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常見菇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常見菇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常見菇類產品中有6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0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菇類不用洗能直接下鍋?擔心農藥殘留用2招乾淨又保鮮 💯 香菇、金針菇、杏鮑菇🍄等菇類是常見的食材,但關於「料理前,要不要洗?」「會不會有農藥殘留?」「又該怎麼保存呢?」一直是大家討論的議題!營養師不藏私教學👉菇類的清洗與保存方法,更提醒當「菇類」出現3情形就別再吃! 📌資料來源:食品技師張邦妮:給...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Nora Hsu- Barrel Leaf,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要來分享 3 道全植南瓜食譜! Here are 3 vegan pumpkin recipes! (▼ Click to open ▼) 包含:蔬菜南瓜拌炒、南瓜菇菇燉飯、免烤南瓜派 前兩道我是使用台灣較常見的東洋南瓜,最後一個我是用日本品種的栗子南瓜,它也是我的最愛! 你也可以嚐試用...
「台灣常見菇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常見菇類 在 胖爹媽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常見菇類 在 Arisa 愛瑞莎 dance&yog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常見菇類 在 高敏敏 營養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常見菇類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常見菇類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常見菇類 在 張淵翔 JCI Sean Ch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常見菇類 在 Nora Hsu- Barrel Leaf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常見菇類 在 Ta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常見菇類 在 台灣好食材Food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常見菇類 在 胖爹媽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03 21:51:31
[ 煙燻鴨胸 ] 前陣子收到 @juicymeat2021 的邀請,試吃他們家的肉品,我們首先挑的就是我們自己很愛買的鴨胸😍 只是之前我們都是買生的回來自己料理,後來我們看到喬西肉鋪他們竟然有已經調理好的熟鴨胸,讓我們躍躍欲試! 實際吃過之後,只能說⋯⋯真的沒有讓我們失望耶👍 - 第一,他們使用的...
台灣常見菇類 在 Arisa 愛瑞莎 dance&yoga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22 09:06:46
📣📣📣 愛瑞莎團購來啦!詢問度爆表、CP值最高的「蔬菜箱」😆😆 由台北市濱江市場,提供貨源。 為了減少外出染疫的風險,我們提供出貨日當天到貨新鮮蔬菜。 結單後,2個工作天內送達指定地址,物流不卡卡。 ✅蔬菜全家餐: 售價700元含運 每箱共計12-14樣新鮮蔬菜瓜果,約3-4人份,剛好為一家人提...
台灣常見菇類 在 高敏敏 營養師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15 11:05:13
非常時期 爸爸媽媽一個都不能倒! 調節免疫力我都吃這款 在女兒面前比了一個超人super women的手勢💪🏻她竟然開心到喊🤷🏻♀️ 曾聽一個藝人媽媽分享:「當媽之後,誰不是一邊強悍、一邊怕死!?」我點頭如搗蒜 沒錯~ #超人媽媽更要懂的保護家人! 我總是告訴自己 身為營養師媽咪有責任、有使命...
-
台灣常見菇類 在 Nora Hsu- Barrel Leaf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10-30 15:00:05這次要來分享 3 道全植南瓜食譜! Here are 3 vegan pumpkin recipes!
