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年齡層劃分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年齡層劃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年齡層劃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年齡層劃分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王婉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模糊不清的接種順序,恐讓疫苗施打解壓縮?」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了最新的疫苗接種順序,從原本的七大類增加到九大類,除了納入孕婦之外,也特別納入「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作為專案優先施打對象。 然而,這樣的施打順序,卻將 65 到 74 歲的長者放到第八順位,而過於模糊的類別,更讓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2的網紅梁允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議題,讓台灣人希望維持自由民主的意志更清楚,但是每次到選舉時間,總是會把台灣分成好多好多不同的族群,現在更用年齡層、知識來劃分,讓大家總是有那一點點不自在。 但不管如何我們就是台灣人,我們生在中華民國,有這麼多不同文化融合,不同地方來的人享受著一樣的自由空氣,那就是台灣人最可愛的共同性。 希望台...

  • 台灣年齡層劃分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22 21:48:13
    有 1,345 人按讚

    「模糊不清的接種順序,恐讓疫苗施打解壓縮?」
     
    指揮中心今日公布了最新的疫苗接種順序,從原本的七大類增加到九大類,除了納入孕婦之外,也特別納入「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作為專案優先施打對象。
     
    然而,這樣的施打順序,卻將 65 到 74 歲的長者放到第八順位,而過於模糊的類別,更讓人擔心會有「解壓縮」的狀況出現!
     
    💉年長者排第八順位,接種順序獨步全球?
     
    先來看看其他國家的施打順序:
     
    🇯🇵 日本(https://reurl.cc/j83M9Z)
     
    1️⃣ 醫療從事者 2️⃣ 65 歲以上老人 3️⃣ 65 歲以下慢性病患者、老人照護機構從事者,剩下的,就是一般民眾。
     
    🇩🇪 德國(https://reurl.cc/qgrzKn)
     
    1️⃣ 80歲以上 2️⃣ 70-80歲 3️⃣ 60-70歲,和台灣相同,德國也以不同類型人員作為施打順序劃分,不過每一個順序仍有不同年齡層的年長者,政府官員則是放在第三順位,最後才會是一般民眾。
     
    在疫情進入社區傳播階段後,疫苗的重點應該是要防重症、防死亡,而在近日確診數逐漸下降的情況下,台灣的死亡率卻高居不下,更顯示了我國初期感染時老年人佔比高導致的問題,但是,將 65 歲以上老人的施打順序排在第八順位,台灣仍是獨步全球。
     
    💉 疫苗施打順序到底是誰決定的?怎麼決定的?
     
    根據組織編制,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理論上會定期召開專家會議,針對疫苗接種順序來進行討論,然而前幾天卻有媒體揭露,從今年 3 月開始,ACIP 就沒有任何「正式會議」,因此也沒有「正式會議記錄」供外界檢視。近來我們的疫苗接種次序有多次變更,指揮中心也都強調,這是按照專家會議的內容調整,但是,我們卻看不到任何完整的討論紀錄。
     
    根據我們所收到的回覆,疾管署表示,專家會議有分大會跟工作小組,ACIP 大會每年只會開 3 至 4 次,近來因為變動不大,所以都只是透過工作小組討論,因為名單有重疊,相關決議未來會再經過追加認列,再行公布,疾管署也跟我們提到,專家會議的性質只是建議,仍須由院內拍板,再行發佈。

    事實上,若以英美為例,兩國相關委員會的章程及組成、利益迴避規範、議程、會議資料及所審酌的科學證據、會議紀錄,均公開於網站上。甚至連會議過程在網路上對公眾公開,還有一般民眾的代表能夠參與。
     
    因此,我認為不論形式究竟為何,還是應該要公布工作小組的專業意見和決議過程,否則,目前的形式根本看不出來哪些建議是經過專業評估?還是政治角力?尤其是第七類的接種類型,大多由主管機關來造冊,在疫苗數量有限的情況下,非常容易淪為各部會之間的角力。
     
    💉 定義不清易被擴張解釋,難保前面順位不會解壓縮?
     
