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火力發電廠分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火力發電廠分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火力發電廠分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火力發電廠分布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病毒、空汙:謠言滿天飛 需要科學治理 彭啟明/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空汙原因,單純歸責於某一單一排放源,恐怕難一窺全貌。圖為台中火力發電廠。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新冠病毒肆虐至今,許多網路謠言透過社群媒體廣傳,病毒好像結合空氣及網路傳播,讓大家恐慌感加重,也造成困擾。 第...

  • 台灣火力發電廠分布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2-25 13:00:33
    有 12 人按讚


    病毒、空汙:謠言滿天飛 需要科學治理

    彭啟明/台灣防災產業協會理事長(台北市)

    空汙原因,單純歸責於某一單一排放源,恐怕難一窺全貌。圖為台中火力發電廠。圖/台中市政府提供

    新冠病毒肆虐至今,許多網路謠言透過社群媒體廣傳,病毒好像結合空氣及網路傳播,讓大家恐慌感加重,也造成困擾。

    第一個謠言是東北季風情境下常帶來境外空汙,網友從氣流圖中看到台灣的空氣來源或會下雨的對流雲系經過湖北武漢,空氣或雨水會帶來武漢病毒?

    這類訊息經大量傳播,引發恐慌。過去有探討細菌會隨沙塵微粒長距離傳送,但目前沒有任何研究能證實病毒能適應天氣,傳送到數十到數千公里之外,甚至隨大氣垂直運動到雲雨內,病毒隨著雨水而來。

    第二個謠言是網友從國外氣象網站的東亞空氣汙染分布,發現武漢上空出現驚人濃度的二氧化硫,推測武漢有一萬四千具屍體被焚燒?

    許多開放的空汙分布圖,並非各地實際的空汙數據。燃燒石油及煤炭是排放二氧化硫主因,人體雖含有一些硫化物,但人體燃燒後只會轉化成低濃度二氧化硫,不會是高濃度排放,二氧化硫濃度指標並不適合作為遺體焚化的判斷依據。

    類似的問題也常出現在我們身邊,例如多數人討論空氣汙染,已經簡化到今天是「來自境外的中國大陸空汙,放毒氣害台灣」或是「中火猛燒煤炭造成中部空汙」。

    過去研究上,境外的空氣汙染在全年總累積量,平均約占三成,本地汙染占七成,包含工業、交通源及其他各種來源累積的「共業」各占約三分之一。某些空汙事件中,順著東北風的境外汙染,結合本地占到九成以上貢獻,但多數汙染事件則是本地汙染配合穩定的天氣而累積,天氣扮演關鍵驅動力。

    像這周是典型的「好天氣不見得有好空氣」,穩定的東風到東南風,西半部在背風面很穩定的大氣條件,本地汙染物很難擴散稀釋。如果留意到空汙的濃度變化,可以顯著看到許多工廠、汽機車、生活及農業產生的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結合穩定強烈的太陽光照射下,大氣光化學反應衍生的臭氧及細懸浮微粒,這在中午到傍晚時間特別明顯。

    台灣多數都市都有此類似問題,如果把這空汙單純歸責於某單一排放源,恐怕難窺全貌。以台中火力發電廠為例,根據許多研究成果,電力業占境內汙染的比例不到一成,很多人以為煙囪很高,汙染排放一定很多,但實質上是反而可稀釋更多,不見得影響到當地附近的空氣品質。

    因此解決空汙問題,需要不厭其煩以更透明的方式,從各種汙染物來源、氣象條件、擴散傳送及對能見度與人體的反應與感受著手,尤其縱使把某些汙染源減至零,但生活及交通上的各種排放,或是境外汙染物,仍有可能因為某些氣象條件而惡化,需要有更科學的方案來應變調整,以及同理心的全盤處理才是良方,以簡化的思考面對空汙治理,可能於事無補。

    這次防疫工作,目前台灣受到國際稱道,國人也相當支持,衛福部長陳時中願意化繁為簡以科學治理方式,和大家用資料溝通化解歧異是主要因素,期待面對台灣的空氣汙染也能有位合適的空汙全權指揮官,大家和他一起順時鐘,面對空汙才有解,也才能面對各種似是而非的網路謠言。