(▼ Click to open ▼)
包含:蔬菜南瓜拌炒、南瓜菇菇燉飯、免烤南瓜派
前兩道我是使用台灣較常見的東洋南瓜,最後一個我是用日本品種的栗子南瓜,它也是我的最愛! 你也可以嚐試用不同品種的南瓜試試看,也歡迎與我分享你最愛的南瓜品種或是料理! :)
This video includes Pumpkin Veggie Stir-fry, Pumpkin Mushroom Risotto, and No-Bake Pumpkin Pie
I use Chinese pumpkin in the savory dishes and Kabocha, which is my favorite, for the pumpkin pie. You could use other types of pumpkin for give them a try and find your favorite one(s)! Comment below to share with me your favorite pumpkin type or dishes if you like. Oh, and subscribe if you like as well. :)
❤ Nora 葉子
✗ 我的食譜電子書 - http://bit.ly/ebook-mellow-with-plants
-----------------------------------------------------------------
CONNECT WITH ME
• Instagram: barrelleaf
https://www.instagram.com/barrelleaf/
• E-mail: nora@barrelleaf.com
•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barrelleafstoastnotebook
• Webstie - https://www.barrelleaf.com/
-----------------------------------------------------------------
IN THIS VIDEO
#1 Pumpkin Veggie Stir-fry 蔬菜南瓜拌炒
1/2 yellow onion 洋蔥
1/2 red bell pepper 紅甜椒
1/2 small carrot 胡蘿蔔
1/4 medium pumpkin 中型南瓜
A small handful of mushrooms 1 小把菇類
1 tsp ground cumin 孜然粉
1/2 - 1 broccoli 青花椰菜
60-120 ml (1/4-1/2 cup) cooked chickpeas 煮熟鷹嘴豆
1-2 tsp soy sauce or liquid amino 醬油 https://iherb.co/2fWjbD55
salt & pepper to taste 鹽 & 黑胡椒適量
Serves 2-3
#2 Pumpkin Mushroom Risotto 南瓜菇菇燉飯
http://bit.ly/pumpkin-mushroom-risotto
#3 No-Bake Pumpkin Pie 免烤南瓜派
http://bit.ly/no-bake-vegan-pumpkin-pie
→ Some ingredients in the recipes:
Coconut Milk - https://amzn.to/2NuDnW6
Cinnamon - https://iherb.co/JNL4tbeY
Pitted Dates - https://amzn.to/2E9NyJd
WHAT I USE {BARREL LEAF KITCHEN} (2019)
• Food processor - https://amzn.to/2WyvG0N
• Blender - https://amzn.to/2WXFKBY
• Blender Container - https://amzn.to/2PIjGHG
• Sauté Pan - https://amzn.to/2ntgnLc
• Air-tight containers - https://amzn.to/2K87U9V
• Mason jars - https://amzn.to/2WPofUj
常用器具 (2019)
• 調理機 - https://amzn.to/2WXFKBY
• 小調理杯 - https://amzn.to/2PIjGHG
• 食物處理機 - http://bit.ly/nora-magimix
• 不沾炒鍋 - http://bit.ly/woll-28-pan
• 密封盒 - https://igrape.net/2U_TZ
• 密封罐 - https://ibestfun.net/2Q_aC
-----------------------------------------------------------------
» My Journey with Eating Disorder 我的厭食+暴食旅程 - https://youtu.be/zbt638hsyLc
» Why I became a Vegan 我如何變成全植飲食者 - https://youtu.be/Jtjf87f7s4Y
Watch More Vegan Recipes:
Lazy Vegan Breakfast Ideas 懶人全植早餐點子 - https://youtu.be/4olnFHAEZao
2 Vegan Black Sesame Snacks 全素黑芝麻點心 - https://youtu.be/vN3ChJDBNLk
12 Days Away from Home 離家 12 天 全植飲食 - https://youtu.be/lGjo20x8OM0
-----------------------------------------------------------------
HELPFUL LINKS
• 常用器具 & 食材 - https://www.barrelleaf.com/shop/
• 常見問答集 FAQ - https://www.barrelleaf.com/recipe-measurement/
• iHerb 購物初體驗︱經驗&開箱 - https://www.barrelleaf.com/iherb-first-buy/
• iHerb 購物 9-95折折扣碼「MOK5777」- http://www.iherb.com/?rcode=MOK5777
• My Kitchen Staples - https://www.barrelleaf.com/shop/
• FAQ - https://www.barrelleaf.com/recipe-measurement/
• My iHerb Haul- https://www.barrelleaf.com/iherb-first-buy/
• iHerb 5-10% Off Code「MOK5777」- http://www.iherb.com/?rcode=MOK5777
-----------------------------------------------------------------
ABOUT THIS VIDEO
• 相機:
- 食譜攝影 - https://product.mchannles.com/2VR_w
- Vlog 攝影 - https://pinkrose.info/2VR_u
• Cameras:
- For Recipe Video & Photography - https://amzn.to/2WBUIxj
- For Vlog - https://amzn.to/2QA1WPD
Music:
Intro by XIVE - https://soundcloud.com/xive-warriors/spiral2wav
cabu - https://soundcloud.com/cabubeats/khalid-talk-cabu-4thaclub-edit-instrumental
uzu. - https://soundcloud.com/tsuki_uzu/when-the-lovelight-lies
jhfly - https://soundcloud.com/jhfly/after-u
Outro by Ai Means Love. - https://soundcloud.com/aimeansluvv/where-are-you-w-christina-shin
-----------------------------------------------------------------
*not sponsored
*Note: This page contains affiliate links. Purchasing via the affiliate links supports more great content at no additional cost to you.
