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產品中有2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75萬的網紅東森新聞,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1001個故事】《地球的孤兒:台灣的精靈》向台灣的保育員研究員致敬 台灣鯨豚之父成大教授王建平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主任 王浩文 台大獸醫系教授 楊瑋誠 中華鯨豚協會救援專家 郭祥廈 鯨豚醫師 陳怡樺 穿山甲研究博士 孫敬閔 急救站獸醫師 張品御 穿山甲保育員 林沛晨 嘉大生物資源系教授 蔡若詩...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2021年推出全新紀錄片《台灣的精靈》系列,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數量最稀少、目擊率最低、拍攝難度最高的瀕危特有種:台灣草鴞、台灣白海豚,以及台灣穿山甲。 《台灣的精靈》系列,參與台灣保育界最艱辛的動物救援任務,以及最權威的科學調查計畫...

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 在 PanSci 泛科學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3 19:47:03

【#科科小知識 在 #世界地球日 聊聊 #環境 的過去與現在】為了好好地生活在地球上,環境、生態、食安議題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昔相比,有什麼好的改變吧! ˍ 1990年代,「你的街角就是我的垃圾場」到處都是垃圾山,縣市間還會互推垃圾,導致垃圾大戰。 為了解決問題,政府推動了...

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 在 Cinyee Chi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1 13:39:43

Illustration I did for a wildlife rescue and rehabilitation center donation project in Taiwan. I drew 3 animal illustrations: muntjac, collared scops ...

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 在 huy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02 07:28:40

大概跟小時候立志要當生物學家有關吧,一直以來我都很喜歡動物,尤其是當做創作題材。不論哪個物種,他們的存在都是獨一無二而且都是必須被尊重的。 🌱 常常在想自己能為環境做什麼。自己擅長的是畫畫,那麼這個小小的能力是不是也能做到一點點社會回饋呢?也因為這樣,去年第一次主動發起與 @wuo.wuo 合作的"...

  • 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 在 東森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7 23:05:09
    有 68 人按讚

    【台灣1001個故事】《地球的孤兒:台灣的精靈》向台灣的保育員研究員致敬

    台灣鯨豚之父成大教授王建平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主任 王浩文
    台大獸醫系教授 楊瑋誠
    中華鯨豚協會救援專家 郭祥廈
    鯨豚醫師 陳怡樺
    穿山甲研究博士 孫敬閔
    急救站獸醫師 張品御
    穿山甲保育員 林沛晨
    嘉大生物資源系教授 蔡若詩
    屏科大猛禽研究員 洪孝宇
    台南野動保育學會研究員 曾翌碩
    謝謝您們,為生態為野生動物保育的付出。《地球的孤兒》拍攝團隊,向您們致敬。台灣有您們,真好!
    《地球的孤兒:台灣的精靈》全球網路大首播: 6/18(五),6/19(六),6/20(日)晚上九點,YOUTUB頻道: 台灣1001個故事,與您見面。

    #白心儀 #台灣1001個故事 #台灣的精靈 #台灣穿山甲 #台灣白海豚 #台灣草鴞

  • 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2 10:26:00
    有 2,471 人按讚

    令人心碎的爬行猴,並非獸鋏下的唯一受難者。

    5月8日,一隻遭獸鋏夾傷,在壽山登山口步道痛苦爬行的台灣獼猴震碎了多數人的心,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緊急通報高雄市農業局前往救援,抵達時卻已不見動物蹤影。

    隔日,協會導覽員上山尋獲該隻獼猴,獸鋏已脫落,後腳三趾卻也消失無蹤,傷口見骨。


    【哪怕是國家公園 動物依然遭殃】


    屬於野生動物樂土的國家公園,仍出現早在2011年野生動物保育法已禁用的捕獸鋏,除了顯示台灣山林保育的執法量能尚不充足外,也再次透露台灣獼猴的艱難處境,不僅要面對抹不去的污名、農損衝突風險、蓄意虐傷威脅、盜獵私養危機,就連只是待在自家山林,意外都會找上門來。

