了!毫無意外的,當然就是做全台灣的神社分佈圖啦!廢話不多說,以下摘錄幾個重點—— 📌 在1945年以前的日本社格制度中,神社依據是否從中央政府取得財源,分為「官社」與「諸社」,前者地位較高。 📌 官社內部又可依照「國幣社/官幣社」以及「大社/中社/小社」分級,台灣總共...

台灣行政區數量 在 安東尼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1-19 09:31:25

「祂,一直在四方土地中,默默守護著大家。」 對於土地公的印象,一直都是老爺爺的形象呈現在大家面前, 各地總會有土地公廟,或是在別的場合中看見『后土』。 趁著一天陽光放晴的好日子,來到了桃園市土地公文化館參觀, 你們知道嗎?在桃園區內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 7 座以上的土地公廟,密度高居 全國...

台灣行政區數量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7:46:09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 #中國民主的展現? #全國人大大揭密 〕  上週香港版本的《國家安全法》在中國第13屆全國人大代表會議上以2878票贊成、1票反對、6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立法授權。  港版國安法被視為將侵害《基本法》所保障的基本自由和高度自治,使香港淪為一國一制。  在持續關注香...

  • 台灣行政區數量 在 桃園市議員 簡智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2 20:00:40
    有 109 人按讚

    【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9/22)】

    睽違數月,在這次休會期間台灣經歷了防疫升級階段,從三級警戒回到二級,除了感謝所有醫護團隊以及各單位的努力,讓我們可以回到議場中向市長與各位局處首長討論市政議題之外,用心防疫之餘,智翔以及團隊持續盤點、追蹤各種市政問題,為更好的桃園來努力。

    按照慣例,定期會的第一天,我們逐項盤點本會期要討論的題目。

    #東門溪流域裝設觀測井

    東門溪-南崁溪的污染事件,在5月至7月間成為桃園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當時智翔也利用假日時間循線追查污染源,但東門溪從後站途經市區一帶,皆被地上建物以及道路覆蓋,直到朝陽公園處才能觀測河川狀態,造成難以判斷污染源來自何處。

    對此智翔建議,可在東門溪上方開觀測井,平時覆蓋透明孔蓋,便可就近觀測河水在不同段落的變化,縮小追查範圍,讓主管機關可以盡早鎖定污染源頭。

    #逕流廢水計畫書審查流程

    而南崁溪污染一案,連帶延伸出營建廢水的問題,由於環保局最初研判黃褐色廢水為工地排放,恰好鄰近東門溪-南崁溪一帶的小檜溪重劃區正大興土木。

    按法規,建案得通過逕流廢水污染削減計畫書,其設有「65.54立法公尺沉砂池」才能動工,但對於此項目的稽查,卻常常每抓必中,法規形同虛設,智翔認為儘管日前南崁溪的污染在證據上與該工地建案無直接關係,仍該加強稽查的力道,不要讓建商一時的方便,使南崁溪「水清魚現」的願景成為空談。

    #桃園市立殯儀館周遭空污管理

    同樣是環保議題,桃園殯儀館除了焚化遺體,尚有庫錢、金紙銀紙,以及逢中元節慶統一焚燒的紙錢,會集中在焚化爐焚燒,不同於焚化遺體具有空氣污染處理的設備,焚燒紙錢的金爐有著燃燒不完全、沒有空污處理等潛在的問題,在資料蒐集時,鄰近校園內的空氣品質監測也有瞬間達標亮燈的紀錄,該如何來改善?我們在本會期仍需民政局、環保局來集思廣益。

    #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

    智翔曾在第二會期提過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的想法,如今也有看到桃園各區有不同實踐的案例,但以桃園區為例,運動空間仍然缺乏,是否能請桃園市府再次盤點社區的需求,以利下一階段的空間開放能更加完善。

    以及過去曾提到,校園場館、活動中心、游泳池等租借社區民眾,或以委外營運方式;假日及夜間時段開放等具體措施,期望在新的會期中,能與相關局處做充分討論。

    #公托公幼增設

    截至去年,桃園2-5歲幼兒就讀公幼的占比為24.07%,連續三年成長幅度有限,距離行政院規劃的4成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而盤點各行政區的候補人數比例,可見中壢區與八德區皆突破三成;公托方面,桃園市0-2歲人口數大於台北市與高雄市,但托嬰中心數量卻不及,且在桃園區、龜山區、蘆竹區的候補人數皆突破百人。