*此頁面含聯盟連結,有關詳細資訊,請至 barrelleaf.com 的 Discloser 頁面。謝謝你們的支持讓我繼續創作! :)
#pumpkin #fallrecipe #vegan #pumpkinrecipe #autumnrecipe -
台灣常見菇類 在 Ta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11-27 17:30:18我身上穿的衣服都在這買的 👉🏽
https://www.taigersportswear.com [ 95折嚐鮮折扣碼 tao ]
😰甜蜜的代價 - 糖 | 〖 科學飲食 〗 👉🏽https://youtu.be/JEKgUU_94b0
💥TAIGER 👉🏽 https://www.taigerapparel.com [ 折扣碼 tao ]
⌚️SWOLE 👉🏽 https://www.swoleoclock.com [ 9折折扣碼 tao ]
💊Myprotein 👉🏽 http://tidd.ly/8b59ba2e [ 折扣碼 tao25 ]
✍🏾工商合作 👉🏽 business@ricegvng.com
📤來問我問題 ✍🏾
♛ WEIBO: Tao-Taiger负责人
♛ Instagram/IG: ricegvng
♛ Facebook : ricegvng
🌊贊助我們,讓我們影片品質提升🙏🏾
Paypal: https://www.paypal.me/ricegvng
▬▬▬▬▬▬▬▬▬▬▬▬▬▬▬▬▬▬▬▬▬▬▬▬▬▬▬
甜味劑是什麼玩意兒?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27&pid=7936
代糖會傷腎,傷肝,致癌?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862657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怎麼看代糖?
https://www.cancer.org/cancer/cancer-causes/aspartame.html
赤藻醣醇對人體無害?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9862657
以代糖飲料取代飲料,甚至水,有助於降低體重?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632875/
▬▬▬▬▬▬▬▬▬▬▬▬▬▬▬▬▬▬▬▬▬▬▬▬▬▬▬
我們的生活中,放眼望去各種食物內都有添加糖
攝取過量的糖 健康是付出代價到
不但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脂肪囤積
也可能導致第二型糖尿病,或是心血管疾病的產生
我前陣子也做了有關 糖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如果還沒看過的話,可以在影片底下找到連結
我是非常喜歡吃甜食的人
要我完全不吃糖,真的會很痛苦
我相信許多人也是
當我開始真正在注意我的飲食
除了水果或是偶爾在外吃飯會攝取到糖以外
基本上我的飲食中是不額外添加糖的
平常為滿足我對糖的慾望
我每天,都會用到代糖
老一輩的,像我媽
只要聽到代糖就會怕怕的
很大的原因是許多人對不了解代糖是什麼
也可能是因為代糖是人工提煉出來的東西
而感到不確定,抱持懷疑
希望今天這集影片
可以解開一些你對待糖的疑惑
[ 代糖是啥?對人體有害嗎?]
代糖,也稱為甜味劑
除了帶有甜味以外
大部分的代糖都沒有熱量,
進入消化系統後
也不會造成血糖上升
但如果你稍微在網路上搜尋一下
會看到大多有關於代糖的文章,標題都下得滿聳動的
甚至有些文章還傾向代 糖對於人體不友善
但至今經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可的代糖
都證實對人體沒有傷害
聲稱代糖會傷腎,傷肝,致癌,這些都是迷思
早已被推翻
甚至法定 每日安全攝取量 ADI,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都是遠遠超過一般人可能達到的量
目前在台灣核准允許使用的甜味劑有25種
可以大致上區分成兩類
一類是完全不含熱量
人工合成的代糖
而另一類則是帶一咪咪的熱量
大多是天然來源,或是天然來源再加工製成
接下來我會針對生活上最常見的 3 個代糖做更深入的分享
第一個 Aspartame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劑
也因為便宜
是市面上最常加入的甜味劑
像商店賣的零卡可樂,其中家的甜味劑就是 aspartame
阿斯巴甜除了對於罕見的苯丙酮尿症患者可能有害以外
對成人,未成年,小孩都無害
一罐 coke zero 大約有 180 毫克的 阿斯巴甜
以我的體重來說 大約 每天 要喝到 22罐 零卡可樂
