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產品中有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臺灣海洋史系列講座與走讀活動〗基隆場​ 報名由此去☞ http://user144934.psee.io/3ptsdz ​ 隨著疫情降溫國內旅遊又重新熱了起來,擁有熱門景點 #正濱漁港彩虹屋 的基隆,也成了許多人假日到海邊的第一首選。​ ​ 當你在基隆廟口夜市吃著蚵仔煎、花枝丸與甜不辣之際。是...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

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 在 舒夢蘭Claire Meng-lan Shu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09:14:40

#台灣黑熊 #野性生命 #711週日晚間八點 第一次看到這一幕時…真的淚崩了…😭 牠的左掌被纏住,動彈不得….🕸 🌕去年的中秋節前夕,當我們正在烤肉吃月餅時,牠也正要覓食…卻被一種叫做「山豬吊」的套索給套住了左掌… 但這裡是牠的家呀---台灣的山林,為什麼在自己的家園裡,卻遭遇到這樣的對待? 🥺 南...

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 在 ShaNice食光旅人筆記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9-21 08:23:14

桃園最新景點、超適合闔家一同前往、交通便捷、app即可購票的Xpark相信不少朋友都已前往朝聖,也覺得無論怎樣會拍會寫都比不上大家親自前往去看的激動,所以這一篇單純是食光旅人的回憶記載+一些大家不會注意的細節紀錄~ 👉🏻食光旅人是在住宿和逸飯店後的隔天前往的,先前透過kkday購票,安排當天14:...

  • 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2 17:38:18
    有 51 人按讚

    〖臺灣海洋史系列講座與走讀活動〗基隆場​
    報名由此去☞ http://user144934.psee.io/3ptsdz
     ​
    隨著疫情降溫國內旅遊又重新熱了起來,擁有熱門景點 #正濱漁港彩虹屋 的基隆,也成了許多人假日到海邊的第一首選。​
     ​
    當你在基隆廟口夜市吃著蚵仔煎、花枝丸與甜不辣之際。是否有想過,為什麼不叫甜不鹹而要叫甜不辣?吃著花枝丸的時候,又有想過花枝、章魚🐙與烏賊🦑,你分得出來誰是誰嗎?​
    ​ 
    基隆曾是接觸世界文化最前線的港口,隨著海流而來的各種飲食習慣,在此地交匯而成形態各異、讓人食指大動的美味佳餚。我們要如何從飲食中認識歷史呢?​
     ​
    「如果說土地的名字隱含土地的身世,那麼食物的名字也承載了族群生活的歷史與文化,並呈現了跨國越洋的傳播與交流。」​
    ​ 
    本週六下午,著有《臺灣史新聞》、《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與《大灣大員福爾摩沙》等書的基隆在地 #年輕耆老 #曹銘宗老師,將在潮味滿滿的正濱漁港,帶來他對基隆美食長久以來的歷史考證與第一線觀察。超級適合聽完以後,晚上留在基隆進行一場大啖美食之旅!​
     ​
    曹老師好文攏佇遮:​
    。臺灣食物的前世今生:藏在食物名字裡的原住民語​
     https://bit.ly/3lQvJ6y​
    。基隆叫基隆,是因為長得像雞籠嗎?​
     https://bit.ly/3nUBbYO​
     ​ 
    #海洋史講座 #免費報名 #本週六登場 ​
    〖走讀〗沉睡在正濱漁港彩虹屋底下的故事?
     
    正濱漁港是北臺灣第一個現代化漁港、臺灣第一個遠洋漁業漁港,更是日治時期金瓜石礦產的主要輸出港,曾經引領風騷的漁港,因產業沒落,港的繁盛已不再。我們將沿著正濱舊漁會大樓一帶的港邊,漫步在海味的空氣中,說給你聽這沉睡已久的故事!

    ▎日期:09/25(六)10:30 - 12:30​
    ▎講者:林書豪(星濱海港學校創始人)
    ▎路線:星濱海港學校 → 正濱舊漁會大樓 → 小艇碼頭(碎冰機) → 正濱漁市場 → 老船艙→ 舊渡船頭 → 正濱彩色屋 → (在地小吃吉古拉) → 防空洞 → 漁網店 → 彩色搬針 → 和平橋 → 阿根納造船廠
     
     
    〖講座〗最潮的在這裡!跟著海流🌊而來的基隆美食走👣​
    ▎日期:09/25(六)14:30 - 16:30​
    ▎地點:星濱海港學校(基隆市中正區中正路393巷30號2樓)​
    ▎講者:曹銘宗(作家,著有《花飛、花枝、花蠘仔:台灣海產名小考》等書)​
     
