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族群衝突 例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族群衝突 例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族群衝突 例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族群衝突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萬的網紅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福爾摩沙多元族群島嶼史觀】台灣人都要知道的歷史!公視史詩大戲《斯卡羅》 重現「羅妹號事件」 6分鐘首波預告 羅發號事件亦稱羅妹號事件,是一場發生於1867年3月,因美國商船羅妹號船難者誤闖斯卡羅的領土,被視為侵略者,依當地習慣法將美籍船長等13人處決,繼而引發的外交事件;事後美軍前往軍事報復,史...

 同時也有1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窩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石虎生存現況與威脅 01:14 雞舍計畫監工——邱仕業 02:20 雞舍計畫專員——陳祺忠 03:35 苗栗雞舍主人——盧阿姨 05:35 石虎媽媽——陳美汀 08:00 拯救石虎募資計畫2.0 08:10 花絮 石虎是臺灣最後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同時也是淺山生態系的指標物種。數量稀少...

台灣族群衝突 在 睿聆Vivian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0:29:28

謝謝好多朋友與主內弟兄姐妹的關心,你們的私訊我都收到了,真的謝謝你們!但因為私訊有點多無法一一回應,就一併在這裡感謝大家❤️ 也許事發的當下多少有些心情的起伏,但是還好我有阿爸天父可以倚靠,在人生的道路上,或多或少就是有這些小石子、大石頭需要跨過或忽略,但是還好我有阿爸天父的陪伴,神的愛是所有問題的...

台灣族群衝突 在 有話好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8:46:18

#Delta 已在社區,疫苗政策該調整應戰嗎? 新北 #幼兒園 群聚感染事件,是近期疫情延燒熱點,雖然今日確診並未進一步擴大,但也已累計 27 例。更重要的是,基因定序發現其中一些個案可能感染已久,這是否表示,Delta 在社區中已有數波的傳播鏈?亟待疫調進一步追蹤。 面對 Delta 疫情進入...

台灣族群衝突 在 Buan月亮說話 | 月亮曆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10:36:08

【尚未追上之前——媒體作為賦權與集體創傷療癒的一種路徑 (上)】 首先要感謝社會科學實踐種子論壇的邀請,很開心也很興奮可以在眾多推動各項權益實踐與媒體識讀的場合裡,用自己的方式說出自己的觀點,少不了自我介紹一下: Uninang Mihumisang ! Inak ngan hai tupaun-...

  • 台灣族群衝突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7 22:00:17
    有 240 人按讚

    【福爾摩沙多元族群島嶼史觀】台灣人都要知道的歷史!公視史詩大戲《斯卡羅》 重現「羅妹號事件」 6分鐘首波預告

    羅發號事件亦稱羅妹號事件,是一場發生於1867年3月,因美國商船羅妹號船難者誤闖斯卡羅的領土,被視為侵略者,依當地習慣法將美籍船長等13人處決,繼而引發的外交事件;事後美軍前往軍事報復,史稱福爾摩沙遠征事件。最後,斯卡羅與美國雙方正式簽訂了「南岬條約」,羅發號事件始告落幕。

    歷史上「羅妹號事件」的發生,須追溯到龜仔甪社百年前幾乎被洋人滅社的恩怨遠因,為了替祖先報仇並保護部落,於是攻擊擅闖領域的洋人,並非無端引戰。

    法比歐演出美國領事李仙得,為消弭因羅妹號事件所引發的風波,來台進行調查、懲凶,遇見了温貞菱飾演、原漢混血的神秘少女蝶妹,讓他對這片土地更感好奇;法裔美籍的身分,讓李仙得終其一生都在尋求認同,這也讓他對蝶妹的身分多了些理解。

    蝶妹是琅𤩝客家人與原住民的混血,因通曉英語,擔任李仙得的翻譯陪同進行調查,卻與解開身世之謎後重返部落、由黃遠飾演的弟弟「阿杰」產生矛盾與對立,過程中兩姐弟對自身客家與原住民的混血血統,在身分認同上不時感到困惑:究竟哪裡才是歸屬?

    「羅妹號事件」下的台灣族群衝突

    「羅妹號事件」的風波也引發閩、客、馬卡道平埔等族群長年的恩怨積累,劇中社寮頭人吳慷仁、柴城頭人雷洪、保力客庄頭人夏靖庭,這三大族群在大時代的困境下,夾縫中求生存,都只為了要「活下去」。吳慷仁飾演的「水仔」,為了部族生存,常於閩、客、部落間角力與調解,受到事件波及的他,卻又無從脫身且無力反擊。

    「羅妹號事件」最終由斯卡羅大股頭卓杞篤展現過人的智慧與勇氣,統整各社之力齊心對外,與李仙得簽下台灣第一份國際和平盟約「南岬之盟」,紛爭終得落幕。

    而過程中因清朝官員認為「羅妹號事件」發生之地為「不隸版圖」、「治理不及」之境,引發李仙得對台灣番地所屬的質疑,之後李仙得轉任日本外務省顧問,以國際法及「番地無主論」之由,提供台灣情報,協助日本出兵台灣,自此改變台灣命運、影響台灣未來。

