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紀錄片補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紀錄片補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紀錄片補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紀錄片補助產品中有16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19年倒立先生觀察宋省長選舉政見後建議宋省長的選舉論述(看後來發展應沒被採用): 以下是我對宋主席選舉建議,不知有沒有機會給宋主席參考? 我有三個建議: 一,現成的政績:發揮外交、民主溝通鼎鼐能力幫香港溝通 二,原本十大政策外的「倒立先生務實政策初擬稿」。特別是第一條,是我認為台灣目前最大病灶...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次介紹的書名是:獨裁者手冊:解析統治權力法則的真相(為什麼國家、公司領導者的「壞行為」永遠是「好政治」?) The Dictator’s Handbook:Why Bad Behavior is Almost Always Good Politics 這是兩位政治學研究者所撰寫的作品,裡面有很多...

台灣紀錄片補助 在 李季ᏞᎥᏃ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20:49:51

近期有三個案子都與威權、政治相關,分別是 #杯具社 改編自小說《一九八四》的同名影像作品、史明文物館開館計畫,以及主持有關朝鮮的特輯。 我在這三個案子裡面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有飾演受迫害與迫害者的演員、紀錄者、也有主持,而這三個案子也在九月到來之際,依序有了階段性的結束。 《1984》投入的時間...

台灣紀錄片補助 在 Sharo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3 18:35:03

報名表單 請點進個人頁網站連結🔗 【課程簡介】 深夜,我們將一同到花蓮溪出海口夜遊、生火,進行裸模速寫。夜晚視線不清,海風吹拂,我們將依靠心靈的視覺,辨認裸模的身體輪廓和精神狀態。在黑暗中奮力觀看,頃心覺察,順著花蓮溪出海口的沖刷力道,我們來探索衝破自身框架的繪畫方法。 - - - - -加碼活...

台灣紀錄片補助 在 盧小小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01 19:19:34

報名表單 請點進個人頁網站連結🔗 【課程簡介】 深夜,我們將一同到花蓮溪出海口夜遊、生火,進行裸模速寫。夜晚視線不清,海風吹拂,我們將依靠心靈的視覺,辨認裸模的身體輪廓和精神狀態。在黑暗中奮力觀看,頃心覺察,順著花蓮溪出海口的沖刷力道,我們來探索衝破自身框架的繪畫方法。 - - - - -加碼活...

  • 台灣紀錄片補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2:47:04
    有 0 人按讚

    2019年倒立先生觀察宋省長選舉政見後建議宋省長的選舉論述(看後來發展應沒被採用):
    以下是我對宋主席選舉建議,不知有沒有機會給宋主席參考?

    我有三個建議:
    一,現成的政績:發揮外交、民主溝通鼎鼐能力幫香港溝通
    二,原本十大政策外的「倒立先生務實政策初擬稿」。特別是第一條,是我認為台灣目前最大病灶
    三,選舉策略:宋總統超越宋省長。目標拚出333的局面

