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房價下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房價下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房價下跌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8萬的網紅3Q 陳柏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3Q給台灣的提案6:房稅改革】 (2-5回顧:居住正義整體戰略) 前幾天,我從國土均衡、談到首都機能分散、再到結合公共運輸與公共照護的公宅,最後提到整合性的公宅帳戶,這些集合起來,是我談「#居住正義」的基本前提。在上述條件具備後,今天我們則要來談討論最熱烈的稅制改革。 馬英九時代,台灣房價快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03年因為SARS導致台灣房價下跌,當年買房的人身價都暴漲數倍,而如今武漢肺炎正當流行,房市是否會再次下跌,讓人趁機大賺一筆呢? SARS當年的房價會下跌,背後有許多大環境的經濟影響、政府的政策幫助,不單單因為疫情就導致房價波動,與現在武漢肺炎的背景不同,所產生的房價影響也不競相同,就讓專家替...
台灣房價下跌 在 群益期貨多莉兒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7:13:06
分享上週去餵水豚君😍 他們超有活力!好愛吃🤣 🌟本日焦點🌟 週一(9月6日)美元指數小幅上漲,由於美國適逢勞工節假期休市,市場交投清淡。 金價從七周高點附近小幅下跌,收於1823美元附近。 油價延續跌勢,此前沙特阿拉伯對亞洲買家降價的舉動令產油國發生激烈競爭的可能性升高,與此同時,新冠疫情的...
台灣房價下跌 在 群益期貨多莉兒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7:13:06
還有四個月就是2022年了 希望努力都有结果❤️ 🌟本日焦點🌟 週二(8月31日)美元指數跌至逾三周低點,投資者關注本週稍晚公佈的美國就業數據,以瞭解美聯儲可能的貨幣政策路徑;紐元和澳元領漲G-10貨幣,挪威克朗下跌。 現貨黃金因美元走軟而上揚,尾盤收報1813.62美元/盎司,分析師表示,...
台灣房價下跌 在 群益期貨多莉兒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7:13:06
要向8月說掰掰了 8月再見,9月你好☺️ 🌟本日焦點🌟 週一(8月30日)美元收盤基本持平,試圖從上週五的下跌中恢復過來,當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發言被解讀為偏鴿派。 現貨黃金從近四周高點回落,收報1810.34美元/盎司,美元從低位回升,投資者在本週晚些時候關鍵美國就業報告發佈前態度謹慎。 ...
-
台灣房價下跌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3-18 19:58:432003年因為SARS導致台灣房價下跌,當年買房的人身價都暴漲數倍,而如今武漢肺炎正當流行,房市是否會再次下跌,讓人趁機大賺一筆呢?
SARS當年的房價會下跌,背後有許多大環境的經濟影響、政府的政策幫助,不單單因為疫情就導致房價波動,與現在武漢肺炎的背景不同,所產生的房價影響也不競相同,就讓專家替我們好好分析現在的房市環境吧!
影片授權:德谷拉 Lagood (https://youtu.be/MJV8QcQdux4)
FB:德谷拉的Ya生活 Lagood's night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
台灣房價下跌 在 M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11-04 16:53:56面對台灣居高不下的房價,囤房稅在這兩年一直是個熱門話題。到底課囤房稅,對於打房有沒有效果呢?囤房稅真的能夠讓台灣房價下跌嗎?
本集M觀點,就讓我們來討論囤房稅到底有沒有用。
#囤房稅
#空屋稅
#居住正義
M觀點資訊
---
M觀點商學院 PressPlay 訂閱服務: https://lihi.cc/zY5Qc
M觀點LINE@ https://line.me/R/ti/p/%40zxy2907b
M觀點YouTube頻道訂閱 https://bit.ly/2nxHnp9
M觀點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miulaperspective/
任何合作邀約請洽 miula@outlook.com
台灣房價下跌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3Q給台灣的提案6:房稅改革】
(2-5回顧:居住正義整體戰略)
前幾天,我從國土均衡、談到首都機能分散、再到結合公共運輸與公共照護的公宅,最後提到整合性的公宅帳戶,這些集合起來,是我談「#居住正義」的基本前提。在上述條件具備後,今天我們則要來談討論最熱烈的稅制改革。
馬英九時代,台灣房價快速暴漲,之後政府陸續提出「奢侈稅」、「房地合一實價交易課稅」等稅制改革,然而,流動資金仍然充足,頂多僅減緩房價升幅,並未讓房價能夠下跌。由於台灣房屋自有率在8成左右,為了防堵大戶炒作或圈房圈地,便有人倡議「#囤房稅」、「#空屋稅」,意圖使「只持有不使用」的屋主釋出房屋,但是實際能否如此理想? 而其他不用修房屋稅法稅改手段又有哪些呢? 在圖片中可以簡單比較。
#真的打得到炒房客嗎?
