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保險公司倒閉歷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保險公司倒閉歷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保險公司倒閉歷史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451的網紅元毓,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舊文重貼: 2020年7月5日 · 【我如何運用法律與經濟學在投資決策:營業中斷保險】 2004年左右我就曾為文記錄如何從消費者保護法中的「科技抗辯(state of art)」判斷當年因止痛藥Vioxx瑕疵陷入集體訴訟法律風險、股價腰斬的默克藥廠,其實真正面臨的風險並不高,並大膽$26美...
台灣保險公司倒閉歷史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舊文重貼:
2020年7月5日 ·
【我如何運用法律與經濟學在投資決策:營業中斷保險】
2004年左右我就曾為文記錄如何從消費者保護法中的「科技抗辯(state of art)」判斷當年因止痛藥Vioxx瑕疵陷入集體訴訟法律風險、股價腰斬的默克藥廠,其實真正面臨的風險並不高,並大膽$26美元危機入市,兩年半後$50多美元陸續獲利了結。
這部份可以參考後來2018年寫得更清楚的【效率市場假說是錯誤的】一文。
這是一次靠法律專業知識的價值投資操作。
近日因Covid-19在美國失控的疫情,我們又看到新一波影響更廣的法律爭議浮出抬面:營業中斷(business interruption)。
美國各州政府的封城(lockdown)措施使得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無法營業、營收中斷、現金流鎖死的倒閉危機。原本這些中小企業購買的商業保險,幾乎都有「營業中斷條款」,此條款大概涵蓋範疇如下(以Allstate公司為例):
1. 預期收入損失(For lost income from the destroyed merchandise (minus expenses you may have already paid, such as shipping).Your pre-loss earnings are the basis for reimbursement under business interruption coverage. Lost earnings, also known as the actual loss sustained, are typically defined as revenues minus ongoing expenses. )
2. 額外支出( For extra expenses if you must temporarily relocate your business because of the fire (for example, the cost of rent at the temporary location).)
然而近日上百萬家申請保險賠償的中小企業卻遭到保險公司拒付,理由是:「Covid-19疫情並未造成實質物理損失(actual physical loss)」。
什麼?賠到當內褲還叫沒有損失?這是怎麼一回事?
一、美國商業保險營業中斷(business interruption)條款法律爭議
多數保險公司紛紛於近日在各自網站上強調「實質物理損失(actual physical loss)的存在是申請保險支付的先決條件」。實質物理損失在保險公司方面的定義為:真實損害(damage)造成營業設備、不動產失去部分或全部原本功能/效用,造成商業收入損失。
換言之,目前美國保險公司的態度是 -- 病毒並未造成中小企業保戶物理上營業設備或不動產失去運作能力,病毒讓人致病又不讓機器廠房店面生病,當然不構成支付賠償金的條件。
中小企業主的立場顯然相反 -- 病毒與政府封城措施造成營業上之不可能,我當初買保險不正是為了這種不可預期之風險?沒了收入但租金、工資與各項支出依然照付,損失哪裡不真實不存在?
為何保險公司可以如此狹隘限縮解釋?這是因為此類商業保險的營業中斷條款最早源自於美國南北內戰時期,當時的商家因戰爭破壞或徵調的關係,其所擁有的商業設備或店面因此不再能持續生產失去收入,在此侷限條件下商界所應運而生的保險制度。故,美國保險法律與習慣上,對實質物理損失的看法是有歷史累積,而因循前例恰恰是普通法(common law)的核心邏輯。
可是現代世界與南北戰爭相差100多年,難道法律上都沒有可以擴張或改變的突破口?
有的,而此問題的法律突破口在一個我想台灣讀者大概都想不到的關鍵點 -- 「附著與污染」。
⟪附著與污染⟫
附著概念在1980、1990年代都已經有州法院判決提供了初步概念,但最標誌性、最多後來者引用的則是2002年康乃迪克州聯邦地方法院的⟪Yale University v. CIGNA Ins. Co.⟫一案。
此案中耶魯大學於1980年代的建築外牆塗漆後來證實含有重金屬鉛與石棉,造成第三人健康受損。耶魯大學根據產物保險條款,要求保險公司支付賠償金。保險公司稱:「塗漆又不影響建築物原本功用,不構成物理性實質損害。」拒絕賠償。
官司先在康乃迪克州州法院打,州法院也是採取與保險公司相同的限縮解釋。
但後來官司打到聯邦地方法院,聯邦地院卻採取擴張解釋:「附著」於耶魯大學建築物上的油漆,實質上「污染(contaminated)」了建築物,使其一部或全部失去了原本功用,因此構成實質物理損害。
此觀點在2009年也於⟪Essex Ins. Co. v. BloomSouth Flooring Corp.⟫案得到位於麻州的聯邦第一巡迴法院支持,認為附著於財產上的「惡臭(odor)」也是種能造成實質物理損害的汙染。
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我們看到針對Covid-19相關幾百個保險訴訟案中,最活躍的佛羅里達州律師John Houghtaling II主張:「『附著』於建築物、商業設施表面的冠狀病毒也是一種造成實質物理損害的汙染」。即便事實上多數公衛專家均指出目前科學證據顯示,Covid-19主要還是透過人傳人機制傳染,透過附著物體表面傳染案例屬於極少數特例。
因為熟悉英美法的人都知道,common law的先例是一個比較可能勝訴的框架,律師多盡量把訴之主張想辦法塞進成功框架裡,即便看起來很彆扭。要是跳脫既有框架另創新法律見解,則勝訴機率很可能大減。
但前述「附著與污染」見解並非每個法院都買單,例如紐約州州法院在2002年與2014年不同判決中都否定此擴張見解,堅持南北戰爭留下的狹義解釋。
可這就進入我們第二個重點...
