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糧食自給率降低原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糧食自給率降低原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糧食自給率降低原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糧食自給率降低原因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地球公民/面對光電衝突,我們的出路在哪裡?(06/08/20202 上下游) 文/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上下游新聞日前兩篇有關漁電共生的報導,蠻完整呈現出養殖界對漁電共生政策的疑慮與擔憂,舉凡養殖面積大幅縮水、產量與品質缺乏實證、承租戶怕被解約而不敢反對…等,都是迫切又重要的問題。 綜...

  • 台灣糧食自給率降低原因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1 10:19:16
    有 28 人按讚

    地球公民/面對光電衝突,我們的出路在哪裡?(06/08/20202 上下游)

    文/蔡卉荀(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

    上下游新聞日前兩篇有關漁電共生的報導,蠻完整呈現出養殖界對漁電共生政策的疑慮與擔憂,舉凡養殖面積大幅縮水、產量與品質缺乏實證、承租戶怕被解約而不敢反對…等,都是迫切又重要的問題。

    綜觀全台各地頻頻發生光電爭議,不管是試圖結合農漁業經營的共生型光電,或土地變更型的大大小小光電專區,都有排擠生態環境與農漁產業競合的問題。追根究柢,問題就出在「目前光電設置程序,完全欠缺環境與社會衝擊的評估,過程中也缺乏資訊公開與公民參與,而國家對於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光電、要如何選擇合適的場址,始終說不清楚」。

    縱使政策宣示「農漁為主、綠能為輔」,但因欠缺法規機制,多數綠能業者在利益趨使下,強勢進入農漁村與公有土地,光電儼然凌駕農村、生態與文化。這些凸顯了光電發展需要更系統化的全盤規劃,化解這些衝突矛盾,同時更要與利害關係人、社會商討對話,盡可能求取共識。

    政府應具體說明合理的綠電推動策略,回應社會疑慮

    首先,台灣目前設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比例要佔20%,其中屋頂型光電裝置目標為6GW、地面型光電為14GW,估計需要1.4萬公頃土地。那麼這些土地要坐落在哪裡?對環境與產業的衝擊如何?

    甚至為了達到2050年國家NDC (國家自定貢獻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減碳目標,甚至符合全球降溫1.5度C的目標、又兼顧糧食自給率與自然保育目標下,我們的土地與環境可以容納多少光電?

    這些都需要經濟部與相關機關進行科學調查與評估,並與社會對話,具體說明國家長期且合理的能源轉型目標與推動策略,回應社會擔心環境與產業毀壞的疑慮。

    中央應篩選出較無爭議的低敏感區,協助地方政府優先選擇

    其次,中央各部會推動光電應選擇衝擊最小的策略,透過生態、文資、土地等圖資套疊,篩選出較無爭議的低敏感區,協助地方政府優先從低敏感區中規劃光電潛力專區來進行環境與社會檢核,降低光電與地方價值的衝突,並暫緩爭議區的光電規劃與審理,以建立人民對光電政策的信心,也減少綠能業者不必要的風險。

    第三,相關單位應更積極向社會說明政策細節,除了推動策略的說明,也應回應人民對既有光電爭議的疑慮,例如漁民對漁電共生的各種問題,農委會都應提供充分的說明與諮詢,不要讓漁民在資訊不對等下,直接面對土地整合商或業者,而感覺無助、擔心受騙上當;同時農委會也應盡速完成農漁電共生的試驗結果,確立農漁電共生可行的條件與規範。

    避免光電落入被財團掌控的傳統經濟模式,開放多元角度參與

    第四,人民的參與及投入是先進國家再生能源發展順利的原因。政府如何提供人民更充分的資訊與方法,降低人民參與的門檻,避免光電落入被財團掌控的傳統經濟模式,這是目前台灣光電推動過程中所忽略的課題。而政策形成過程中,也需要容許多元角度與意見的討論,才能彙整出社會的最大公約數。

    例如報導中提到有人反對降低漁電共生專區設置面積,但換個角度想,假設政府先做好環境與社會經濟衝擊評估與把關,篩選出爭議較小的區域,若放寬該區標準,允許人民小規模自主在魚塭架設光電板,反而可以避免財團壟斷,讓綠能的好處與收益完全留在社區與人民身上,或許結合配套不見得是壞事。