我們要先想像一個場景,有一位長期無業,但對土地房屋很有興趣的韓先生一家,過去幾年靠著炒房賺進千萬,去年此時他全戶同時持有四間房產,但實際卻是以租屋、借住方式居住。那麼「囤房稅」、「空屋稅」對他有影響嗎?
先說「囤房稅」好了,雖然韓先生4間房子每間各值千萬~四千萬不等,但卻有一間掛著女兒的名字位在國外。且韓先生雖喜歡炒作,但都是持有幾年後就賣出,且有些炒作用紅單進行,房屋根本還沒過戶,因此,囤房稅對他的炒房活動影響不大。
至於空屋稅,若以水電耗用率算,則韓先生只要開著一台冷氣、或是裝個漏水水龍頭,每月千餘元水電費就能迴避。若是以實地調查算,則戒備森嚴的社區警衛,或「感情很好」的鄰居,只會證實他的確有居住事實。
如果是「#實價課稅」呢? 這個確實會推升韓先生的持有成本,然而對於財力雄厚,還兼投資未上市股票、各種儲蓄保單的他,由於房地產投報率仍相對驚人,上升的成本仍不足以讓他便宜賣出。但他財力沒這麼雄厚的鄰居就苦不堪言了,因此韓先生藉機煽動,表示「政府欺負自住庶民」,一舉成為政治明星,表示上任後要推動房地產大減稅促進經濟。
#稅制改革需在更大脈絡下推動
以上這個實例,雖然不一定符合普遍現況,但大家應該能認同不無可能。
而且,實現「居住正義」概念,重要的不是「房價下跌」,而是「需要的人住得到房子」。因此,直接供應租金、售價合宜的房子,速度最快。但這同時也涉及到要內政部整合公宅政策,並與地方政府合作;要和財政部協調國有土地管理;和國稅局等部門協調公宅帳戶的整合資格認定;要監督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強化中南部產業與基礎建設的發展,以促進人口返鄉與反向流動;也要金管會與央行管理游資......因此,不是只有「一個法案」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而是要通盤考量整體國家的未來,將居住權列為青年發展的重要必備條件,這些,都是我進入立法院後要監督推動的。
講這些,並不是否定稅制改革,反之,我支持持續檢討稅制,但我不希望大家會認為有了某個稅、修了某個法,就交代了居住正義,那些單次修法無法解決的難題,需要更漫長的溝通與持續監督!
#正義也要考慮全國性
我們要知道,持有四戶以上房屋屋主,他們手上的房子約佔台灣的8%,而實質認定的空屋,則約佔10%,若考量重疊,台灣有10-15%的房屋受稅制改革影響而有意願釋出,會讓台灣房價下跌多少呢? 許多人會引用彭建文等學者的研究,指出有效稅率上升1%,則房價跌2%,然而,這邊的有效稅率是「稅金/實際市價」,也就是要「加稅+實價課稅」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打房。
但就算我們加了25%的實質稅率,讓房價跌50%,則台北地區的房價所得比仍在8以上,但此時融資斷頭的金融擔保風險,可能已會引起經濟衰退。打房打到這樣都還不夠,你就知道馬政府任內房屋炒得多變態!
但相對而言,若用同樣力道打房,則持有不只一間中南部老家空屋,但在外地工作,或經濟弱勢房子也處分不掉的一群人就會反彈。所以居住正義不能只有「台北觀點」,同時納入「國土平衡」與鼓勵地區發展人口返鄉機制,我認為才是完整!
因此,我贊成朝多戶課稅與實價課稅方向修正,但不論新增或調整稅率,重視「地區差異」、正視「課稅成本」、透過行政手段與金融監理「減少逃漏稅」與「管理資金流動」,都是在協商相關法案時,必須考量的!
