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新聞電子媒體記者協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新聞電子媒體記者協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新聞電子媒體記者協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新聞電子媒體記者協會產品中有6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高虹安,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說好的台鐵改革?新竹香山再驚見鐵道缺失》 一點一滴小疏忽,釀成恐怖大災難! 今年4月2日發生的太魯閣號事故是台灣近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鐵道事故,造成49死247輕重傷,交通部在4/21於立法院備詢時也稱「已立即盤點台鐵六年安全改善計畫之264件工程」,並且篩檢出204件有安全疑慮的工程進行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在同性婚姻立法上是亞洲第一,這也引起很多鄰近國家的討論。如果看看中國的例子也很有趣。從去年底開始,中國也很罕見有官方提同性婚姻合法的議題。 根據中國最大同志交友平台「Blued」2015年發佈的白皮書顯示,中國有將近7000萬同性戀者,約佔總人口比重的5%。中國官方雖分別在1997年和2001...

台灣新聞電子媒體記者協會 在 Howard Huang 黃傲天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8:43:39

【「他們」怎麼了?移工群聚速覽】 最近的新聞報導、指揮中心記者會,都大篇幅追蹤苗栗電子廠群聚狀況。這件事為什麼這麼重要?有三大原因:「#疫情擴大升溫疑慮」、「#半導體供應鏈斷鏈危機」、還有你可能沒注意到的,「#移工處境及蒙受的污名」。 - ☠️ 雙重憂慮:疫情更加嚴峻 +「#護國神山」產業斷鏈...

台灣新聞電子媒體記者協會 在 Gina環球旅行生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02 17:47:12

上週受 台灣虎航 邀約參加 全台首架空中巴士A320neo的發表會 對於飛機迷的我來說相當興奮!! 未來聽說還有14架新的飛機會進來 以後搭台灣虎航去日韓 或是去其他地方都有新飛機可以座了耶! 也是疫情以來 久違一年多沒去的機場 真的好久沒有去機場了 好想出國啊! 以下部分新聞稿及圖片由[台灣虎航...

  • 台灣新聞電子媒體記者協會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06 19:24:33
    有 1,270 人按讚

    ⚠《說好的台鐵改革?新竹香山再驚見鐵道缺失》
    一點一滴小疏忽,釀成恐怖大災難!

    今年4月2日發生的太魯閣號事故是台灣近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鐵道事故,造成49死247輕重傷,交通部在4/21於立法院備詢時也稱「已立即盤點台鐵六年安全改善計畫之264件工程」,並且篩檢出204件有安全疑慮的工程進行檢核。歷經3個月後,台鐵於7/19參加民眾黨立法院黨團舉辦的座談會中表示,其中202件工程已完成各項工安考核,且已於7/6同意復工。

    ⚠不料,近日我們團隊主動出擊,發現列在「鐵路行車安全六年計畫」的三姓橋車站竟有多項工安品質的瑕疵,因此我們也立刻在上週親自到現場勘查,實際走訪香山發現:三姓橋車站不僅有工程材料隨意堆置月台、施工機具未與候車民眾隔離等問題外,施工告示牌上的QR Code竟然無法開啟全民督工網址頁面。

    事實上,新竹的狀況恐怕並非台鐵缺失的個案,就在7月底,聯合報記者實際走訪台鐵於新北市往返東部、北宜間的臨軌工地,揭露了數個「鐵路行車安全六年計畫」的工程竟有圍籬不確實、小型崩塌、鷹架聳立、警示不全等疑慮。我們不禁想問:太魯閣號事故歷經3個月,台鐵是否也遺忘了自己對於行車安全改善的承諾?

    香山香村發展協會 葉國文-香山ya來ya好 理事長沉重地指出,當地民眾對於三姓橋車站工地管理不佳的情況倍感擔憂,希望台鐵善盡工安責任,並且指出實地有工程材料堆積月台、施工機具無安全措施、施工支架與軌道距離過近且無安全隔離措施、雜物與廢棄物任意擺放阻礙排水等情況。

    對此,台鐵台北工務段黃琮翰主任承諾會於立刻針對三姓橋車站的缺失進行改善,預計於2週內完成,且目前已緊急要求施工廠商必須待火車停止後才能進行施工。而對於虹安現場質疑為何台鐵已宣稱完成的工安考核,卻現在才進行補救?台鐵局工務處王兆賢副處長回應「每個工程因應環境與地形有所不同」,但也承諾會對於在地居民的疑慮以及觀感進行檢討,並且已緊急要求廠商更新QR Code,確保未來督工網站將隨時更新。

