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環保聯盟藻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環保聯盟藻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環保聯盟藻礁產品中有1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萬安談政事|藻礁學:尋找台灣永續價值的必修學分】 週一晚間,藻礁公投推動聯盟(珍愛桃園藻礁 )邀請我,參加「藻礁學」線上公民講堂,針對藻礁的保護、氣候變遷等議題進行交流,我學到很多,也獲得許多寶貴建議!新會期即將開始,我會持續關注這個議題,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先前行政院針對公投提...
台灣環保聯盟藻礁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萬安談政事|藻礁學:尋找台灣永續價值的必修學分】
週一晚間,藻礁公投推動聯盟(珍愛桃園藻礁 )邀請我,參加「藻礁學」線上公民講堂,針對藻礁的保護、氣候變遷等議題進行交流,我學到很多,也獲得許多寶貴建議!新會期即將開始,我會持續關注這個議題,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先前行政院針對公投提出三接外推方案,但大家的疑慮並沒有因此消弭,包含外推以後卸收作業時面對強風大浪的安全評估、工程對附近漁場和水底生態的影響、以及蓋新堤防對藻礁的影響評估等,這些問題政府都應該展現誠意和公民團體對話,誠實公開數據,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迴避問題!
去年才發生中油工作船擱淺,破壞了0.5公頃的藻礁,現在又出現大潭藻礁G2區遭汙泥覆蓋、海灘礁體碎塊增多的情況,雖然成因仍待調查,但中油、環保署如果繼續視而不見、不作為,一旦對藻礁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後果將無法挽回!
綿延27公里的桃園藻礁,除了孕育豐富的生態系外,也是一個封存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巨大碳吸存裝置,又有藍碳之稱,在全球暖化持續惡化的現在,藻礁的存在彌足珍貴。當政府關注能源轉型,宣告朝「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努力時,就不該自相矛盾的破壞藻礁,讓守護藻礁成為公民環境教育的重要里程碑!
開議後,我會繼續要求環保署針對藻礁現況、調查結果提出說明跟報告,也會透過預算及質詢,要求相關單位盡速回應社會大眾提出的疑慮。12月18號公投日,我們一起用手中的公投票,讓台灣的環境能夠永續,為後代子孫留下淨土!
#為你想更遠做更多
#蔣萬安
台灣環保聯盟藻礁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218救藻礁
一波波疫情沖淡
民眾對公投議題的關注
但有害的萊豬已開放進口
珍貴的藻礁也持續遭破壞
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
自8月藻礁保護區開放後
就密切關注中油天然氣三接工程
對藻礁生態的影響現況
藻礁公投聯盟發現
因為中油三接棧橋及大型沉箱施施工
導致近期出現越來越多的藻礁礁體碎塊
更有大量淤泥覆蓋了藻礁孔隙
讓在此維生的生物失去家園
當地的一級保育類
柴山多杯孔珊瑚更是悽慘
5月時珊瑚的觸手都還能展開
這個季節原是他們快活地伸出觸手
英姿招展的美好時光
現在卻被淤泥活埋動彈不得
即使如此,蔡政府也不願暫停三接工程
所有研究資料皆指向
大潭藻礁的G1 與G2 區
是目前桃園沿岸藻礁生態最為完整之處
且不只甲殼類、貝類、多毛類、魚類
等各類生物在此欣欣向榮
中研院更發現
大潭藻礁還是瀕危保育類
「紅肉ㄚ髻鮫」的重要孵育場
蔡英文在野時許諾「藻礁永存」
執政後面對環團保育藻礁的訴求
卻成了局外人
雖然目前大家最關心的還是疫情
但也千萬別遺忘珍貴的萬年藻礁
蔡英文背叛她的環保承諾
但你我絕不背棄美麗的台灣
1218公投救藻礁
為下一代守護台灣寶貴生態
你我都不是局外人
除了蔡英文
台灣環保聯盟藻礁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218公投不能輸!」柯建銘:若挫敗對台灣是大災難】
新頭殼newtalk /記者陳佩君報導
受疫情影響,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17案至第20案(重啟核四、珍愛藻礁、反萊豬、公投綁大選)投票,將延至12月18日舉行。對此,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今天(11日)出席經濟學者王塗發新書發表會時呼籲,該場公投非常重要、不能輸,若在此挫敗的話,那是台灣很大災難。
經濟學者、前立委 #王塗發 今天在台大校友會館發表新書,集結他過去30餘年來的相關論述,彙整成《邁向永續發展的非核家園》、《台灣政經社環論衡文集》、《一中市場的建構對台灣經濟的衝擊》三書,內容盼督促政府邁向非核家園,並為永續、氣候減碳之推動立下論述基礎。
擔任致詞嘉賓的柯建銘說,王塗發擔任立委時,都在經濟委員會,碰到重大議題時,都會請他主導,王塗發一輩子都在追求經濟改革、政治改革、環境保護、社會正義,而這仍是台灣現今面臨問題。
柯建銘指出,12月18日台灣將面臨公投,大家都知道不能輸、非常重要,若在此挫敗的話,那是台灣很大災難,此外,還要面對2025非核家園是否做到,這禮拜有找環保署談氣候變遷因應法,「大家都是環境老兵,希望大家看對不對,這是很重要法案,雖然我們都要變成殘劑,但還是要一起走完!」
王塗發在發言時說,他以前發現台灣社會有很多問題,包含民主、社會、環境等問題都有待解決、改革,所以他除了研究教書外,也會盡量寫文章,之後走上反核之路。
王塗發指出,他從美國回來後,就思考台灣是否能成為民主自由國家、環境上讓大家滿意,環境保護很重要,一旦環境被破壞,後代子孫就成為受害者,這都不是好的發展。
王塗發強調,台灣經濟程度已經到一定水準,現在該追求生活品質,因此台灣應以永續發展家園為追求目標。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創會會長 #施信民 表示,核四現在已是封存、資產維護階段,能有這個結果,王塗發的論述發揮很大功能,感謝王教授對整體經濟、政府政策的付出,期盼永續發展理念能在台灣深根落實,讓台灣成為永續發展國家。
前環保署署長 #張國龍 也呼籲大家應對環境議題持續關注、鞭策政府,否則很難對子孫交代,他也認為現代人浪費太多東西,勉勵大家一起節約飲食、衣著,而政府該提出有效的節約計畫。
新聞連結於留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