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私募基金規模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私募基金規模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私募基金規模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私募基金規模產品中有3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67的網紅政經八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八百回合經濟談⁡ 〔#金融資產中的高冷仔?#還是又來割韭菜?聊聊另類資產吧〕⁡ ⁡ ⁡ 相信持續關注政經八百的壯士們都記得,小編總是不斷提醒大家:不懂的東西不要投資。⁡ ⁡ 特別是在 2020 年股市一片長紅的情況下,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有收到所謂的「飆股」、「明牌」相關的訊息。⁡ ⁡ 不知情的人還...

台灣私募基金規模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21:14:04

#八百回合經濟談⁡ 〔#金融資產中的高冷仔?#還是又來割韭菜?#聊聊另類資產吧〕⁡ ⁡ ⁡ 相信持續關注政經八百的壯士們都記得,小編總是不斷提醒大家:不懂的東西不要投資。⁡ ⁡ 特別是在 2020 年股市一片長紅的情況下,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有收到所謂的「飆股」、「明牌」相關的訊息。⁡ ⁡ 不知情的人...

台灣私募基金規模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12-14 15:37:24

【@businessfocus.io】 賣盤、私有化、市值蒸發99% 四大港產時裝巨頭緣何黯然落幕? . 近年來香港本土時裝產業開始走下坡,加上今年新冠疫情的打擊,歷經零售寒冬的多家本土時裝企業已今非昔比,服裝零售龍頭堡獅龍(592)賤價買盤給了李寧家族持股的非凡中國(8032),「時裝之王」Esp...

台灣私募基金規模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23 22:17:03

五一黃金週期間,沒有了內地客,「黃色經濟圈」卻生意甚佳,反映了廣大民意並未被打壓嚇倒,令人鼓舞。但這自然不代表難關已過。數月前,這裏談及「黃色經濟圈」面對的重重挑戰,到了疫情嚴峻之時,不少已成現實:中聯辦上綱上線批評,政府選擇性打壓,價值取向容易變成惡性「鬥黃」,社會經濟步入寒冬打擊現金流,令人步步...

  • 台灣私募基金規模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05 21:36:02
    有 1 人按讚

    #八百回合經濟談⁡
    〔#金融資產中的高冷仔?#還是又來割韭菜?聊聊另類資產吧〕⁡


    相信持續關注政經八百的壯士們都記得,小編總是不斷提醒大家:不懂的東西不要投資。⁡

    特別是在 2020 年股市一片長紅的情況下,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有收到所謂的「飆股」、「明牌」相關的訊息。⁡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什麼「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機會,殊不知自己早已被當作鮮嫩的韭菜了呢!⁡

    那麼今天跟壯士們聊「另類資產」,難道是決定要收割各位小韭菜嗎?⁡

    當然不是!這其實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資產類別,就讓八百用短短的幾分鐘,簡單介紹這個「投資圈的高冷仔」吧!⁡


    ▌ 何謂另類投資?⁡

    顧名思義,所謂的「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就是不屬於傳統資產(股票、債券),或者用非傳統方法的投資策略(放空、槓桿)。⁡

    另類投資通常具有以下特性:不一定在公開平台進行交易、流動性較低、與主要市場相關性低,以及具有極高報酬潛力。⁡

    而這些原因,正是為何許多大型機構法人或是高淨值個人(就是有錢仔啦)喜歡將另類資產納入投資組合的緣故。⁡

    由於這些投資的流動性較低,也就是較不容易隨意買賣,為了補償投資人額外承擔的流動性風險,通常有機會獲得超額回報。⁡

    另一方面,因為這些另類資產與股債這類大家熟知的投資工具報酬相關性比較低,長期來看可以達到降低整個投資組合波動幅度的效果。⁡


    ▌ 另類投資有哪些?⁡

    剛剛提過只要是「非傳統」的投資方法,都可以納入另類投資的範圍中,那八百就簡單列舉幾項壯士們可能聽過但不熟悉的種類吧!⁡


    🔺 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其中「私募」指的是資金來源,私下、非公開地向少數特定人進行募集。⁡