台灣房價下跌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Q給台灣的提案6:房稅改革】
(2-5回顧:居住正義整體戰略)
前幾天,我從國土均衡、談到首都機能分散、再到結合公共運輸與公共照護的公宅,最後提到整合性的公宅帳戶,這些集合起來,是我談「#居住正義」的基本前提。在上述條件具備後,今天我們則要來談討論最熱烈的稅制改革。
馬英九時代,台灣房價快速暴漲,之後政府陸續提出「奢侈稅」、「房地合一實價交易課稅」等稅制改革,然而,流動資金仍然充足,頂多僅減緩房價升幅,並未讓房價能夠下跌。由於台灣房屋自有率在8成左右,為了防堵大戶炒作或圈房圈地,便有人倡議「#囤房稅」、「#空屋稅」,意圖使「只持有不使用」的屋主釋出房屋,但是實際能否如此理想? 而其他不用修房屋稅法稅改手段又有哪些呢? 在圖片中可以簡單比較。
#真的打得到炒房客嗎?
我們要先想像一個場景,有一位長期無業,但對土地房屋很有興趣的韓先生一家,過去幾年靠著炒房賺進千萬,去年此時他全戶同時持有四間房產,但實際卻是以租屋、借住方式居住。那麼「囤房稅」、「空屋稅」對他有影響嗎?
先說「囤房稅」好了,雖然韓先生4間房子每間各值千萬~四千萬不等,但卻有一間掛著女兒的名字位在國外。且韓先生雖喜歡炒作,但都是持有幾年後就賣出,且有些炒作用紅單進行,房屋根本還沒過戶,因此,囤房稅對他的炒房活動影響不大。
至於空屋稅,若以水電耗用率算,則韓先生只要開著一台冷氣、或是裝個漏水水龍頭,每月千餘元水電費就能迴避。若是以實地調查算,則戒備森嚴的社區警衛,或「感情很好」的鄰居,只會證實他的確有居住事實。
如果是「#實價課稅」呢? 這個確實會推升韓先生的持有成本,然而對於財力雄厚,還兼投資未上市股票、各種儲蓄保單的他,由於房地產投報率仍相對驚人,上升的成本仍不足以讓他便宜賣出。但他財力沒這麼雄厚的鄰居就苦不堪言了,因此韓先生藉機煽動,表示「政府欺負自住庶民」,一舉成為政治明星,表示上任後要推動房地產大減稅促進經濟。
#稅制改革需在更大脈絡下推動
以上這個實例,雖然不一定符合普遍現況,但大家應該能認同不無可能。
而且,實現「居住正義」概念,重要的不是「房價下跌」,而是「需要的人住得到房子」。因此,直接供應租金、售價合宜的房子,速度最快。但這同時也涉及到要內政部整合公宅政策,並與地方政府合作;要和財政部協調國有土地管理;和國稅局等部門協調公宅帳戶的整合資格認定;要監督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強化中南部產業與基礎建設的發展,以促進人口返鄉與反向流動;也要金管會與央行管理游資......因此,不是只有「一個法案」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而是要通盤考量整體國家的未來,將居住權列為青年發展的重要必備條件,這些,都是我進入立法院後要監督推動的。
講這些,並不是否定稅制改革,反之,我支持持續檢討稅制,但我不希望大家會認為有了某個稅、修了某個法,就交代了居住正義,那些單次修法無法解決的難題,需要更漫長的溝通與持續監督!
#正義也要考慮全國性
我們要知道,持有四戶以上房屋屋主,他們手上的房子約佔台灣的8%,而實質認定的空屋,則約佔10%,若考量重疊,台灣有10-15%的房屋受稅制改革影響而有意願釋出,會讓台灣房價下跌多少呢? 許多人會引用彭建文等學者的研究,指出有效稅率上升1%,則房價跌2%,然而,這邊的有效稅率是「稅金/實際市價」,也就是要「加稅+實價課稅」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打房。
但就算我們加了25%的實質稅率,讓房價跌50%,則台北地區的房價所得比仍在8以上,但此時融資斷頭的金融擔保風險,可能已會引起經濟衰退。打房打到這樣都還不夠,你就知道馬政府任內房屋炒得多變態!
但相對而言,若用同樣力道打房,則持有不只一間中南部老家空屋,但在外地工作,或經濟弱勢房子也處分不掉的一群人就會反彈。所以居住正義不能只有「台北觀點」,同時納入「國土平衡」與鼓勵地區發展人口返鄉機制,我認為才是完整!
因此,我贊成朝多戶課稅與實價課稅方向修正,但不論新增或調整稅率,重視「地區差異」、正視「課稅成本」、透過行政手段與金融監理「減少逃漏稅」與「管理資金流動」,都是在協商相關法案時,必須考量的!
