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男性就業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男性就業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男性就業率產品中有1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王婉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天,美國中情局發表一份 #全球總合生育率預測報告 ,其中台灣的生育率竟然名列 #世界倒數第一 ! ⠀⠀⠀ 去年,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首度出現 #生不如死 的狀態! ⠀⠀⠀ 身為一個生三胎四個孩子的媽媽,我深刻能感受到養育孩子的辛苦,不論是執業婦女的家庭工作兩頭燒,或是全職...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
台灣男性就業率 在 許瞳 Hitomi X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8:24:23
- 「本月書單:Being」 打開帳號發現已經一個月沒有更新貼文了,四月忙碌各種未來規劃,話說的少了、寫給自己的多了,忙歸忙,這個月讀的幾本書卻分外深刻。 其中紀伯倫的《先知》這本書(因出借不在照片中)深深穩定了我在春日的步伐。一位即將遠行的高人透過先知之口,分享了他對世間自由、愛、生命、智...
台灣男性就業率 在 林易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3-14 07:37:00
國際勞動婦女節 看見女性勞動困境・提升職場性平意識・保障基層勞工權益 _ 今天(3/8)是國際婦女節,是為慶祝婦女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和取得的巨大成就而設立的節日。 國際婦女節的起源,是於20世紀初時,當時西方各國正處於快速工業化和經濟擴張階段,而惡劣的工作條件和低廉的工資使...
-
台灣男性就業率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1-03-07 21:43:31"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明天就是婦女節,勞委會特別針對女性在職場上的工作環境和安全衛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超過三成職業婦女,因為要兼顧家庭與工作,感到睡眠不足,甚至會因此影響到工作,調查也發現,公司需輪值夜班,常加班、管理制度嚴格,長時間站立,造成女性流產的比例,比一般的公司高出近一成。
林小姐在商場裡顧店,賣包包,一天工作超過八個小時,幾乎都是站著,雖然她還沒有結婚,但身旁有些同業,結了婚,卻很難懷孕,就算懷孕了,因為一直站著,懷孕過程常不是很順利,讓她也很擔心。
台灣生育率創新低,政府也一直鼓勵生育,不過勞委會調查卻發現,公司如果需要輪值夜班、常超時加班、管理嚴格,長時間久站或坐著,女性勞工流產的比率明顯增加。
勞委會認為,如果問卷是由個人而不是公司填寫,流產的比率應該遠高於13%,職場上,生不出小孩的職業婦女不少,但有了小孩的上班族女性,也有不少煩惱。
職業婦女在家庭和工作上,蠟燭兩頭燒,再加上不少工廠的生產線,甚至是電腦辦公桌椅,都是以男性為主的設計,讓女性骨骼肌肉酸痛的比例,也遠高於男性,愈來愈多的女性也是家庭主要的經濟來源,但女性在職場上的待遇,還需要雇主多點體貼。
根據統計,百分之十的職場婦女,還要同時承擔老幼照顧者的責任,而全職在家的婦女也不輕鬆,除了家務之外,更是老人與小孩的全天看護,這也是已婚婦女就業率低於男性的主因之一,政府打算建立完整的支持系統,讓女性有更多發展的空間。
不管是整理家務、燒菜做飯,還是照顧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婦女一直都被期待自動承擔這樣的責任,也讓許多女性犧牲了就業的機會。
長期從事居家服務員培訓,彭婉如基金會觀察到,光是最近三年,培訓的家管員增加兩百人,受服務的家庭數更是增加了六千多人,這也代表女性的家務負擔,並沒有因為時代進步而減少,
而就算是職業婦女,根據勞委會的調查發現,有10%的職業婦女除了上班工作外,回到家也是家中幼兒或失能者的主要照顧者。而為了減輕現代婦女的壓力,目前政府已經在規劃支持系統,希望讓女性有更多發展的空間。
今年的全國婦女國是會議中,分別討論婦女的就業、教育、人口、社會參與等八大議題,行政院更將在民國101年,成立直屬於院長的性別平等處,專職專人推動性別平等相關事務。"
台灣男性就業率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天,美國中情局發表一份 #全球總合生育率預測報告 ,其中台灣的生育率竟然名列 #世界倒數第一 !
⠀⠀⠀
去年,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首度出現 #生不如死 的狀態!