    一,現成的政績:發揮外交鼎鼐能力幫香港溝通
    改善香港問題

    二,倒立先生務實政策初擬稿,特別是第一條,是我認為台灣目前最大病灶:擊潰藍綠一家親,若能執行,應才能走出第三條路,不被藍綠邊緣化。如果無法執行,泛藍或務實選民應還是會回歸藍軍,我自己也不例外。
    政策十大方向:破、公、土、族、旅、運、養(老幼育)、武、平、藝
    1(破)擊潰藍綠一家親:徹查歷年藍綠共構弊案(分析讓藍綠一家親的法律、執行、結構問題並改善),改善貪腐、政府效率,財政紀律監督委員會、公共建設總體檢
    2(公)改善政府外行管內行問題-政治任命簡劭、國營酬庸改專業經理人制、績效管理-
    3(公)改善政府辦公室政策問題-制定公務員實地考察實際時數
    4(公)年金改革不朔及既往、公務員加薪三倍但有淘汰機制
    5(公)改善正負執法威信與民眾守法習慣
    6(公)兩岸和平協議、世界貿易佈局
    7(土)國土規劃(環保、安全、產業效益、原住民傳統領域、縣市精簡合併、農地農用輔導集中遷廠)
    8(族)族群委員會:統整台灣各大族群文化事務(成立平埔原住民臨時委員會、閩南、客家、眷村委員會、新住民委員會)
    9(族)原住民委員會上升至文化部,讓原住民文化成為台灣母體文化
    10 (旅) 成立觀光部(五大規劃與統整:山、海洋、南島與族文化、中華祭祀文化、信仰、在地知名商家鑲嵌計畫)
    11(運)成立運動部,專門協助國手與推廣國民運動,健康護台灣
    12(養)成立養老部(養老規劃、養老年金統整)、成立0-6歲國家養專案小組、實行天賦(興趣、夢想)教育
    13 (武)各國武器採購競標
    14(平)成立性平委員會(處理世代溝通、科學證明、法律相關問題,讓疑惑有出口、讓無助有接口)
    15 (藝)提升民眾藝文品味,加強補助、強力鼓勵藝術團隊如紙風車劇團369鄉鎮巡演,十年一期計劃。

    三,選舉策略:宋總統超越宋省長
    1口號
    只有宋總統能超越宋省長
    副標
    讓台灣溫暖的成長
    2 369鄉鎮巡迴鞠躬,展現「人民助理」的新政治態度
    3 宋省長紀錄片
    4 目標拚出333的局面
    藍綠各30%, 橘30%
    橘30%:把討厭藍綠之外的務實選民撐到最大。
    現在有8%
    +擊潰藍綠一家親5%
    +政府改革5%
    +郭董挺5%
    +觀光5%
    +族群3%
    +其他3%
    總共34%
    扣掉零頭4%,也許有機會站上30%

  • 台灣紀錄片補助 在 李季Li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2 23:15:24
    有 21 人按讚

    近期有三個案子都與威權、政治相關,分別是 #杯具社 改編自小說《一九八四》的同名影像作品、史明文物館開館計畫,以及主持有關朝鮮的特輯。
     
    我在這三個案子裡面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有飾演受迫害與迫害者的演員、紀錄者、也有主持,而這三個案子也在九月到來之際,依序有了階段性的結束。

    《1984》投入的時間最長,也在排練之前看了George Orwell的原著,關於毛扶正的故事則是拍攝過後才看了紀錄片。對於意象劇場經驗並不多,為此在收到劇本之時,那與一般寫實文本是全然不同的消化體驗,我感覺在排練時演員與導演所工作的面向是非常不同的,與作品本身要傳達的意念也是;愈到後期,一切看似不相干的齒輪會神奇地嵌合而一,這是我的歷程。有次導演針對劇中一場情感最重卻也最為隱晦之處,說到了自己的觀點。
    回到家以後,我一直在想著關於導演「隱晦」的這個選擇。

    「沒有人有權利因為彼此的顏色不同,而對彼此施加壓迫。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因為彼此顏色不同,而收回對彼此的親情,友情與愛情:如果我們因為顏色不同而厭惡彼此,那正是極權政府想要達成的目的」
    「目標在於透過文學經典看見政治受難者的疼痛,並拒絕被煽動仇恨」
    這是我節錄節目單的文字,完整版會放在留言處。

    我在思考著自己對於國民黨的立場、對台灣的立場,當我公開表述時,怎樣的界線是煽動仇恨?我對國民黨的想法,是希望他們早日繳出上億不法黨產;我也希望台灣落實轉型正義,改掉各種威權時代下的公設命名。
     