    通常資金門檻較高,受到的監管也很少,一般是機構法人才會參與其中。⁡

    而「股權」則是指這支基金是以「成為股東」的方式參與一間企業的成長和獲利,這部分就像我們在交易所投資股票一樣,差別在獲利後脫手的方式不同。⁡

    由於私募基金並非在公開市場進行交易,他們通常是透過投資標的 IPO,或是另尋買家的方式出場。⁡


    🔺 避險基金(Hedge Fund?,也就是 Netflix 中「金融戰爭」Axe 所經營的組織,透過包括多/空股票策略、市場中性策略、事件驅動以及量化交易等特殊策略獲利的投資機構。⁡

    跟一般資產管理公司的操作不同的是,避險基金可操作的標的較不受限制、允許放空、運用槓桿等等。⁡

    《大賣空》主角 Michael Burry、量子基金的索羅斯以及創辦全球規模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基金的達利歐都是這個產業中的佼佼者!⁡

    除了上述讓人眼花撩亂的基金以外,壯士們絕對聽過的「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其實也逐漸成為另類投資的一大趨勢。⁡

    另外大家熟悉的不動產投資以及其衍生出來的各類證券也是另類資產不可或缺的一塊。⁡


    ▌ 有趣小知識⁡

    不少富豪家族或是企業家也將葡萄酒、藝術品或古董等有形資產當作投資的項目,全球被動元件大廠國巨的董事長陳泰銘,正是台灣企業家的代表。⁡

    陳泰銘在 1994 年以超過 400 萬元新台幣購入畫家常玉名作〈五裸女〉,而後在 2011 年以新台幣 4.75億元售出,報酬率著實驚人!⁡


    ▌ 小結⁡

    壯士們看完有沒有感覺投資的世界真是廣袤無邊,竟然連藝術品都能當作一項投資!⁡

    其實在低利率的時代,資金除了傳統資產以外,也希望尋求一個提供更高收益的標的進行投資,而投資機構也慢慢開發出各類商品,讓一般大眾也能參與另類投資的成長潛力。⁡

    最後小編仍舊要不厭其煩的嘮叨一句,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前務必要謹慎!⁡


    #臺灣 #生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經濟 #經濟學 #台灣 #科普 #科普經濟 #懶人包 #金融 #金融商品 #投資 #理財 #投資理財 #股票 #韭菜

  • 台灣私募基金規模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9 10:31:49
    有 191 人按讚

    譚新強:中國未能講好自己非常好的故事
    文章日期:2021年7月9日

    【明報專訊】過去兩周,我已詳細分析過美國現在最核心的影響力來自傳媒的近乎壟斷的優勢,正好體現數據年代的特性。非常可惜,亦非常危險地,中國似乎仍不太明白傳媒的重要,雖然經常說要講好中國的故事,但在行動上未必一致。

    近日的互聯網監控風波,愈演愈烈,滴滴(美:DIDI)上市事件,是一場非常不好笑的鬧劇。真正實情,我非內幕人士,並不知曉,幸運地亦未有參與此交易。但從公開信息看到,最主要問題是滴滴竟然斗膽違命去美國上市。我同意中國重要企業不應去美國上市,但源頭問題是為何那麼多中國企業,尤其互聯網行業,喜歡到美國上市?似乎答案竟然是因為中國內地根本不喜歡、不批准他們在A股上市!主板上市條件較嚴謹,有盈利要求,所以很多增長型初創科技企業不符合要求,無可厚非。為解決此問題,因此兩年前,上海科創板應運而生,放鬆上市盈利要求,採取較靈活的註冊制,實屬明智之舉。不過,經螞蟻上市被叫停一役後,情况愈來愈明顯,原來監管者已作出一個頗令人驚訝的重要價值觀判斷,簡單來說,他們竟只認為硬件行業如半導體、再生能源和電動車等才算高科技!在他們眼中,互聯網服務行業,包括創新金融、共享經濟、新媒體等等,竟然根本不算是高科技,所以沒有資格在科創板上市!大家還記得數年前,什麼「互聯網+」概念,被捧上天的情景嗎?