⠀⠀⠀
身為一個生三胎四個孩子的媽媽,我深刻能感受到養育孩子的辛苦,不論是執業婦女的家庭工作兩頭燒,或是全職媽媽擔負起幾近全部的養育重擔,我都深刻經歷過。
⠀⠀⠀
面對這些辛苦,我很高興今天能參加托育政策催生聯盟主辦的「性工法、就保法條文修正公聽會」,與會的各方先進都有著很明確的共識,就是要「營造友善的職場與生養環境,拯救生育率」。
⠀⠀⠀
以下,也來和大家分享幾個公聽會的重點內容!
⠀⠀⠀
⠀⠀⠀
🟡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召集人劉毓秀:撐起女性就業率,才能撐起經濟和生育率
⠀⠀⠀
劉教授提出許多數據,指出21世紀已開發國家「生育率」與「女性就業率」正相關,台灣處於「生育率」與「女性就業率」雙低圈,而北歐國家則是「生育率」與「女性就業率」雙高圈。
⠀⠀⠀
因此要提高生育率,首先就要保障女性在生育及工作之間取得平衡。然而,細看台灣女性就業率的數據,很驚人的是,25-29歲的台灣女性,就業率為全世界之冠;然而,一過29歲,到40歲之間,就業率直直下滑了18.2%,清楚顯現了女性在工作與生育間難以平衡的困境。
⠀⠀⠀
🟡 托育政策催生聯盟發言人黃喬玲:育嬰假請假以月為單位,改為以小時計
⠀⠀⠀
黃發言人則描述了育兒雙親的心聲,長時段的請假單位,仍使勞工必須育兒、工作二選一。如果能改以小時計,雙親都能更彈性分配時間,銜接工作跟育兒,緩衝上下班時間與接送托育的時間。
⠀⠀⠀
🟡 中國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李健鴻教授:細緻化彈性育嬰假
⠀⠀⠀
育嬰假以小時請假,雖然立意良善,但必須想到更細緻的執行辦法。李教授認為性別工作平等法可規範勞工預先排假權及須提出工作時間表,只有在法定特殊要件下,例如緊急生產需要或確實無法找到替代人力時,雇主才可以協商更改請假時間。
⠀⠀⠀
⠀⠀⠀
我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推進更為友善的育兒方向,同時,時代力量也已經準備提出就保法、性平法的修法草案,透過增加配偶產檢假、實施鼓勵男性請育嬰假的優惠措施、提升育嬰假的薪資替代率等,希冀能提高育齡女性的就業率,唯有達到職場環境的性別平等,才有可能讓現在的年輕世代有能力、有意願養育孩子。
⠀⠀⠀
誠如專家所言,現已到了救亡圖存之際,我再次呼籲行政院及各黨團在開議後能儘速排審,打造友善勞資雙方的家庭照顧政策。
台灣男性就業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女性參政的世代對談及前行
昨天晚上,很榮幸受到女書店的邀請,能夠主持「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座談會的第一場「婦運與民主政治的交會: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
這個場次名副其實邀請了4位 #跨世代女性參政者 對話交流:
#李元貞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盟)
苗博雅 MiaoPoya
大家的參與前後跨越近四十年,見證台灣女性參政歷程並實踐其中。整個座談會實在是太精彩了,感謝兩三百位與會者一起渡過了精彩的150分鐘。
#婦女運動在台灣民主化進程中的重要影響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對「性平運動」比較認識,但其實台灣發展性別平等,是從婦運開始的。
這場座談會世代傳承的意義格外重要,關心性別議題的各世代,可以直接由運動者的分享,了解婦運在台灣民主化過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含台灣成為 #亞州最性別平等國家 的歷程。
#女性參政所帶來的改變與意義
今天座談會主題是「跨世代女性公共事務參與」,「參政」只是其中一種實踐路徑。
女性參政不是只為了女人要平等的權利,而是一個女性邁向平權的象徵與過程。如果性別真的已經很平等,以佔據人口一半來看,應該要有一半的決策者是女性,但實際並沒有。
此外,女人參與公共事務,也會改變政治的結果。許多研究都看到,女性參與公共事務會讓公共政策不一樣;因為女性會更關心和家庭相關的公共政策與下一代,例如托育、健康、照顧和教育。
#四起女性參政的重要事件
台灣在女性參政上有許多重要的事件,以下列舉我自己最熟悉的4起事件作為分享:
1️⃣1996年,彭婉如女士擔任婦女發展部主任時,成功推動「婦女參政四分之一保障條款」,要求民進黨內各類公職選舉提名,保障女性名額佔1/4,這是歷史性的突破。