    後來我接觸 #史明文物館 這個案子,它與我投入《1984》的時間略有重疊。
    撰寫了台灣四百年史的史明,革命的故事多如繁星,活過了一世紀,留給後人的那麼多,知道的人卻不可思議地少。我身邊有同齡的人不知其名,也有人認同台灣便是從中國脫出的一個小島,文化上一脈相承,不可分離視之。能有這個機會與館方合作我很感激,尤其館方又是與史明一同行路一段的人們,更是讓我心有戚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望與詮釋,但何來如此多的抗拒與對立呢?我知道關係是複雜的,歷史與各方利益更是不可能切割,但至少,我想透過一己之力,去拓開一點鬆動的可能,其實夥伴很多的,而夥伴的串聯又可以拉起更多人的手,有那種溫暖的感覺。

    與其說我認同作為革命家的史明,激賞作為一個「人」的史明,更接近我對他的敬佩之心。

    說到台灣,就再往下提第三個案子,當時特輯所訪問的兩位來賓AB,一位從事朝鮮貿易,一位從事朝鮮旅遊業。我在閒聊的時候有跟他們交流國名稱呼的問題,對於朝鮮來說,因為不承認大韓民國,只承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權,所以稱呼他們北韓對他們來說是不恰當的;而對韓國來說,不承認朝鮮,所以叫他們南朝鮮也會非常冒犯。

    在整場訪問之中,我都以他們認為尊重的方式稱呼他們的國家。

    當時印象深刻的是,從事貿易業的A說:「大家都認為朝鮮很可怕,事實上你可以想像成是台灣的兩蔣時代,你會覺得可怕嗎?不會嘛,你爸媽也是那樣子活過來的不是嗎?」

    我是覺得非常可怕的呢,活過來的人的確很多,但也不明不白地死去許多人。

    第二句印象深刻的話是,A說他們圈子的人常說「在朝鮮你不作死就不會死。」我還是覺得很可怕,畢竟遊戲規則是國家訂的,與之相比人民是多麼渺小。

    訪談過程我以一貫活潑的風格順利完成了,關掉相機之後再閒聊了一會,B提起了無足輕重的一件事,開頭就說這個就不能在節目上說了。我在想,這樣的價值觀的確是我們的社會一般人難以想像的:被支配著生活與選擇,如果不聽話就會遭受懲罰,聽話就能安然度日,而統治者是太陽一般的存在。
    我也同樣相信有人是真心誠意地尊崇這個國家,也無意去挑戰,只是……太陽就是太陽,它不因你是誰而改變對待你的方式,它也不因你存在與否而改變它的消亡。它不須規定你崇拜他,便自成光亮。

    最後回到《1984》,如果想觀看這部作品,9/3-9/10將於vimeo平台免費播映,隨點隨看。
    原型為舞台劇,最後以影像問世。如果對於上述議題有興趣的朋友,歡迎友愛週一起觀賞,也歡迎交流呦😊


    編導:李昱伶
    演員(依出場順序):李季,陳采恩,張昌緬,曾歆雁。
    音樂設計:劉子齊
    影像設計:何孟學
    燈光設計:陳柏為
    平面設計:郭保伸
    劇照拍攝:陳柏翰
    ※演出連結即將公告,敬請按讚追踨與分享杯具社臉書專頁。
    主辦單位:杯具社
    協辦單位:林口社區大學
    指導贊助單位:國家人權博物館
    補助單位:財團法人臺灣民主基金會
    特別感謝: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何一梵、林傳凱、河床劇團、耿一偉、桴駱自由空間、夏春祥、黃雅亭、國家人權博物館 典藏研究及檔案中心、鴻鴻(以筆劃順序排列)

  • 台灣紀錄片補助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2 13:01:17
    有 13 人按讚

    從福島核災受災者的角度出發.....【投書】東京奧運稱得上「復興五輪」嗎?被遺忘的311重建視角(08/12/2021 報導者The Reporter)

    文字 : 陳威志

    因COVID-19而延期一年的東京奧運,在8月8日閉幕了。這種傾國家之力舉辦的國際賽事,常被視為國威的展現,傳達某種慶賀的訊息。然而,正因如此,日本國內一直存在不少質疑與反對聲浪。

    疫情方面的疑慮只是其一,許多人都忘了有關東日本大地震重建的問題。當初申辦奧運時,日本政府揭示的宗旨就是「向世界展現日本從大震災之中振作起來」(日語稱「復興五輪」),希望「東奧帶動重建復興」。對此,福島核災災民與支援重建的民間團體等有識之士,從申辦時就質問至今的正是:福島核災的後續還未妥善處理,豈是展現國威、舉國歡慶的時候?

