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focus.io】挑戰Tesla做電動車界的Android? 富士康進軍電動車界!
.
近來很多汽車製造廠商看好電動車產業前景,紛紛走上電動車轉型之路。日前在台北舉辦的「鴻海科技日」上,作為蘋果(NASDAQ: AAPL)手機最大代工廠的富士康宣布推出「MIH EV電動車平台」,...
【@businessfocus.io】挑戰Tesla做電動車界的Android? 富士康進軍電動車界!
.
近來很多汽車製造廠商看好電動車產業前景,紛紛走上電動車轉型之路。日前在台北舉辦的「鴻海科技日」上,作為蘋果(NASDAQ: AAPL)手機最大代工廠的富士康宣布推出「MIH EV電動車平台」,並表示將於2024年推出固態電池,正式進軍電動車領域。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集團(TPE: 2354)董事長劉揚偉更表示,他們的目標是在5年後佔領10%的電動車市場。事實上,富士康近一半的業績主要來源於蘋果代工手機,為了減少對於蘋果的依賴,富士康多年前就嘗試投資更多元的業務,其中包括電動車行業,但從未取得成功。
.
打造電動車界的Android 推出固態電池技術
.
劉揚偉表示,預計在2025年至2027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萬輛,而公司的目標是搶佔10%的市場份額。目前富士康正與台灣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裕隆汽車(TPE: 2201)等多家廠商進行合作討論。他還強調,特斯拉(NASDAQ: TSLA)是電動車中的iPhone,而富士康希望成為電動車的Android。汽車製造廠帶領一群供應商的傳統商業模式已不可行,因為供應商缺乏電動車重要的先進技術。
.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將不會生產自主品牌汽車,而是注重在建立一個開放式平台MIH,作為一個代工廠,為其他車廠提供電池和車聯網服務等重要零件和工具的生產製造。傳統車廠可在平台上選擇電動車、SUV、MPV的底盤設計,根據公司的要求定製車身軸距、動力、電池大小等參數,最終交由富士康生產。富士康表示,這是一個「模塊化」的平台,意味著一些零件科技在未來更換和升級。
.
此外,富士康目前正在研發固態電池,預計於2024年推出。這款電池是被視為用於汽車的鋰離子電池的下一代進化代替品,它可支持更遠的出行里程,並有更高的能量儲蓄能力。富士康首席產品官Jerry Hsiao表示,到了2025年,誰能掌握固態電池技術,誰就將主宰這個行業。
.
減少對主營業務依賴 促進多元化
.
蘋果手機代工在富士康製造業務佔比極大,但該業務盈利正面臨萎縮,這促使富士康加強業務多元化的經營。分析師表示,富士康正尋求在電動車領域複製其在全球PC和智能手機製造領域的成功。預計未來數年內,電動車將成為全球電子產品出貨量和銷量的主導力量。富士康在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是其低成本和大規模生產電子零件的能力。
.
