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山脈地形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山脈地形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山脈地形圖產品中有7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169王軍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720軍凱聊天氣 烟花颱風對台威脅大 因為夠強,至少是中度颱風 且走的路徑不會受到中央山脈破壞 另外就是範圍大 不管中心有沒有登陸 北台灣都可能會進入暴風圈 最重要的就是走的很慢! 台灣不怕強的颱風 怕的是很慢的颱風 因為強風豪雨的時間就會拖很久 強度部分: 將以中颱等級侵襲台灣 路徑: 如氣...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30的網紅澎遊誌【XieAeri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完記得 【 留言💬 訂閱🔔 點讚👍 分享🔗 】 演算法才會讓更多人看見我的作品🙏🙏🙏 攝影師拍片很辛苦Der~~😶😶 繼續往下滑 ⏬ 我準備了 ㊙️ 非常詳細的路線資訊 ㊙️ ▬▬▬▬▬▬▬▬▬▬▬▬▬▬▬▬▬▬▬▬▬▬ 【烏岩角 𝑾𝒖𝒚𝒂𝒏 𝑪𝒂𝒑...
「台灣山脈地形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 ? ? ? ✱ 海 外 代 購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molly莫莉??✈️ 旅行?x攝影? | Taiwa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169王軍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澎遊誌【XieAeri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 ? ? ? ✱ 海 外 代 購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15:59:27
有一天晚上我心血來潮,打開所有人上傳的照片檔 一張一張挑 很有感覺的就載下來 當然一定要挑大家都美美的 開始修圖 看好幾次 到底是不是最美的 這裡真的很漂亮 無論是哪個地點 溪邊 山腰 森林 乾溝 溪谷 鞍部 山頂 與 我們的成員 大家都說自己的行程都被打亂了 被偷走的夏天 還好我有一...
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3 14:45:04
聽完了EP52、EP53,一起來上點 #摩洛哥地理課 吧! 正如我們在節目中所提到,摩洛哥是個風景與文化都非常多元的國家,讓人有種「去一個國家抵五個」的爽快感!而這個國家之所以如此豐富,變化多端的地形與氣候功不可沒。這裡我們就以氣候分區為基礎,一起來對摩洛哥整個國家的面貌有個基本的認識! * 節...
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molly莫莉??✈️ 旅行?x攝影? | Taiwa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6-03 00:39:58
台南 大內惡地 赤裸龍 彩疊山像是哥吉拉的背 壯闊的惡地地形山脈 就像一條龍盤踞在山頭般的壯觀 #好懷念台南的丹丹漢堡 🍔🍟🥤 20210401 拍攝 🥷🏼麻豆 @x.x.x_diddy #防疫期間線上賞圖 #台南景點 #台南#台灣#旅遊#ig打卡熱點 #igtaiwan #igers...