    核災損害仍根結社會底層:土地未除汙、災民陷貧困⋯⋯

    10年了,核災尚未結束,災民的苦難還在繼續。避難指示區已大半被解編,但其依據的輻射劑量標準卻是災前的20倍,且除汙無法徹底,長居仍具健康疑慮。農、林、漁、牧等一級產業,所依賴的自然環境、土地受到輻射汙染、破壞,既有的維生方式遭到阻斷,以上諸種原因使得整體返鄉者少。
    311隔天就進入福島採訪記錄,至今拍下數萬張照片、出版多本攝影集及兩部紀錄片的資深戰地記者豐田直巳形容:「進入浪江町等地之後,我驚覺那和我過去曾造訪的戰地沒什麼兩樣,差別只在敵人是看不見的輻射。」福島在地農民菅野正壽先生也同樣用戰爭做了比喻:「戰爭都沒有奪走我們的故鄉,但核災卻讓我們有家歸不得。」

    更棘手的是,選擇不返鄉的災民,因為故鄉已非避難區,所以喪失了法定意義上的災民身分,他們因此也和住居未被劃入避難區、但擔憂輻射長期影響而自主避難的民眾一樣,都變成「擅自避難的人(勝手に逃げた人)」;本來獲得的經濟救助、住宅提供等都被陸續終止,導致貧困等問題叢生。由此可見,形式上的避難區縮減,並不表示避難者減少,更不表示福島重建復興已大半完成。所以支援災後重建的民間團體才說,核災影響逐漸被官方隱形化,幽微而難以察覺。

    福島電廠除役再延期、124萬公噸核汙水恐排入太平洋

    而關鍵的福島一核電廠的除役,也是難題不斷。歷經10年才好不容易進展到取出爐心熔毀的核燃料熔渣(燃料デブリ)這個步驟,但遇上疫情,所以又被延宕。官方承諾的「2051年以前完成除役」,恐怕得再延期。

    與此相關的,為了幫核燃料熔渣降溫而產生的核汙水後續該如何處置。暫放於廠區內大水槽的核污水,至今已累積124萬公噸6960立方公尺(截至2021年2月18日),以奧運泳池用水量體積標準約2500公噸計算,相當於498座以上的奧運標準游泳池水量,即將無處可放,即將無處可放。日本官方宣稱,核汙水經過處理後將與一般核電廠所排的氚廢水無異,所以計畫2023年排入太平洋,以解決燙手山芋。
    但後來媒體又揭露,廢水中含有鍶90(Strontium-90)等危險的放射性物質,不僅福島漁民和超過半數日本人反對,國際間亦有韃伐。即便民間團體也備有具體可行的替代方案,卻仍未見轉圜餘地。

    由上述可得知,日本民眾質疑日本政府如何藉東奧呈現重建成果,也不是沒道理。

    奧運聖火路線納入福島重災區,卻避開荒蕪景象

    福島核災的重災區,被下令全町撤離的雙葉町,10年來不斷除汙,但輻射劑量還是壓不下來,至今水田裡還堆放著大量除汙廢土,龜裂的柏油路縫雜草叢生,以前人聲鼎沸的商店街,如今彷彿變成廢棄房屋的倉庫。然而此次東奧,雙葉火車站前的一個小區塊,卻被解除避難指示,並規劃為聖火傳遞路線,這看在災民眼中,無疑呈現中央所做的重建並非站在基層民眾角度思考,只是急著做出一個樣子,以宣稱「復興有成」。