    滴滴和其他不少倚賴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投資的企業,都採用「可變利益實體(Variable Interest Entity,VIE)」架構,有在限時間內(一般7年)確有上市套現壓力,不少投資者為外資亦是事實,所以既然不能在中國內地上市,才會考慮去美國上市,可算是半被逼出來的困難決定。誰不知道VIE是長期灰色地帶?誰不知道中美鬥爭日趨激烈,在美國上市有隨時被制裁,被迫退市,甚至被凍結的風險?現在的說法是這些企業應選擇來香港上市,當然歡迎,但真的就可解決所有問題嗎?奇怪和不合理地,香港雖是中國一部分,但金融上仍屬境外,VIE架構問題仍然存在。內地資本帳仍受嚴控,基本上只有能進港股通名單的企業才稍有希望。當然,近年看到,連香港也逃避不了美國制裁的魔爪,老實講,甚至聯繫滙率頭上都有一把刀!

    近日滴滴和其他多宗類似事件,再次引發新一輪國內外投資者恐慌,中概股和港股再次大瀉,中國股市繼續短期長期落後於美股。以我有限智慧,就無法理解此舉如何有助於講好中國本來真的很好的故事!

    中國媒體力量微弱 對內外傷害巨大
    中國媒體力量微弱,講不好自己的故事,對外對內(尤其香港)的傷害非常巨大,絕對不容忽視。

    (1)全世界媒體被美國和西方壟斷,在新疆、香港、台灣、南海和疫情等等事件上,指鹿為馬難、隨意抹黑,嚴重增加不少國家和外國人對中國甚得民意的和平發展的誤解,反而產生嚴重偏見。如中國媒體(必須是民間獨立的才有公信力,香港仍有此空間)繼續缺乏任何話語權,不能化解誤會,無法替中國打造符合事實的好形象,那麼全球局勢必將變得愈來愈緊張,甚至逐漸走向間接或直接武裝衝突的邊緣。請緊記中美都是核武大國(雖然美國核彈數量是中國的20倍),後果堪虞!

    (2)不止對外講不好自己故事,對內尤其在香港,亦有極不良後果。香港過去數年,除實質問題如房屋和經濟發展外,最重要的失敗當然正是傳媒和教育(其實也是媒體的一種)。中國內地不止經濟起飛、和平崛起,在超級大國來講,非常難得和罕有,值得表揚。近年肅貪、環保改善、人權的進步,以及整體人民素質的大幅度提升,但竟然在旁邊的香港,奇怪地很多人懵然不知,反而加深對中國的誤解。因此才會出現2019年的恐怖暴亂。

    過去一年多,受到疫情影響,再加《港區國安法》和執法較嚴,整體社會總算回歸平靜,當然所謂深層次問題,仍然未曾解決,只是把不滿情緒壓得更深。7月1日的自殺式恐襲事件,當然非常恐怖,但其實不算意外。其後部分社會人士竟表達對恐怖主義的所謂同情甚至支持,當然令人更憂心,但亦是可預見之事。如不能馬上以道理、人性,以及有效教育和媒體來說服這些人,可能為數200萬以上,未來情况必變得更危險。近日被揭發的恐怖分子集團,首領竟是大學行政人員和中學教師,成員為未成年學生!看清楚教育和傳媒出了大錯的惡果了嗎?