二、經濟學角度切入:
各州法院之間對於營業中斷(business interruption)的法律定義不同勢必會增加各州中小企業與保險公司各自在營運上的不確定性。當然,這也會增加再保險公司的不確定性。
依據美國法架構,各州法律見解不同牽涉到跨州商務,是有高度可能最後進入聯邦最高法院以求一統一見解。然而法律訴訟程序的曠日廢時將使得中小企業不見得有足夠資金支撐到訴訟結果,但反之,希冀減少損失的保險公司們卻有相當高誘因要把戰場拖到最高法院。
從經濟學競爭(competitiveness)的概念切入,中小企業方也必將嘗試繞過既有遊戲規則,即法律程序,試圖建立有利於自己的新遊戲規則。
於是乎我們就見到美國知名四大主廚--Daniel Boulud (米其林兩顆星), Thomas Keller(米其林三顆星), Wolfgang Puck(米其林一顆星) 以及 Jean-Georges Vongerichten(米其林三顆星)-- 結盟,並於今年3月底去電美國總統川普,要求逼迫保險公司支付停業的商業損失。
川普果然也在4月份內部會議上提出:「他知悉保險公司對多年支付保費的餐廳業者雨天收傘一事,雖然他也知道保險公司保單涵蓋範圍有限,但如果支付賠償金是公平的,則保險公司就應該支付。(... saying restaurateurs had told him they paid for business-interruption coverage for decades but now they need it and insurers don’t want to pay. He said he understood that some policies have pandemic exclusions, adding: “I would like to see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pay if they need to pay, if it’s fair.)」
熟悉制度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當「無主收入」出現時,意味著租值消散(rent dissipation),也代表著整體社會的浪費。租值消散是整個經濟學最難掌握的高級概念,許多有名的經濟學家或教授,甚至某些諾貝爾獎得主,也不見得能正確理解並掌握此概念,本文並不打算詳談,請有興趣的讀者自行參考我過去幾篇舊文。
就我所知,一般經濟學者未曾討論「準租值消散(rent dissipation on depend)」狀況 -- 在法律定義未由最高法院統一見解前,被保險人無從得知是否可以取得保險賠償金;保險人雖暫時對保費有所有權,但一旦訴訟發生依會計原則也必須劃出一部分作為賠償準備金。可是在真實世界,我們目前不存在比曠日廢時的司法或所費不貲的政治遊說(包含政治獻金/賄絡),更有效率且廣為接受的制度來安排這樣的權利衝突。
(此處on depend概念類同於英美財產法中的on depend概念,我就不岔題解釋)
這是說,從經濟分析角度看,在統一法律見解未出現前,此狀況是一種社會費用,以租值消散形式暫時存在。
這就轉到本文的第三個重點,身為證券市場投資人,怎麼看怎麼應對?
三、投資人角度
在日常法律爭議上,此類「未有最終判決前,權利範圍或收入歸屬處於未定狀態」的狀況實屬常見。換個角度說,其實這些案件多屬於個體性風險,即便在系統內會產生一定權利範圍/未來收入預期影響,可幾乎都不會構成「系統性風險」。
但此次對「營業中斷」定義爭議卻碰上歷史罕見的大規模被迫停業狀況,根據美國普查局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8日,因被迫停業而申請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 (PPP)的中小企業高達360萬家,借款金額達$5370億美元。4月26日~5月2日該週資料更是超過51.4%企業受到疫情影響(見圖)。
有保險公司代表說得清楚:保險原理是基於「大數法則」,亦即平時由多數人分別出資一小部分,於個別性風險實現時支付賠償金彌補其風險。但若「近乎所有出資者的風險都實現」,保險公司根本不可能同時支付所有被保險人賠償金,這已經不是個別性風險而是系統性風險,保險公司只能宣告破產。
2008年金融風暴主因之一也是原本以為透過大數法則建立的CDOs,包裹大量不同債信的房貸債權很安全,結果不堪系統性風險實現而崩潰。
我在今年五月份【美國失業人數破2千萬為何股市上漲?再來怎麼看?】一文中特別強調我們應該多關注CLOs(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潛在違約危機,也是著眼於此類別個別性風險轉為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激增。
同樣的,前述營業中斷保險條款無論美國法院最終見解為何,都很可能發生二選一結果:「大規模中小企業因封城出現流動性枯竭引發的大規模倒閉風險」對上「保險公司支付如此大量賠償金恐陷大規模財務危機」。
即便是繞過法律程序,透過政治遊說施壓美國行政單位,依然繞不開上述兩項風險必然實現其中一種的局面。
根據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推估,美國目前含有營業中斷條款的保險金額約$8千億美元,其中50%透過再保險方式轉嫁。值得慶幸的是我並未查到此類保險有轉化為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這表示風險可能未如CDO、CLO般倍數放大。富國銀行認為美國商業保險公司應該有能力吸收$1500億左右的賠償,但根據美國普查局資料受影響商家超過5成,意味著假設$4千億索賠發生時,即便能移轉$2千億至再保險公司,依然還有約$500億的差額。
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保險公司收到保險金後必須轉為投資方能獲利,這表示當股市下挫時保險公司的資產也會跟著縮水,償付能力也會隨之下降。例如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旗下保險集團於今年第一季因支付保險賠償金淨損$4.89億美元,但同時集團資產卻也記入$550億資產減損。
故,我前述二擇一風險實現時,會不會引發股市下挫傷害保險公司資產也值得注意。
另一方面,有誘因把法律戰拖到聯邦最高法院的保險公司即便此策略成功執行,流動性短缺的中小企業恐怕提早實現第一種風險,對整體經濟乃至於股市同樣不利。
身為投資人還要再小心的,是本屆Fed主席Jerome H. Powell屢破歷史紀錄的灑鈔救市風格,也很可能在前述因保險爭議而生之系統性風險可能實現時再度開啟瘋狂印鈔機制,而在經濟學上會有什麼效果,我在【美國失業人數破2千萬為何股市上漲?再來怎麼看?】一文已經講得清楚,簡言之:
a. 證券資產價格將局部出現嚴重通貨膨脹。尤其這段時間持有美國資產者獲利率可能超越持有其他國家資產者。
b. 各國因貨幣政策多少掛著美元,而將出現輸入性通膨。
c. 寬鬆貨幣產生的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將埋下更多錯誤投資地雷。
d. 每次寬鬆貨幣救市都是以美元地位為代價。當美元地位跌破均衡點,人民幣等主要貨幣不再支撐美元,美國將出現全面性嚴重通貨膨脹,美國債券價格將大跌,許多州政府、市政府有破產可能。此時,持有美元與美國境內資產者恐受相當傷害。
結論:
我批評過很多次,坊間常見的「價值投資」多半只是拿幾個財務數字挪來搬去,從嚴謹的經濟學角度看這只是看圖說故事的自我欺騙行為。我認為真正有效的價值投資,是依據如經濟學這類具備科學解釋力的理論架構,蒐集真實世界的關鍵侷限條件與條件轉變從而預測未來,並嘗試從中獲利。
掌握真實世界的關鍵侷限條件必須:a. 累積大量、多範圍的各種知識,其中法學、經濟學、基礎物理/化學/醫學乃至於某些工程實務等都是必須;與b. 有足夠的能力從無數侷限條件中分離出「關鍵」。
我也談過,Benjamin Graham以降至巴菲特的傳統價值投資法最大缺失在於「忽略貨幣因素」,一旦出現極端貨幣現象時,價值投資幾乎失效。這部份價值投資者必須自行強攻以價格理論出發的貨幣學來彌補。
巴菲特老夥伴Charlie Munger認為投資者需具備各種不同知識體系,吾人深以為然。此文為一又牛刀小試。
參考資料:
✤ Yale University v. CIGNA Ins. Co., 224 F. Supp. 2d 402 (D. Conn. 2002)
✤ Matzner v. Seaco Ins. Co., 1998 WL 566658 (Mass. Super. Aug. 12, 1998)
✤ Arbeiter v. Cambridge Mut. Fire Ins. Co., 1996 WL 1250616, at *2 (Mass. Super. Mar. 15, 1996)
✤ Essex Ins. Co. v. BloomSouth Flooring Corp., 562 F.3d 399, 406 (1st Cir. 2009)
✤ Roundabout Theatre Co. v. Cont’l Cas. Co., 302 A.D. 2d 1, 2 (N.Y. App. Ct. 2002)
✤ Newman, Myers, Kreines, Gross, Harris, P.C. v. Great N. Ins. Co., 17 F. Supp. 3d 323 (S.D.N.Y. 2014)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ompanies Hit by Covid-19 Want Insurance Payouts. Insurers Say No." June 30, 2020
✤ Steven N.S. Cheung, "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XVII, April 1974, pp. 53-71
✤ Willam H. Meckling & Armen A. Alchian, "Incent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0 (May 1960), pp. 55-61
✤ Milton Friedman, "Money and the Stock Marke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8, Vol. 96, no. 2
✤ Irving Fisher, "The Money Illusion," 1928
文章連結
https://bit.ly/3gsJK6l
台灣保險公司倒閉歷史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龔成問答信箱】(Q18821-Q18840)
Q18821:
你好龔Sir, 真係要讚下你。我而家睇緊年報勝經,開始去到財務報表嘅時候,真係有啲擔心會睇唔明。因為我係數學白痴,見到一堆數字就頭暈
但係你喺書中用不同嘅例子舉例說明,簡單易明,令我好有興趣一路睇落去,你真係一個好好嘅老師,勁啊
龔成老師:
我盡力用簡單方法等大家明白,其實這都是我的強項,我就算在股票班,都盡量用最簡單的說話去講比大家聽。
因為財務報表、投資,其實是一些較沉悶,同深的知識,一般人一聽就怕,所以我的作用,就是盡量用大家能夠明白的語言比表述。
書雖然較為入門,但內裡的知識其實唔簡單,你要慢慢消化,而我就盡量用圖、例子,這些較易明的方法,去教大家。
------------------------------------------------
Q18822:
你好呀,最近先認識你,見到40 歲100 萬呢個post ,
想請教,我係無橫財命的,多次證實,所以一直無作任何投資,2800 真的穩陣?
如果想投資物業,只係目標幾十萬首期,買到的應該租出定放租,現時都只是租住
龔成老師:
你可以用以下方法,唔需要靠運,靠自己,一步步累積財富。
首先,我地投資不是炒賣,是配置,買入優質股、優質資產,長線投資。
如果你資金多,可以進行「股樓並行」的配置,同時持有兩類資產。
如果你現時的資金都可買到樓,就了解下樓市,買樓收租是可以的,香港樓長期仍向上,不過中短期可能較弱。
如果資金不多,可以集中累積股票先,你要做三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股票勝經》適合初階者的。
第二,了解銀行及證券行,去開一個證券戶口,並準備做月供股票。
其實兩者都可以,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行收費就較平,香港的監管不差的,風險不大。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第三,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盈富(2800),又或自行分注投資。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當你在做上述三件事的同時,開始學下股票,了解下那些股票適合你自己。上述只同你簡單供盈富,當你過幾個月,有知識及少少經驗後,就可以利用你手上的資金,其中一部分,去投資股票。
------------------------------------------------
Q18823:
老師 想問下 點樣先知道個股價合唔合理呀?有時睇d股價 都唔知從何入手
同埋想聽你建議去做月供股票 盈富基金個價而家做月供合理嗎?