    根據《路透社》報導,雙葉町居民大沼勇治說,聖火傳遞要來這,也應該要經過如今已變成廢墟的地方,這樣外界才能知道我們失去了什麼,光看被整理過的,並無法知道實際狀況。大沼的家離福島第一核電廠約4公里,他小學時參加核電標語比賽得到優勝,他構思的「核能是象徵光明未來的能源」被做成看板,掛在町內的重要幹道上;災後他很自責,也希望保有這塊看板以作歷史教訓,但公所無視他的請求,仍將看板拆除。

    另外,福島縣浪江町的居民也對媒體表示,東奧使得營造業的人事成本與建材價格等漲價,缺工缺師傅,蓋間房子要等2~3年,對他們來說,東京奧運不僅沒帶動地方發展,甚至排擠重建的經費與人力。同樣地,遭遇海嘯侵襲的宮城縣多賀市市長菊地健次郎也表示,中央籌備奧運、蓋新場館,使地方重建的預算補助等縮水。反對排放核汙水入太平洋的磐城市漁會理事柳内孝之更批評,整個感覺就是把重建當成申辦奧運的一個話題與題材罷了。正是在上述背景下,讓受災三縣(岩手縣、宮城縣、福島縣)的民眾離心離德,深深覺得所謂「復興五輪」,僅只是公關話術。

    不過,東奧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展現復興重建的意志。東京奧委會承諾,大會期間的電力使用,要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其中太陽光電的部分就是計劃跟福島縣購買。福島核災之後,福島縣大力發展再生能源,一方面是對核電依賴的反省,一方面也希望成為再生能源的先驅地,以帶動復興,此舉跑得比中央還前面──2018年以後,自民黨政府才設定要將再生能源變成主力電源的目標──東奧的這個決定,可以說是對地方政府的肯定。

    體現於能源政策的官民落差:非核家園民心所向,卻未被執政黨接納

    而不僅福島對核電痛定思痛,日本全國民意也是這個趨勢。311之後的好幾年,日本都有6~7成的民意反對續用核電,到了今年2月,NHK的民調結果依舊顯示,67%的人希望非核家園,3月《京都新聞》聯合各地方報紙做的全國性民調更顯示,有82%的民眾要廢核。10年了!日本社會依舊想廢核。問題是,民意有反映在政策上嗎?

    事實上,福島核災之後,當時的民主黨政府曾決定要推動2039非核家園的政策(2012年9月通過內閣決議),但卻因為自民黨回鍋(2012年12月)而被腰斬,無法進一步訂出具體的能源計畫。這幾年,台灣常聽到「日本人恐核、懼核,但沒有選擇廢核」,但這是誤解。主張廢核的民主黨政府之所以下台,很大因為是民眾對311複合災害的救災的不滿情緒堆積,以及消費稅增稅與經濟政策不得人心。

    事實上,該次選舉幾乎所有主要政黨都主張日本應該走向非核家園,差別只在時程;另一方面,自民黨則是以「穩健減核」的說辭來含糊帶過,換句話說,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日本民眾想要非核家園,但此項民意未被執政黨接納」。

    台灣之所以會有「基於現實,日本也不得不要繼續用核」的說法,很有可能也是出於對日本曾有兩年(2013年8月~2015年8月)零核電運轉的去脈絡解讀。簡言之,把台灣情境套在日本狀況上解讀,以為那是中央政府一次下令所有機組皆停而造成,並且其後因為遇到供電困難所以選擇重啟機組、續用核電。

    但實際上,日本核電廠並非國營,政府基本上不能直接下令停機。真正的來龍去脈是,福島核災後,核能管制機關為強化安全對策,而著手擬定更嚴格的新核安標準,但新的辦法一直到2013年7月才出爐,所以311之後依既定程序停機、實施定檢的機組必須等新辦法出現,才可以申請重啟動。而且,新辦法定案後,不是馬上可以提出申請,為符合新規範,還需要花錢花時間來建置新設備,零核電機組運轉的兩年空窗期,是這樣造成的。

    「復興五輪」,真正復興了誰?