    回顧過往,爬行獼猴並非獸鋏下的唯一的受難猴。


    ☞2020年:台東南迴公路旁一隻獼猴誤觸獸鋏不斷哀嚎,經民眾通報林管處營救。

    ☞2019年:高雄竹林發現公猴困於獸鋏上不斷掙扎,市府前往救援時已死亡。

    ☞2019年:新北市三峽獼猴母子誤入果園,遭捕獸鋏雙雙夾傷,僅母猴存活。

    ☞2017年:一隻母猴因捕獸鋏受困於南投山區,十尺外更發現已遭路殺的小嬰猴。


    【收容所上百隻獼猴 多數身軀都殘缺】


    屏東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曾收容百隻台灣獼猴,這裡的猴們來自台灣各處,入所原因並不僅有獸鋏意外,放眼望去仍可輕易觀察到沒了雙足、少了單臂,或只能用雙腳輔助進食的獼猴們。牠們仍活著,卻因為殘缺,再也無法回到野外的家。

    許多人會說:「誰叫牠們要破壞作物、擅闖果園偷吃東西!」但如同同樣面臨人獸衝突的石虎無法分辨雞舍中的雞與野鳥有何不同;獼猴也難以理解果園中的果實為何不能摘取。

    因為覓食生存乃是野生動物的天性,偷與搶則是人類賦予的定義。

    不認獵物的獸鋏陷阱,除了獼猴,也可能誤傷石虎、黑熊、穿山甲等保育類動物,甚至是登山的遊客、執行公務的巡山員等。捕獸鋏的殺傷力對動物來說,是可能面臨截肢、傷殘或失去一輩子的自由,甚至因此喪命。

    全世界獨有的台灣獼猴,卻在自己唯一的土地上過得有些辛苦,同為靈長類的我們,能不能嘗試給牠們更友善的對待與關注?

  • 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4-07 21:00:01
    有 126 人按讚

    大家去過烏山頂泥火山嗎?

    那邊有著持續噴發的泥漿,從惡地竄出!

    高雄的惡地地形,最有名的應該是田寮月世界。
    想到月世界,你想到什麼?我想到土雞城🐥🐥🐥

    不過,高雄惡地地形,住著另一種厲害的雞,喔不是,是草鴞🦉

    本來以為惡地光凸凸的,什麼也沒有,但是實際上,這邊的動植物生態非常豐富,包含大片原始的莿竹林,台灣特有種的 #厚圓澤蟹、溪蟹的天敵 #食蟹蒙,還有 #穿山甲、#水鹿 ... 等早期台灣淺山生態系常見的物種。

    🐾生態旅遊+地質觀光🦋🦌

    生態旅遊比較著名的例子,是目前恆春半島。恆春有很多景點,是必須經由當地解說員帶領,才能進入。

    經由導覽,從走馬看花進化到霧裡看花(XD喔是看門道),經由解說員的介紹及自身經驗分享,真的會讓遊客有種,原來有這麼豐富的生態跟文化!

    解說員經由培訓,也會對於自家的環境,有更多認識外,當然也會創造額外的收入來源,這就是一種經濟跟環境的雙贏。

    好,那回到高雄惡地,其實目前僅有 #烏山頂泥火山 經文資法公告為「地景自然保留區」,所以目前燕巢、田寮、內門,在地十個社團,正聯手希望推動附近的惡地地形,都能夠劃設為地質公園。

    ⛰台灣第一個惡地地質公園,推動ing

    今天的地質公園劃設說明會,現場大約有60名在地民眾參與,大家都蠻期待地質公園的劃設,能夠為老鄉村帶來新活力。我也在場分享了一下恆春的經驗。

    特別提一下,內門,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每年三月份的宋江陣,但內門其實還有一位大家都在歷史課外讀物中聽過的:「鴨母王」朱一貴。

    朱一貴在內門鴨母寮(現內門區光興里)養鴨,後也在內門起義進攻突襲岡山塘(現阿蓮區崗山里);後來在清朝末期,英國攝影師湯姆生跟馬雅各醫師,也曾經到過內門一帶記錄平埔族的生活,因此留下台灣第一張惡地地形的照片。

    以上是高雄惡地的簡單介紹,百聞不如一見,有空去走走吧!除了土雞城,也來顆芭樂。芭樂葉還有特殊的療效喔!