才會到每天可攝取的安全劑量 [ ADI ]
下一個常見的代糖是赤藻醣醇 Erythritol
赤藻糖醇是一種天然的甜味劑
存在於水果、菇類和一些發酵食物中
他的甜度是蔗糖的 65%,每克約有 0.4大卡
而它和其他天然甜味劑不太一樣的地方是
它較容易被小腸吸收,且比較不會有腸胃道的副作用
如果你吃其他代糖,會有腸胃不適、脹氣
建議可以試試看赤藻醣醇
這也是我目前每天都在用的甜味劑
可以加在乳清、咖啡、
甚至我在煮飯時我們也會拿它做調味
像我常吃的 myprotein 低碳脆米蛋白棒
也是靠這種甜味劑,才可以省去很多碳水的熱量
目前的研究文獻證實
赤藻醣醇對人體無害
它的 ADI 建議是 1 gram per kilogram
成人大約每天可攝取 70-80公克
以我這麼愛吃甜食的人來說
每天都用不到這麼多代糖
最後一個代糖 Stevia 甜菊糖
Stevia 又稱糖菊素,是一種糖苷,
在1931年由法國科學家從 甜菊葉 中提煉而成
除了是天然的以外,它幾乎沒有熱量以外,
甜度又是蔗糖的200-300倍。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曾在 1994 年禁用 Steiva
原因是當時未有足夠的科學研究證實 Stevia 對於人體無害
直到最近才被美國 FDA 認可,列為可安全食用甜味劑
目前的實驗結果得出的 ADI 是 4mg/kg/d
Stevia 通常在市面上是以攜帶式的小包裝販售
每天可食用的安全範圍大概是 40包 Stevia 左右
從過去的實驗研究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
除了對於普遍迷思 ”會致癌“ ”基因病變“ ”對人體有害“
都不屬實以外
用甜味劑取代糖
對於身體的健康,以及體重控管
似乎是有正面的幫助
但還是有一派的說法認為
攝取代糖會更促進食慾,或是導致肥胖
但是這些說法都是從“觀察性實驗”中得出
並沒有直接性的關連
觀察性實驗中的測試對象大都是過度肥胖的人
過度肥胖的人
極高可能是因為本身飲食的習慣導致肥胖
並非攝取代糖而造成
而且代糖除了幾乎沒熱量以外
也並不會改變人體的代謝運作
我相信如果一個飲食均衡
不會因為代糖省去很多糖的熱量而趁機暴飲暴食
那麼代糖,應該是一個可以提升健康品質的食用品
至於該怎麼做決定,要不要戒糖,那還是留你做這個決定
以上的資訊是擷取2018年以前的文獻
如果你對於影片內容有任何問題
#在底下留言
#影片中的內容並非專業醫療建議
#純粹知識分享。
請勿將影片內容取代醫生指示。
#其中引用的數據皆為2018年以前之科學研究報告。** -
台灣常見菇類 在 台灣好食材Food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11-01 15:53:1410月的義大利盛產鮮美的菇類,鴨胸亦是義大利餐桌常見的料理,將當季的美味與鴨肉結合,再加入御釀醬油為料理增添香氣與深度,義大利Pizza「野菇燻鴨披薩」美味出爐 →http://bit.ly/2yhv5Jr
跟著龜甲萬一起品嘗更多美味義大利風味料理 →http://bit.ly/1eXvPFX
台灣常見菇類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菇類不用洗能直接下鍋?擔心農藥殘留用2招乾淨又保鮮 💯
香菇、金針菇、杏鮑菇🍄等菇類是常見的食材,但關於「料理前,要不要洗?」「會不會有農藥殘留?」「又該怎麼保存呢?」一直是大家討論的議題!營養師不藏私教學👉菇類的清洗與保存方法,更提醒當「菇類」出現3情形就別再吃!
📌資料來源:食品技師張邦妮:給您最親民的食安知識
-
💯台灣最值得信賴且專業的健康社群!《早安健康》LINE好友限量募集中 >>> https://bit.ly/1O5owpc
台灣常見菇類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別讓「跌倒」扼殺你的家人‼️
高齡化社會,老年人的健康問題格外受到關切,包括「跌倒」、「骨質疏鬆」、「肌少症」、「失智」以及「三高」,都是常見的問題或疾病。有醫師表示,其中以「跌倒」最需要注意,若長輩不幸跌倒,恢復以及照顧問題,恐會形成兩代人的負擔[1]。
大家都知道老年人禁不起摔,提到預防跌倒,大眾往往想到補充鈣質、強化骨骼,然而,人之所以能活動,必須倚靠著骨骼、關節和肌肉三者相互牽動才能完成。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肌少症都可能是造成跌倒失能的因素,肌肉更是帶動關節及骨骼的關鍵,若肌肉強健有力,便能走得穩,還可減少骨骼、關節的負擔,進而降低兩者退化機會[2]。
■老年人應避免跌倒,醫:致死率50%
「聯新國際診所」林頌凱院長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1位80歲的陳老爹在清晨運動時,因站立時間太久,突然跌坐地上,摔斷了髖關節,緊急送醫手術、手術順利。