    根據疾管署說明,目前第七類的「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屬於專案施打,和其他類別不同,是由中央主管機關造冊提供名單,經過提報計畫後,指揮中心再行發放,因此不會壓縮到地方政府取得的數量。
     
    然而,從先前第二類的施打經驗來看,我們仍然擔心,同樣定義不清的第七類,屆時會不會也一樣「解壓縮」,甚至重蹈先前「特權疫苗」的覆轍?
     
    像是先前引起討論的鄰長列入優先施打名單,原先指揮中心並不肯認,直到地方政府自行決定施打後,指揮中心才轉彎同意;而昨天北農的施打也是,是先由北市府宣布施打後,指揮中心才宣布熱區增配的疫苗可以供地方政府自行決定,更凸顯了整個制度的混亂之處。
     
    目前第七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看似合理,但由主管機關造冊的方式,人數不僅龐大,定義更是清楚,也讓規模難以估計,比如說,北北基桃的貨運司機,是用戶籍還是工作地來認定?維持科學園區運作的防疫人員,其定義又為何?
     
    我們擔心,在第二類施打就曾出現的亂象,到了第七類,恐怕會更加混亂。
     
    更遑論目前造冊的方式核對不易,許多企業、單位都傳出「順風車疫苗」的情況,將內勤虛報成外勤、業務報成專業人員,如今,這樣的情況真的能避免嗎?
     
    因此,我要具體呼籲三點:
     
    1️⃣ 65 到 74 歲長者,施打順序應向前調整!
    2️⃣ 疫苗施打順序的討論會議紀錄應公開,勿讓政治角力凌駕於專業之上!
    3️⃣ 清楚定義、落實查核第七類人員,避免出現插隊人數無限擴張的解壓縮現象!
     
    在疫苗數量有限的情況下,施打順序的安排,就顯得更為重要,然而,目前的接種順序名單不僅複雜,更顯得模糊、混亂,我們希望指揮中心能儘速調整,才能確保真正更需要的人,能夠優先施打疫苗。

  • 台灣年齡層劃分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02 19:17:37
    有 616 人按讚

    『新竹市三區人口,超級比一比』

    前陣子美國中情局(CIA)公布2021年全球人口生育率預測報告,臺灣生育率全球墊底,引起大家熱烈討論。在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的台灣,新竹市卻是長期佔據全國生育率排行榜前三名的資深「兒童城市」。新竹市的人口分佈又有什麼特色呢?今天我們來說說新竹市市內三區人口年齡層分佈的故事。

    「少年東區、壯年香山、老年北區」
    以年齡來劃分三區,得到蠻有趣的數字,我們辦公室統計出110年三月新竹市各年齡層人口,「0~19歲」、「20~59歲」以及「60~100歲以上」三組之數字為:0~19歲(東區>北區>香山區)、20~59歲(香山區>北區>東區)、60~100歲以上(北區>香山區>東區)(註1:見附圖)。

    從數字比較中,我們可以得知,新竹市三區各年齡層的首位分佈。

    一、#少年東區:支撐新竹生育率
    新竹市東區,0~19歲市民為三區之首(17.96%),科學園區帶來工作機會,外移人口增加,在新竹市落地深根,加上東區教育資源豐富、交通便利,成為購屋首選。新竹東區市民所擁有的特質以「孩子多,生育率高,有錢,重教養」等,所謂「高社經、教育背景的家庭比較不願意生養小孩」之一般性概論,在新竹市東區明顯是錯誤的觀點。我們應該將焦點放在,東區資源充沛人口驟增,相對交通問題及生活環境如何更便利?

    二、#壯年香山:撐起新竹區域差異
    新竹市香山區,20~59歲市民為三區之首(62.67%)。一般市民印象中,香山區又老、又舊,但以上述數字來看,香山區有效留住壯年人力。但另一隱憂為,因教育資源分布不均,香山區家長從孩子國小時,便出現跨區就讀的現象,香山區的國小招生率持續遞減,從少子化以及區域發展不均等現實面來看,未來香山區國小將會面臨轉型困境(建議推動特色教學v併校、廢校)。