我嘗試左第一次投資股票 雖然未放得出 不過已經係蝕緊錢 有d失望覺得自己好咋
龔成老師:
要計企業的價值,過程比較複雜,好難三言兩語就講到,就算在我的股票班,都要講5小時,裡面會講3種估值方法,有難有易,但同學都用到的。
簡單來說,你要考慮企業的生意、盈利、現金流、資產、負債等財務數據,同時要比較行業,考慮這企業的經營情況,之後的環境又會如何。這都是計算的基礎。
如果要深入計算,基本上要好仔細的研究企業,要分析好多財務數據用比率,先至有較完整的答案。
另外,你買入股票後,出現短期賬面虧損,其實唔需要擔心,因為中短期股價上上落落,好正常,這個與實力無關,你要學習的,就是「平常心面對」。
我會建議你長期供盈富(2800),現價合理,你以持續儲貨的模式進行,就得。
------------------------------------------------
Q18824:
老師,你好,本人股票輸多贏少,近期有留意老師專頁,亦有買老師書學習。
我今年29歲,月入3萬5,即將供樓用18000。我想將10000開始月供股票,並長揸唔放。
能否對以下組合給予意見?
港鐵 (0066) $4000
恒基 (0012)$3000
盈富 (2800)$3000
謝謝
龔成老師:
由於你要供樓,在負擔上增加左,因此要先留有一定的現金,餘下的才投資,這會比例較陣。
上述所選的月供,都是有質素的股票,可進行,如果想優化,最好加大盈富(2800)的金額,減少另外兩隻的金額。月供保持長期進行就得。
------------------------------------------------
Q18825:
龔老師,想請教你,我現在係悉尼一間西餐飲食集團做office 剛3月入職
主要負責團餐 但因肺炎沒有旅遊 有感職位不安全 有機會被炒
同時我係公司唯一中國人 覺得埋唔到堆 沒有朋友 想自己同朋友做小生意
朋友是土生土長的華裔澳洲人 任職marketing specialist 我地想做一d唔洗開鋪 利用網絡既生意 你有提議嗎?
我們位於悉尼市中心 但見好多鋪頭已經因肺炎倒閉 所以不知道從何入手
龔成老師:
你可以從需求去想想,現時疫情,市民都有不同的需求,除了醫療方面外,有些市民減少外出,但這不一定不想消費,你可以從這方面著手。
當然,這些可能只是中短期的生意,如果要長遠發展,就要想一些長期需求的生意。例如你可以定目標客戶是當地的華人,佢地其實與你一樣,面對一些華人的需求,你就嘗試解決這些需求。
利用網上銷售是方向,你可以從這些方向去想想。
------------------------------------------------
Q18826:
想請問龔 sir ,如果我現在買樓,1700 萬的,稅項255 萬。你會替我開心或替我擔心?
自己名下有一物業,是早年,2003 年買下給長輩用,自己租樓近十年,
之前經歷過97,2003, 2008 買樓,唯97&2008 買的已經賣咗,落錯了車。
由2011 年租樓到現在,希望等吓樓價跌,事實大家都知,今次疫情,經濟結構同2003不同,感覺樓價仍然是歷史高位....
想亞sir 你比啲意見。謝謝
龔成老師:
從你過往的經歷,已睇得出你的問題所在,因為你「估高低」,你一定要明白一點,無人能預測走勢,無人能捉到最高最低位。
因此,你錯過一些低位,根本不是問題,另外你2011年賣樓,正正是估當時已到高位,樓市會跌,賣出等跌打算再買。
唔好再試估高低,從你的需求著手就得。買入後只要你「供得起」就得,不用擔心樓價之後的上落。
不過,你要比15%的重稅去買樓,就未必值得,這個成本太高,你最好想一些方法,能以一些節省稅務的方式買樓。
------------------------------------------------
Q18827:
你好, 想請教一下老師覺得係澳門投資地鋪好還是住宅好? 謝謝 !!
龔成老師:
兩類是不同的投資項目,住宅會較入門,同時金額一般較細,至於地舖,要求你的投資與法律知識較多,同時金額一般較大。
另外,地舖會較易經濟影響,敏感度較高,而澳門住宅有一定的需求,因此樓價相對大跌機會較少。
現時疫情,有危有機,如果一些地舖價格有明顯的下跌,而你分析該地點長遠不差的,都有投資價值。
------------------------------------------------
Q18828:
龔成老師,兩夫婦40歲左右,有600萬現金,沒有任何投資,每月使費約6萬。 請問應該如何配置才可以做到財務自由?
謝謝你的時間及解答!
龔成老師:
當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作方法,年輕人應投資較多增值類資產,而較年長的,則應投資較多保守類項目,因為年輕人的財富系統未成形,同時負擔較少,可承受的風險度較高,所以會著重增值為先。
例如初期投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你這年齡,其實仍是財富增值的時間,因此,我會較建議你仍投資有增長力的項目,不用太早追求財務自由及現金流。
不過,如果這刻好想財務自己,都可以用以下方法:
你可以將這$600萬,分成5部分。
第一部分投資收息股,你可以建立一個收息股組合,你可考慮港燈(2638)、香港電訊(6823)、恆生(0011)、工行(1398)、置富(0778)、陽光(0435)、深高速(0548)等,大多有5%股息
你平衡的投資這些股,除了可以得到穩健的收息收,同時可有效的分散風險。
第二,投資債券,你可以選擇A評級的債券,年期較長都可以,但利息卻不高。你可以到銀行問問。
第三,投資年金,你可以睇睇,這是適合你們的產品,零風險,可以有穩定回報。
第四,你亦可投資銀行低風險類的產品,你可自行到銀行了解下,總之是「低風險,持續現金流」的。
第五,持有現金,除了可做定期外,現金亦可以為你的後盾,以備不時之選。同時,若投資市場大跌,你可以在這時買到更多的收息股,股息率會進一步上升。
你可以將$600萬資金,平衡地分配在上述的項目上,對你來說是最好平衡風險,同時有穩定的現金流。
------------------------------------------------
Q18829:
龔成老師你好,上年大約2019年7月嘅時候開始做月供股票
分別係 2800 0066 1211
因為我仲係一個學生 每月最多供到4000 最少1000
加上疫症 返唔到part time 就冇供到
宜家有大約$42000嘅港股
而我嘅1211 只係買左大概150股
而平均買入價都係$40-45左右
見到佢近期都升得好多
但是恒生戶口中 賣買碎股 好像都要500股才可以做交易
我知道升一倍賣一半 但是現在股數不足以賣出,以現在買入價亦是高位,應該怎樣做?