-
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澎遊誌【XieAeri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7-07 11:45:00看完記得
【 留言💬 訂閱🔔 點讚👍 分享🔗 】
演算法才會讓更多人看見我的作品🙏🙏🙏
攝影師拍片很辛苦Der~~😶😶
繼續往下滑 ⏬ 我準備了
㊙️ 非常詳細的路線資訊 ㊙️
▬▬▬▬▬▬▬▬▬▬▬▬▬▬▬▬▬▬▬▬▬▬
【烏岩角 𝑾𝒖𝒚𝒂𝒏 𝑪𝒂𝒑𝒆】
𝑺𝒕𝒂𝒓𝒕 𝒐𝒇 𝒕𝒉𝒆 𝑪𝒆𝒏𝒕𝒓𝒂𝒍 𝑴𝒐𝒖𝒏𝒕𝒂𝒊𝒏 𝑹𝒂𝒏𝒈𝒆
台灣中央山脈的起源
介於宜蘭南方澳與東澳
海拔只有60多公尺
自此延伸超過海拔3,000公尺成為高峻百岳
無比壯觀的山海景
土耳其藍的海水與驚悚的岩石地形
絕對是值得一來的真秘境
來這裡
你會以身在台灣這片土地驕傲。
有機會更應該在這住上一晚
夜晚能看到滿天的星空與來自海平線的絕美日出
追蹤最新消息
➤ 𝗙𝗮𝗰𝗲𝗯𝗼𝗼𝗸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XieAerial
看更多秘境照片
➤ 𝗜𝗻𝘀𝘁𝗮𝗴𝗿𝗮𝗺
https://www.instagram.com/xieaerial
▬▬▬▬▬▬▬▬▬▬▬▬▬▬▬▬▬▬▬▬▬▬
⚠️【重要提醒】
🚨 下雨天請勿前往
氣象預報⏬
https://www.cwb.gov.tw/V8/C/W/Town/Town.html?TID=1000203
🚨 上至烏岩角的攀岩為專業技巧
無經驗小白勿闖
生命誠可貴
🚨 關於技巧與裝備斟酌參考
🗺️ 【地理資訊】 𝐌𝐨𝐮𝐧𝐭𝐚𝐢𝐧
⛰️ 烏岩角 / 高 66 m / 海拔 0 m
📍 【地圖定位】𝗚𝗼𝗼𝗴𝗹𝗲 𝗺𝗮𝗽
✒️ 蘇花公路入口處 𝗘𝗻𝘁𝗿𝗮𝗻𝗰𝗲
https://goo.gl/maps/BoekUaMdZpTNjVjv6
✒️ 烏岩角 𝗧𝗮𝗿𝗴𝗲𝘁
https://goo.gl/maps/cLLxD14U6jhbPgwSA
🚗 【交通資訊】
✒️【舊蘇花公路下切,分新路與舊路線】
⚫️缺點 | 體力時間消耗最多,風險較高
🔴優點 | 除裝備費用,無額外行程費用
✒️【從東澳划獨木舟SUP】
⚫️缺點 | 體力消耗不亞於第一種
行程費用(1000以上)
🔴優點 | 欣賞沿路海景,費用不高尚合理
☑️ 備註 | 尚有動力拖船請詢問店家
✒️【搭小型船過來,淺水區改搭獨木舟上岸】
⚫️缺點 | 到達沙灘依然需要划船上沙灘
行程費用最高(2000以上/人)
🔴優點 | 最輕鬆
沿途欣賞海景與更多拍照空間
▬▬▬▬▬▬▬▬▬▬▬▬▬▬▬▬▬▬▬▬▬▬
🎛️ 【裝備列表】
🌿 【攀爬裝備建議】
頭部 | 頭盔 (部分落石區域可保護頭部)
遮陽帽 ( 避免曬傷 )
攀岩裝備 | 大D扣環
攀岩用安全帶
攀岩繩索
手套
衣服 | 透氣快乾排汗衫為主,需具備防曬
褲子 | 長褲或是壓力褲
防止被鋒利石頭與樹葉刮傷腿部
鞋 | 雨鞋或是溯溪鞋(可能會踩到海水)
如戲水可多帶拖鞋
▬▬▬▬▬▬▬▬▬▬▬▬▬▬▬▬▬▬▬▬▬▬
【𝑾𝒖𝒚𝒂𝒏 𝑪𝒂𝒑𝒆】
𝑺𝒕𝒂𝒓𝒕 𝒐𝒇 𝒕𝒉𝒆 𝑪𝒆𝒏𝒕𝒓𝒂𝒍 𝑴𝒐𝒖𝒏𝒕𝒂𝒊𝒏 𝑹𝒂𝒏𝒈𝒆
𝑴𝒐𝒓𝒆 𝒕𝒉𝒂𝒏 60 𝒎𝒆𝒕𝒆𝒓𝒔 𝒐𝒇 𝒃𝒆𝒂𝒖𝒕𝒊𝒇𝒖𝒍 𝒓𝒆𝒆𝒇 𝒓𝒐𝒄𝒌𝒔
4 𝒘𝒂𝒚𝒔 𝒕𝒐 𝒈𝒐 𝒕𝒐 𝑾𝒖𝒚𝒂𝒏𝒋𝒊𝒂𝒐
🌿 How to go here ? 🚗
➤ 1. 𝑪𝒍𝒊𝒎𝒃 𝒅𝒐𝒘𝒏 𝒇𝒓𝒐𝒎 𝒕𝒉𝒆 𝒐𝒍𝒅 𝑺𝒖𝒉𝒖𝒂 𝑯𝒊𝒈𝒉𝒘𝒂𝒚
1~2 𝒉𝒐𝒖𝒓𝒔 𝒐𝒏 𝒕𝒉𝒆 𝒏𝒆𝒘 𝒓𝒐𝒖𝒕𝒆
𝒐𝒍𝒅 𝒓𝒐𝒖𝒕𝒆 (𝒖𝒏𝒌𝒏𝒐𝒘𝒏)
➤ 2. 𝑻𝒂𝒌𝒆 𝑺𝑼𝑷 (4 𝒌𝒊𝒍𝒐𝒎𝒆𝒕𝒆𝒓𝒔) 𝒇𝒓𝒐𝒎 𝒀𝒊𝒍𝒂𝒏 𝑬𝒂𝒔𝒕 𝑨𝒖𝒔𝒕𝒓𝒂𝒍𝒊𝒂.