    報名由此去☞ http://user144934.psee.io/3ptsdz
     ​
    主辦單位:國家海洋研究院 ​ ​
    承辦單位:#故事StoryStudio

  • 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 在 紀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6 21:11:38
    有 469 人按讚

    昨晚看了斯卡羅
    想到我小時候在社頂的遭遇

    (以下18禁)

    好奇真的會殺死貓,我那年小6!
    在墾丁社頂看到一群人圍著看熱鬧,我就揍了進去。接著看到的景象是,一群人把猴子架起來,露出個頭,直接就吃起猴腦!!!猴子一直叫一直叫。

    幸好我是可恨動物區長大的,小時候就見過一些場面,不然真的惡夢連連。

    不過,社頂很早就沒有原住民在那裡了,為什麼?就是你現在看到的「斯卡羅」這支從知本社過來的卑南統治者的故事(不過後來排灣化

    台灣在國際舞台上很久了,大航海時代早就有很多「國際交流」,清帝國從來沒有全面、有效統治過。西班牙無敵艦隊經過台灣海峽時要看過聖稜線的積雪,當時就叫台灣「福爾摩沙」。

    台灣叫的「土魠」魚,就是葡萄牙語翻的,處理的方式就是大航海時代水手的作法,先炸過。

    夏靖庭演的超好,吳慷仁也是。整部戲很值得看。有些環節跟真正歷史不符也沒關係,畢竟是二次改編。(不懂某些國民黨在靠腰什麼…

    不過,羅妹號事件後七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也是劇中既是法國人又是美國人的李仙得帶日軍進入屠殺的。

    - - - -

    今天的十分鐘讀判決,是放火著手階段的具體爭議,前幾天是疫情相關的行政法。自己訂閱思法人的YT就能看到完整內容。

  • 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 在 台灣好食材 Food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6 19:14:46
    有 36 人按讚

    原來,🌶辣椒跟青椒在植物學上是親兄弟!
    辣椒有哪些品種?
    為什麼辣椒台語又叫做番薑?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參考:
    《#被遺忘的拉美─#福爾摩沙懷舊植物誌》

  • 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1-21 19:38:27

    本集主題:「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介紹
      
    專訪作者: 曹銘宗
       
    內容簡介:
    從學術史料到鄉野語言的推敲追蹤,拋棄過度想像與望文生義。
    以橫跨四百年的大量地圖與多樣文獻,追蹤漫長的地名源流。
    由中研院翁佳音、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攜手合作,考察台灣地名真相。
      
      你是否想過,今日以中文書寫的地名,背後可能有漫長的演變與你想像不到的來由。大灣、大員、大冤這些用來指稱台灣的用語,原本僅是指台南的安平。而蘇澳的地名或許不是來蘇士尾這位漢人移民,而是四百年前一個橫越大海而來的西班牙聖人名字。至於以烏龍茶聞名的凍頂,據說地名來由是因為先民窮到只能光腳上山採茶,聽到這樣的解釋,難道你不會心生懷疑?
      
      台灣歷經太多政權的統治與多元族群的佇留,藏在這些地名之後的,可能是各地的原住民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等歐洲語,亦或是福建語、客語或北京官話。於是,要探討地名真相,得能聽其發音,分辨真義,而不是看著中文字妄自解讀,自己說了算。
      
      透過兩位作者的完美配合,這本史無前例的新台灣地名著作終於得以問世。由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直接解讀葡萄牙、荷蘭、西班牙地圖史料,引用清、日文獻佐證。貓頭鷹暢銷作家曹銘宗則將兩人嚴謹推論的成果,以精鍊但親切的文筆介紹給讀者。
      
    因此,從本書的三大單元,一段段不同以往的地名真義將被挖掘出來:
      
    一、 地名源流:台灣有太多似是而非的地名,例如九份之所叫九份真的是因為過去住有九戶人家,每次都要把物資分成九份的緣故嗎?而生番空真的是取名自漢人把原住民殺光的歷史傷痕?亦或只是地名以口語傳述時,語言差異產生的誤解?
      
    二、 常見地名:有些地名處處都可見,但它們的意思真的相通嗎?你是否想過處處可見的紅毛港與紅毛城,這些紅毛指的是哪國人?荷蘭、西班牙,還是英國人?
      
    三、 命名邏輯:地名可能蘊藏某些特殊現象,有的來自台灣的地形氣候,有些則是人文環境,因此仔細回想便能發現台灣的河流大多叫做溪,而且有些地名明明叫湖,卻又沒有水。但,這又是為什麼?
      