    公幼與公托的量能不足是現況,但公共化服務的背後更多是資源分配的問題,過去我們倡議過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等解方,新的會期,期待與教育局、社會局再次探討這題,如何成為堅實的後盾,為桃園的年輕家長減輕育兒負擔。

    #日間照顧服務據點評估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市截至去年十月底,日照據點的收托比例僅69.4%,屬成效偏低,而運用戶籍資料畫出需求人口的熱區圖來比對可發現,八德、大溪、復興、龜山等區的據點明顯偏離需求人口,如何讓需求人口願意來使用日照服務據點,降低移動的成本可能是關鍵,往後會再請教社會局對此的看法。

    #大有梯田公園瓶頸打通

    上個會期有質詢過大有梯田公園的交通瓶頸問題,當時智翔是提案是否可做道路的打通,並重新規劃周邊動線,進度方面本會期會持續來追蹤。

    #中油煉油廠遷廠

    最後則是中油煉油廠的遷廠議題,距離最後一次小組會議已三年半過去;去年國土計畫的會議也已一年多,中油是否有新的覓地規劃?或是都市計畫的變更有沒有新的進度,除了先請市府提供遷廠進度資料外,這個會期智翔將繼續請教相關的局處首長。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uKIpWsK4UU8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 台灣行政區數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8 20:10:37
    有 2,680 人按讚

    我知道大家都在關心疫情,不過看到一則新聞,覺得要出來講點什麼。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市的議題,引發一時議論,當然藍綠各有說法。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定期出現的議題戰,畢竟台灣每個地方都吵過要升格嘛,結果不是這樣,連「新竹縣人不夠多就加苗栗」這種講法也出來。

    我說啊,這說法一出爐,林智堅是不是想繼續選新竹?沒人這樣想才奇怪,也很難幫他講話,畢竟歷史並非沒有循此模式者。不過他想不想,這不是我這篇重點,我想提的是升格這件事。

    基本上我反對新竹升格,原因有三個。

    一個是人口基數不夠,依照內政部人口110年7月速報,竹竹苗人口如此

    新竹縣573,385,新竹市452,807,苗栗縣540,312
    幫忙加一下,大新竹會有1,026,192,竹竹苗1,566,504

    直轄市門檻125萬,大新竹是甭想了,竹竹苗倒可以。

    若為了新竹所謂的竹科生活圈,刻意切割苗栗,硬擠一個125萬人口出來,那此例一開後患無窮。為何?彰化縣就126萬人欸,人家符合資格的沒得升,然後新竹可以配合升,開玩笑嗎?

    另一個原因,是地理環境不適合,竹苗的丘陵地帶比例高,人口高度集中,其他六都升格後,已經出現偏鄉資源更加缺乏的狀況,新的大新竹市長,選票基礎會更偏向新竹市周邊,苗栗大概會比二等國民更下一等去。

    這不是只有新竹,其他六都除了台北,現象只是嚴重與否。現實而言,選舉要依靠大票倉,除非我們徹底重改選制,不然此題無解。

    第三個原因,就是我根本上反對直轄市的結構,因為直轄市的行政區,區級首長官派,然後沒有區議會,這根本上違反地方自治的原理。我們只看到合併升格後,直轄市因為權力高度集中,大型計劃較易推動,地方反抗力量變小的優點,卻沒看到這就是缺點。

    民主國家,民意要能夠反映,依靠的就是民意代表,立委人數減半後已經很清楚顯示其弊端。一者負責區域太大,難以兼顧立法與選民服務; 另一者,形同承認票票不等值,人口少的選區數千票一名立委,人口多的十萬票一名,兩者在國會的地位相等,實際上等於我們降低了人口密集度的選票價值。第三者,最嚴重的弊端,就是我們讓政治業相關人員,失去基層磨練的機會,人民漸漸放棄自己對選區在地的監督,全數交給較大的市議員、市長,這嚴重違背民主政治的真諦。