  • 台灣火力發電廠分布 在 說說能源 Talk That Energ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5-26 08:30:00
    有 170 人按讚


    #以核養綠目標只有一個續用核電
    #不懂就先看完理由書再來跟我吵

    關於以核養綠公投所提能源配比,一直被拿來攻擊說甚麼燃煤四成比政府規劃的三成還高根本就是增煤,這邊一併回應:

    ▌以核養綠從頭到尾都沒有主張的能源配比
    國家能源藍圖能源配比規劃何其困難,在中央更是跨部會跨地方的議題。在人物力拮据的情況下,以核養綠團隊不可能真的去盤點出到底台灣未來能源配比該如何決定,以核養綠公投的目標只有一個,續用沒碳排、沒空汙而且價格相對低的核電。就這樣。配比要如何訂,公投方就是希望可以納入核電之後再做一個通盤性的檢討,要再開能源會議也好、能源轉型白皮書也好,就是讓核電變成一個選項在會議桌上被討論。

    ▍以核養綠根本是增煤?
    不管是1234配比或是235配比,相較於現在已經高達47%左右的燃煤都是減煤,燃煤比例在下降時都會先經過40%,有機會直接變30%以核養綠也樂觀其成(再生能源也是如此)。但有些人如詹十一敗律師會拿台電目前的發電配比(燃煤3X%)來說1234叫增煤,靠,環保署副署長連能源局資料跟台電資料都不會分,難怪官司一直輸...這種都跟風啦...然後這些比較根本就沒有意義,因為以核養綠的目標就是核電續存。而蔡政府的能源配比根本沒有被寫入法律,也無法確定能否達成。

    ▍潔能家園1234到底怎麼出現的
    這是馬政府時期的規劃,這個配比是我們都很熟悉的長輩提的,不僅是考量空污與減碳,也考量了價格成本等因素,所以他提供了這樣一個方案。我第一次看到被拿來攻擊是出現於趙姓研究員的投書,而且投書中還很明確說是參考馬政府規劃。公投中,就因為各種莫名其妙情形開始被攻擊,我個人很傻眼為何廖黃兩人要一直強調什麼先回到平衡狀態這種空泛說詞,這兩人就是顧慮到前面提到的長輩,相當敬重他的意見,才沒有切割這樣的配比,讓志工很辛苦,也導致對方再結合莊學者算出了一個空汙排放係數後,較2025非核規劃增煤的帽子就再也拿不掉。但前提是,他們都認為2025的燃煤三成有辦法可以達成,卻根本不見辦法...

    ▍即便是2025真的1234空污也未必較差
    如果要比排放總量,確實蔡政府提出的235一定會比較乾淨,前提一樣是可以達成的話。但我們在討論空氣汙染議題的時候,並不會只有討論總量,也會討論空污的濃度與分布。如果台灣的燃煤電廠是非常分散的,如北中南各蓋一座,比起超級集中的天然氣發電廠集中在北部,帶來的空氣汙染模式就完全不一樣,這是莊大學者平常那麼愛跑模擬,卻不用跑模擬來顯示1234的空污分布的主要原因。

    ▍支持非核家園為何只有131415同意?
    去年國民黨也有提反空污公投要求每年減少1%火力發電,我完全看不懂覺青不同意這一道題目的原因。目前台灣的火力發電佔比有86%,即使是蔡政府規劃的203050,火力發電是80%,從2019開始到2025一年降1%根本超級剛好,與蔡政府的規畫非常一致,看不懂不同意的點阿。我也不懂為何蔡政府要出來表示反對阿。所以,你們沒有很在意反空汙,就只是想找以核養綠公投查而已,或只是為了反對KMT而反對。

    ▍發展再生能源可減少燃煤?
    這道命題我樂觀其成,目前再生能源很多的德國就是如此,但實質上,比造台電的調度原則有困難,台電目前仍是以經濟調度為優先,也就是燃煤電廠仍扮演其基載角色,再生能源現階段發展起來減少的基本上會是燃油與燃氣兩種所謂火電,除非因為地方生煤管制或是自主降載,才有可能讓燃煤實質減少,當然取而代之的就是天然氣,然後產生另外一種風險就是了(英國短期是以氣代煤)。