    不論最後台灣的光電需要多少土地,都需要經過合理的檢驗與程序來推動。當前直接讓光電業者衝到第一線現場圈地、激起抗爭與不確定風險的模式一定要被改變。今年4月初,民間團體在行政院前召開光電體檢記者會,提出五大訴求,倡議優先推動屋頂型光電,暫緩爭議案件並建立環社檢核,縣市應提總體規劃,推動公民電廠,同時要求用電大戶負起責任,就是希望開啟改變。

    期待政府儘速通過「環社檢核」,彌補制度缺漏

    一年多來,地球公民、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中華鳥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等好幾個民間團體與洪申翰立委,積極推動經濟部、農委會、地方政府及光電業者,建立「環境與社會檢核機制(簡稱環社檢核)」,期望透過科學調查與資料,檢視區位課題與對策,並擴大公民參與空間。

    過程中,農委會也主動透過圖資套疊,初步篩選出較無爭議的地區作為潛在試辦場所。這些措施或許不見得能立刻解決所有問題,但確實能開啟台灣光電邁向與社會融合的更好發展。做為同時關注能源轉型、農漁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團體,我們期待政府盡速通過這項機制,彌補制度性的缺漏。

    台灣站在能源轉型路口,國家從上到下都需面對衝突,尋找出路

    隨著全球邁入氣候緊急時代,使用再生能源取代傳統煤炭等化石燃料與危險昂貴的核能已是全球趨勢。政府從過去只需管好幾座大型電廠的時代,到現在面對分散、多元、屬性殊異的再生能源,傳統的治理方法與所需的法令規範,顯然須要改變。

    轉型過程中一定會面臨很多價值衝突,甚至國家機器與民間觀念轉變的撞擊,回顧這段期間的光電衝突,民間團體提出「環社檢核」作為一種可能的解方,有遠見的公務人員也開始討論政策修改,但如果政府欠缺上位的政策規劃與規範,回應速度緩慢;如果綠能業者繼續短視近利,忽略多元價值的重要;如果國人與各界專業者沒有一起來面對衝突、尋找出路,轉型恐怕更為艱困挫折。

    台灣正站在能源轉型的十字路口,需要更多人參與想辦法找出路,才有可能在減碳減污,農漁發展與自然保育之間,求得最大公約數,創造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的最大利益。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33083

  • 台灣糧食自給率降低原因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26 02:12:51
    有 349 人按讚


    「#氣候變遷」不是假議題,它正在發生。
     
    巴西的亞馬遜雨林煉獄般的大火燃燒已經將近三個星期,這座世界最大的雨林產生*全球陸地16%的氧氣,是重要的碳儲存庫,是遏止氣候變遷、減緩溫室效應的關鍵一環。令人傷心的是,各項消息均顯示出:這些大火是人們濫砍濫伐造成的苦果,除了人為縱火外,由於雨林砍伐造成地表升溫,影響含水以及溫度調節能力,也造成森林火災發生頻率提高。
     
    我並不意外這些大火是人禍。雖然大家都說,這幾年人們的環保意識提高,但去年全球碳排放量才創下歷史新高,幾乎每個國家都在增加。
     
    當全世界前兩名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國:中國跟美國,都把經濟發展的順位遠遠放在降低碳排放之前,兩國排放量更是佔了全球碳排放接近一半的量,片面要求發展中國家放棄開發利益,是很不負責任的。因為木材消費、碳排放的主兇就是這些主要排放國家,若要使地球環境不要繼續惡化,世界各國絕對有責任且必須積極介入保護,這是全世界的共同危機。
     
    熱帶雨林的存亡攸關生物多樣性及對抗氣候變遷,它的珍貴無可取代,即使遠在台灣的我們也會因為它的消逝受到影響。最直接的就是溫室氣體失衡造成的極端氣候,去年衛生福利部出版《#因應氣候變遷之健康衝擊政策白皮書》也指出,#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汙染、#水災、#旱災,#以及傳染病傳播,#都會對各年齡層的國人造成健康風險。
     
    我們必須有更積極的行動,從個人到國家。
     
    我們深受其害,不能置身事外。這邊我想就個人層面來分享幾個做法,也就是透過生活實踐來為遏止氣候變遷盡一份心力。
     
    #巴西熱帶雨林的消失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 #非法木材交易,一是 #農牧業開墾。前者製品包含木製品、紙製品(衛生紙也是);後者主要為大豆農場和牛隻牧場。
     