      要去探索這些真相,必須懷著對這片土地的溫情,以及對於過往歷史的尊重,才可能做出最接近真相的解答與討論。只有這種有趣但深入的追索,才能讓你感受到台灣地名是一種融合長久的歷史演變與多元族群的智慧結晶,因此這些探索,將不只是一則則文獻地圖上的田野考查,也會是你回溯自身與土地從何而來的一段過程。
      
    作者簡介:曹銘宗
      台灣基隆人。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北德州大學新聞碩士。曾任聯合報鄉情版、文化版記者、主編、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東海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現任台灣文史作家、講師、專欄作家,兼任英語、華語導遊。
      
      長期關注台灣多元族群,並以歷史宏觀角度觀察台灣多元文化,曾以〈回來做番:當代平埔的族群認同與文化復興〉、〈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數位@文化.tw〉等系列報導,獲得三次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
      
      出版三十多種台灣歷史、文化、語言、飲食、人物等著作,包括《遠見與承擔:中研院數位人文發展史》(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台灣史新聞》、《大灣大員福爾摩沙》、《蚵仔煎的身世》、(貓頭鷹),《自學典範:台灣史研究先驅曹永和》、《台灣廣告發燒語》(聯經),《祝你永保安康》(天下文化),《台灣的飲食街道:基隆廟口文化》(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等,以及《鷄籠中元祭》、《基隆廟口》、《迎媽祖》(聯經)等繪本。
      
    尊崇曹永和「台灣島史觀」,服膺自由、平等、民主等普世價值,繼續在台灣書寫台灣。
      
    相關著作:《台灣史新聞》《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蚵仔煎的身世:台灣食物名小考》

  • 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1-14 19:00:01

    #記得打開CC字幕 #我們不是來自中華台北R~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中華台北奧會歷史整理:https://reurl.cc/EnW3A
    圖文不符懶人包「為什麼臺灣要叫中華台北?」https://bit.ly/2DiQOlK

    各節重點:

    00:29 概念澄清、詞彙解釋
    01:38 中華台北的由來
    03:11 1972年奇蹟の慕尼黑奧運
    03:21 1971年起世界局勢發生重大轉變
    05:07 「洛桑協議」
    05:59 總結中華台北誕生的主要之兩個原因
    06:42 掰比~別忘記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鯉鼬
    |腳本:鯉鼬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2016奧林匹克憲章:https://bit.ly/2RTpKh1
    → 我國代表團參加歷屆夏季奧運名稱演變:https://bit.ly/2RTSQgh
    →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https://bit.ly/2z4dseE
    → 臉書-圖文不符「為什麼臺灣要叫中華台北?」:https://bit.ly/2DiQOlK
    → 台灣棒球維基館:奧會會籍問題:https://bit.ly/2OIEi13
    → 我國奧會歷史發展之探討:https://bit.ly/2PqYGZF
    → 195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https://bit.ly/2RR7HI2
    → 楊貴智|奧會模式-台灣人出國比賽變成中華台北人?:https://bit.ly/2RQYxeB
    → 【島嶼邊緣】中華台北的故事:https://bit.ly/2RPvMyS
    → 維基百科-196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華民國代表團:https://bit.ly/2B2d1Tp
    → 一定得叫「中華台北」嗎?我們早就用過「福爾摩沙」、「台灣」名稱進軍奧運!:https://bit.ly/2B2GMDv
    → 1964 東京奧運 台灣隊進場:https://bit.ly/2DiST12
    → 我國奧會歷史發展之探討:https://bit.ly/2PqYGZF
    → 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https://bit.ly/2T8FfmH
    → 維基百科-洛桑協議:https://bit.ly/2PWXahh
    → 198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https://bit.ly/2FjfFbw
    → 維基百科-中華臺北:https://bit.ly/2z5UFzw
    → 台灣地位未定論:https://reurl.cc/66l0y
    → 中華民國臺灣的國際法地位:https://reurl.cc/32LYX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 台灣為什麼叫福爾摩沙 在 楊元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6-10-21 00:20:14

    天啊!他們全部都要來高雄了!(影片記得開聲音)

    對於現代人來說,影片比起圖片、文字容易進入腦袋,所以我花了一些時間製作這個連自己看完都覺得超High的影片,來讓大家了解這次馬戲藝術節的陣容有多不可錯過(沒剪進去的,當作到現場的驚喜),如果你還有時間看文字,我想繼續說說:「為什麼你一定要去高雄衛武營參加我們的馬戲藝術節?」