    不過,就如同「復興五輪」的實際與其所宣稱的有差異一樣,自民黨的續用核電政策,並不順遂。自民黨重新執政之後,主張2030年的核電發電佔比維持在20%~22%,但所必要的核電機組重啟動並不順利,因為要符合核災後的新核安基準需要大把鈔票,若不划算,有的電力公司就乾脆除役。311之時,日本可用機組有54座,於今其中已有21座(包含福島第一核電廠的6座)已宣布除役。

    日本的核電機組重啟需要有所在地縣長同意,現在雖還有11座審查中,但並非所有核電廠所在地的縣長都正面看待,因此存有不小變數,同時亦可能面對民間發起的訴訟(如四國的伊方核電廠3號機),而出現通過審查、卻無法運轉的狀況。

    311發生前,日本核電發電量佔30%,但2020年只剩4.3%,僅10座可用(完成重啟動審查),核電實質上減少大半,一些中立派的日本學者已指出,自民黨的目標恐難達成。

    災民心中可能都在問,把辦東奧的經費拿來協助災民的生活重建,而不是投注在那些大而無當的硬體建設不是更好?何苦繞了那麼大一圈來宣稱是「復興五輪」?奧運,是運動員帶領運動迷與做為主場國民舉國歡騰的聖典,也是帶動國家經濟的大型商機。然而,疫情下的東奧,被迫在無觀眾的狀態下舉辦,激戰時無法聽到滿場的加油聲,勝利者也無法聽到民眾即時的歡呼與喝采,舉國歡騰的程度有限。不過最令人擔憂的是,這個史上花費最高(158億美元)的奧運,阻礙了真正的重建,不僅無法復興東日本,還將繼福島核災之後,追加更多債務給下一代子孫。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twreporter.org/a/opinion-tokyo-2020-olympics-forgotten-311

  • 台灣紀錄片補助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22 21:50:46

    本次介紹的書名是:獨裁者手冊:解析統治權力法則的真相(為什麼國家、公司領導者的「壞行為」永遠是「好政治」?)
    The Dictator’s Handbook:Why Bad Behavior is Almost Always Good Politics

    這是兩位政治學研究者所撰寫的作品,裡面有很多的篇幅會讓大家很熟悉啊!尤其是在對照台灣政治的狀況之下,因為政治人物的重點才不是甚麼鬼為國為民,重點是在於能夠持續的擁有權力,所以他們必須討好名目選民(表面上可以投票的那些人),讓實質選民(那些可以決定誰出線的代表們)知道自己隨時面對外來挑戰,讓核心利益者(你真正的派系,願意跟你站在一起分享利益的人)永遠跟自己站在一起。

    因為持續掌權才是一切政治的關鍵目標,所以獨裁者越是獨裁,往往越能夠掌權到天長地久!因為他們無法被挑戰!

    你知道嗎?坦尚尼亞的執政黨革命黨甚至願意提供小黨的競選經費補貼,因此可以藉由鼓勵小黨參選,而讓這些不透明的政黨補助發到願意當側翼的政黨手上,以便分散敵對的票源,好讓票源集中的執政黨更容易獲勝。因為執政黨不需要大勝,它只需要比真正的敵對政黨多一票,在那個選區就可以當選!所以這些當側翼的小黨工作就是分票,分到執政黨可以贏,下一次就可以在出來領競選經費補貼,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好棒棒!

    【政治這個謎,真是讓人參詳不透。報紙上天天出現令人震驚的標題,我們天天看到企業高層欺詐、詭辯、玩兩面手法,政府領袖則不斷欺騙、竊取、施暴、甚至謀殺。我們不得不自問:到底文化、宗教、教養與歷史環境是出了什麼問題,才會冒出這些可恨的獨裁者、貪婪的華爾街銀行家、狡猾的石油大亨?難道真像莎士比亞筆下《凱撒大帝》裡面的人物所言,錯的不是星相,所以要怪我囉?或者,其實錯的是那些在上掌權的人?