➤ 3. 𝑻𝒂𝒌𝒆 𝒂 𝒃𝒐𝒂𝒕.
𝗠𝗼𝗿𝗲 | 𝗵𝘁𝘁𝗽𝘀://𝗿𝗲𝘂𝗿𝗹.𝗰𝗰/𝗹𝗩𝗬𝗟𝗹𝗔
🌄 𝐓𝐫𝐚𝐯𝐞𝐥 & 📷 𝐀𝐞𝐫𝐢𝐚𝐥 & ⛺️ 𝐇𝐢𝐤𝐢𝐧𝐠
𝐈𝐟 𝐲𝐨𝐮 𝐥𝐢𝐤𝐞 𝐢𝐭, 𝐫𝐞𝐦𝐞𝐦𝐛𝐞𝐫 𝐭𝐨 𝐠𝐢𝐯𝐞 𝐦𝐞 👍
𝐠𝐢𝐯𝐞 𝐦𝐞 𝐲𝐨𝐮𝐫 𝐢𝐝𝐞𝐚𝐬.
𝐬𝐮𝐛𝐬𝐜𝐫𝐢𝐛𝐞 💗
--------------------------------------------------------------------------------
➤ 0:00 開頭 Intro
➤ 1:14 新路線路口 | 蘇花公路 10.8K SuhuaHighway
➤ 3:01 第一段路線 | 林間下切 Walk down the woods
➤ 6:45 第二段路線 | 攀岩下切 Rope Climbing
➤ 8:55 遮陽休息處 | 沙灘 Beach | Rest area
➤ 10:17 烏岩角 | Wuyan Cape
➤ 12:37 結尾 | 空拍烏岩角 | Drone Wuyan
🎞️【空拍烏岩角】https://youtu.be/UIorjyxzCLo
🎞️【其他影片】https://reurl.cc/lVYLlA
⚠️【關於技巧與裝備請斟酌參考】
🌿 喜歡請訂閱加小鈴鐺 🔔,有更新才會被通知。
🌿 歡迎實質課金支持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
➤ 𝑫𝒐𝒏𝒂𝒕𝒆 贊助我 | https://p.ecpay.com.tw/80251
#烏岩角 #獨攀 #XieAerial @澎遊日誌【XieAerial】 -
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26 20:37:12#art #inkart #painting
龍洞岬灣是台灣北部規模最大的岩場,因為整個海岸地形如蟠龍捲曲纏繞,從龍頭到龍尾就像一道弧形,形成洞穴般的港灣,故稱「龍洞」,而此作正是描寫該處最引人入勝景觀的代表作品之一,現為私人收藏。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
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5-11 10:53:48#art #inkart #龍洞
「龍洞之歌」一作完成於2011年,是用四張金潛紙的紙板所組成,以龍洞較具特點的海岬地形為描寫對象,突出海中的尖形岩群來暗示用盡全力,克服萬難,永不妥協的造物精神。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169王軍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720軍凱聊天氣
烟花颱風對台威脅大
因為夠強,至少是中度颱風
且走的路徑不會受到中央山脈破壞
另外就是範圍大
不管中心有沒有登陸
北台灣都可能會進入暴風圈
最重要的就是走的很慢!