2️⃣2000年,當時婦女團體遊說了所有總統候選人承諾,當選後,女性內閣比例要1/4。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女性內閣比例21.4%,是首次台灣內閣女性超過20%(42位中有9位是女性)。
3️⃣2005年,修憲的關鍵突破之一是「不分區立委中必須要有一半的婦女保障名額」,這件事我自己有親身參與推動。
當時,立委要從「複數選區」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我們提出實證研究,說明單一選區對於女性不利,所以做出要求, #成功獲得跨黨派支持。
這個關鍵改變,保障了全國113位立委中,即使區域立委皆無女性當選,至少還有17位女性能擔任不分區立委,佔整體的15%。
也因此,愈來愈多女性的努力與傑出表現 #能被看見(之前是連機會都沒有);連帶影響更多女性能夠進入國會,到我們這屆女性立委比例已突破4成,不只是有史以來最高,也是亞洲之冠。
4️⃣2016年,社會民主黨提名的區域立委,候選人中6位中有5位是女性,只有1位是男性,女性佔83%。
當時還有人質疑說:女性候選人這麼多,社民黨是不是厭男?但反過來,過往常見許多候選人提名多為男性時,卻鮮少遭受質疑。
#女性參政還要更往前
過去,婦女運動為台灣女性參政打下重要基礎。現在,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為下一個世代創造更加性別平等的公共參與環境。
我在立法院,有兩個相關的修法提案:
🍀 內閣單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的修法草案:
台灣在2007年就簽署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公約),其中第23號一般性建議便指出,女性參與政治和公共生活的比例應達30%至35%。
我已提出「行政院組織法增訂第十二條之一條文草案」,希望台灣的內閣比例,#任一性別不得低於1/3,本草案已於去年9月一讀通過。
🍀 政黨補助款5%培育多元人才參政的政黨法修法草案:
促進女性參政已是國際潮流。以韓國為例,2004年起,政府對各政黨所補助的經常費之10%必須用來促進婦女參政,約占政黨補助款總額的2.5%。
台灣應參考南韓培育女性參政之作法,培育多元族群(含女性)參政人才制度性的財源應更加擴大。因此我將提案,建議「多元參政人才培育」費用比例,應占政黨補助款總額的5%。
#座談會精彩分享摘要
昨天4位重量級與談人以及1位神秘嘉賓的精彩分享及回應,我就自己印象最深的點盡量摘要,希望能為這場豐富座談留下一些紀錄,也跟大家分享:
🙋♀李元貞
1982年婦女新知雜誌創辦人/台灣婦運先驅/淡大中文系榮譽教授/《眾女成城》作者
20世紀70年代,台灣民主運動興盛,人權觀念開始被提出,但當時很少討論兩性平等,也缺少對於婦女議題的重視。
所以我和好幾個婦運夥伴就在80年代婦女新知基金會知基金會,把全台各方面的婦女議題,包含兩性平權、女性各類議題(婚姻、家庭、就業、參政等),一方面研究,一方面提出主張及批判,讓社會能夠看見。
我在威權時代做婦運時,常常被人家罵說:「你那什麼問題啊?!女人都已經有婦女節了,台灣哪裡有什麼兩性不平等?!」等話語。
也因為我離婚,所以那時大家就說:「元貞就是因為離婚,心理有問題,一天到晚要講兩性平等。」
當時的我面對人家這樣說,就覺得更要去提兩性平權;當人家說婦女哪有什麼情慾好談時,我就更要去談。
婦運的努力從早期,一直到後來好多婦女團體紛紛成立,推廣各種不同面向的婦女議題,真的愈來愈好。
當然推動過程中,也有很多的競爭與辯論,例如早期提出的婦女就業較無爭議,後來情慾部分的爭議就比較多。但整體來說,現在整個社會對女性權益愈加關注與提升,尤其是年輕人,對此我相當開心。
🙋♀ #成令方教授X台灣基進
2001年創立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2018年教授退休/2020代表台灣基進參選不分區立委/現任台灣基進黨 性別發展部 顧問
今天的主題「眾女成城」雖然是「女」性為主,但這之中也有男性的參與。
元貞寫的《眾女成城》這本書中就有提到,早期消基會的創辦人之一柴松林,每次婦女運動時,他就是一個白髮蒼蒼的男人站在一群女性中,跟大家一起遊行與支持。
有人會說你們都不包括男人,我覺得不是,重點是以女性為主體,任何支持性別平等的男性,也都會是我們的好夥伴。
談到女性的參與,公共事務的認定應該要很寬廣,我們的發言、開會、上街遊行、課堂教學、在外演講或寫書等,這些都是公共事務;我們不應該只將參選和擔任公職當成參與公共事務。
例如當時劉毓秀堅持要從母姓,這個行動和發言就改變了大家的思考,去反思為什麼姓一定要用父親的姓?為什麼不能用母親的姓?