    回首4月,交通部官員於立法院備詢時的承諾言猶在耳,然而隨著零星的工安疑慮頻傳,我們希望台鐵能夠謹記慘痛的教訓。新竹地區的車站是許多學生以及當地居民北上往返的通勤節點,倘若發生施工物掉落軌道恐怕將造成嚴重的鐵道安全威脅,這次的事件只不過是冰山一角,我們希望台鐵能夠細緻地進行總體檢,徹底改善相關缺失,守護國人在鐵道通勤的安全。

    #感謝媒體報導

    聯合報 - 高虹安揭三姓橋車站公安通報仍失靈 台鐵允諾改善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5654682

    中時電子報 - 工程材料堆置三姓橋車站內 台鐵允兩周內移除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806001828-260407

    新頭殼 - 太魯閣號事故49人罹難 高虹安轟:沒學到教訓?工安通報仍失靈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1-08-06/616388

    聯合報 - 影/工程材料堆置三姓橋車站內 台鐵承諾改善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5654785

    自由時報 - 太魯閣號事故沒學到教訓? 高虹安控台鐵工安通報仍失靈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629515

    三立 - 怒了!太魯閣事故奪49命 高虹安爆台鐵工安通報仍失靈
    https://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978519

    中天新聞 - 太魯閣號翻版?! 台鐵三姓橋站工安通報失靈
    https://youtu.be/JfwMJYG2HfI

    民眾日報-立委高虹安掀台鐵工安漏洞 要求儘速改善與善盡監督責任
    https://www.mypeoplevol.com/Article/3009

    CTwant-太魯閣號49條人命沒學到教訓 高虹安爆:台鐵工安通報又失靈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132679

    TVBS-忘了太魯閣事故49死?高虹安爆台鐵「工安通報」仍失靈
    https://news.tvbs.com.tw/politics/1560435

  • 台灣新聞電子媒體記者協會 在 黃欽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3 08:57:03
    有 118 人按讚

    必也狂狷!不狂、不狷,何來創新?

    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當你造反時,活在傳統世界裡的人,沒有人會喜歡你!

    從事新創產業,不可能走四平八穩的中道,想用舊的方法創業鐵定撞牆。如果電子時報的定位與工商、經濟一樣,我比得過傳統的媒體集團嗎?如果我與抖音前身的「今日頭條」一樣只是匯集新聞資訊,台灣這個小市場,就算活下來也不值錢。儘管多數人不看好,但我以產業分析的經驗為賭注,賺到足夠的空間與往外發展可能(Scalable),雖然苦,但我們活下來了!

    哪些事有所不為呢?我說DIGITIMES不會只靠一則新聞、一個記者、一個研究員,甚至一個明星存活,我們得靠系統運作,上下游包抄,甚至走上國際舞台,才有足夠的發展空間。要瞭解產業觀點,我把多數的時間留給我的研究員、記者,或者我熟識的專家,他們會更有條理的告訴我真正的產業大勢,而不是「道聽塗說」的零碎看法而已!

    我在整理電動車的資料,在第一線瞭解產業趨勢。「狂狷」來自工作經驗累積的自信,而不會是暴虎馮河的衝動;我的朋友來自產業與客戶,很難是同一類型的顧問業或媒體業,這我有自知之明,所以參加一些產業協會,但不想參與新聞同業公會。

  • 台灣新聞電子媒體記者協會 在 范雲 FAN, Y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2-31 13:22:01
    有 2,349 人按讚

    #華藝聲明為何繼續魚目混珠?!

    針對 #華藝授權中方 #以中共法令 #進行紅色審查 並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消失五萬篇敏感性文章,以及消失作者名字一事,凸顯了一個台灣應該努力、卻長期未努力的方向:由納稅人與政府長期支持的學術論文資料庫應該公共化!

    很遺憾, #華藝 針對此議題的聲明,明顯是選擇部分對自己有利的事實呈現,不知道是否企圖混淆視聽?

    我昨天召開記者會,邀請 莊競程 有志者是競程、 台灣社會學會 、 臺大教授、 經濟民主連合 、博士候選人和 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 一起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跟上國際已發展20年的 #開放取用(open-access) #OA模式,推動 #學術論文開放免費取得。

    立刻引來華藝公司發新聞稿給媒體:
    強調「華藝並未壟斷市場」、「國外推動OA,目的在打擊『期刊壟斷』,而非『資料庫壟斷』,因為資料庫無法壟斷。」

    但事實上是華藝說的這樣嗎?