富士康早在2005年通過收購安泰電業,成功打入汽車電子和新能源汽車兩大板塊。今年年初,富士康和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BIT: FCA)合資企業,準備開發和生產電動車。由此可見,富士康不斷在電動車領域做出突破,專注在電動車系統和零件研發與生產,持續向汽車產業延伸。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今日科技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台灣固態電池廠商 在 優分析UAnalyz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電動車趨勢強過航運 動力電池成為資金避風港】
台股今 (19) 日電子、金融、傳產全盤盡墨,午盤跌勢擴大,一度重挫逾 430 點📉📉,失守 16400 點關卡,最低來到 16388 點,創近 3 個月新低。電子股及航運股倒地不起,唯獨電動車概念股🚙相對強勢,以產業核心電池股最為強悍,逆勢漲停收在127.5元,續創歷史新高價。
*
電動車上的三電技術:電池、電機、電控技術是電動車最核心的技術,其中電池製造成本占據整台車製造成本最大占比:三分之一。電池製造中又以上游廠商如正極材料商機最大、毛利最好。美琪瑪(4721)為台灣少數的鈷系列化工廠,主要產品包括PTA氧化觸媒和鋰電池正極材料原料。因此,在電動車產業地位中,美琪瑪可說是站在最有利的戰略位置。
🔋早在2019年就積極設廠發展正極材料的美琪瑪,如今已在MIH平台下發光發亮,顯示公司經營層眼光獨厚,看好未來電動車款將會越來越多,預期未來市況仍屬樂觀,因為台廠鮮有相關材料廠,擁有眾多潛在客戶。原本僅有日本客戶,自從鴻海MIH創立後,所有想進入電動車市場的台廠成員都成為了美琪瑪的潛在客戶,目前光是日韓車廠原本的業績量,今年上半年已為美琪瑪創造1.4億元純益(稅後),EPS 1.88元,未來訂單量將無可預期,純益成長可見。展望台廠,鴻海正與美琪瑪、康普結盟研發固態電池等黑科技,為解當前液態電池的隱患問題。
*
正極材料主要是為電池提供鋰離子,它決定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安全性、使用領域等,其成本占整個動力電池的 40%,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關鍵材料。所以,動力電池可說是佔據電動車成本佔比中最高的元件。
台灣固態電池廠商 在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鴻海積極開發磷酸鋰鐵電池與固態鋰電池,想在電池產業中殺出一條路!
台灣固態電池廠商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樣看香港 港事大排檔】全球十大古怪節日其實不古怪—長洲太平清醮
(精彩節目內容 歡迎點選連結頁面上的三角形播放鍵圖案收聽)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programId/1630/id/124410
「#有土斯有財」,過去 #香港首富 一向由地產王國稱霸,但今年以來卻兩度短暫易主,而且還是同一個人。
根據5月初的富比世實時富豪榜(Billionaire Real-Time Ticker),電動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因股價飆漲,其主席、「新香港人」 #曾毓群,以345億美元身家一度超越長江集團創辦人李嘉誠成為新的香港首富;這也是今年1月以來,曾毓群二度登上首富。雖然他與 #李嘉誠 互有上下,但是到目前為止,其財富仍然超越恒基兆業地產的李兆基。 不只曾毓群本人,「寧德時代」有9名高層和投資者亦登上富豪榜」,每人身家均達10億美元以上,超越了Alphabet和Facebook等科技巨頭,寧德時代堪稱「億萬富豪搖籃」。
有分析認為,曾毓群致富關鍵來自於中國政府的補貼與扶持,背後或得益於習近平。習近平於1988年曾在寧德地區當地委書記,2010年時任中共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回寧德調研,便要求寧德「多上幾個大項目,多抱幾個『金娃娃』」,而「寧德時代」很快便發展壯大。 也有分析指出,除了政府的扶持,寧德時代的技術研發、與特斯拉及德國BMW的合作策略,也都讓這家才成立十年的企業得以在動力電池的巿場中與韓國LG及日本松下分庭抗禮,近年更於全球電動車電池使用量上獨占鰲頭。
隨著環保意識抬頭,加上各國政策補貼,電動車的銷售看好,也連帶點亮電池產業前景。電池號稱「電動車心臟」,台灣廠商在其供應鏈上自然也不會缺席,從上游的原材料、到電池芯、電池模組與動力監控等等,還有企業投入固態電池技術的研發,無不希望分食這塊大餅、最好還能迎頭趕上。
全球動力電池的現況與發展趨勢如何?國際大廠摩拳擦掌、多點開花,誰是下一個寧德時代?節目邀請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 #呂學隆 經理作專業分析。
#黃美寧 #每周五下午三點首播 #港事大排檔 #呂學隆 #曾毓群 #李嘉誠 #香港首富
「這樣看香港」節目電子信箱:nin@rti.org.tw 或 hk@rti.org.tw
更多精彩節目可透過Podcast平台搜尋節目名稱「這樣看香港」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