    知道消失主因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一、#不使用來源不明、#或是雨林樹種製成的木製品,盡量使用有永續林認證,像是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的林業產品。
     
    二、#使用非熱帶雨林紙漿或再生紙漿製成的衛生紙,並有意識的減少使用衛生紙。(樹木這麼珍貴,做為一次性消耗品真的很可惜QQ)
     
    三、#少吃牛肉。(牛隻是驅使森林砍伐的主要因素之一,減少牛肉的消耗量就是減少供需。)
     
    四、#支持本土黃豆,提高本土糧食自給率。(巴西為世界第二大的大豆出口國,這片地球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正被大面積的大豆農場所取代。)
     
    五、#持續捐款給環保團體。(我每年都會編捐款預算,挑自己欣賞的環保團體捐款。)
     
    六、#加入環保議題連署的行列。(累積大家的聲量,讓議題被決策者看見。)
     
    這六點都是我目前正在實踐的。
     
    #每一次的消費,#都在為我們想要的世界投下一票。
     
    我們一起努力。
     
     
    ————
    底圖是8月20日,《路透社》拍下亞馬遜森林在被木材業者與農夫焚燒森林後的景象。
     
    相關連結:
    地球之肺燃燒中:巴西「亞馬遜森林大火」頻繁破紀錄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2/4001751
     
    8張圖帶你看懂災害風險如何受氣候變遷影響
    http://bit.ly/2ZecYSc
     
    *樹木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但它們也是會呼吸,這邊的16%不是淨值。
     
    一些訊息的釐清可以參考:
    亞馬遜雨林濃煙滾滾,BBC為你解答10個問題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9444685

    #climateemergency

  • 台灣糧食自給率降低原因 在 張花冠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5-23 22:11:05
    有 579 人按讚

    【農業 = 農 + 業】

    5月20日與小英主席共同參加「2015台灣農業高峰論壇」,小英主席不但肯定嘉義縣透過營養午餐推廣產銷履歷的作為,整場演講所提出的農業政策觀點,更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其中小英主席提到:

    「農業 = 農 + 業」。「農」指的是依賴土地與大自然產出的經濟生產型態,「業」則代表「產業」與「專業」。過去我們的農業政策是,面對競爭,就採取補助。在專注於工商發展之餘,我們卻忘掉了農業本身也是一個產業,也應該要有競爭力,也應該要在技術上不斷升級。

    這樣的觀點也與嘉義縣歷來的農業政策取向,不謀而合。

    以下是當天的演講稿,很值得細讀。也希望大家廣為轉載,讓台灣未來的農業發展注入全新的觀點與視野。

    -------------------------------------------

    民主進步黨主席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今(20)日下午由前農委會主委蘇嘉全、嘉義縣長張花冠陪同出席台灣農業高峰論壇閉幕式,蔡英文致詞全文如下:

      非常感謝主辦單位的邀請,讓我有這個機會來跟各位分享我們對台灣農業未來的看法,我相信台灣的農業一直是我們念茲在茲的事情,我們也希望台灣的農業,如果民進黨可以執政的話,會是我們一起來努力的一個重要的領域。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台灣農業的思維,都是「零成長」的思考。很多人都認為,農業欠缺競爭力,無法和其他地大物博的國家相比。這種想法,也造成了台灣的農業發展長期停滯不前。

      就在台灣農業遲滯情況的同時,國際的趨勢卻不斷轉變。許多大型的農企業與農民合作組織,率領自己國家的農民,生產優質、符合國際規格的農產品,並行銷全世界。其中讓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紐西蘭的奇異果。我了解說紐西蘭的奇異果的行銷總裁陳郁然先生今天也有來參與會議,他也想必一定跟各位報告了他行銷的整個過程,也讓我們真正的感受到奇異果從生產,到行銷,到消費者手上,他所蘊含很多的技術、很多智慧投入,還有很多專家跟專業層次的需求。這是我們長期以來台灣所忽略的一件事情。