但從此他害怕行走,如今已臥床一年多,讓陳老爹和家人的生活,都有了極大改變,子女也奔波在醫院的心臟科、精神科、泌尿科、骨科、牙科、神經內科、消化科等,陪伴父母候診。」
林頌凱院長表示,若罹患高血壓40年,雖然身體狀況不好,但不會死;但若因為跌倒、髖部骨折,致死率卻相當高,甚至可達50%,特別是老人家常有骨質疏鬆、器官功能退化等問題,導致不是死於骨折,而是因為摔倒後不能正常行走、或長期臥床,導致後遺症,或是因感染而致死。
■最常發生跌倒狀況的,通常是在家裡,特別是半夜時分
因此,如何避免長輩跌倒,是為人子女或照顧者必須特別注意的重點。林頌凱院長也提醒,最常發生跌倒狀況的,通常是在家裡、一半以上的長輩是在家裡跌倒,特別是半夜時分。
長輩常有失眠問題,常因半夜上廁所、光線昏暗、神智不清,踢到障礙物等原因,導致跌倒,一旦長輩不慎跌倒,動髖關節手術、住院期間及術後恢復期造成的照顧問題,對父母與子女兩代都會帶來負擔[1]。
■肌肉流失容易導致肌肉無力,肌少症都可能是造成跌倒失能的因素
60歲後肌肉加速流失:發表在《生理前線》(Frontiers in Physiology)的研究指出,全身肌肉質量每十年以男性4.7%、女性3.6%的速度減少,且在60歲後加速。
一篇發表在《年齡與老化》(Age & Ageing)期刊的系統性分析,60歲以後每20個老人就有一名被診斷為肌少症,更是1/3老人住安養機構的主要原因。
根據日本內閣府《高齡社會白皮書》統計,65歲以上高齡者需要照護的原因裡,衰弱占13.8%,僅次於失智和腦中風,但如果加上第4名的骨骼和跌倒12.5%,已經超越排名第一的失智症(18.7%)。
■肌肉衰弱、流失,身體各功能退化
中年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全身肌肉退化萎縮,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同步崩跌,尤其手腳最明顯,不只是你走路愈來愈慢,吞嚥也愈來愈困難、呼吸不再順暢、心臟跳動不再有力,全都是被肌少症拖累,甚至開始認不得路了、心情憂鬱低落,認知能力下降、憂鬱情緒等都被發現和肌少有關[3]。
■老人肌少症易危及性命,醫師教這樣做健康延壽
「郭綜合醫院家醫科」吳俊鋒主治醫師指出我國預估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在老年人常見的肌少症會對老人健康與死亡率的增加構成大威脅,建議老人家可適度曬太陽、多補充維生素D、每週定時有氧運動,可預防及改善肌少症。
吳俊鋒醫師指出,肌少症在老人族群較常見,在美國及部分歐洲地區的研究顯示,肌少症盛行率在60到70歲之間的長者約為5%-13%、80歲以上約為11%-50%;台灣的研究則顯示65歲以上長者,肌少症盛行率約為3.9%-7.3%。
罹患「肌少症」因肌肉力量減少,下肢功能較差,人顯得無力、疲倦、步態不穩,較易跌倒、增加失能風險;研究也發現肌少症與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有相關性,老年人若同時存在肥胖與肌肉不足時,稱之「肌少型肥胖症」,其對健康的不利影響比單一存在的肥胖症或肌少症更易引發心血管相關疾病、代謝症候群、骨質密度減少等,使得老人失能增加、死亡率上升。
吳俊鋒醫師說,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D可預防、改善肌少症,體重60公斤的老人家1天應攝取60至72克蛋白質(約10份肉類),富含白胺酸的蛋白質對合成肌肉有益,可多選擇牛奶、黃豆、雞肉、魚、瘦肉、花生等食物。
適度曬太陽,讓皮膚合成天然維生素D;食物部分可吃魚、蛋奶類、蕈菇類與五穀類是維生素D來源。此外,可適度運動,1週3至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騎單車,1次30分鐘)、每週兩次重量訓練,1次10至15下,舉啞鈴、彈力繩、毛巾操均可[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5招讓長者「抵家增肌顧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65歲以上長者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另外建議每週進行3次促進平衡及防跌之運動。
國民健康署提供5招以坐站為基礎訓練長者肌力、平衡感的運動,讓長者於日常生活可隨時運用。運動前除先留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並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每次動作維持3-5秒,重複做10-12次,每個動作可以做3組,過程當中如果感到疲憊,可以隨時坐下休息,千萬不要勉強自己!