    「羅妹號事件」不僅是部落與洋人的一次衝突,更是每個台灣人都必須知道的歷史、一次影響深遠的國際事件。

    羅發號(羅妹號)事件 經過

    1867年(同治六年)3月9日,美國商船羅發號(Rover,又譯羅妹號)自中國廣東汕頭港開往滿洲牛莊港,3月12日途經臺灣海峽時,遭風浪漂流至七星岩(位於今恆春外海)觸礁沉沒,14名遇難船員[1]於獅龜嶺海岸一帶登陸(位於恆春半島,今墾丁附近),於「龜仔甪社」(排灣語:Kulaliuc,又譯龜仔律社,今墾丁國家森林遊樂區旁社頂部落)上岸,誤闖排灣族領地,被誤認為侵略者,故遭到原住民武力反擊,船長約瑟·杭特(Joseph Hunt)與妻子梅西·杭特(Mercy G. Beerman Hunt)等13人遭出草殺害。唯一倖免的粵籍華人水手逃至打狗一帶(今高雄),並向當地清廷官府報告。

    清廷其「理番」政策以教化程度高低來劃分熟番、生番地帶,對法令無法管轄的「生番」地帶向來以不歸王化的理由,不願介入。清廷地方官員以番治番、以夷治夷的觀念,企圖消極處理,便在地圖明顯標出官權不及的「番界線」,以枋寮至鵝鑾鼻為排灣族之地,不在管理之內作為緣由而不受理此事,美國於是決定自行處理。

    後續交涉

    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聞訊後赴台,1867年4月18日抵達台灣府,希望能與原住民直接聯繫,但被拒絕上岸。1867年6月,美國海軍派軍艦二艘、水兵181名遠征,在英國商人必麒麟引路下成功登陸,惟仍遭臺灣原住民伏擊得手,遠征軍指揮官麥肯齊戰死,美軍撤退,美國政府態度轉趨強硬。

    見到美國政府態度強硬,清廷才驚覺事態嚴重,恐開罪美方,便命令台灣總兵劉明燈率兵士500員進發,至柴城一帶(今屏東車城鄉)受阻於瑯嶠十八社的抵禦。劉明燈乃與首領卓杞篤見面,企圖說服解散聚集的原住民。

    李仙得見清廷方面亦不得要領,自偕同「通事」六人於9月4日扺臺,劉明燈不得已9月10日率兵隨行,9月23日到達琅𤩝[11](今屏東縣恆春鎮)。10月10日在琅𤩝與臺灣瑯嶠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直接交涉,雙方達成口頭協議,同意歸還船長杭特夫婦的首級及所劫物品,並允諾將來海事受難者皆以「紅旗」為信號求援,表示對臺灣頭目的友好,也希望不再殺害船難者,是為南岬之盟之平等條約。不過美方要在象鼻山設立炮臺、燈塔的要求,為出席的清廷臺灣道尹吳大廷、台灣總兵劉明燈否決,造成日後美方直接繞過清廷與排灣族「親善盟約」的另一項因素。李仙得10月23日回到廈門。

    同治八年(1869年)2月,李仙得再度來台確認原住民是否遵守該條約,2月28日與卓杞篤再度會面,雙方正式簽訂了「南岬條約」的書面協議,羅發號事件始告落幕。

    影響

    由於李仙得在此事中獲得大量有關台灣的珍貴資料,之後在台灣牡丹社事件(屏東)中,受到了日本政府的器重,獲日本聘任為「外交顧問」,協助日本交涉和對付台灣住民,特別是屏東原住民。

    在「親善盟約」中,李仙得要求在「番界」中建築砲台、駐紮守軍,讓原住民感到「威壓」的存在,然而此砲台後遭清朝所廢棄。終於,在同治十年(1871年)又發生琉球國人民船難事件,甚至進而引發史上著名的牡丹社事件。

    清廷受船難事件頻傳之影響,以及羅發號及牡丹社事件後美國與日本等國際壓力,於1875年在恆春設立燈塔(即今著名的鵝鑾鼻燈塔),保障台灣海峽東南部與巴士海峽之海上運行及作業安全。
    (以上內容擷取自網路維基百科)

  • 台灣族群衝突 在 窩窩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24 23:12:24

    00:00 石虎生存現況與威脅
    01:14 雞舍計畫監工——邱仕業
    02:20 雞舍計畫專員——陳祺忠
    03:35 苗栗雞舍主人——盧阿姨
    05:35 石虎媽媽——陳美汀
    08:00 拯救石虎募資計畫2.0
    08:10 花絮

    石虎是臺灣最後僅存的原生貓科動物,同時也是淺山生態系的指標物種。數量稀少的牠們,面臨的「雞舍衝突」可說是族群走上滅絕之路的最後一根稻草,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與動物媒體窩窩因而共同發起搶救石虎的群眾募資,力拼翻轉石虎的命運。

    【拯救台灣石虎募資計畫2.0】打造友善石虎國家隊:https://wuo-wuo.com/crowdfunding/for-leopard-cat

    採訪|陳信安
    拍攝、剪輯|蘇于寬

    特別感謝|台灣石虎保育協會 資料提供
    特別感謝|房業涵主播 旁白獻聲

  • 台灣族群衝突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24 12:24:13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 台灣族群衝突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24 12:23:49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