台灣不怕強的颱風
怕的是很慢的颱風
因為強風豪雨的時間就會拖很久
強度部分:
將以中颱等級侵襲台灣
路徑:
如氣象局的路徑潛勢圖
跟昨天相比最大的差別
就是因為北邊高壓較強
所以路徑往南邊修正
未來烟花將以8-10km/hr的速度接近台灣
先偏西移動到石垣島
接著會開始往西北轉
北轉的時間點就是颱風中心是否登陸的關鍵
氣象局下午2點資料看是估可能東北部登陸
但歐洲最新的預報模式則預估
颱風中心不會登陸
而是從台灣北部近海通過
所以最後到底怎麼走還有變數
但基本上都在誤差範圍內
當然中心登陸,破壞越大
中心沒登陸,破壞降低,但威脅仍大
另外一個要留意的就是
因為移速緩慢
如果到時中心很接近陸地
就可能和地形產生交互作用
一旦交互作用發生
颱風中心就可能被吸進來陸地了
以目前資料看
預估週五上午
七級風暴風圈開始籠罩東北部陸地
週五深夜
颱風中心最接近陸地或是登陸
週六下午
颱風暴風圈逐漸離開陸地
也因此颱風影響明顯的時間
將落在週五到週六
威脅最大的區域
北部.東北部
接著是中部山區
再來是南部山區
另外一個要留意的地方
就是煙花後面還可能會有另外一個熱帶擾動出現
也不排除烟花離開台灣之後
受到後面這個天氣系統牽引
將會在福建沿海這帯打轉
那影響的時間就可能拉長
至於位在海南島一帶的查帕卡颱風
未來將會滯留打轉
然後逐漸減弱
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但殘留水氣在週日之後
將可能隨著西南氣流影響台灣
以目前烟花路徑來推估各地天氣
明日(三)
颱風環流影響
北台灣開始有間歇降雨
溫度也會涼快一些
中南部和東部午後局部雷陣雨
但因為颱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
雷陣雨的情況會比這兩天減少
週四
北台灣降雨持續增加
開始有局部大雨出現
中部.東部,再來是南部
也開始會有些短暫雨
週五
北台灣嚴防強風豪雨
東部和中部山區防豪大雨
東部和中南部也要防強風
週六
北台灣持續嚴防強風豪雨
中部和南部山區也要防豪雨
沿海防強風
週日
颱風遠離
西南風增強帶來水氣
北台灣風雨緩和
中南部降雨增加
下週一至週三
西南氣流影響
中南部嚴防豪大雨
會不會放颱風假?
目前資料看
北部.東北部在週五週六有機會
但還是得看最後颱風路徑而定
還有各地人事行政局的公布為準
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白浪的瞥見】
身為一名白浪(漢人),有一段時間我總是極度羨慕著原住民可以信手捻來就講出自己的故事,部落的故事、家族的故事、遷徙的故事、獵人的故事,那些舊事在口齒唇舌之間被反覆練習,聽起來一切如新。
最近因為布農獵人王光祿釋憲案和特赦案,讓我想念起多年前和一群布農人一起入山的尋根之旅。男人們帶上了女人、小孩以及少數漢人,進入八通關古道一處溪谷。儘管那條路我已經走過幾次,但總是一五一十地走在路徑清晰的步道上,從沒想過要上攀或下切、沒想過要踏入獸徑、更沒想過要走上一條布農的回返之路。
隊伍在早晨入山,部落族人沿途拍照,其中最具備遊客資格的我,反倒成為那個拿著相機為他們留念的人(其實很喜歡他們喊我一聲「欸那個拍照的」)有的男人揹著鐵架,有的男人頂著頭帶(tinaqis)[1];女人和小孩一身輕裝,有時隨地撿起一根樹枝,親與子就牽在一起了。
同行之中,有一位安靜又敏銳的布農族長輩,布農名為Nas Qaisul Istasipal,漢文名字是「林淵源」[2]。路途中,林大哥曾多次回答我對植物名的提問、以及布農人都怎麼叫它,他多次下切到地勢較低的地方撿拾乾柴,不經易地流露出獵人的機敏和警覺眼神,除了這些少數又短暫的時刻,大多時間他都是質樸寡言的模樣——靜靜地卸下鋁製背架、靜靜地劈柴、靜靜地走著。到達營地後,我和朋友Y發現林大哥一直默默坐在一顆大石旁為大家煮水,我們忍不住笑著說:「大哥也太可愛了,到底要煮幾鍋熱水才會停手啊?」