    比較「#香山四小龍」(註2)109年度班級數、學生數:
    1、南隘國小(101人、6班)
    2、茄苳國小(126人、6班)
    3、港南國小(111人、6班)
    4、大湖國小(49人、6班),都是超級迷你小學。
    大庄國小(628人、26班)在香山地區算是維持較基本的學生數量,但對比新竹市北區、東區國小來看,學校規模只能算中等。我到 #大庄國小 參加廣達游於藝開幕典禮時,校長和我說,將在五月份於校園內開設市集(這將是全新竹第一座開在校園內的市集)藉此發展特色教學,讓校內學生除了顧及課業之外,也培養多元化特色課程與創意化概念應用。大庄國小辦學非常認真,但香山的家長喜歡將孩子送至跨區國小就讀,已經是香山區普遍的就學問題,也是香山地區小學校長老師們正努力對抗的現實。

    三、#老年北區:城鄉差距日益擴大
    新竹市北區,60~100歲以上市民為三區之首(20.92%),北區範圍從舊城區至南寮地區。我擔任五屆北區議員,對於商圈轉移差距日益擴大很有感覺。市區沒落,火車站週遭商圈轉移至東區以巨城周圍為主, 因此,北區除了著手於長照、老人福利等相關方面政策外,對於如何使舊城區、市中心重回以往熱鬧街景,也是我們必須努力的地方。

    以上是根據新竹市各區人口數字得出的有趣分析,大家對新竹市三區(東區、北區、香山區)有什麼進一步精闢的想法呢?歡迎加入 🤡 新竹同學慧,我們一起來討論~

  • 台灣年齡層劃分 在 江怡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15 11:22:41
    有 465 人按讚

    爭取成立 #新北青年局

    我在上上會期就已提案,也在上會期於總質詢時,當面向市長爭取,得到正面回應。

    昨天與劉美芳、王威元-威力十足 元氣滿分、新北市議員 廖先翔議員共同舉辦公聽會,邀請學界、產業界、以及官方一起參與,得到共識;侯友宜市長也在同時間受訪時,宣示將全力推動。

    青年事務非常多元,需要跨局處的整合,比方說有些青年需要申請托育服務,有些人則需要就業輔導,有些人則希望獲得國際交流機會,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一旦成立青年事務局,新北市青年就可以更容易利用這些資源,找到合適窗口,快速且直接的解決需求。

    青年事務特別的地方就在於,不像傳統上是以事務性質做政府機關單位的劃分,它是以特定的「年齡層」作為關注重點,希望青年們不論是在求學、就業、進修、創業等領域都能得到政府更完整妥善的協助。

    期待新北青年局的誕生,我們會繼續努力!

    -
    《聯合報》是否成立青年局? 侯友宜表示將全力推動
    https://reurl.cc/3NLrOR

    《自由時報》新北議員促成立青年局 侯友宜:全力推動
    https://reurl.cc/MZd1Xm

    《NOWnews》藍議員開成立「青年事務局」公聽會
    https://reurl.cc/v513k1

    《聯合報》新北3成市民18-40歲 議員催生青年局
    https://reurl.cc/zbzgrV

    《中時》138萬青年卻沒有青年局 議員開公聽會籲新北盡速成立
    https://reurl.cc/GdrZXA

    《聯合報》正妹學生站出來 議員籲新北盡速成立青年局
    https://reurl.cc/Q73n4o

    《風傳媒》新北議員辦公聽會 爭取成立青年事務局
    https://www.storm.mg/localarticle/3389186

    《自由時報》新北議員盼成立青年事務局 市府:先成立青年行動辦公室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410721

    《台灣新生報》議員爭取成立青年局 侯友宜:青年委員會統合
    https://www.tssdnews.com.tw/?FID=64&CID=544161

  • 台灣年齡層劃分 在 梁允睿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1-25 07:14:55

    香港議題,讓台灣人希望維持自由民主的意志更清楚,但是每次到選舉時間,總是會把台灣分成好多好多不同的族群,現在更用年齡層、知識來劃分,讓大家總是有那一點點不自在。
    但不管如何我們就是台灣人,我們生在中華民國,有這麼多不同文化融合,不同地方來的人享受著一樣的自由空氣,那就是台灣人最可愛的共同性。
    希望台灣加油,也希望這次選舉過後,能夠爭取更多保留更多,自由民主、人權意識、國家安全,讓社會公平公正、沒有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