一、原地踏步不馬虎
雙腳左右輪流踏步,以踩踏作為運動暖身,可維持基礎的肌耐力及心肺耐力。
二、深蹲如廁自己來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背部維持打直,屁股角度不要過度前移,蹲下時眼睛直視前方,背部不要前傾,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三、爬梯雙腿要提高
先抬起同一側上下肢,而另一側手腳站穩扶好,兩側輪流進行,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
四、踮腳站立練平衡
雙手扶好椅背,踮起腳尖練習站立,略微抬高腳跟,重心放在腳趾,背部維持打直,可訓練小腿肌力以及身體平衡。
五、弓箭跨步練腿力
右腳向前跨步,重心放在右前腿,背部維持打直,雙腳屈膝呈90度彎曲,再換邊進行動作,可訓練雙腳肌力、肌耐力和身體平衡[5]。
■適當營養與運動,預防肌少症
在身體逐漸老化的過程中,生理、心理與病理交互作用下,加速肌少症的形成,肌少症是引發老年人身體開始衰老並產生許多延伸問題的根本,也是老年人發病率和失能的有利預測指標。
預防是避免肌少症所產生之問題的最佳選擇,也就是「補充適當的營養」及「規律的運動訓練」,改善肌肉量和身體功能,就能有效預防因為身體機能老化所導致的虛弱與失能。
非常鼓勵大家從現在就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參加活動或是運動訓練,適度的規律運動,可以協助維持身體活動能力、平衡感,這改善的不僅是老年人的功能與獨立性,還有往後餘生的生活品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健康網 )「老年人應避免跌倒 醫:致死率50%」: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28803
[2]( 新光人壽互動網 )「長照你我他》老人易跌倒,你聽過「肌少症」嗎?」:https://care.skl.com.tw/articledetail.aspx?id=107
[3]( 健康2.0 )「老年人當心!「這種病」比失智症更可怕 從頭到腳都退化」:https://health.tvbs.com.tw/medical/327261
[4](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健康網)「老人肌少症易危及性命 醫師教這樣做健康延壽」: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34272
[5](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長者居家來運動 抵家增肌顧健康」:https://health99.hpa.gov.tw/news/18582
[6]( 台灣癌症基金會~熱愛生命 攜手抗癌)「請你一起這樣做!肌不可失-預防肌少症」:https://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3934
➤➤照片
[5]
長者在家運動,除先注意身體狀況外,可在身後放一張穩固的椅子,以及站在有扶手的位置旁,讓自己隨時可抓握,以策安全。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肌少症 #補充適當的營養 #規律的運動訓練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台灣常見菇類 在 張淵翔 JCI Sean Cha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6 星期一 農曆六月十七日 天氣 晴
基隆市議員張淵翔服務處新式工作法✨
👉方式:臉書粉專線上直播服務
👉時間:週一~週五 9:00~9:30
👉內容:接受各方建議,分享有趣的時事與基隆市新聞分享
因應新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大家都少出門,少了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因此淵翔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大家有問題也可以上線來問我歐👌