    不過,透過大新竹市的概念,我倒認為可以讓大家重新思考,從林全院長開始,到賴清德院長兩任期間,一直都有私下探討國土重劃的合理性,只不過1124讓所有的規劃都成泡影。很多人不解,為何我老講2018,因為1124公投海嘯只是最表面的,許多具有長期性的議題,新產業的開發,全部隨著地方政權更迭,幾乎停擺殆盡,要是當初沒有被公投綁架,今天我們不會整天喊護國神山,而會有更多可以喊的新產業出現。

    算了,講這講不完

    我的意思是,國土重劃,是一條一定要走的路,今天六都直轄市擁有1,600萬人口,但是極端欠缺中間議會組織,像板橋區擁有55萬人口,比苗栗、嘉義縣都還要多,唯一可以代表板橋人民發聲的民意代表,只有2名立委、9名議員,這合理嗎?

    要做,就做得徹底,一條就是把全台組織扁平化,依照人口與地形地勢,切割成適合大小的市,好比說台灣2,300萬人口,就切成11塊,每塊200萬人上下,然後轄下每一區都民選區長,以及用里民數量規劃適當的區議員。

    另一條,乾脆三級到底,台灣省廢掉,回到日本的五洲三廳概念,像是整個北北基區就合併為一個600萬人的直轄市,靠近桃園的三鶯跟林口就依照地理切割給桃園,桃園再去合併北新竹,變回古早的新竹州,或成為桃竹市都可。然後在這之下,基隆、台北港等依照港務需求,部分地區收歸中央,同樣舉辦區長跟區議員選舉。當然,博愛特區也可以擴大,整出一個首都特區。

    換句話講,我不是無條件反對升格,也不是誰執政就挺誰,而是這種茲事體大的,應該是要好好坐下來談。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直轄市占了多數人口,然後直選民意代表基數超級大,根本亂七八糟,早該改一改了。

    結論就是,單純升格這件事,我是很反對。

    尾巴來罵幾句,進步派想選舉我沒意見,但自己去從里長、議員開始選可以嗎?2018威脅跟黃白聯合,不然要大家一起死,還想故技重施?我知道林智堅會急,市長連任又正處於衝刺的年紀,想要找新的舞台,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那些從後面出餿主意的,幻想可以藉此撈到提名權的,還是省省吧。

    威脅的戲碼玩一次兩次會有用,但選民不見得會再次買單,別以為耍手段弄到黨內提名,就可以逼選民含淚投票。地方選舉可不是總統,吃這套的人沒那麼多。

  • 台灣行政區數量 在 蔡適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08 19:02:50
    有 307 人按讚

    《北北基是否該合併 應公投決定》

    近期因為縣市合併議題,引發各界對於基隆發展的討論,一直以來北北基是密不可分的共同生活圈,未來是否合併,或有其他區劃上處理,我認為應以市民意願為主體,透過公投形式決定。

    2010年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適應當時擔任基隆市議員就認為,若無條件升格,不僅忽略傳統上「七星區」與基隆脣齒相依的關係,整個首都圈三縣市也會只剩基隆一個非直轄市,對基隆和區域發展顯然弊大於利。

    遺憾的是,當年國民黨握有中央與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完全執政權,作為唯一一席基隆區域立委,面對基隆發展如此關鍵的時刻,謝國樑不僅與國民黨一同視若無睹,更在今天四兩撥千斤,用雲淡風輕的態度把自己塑造成局外人,心態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正因為當時改制不當,加上國民黨政府輕視,以及謝國樑的不作為,讓基隆面臨到難以承受的邊緣化風險。直到2014年林右昌市長、2016年蔡英文總統與他上任後才出現轉變契機,近年來適應與 林右昌UChange市長合作穿梭於行政部門間爭取預算,攜手合作並中央的支持下,基隆獲得史上沒有出現過的大量資源,各項先前被延遲的建設經費逐步到位,整座城市開始改變,也讓許多市民重新拾起對基隆之光榮感。

    我們樂見行政區劃的議題被提起,例如和台灣國土面積相當的日本九州、只有八個縣,包含三個政令指定都市,而台灣本島卻有六個直轄市在內的十九個縣市,數量確實不少;不論未來基隆要以什麼身分存在,我都會支持市民決定,並在制度設計下盡其所能替基隆發展盡心盡力。

