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地質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地質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地質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地質史產品中有5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最新一集「Sunday • 威士忌」介紹的酒款為~ 天空之島 18年 蘇格蘭威士忌 Isle of Skye 18y Blended Scotch Whisky 天空之島位於蘇格蘭的西北方 是一座擁有豐富的火山地質和四面環海的島嶼 而蘇格蘭的麥克勞德(MacLeod)家族 已治理此島嶼有數百年的歷...

 同時也有4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00的網紅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遊日期:2021/05/08 - 太魯閣經典款:斷崖上的「錐麓古道」 這條堪稱台灣最美的步道,站在超過 500 公尺落差的斷崖上,等同於站在與台北101同高的峽谷上,和雲一起散步。立霧溪經年累月的沖洗,切割出壯麗斷崖和峽谷,是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居高臨下的震撼,是太魯閣必去的景點! 人文歷史 古道背...

台灣地質史 在 阿澎 Jerry ╵登山╵旅遊╵秘境╵空拍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8:42:19

㊙️禁地級秘境 🏔 草叢中消失的路徑 陽明山雖貴為觀光勝地,卻藏了不少秘密可挖寶 而大油坑就是其中之一 擁有台灣少見火山地形,漫步在此猶如像月球上行走 高空看下去猶如一朵花,又像象徵毀滅的核彈蕈狀雲 硫磺噴口是全台灣最大口徑,連車子都可以丟下去 🚫地質脆弱具危險性列為禁止進入區域🚫 除了空拍照...

台灣地質史 在 米力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0:51:19

丨陽明山的實驗山屋丨 希望不久將來可以服務喜歡陽明山的郊山人 陽明實驗山屋 Y.M. Mountain Lab 有火山咖啡 有資訊索引 有寧靜的書屋 有on line的podcast #山屋旁就有郊山步道 近年成為迷山親山郊山的愛山一族 深深覺得每座山都應該有一所特色山屋 謝謝格式 In...

  • 台灣地質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9 12:41:13
    有 1,994 人按讚

    最新一集「Sunday • 威士忌」介紹的酒款為~
    天空之島 18年 蘇格蘭威士忌
    Isle of Skye 18y Blended Scotch Whisky

    天空之島位於蘇格蘭的西北方
    是一座擁有豐富的火山地質和四面環海的島嶼
    而蘇格蘭的麥克勞德(MacLeod)家族
    已治理此島嶼有數百年的歷史
    麥克勞德家族也是同時擁有自己的獨立裝瓶品牌
    和自己的單一麥芽威士忌酒廠
    更是蘇格蘭少數家族經營的酒類公司

    麥克勞德家族將對於這片土地的熱愛和理解
    以天空之島最古老的海島單一麥芽威士忌為核心基酒
    打造出獨一無二的輕泥煤雪莉風格的天空之島威士忌
    這支充滿風土情懷的威士忌
    也是一支有著強大調合工藝的威士忌
    同時擁有海島泥煤風 與斯佩賽甜美風味的酒體
    正是天空之島威士忌最獨特的風格

    酒款:天空之島 18年 蘇格蘭威士忌
    酒精濃度:40%

    協志的品飲筆記:
    香氣:非常明顯的糖漿與蜂蜜 以及令人安心的沉木 木質調性的香氣 並帶著非常淺的泥煤和海鹹味
    口感:入口是非常香甜的蜜糖 果香感 幾乎讓人忘記這是一支海島威士忌 這是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則是轉換成淡淡地的泥煤 和烤橡木桶的香氣 最後則是慢慢的轉換成咖啡 可可的薰香感 層次相當豐富
    餘韻:木質調性的氣息不斷的飄散在口中

    #天空之島18年
    #IsleOfSkye
    #Sunday威士忌
    #未成年請勿飲酒
    #喝酒不開車
    #理性飲酒感性品酒
    #品酒不酗酒
    #品味威士忌品味人生
    #麥立得台灣

  • 台灣地質史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8 10:45:11
    有 29 人按讚

    新一集 PODCAST 上架!!

    這次跟大家聊聊前幾天下台南南科考古館取材的經驗,順便製作了簡報影片,把許多拍到的照片整理在簡報中,一併附上整理的PODCAST內文。

    -----------------------------------

    台灣還有史前歷史?