    美瘋狂抹黑華詭計 或已得逞
    (3)講不好中國的故事,經濟上的損失就更加明顯了。貿易上,近年經常被美國和西方誣衊,偷、搶、抄襲、劣質、蝕本傾銷、操控貨幣、竊聽、危害國家安全,你想得出及想不出的都有。中國無法自辯,結果是貨物被無理徵收關稅,都是違反世貿(WTO)規則的,美國不是整天在講什麼國際秩序和遊戲規則的嗎?不止貿易的關稅(中國也被迫需要報復),對中國的嚴重誤解而帶來的歧視,更嚴重影響中國對外投資、收購科技企業、擴展國際市場,甚至採購重要原材料等等。

    中國的融資成本亦大大提升。中國中央政府的負債率不到30%,美國已超過了100%,但不公平地,美國信貸評級仍為Aaa(穆迪)及AA+(標普),中國反而只有A1及A+。因此,美國10年債息只有1.3厘,中國CDS(信貸違約掉期)反而高美國近40點子。中國企業債的融資成本,比美國企業高更多了。股市融資成本的差距就簡直到了極端的地步,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高達30倍,恒指只有「可憐」的12倍左右,即使較佳的滬深300指數亦只有約18倍。意思是如中國企業需要配股融資,成本近乎雙倍!融資成本高企,亦當然嚴重影響在科研方面的規模,和整個中國科技進步的速度。另一方面,中國投資者亦因此賺少很多錢,甚至蒙受巨大損失。

    (4)除以上傷害外,其實我最憂心的是,美國瘋狂抹黑中國的詭計,不幸可能已得逞。美國極可能故意激怒中國,鼓起國家主義和民粹,變得不止排外,加上因疫情長期封關,已逐漸墮進圍城受困心態,甚至有點偏執狂(paranoid)。

    科網龍頭企業確需要監管,防止壟斷,個人數據私隱權和國家安全當然重要,防止外資過度操控重要企業運作,影響國家利益亦有一定道理。但與如何幫助中國企業打進超重要的國際市場,不斷發展和加長賽道,增加相對美國FAAMNG之類超巨型科技企業的競爭力等考慮,作出一個最佳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數年前,騰訊(0700)和阿里巴巴(9988)的市值,與Google和Amazon(美:AMZN)等,叮噹馬頭,至今連facebook(美:FB)市值都曾超過1萬億美元,已遠遠拋離所有中國企業。市值是可隨時化作收購合併、投資科研和招募人才的彈藥,互聯網各行業的網路效應極強,此全球競賽猶如600年前的航海探險年代,如再次讓西方勝出,這些行業,包括最重要的傳媒話語權,或將被這些美國資訊科技龍頭再壟斷數十年!

    華勿每事與美對着幹 鬥氣墮圈套
    即使中國加倍努力,要逆轉此劣勢已很不容易,但痛心的是見到內地近月最流行的所謂「內卷」和「躺平」文化。面對激烈競爭,個人層面上的放棄已非常悲哀和無奈,若出現在國家層面上,就更加要不得。中國怎可以放棄全球互聯網業務的重要國際競爭,反而只集中精神在內鬥!我明白把餅分得較平均的重要性,但絕不可以因此而忘記把餅先弄大更重要!怎可能因一棵樹而放棄整個森林?

    雖然美國確實非常針對中國,但不等如美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錯的,中國更不應墮入圈套,故意鬥氣,每件事都跟美國對着幹。美國QE確帶來嚴重貧富懸殊問題,但如在2019年COVID疫情時,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美國採取相反貨幣緊縮政策,後果極可能更差,有如1930年代的大蕭條,或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通縮和大量國家破產和人民自殺甚至被屠殺的慘况。美國的確是雙重標準,令人氣憤,但不等如中國應過早收水,可以導致信貸危機。

    美國放縱互聯網龍頭,facebook和Twitter(美:TWTR)等散播大量fake news,確罪孶深重,搞亂社會,甚至累死很多人,美國政府也知道,也在考慮監管,但他們亦知道這些企業對美國霸權,不止經濟,尤其控制傳媒話語權的超重要性,所以絕不會輕舉妄動。所以如中國明白此點,何堪過度打壓中國的互聯網龍頭企業?