      都是政客的錯,這句話會讓大多數人感到滿意。不過,真正的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 台灣紀錄片補助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3-03 20:47:09

    #新北市 多了一家新醫院,但這一間不提供醫療服務,而是作為提供影視從業人員安心拍攝的空間使用。

    昨天 #侯Sir 來到位於 #新北深坑 的一座影視專用醫院實景攝影棚,不僅從 #病房、#手術室、#急診室、#醫院大廳 等場景,各式電子醫療器材、手術用具等醫療道具也一應俱全,簡直跟真的醫院一樣。曾經擔任過製片的 翔聲國際 AwesomeWorks Production 老闆 #柯泓志 說拍攝醫院場景往往受限於醫療勤務、疫情影響等因素不容易出借,就算借到,劇組人員有時連吃便當的地方都沒有。因此有些劇本為了避免借用醫院拍攝,乾脆直接將角色賜死,如今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感謝 #文策院 補助支持及市府相關局處的行政協助,中央、地方、產業攜手共同打造這座實景棚提供劇組租借使用,不但可以解決業界困境,也能避免拍片打擾到民眾,並帶動新北影視產業發展。

    新北市長期重視影視產業發展, #新北市協拍中心 整合資源協助影音創作者,#新聞局 每年也舉辦紀錄片獎活動培養紀錄片人才。協拍中心成立至今已經10年了,服務約5,000件影視作品,希望在市府的協助下,可以幫助更多有才華、有潛力的創作者們盡情發揮,製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安居樂業 #侯友宜

  • 台灣紀錄片補助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12-14 12:15:12

    從小成長於全人實驗中學,沒有受到制式教育的壓抑,黃迦的靈魂充滿了野性與靈性。她追求藝術創作,最初以攝影為媒介,漸漸結合錄影、繪畫、拼貼等媒材,藉由實驗各種類型的創作方式,展開沒有侷限與盡頭的藝術生命。

    藉由修煉的幫助,走在堅定的藝術道路上,她尋找、聆聽那屬於純粹心靈中的美,那些沒有雜質的繪畫,天真的笑容,活得怡然自得的身影,雖然身處底層弱勢,但所展現出來的創造力與天賦,卻是光彩照人,比任何人都純淨。

    黃迦在國外學習藝術創作,往返台法之間,也讓她多所體會到台灣這個流浪之島,漂流的國族認同,海岸線隨處可見的丟棄物,垃圾場,讓她深思身為一個台灣人的困境,無論是對內或是對外。《臨水》以長時間的行走,向土地表達了最真切的愛,也在行走過程的迷茫中體驗著流浪徬徨的心情。

    適時的修煉,尋找更多的創作題材、共同創作的對象,在每一次的創作中,都能夠反饋給自己更多的創造力與信心,黃迦說行動力對於一個攝影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積極的行動,才能夠經歷更多的創作,得到更多的經驗,眼界更開闊。讓自己像一個海綿,吸飽後放空,再吸飽再放空,藝術就是這樣源源不斷的產出與進階,同時也存在於每個不起眼的灰暗角落。

    小檔案

    黃迦,1990年生,從小於體制外學校成長,法國國立高等藝術學院(Villa Arson)藝術系,居於台法兩地。曾受邀至誠品東台灣及亞爾國際攝影節等地展覽,於2019發行攝影書《沒有路的地方》。

    自2006年到2012年,她的樂團曾發表六張合輯與專輯,並在台灣各地巡迴演出。2013年受到公共電視補助,導演紀錄片《野小孩》。2018-2019年結合紀實攝影和素人繪畫,創作《無聲對話》(Silence is speaking);2019年推出攝影繪畫拼貼作品《臨水》,此為她在台灣西部沿海所創作,探討台灣人與海洋的矛盾關係。

    同年以其創作的4件「流浪」(Errances)系列紀實影像作品參加亞爾國際攝影節展出。2020年至台東與與身心障礙的孩子們展開長期的共同創作《神仙解碼》(The mask of the immortals)。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陳雪
    攝影:馬立群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黃迦 場地提供:黃迦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