另外,我自己的親身經驗是,1983年的暑假,我和婦女新知的夥伴聚在一起,大家開會討論 sexual harassment 這詞要怎麼翻譯?後來決定要翻成「性騷擾」;隔年,華航空服員做身體檢查時遭到醫師性騷擾,這個詞就開始有意義、成了公共議題。
🙋♀ 張淑惠-歐巴桑來了(歐巴桑聯盟)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黨召集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會理事長
為什麼歐巴桑會參選?一個是身為小民的不服氣,另一個是做為一位女性的不服氣。
不久前富比世雜誌指出,女性在領導國家時,比較具有公開透明、當機立斷、富同情心、鼓勵對話與交流等特質,也使得許多國家遠離新冠肺炎的疫情威脅。
我們很希望女性能夠帶進不同的政治文化,因為父權文化其實影響我們生活各個層面,也影響了政治的場域,比方說逞凶好鬥真的是唯一的樣子嗎?
2018年時南部還有男性議員的候選人,看板設計是把自己和金正恩的照片併在一起,然後下標說:敢說敢做敢爭取。
但其實民意代表不只是爭取福利,更是要喚起民眾的參與才對。且這個照片雖然下面寫了「傾聽民意」,但金正恩這個人物本身就和民意有所衝突。
當然,我們也不能認同女性候選人穿著結婚禮服下標說要嫁入議會。
我們的參選是希望創造一個新的文化,包含女性帶來新的政治文化、更多的對話、溝通、同理.以及讓這個政治不是一個金錢的競賽。推動參政平權,支持更多女性和一般的小民能夠進入政治場域來為大家的生活帶來改善。
🙋♀ 苗博雅 MiaoPoya
台北市議員
我自己剛好是在解嚴的1987年出生,我等於是大家努力奮鬥下的受益者,如果沒有先前二、三十年大家努力做的倡議和教育,今天台灣是不會進入到讓像我這樣子的一個人選上議員的時代。
過去二、三十年,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了一件工作,就是台灣性別平等法制工程其實是做得相當好。
尤其是我有時候跟其他亞洲國家,例如香港和日本的朋友經驗交流時,他們常提到台灣有一些在亞洲相當亮眼的數字,比如說女性國會立委的比例、女性政治人物的比例、婦女的就業率及勞動參與率等等,他們常問說到底台灣做什麼麼才有今天的成果?
我認為過去大家努力推動各種法律制度,顯著提升婦女與各種性少數、LGBT族群的法律地位以及國家公權力的保障,這點非常重要。
包含《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性侵害防治法》等等,正因為台灣有這些相對完整的法律保障,讓我們的婦女不管是在職場、家庭,或我們現在不斷培育出新一代的青少年在學校內,都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更自由地發展自我。
🙋神秘嘉賓 ♀彭渰雯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
從現任各級民選政治人物的女性比例:
總統100%
立委41.6%
縣市長31.8%
縣市議員33.7%
村里長16.6%
就可以看到,和我們很驕傲的立委及縣市議員女性比例相比,女性村里長的比例相對很低;且在我們推女里長運動前,更只有13.9%。
保障名額帶來了正面的效應,讓許多女性的亮麗表現被看見,讓愈來愈多女性被提名;但在保障名額制度無法執行的村里長層面,則必須要婦運的陪伴與支持。
2016年的資料顯示,社區女性志工的比例有69%;但女性村里長只有14%、女性社區協會理事長只有19.3%,都不到1/5,這是一個不合理的現況,必須要系統性的改變。
--------
以上是 女書店「2021 眾女成城:世代對談」系列的首場摘要分享,接下來還有6場次。
下一場接棒的是10/8(五)晚上,由紀惠容監委所主持的「女性身體自主權與社會保護機制」,相信精彩可期,請大家持續關注女書店臉書,報名參加!
婦女運動四十年的歷史,讓我們看到,改變是可能的!