    相信很多人會抱持著疑問,那麼久遠的年代,台灣這塊土地就已經有人類的足跡,而且隨著年代的演進,還產生了不同的文化,以往對史前資料都停留在,那種電影原始人的概念,不過我想不同的地域跟環境,就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才對,如果不好好了解一下這段歷程,一定無法畫出符合故事中的氛圍。

    剛好手上有個台灣史前的漫畫題材要畫,漫畫家對於故事畫面的呈現,一定是要置身投入,才會有對應的畫面產生,如此才有可能畫出心目中的具像畫面。

    所以為了瞭解這段歷史,我決定走訪台南的南科考古館,因為這邊保存了許多有關台灣史前的資料,還有許多出土文物的展示,親身感受體驗,才是最直接的取材方式。

    因為住台北,所以這次選擇搭高鐵下台南,一路上發生了不少小插曲,出門前手錶時間慢了10分鐘,差點沒趕上高鐵。在高鐵上,遇到認識的朋友,竟然就坐在我後面。

    出門前才發現,因疫情影響,考古館需要提前上網預約登記入場,結果當天已經額滿,想說到現場再說,沒想到再刷一次頁面,就出現有人讓出名額,當然手刀下定預約。

    下高鐵發現假日的接駁車沒班次,趕緊改搭火車等等的狀況,一切的巧合,讓整個行程好刺激,不過都有驚無險地度過,LUCKY!

    來到南科考古館,當你踏入館區那瞬間,很難想像現在考古館的位置,在5-6千年前還是一片大海,對!沒錯!就是大海!這裡是高山經過雨水沖刷,順著河流把泥沙往外擴張,在與海水互相拉扯下,逐漸形成了這塊土地平原,才有現在我站的這個位置,有高山有大海有平原,山海原正是我這次漫畫案的核心,感觸特別深。

    想像我站立的位置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經過不斷的演進後,才形成現在腳下的這塊土地,館中有一區特別展示了這塊土地的演化,大家可以仔細看看,大自然的變化真神奇,應證了土地是會成長的,現在就讓我來帶大家看看,館內有些甚麼特色。

    整棟考古館用了類似方塊的造型堆積,聽說是仿造考古挖掘時,一層層挖掘方塊坑洞的感覺,館內有些走廊的窗戶,也是朝這樣的構想設計,牆壁裝飾切割成,不同層級的挖掘圖案展示,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設計巧思,其實看到考古館的外型時,有點意外,因為跟我正在進行的漫畫設定,概念本質上蠻類似的,歷史是由方塊組成,由方塊堆積,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尤其這一次的主題就是史前歷史,那更是要好好的感受一番。

    進入會場後,先到櫃台買門票,然後跟著指示牌的指引方向導覽,有好幾個館可以慢慢看,不過要注意中午的休館時間就是。

    上去的手扶梯旁,有許多挖掘的古物介紹看版,剛好是對照外面的牆壁圖案。首先進入第一個展館,也是我這次主要取材的地方,入場的空間用了好幾個投影機做環繞投射,這個館主要講述館區的由來,以及各種年代文物的展示,一進去就會看到,台灣史前到現代的各種文化演進,在這塊土地上,竟然就像一個三明治,一層一層的包覆著不同文化,每一層堆積著當代的文物紀錄,土地真的是最好的歷史保管箱。

    旁邊有一個平台,展示著我剛剛講的,這塊土地由大海變成土地的過程與原因,上下皆有投影動畫演示,講解的相當清楚,接著就是各個年代挖掘出來的文物展示,展示的不外乎是,陶器、貝類、鐵器、玉器,骨骼等等...這些較不會因時間腐化的東西,不同的文化,就會有不同的器具呈現,像陶器就有很大的區分,不論是材質、外型甚至外表的壓紋,都有每個文化的特色,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區隔,每個文化與文化的銜接點發生了甚麼事?這都是編故事時很可以發揮的地方。

    另一區館方還做了一個各文化的環境模型,可以從居住跟地形變化上,了解每個文化的生活環境,做的很細緻,剛好有一些建築參考,當然是從各種角度拍了許多照片,資料不嫌多!

