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評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評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評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評價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003 〈生活即是性別政治〉 文/陳孟傑( 南投縣草屯國中綜合活動兼任輔導教師) 當北捷發行波多野結衣的悠遊卡時,我有機會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各自的身體經驗。我必須先說,大部分的學生都知道波多野結衣是誰,當然,也有不少人看過她的影片,所以,很清楚為什...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評價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12-15 07:00:00
    有 231 人按讚


    《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003

    〈生活即是性別政治〉

    文/陳孟傑( 南投縣草屯國中綜合活動兼任輔導教師)

    當北捷發行波多野結衣的悠遊卡時,我有機會在課堂上與學生討論各自的身體經驗。我必須先說,大部分的學生都知道波多野結衣是誰,當然,也有不少人看過她的影片,所以,很清楚為什麼她會被瘋狂搶購,又為什麼她無法公開販售。她的年輕、可愛的臉蛋、完美的身材,滿足了男生性的渴望,卻也造成女生單一外貌評價的焦慮,以及被社會凝視的厭惡。

    國中女學生普遍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意,導致缺乏自信,她們在乎美醜的評價,忽略身體帶給她們行動上的便利,無不希望自己可以身材瘦一點、皮膚白一點、眼睛大一點……,多數對自己的整體評價是不及格的。有趣的是,男生普遍對自己的身體有著近乎完美的滿意度,他們看見的是身體動作的靈活運作,能跑、能寫、能聽、能看等功能的展現,都讓他們感到心滿意足,如果真要他們挑出不滿意的身體部位,也多是相互戲謔別人的性器官太小,不夠硬挺、持久。

    透過分享與討論,他們了解大眾媒體分別對男女傳遞了不同的審美價值,而我們正是用這些標準來檢視與要求自己。因此,我們一起有意識地重新觀看每天出現在電玩、手遊或電視裡的各類廣告,拍攝的手法是如何刻意切割女性的身體,強調翹臀、美腿與豐胸,或刻意展現嬌羞、性感的肢體,來攫取男性的目光,以累積自我的存在感;另一方面,男性又是藉由哪些商品來建構有權有勢的成功形象,又或者透過怎樣的橋段安排,塑造了他們滿腦子都是性的模樣。

    性/別教育,讓學生學習用批判的眼光,看見文化價值背後所帶來的影響,然後,有意識地成為自己的主人,決定是否進入既有的框架來評價自己。

    面對身體的議題,我的學生可以更自在地做自己,自主決定所崇尚的美感,減少用譏笑的態度來看待他人的不一樣,改以欣賞的眼光看見他人展現的美好,且更能對自己的差異感到驕傲,進而珍視自己的特別。

    性/別教育,是一種學習愛自己也尊重他人的生命教育

    圖片來源:康軒八上 我的身體我作主單元

    #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在臉書粉絲頁發起
    《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分享接力

    邀請基層教師分享在第一線的觀察與實踐,
    告訴大家性別平等教育到底在教些什麼!

    ❤邀請台灣各地基層教師分享你的觀察與性別教育實踐

    主題:校園需要性別平等教育的100個理由
    一、為什麼校園需要性平教育?
    二、我(教育工作者)怎麼做?

    字數不限,希望大家不要有壓力
    以網路的閱讀習慣,600–800字已經很多。
    但是願意多分享也很好。

    署名請說明:任教縣市、學校,教授科目
    不願意用本名的人可以用姓氏或是綽號,還是希望可以說明任教縣市,哪一個階段的學校,任教科目
    如果匿名,請盡量清楚描述困境和學生處境的艱難或教育現場的情況。

    若妳/你手邊正好有與妳/你分享內容相符的課本,也歡迎一併寄給我們當作配圖。

    請把分享寄到 write1717@gmail.com

    我們會簡單編輯,陸續刊登。

  •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評價 在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11-24 14:22:43
    有 9 人按讚


    協會理事/諶淑婷

    『如何教性別教育是要學習的,因為我們就是在充滿性別歧視的環境下成長,很會運動的短髮女同學被說男人婆,不擅長體能活動的男同學是娘娘腔。高中才教同志教育已經來不及了,葉永鋕死亡那年才國中三年級,幼稚園的孩子已經開始對著喜歡粉紅色的男生說:「你不可以這樣!」作為教師、家長,可以承認過去教育的缺洞造成性別教育知識不足,積極學習,帶著孩子不去歧視不同性傾向的孩子,給予正確的性觀念,也可以那樣,繼續理所當然的說不知道怎麼教,把力氣花在扭曲眾人辛苦編修的性別教育教材。』

    不曉得如何教性別,小編建議可以看看《性別好好教》、《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認識同志資源手冊》三本教材,這是許多性平領域的專業教師編擬的『教師資源手冊』,期待透過正向了解性平教育,可以發展出更多本土性別教育之教材

    〔給畏懼性別平等教育的家長與教師〕我發現近日有一群人,堅持自己護家盟一點關係也沒有,也有同志朋友、不排斥同婚,讓他們焦慮的是性別教育進入校園。

    這些人認為,自己沒有不接受同志啊,只是希望等到孩子比較成熟後,再來談同志教育與性教育,甚至去爭取學校老師的認同,你們看,老師也說不知道怎麼教,孩子這麼懵懂無知,很難搞清楚這些複雜的訊息,晚點教吧,畢竟太爭議性了。(我們都知道這樣說的老師想的是,讓下個階段的老師去教吧,現在loading已經夠重了。)