    #大基隆生活圈
    #北北基共創共榮
    #立法委員蔡適應

    ——相關新聞——

    北北基是否該合併?綠委:應公投決定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908005132-260407

    從竹竹苗談到北北基合併 綠委:透過公投決定 https://udn.com/news/story/122444/5731669?from=udn-ch1_breaknews-1-0-news

    北北基合併? 蔡適應:公投形式決定 https://www.google.com.tw/amp/s/news.ltn.com.tw/amp/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665326

    北北基是否合併 蔡適應:公投決定 https://yns.page.link/FxWjp

  • 台灣行政區數量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9-22 18:03:16

    【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9/22)】

    睽違數月,在這次休會期間台灣經歷了防疫升級階段,從三級警戒回到二級,除了感謝所有醫護團隊以及各單位的努力,讓我們可以回到議場中向市長與各位局處首長討論市政議題之外,用心防疫之餘,智翔以及團隊持續盤點、追蹤各種市政問題,為更好的桃園來努力。

    按照慣例,定期會的第一天,我們逐項盤點本會期要討論的題目。

    #東門溪流域裝設觀測井

    東門溪-南崁溪的污染事件,在5月至7月間成為桃園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當時智翔也利用假日時間循線追查污染源,但東門溪從後站途經市區一帶,皆被地上建物以及道路覆蓋,直到朝陽公園處才能觀測河川狀態,造成難以判斷污染源來自何處。

    對此智翔建議,可在東門溪上方開觀測井,平時覆蓋透明孔蓋,便可就近觀測河水在不同段落的變化,縮小追查範圍,讓主管機關可以盡早鎖定污染源頭。

    #逕流廢水計畫書審查流程

    而南崁溪污染一案,連帶延伸出營建廢水的問題,由於環保局最初研判黃褐色廢水為工地排放,恰好鄰近東門溪-南崁溪一帶的小檜溪重劃區正大興土木。

    按法規,建案得通過逕流廢水污染削減計畫書,其設有「65.54立法公尺沉砂池」才能動工,但對於此項目的稽查,卻常常每抓必中,法規形同虛設,智翔認為儘管日前南崁溪的污染在證據上與該工地建案無直接關係,仍該加強稽查的力道,不要讓建商一時的方便,使南崁溪「水清魚現」的願景成為空談。

    #桃園市立殯儀館周遭空污管理

    同樣是環保議題,桃園殯儀館除了焚化遺體,尚有庫錢、金紙銀紙,以及逢中元節慶統一焚燒的紙錢,會集中在焚化爐焚燒,不同於焚化遺體具有空氣污染處理的設備,焚燒紙錢的金爐有著燃燒不完全、沒有空污處理等潛在的問題,在資料蒐集時,鄰近校園內的空氣品質監測也有瞬間達標亮燈的紀錄,該如何來改善?我們在本會期仍需民政局、環保局來集思廣益。

    #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

    智翔曾在第二會期提過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的想法,如今也有看到桃園各區有不同實踐的案例,但以桃園區為例,運動空間仍然缺乏,是否能請桃園市府再次盤點社區的需求,以利下一階段的空間開放能更加完善。

    以及過去曾提到,校園場館、活動中心、游泳池等租借社區民眾,或以委外營運方式;假日及夜間時段開放等具體措施,期望在新的會期中,能與相關局處做充分討論。

    #公托公幼增設

    截至去年,桃園2-5歲幼兒就讀公幼的占比為24.07%,連續三年成長幅度有限,距離行政院規劃的4成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而盤點各行政區的候補人數比例,可見中壢區與八德區皆突破三成;公托方面,桃園市0-2歲人口數大於台北市與高雄市,但托嬰中心數量卻不及,且在桃園區、龜山區、蘆竹區的候補人數皆突破百人。

    公幼與公托的量能不足是現況,但公共化服務的背後更多是資源分配的問題,過去我們倡議過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等解方,新的會期,期待與教育局、社會局再次探討這題,如何成為堅實的後盾,為桃園的年輕家長減輕育兒負擔。

    #日間照顧服務據點評估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市截至去年十月底,日照據點的收托比例僅69.4%,屬成效偏低,而運用戶籍資料畫出需求人口的熱區圖來比對可發現,八德、大溪、復興、龜山等區的據點明顯偏離需求人口,如何讓需求人口願意來使用日照服務據點,降低移動的成本可能是關鍵,往後會再請教社會局對此的看法。