這一支尋根隊伍主要是為了帶部落的孩子回到祖居的山林,傳承布農的生活經驗和傳統歌謠(多出我們這幾個漢人大概僅只是個意外吧?)大夥入山,穿的是平常穿的衣服、平常穿的布鞋和拖鞋,蓋的是平常蓋的棉被,用的平常用的鍋子、平常拿的菜刀。部落族人領路,我們偏離步道,上攀,進入一段植物高度及膝、沒有既成的路徑、最好手腳並用的典型中級山環境。越過了一條窄狹的稜線,便聽見溪水的聲音,很快地,一大片藍白相間的帆布棚就等在前方。
到了溪畔的營地之後,男人開始處理乾柴、起了爐灶、洗菜切菜的,準備餵飽這嗷嗷待哺、小孩與青少年占一半以上的大家。無事的孩子們很快就跳進溪水中納涼嬉戲,幾個大人坐在溪邊的大石上釣魚,孩子在溪裡也抓到了魚,全被煮進隔天早餐的鮮魚蔬菜湯裡。(個性總是小心謹慎的Y卻在此刻連人帶相機地意外落水,成為歷久不衰的笑柄。)
夜裡,在布棚底下,老人家說起瓦拉米的故事,林大哥一反日間的寡言,解釋「瓦拉米」在布農族語是「跟我去」的意思,日本話的意思「蕨類」,然後要哥哥林水源教孩子唱母語歌,先是一首充滿Uninang 的布農之歌,再來是一首和日本兵作戰後回家唱的歌,然後是「黑熊的歌」。一位大姐也說起家族抗日的故事,而這些舊事的紀念碑和駁坎,至今仍駐足在瓦拉米古道上。
更深更深的夜裡,漢人、女人、小人都入睡了。山裡傳來零星槍響,是男人外出打獵的聲音。清晨六點醒來,一隻紅棕毛色的飛鼠和一隻山羌已經被安放在營地一側的石頭上。「喔!原來飛鼠長這樣!」部落的朋友扯了扯牠的背膀。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見飛鼠。因為太心驚打獵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當場還極其愚蠢地用上「啊,我吃素啦!」推託,以免被招待野味(完全是多慮了,動物都是帶下山才處理)。
吃過早餐,收拾好營地之後,我們下山。本來以為是一路直下,但其實不然——半夜打到的獵物還暫存在四處,男人們得要沿途找到牠們,然後揹下山。山林經驗貧乏的我,在山裡早就搞不清楚東南西北,對於他們竟然不做任何標記就能找到獵物深深感到不可思議。
動物的血液還是溫的,獵人將牠們收進袋裡,我則交出了登山包的雨套,將動物覆蓋起來。身為一名連肉鋪都不太敢去、連豬頭羊頭都不敢正眼對視、連塊生肉都不敢碰的白浪,布農人能夠親手獵下動物、親手放血、親手將「動物」轉換成「肉品」的過程,都一一鮮明了我對狩獵的想像,一一抹除了我對狩獵的無知。
最近幾年我開始接受登山訓練,總覺得在山裡沒有一件事情是容易或理所當然的。要能夠認得山頭、能夠在山裡存活、辨識植物、解讀動物留下的線索、判斷危險的地形能否安全通過,都需要反覆入山,並且經歷一些磨難才會慢慢懂得。而布農人過去活動在中央山脈的深處,如今,曾經豐厚的山野經驗也在當代靜默地流失、斷裂,必須一再地透過「復興」、「重返」才能勉力傳承。
2016年,林淵源大哥因鼻咽癌過世。我只見過林大哥這麼一次,他的樣子在我心中卻是莫名的雋永。他不但是布農族裡有名的獵人,所乘載的深厚傳統文化和山林經驗,使他成為一位出色的巡山員、布農文化的傳承者、生態與文化研究者的領路人,其中最為人知的,是他在1998年開始便協助屏科大黃美秀老師進行台灣黑熊的野外調查。在爭執不休的狩獵議題上,林大哥早已切切實實地揭示了傳統獵人與生態保育者兩種身分並存的可能。
後來再回到部落,和布農朋友W一起來到部落的高處,途中經過了月桃、颱風草、野生百香果。我們面著玉里鎮坐下,俯瞰著遠遠的市區,聽著剛剛忙完農事的Dama(布農語,對男性長輩的尊稱)說起布農傳統和部落故事。臨行前,Dama送了我一塊石板當禮物,還說收下會心想事成之類的話⋯⋯(當下非常震驚,因為石板真的有夠重,很苦惱要怎麼帶它回台北。)
如今,這座布農部落背倚著海岸山脈和秀姑巒溪,遙望著祖先曾經生活的地方。身為一名白浪,我仍深深羨慕著。
註解:
[1] 頭帶是布農族人重要的背負工具。與頭帶搭配的負重方式稱為「頭額頂載法」:將一條頭帶頂載於前額,以頭部力量撐住,將背簍等背負工具靠額頭搬運。用額頭頂重物這個動作為patinbunguan。東西較重、背負的行程也比較遠的狀況下,頭帶可以讓族人在背負重物時走得比較久。(資料來源:《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嚮導背工與巡山員的故事》)
[2] 林淵源在玉山國家公園擔任巡山員長達25年,在占地10萬3千公頃的國家公園內,每月定期用雙腳巡邏著將近百分之40的山林範圍。林淵源具有豐厚的山林經驗,對園區所轄地與日治時代古道極為熟悉,孩童時期就被傳授狩獵技巧,年輕時的山野能力過人,縱橫東部山林,擁有「小泰山」稱號。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民國74年成立,81年設置南安管理站,林淵源於80年6月由臨時人員改聘為正式工友,負責第一線的生態研究、登山救難及古道修復等工作,玉管處於85年成立「黑熊專案保育小組」以來,致力於臺灣黑熊保育及生態研究,林淵源成為主力成員之一,受到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教授倚重。此外,玉山國家公園許多人文、生態的研究案中,林淵源都是研究人員重要的搭檔,包括執行新康區動物相調查研究的周蓮香教授、研究布農族舊社建築及分佈的林一宏教授、古道研究學者楊南郡教授研究八通關古道,林淵源都參與其中。(資料來源:台灣國家公園)
(文:吳宜靜;繪圖:thejane)
★ 線上閱讀全文:https://e-info.org.tw/node/231523
★ 每週環境副刊:https://e-info.org.tw/taxonomy/term/89/all
台灣山脈地形圖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基隆旅遊 #正濱漁港 #阿根廷造船廠歷史遺構廢墟 (基隆旅遊)「正濱漁港」--- 老港灣新面貌,繽氛多姿好風采!
https://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30636905
4月中旬與同學參加「基隆嶼一日遊」,上下午逛了基隆嶼與望幽谷後,傍晚時分來到了和平橋兩邊的「正濱漁港」與「阿根廷造船廠歷史遺構廢墟」,在彩色斑斕與灰黑之間,感受兩種迥然不同的歷史風情!
「正濱漁港」舊稱基隆漁港,位於基隆市中正區正濱里與和平島南方,屬第一類漁港;可停泊1,000頓以上的遠洋漁船,為近海拖網與遠洋漁業基地。由於和平島的山脈阻擋東北季風,早在台灣荷西時代,就是帆船停泊的港灣,西班牙聖薩爾瓦多城,也建在和平島南岸旁,並控制著正濱漁港。
「正濱漁港」雛型主要是在1934年台灣日治時期,由日本政府建成,時稱「基隆漁港」,當時北是台灣最大的漁港,戰後也曾繁榮一時。「正濱」港名取自基隆市中正區的「正」字,與台灣日治時期行政區濱町的「濱」字組合而成。
「正濱漁港」港灣,主要由八尺門水道、珠螺澳、田寮澳與拔死猴澳等小灣澳構成,地形條件優良,曾經是日治時代金瓜石銅礦的主要輸出港。
不過歲月更迭,現在新造的大型遠洋捕漁船噸位,都遠大過老港灣能容納的限,正濱漁港的重要性便日益式微,近年來基隆市政府積極興建深水碼頭並填築新生地,積極開發成假日休閒懷舊碼頭,期盼能再造觀光旅遊漁業榮景。
當天從和平橋循著樓梯下行到漁港口,可遙望對面一排彩色屋,遠眺真的是繽紛多彩十分吸睛,但真的也就只能可遠觀不可褻玩焉,因為隔岸看就可以看到那些房子建築,其實都已老舊,牆面也可以感受到歲月的痕跡,跟國外如歐州小鎮或日本小城之美,是不能一起比擬的。
正濱漁港
地 址:基隆市中正區正濱里中正路549號
<如何前往>
1. 搭乘基隆市公車101號於「和平橋頭(原住民文化會館)」下車即可抵達。
2. 103、104號(經中正路)於「中正路正濱路口」下車,步行2分鐘即可抵達。 3. 搭乘T99濱海奇基線於「原住民文化會館(正濱漁港)站」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