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外債排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外債排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外債排名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萬的網紅Joe's investmen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Joe:「台灣跟日本的民間資產其實很驚人,而且大量海外資產是來自於民間,從人均的角度來看,台灣人算是相對富裕的經濟體。」 日本財務省稱,日本的對外凈資産截至2020年底為356.97萬億日元,日本對海外投資本身正在增加。日本連續30年維持世界最大凈債權國的地位,對外凈資産是指,企業和政府等在海外持...
台灣外債排名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Joe:「台灣跟日本的民間資產其實很驚人,而且大量海外資產是來自於民間,從人均的角度來看,台灣人算是相對富裕的經濟體。」
日本財務省稱,日本的對外凈資産截至2020年底為356.97萬億日元,日本對海外投資本身正在增加。日本連續30年維持世界最大凈債權國的地位,對外凈資産是指,企業和政府等在海外持有的「對外資産」減掉海外投資者在日本持有的「對外負債」。日本的對外資産總額為1146.126萬億日元,對外凈資産僅次於日本的是德國,為323.4659萬億日元,第3位是香港的223.0913萬億日元。
台灣「藏富於民」,對外淨資產規模續創歷史新高,2020年國際投資的淨資產部位達1兆3714.2億美元,蟬聯全球第五大淨債權國,2020年底全球前五大淨債權國依序為日本、德國、香港、中國與台灣,與2019年底相較,香港一舉超車中國,由老五變老四,2020年底,台灣對外資產總額計2兆4,920.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主要是國內保險公司持有國外債券增加,對外負債方面,同步寫下新高紀錄,主要是外資所持有的台灣股票價格上揚所致,2020年底台灣對外資產高於負債,兩相互抵後,國際投資淨資產部位達1兆3,714.2億美元。
國人對外資產飆高,除增持海外有價證券因素外,也反映全球股市、債市價格上漲因素;在對外負債部分,外資2020年雖然減持台股,但因台股股價上漲,加上外資握有股票集中在MSCI成分股與電子股,而MSCI台灣指數2020年上漲37.2%,使台灣對外負債同步寫下歷史新高紀錄。
至於香港對外淨資產排名超前中國,央行解釋,主要是香港國外資產證券投資占比高達35.4%,中國對外證券投資僅占10.3%,全球股價上漲的價格因素,使香港對外資產增加的助力較中國更多,加上2020年香港恆生指數下跌3.4%,外人持有香港股票的價格下滑,使香港對外負債金額減少,對外資產增加、對外負債減少,一增一減間,促使香港淨資產部位增加較多。2020年全球中央銀行貫徹量化寬鬆政策,主要國家的股價多數大漲,價格因素,會使各國對外資產部位水漲船高。
https://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efinance/44854-2021-05-25-15-05-14.html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5534850
台灣外債排名 在 財經108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壽險公司持有大量美元資產須謹慎處理匯率風險...
🔥周精選國內外重要財經新聞【#工商周報】https://bit.ly/3dfh54d
🔥一周熱門時事評論、嚴選名家好文【#工商名家評論報】https://bit.ly/30tcoPe
👉掌握全球財經,立即下載【#工商時報APP】 https://bit.ly/2Ubv0zb
👉【#TOP5000台灣企業排名】立即看https://bit.ly/2ZrQElx
#壽險業 #海外投資 #貿易順差 #工商周報 #總編輯精選
台灣外債排名 在 謝金河 投資理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投台灣,寧可海外賠大錢?
金管會公布國內壽險業投資海外金額持續升高,但海外投資滙損卻將近1500億台幣,這個數字非常值得探討。
一是國內壽險公司投資國外的金額及比率不斷擴大,2013年只有6.39億元,海外資產比重是43.51%;14年上升至50.34%,金額是8.235億元;到今年上半年,這個比率升高到68.26%,金額達17.385億元,也就是說,壽險公司把在台灣從保戶身上吸到的錢,將近七成拿到海外,如果說海外能賺大錢,也就罷了,但壽險業每年不論台幣升貶,都出現滙損,這是很奇怪的事。
今年前8月,壽險業者的滙損1479億,今年台幣貶值居多,滙損可以理解,但2017年台幣大升值,壽險業者賺了2810億元的滙差,但是滙兌避險損失竟高達4840億元,最後也出現2030億元的滙損。這也就是說,不管台幣是升是貶,壽險公司每年都會出現滙損。
二,我以國泰金控上半年資產配置來看,投資部位最大的是國外債券達3.665兆元,占64.5%,投資國內股市的部位只有4020億元,占5.68%,可以想見,壽險公司最大的部位是海外債,國內股票只有5%多一點,這是金管會限制太嚴。還是台灣沒有適合的標的可以投?這值得顧立雄主委好好想一想。
三,國人熱衷投資海外證券,今年第一季國人投資海外證券餘額是157億美元,第二季是101.6億美元,而外資首季投入台灣29.3億美元,第二季是賣超2.9億美元,台灣的金融帳連續36季浄流出,這是很大的一項。
四,台灣前30大市值排名,今年表現最出色的三家公司,一是台積電,今年股價大漲20.62%,如果加上8元現金股利,報酬率高達24.17%;聯發科今年在美中貿易戰中左右逢源,今年股價大漲60.78%,若加上9元息,回報率達64.7%;大立光今年也拉出38.41%的大漲幅若加上68元息,回報率是40.52%。壽險公司吸了台灣投資人奶水,不投資台灣好公司,卻在國外賠大錢,這樣的現象年年發生,卻沒有人在管,而保戶把錢交給國內壽險公司,讓他們拿到國外賠錢,這個現象真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