    字節跳動未來發展 具重要啟發性
    似乎有些人甚至有點懷疑某些企業的忠誠度。的確差不多所有重要互聯網企業,都有不少外資參與,整體來說,這是好事,國際間互相投資和貿易,正是加深文化和經濟交流的好方法,對保持世界和平亦有很大幫助。國家安全當然非常重要,但相信大部分國際投資者的出發點純粹是賺錢,並無政治目的。流行說法是西方商界已不再如10年前般支持中國(主要是中國已成為競爭對手),但非常肯定的是華爾街仍然非常支持中國,毋須過於捕風捉影。

    現在處境最尷尬,為最重要企業之一但仍未上市的字節跳動。抖音加TikTok的每月活躍用戶(MAU)多達19億,估計市值高達4500億美元,是最具潛力的中國新媒體企業。它的未來發展,對中國媒體的國際發展方向和資本市場發展,都有重要啟發性,希望能走上正確之路。

    (中環資產擁有騰訊、阿里、facebook、 Apple、Amazon、Microsoft、Netflix和Alphabet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 台灣私募基金規模 在 台灣金融研訓院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30 21:00:52
    有 166 人按讚

    #金融知識一頁書 #第15頁​
     ​
    台灣難波萬🥇​
    金金併達陣📢​
     ​
    富邦金娶日盛金經過一番波折,​
    前後一共歷經三個多月的時間,​
    一起來回顧這場金控界大代誌!​
     ​
    🏦 金金併是什麼?富邦日盛發生什麼事?​
    🏦 首例金金併通過後,會掀起併購潮嗎?​
    👇👇👇來!一起來,看下去!👇👇👇​
     ​
    ---​
     ​
    🏦 金金併是什麼?富邦日盛發生什麼事?​
     ​
    台灣金融業過去的併購案都是大併小,像是併券商、壽險等,過往沒有「#金控併金控」案例,因為併購等級如果是金控規模,門檻相對高。但在金管會2018年開始推動金融機構整併政策,並公佈「#金金併」五大原則後,就在3月23日富邦金控宣布成功收購日盛金控超過50%股權,不過完成收購後,其實還有三關要闖,才能真正完成「金金併」!​
     ​
    接下來,通常從完成收購到正式完成合併至少半年以上,這樣掐指一算,預計富邦金控最快可以在 2022 年完成收購日盛金控。​
      ​
    ---​
     ​
    🏦 首例金金併達陣後,會掀起併購潮嗎?​
     ​
    在首樁金金併順利達陣後,後續對台灣金控業會不會引發公開併購潮呢?​
    我們可以從「📍銀行及保險兩大業務最具互補性金控」以及「📍具併購專業背景金控」兩大觀察重點來看未來發展動態。​
     ​
    ℹ️ 日盛金客戶是否能有效引介融入至富邦金業務生態圈,甚至帶來更有助於原壽險及銀行業務的「跨業種加乘效應」,特別是日盛金旗下日盛證券,一旦順利合併,富邦證券將有機會成為台灣第2大券商,畢竟對金控而言,規模經濟在產業也是很重要的。​
     ​
    ℹ️ 未來金融機構如果還有併購案,可能基於2個可能,第一個是業務上有所互補,就像大學合併一樣,會希望有不同的學院(子公司)加入,提升整體營運效益,第二個是如果公司背後私募基金持股較多,當收購價格較好時,對股東來說的確有誘因參與收購案。​
     ​
    ---​
     ​
    🧏‍♀️ 好文推推:​
    ✨併購日盛金對富邦金要如何加分 學者:觀察2方向​
    👉https://reurl.cc/1gzaZm​
    ✨富邦金收購日盛金達陣 專家:反映規模經濟愈顯重要👉https://reurl.cc/qmXj5q​
     
    #富邦金控 #日盛金控
    富邦 FUBON Sunny!日盛太陽獅
    富邦證券 富貴財神幫 富邦人壽是怎young
      ​
    ---​
     ​
    🔓想看好文章嗎?台灣銀行家雜誌網站改版啦~每日登入、閱讀、分享文章,就能解鎖更多免費好文!👉https://tabf.pse.is/u8728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