🎥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sean/live_videos/
或是臉書搜尋keelungsean
張淵翔Line ID: @m0937507877 聯繫電話:02-24692122
📣#今日分享主題:
分享一
北北基不同調!基隆餐飲業「全面開放內用」 風景區解封
中央宣布全國將在7月27日起調降為二級警戒,基隆市長林右昌今(23日)下午防疫記者會表示,針對基隆崁仔頂魚市,維持2罩1套、量體溫、實聯制;市場、夜市部分,攤商採2罩1套、民眾實聯制,開放飲食內用(梅花座、隔版),取消身份證分流。另餐飲業部分,開放飲食內用,須配合採梅花座、設隔版之規定。
林右昌表示,漁港部分:八斗子東提防「開放垂釣」,依中央指示,全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實聯制;娛樂漁船與遊艇:降載僅准載客80%,依中央指引可搭船出海釣魚、潛水。
開放風景區及觀光據點:北觀處管理管部分,和平島公園、情人湖公園、外木山湖海灣、汫水澳;基隆市管理部分,暖東峽谷、泰安瀑布、淡蘭古道、海興步道、情人湖登山步道及大武崙砲台步道等區域,持續與北觀處共同加強巡查,落實場域消毒、實聯制等防疫措施,並持續加強景點環境清潔及設施維護,及設施損壞修繕等工作。
林右昌說,合法旅宿部分:營業場所及公共場域,確保民眾維持社交距離,全程佩戴口罩,並建立實聯制,執行體溫量測、手部消毒、環境清消、人流管制、總量管制、動線規劃等防疫措施;觀光運具部分:恢復台灣好行濱海奇基線營運,定時消毒車輛、駕駛員執行中佩戴口罩,並準備酒精供遊客消毒。
原文網址: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723/2038334.htm#ixzz71cUjcDlv
分享二
泡麵吃多變木乃伊?4招健康吃泡麵
不論是颱風天或居家防疫,泡麵是民眾日常不便出門飲食、又或是省錢的好幫手。絕大多數民眾認為泡麵含有防腐劑,不宜多吃,也笑說「泡麵吃多小心變木乃伊」,為吃得更健康,常見先「初泡」洗掉防腐劑。不過對此嫚嫚營養師表示,泡麵真正有害健康的關鍵其實不在防腐劑,而是另有其因,若加以改善,泡麵其實也可以吃得健康。
泡麵真正影響健康的3大地雷
泡麵本體沒有防腐劑,但調理包則可能添加,不過即便如此也不會有其他調味料來得多。嫚嫚營養師認為真正影響健康的主要問題,在於調料包中的飽和脂肪過高、鈉含量過高以及營養不均衡。
絕大多數的泡麵口味都偏重,皆有過鹹、鈉含量過高的情況,通常都是每100 g鈉超過1000mg的「高鈉食物」,且會普遍也有使用「棕櫚油」而有飽和脂肪過多的情況,關鍵包括了調理包及前述提到麵體也會經過淋汁調味等。而調理包內雖然也會有乾燥蔬菜,較豐盛的泡麵也可能會有肉類調理包,但蔬菜因加工營養大多已被破壞,且份量過少,而肉類調理包的蛋白質來源也並不多,因此營養缺乏。
沒有防腐劑,泡麵為何可以長期保存?
嫚嫚營養師解釋,泡麵之所以可以長期存放,關鍵不於防腐劑,而是透過加工、包裝等技術達到此目的。食品保存關鍵在於去除或控制微生物的生存條件,主要包括了溫度、水份、氧氣。以泡麵而言,製作過程大致上會先將麵煮熟,再進行淋汁增添風味。其後早期的泡麵多以約140度的熱油進行油炸乾燥,將麵體當中的水份降到10%以下,因此含油量較高。而後期則多為熱風乾燥,含油量較低。
綜合上述,一般泡麵整體而言會呈現一個高油、高鈉、低營養密度的食物。偶爾吃對健康影響不大,但若像疫情之下出門不便,民眾長期吃、甚至照三餐吃,雖然沒有防腐劑傷身的疑慮,但恐提升三高等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的風險,再加上營養不良,身體健康狀況恐得再多加留意。
營養師簡單4招,泡麵也可以吃得很健康!
1.選蒸煮麵條:
嫚嫚營養師表示,泡麵其實若多留意細節,其實也可以吃得很健康。建議在挑選泡麵時,可選擇較為健康的蒸煮麵條為主,這類型的麵體是以熱風風乾,可避開麵條因高溫油炸所帶來的高油問題,油炸麵體和蒸煮麵體經研究比較,光是麵體熱量可相差達100大卡以上。
2.先過熱水:
泡麵建議煮的勝於泡的,因為後面才有利於加入其他食材。在煮的過程中,可先泡過一次熱水,目的不是為了洗掉防腐劑,而是在洗去麵體製作過程中可能淋汁的調味,降低鈉含量,此動作也可以洗去一部份油炸麵體的油脂。
3.調味減半:
調味料建議放一半就好,如此可再將鈉含量減半。若是有肉類調理包,嫚嫚營養師建議就不用太執著在這一包,直接煮即可,後續還有可以再「降鈉」的方式。說到這,許多民眾會認為水加多一點,就不會太鹹比較健康,但其實若整碗湯都還是喝下去,整個泡麵的鈉也還是全數下肚,並無差別,這點要多留意。