    簡而言之,以核養綠公投的理由書裡很清楚的交代公投目的就是續用核電,沒有所謂的1234,我個人也認為短期內要1234有困難,加上空污碳排等考量我個人心中有別的配比,但一樣,提出一個配比需要連動非常多的東西,例如天然氣接收站的議題,都需要再仰賴政府提供平台或是與公投方共同合作。

    最後,台灣淪落成目前這樣滿可憐的,別的國家的能源目標都可以是2030,2040乃至2050的長遠規劃,方便與永續發展或是氣候目標對照比擬。我們卻要卡在2025裹足不前。

    ******************************************************
    請大家務必在五月底以前,把所有的連署書寄回萬華總部!

    ⚡️重啟核四公投連署書(請雙面列印)
    https://tinyurl.com/y445gkxw

    108-49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05號26樓之2
    以核養綠公投領銜人 黃士修 先生收

    ✅現在就加以核養綠小幫手LINE好友
    https://line.me/R/ti/p/%40yyy2460i

  • 台灣火力發電廠分布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2-05 08:40:00
    有 50 人按讚


    核一今天(12/08/2018)開始除役,料將耗逾台幣千億費用,運轉40年,拆除復原要花25年!! (12/03/2018 蘋果日報)

    位於新北市石門的核一廠,將是國內首個除役的核電廠。根據台電規劃,將需花25年才能完成建築物拆除和土地復原,耗費的成本更可能達上千億元。

    台電原估算除役經費是182億元,但根據最新評估,每座核電廠除役需1400億元,加上核廢料貯存方案,3電廠除役總費用高達6200億元,核後端基金恐短缺近3000億元由全民埋單。台電對此回應,仍在估算當中。

    (洪敏隆、許麗珍╱台北報導)運轉40年的核一廠1號機運轉執照後天(本周三,12/05/2018)到期,代表國內將首次啟動核電廠除役作業。雖然台電尚未拿到原能會發給的除役許可,不過預計周四起仍會展開除役準備,未來會正式啟動除役。根據台電規劃,將需花25年才能完成建築物拆除和土地復原,耗費的成本更可能達上千億元。

    位於新北市石門的核一廠1970年核准興建,隔年底開始施工,1973年10月爆發石油危機,火力發電成本暴增,核一廠被列入十大建設計劃優先興建工程,廠內的1號機1978年12月6日順利啟用,2號機隔年7月16日商轉,依規定僅能各運轉40年,2機組運轉期限分別於後天及明年7月15日到期。

    台電在2015年時就已提出核一廠除役計劃,目前核一廠除役環評仍在環保署審查,通過後需進一步取得原能會核發的除役許可。

    1號機已停機近4年

    根據原能會網站資料,各國核電廠除役大多需要花20到25年時間,全球有160部核電廠已停止運轉,有17部已完成除役,分布在美國、德國、日本,除役後多數場址拆除後作為綠地不再利用,美國也有少數廠址轉為火力發電廠。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說,未來規劃採4階段共25年時間除役,包括前8年的廠區除污階段、12年的實質拆廠階段、3年的廠址最終偵測階段、最後2年的廠址復原階段。台電會依規定在12月6日起啟動除役準備期各項作業,至於廠址的未來用途目前未規劃。

    其實核一廠2機組已實質停止運轉多時,1號機因燃料組件把手鬆脫,自2014年12月停機至今已近4年,2號機因去年6月廠內電塔倒榻加上燃料池不足,也已停機至今。

    基金短缺全民埋單

    台電原估算除役經費是182億元,但根據最新評估,每座核電廠除役需1400億元,加上核廢料貯存方案,3電廠除役總費用高達6200億元,核後端基金恐短缺近3000億元由全民埋單。台電對此回應,仍在估算當中。

    原能會說,德國核電廠約20年可完成除役,台灣25年除役目標應可達成,首階段除污作業若因不可預期因素無法進行,台電也可敘明理由申請延長除役時間。台電也說會持續跟新北市府溝通,希望一期乾貯可先啟用,讓燃料棒先退出執行除役工作。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洪申翰說,輻射除污、拆除工程與輻射防護等工作如何落實及確保安全等,應讓公民實際參與監督。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說,《電業法》條文都可廢除,《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隨時可修改,將爭取核一先停機,等修改法規後,再恢復運轉。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1203/38196221/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