1. 如何買賣碎股?
2. 該怎樣做?1211繼續做月供? 還是先不理會,等待便宜價再月供?
3. 現在再購入1211的話 就會令醉均買入價升高太多,該怎樣做?
龔成老師:
1)如果要賣出碎股,部分銀行的網上系統都有提供,你可以照賣,有些則要打電話去先賣到。其實同賣正股原理一樣,不過股價就會低少少。
不過,上述都是優質股,你不用賣出,持有就得。
2)比亞迪(1211)$100以上就停一停先,唔好供住,原有貨就持有。
3)等待。
同時,你可以儲下現金先,以及留意下其他股票。
------------------------------------------------
Q18830:
老師請教一下 關於你對澳門銀河0027的睇法,我是一位澳門人,知道銀河是香港公司,並正在發展中,遲點佢可能會開銀河第3/4期
再加上有一個輕軌站一落車就到銀河
我想買銀河 但入門好高,差唔多要4-5萬,請問一下你認為銀河的合理價/便宜價是什麼?
龔成老師:
銀娛(0027)有質素,可以長線投資,但你預佢中短期較一般,長遠仍無問題,有質素,有發展。
最好的方法當然月供,但好似澳門月供手續費較貴,你可了解下先。
如果要一手手入,你可以等佢回多5%-10%先,如果月供就可以開始。
------------------------------------------------
Q18831:
龔sir 你好, 我留意你的Facebook 一段日子,謝謝你一直以來用心的分享。
我早年買落很多股票,但很多都蝕住等返家鄉,現共有大約100萬嘅股票組合,分配如下:
11 恒生 500股
1 長和 1000股
3311 中國建築 30,000股
3383 雅居樂 20,000股
1378 中國宏橋 19,500股
1548 金斯瑞生物科技 12,000股
1612 永勝醫療 36,000股
1810 小米 14,600股
2382 舜宇 300股
3377 遠洋集團 10,000股
1726 HKE HOLDINGS 225,000股
1800 中交建 2,000股
1337 雷蛇 7,000股
144 招商局 4,000股
945 宏利 500股
想問吓, 應該點樣重組?
謝謝你解答
龔成老師:
首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我地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質素、前景,不要被買入價影響。買為我地買股票就是買企業。
買入價,你的賺蝕,只是一個心理因素,該企業長遠的發展,才是我地是否值得持有的重點。
如果企業有質素,但股價短期下跌,就不用擔心。
如果企業無質素,但你現時蝕錢中,繼續持有只會令你財富繼續貶值,因此要賣出。
如果企業質素轉差,就有可能要減持,因為這股佔你組合的比例,未必值得太多。
整體來說,持有都不是劣質,但質素都不是好強,同時無乜增長力,你要慢慢調整翻。
中國建築國際(3311)、中國宏橋(1378)、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遠洋集團(3377)、中國交通建設(1800),質素較一般。不是劣質,但不是高質,可以等反彈賣出,但不用立刻賣,等時機先。
永勝醫療(1612)、雷蛇(1337)是較為風險類,唔建議持有太多。
HKE HOLDINGS(1726),質素則較弱,要等機會賣出。
至於其他,都可以守有的,但不少的增長力都唔強。
之後,就慢慢建立翻一個更有質素及有增長力的組合。
------------------------------------------------
Q18832:
Hi 我想問我岩岩開始投資
應該睇咩書先?
而家休息緊
手上持有中銀 地鐵 建設 煤氣
每隻大約幾萬
而家手上有d 現金
應該買邊隻?
龔成老師:
你要做二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股票勝經》適合初階者的。
第二,將每月的部分資金,去做月供股票,供盈富(2800)。對初階投資者來說,月供股票是一個很好的累積財富方法,因為可避免你一次過在高位買入的風險。
原理如同儲錢,不過就不是儲現金,而是儲股票。計劃要長期進行。
另外,盈富是一個組合,適合絕大部分人投資,風險不高,長期儲貨可助你財富平穩增值,記住要長線持有。
你現時持有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不過增長力不強,建議你暫時慢慢入(即是以月供模式)去投資盈富,同時,你要增加知識,之後,就可以開始投資較有增長力的股票。
------------------------------------------------
Q18833:
您好啊!我想請教一下你,現在手頭上有130萬,冇樓,租住一個251呎的單位,月租7000。
我看了一下樓價,現時住緊的樓賣緊380萬,53年樓齡,要比4成首期,再月供一萬。咁其實我係咪租划算過買啊。
龔成老師:
可以用「租金回報率」去計下就得。
$7000X12,一年的租金就是$84000,而現時樓價$380萬,即是租金回報率為2.2%。
這個回報率,比起現時一般的單位較低,反映有兩個可能性,第一,佢收你的租較平,第二,物業唔值$380萬,可能只值較低。
當然,$380萬可能包了其他的因素,因為被收購的可能性,但這個可能性高還是低,則要真正睇先知。
你可以話現時租好過供,不過,所有事情都是睇長遠的。
------------------------------------------------
Q18834:
老師你好, 我今年30歲, 做左2,3年正職之後就一直做freelance 4,5年, 收入唔穩定, 疫情手停口停, 無乜正職經驗好難搵工, 好傍偟, 如果想40歲有100萬, 可行嗎?
龔成老師:
你要從「收入」方面著手,疫情只是中短期,你只要之後做好理財就得。
你freelance要盡量做到填滿時間,如果有時間剩,就要多增值自己,睇書、發展一些專業技能、小生意,都是一些方向。
收入時多時少唔緊要,但我希望你能定出一些儲蓄計劃,例如每月平均儲到$6000-$10000。當疫情過後,回到正常時,你就要開始這計劃。
同時,要適當投資,如果無投資知識就月供股票。
相信要40歲有$100萬,並不難,你肯定目標就做到!