    順著走道來到第二個展區,這一區展示模擬史前人類,那時的生活與精神模型,都是1:1的模型展示,體會史前人類那時的生活環境,有一些物件細節可以參考,例如衣物的穿著,使用器具的纏繞方式,都會以當時的環境假想還原,對於未來畫成漫畫還蠻有幫助的。

    來到第三的展館,這裡展示的是跟考古作業比較相關的素材,他把地層切割展示,還有模擬挖掘的現場,各種挖掘出來的骨骼比對,有點像我們素描在學的藝用解剖學,還有分析台灣各地的地質比較,感覺學術性質比較重的一區。

    接著下去是兒童親子區,不過去的時候沒開放,應該是定時會有一些影片活動的展示。

    這次去剛好遇到,我們活過:考古人骨遺骸暨墓葬展,裡面展示一些人骨墓葬的文物,看考古學家如何透過骨頭講故事,陳列很多相關骨骼的模型資料,角落有撥放一段史前人類的生存小影片,也有影片劇照、道具還有分鏡的展示,當天下午有這段影片的拍攝講座,其實也是特地為了講座下去聽,看影片如何用現有的文物資料,轉換成電影的概念,或許可以當成我轉成漫畫的一些參考,聽後有些收穫跟想法,還發現台上講座的主角演員,竟是我FB的朋友王國仁老師,真是巧啊~

    這趟體驗,除了讓我更加了解台灣史前文化的演變外,也有了更深的故事想法,很多資料不能光靠搜尋或書本上去取得,實際走訪感受實際靈氣,真的會更加有想法,這也是我提供未來需要取材的人一個建議,很多是真的必須要親自看到,體驗到,才有辦法真實的紀錄下來。

    在遠古那個沒紙沒筆沒電腦的年代,人類要如何保留自己的歷史,甚至保留自己曾經存在的紀錄,這次的體驗讓我了解,不管任何年代,人跟土地的存在是不會改變的。

    誠如我故事中準備的一句台詞:
    就用我們的身體跟土地,來告訴後代,這裡曾經發生的事吧!

    對了,本來那天預計留宿台南一晚,隔天順便到附近的一些展館參觀,後來聽說一般美術館跟藝術館,周一幾乎公休,沒錯!無處可逛 !所以只好乖乖地打道回府,一切都是天意~

    ----------------------------------

    #漫漫話畫
    #南科考古館
    #PODCAST
    #youtube

  • 台灣地質史 在 原森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3 19:57:02
    有 45 人按讚

    🌾新團上架🌾
    樟之細路-鳴鳳古道‧蓬萊護魚生態步道一日遊
    【詳細行程】https://www.ecotourtaiwan.com/raknusselutrail/
    【出團日期】110年10月22日(週五)
    【行程特色】 『綠色旅遊』『綠建築之旅』
    1.客庄歇後語說:崎又陡,錢又少,挑茶到獅潭,汗水流多少。肩挑重擔爬陡坡,回鳴鳳,看到膝頭出目汁。道出客家人在此生活的艱辛樣貌,一人一根扁擔,一腳一步構築出屬於台灣人歷史記憶的樟之細路。
    2.地質特殊的蓬萊溪,溪中錯落而致的奇岩就是人們口中的月球石,讓生態步道更顯得奇趣,群游嬉戲的苦花魚,無憂無慮的遨遊,變成一道悠然輕鬆的水中畫,緩慢地探訪 #蓬萊自然生態園區,感受自然悠哉的氛圍,享受山林野溪之美。

    #樟之細路:#鳴鳳古道
    樟:原住民語raknus,細路:客語selu,簡單的說樟之細路是一條曾經充滿樟樹的山徑,代表客家先民進入原住民居住的森林,進行砍伐樟樹與提煉樟腦的百年冒險歷史。目前透過修復好的樟之細路全長約為220公里,北起桃園龍潭,南達台中東勢,主要分布在台三線兩側的丘陵山區,有些「細路」經過道路規劃重整後變成馬路,所以分為三種型態:古道步道、農路小徑與公路,但透過耆老與地圖整理出如魚骨網絡般的產業之路,令人驚嘆這條樟之細路的美與文化,讚嘆客家先民的毅力與努力,#路跟路之間串聯起山與山之間的美景,還有純樸可愛的庄頭,堆疊出帶有樟樹香氣的百年古道。

    #疫情期間不想去人太多的地方
    #又想走走路流流汗
    #還想要吃點在地特產與風味
    #樟之細路的鳴鳳古道真美麗

    其他精彩的一日遊 👇

    穿閱東北角岬灣‧蜻蜓石食農旅行一日遊
    詳細行程:https://www.ecotourtaiwan.com/stonbo/

    愛上玉峰‧與自然土地共好之約一日遊
    詳細行程:https://www.ecotourtaiwan.com/yufeng/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