    昨天與會者明確表示:

    💬就算發生華藝修改資料和文章消失的事件,有些期刊仍然未必會解除合約;這是因為 #目前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被壟斷,一旦解除合約,將使得期刊和論文的 #流通受到阻礙。但研究者的學術成果最希望的就是能夠流通傳播,公共化是一個對的方向。(林國明/台灣社會學會理事長)

    💬公平會應該處理華藝 #是否有壟斷臺灣論文資料庫市場、 #濫用獨佔地位、 #違反公平競爭等問題。(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

    再者,國際推動OA,並 #不是只針對期刊,我昨天已經舉了 #很多針對資料庫 的例子,今天再多舉一些例子給大家知道:

    OA資料庫/開放典藏 (Open Access Repository/Open Archive):一種電子平台,將學術成果免費提供給任何人即時且永久地瀏覽、下載、分享。

    #OA資料庫案例:
    🔎1966年美國推出的教育資源資訊中心(ERIC,www.eric.ed.gov)及醫學文獻資料庫,可能是第一個開放近用計畫。

    🔎Digital Commons Network:
    由各國大學圖書館合力提供各大學學者的學術文章、期刊文章、論文等。文章主題涵蓋各種領域,共計超過兩百萬篇文章,免費開放全文下載,甚至不需會員或登入。文章數量最多的領域為社會科學領域。

    🔎arXiv:
    1991年開始,主要涵蓋數學、經濟、理工、生醫領域的學術文章。文章不需經過peer review即可在此平台發表,因此許多文章會先發表在此,在peer review後再發表於正式學術期刊。目前有約180萬篇文章。

    🔎SocArXiv:
    社會科學版本的arXiv。在2016年後創立。

    🔎PLos 公共科學博物館(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由一群科學家和醫生所組成的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將全世界的科學和醫學文獻變成公共財,讓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醫生、病患和學生都可以無限制地近用最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在PLoS的網站上彙整了旗下的期刊,在網站上可以自由瀏覽。

    #OA運動批評對象為資料庫的案例(包含有資料庫業務的出版集團):

    🔎在OA運動中最重要的3B宣言(2002年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2003年貝色斯達開放近用出版宣言、2003年關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知識開放取用的柏林宣言),都有提到開放典藏(Open Archives)的重要性,不只是訴求學術期刊的OA。

    🔎2014年荷蘭教科文部聯合國內大學推動OA,其主要批判對象就是越來越大的商業學術論文資料庫「Elsevier期刊出版集團」。Elsevier不只出版上千種期刊,實際上還經營了ScienceDirect、Scopus、SSRN等大型電子期刊資料庫。

    🔎各國倡議「開放典藏資訊系統 (Open Archival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 OAIS)」串連OA期刊,目的就是要建立OA資料庫,替代越來越昂貴的商業巨獸資料庫。

    #臺灣學術成果是公共財
    #臺灣已晚20年
    #現在推動知識公共化正是時候

    我的立場很明確,臺灣所有的學術研究成果,幾乎都有由教育部、科技部投入的公共預算支持。知識生產者也逐漸體認,應共同維護 #知識公共化 的理念,才能互惠互利,創造更多研究果實。

    我昨天也一再說明,華藝的事件正好給臺灣學術圈一個推動知識公共化的契機。

    身為立委,我昨天也負責任的提出可能的解方,將會持續和支持學術期刊的科技部以及教育部研商,包括:

    ➡科技部和教育部應負起責任,現在開始蒐集、整合各方意見。
    ➡規劃期程及逐年編列預算。
    ➡先從臺灣期刊及大學開始推動「開放取用」模式。
    ➡建置或完善現有的學術論文資料庫,例如國圖。
    ➡將臺灣學術論文公共化資料庫成果與全球知識公共化場域接軌!

    最後,也想回應華藝,政府推動資料庫公共化,是為了臺灣學術成果的近用性及全民共享。但請別忘了,臺灣是民主自由的國家,政府有做的,民間仍然可以做,一起為學術努力!