      紐西蘭奇異果的例子告訴我們,「農業 = 農 + 業」。「農」指的是依賴土地與大自然產出的經濟生產型態,「業」則代表「產業」與「專業」。過去我們的農業政策是,面對競爭,就採取補助。在專注於工商發展之餘,我們卻忘掉了農業本身也是一個產業,也應該要有競爭力,也應該要在技術上不斷升級。

      長久以來,我們忽視農業應有的專業技術層次,也不夠重視農企業、合作社等機制的成長,這些政策,使得台灣整體的農業生產技術水準,出現良莠不齊、甚至與國際脫節的狀況。

      事實上,台灣農業現在可說是處於內憂外患的狀態。內憂是這段時期以來,讓台灣人心惶惶的食安問題,台灣人民基本上對食安失去信心,這就是我們的內憂。外患則是外在的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壓力下,我們是真的面臨到很多來自外部的競爭壓力,而且是不能閃避的壓力。

      農業的內憂與外患,固然是兩個不同的議題,但要解決這些問題,都指向了一個方法,也就是農業生產技術、經營行銷能力必須提升。

      對於食安的問題,首先,我必須要認真且嚴肅地面對,建立生產履歷制度。坐在我前面的這位,前農委會主委蘇嘉全,蘇主委在任內大力推行的生產履歷制度,事實上就是我們這個國家現在最需要去以最大的力量與最大資源投入,來全面性的建立我們的生產履歷制度。食安的問題,大家都著眼在加強稽查,或者道德呼籲。但是,檢驗應該只是最終的手段,食安問題仍須透過生產過程的透明化,建立可追溯系統,才能真正根本性的解決這個問題。剛剛講到的產銷履歷制度,其實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核心的一套建置。很可惜在2008年政黨輪替之後,國民黨政府就不再注入必要的資源,讓這個制度可以持續的發展下去。

      這一段時間,包括茶葉、中藥材等農產品,都被檢驗出超過標準的農藥殘留。讓我們深深感覺到,如果台灣的農產品都能建立產銷履歷制度,讓生產過程透明化,相關的事件一定能大幅減少,社會人心惶惶,國民無所適從的狀況,也就能夠大幅的改善。

      在這裡,我要講一個我們嘉義縣政府做的一件事,我覺得相當有意義。前幾天,我注意到嘉義縣政府宣布,將推動縣內國小營養午餐使用產銷履歷蔬菜,希望藉由擴大產銷履歷蔬果的需求量,來鼓勵農民參與產銷履歷認證,提高農業生產水準。

      我認為,鼓勵農民參與產銷履歷認證,提昇台灣的食安水準,是政府責無旁貸的事情。嘉義縣政府受限於財政窘迫,無法直接補助農民參與產銷履歷認證,因而用營養午餐的方式來採購,建立鼓勵農民參與認證的機制。這就是地方政府可以先做的事情。

      但我認為,這些工作,不僅僅是地方政府的事情,未來如果有機會在中央執政,我們會投入更多資源,積極鼓勵農民加入產銷履歷認證的配套機制,讓農業生產透過透明化過程,以符合國人對食安的期待。

      另外一點,剛剛講到競爭力的問題,也談到食安的問題。我覺得在食安的管理上,其實是一個從農場到餐桌的系列管理過程。農場的產銷履歷之外,也必須要配合運輸過程、販賣過程的冷藏、保鮮設施來維持產品的品質。幾次我與青果社、市場蔬果商的座談,也發現業者對這些設施有很高的期盼。我們也必須協助這些業者,在整個農產品生產跟運送的過程中所需的技術與設備,必須要由政府來主導,這部分政府也需要與農企業,還有很多的農業產銷組織密切合作,一起帶領台灣農業的技術設備的升級。

      至於外患的問題,也就是我們所面臨全球化與市場開放的問題,這個問題在以前我們是透過談判,把外國農產品擋在海關之外,或者我們用補償的方式來補償農民的損失。但是,我們現在應該要採取一個更積極的態度,政府強而有力的競爭力來面對外國農產品的進入。

      我們總以為,「國際競爭力」的概念,只適用於以出口為導向的優質農產品,似乎只有當農產品要出口時,才會碰觸國際競爭力的問題。

      但是如果我們認為台灣不能自外於全球化的浪潮,就得面臨越來越多的國外農產品將進入台灣市場,面臨競爭的壓力也開始會越來越多。就算是只以內需市場為導向的農民,同樣也要面臨國外農產品的競爭。

