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格鬥選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為什麼這篇台灣格鬥選手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台灣格鬥選手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NKN (99%是眼鏡與吐槽)看板MMA標題Re: [請益] 台灣格鬥環境的問題請益時間Wed ...



當拳迷多年也有點心得,一些個人感想。

1.職業格鬥賽是一種文化。

要國民愛好比武幹架,格鬥賽發展才會好。
像日本有武道文化,美國有歷史悠久的摔角跟拳擊傳統(幾位美國總統有打過職業摔角)
,俄國是戰鬥民族(俄國總統是柔道高手),這些文化中有決鬥傳統,現代格鬥賽事於是
繼承這些精神。
華人武術圈雖也練拳,但是練身體健康的多,好一點練來防身,練單挑決鬥的少。


2.職業格鬥賽需要錢。

沒觀眾沒收視,職業賽就做不起來,培養觀眾甚至比培養選手還難。美國是格鬥大國也因
為有錢有觀眾,大家願意付錢看比賽,就算這樣MMA也是花了很久才發展到今日規模。
更別說得像拉斯維加斯跟新加坡那樣,格鬥賽做為賭博綜合娛樂企業的一部份來舉行,背
後有龐大金流能支持,舉辦職業格鬥賽才能長期維持。
日本發展職業格鬥賽事,一度盛極一時,在經濟衰退後沒有賭博加持,現在卻變得很小眾
。雖資深拳迷研究都很深,但現在看MMA的人可能比看職業摔角的還少了。
MMA本來從職業摔角中分流發展出來,但經營多年後,觀察可以發現,拳拳到肉的職業格
鬥賽,選手容易受傷,出賽頻率很低。
職業摔角是寸止的娛樂秀,選手可以頻繁出賽表演,且因有表演性質,選手是一種明星,
會表演會講話,可以靠賣寫真集賣周邊商品辦簽名會等明星商法,廣闊財源。
MMA選手多是悶著頭打拳的人,很難這樣賺錢。(少數會嘴砲炒新聞的例外)


3.職業格鬥賽是底層年輕人翻身途徑。

這現象是世界共通的,也不只MMA,甚至歷史悠久的拳擊或泰國拳都是如此。
很多職業運動是不會唸書但身體素質好的社會底層年輕人翻身途徑,格鬥賽事尤其如此。
不少職業格鬥選手是年輕時血氣方剛,無處發洩,但沒去混黑幫而是被教練拉入投身格鬥
運動,才能打拳賺錢
如果注意觀察很多格鬥選手背景,很多都是夜店保鑣或台灣這邊說的8+9出身。
而且沒打贏向上發展就沒收入,選手層培養也很困難。
極端一點說,要充實格鬥選手的來源,背景要社會貧富差距很大。


4.職業格鬥賽沒優秀選手炒不出知名度。

很現實的問題,多數一般淺層觀眾其實不是看比賽而是在看選手。選手的名號夠響亮,才
能帶動觀眾看比賽。這也是為什麼少數選手炒作話題就能讓比賽PPV大賣。
於是若想要促進觀眾看比賽,參賽選手最好是有既存的知名度。現在網路時代已經不像以
前可以隨便唬爛一些名號來炒作選手,大家都會查戰績。
所以選手最好是在業餘賽事已經有很好成績,像是業餘拳擊冠軍或是摔角冠軍之類的,又
或者曾經旅外挑戰一些海外強者獲勝,才容易炒知名度。



回到台灣,台灣的運動文化是要形象清新健康練身體的,格鬥賽這種互毆運動打到臉腫骨
折出血的,向來不是很被推薦。
雖台灣在跆拳道項目於世界賽事有點成績,但那也跟參賽國少有點關係。
奧運參賽國多的格鬥項目,如摔角、拳擊、柔道等等,台灣都不強,沒有充實的選手來源


先不說職業拳擊賽歷史悠久。
在美國,MMA選手的大宗來源也是摔角選手因沒有職業賽可打故加練拳擊投身MMA。
在日本,角力跟拳擊外,柔道也是MMA選手的重要背景。更別說其他空手道、泰國拳等運
動,在日本都有數十年長期發展歷史。

總之,台灣格鬥文化不深,沒有花錢看人打架傳統,貧富差距有但不極端,選手層不充實
,各種方面來看,都沒有促進發展格鬥運動的利多。
個人認為要發展格鬥運動,還是先去打奧運比較實在,奧運的摔角、柔道、拳擊等項目有
人能拿獎牌,再去日本或新加坡投身既有職業格鬥賽事,拿幾個冠軍打出名號,才有可能
回國促進國內職業格鬥賽事長期發展。