我也會在國會繼續推動修法與政策監督,讓台灣成為一個讓所有人不分性別與認同,都能平等自在生活的地方!
台灣男性就業率 在 王大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晚直播目錄出爐囉~
1:35 先談含氟牙膏的陰謀
6:40 Part One 疑新冠者妖魔化
13:12 來了,德國情報部門將「監控」疑新冠族群,又用「陰謀論」抹黑
-Q-匿名者化,明明主要國家連分離過後Sar-Cov-2病毒都沒找到,就說疑新冠者為「荒誕」?
-難怪我的手機、網路都被延遲、降觸,應該不只德國吧
-WHO將警急授權中國疫苗,但問題是,我左看、又看,都不覺得新冠緊急
-倒是小7垃圾食品與臺鐵狂殺人,為何不拆全家與鐵路?
20:38 紐約還要推「金屬頭」的機器人犬,符合大監控社會預測
29:32 其實新冠等同將國際人流制定「人體關稅」,要免稅就得「打疫苗、帶口罩、居家隔離與封城」,每一個措施,就是某程度的「降稅」
-難怪去年逼大家全回國,否則等同「避稅」
34:36 PArt Two 離婚潮與兩性
-大家都說女性愛穩定,要關係
-但根據內政部資料,熟齡離婚,都是女性比男性多;65歲以上女性甚至倍增;越老,越想逃,怎醬?
-其實女性結婚就是要男性提供安全、金錢與社會認同;一旦所有條件全配備,老公就可拋棄式;
-然後男性早6.6年死!這是男權社會?
-建議婚姻可朝續約制,反正都為低價打炮、紅包回本、社會交待、養小孩、經濟穩定與養偶防老
-針對「低價打炮、紅包回本、社會交待」型婚姻,7年一簽;反正同一泡友已逆
-針對「扶養子嗣型」20年一續
-針對「經濟穩定型」,40年一續
-針對「養偶防老型」以健康KPI滾動式檢討
-所以未來婚姻可「一紙3續多滾動式」,能夠白頭偕老者,就可享婚姻所有權益,遺產贈與免稅
47:50 根據雞排妹律師的嫖客勒索曝露,性騷擾Ipo應該就是女權社會中的「宅男性套利」
-南韓人也覺醒惹,連署要求女性要當兵。這樣可防止類雞排妹者套利性器官
Part Three 國際政經議題
1:05:16 美4月就業率爛,非農失望、失業率增至6.1趴;阿不是說經濟好轉?
1:08:33美股反而漲,因為不用縮表囉,難怪金價漲誇張
1:08:33 Fed也公佈報告說資產泡沫要來囉~是6月重整嗎?
-鐵、銅等價格還能支撐嗎?美銀這樣說
-陸4月貿易額激增、台灣也是,出口增38.7趴
-新台幣走強趨勢應定
1:16:00 陸4月外匯存底,什麼是都不做,就增280億
-原因只有一個,美元大貶、它幣大漲,導致佔比漸少之陸外匯水漲船高
1:21:00 也就是說,美元貶,老共躺著就可賺錢
-人民幣創兩個月新高,黃金一週漲3.5趴,6月最強;一樣:符合大濕預測!(又來了)
你斗內、我回答
1:22:30 感謝斗內大德道揚姊說:請大師回顧2013美國重新佈署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集中營(FEMA+camps)添購醫療器材與鎮壓武器。國土安全局明明是要保護自己人,突然要買子彈,緊急的搞一堆監控系統像稜鏡計畫等,是否想來個社會重設。
應該是這篇:https://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50397938
《國定殺戮日》: 一夜殺光所有低種人?
感謝YT斗內大德Doorman 1996說: 贊助大師打小人(對抗蓋台的意思)
感謝YT斗內大德Rocky You
PArt Four其它國內議題
1:27:13 王光祿護原住民狩獵權;漢人與白人可以設立TSMC搶奪資源,殺害小動物
-但希望原住民可以保護小動物,不要吃野味
-BTW,阿不是原住民都吃野味,為何新冠都從平地公家機關得?壞壞喔,齁!你疑冠,關三天!
1:32:36 神秘鞋王張聰淵;是台灣首富,還是中國首富?
-阿不是貿易戰逼台廠回台?
-bTW,他的鞋廠似乎都用新疆棉,說好的抵制呢?
直播網址:https://youtu.be/09UlZleXE94
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