------------------------------------------------
Q18835:
龔sir你好。我今年三十歲出頭,月入五萬多,扣除家庭開支,月儲約三萬,因為性格保守,我一直唔敢投資
每次有朋友游說我置業/買月供股票/保險儲蓄,我都會將「可能會蝕」呢個風險睇得好重,擔心萬一有急事拎唔到現金出嚟,以致財富一直未能增值。
最近因為同伴侶租屋住,開支大了,而另一半收入唔穩定,同時有幸朋友介紹你的專頁俾我
先明白到再只揸現金係件唔理想嘅事情,所以好希望得到你賜教,使財富可以持續增值,萬一另一半失業/退休,都唔使咁閉翳。
直到現在,我儲了約一百七十萬現金,當中有部分係美金。同時無持有過任何股票。
另外,好多謝你常常無私分享你嘅知識,令好多無相關知識經驗嘅人有好大得著,多謝你
龔成老師:
你要做三樣野,第一,增加知識,你之前怕投資,原因是你不知道真正的投資方法。你要學理財及投資的知識,記住,投資並不是坊間的炒炒賣賣,你要從書本或課堂上認真學習。《股票勝經》適合初階者的。
當你愈了解投資,你理財就會愈做得穩健,同時能有一定的回報。
第二,了解銀行及證券行,去開一個證券戶口,並準備做月供股票。
其實兩者都可以,銀行就較方便,但手續費就較貴,證券行收費就較平,香港的監管不差的,風險不大。你可以先了解下不同的收費。
你現時有一定的現金,點都要將部分現金轉為股票。
第三,分注投資優質股,暫時你可以動用$30萬,開始投資先,唔好太急用$140萬。暫時分注用$30萬先。
你的年齡,其實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著投資,你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小注好了。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8836:
你好,龔老師,本人有以現時飾金價格計算約30萬飾金,同當年買入價平手,想對回現金投資,請問建議投資什麼?thanks!
龔成老師:
其實可以係整個財富組合裡,持有一定的貴金屬,所以你不一定要賣晒。加上現時股票市場,又不是特別平,因此又不用好急要投資。
假設你賣出,可以部分持有現金等機會,部分套現,部分則可分注投資優質股。
你可以考慮盈富(2800)、銀娛(0027)、恆基(0012)、港鐵(0066)、平安(2318)、粵海(0270)、領展(0823)、希慎(0014)、太古地產(1972)等,你可以了解下這些股票,然後從中選股。
如果想增長力高少少,可考慮:安碩恆生科技ETF(3067)、阿里(9988)、騰訊(0700)、港交所(0388)、舜宇光學(2382)、小米(1810)、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但就要明白波動性比上述會高左,同時風險大左,你要自己平衡。部分要等回少少先入。
如果你不懂股,就集中供盈富$5000。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8837:
龔sir,過去8月上左初階班,真係令我投資知識增加左不少,嚟近有個大目標,想問下你意見,可能有小小煩,希望你唔好介意。
1.先講背景,我同先生36歲,有1個小朋友,家庭月入$4萬,一路都想置業,明白手上資金不足,但最近有個念頭,想移居台灣,約用10年時間去完成,現在先訂立一個小目標,3年可擁有100萬資產,再用錢搵錢,加快資產增值速度,請你指教一下
2.我本身有股票如下:
金沙 400 股@29
福壽園 1000股@6.6
小米 200股@ 21
蘋果 200股 (約總值20萬,只會一直持有,暫不會再增加)
VOO 2 股(剛開始買,主要想平衡風險)
盈富基金 $3000(月供已有1年)
中生製藥 $2000 (今個月開始月供)
現金$10萬
3. 我每月可儲現金5千,再加月供上述股票,由於上堂後已基本概念,會打算邊儲現金邊留意持有股票,當合理價時便會分批吸納爭持,你覺得可行嗎?
4. 另外有一份長達20年月供基金,大概於47歲時便有百多萬可取回,由於小時候不懂,所以選擇這投資法,但眼見只剩下10年完成,又不想白白浪費
5. 分析過舜宇光學科技,金界控股及楓葉教育,但眼見舜宇光學值博率高,另外2隻比較高風險,如果價格合理時會打算買入,你覺得如何呢?
龔成老師:
3)可以,你整個方向的正確,上述持有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你只要保持進行就得,現金$10萬就留現金,到有大跌市出現先動用。
要3年有$100萬,機會一半半,因為單靠上述的方法,仍未必得,你要提握到機遇先得,但大跌市無人知會否出現。
4)這類產品在理財中都有質用的,你現時保持進行就得。
5)這3隻都是有質素的,舜宇光學(2382)的確較好,這股可以長線投資,現價在合理區中上部,都可以分注投資。
------------------------------------------------
Q18838:
龔成老師你好,想請教你
(1)其實參加股東大會有用嗎?老師有否參加過?
(2) 想問環保股3718同1257應如何取捨?邊隻值博率較高?
(3)788可以長遠月供,還是有其他更好既選擇?
(4)如果稅貸做到低息同拉長還款期,用於投資同清還信用卡數,借唔借得過?