    🌻生態旅遊豆常識🌻

    生態旅遊近幾年琅琅上口,但真正的生態旅遊,是以 #資源永續利用、#收益回饋在地、#以旅遊促進保育 的精神,來推動社區保育生態來增加收益的雙贏模式。

    我還在高雄市政府環保局時,工作之一,就是負責社區的生物多樣性調查,曾經跟燕巢在地的 #援剿人文協會 #金山社區發展協會 合作,培訓在地居民進行附近的生態調查。後來金山社區也真的發展出,種植光臘樹吸引獨角仙,夜間可以觀察獨角仙交配的行程!

  • 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19 21:00:13

    台灣第一個以全球瀕危物種為主題的自然紀實節目「地球的孤兒」,2021年推出全新紀錄片《台灣的精靈》系列,記錄台灣陸域、空域、海域數量最稀少、目擊率最低、拍攝難度最高的瀕危特有種:台灣草鴞、台灣白海豚,以及台灣穿山甲。

    《台灣的精靈》系列,參與台灣保育界最艱辛的動物救援任務,以及最權威的科學調查計畫,並呈現台灣最多樣的地景環境以及特有生物,從不同的視角和觀點,從空中救援、海上調查到地底挖骨,全方位記錄台灣陸、海、空特有種的保育與復育。

    節目團隊參與海保署白海豚海上族群調查計畫,拍攝到極為罕見的白海豚族群,深入探討海洋精靈消失的主因;此外,全程記錄長達56天、動員兩千人次,史上規模最大的小虎鯨救援行動;並隨研究團隊前往蘭嶼,挖掘深埋地底的抹香鯨幼體骨骸。節目亦記錄瓜頭鯨和藍鯨的擱淺悲劇,透過多種鯨豚的生死轉折和衝擊,帶觀眾看見海洋環境惡化的現況與問題。

    標題設計: 黃一峯 李維娜
    音樂提供:音韶文化
    影像提供: 王建平 王浩文 李宗翰 張容嘉 蔡嘉陽
    特別感謝:
    海洋保育署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
    台灣大學獸醫學系
    中華鯨豚協會&志工
    觀察家生態顧問公司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的精靈 #地球的孤兒 #台灣白海豚 #白心儀 #台灣1001個故事 #海洋保育署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 #四草鯨豚搶救站 #台大獸醫系 #蘭嶼 #小虎鯨救援 #自然科學紀實節目

  • 台灣穿山甲保育協會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17 19:17:00

    台灣鯨豚之父成大教授王建平
    成大鯨豚研究中心主任 王浩文
    台大獸醫系教授 楊瑋誠
    中華鯨豚協會救援專家 郭祥廈
    鯨豚醫師 陳怡樺
    穿山甲研究博士 孫敬閔
    急救站獸醫師 張品御
    穿山甲保育員 林沛晨
    嘉大生物資源系教授 蔡若詩
    屏科大猛禽研究員 洪孝宇
    台南野動保育學會研究員 曾翌碩
    謝謝您們,為生態為野生動物保育的付出。
    《地球的孤兒》拍攝團隊,向您們致敬。台灣有您們,真好!
    《地球的孤兒:台灣的精靈》全球網路大首播: 6/18(五),6/19(六),6/20(日)晚上九點,YOUTUB頻道: 台灣1001個故事,與您見面。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地球的孤兒 #台灣的精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