台灣房價下跌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Q給台灣的提案6:房稅改革】
(2-5回顧:居住正義整體戰略)
前幾天,我從國土均衡、談到首都機能分散、再到結合公共運輸與公共照護的公宅,最後提到整合性的公宅帳戶,這些集合起來,是我談「#居住正義」的基本前提。在上述條件具備後,今天我們則要來談討論最熱烈的稅制改革。
馬英九時代,台灣房價快速暴漲,之後政府陸續提出「奢侈稅」、「房地合一實價交易課稅」等稅制改革,然而,流動資金仍然充足,頂多僅減緩房價升幅,並未讓房價能夠下跌。由於台灣房屋自有率在8成左右,為了防堵大戶炒作或圈房圈地,便有人倡議「#囤房稅」、「#空屋稅」,意圖使「只持有不使用」的屋主釋出房屋,但是實際能否如此理想? 而其他不用修房屋稅法稅改手段又有哪些呢? 在圖片中可以簡單比較。
#真的打得到炒房客嗎?
我們要先想像一個場景,有一位長期無業,但對土地房屋很有興趣的韓先生一家,過去幾年靠著炒房賺進千萬,去年此時他全戶同時持有四間房產,但實際卻是以租屋、借住方式居住。那麼「囤房稅」、「空屋稅」對他有影響嗎?
先說「囤房稅」好了,雖然韓先生4間房子每間各值千萬~四千萬不等,但卻有一間掛著女兒的名字位在國外。且韓先生雖喜歡炒作,但都是持有幾年後就賣出,且有些炒作用紅單進行,房屋根本還沒過戶,因此,囤房稅對他的炒房活動影響不大。
至於空屋稅,若以水電耗用率算,則韓先生只要開著一台冷氣、或是裝個漏水水龍頭,每月千餘元水電費就能迴避。若是以實地調查算,則戒備森嚴的社區警衛,或「感情很好」的鄰居,只會證實他的確有居住事實。
如果是「#實價課稅」呢? 這個確實會推升韓先生的持有成本,然而對於財力雄厚,還兼投資未上市股票、各種儲蓄保單的他,由於房地產投報率仍相對驚人,上升的成本仍不足以讓他便宜賣出。但他財力沒這麼雄厚的鄰居就苦不堪言了,因此韓先生藉機煽動,表示「政府欺負自住庶民」,一舉成為政治明星,表示上任後要推動房地產大減稅促進經濟。
#稅制改革需在更大脈絡下推動
以上這個實例,雖然不一定符合普遍現況,但大家應該能認同不無可能。
而且,實現「居住正義」概念,重要的不是「房價下跌」,而是「需要的人住得到房子」。因此,直接供應租金、售價合宜的房子,速度最快。但這同時也涉及到要內政部整合公宅政策,並與地方政府合作;要和財政部協調國有土地管理;和國稅局等部門協調公宅帳戶的整合資格認定;要監督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強化中南部產業與基礎建設的發展,以促進人口返鄉與反向流動;也要金管會與央行管理游資......因此,不是只有「一個法案」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而是要通盤考量整體國家的未來,將居住權列為青年發展的重要必備條件,這些,都是我進入立法院後要監督推動的。
講這些,並不是否定稅制改革,反之,我支持持續檢討稅制,但我不希望大家會認為有了某個稅、修了某個法,就交代了居住正義,那些單次修法無法解決的難題,需要更漫長的溝通與持續監督!
#正義也要考慮全國性
我們要知道,持有四戶以上房屋屋主,他們手上的房子約佔台灣的8%,而實質認定的空屋,則約佔10%,若考量重疊,台灣有10-15%的房屋受稅制改革影響而有意願釋出,會讓台灣房價下跌多少呢? 許多人會引用彭建文等學者的研究,指出有效稅率上升1%,則房價跌2%,然而,這邊的有效稅率是「稅金/實際市價」,也就是要「加稅+實價課稅」雙管齊下,才能有效打房。
但就算我們加了25%的實質稅率,讓房價跌50%,則台北地區的房價所得比仍在8以上,但此時融資斷頭的金融擔保風險,可能已會引起經濟衰退。打房打到這樣都還不夠,你就知道馬政府任內房屋炒得多變態!
但相對而言,若用同樣力道打房,則持有不只一間中南部老家空屋,但在外地工作,或經濟弱勢房子也處分不掉的一群人就會反彈。所以居住正義不能只有「台北觀點」,同時納入「國土平衡」與鼓勵地區發展人口返鄉機制,我認為才是完整!
因此,我贊成朝多戶課稅與實價課稅方向修正,但不論新增或調整稅率,重視「地區差異」、正視「課稅成本」、透過行政手段與金融監理「減少逃漏稅」與「管理資金流動」,都是在協商相關法案時,必須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