(5) 25歲,做左4年,月入$20000,工作穩定,福利銀行假雙糧花紅都有,公司唔會炒人,但辛苦工而且冇咩前景,最多再晉升多一次
本身入職時都幾開心,但過左4年到今日,都有少少麻木,呢排疫情比較難搵工,老師有咩建議或者心得可以提供?我必定虛心學習
龔成老師:
1)我都有參加過,你都可以試下去,不過,作用不算好大。
2)北控城市資源(3718)會較好,這股有質素的。
佢主要在中國從事環境衛生服務;危險廢物處理業務;以及廢棄電器及電子產品處理業務。
環境衛生服務方面,佢的服務涵蓋綜合道路清潔、垃圾分類、垃圾收運、垃圾轉運站管理、公廁管理、糞便收運、綠道養護、河道保潔服務。
同時自2019年起開始,佢有係北京的若干商住區域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過往財務數據不差,有一定的增長力,有長線投資價值。
3)這股都可月供的,盈富(2800)或安碩恒生科技(3067)都可月供。
4)如果你本身的卡數多及要比高息,就可考慮用這方法處理,不過,你都要明白這是消費性負債,始終不建議太多。
至於借錢投資,除非你的投資實力較高,以及現時大市好平,否則不太建議,這而這刻大市未算平。
5)你要用長期的角度分析,10年後,你想做甚麼?事業發展如何?收入如何?過怎樣的生活?
你先想清楚這些問題,之後就想想,現時的工作,是否能幫到你向這目標進發?如果要做到這目標,應該轉工還是怎樣?
------------------------------------------------
Q18839:
我睇"年報勝經" 既速度比起"股票勝經"慢得多, 是正常的嗎?
因為我覺得年報勝經入面既知識, 對於初階的我, 比較難消化, 我要不斷重覆閱讀才明白老師所說的概念...
龔成老師:
正常,因為《年報勝經》較深的,你最好慢慢睇,同時睇兩次。
如果你未能掌握,可以睇多幾次《股票勝經》,打好基礎先。
------------------------------------------------
Q18840:
Voo/qqq比2800更有投資價值嗎?
龔成老師
voo/qqq,有投資價值,VOO與盈富(2800)類似,都是平穩增長型,各有各好,無話邊個更有價值。因為VOO是美國地區企業,盈富則較多是中國地區,而這兩個國家長遠的發展都是正面。
至於QQQ,增長力強,但風險會高D,都可以長線持有。
----------------------------------------------
若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資料的部分刪去。
另外,我所給予的各種意見,只是供大家參考,當中無任何銷售及推介,不涉及任何利益,其實大家應該要有獨立分析的能力,我只是給予一些方向及純參考模式。
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
台灣保險公司倒閉歷史 在 元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如何運用法律與經濟學在投資決策:營業中斷保險】
2004年左右我就曾為文記錄如何從消費者保護法中的「科技抗辯(state of art)」判斷當年因止痛藥Vioxx瑕疵陷入集體訴訟法律風險、股價腰斬的默克藥廠,其實真正面臨的風險並不高,並大膽$26美元危機入市,兩年半後$50多美元陸續獲利了結。
這部份可以參考後來2018年寫得更清楚的【效率市場假說是錯誤的】一文。
這是一次靠法律專業知識的價值投資操作。
近日因Covid-19在美國失控的疫情,我們又看到新一波影響更廣的法律爭議浮出抬面:營業中斷(business interruption)。
美國各州政府的封城(lockdown)措施使得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無法營業、營收中斷、現金流鎖死的倒閉危機。原本這些中小企業購買的商業保險,幾乎都有「營業中斷條款」,此條款大概涵蓋範疇如下(以Allstate公司為例):
1. 預期收入損失(For lost income from the destroyed merchandise (minus expenses you may have already paid, such as shipping).Your pre-loss earnings are the basis for reimbursement under business interruption coverage. Lost earnings, also known as the actual loss sustained, are typically defined as revenues minus ongoing expenses. )
2. 額外支出( For extra expenses if you must temporarily relocate your business because of the fire (for example, the cost of rent at the temporary location).)
然而近日上百萬家申請保險賠償的中小企業卻遭到保險公司拒付,理由是:「Covid-19疫情並未造成實質物理損失(actual physical loss)」。
什麼?賠到當內褲還叫沒有損失?這是怎麼一回事?
一、美國商業保險營業中斷(business interruption)條款法律爭議
多數保險公司紛紛於近日在各自網站上強調「實質物理損失(actual physical loss)的存在是申請保險支付的先決條件」。實質物理損失在保險公司方面的定義為:真實損害(damage)造成營業設備、不動產失去部分或全部原本功能/效用,造成商業收入損失。
換言之,目前美國保險公司的態度是 -- 病毒並未造成中小企業保戶物理上營業設備或不動產失去運作能力,病毒讓人致病又不讓機器廠房店面生病,當然不構成支付賠償金的條件。
中小企業主的立場顯然相反 -- 病毒與政府封城措施造成營業上之不可能,我當初買保險不正是為了這種不可預期之風險?沒了收入但租金、工資與各項支出依然照付,損失哪裡不真實不存在?
為何保險公司可以如此狹隘限縮解釋?這是因為此類商業保險的營業中斷條款最早源自於美國南北內戰時期,當時的商家因戰爭破壞或徵調的關係,其所擁有的商業設備或店面因此不再能持續生產失去收入,在此侷限條件下商界所應運而生的保險制度。故,美國保險法律與習慣上,對實質物理損失的看法是有歷史累積,而因循前例恰恰是普通法(common law)的核心邏輯。
可是現代世界與南北戰爭相差100多年,難道法律上都沒有可以擴張或改變的突破口?