    先來聊聊 #陳星合 這個人好了,他跟我一樣都是台南人,我們曾經待過同一所大學、同一個屋簷,不過我卻是先從電視上面認識他的,頂著「即將要前往太陽馬戲團」的光環,我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有別於 #胡啟志 的水晶球表演,就是陳星合所帶來的演出。

    幾年過後,在一次電視台的節目錄影過程中,我遇到了當初這位「即將要前往太陽馬戲團」的神人,更沒想到,這個從電視機走出來的人,竟然主動來找我說話,我們就這樣奇蹟似的相遇(有聽過他演講的人都知道,他總是厚著臉皮去認識各式各樣的人)

    又過了幾年,在一次踩到狗屎運的情況下,我成為陳星合的室友,那是我人生成長最快的一段時光,因為在還沒有能力挑戰世界的時候,我竟然可以在客廳聽到一大堆來自世界各地的故事,透過星合的分享,我開始意識到「我的人生並不是只要把溜溜球玩好就好」。我是不是該多認識其他人在做什麼?我是不是可以透過溜溜球去做更多不一樣的事情?

    如果你三年前就認識我,會發現我會去非洲、法國亞維儂,甚至是現在的校園演講,陳星合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幕後推手,沒有他,我的人生可能就少了那麼一點點精彩;沒有他,我的故事可能不會被那麼多人知道。

    如今,這位影響我很深的人,不再是從電視走出來的人,也不是那位從太陽回來的人,他以策展人的身份,邀請我們在國外藝術節或是在Youtube才能看到的偶像們來到高雄,這是一場堪稱目前為止全亞洲最具規模的馬戲藝術節。

    或許你還不知道什麼叫做「馬戲」,但就是因為不知道才有更多的腦容量去認識「馬戲」嘛!不過如果你以為你來會看到像 #太陽馬戲團 那樣的表演,那就錯了!這就跟你聽到舞蹈只會想到 #雲門舞集 一樣可悲,台灣有那麼多的官員在講 #發展本土多元文化 ,可是每次卻把大把大把的鈔票放在那些已經能在世界上生存的劇團、舞團,這是不是太可笑了呢?這世界上還有更多更值得去吸收的事物。

    為了不要把大家鎖在一個框框裡,許多藝術與人文課本裡沒教的、表演藝術相關科系老師沒告訴你的,這次透過陳星合及他身邊所有夥伴的力量、藉由衛武營這塊土地,通通告訴你!講到這裡,不懂沒關係,一起去衛武營吧!直接把食物放在你面前,你才能思考怎麼去吃它不是嗎?這次你不用跟我們一樣花上5萬飛去歐洲,你只需要一張來回車票就可以全部獲得(除了Peter的演出需要購票,其餘免費,能搶到位子就爽爽看),怎麼想都覺得超級划算!!

    活動日期:10/28~30(星期五~日)

    活動地點:高雄衛武營

    官方網站:http://waf.org.tw/activities/circusseries/

    臉書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95558390623889/

    1.這次 #馬戲平台 中,我有嘉賓秀演出、街頭演出、溜溜球工作坊
    2.我很認真看待我喜歡的東西,你是不是該來看看我到底在認真什麼?

    ===================================================

    素材來源(按照順序)

    陳星合 https://youtu.be/yyDjgl5kdsQ
    福爾摩沙馬戲團 https://youtu.be/gEC0B2MeEwk
    池田洋介 https://youtu.be/rBbg7Cgm7MI
    Jacob Sharpe https://youtu.be/b0POWlTPpas
    Mieke Lizotte https://youtu.be/7eCjvJ_OjPc
    Svetlana Zueva https://youtu.be/mjwvygBQZMc
    Gon https://youtu.be/qam0Wk7vGVM
    李昂軒 https://youtu.be/0gTG54NiQs4
    Arisa Takami https://youtu.be/L3DF6CWAupk
    趙敦毅 https://youtu.be/703BXa3o5eM
    趙志翰 https://youtu.be/5DCxAbIHHzg
    Cie HappyFace https://youtu.be/tWBBohFZIYA
    張逸軍 https://youtu.be/fFUnsNBDGck
    吃兔子的人 https://youtu.be/zLGufhbXGyU
    Peter Shub https://youtu.be/UY0wrHgBPYs
    楊元慶 https://youtu.be/_J8VwwA38r8

    FB粉專 / https://goo.gl/dRfJuQ
    IG / https://goo.gl/1UtZSy
    Line@ / @yoyoyang
    教學 / https://hahow.in/cr/yoyo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