      所以,台灣農業若要因應自由化的壓力,農產品的規格就不應該再分「國內 / 國外」的差別,我們必須以國際規格為標準,提昇國內農產品的水準。也只有這樣,台灣的農產品,才能面對外國農產品的競爭,甚至成為出口的貢獻者。

      我們一再地提到競爭力的問題,不論是在食安的問題上,或是在面對國外的農產品進口所產生的國內農產品競爭問題,這些都導向一個問題,就是技術的提升是一個最核心的問題。技術的提升,又必須要透過三個方面來努力,第一,人才培養、第二,法令檢討、第三,農地使用合理。

      現階段台灣農業面臨的首要問題,就在於農業人才的斷層。這幾年因為農業人口的老化,使得各界開始注意到農業人才的斷層問題,因此政策單位一直在思考,如何鼓勵青年返鄉務農。

      其實,我們既有的農業教育體制,包括農校與大學農學院,每年訓練出許多具備一定程度專業知識的畢業生,但他們畢業後,投入農業領域的人數比例,卻少之又少。

      這種其實是農業人才的浪費,也是教育資源的浪費,這也是當前農業教育體制最大的問題。我們該做的是,應該徹底檢討為何農校畢業生不願投入農業職場領域,找出其中的源由,來解決專業青年不願從農的根本原因。

      人力資源是產業發展的根本,但優秀的人才必須在良好的制度環境下,才能夠有所發揮長。加強農業教育體系與農業界之間的產學合作關係,讓農校畢業生得以順利投入農業職場、成為專職、專業的農業人才,這就是未來政府必須要做的事情。

      第二,台灣現在許多法令規定早已不合時宜,甚至是嚴重限制農業的發展。而不同的法令規定,時常出現彼此矛盾的狀況,導致農民與農企業還有其他農業產銷的組織,經常面對模糊不清的法令,也造成經營管理上的困擾。

      未來,我們必須先盤點所有的農業法令規章,邀集農業產銷的組織、企業與農民們共同討論,予以修訂,打造全新的農業制度架構。

      最後我要談一下有關農地的問題,對於很多要返鄉或是要進入農村或很多新進的農民,他們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土地的問題。台灣的農地是珍貴的資源,我們除了要落實「農地農用」的原則外,農地更應合理且有效地利用。

      過去一公頃的水田,若種植水稻,一整年的收益大約是15萬元,算下來一分地約15,000元。近年來雲嘉地區大力推動設施農業,一分地的溫室若栽種小番茄,全年就有80萬的收益。 政府要創造有利的條件,引導農民除了糧食作物生產外,種植更有經濟效益的作物。這個做法,不僅能夠提高農地的使用效益,更能夠提高農民收入。同時,也能夠降低公糧收購、儲存的壓力。

      農業不成長,青年不從農的關鍵原因,就是因為農業收入太低。如果國家積極輔導高效益的農業,讓農民可以不再需要靠國家補助的情況下,就能過個有尊嚴、有餘裕的生活,農業就可以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與專業」,進而吸引年輕從業人員投入。

      最後我要做一個簡單的結論。過去,台灣的農業曾有輝煌的歲月。1950年代時,我們曾靠米、糖出口賺取大量的外匯。1960、70年代時,我們曾是全球最大的的鳳梨、洋菇、蘆筍罐頭的出口國,當時還有「三罐王」的美譽。

      從1980年代晚期開始,台灣農業政策因為自由化的壓力,而開始迷失方向。「農業零成長」的政策,就是當時的產物。也是因為這樣的政策方向,導致近20年來,台灣農業出口不僅沒有成長,進口還從60億美元激增至150億美元的水準,從農業出口國家,變成農業進口國家。我們的糧食自給率,現在變成這個區域最低,甚至低過韓國、也低過日本。

      我相信,只要政策思維改變,農業會是大有可為的產業。改善不合時宜制度,制定能夠因應趨勢的新政策,有效的提升設備與技術,台灣的農業的競爭力才會提升,也能夠解決我們剛剛所提到的農業內憂與外患。

      解決食安風暴,因應自由化壓力,是未來的台灣農業發展最重要的課題。這是我們要一起努力的事情,請大家和我一起,攜手合作,共度難關,讓農業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產業,重新擦亮台灣農業的招牌,謝謝大家。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