職業賽的背後都要有很多觀眾跟業餘選手在支持。跟很多格鬥運動大國相比,台灣現在還
遠不成氣候。

全世界最多人看的格鬥運動職業拳擊賽,都做不起來,何況MMA。

就算真有教練發掘了素質優秀選手,應該也是送去日本或美國武者修行,才比較有機會闖
出名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217.124.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MA/M.1544579853.A.C34.html
NKN : 2000年代盛極一時的日本K-1跟PRIDE因經營不善崩潰 12/12 10:02
NKN : 雖一直有維持命脈但現在只剩一些小眾賽事 規模再難 12/12 10:03
NKN : 跟UFC比 甚至還輸給新加坡的OneFC 格鬥賽很難經營的 12/12 10:04
NKN : 職業MMA選手知名度也難跟各種奧運國手相比 生活困難 12/12 10:05
NKN : 就選手觀點 收入不穩定職業生涯短 沒有熱情無法投入 12/12 10:07
NKN : 打職業摔角都收入更穩定且職業生涯還長些 12/12 10:07
NKN : 為什麼這麼困難還要舉辦跟參加格鬥賽 背後都是文化 12/12 10:08
kee32 : 這篇也推,真是血淚斑斑 12/14 11:15
graciehunter: PRIDE跟K-1全盛期被強制退場不是因為經營不善喔 12/17 13:09
graciehunter: 是因為扯上黑幫被抽富士電視台命根子銀根 12/17 13:10
NKN : 講到一時跟UFC相提並論的PRIDE倒閉又是一個很長故事 12/17 14:54
NKN : 各位想想看為什麼被一個電視台抽資金就倒了 背後 12/17 14:54
NKN : 財務基礎不健全 收入來源有限 就是原因 12/17 14:54
NKN : UFC跟FOX電視台合作 但不是靠FOX電視台就能有今天的 12/17 14:55
NKN : 然後管理階層不夠健全 用昭和職業摔角作風炒作選手 12/17 14:56
NKN : 沒有像UFC一樣發展成基礎更健全的運動 於是流行過了 12/17 14:56
NKN : 也就被大眾遺忘 12/17 14:56
NKN : 最近那批人又跑出來回頭搞什麼異種格鬥技巖流島賽事 12/17 14:57
NKN : 也是走回頭路炒作話題搞格鬥綜藝節目 讓人嘆氣 12/17 14:57
NKN : 反倒是職業賽事規模不大的修斗 雖然看的人不多 12/17 14:58
NKN : 至少格鬥運動基礎更健全 12/17 14:58

弄錯了修正。
舉辦巖流島的是舊K-1系統的人馬。
舊PRIDE系辦的是RIZIN。

PRIDE跟K-1倒閉後,日本出現一堆辦沒幾年就停的MMA跟Kickboxing賽事,
沒注意查常弄混,讓人唏噓。

修斗則是職業賽規模一直做不大,但老資格MMA團體經營很多年。

為什麼會這樣,個人認為PRIDE跟K-1的經營層很多是娛樂媒體界出身,擅長炒作話題,
但不是真的很懂如何讓一種運動穩定紮根。
※ 編輯: NKN (203.217.124.40), 12/17/2018 21:41:11
kee32 : 再推你的補充 12/18 15:47
patentshit : 修斗有類似拳擊的制度,從業餘賽到職業賽都有分級 12/18 23:48
patentshit : 制度,正常的公式戰積分制度,讓參與者有機會逐步 12/18 23:48
patentshit : 晉升 12/18 23:48
patentshit : Pride跟K-1都是找現成的明星選手辦大秀,可以辦得 12/18 23:51
patentshit : 火熱,但穩定性自然也不好,只要有點財務問題付不出 12/18 23:51
patentshit : 高出場費,很快就會沒活動 12/18 23:51
patentshit : 但修斗的比賽可大可小,反而可以持續維持活動 12/18 23:52
patentshit : 比較起來,修斗的pool就很大,隨時都可以辦個比賽 12/18 23:54
patentshit : Pride/K-1完全就是沒錢就沒人,並沒有自己的選手poo 12/18 23:56
patentshit : l,想辦小型比賽還不見得辦得起來 12/18 23:56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