    #大有梯田公園瓶頸打通

    上個會期有質詢過大有梯田公園的交通瓶頸問題,當時智翔是提案是否可做道路的打通,並重新規劃周邊動線,進度方面本會期會持續來追蹤。

    #中油煉油廠遷廠

    最後則是中油煉油廠的遷廠議題,距離最後一次小組會議已三年半過去;去年國土計畫的會議也已一年多,中油是否有新的覓地規劃?或是都市計畫的變更有沒有新的進度,除了先請市府提供遷廠進度資料外,這個會期智翔將繼續請教相關的局處首長。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uKIpWsK4UU8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 台灣行政區數量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2-11-05 12:33:30

    邱薇而,121104華視 民間實價登錄地圖 比官方好用
    影片網址→http://youtu.be/nSePSWKrt24

    感謝記者邱薇而的採訪報導,OK,【民間版本】與【內政部版本】大PK,倒不是說內政部版本就完全遜掉,嚴格來講是各有優缺點的。......↓

    民間版本
    優點:
    1.透過地圖的方式搜尋房價,甚至還可以結合實景地圖,可以同步看到附近是否有嫌惡設施、公園、市場、捷運,等等,比較3D立體,便利性足夠。

    2.如果我是外區來的客人,我對當地人生地不熟的,透過實價登錄地圖,可以即時性與同步查詢路況,會是我的首選,特別是如果當內政部網站又當機的話。

    缺點:
    1.因為民間版本是複製內政部,因此,內政部對,民間版本未必對;內政部錯,民間版本一定錯!

    2.只能夠用行政區域來搜尋(中山、大同、信義、大安、中山),無法用路名來搜尋,可惜。

    3.只有公布「車位數量」,沒有公佈「車位坪數」資訊,只有公佈「房+車=總坪數」與成交總價,所以無法換算"真實"的房屋單價,因此單價資訊會跟內部部版本一樣,錯得離譜。

    內政部版本
    優點:
    1.至少提供的資料比較不會錯,就算錯了也有人必須負責,而且有提供車位坪數,如果單價公布錯誤,至少自己還可以去換算,還原真實單價。

    2.可以用路名搜尋。

    缺點:
    1.既然大家都可以查詢,幹嘛多一道【驗證碼】手續?豪無意義?

    2.預防流量大,再次當機,每次上去查詢限制5分鐘。

    結論:如果今天臨時有客人上門,而且剛好對方又是外來客,對本區不熟,我會先用《實價登錄地圖》,但如果今天我要研究個案,做資料整理,當然是《內政部版本》嚕!

    以下是新聞報導......↓



    2012/11/04 18:58 邱薇而 葉家君報導     地區:台北市報導

    內政部花了90萬,建置不動產實價登錄網,10月中上路,不過一開始就當機,民眾也批評,查詢方法很複雜,每次還限時5分鐘,很不方便。有四位工程師、就研發出民間版的實價登錄地圖,提供免費查詢,不但比較好用,研發費用還只花500塊。

    網路上輸入,實價登錄地圖,點進去,想查哪都可以,點進台北市地區,一目瞭然,各區房價落在多少錢,上面全都寫的清清楚楚,不同顏色代表不同價格區間,紅色代表一坪50到60萬,紫色就更貴了,80萬元以上,再更詳細點進去,紫色超過一百萬的,還有個貴字告訴你這房子超貴。滑鼠移到上面,房屋資訊單價坪數總價,屋齡跟地址一清二楚。

    再看看內政部的網站,不但進去前要認證碼,而且還限時5分鐘,就會自動跳出來,剛上路還大當機,就連房仲業者也覺得不是那麼好用,查完內政部還要在查GOOGLE地圖才會知道位置。最誇張的是,內政部建構的網站耗資90萬,實價登錄地圖,則是四個工程師,只花了500塊就完成了,讓人不禁覺得,到底是這四位工程師太厲害,還是內政部的網站,太失敗。

    新聞網址→http://news.cts.com.tw/cts/general/201211/201211041134120.html

    部落閣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5778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