    有疑慮的家長認為自己是「沉默的大眾」,然後上網轉貼各種怪異的性別教育內容,就連「異性戀霸權」都解讀成「教孩子成為同性戀」。

    我想說的是,我們這一代、上一代、上上一代,未曾有機會受過一點點正確的性別教育與性教育,我們從總裁系列的羅曼史小說、A片、H漫畫、爸媽藏起來的A片,看到了一個奇異新世界,國中男同學把女同學抱在大腿上摸來摸去,大家的嘲弄讓男同學更自滿,「我很有辦法,要比你們早一步轉大人了」,高中時即便是讀女校,也在耳語中知道哪位女同學住在男友家,大學後更不用說了。而這已經是20年前的校園。

    2013年的調查是高中職生初嘗禁果平均年齡僅15.6歲,大學生則為16.4歲,現在呢?沒有受過正確性別教育的我們,不知道怎麼教,不想去教,拖延著不要教好了,可是「懵懂的孩子」可沒停下過腳步,當過孩子的我們都知道,當然是加速去探索,不然每年未成年生子三千人是怎麼來的?不就是成人曾鼓勵過的「從探索中學習」,成人放著不教,只好自己來了。

    如何教性別教育是要學習的,因為我們就是在充滿性別歧視的環境下成長,很會運動的短髮女同學被說男人婆,不擅長體能活動的男同學是娘娘腔。高中才教同志教育已經來不及了,葉永鋕死亡那年才國中三年級,幼稚園的孩子已經開始對著喜歡粉紅色的男生說:「你不可以這樣!」作為教師、家長,可以承認過去教育的缺洞造成性別教育知識不足,積極學習,帶著孩子不去歧視不同性傾向的孩子,給予正確的性觀念,也可以那樣,繼續理所當然的說不知道怎麼教,把力氣花在扭曲眾人辛苦編修的性別教育教材。

    昨晚公視「有話好說」來賓林永頌,就當著全國觀眾的面表演了如何扭曲教材原意。我摘錄一下方念萱老師這篇文章( https://goo.gl/wrAcUy )部分內容:

    林永頌就翻開書,邊翻還邊說「這裡面其實是非常清楚的喔」說在18頁,念了一段「讓孩子了解到當答應接受對方的感情告白時,就表示你/妳們許下了一份愛的承諾或約定。而彼此承諾或約定的內容與方式是可以經由兩人協商協調的,例如:分享心情、興趣、時間、分享身體 牽手、肢體的撫摸或擁抱、親吻、親密的性關係」

    《我們可以這樣教性別》(國小性別平等教育課程與教材專書)的書裡,第18頁的原文是這樣的。容我從第17頁開始摘錄,因為,林永頌的文字要放在敘事的脈絡裡:

    >情感教育這一個區塊到目前為止,還是許多老師們的共同困擾:輕描淡寫式的帶過似乎是隔靴騷癢;談得太深又擔心單純的孩子會被「教壞」,有些則寧願選擇避而不談,因為可能連老師自己都還在探索學習......。

    我認為和孩子談感情,其實是在教他/她們怎樣「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和「如何評價自己」──幫助他/她們建立自信和自尊。因為感情代表著孩子對自己的性與親密關係的需要。教師和孩子談情感的問題,代表你/妳對他/她們的愛與關心,也是師長該負起的責任,讓他/她們能夠提早對自己的人生做準備,做出比較好的選擇。所以當發現班級或校園內的學生開始流行配對遊戲,或是同學之間的情愫開始發酵以後,就是進行融入課程的最佳時機了。

    而情感教育此一主題的面向至少須包含四個部份,第一個面向是關於告白〔愛的表達〕的方式,讓學生認知到:每個人都有喜歡別人的自由與權利,也有拒絕別人的權力/權利;但是不管告白成功或失敗,都要尊重別人的自主決定。同時可藉由分享與體驗活動,學習合宜告白的行動策略。不過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告白與追求變成是不受歡迎的追求,否則,這就是性騷擾的一種行為。

    第二個面向是關於拒絕,在決定是否接受或拒絕的時候,要聆聽自己內心真實的聲音,喜歡對方就接受,不喜歡就直接拒絕,不要欺騙自己,不要曖昧拖延。拒絕時不要用言語或肢體暴力去傷害別人的自尊、身體及情感。同時,更要認知到被拒絕是正常的事,不要和「丟臉」混為一談。因為喜歡和愛都是不能勉強的。

    第三個面向則是關於愛與分享的層次:讓孩子了解到當答應接受對方的感情告白時,就表示你/妳們許下了一份愛的承諾或約定。而彼此承諾或約定的內容與方式是可以經由兩人協商協調的,例如:分享心情、興趣、時間、分享身體(牽手、肢體的撫摸或擁抱、親吻、親密的性關係)。尤其要注意分享的原則,尊重彼此的身體自主權及性自主權。而這些自主權也都有相關的法律在保護著。
    ───────────────
    林永頌只念了第三面向的一小段,而且在逐字唸出之前,還說了一段「同性運動者給中小學老師的教材這樣寫,說兩個人啊就是小孩、12歲是小孩,說兩個人有愛啊就可以分享身體的每一部份,包括性。」

    這樣惡意的扭曲教材原意、扭曲了事實,是抱何居心?作為父母、教師而恐懼性別教育的你們,請去翻看這些教材,那才是我們該去做的,而非專注於Line與Fb各種恐嚇與歪曲言論。多年前,你們的父母與師長也沒教網路交友、BBS論壇、連線遊戲,你們自行摸索了前進了學習了,現在,孩子也正做著一樣的事啊!

    對於性別平等教育有疑慮的人,不妨與 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Tgeea (Taiwan Gender Equity Education Association)聯絡,更歡迎加入會員,一起了解這些教材、一起了解性別教育如何在教育現場推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