    #實質監督
    #提出解方

    註一: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一線學術工作者論文標題、摘要,舉例如下:

    例一:「四個國家」被改成「四個台灣」。
    例二:「東南亞國家」被改成「東南亞台灣」。
    例三:「當國家主義之路」被改成「到台灣主義之路」。
    例四:「當婦運衝撞國家」被改成「當婦運衝撞台灣」。
    例五:「國家女性主義」被改成「台灣女性主義」。
    例六:作者皮國立,名字「國立」被消失,只剩皮。

    例子太多,很多一線學術工作者都已發文指責。華藝還敢說這是華語世界話語權,一個被改得文不對題,亂七八糟的標題,就算被搜尋到又如何,看到的人只會覺得作者是不是瘋了?!踐踏學術工作者心血,莫此為甚。更不要提因為敏感而被消失的五萬篇文章,這是什麼爭話語權?這是羞辱一線學術工作者給中共下跪。

    註二:華藝授權中方竄改作者文章標題摘要,范雲評論資料庫 (至2020.12.31):

    華藝針對公共化的聲明繼續魚目混珠 👉 https://reurl.cc/5q06zR
    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記者會 👉 https://reurl.cc/7o6m4N
    我針對華藝的一次質詢 👉 https://reurl.cc/Oqxbry
    引起三家媒體以社論高規格批評 👉 https://reurl.cc/gmL1YQ
    踢爆!華藝白紙黑字授權中方廠商竄改論文 👉 https://reurl.cc/5q0zbq
    我被華藝消失的論文 👉 https://reurl.cc/Q38xVM
    紅色審查 👉 https://reurl.cc/D6WExE

  • 台灣新聞電子媒體記者協會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1-30 20:06:44

    台灣在同性婚姻立法上是亞洲第一,這也引起很多鄰近國家的討論。如果看看中國的例子也很有趣。從去年底開始,中國也很罕見有官方提同性婚姻合法的議題。

    根據中國最大同志交友平台「Blued」2015年發佈的白皮書顯示,中國有將近7000萬同性戀者,約佔總人口比重的5%。中國官方雖分別在1997年和2001年將同性戀非罪化和非病化,但總體仍持保守態度。但是這7000萬人如果沒有好好處理,也是會天翻地覆。

    所以12月一次全國人大的記者會上,負責法制事務的官員透露,有大量民眾提議「同性婚姻合法化」應被寫入民法典。這是中國官方罕見地在正式場合觸及同性婚姻相關議題。

    雖然這個議題在網路上發酵,登上了微博熱搜榜,閲讀數達到7.3億。甚至在中國媒體的民調也取得超過400萬網友選擇「支持」,佔58%,但是中國政府還是在觀望。

    中國官方雖然分別在1997年和2001年將同性戀非罪化和非病化,但整體仍然是持保守態度。像在前幾年中國有一陣子流行許多BL劇。但在2015年底,隸屬於中國廣電總局的兩個官方協會發佈《電視劇內容製作通則》,將同性戀與亂倫、性變態、性侵犯、性虐待並列列入電視劇中禁止出現的內容。雖然該通則一出便引發民眾嘩然,但自此與同性戀相關的影視作品、小說常在中國互聯網上遭到屏蔽和刪除。

    在2016年,也有一對湖南長沙的同志伴侶在民政局登記結婚遭拒,向法院起訴。這被視為是中國大陸第一宗同性戀維權案,但法官最終宣判兩人敗訴。2018年5月,芒果TV轉播歐洲歌唱大賽時將彩虹旗畫面用馬賽克遮擋。

    雖然中國看起來同婚通過的機率非常渺茫,但其實還是有一些轉機,像是在2019年7月,南京公證處宣佈對LGBT群體開放意定監護公證,允許同性戀群體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和權利。8月,北京也宣佈為兩名同志辦理了意定監護協議公證和生前預囑公證。

    台灣同婚立法是奠基在成功的婦女運動基石上,是由下而上的同志運動開始。現在中國倡議人士嘗試用解決問題的方式說幅當局,像是愛滋病的控制,「同妻」問題等等。

    而且有很多國家是因為宗教而恐同或反同。中國並沒有這個包袱。我們前幾天也寫了一則新聞,說中國電子商務平台放了一個春節廣告,裡面就是一名年輕男子在春節假期將另一名男子帶到家中吃飯,家人做出不同反應,在新浪微博上引起186.5萬的閱讀量。中國媒體說這是大陸主流廠商廣告中首次出現"同志"情節。

    台灣在同性婚姻的立法上,不算是完全成功,因為現在等於是用了一個特別法,也還有很多跟異性戀夫妻差別的待遇。如果中國迎頭改上,標榜人權立國的台灣也要思考下一步怎麼走。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