4.加入配料:
泡麵原裝內容物調整完畢以後,接下來建議可加進各種簡單的配料,包括了雞蛋、豆腐、蔬菜、菇類、辛香料等。雞蛋建議可一次加一到兩顆,對健康成人不會有膽固醇過高的疑慮,已有不少研究證實膽固醇高與食物攝取關係比較小。蔬菜特別推薦可以加入橘紅色的蔬菜,如含有茄紅素的牛番茄、含胡蘿蔔素的胡蘿蔔等,此兩種營養皆為脂溶性,高溫烹煮後更有助吸收。而若覺得麻煩,也可以加進高麗菜等容易手剝或不用切即可烹煮的蔬菜。建議整體蔬菜量可超過整碗泡麵的一半或更多,越豐盛越好。如此一來便可填補調味料減半的味覺缺憾又能增加飽足感,且重要的是營養大幅提升。
新聞網址:https://reurl.cc/mL2Dll
分享三
蓮藕、蓮子營養報你知! 農委會教如何挑選
炎夏是蓮花盛開季節,其中蓮藕及蓮子更是常拿來入菜餚或做成甜品。農委會表示,它不僅營養素多元,也是相當養生的中藥材,並教民眾如何選購、保存,讓民眾安心選、健康吃。
農委會在臉書粉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文分享,蓮花其實又稱荷花,臺灣常見種類包括建蓮、大賀蓮、石蓮、菜蓮等。蓮子為蓮科植物的果實,蓮藕則為蓮科植物的地下莖。蓮子包含外層的殼(果皮),一般市售看到的蓮子,已將這層外殼剝除,所以呈乳白色,此外其亦已把綠色具有苦味的蓮芯(胚芽)去除。
農委會表示,蓮子是全穀雜糧類,富含澱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是很好的中藥藥材。而蓮藕富含大量澱粉、維生素B、維生素C、鉀、鐵、膳食纖維、丹寧酸等營養豐富。主要產季為5月上旬至9月下旬。蓮藕採收在種植後的120-150天,主要產季於蓮子採收完畢,荷葉多呈乾燥狀時,至少雨季前進行。
選購時該如何挑選蓮子與蓮藕?
●蓮子
選購時:可挑選顏色呈象牙黃,新鮮且顆粒完整無破裂、均勻飽滿並帶有清香的蓮子為優。
保存時:蓮子以密閉式容器或密封袋子裝好後,放置冰箱冷藏保存,惟生鮮蓮子因已無種皮外殼保護,建議應及早食用完畢為佳。
●蓮藕
選購時:挑選肥大飽滿者且不要有異色、斑點,且有清新的蓮藕香氣,若是經漂白加工的蓮藕,會有化學藥劑味,而一般蓮藕的表皮會附著泥沙,表皮呈自然的黃褐色,觸感不是光滑細緻的,而經漂白加工過的蓮藕,外觀較為白淨。
保存時:蓮藕清洗時可用毛刷刷洗,也可削皮後再料理,若發現孔洞中有泥土,需清潔乾淨,而帶土的蓮藕,可將其包裝好放冰箱冷藏一週。
新聞網址: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12446
分享四 基隆新聞
臉書有人抗議半夜「車聚」亂象 基警排勤務取締
疫情趨緩加上暑假期間,年輕人呼朋引伴出遊、危險駕車機會相對增加。基隆警方執行專案勤務,取締無照駕車、超速及轉報噪音案由環保局處理。只是相關違規不易杜絕,今早臉書「暖暖好所在」社團又有人PO文,指基福公路周末夜疑又有「車聚」,在道路急駛擾人清夢。
基隆警三分局表示,昨晚10點到今晨4點位在暖暖區的3個派出所規畫聯合稽查勤務,共攔查取締12輛車。為了防制改裝車急駛產生危險及噪音,會針對年輕族群經常出現路段主動出擊,假日及連續假日夜間、深夜時段增加稽查強度及密度。
臉書暖暖好所在社團今早有人貼文,上傳一排車停在路邊的照片,表示有約20輛車,「晚上又不得安寧了」。有人留言「警察在我家下面擺攤到11點收工,11點後就開始了」、「昨晚吵了有半小時,排氣每台都很大聲」、「源遠路加油站這邊也是」。
警方指出,今年5月19日起提升疫情警戒到第3級後,許多單位實施分流上班、居家辦公等防疫措施,加上民眾自發性減少外出,待在家中時間增加。本月中旬「微解封」後,出遊民眾增多,各類交通案件相對增加,暖暖區居民更反應假日夜間基福公路常有改裝車發出噪音,妨害安寧。
警三分局近期在每周五、六、日深夜10點到凌晨4點,在明德一二三路、光明路、八堵路、基福公路、源遠路等通往新北汐止、瑞芳、平溪等幹道,執行路檢守望勤務,7月13日至今共取締無照3件、超速5件及噪音轉報環保局32件。
警方說,7月27日起疫情警戒調降為第2級管制,部分遊藝娛樂場所仍未開放,研判年輕族群駕車集體出遊、危險駕車機會相對增加,將持續以不定時、不定點機動攔檢方式稽查取締,遏阻改裝車噪音擾人行為,還給民眾一個安全、安靜、安心的生活環境。
新聞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625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