有的,而此問題的法律突破口在一個我想台灣讀者大概都想不到的關鍵點 -- 「附著與污染」。
⟪附著與污染⟫
附著概念在1980、1990年代都已經有州法院判決提供了初步概念,但最標誌性、最多後來者引用的則是2002年康乃迪克州聯邦地方法院的⟪Yale University v. CIGNA Ins. Co.⟫一案。
此案中耶魯大學於1980年代的建築外牆塗漆後來證實含有重金屬鉛與石棉,造成第三人健康受損。耶魯大學根據產物保險條款,要求保險公司支付賠償金。保險公司稱:「塗漆又不影響建築物原本功用,不構成物理性實質損害。」拒絕賠償。
官司先在康乃迪克州州法院打,州法院也是採取與保險公司相同的限縮解釋。
但後來官司打到聯邦地方法院,聯邦地院卻採取擴張解釋:「附著」於耶魯大學建築物上的油漆,實質上「污染(contaminated)」了建築物,使其一部或全部失去了原本功用,因此構成實質物理損害。
此觀點在2009年也於⟪Essex Ins. Co. v. BloomSouth Flooring Corp.⟫案得到位於麻州的聯邦第一巡迴法院支持,認為附著於財產上的「惡臭(odor)」也是種能造成實質物理損害的汙染。
這也是為什麼目前我們看到針對Covid-19相關幾百個保險訴訟案中,最活躍的佛羅里達州律師John Houghtaling II主張:「『附著』於建築物、商業設施表面的冠狀病毒也是一種造成實質物理損害的汙染」。即便事實上多數公衛專家均指出目前科學證據顯示,Covid-19主要還是透過人傳人機制傳染,透過附著物體表面傳染案例屬於極少數特例。
因為熟悉英美法的人都知道,common law的先例是一個比較可能勝訴的框架,律師多盡量把訴之主張想辦法塞進成功框架裡,即便看起來很彆扭。要是跳脫既有框架另創新法律見解,則勝訴機率很可能大減。
但前述「附著與污染」見解並非每個法院都買單,例如紐約州州法院在2002年與2014年不同判決中都否定此擴張見解,堅持南北戰爭留下的狹義解釋。
可這就進入我們第二個重點...
二、經濟學角度切入:
各州法院之間對於營業中斷(business interruption)的法律定義不同勢必會增加各州中小企業與保險公司各自在營運上的不確定性。當然,這也會增加再保險公司的不確定性。
依據美國法架構,各州法律見解不同牽涉到跨州商務,是有高度可能最後進入聯邦最高法院以求一統一見解。然而法律訴訟程序的曠日廢時將使得中小企業不見得有足夠資金支撐到訴訟結果,但反之,希冀減少損失的保險公司們卻有相當高誘因要把戰場拖到最高法院。
從經濟學競爭(competitiveness)的概念切入,中小企業方也必將嘗試繞過既有遊戲規則,即法律程序,試圖建立有利於自己的新遊戲規則。
於是乎我們就見到美國知名四大主廚--Daniel Boulud (米其林兩顆星), Thomas Keller(米其林三顆星), Wolfgang Puck(米其林一顆星) 以及 Jean-Georges Vongerichten(米其林三顆星)-- 結盟,並於今年3月底去電美國總統川普,要求逼迫保險公司支付停業的商業損失。
川普果然也在4月份內部會議上提出:「他知悉保險公司對多年支付保費的餐廳業者雨天收傘一事,雖然他也知道保險公司保單涵蓋範圍有限,但如果支付賠償金是公平的,則保險公司就應該支付。(... saying restaurateurs had told him they paid for business-interruption coverage for decades but now they need it and insurers don’t want to pay. He said he understood that some policies have pandemic exclusions, adding: “I would like to see the insurance companies pay if they need to pay, if it’s fair.)」
熟悉制度經濟學的朋友都知道,當「無主收入」出現時,意味著租值消散(rent dissipation),也代表著整體社會的浪費。租值消散是整個經濟學最難掌握的高級概念,許多有名的經濟學家或教授,甚至某些諾貝爾獎得主,也不見得能正確理解並掌握此概念,本文並不打算詳談,請有興趣的讀者自行參考我過去幾篇舊文。
就我所知,一般經濟學者未曾討論「準租值消散(rent dissipation on depend)」狀況 -- 在法律定義未由最高法院統一見解前,被保險人無從得知是否可以取得保險賠償金;保險人雖暫時對保費有所有權,但一旦訴訟發生依會計原則也必須劃出一部分作為賠償準備金。可是在真實世界,我們目前不存在比曠日廢時的司法或所費不貲的政治遊說(包含政治獻金/賄絡),更有效率且廣為接受的制度來安排這樣的權利衝突。
(此處on depend概念類同於英美財產法中的on depend概念,我就不岔題解釋)
這是說,從經濟分析角度看,在統一法律見解未出現前,此狀況是一種社會費用,以租值消散形式暫時存在。
這就轉到本文的第三個重點,身為證券市場投資人,怎麼看怎麼應對?
三、投資人角度
在日常法律爭議上,此類「未有最終判決前,權利範圍或收入歸屬處於未定狀態」的狀況實屬常見。換個角度說,其實這些案件多屬於個體性風險,即便在系統內會產生一定權利範圍/未來收入預期影響,可幾乎都不會構成「系統性風險」。
但此次對「營業中斷」定義爭議卻碰上歷史罕見的大規模被迫停業狀況,根據美國普查局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8日,因被迫停業而申請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 (PPP)的中小企業高達360萬家,借款金額達$5370億美元。4月26日~5月2日該週資料更是超過51.4%企業受到疫情影響(見圖)。
有保險公司代表說得清楚:保險原理是基於「大數法則」,亦即平時由多數人分別出資一小部分,於個別性風險實現時支付賠償金彌補其風險。但若「近乎所有出資者的風險都實現」,保險公司根本不可能同時支付所有被保險人賠償金,這已經不是個別性風險而是系統性風險,保險公司只能宣告破產。
2008年金融風暴主因之一也是原本以為透過大數法則建立的CDOs,包裹大量不同債信的房貸債權很安全,結果不堪系統性風險實現而崩潰。
我在今年五月份【美國失業人數破2千萬為何股市上漲?再來怎麼看?】一文中特別強調我們應該多關注CLOs(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潛在違約危機,也是著眼於此類別個別性風險轉為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激增。
同樣的,前述營業中斷保險條款無論美國法院最終見解為何,都很可能發生二選一結果:「大規模中小企業因封城出現流動性枯竭引發的大規模倒閉風險」對上「保險公司支付如此大量賠償金恐陷大規模財務危機」。
即便是繞過法律程序,透過政治遊說施壓美國行政單位,依然繞不開上述兩項風險必然實現其中一種的局面。
根據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推估,美國目前含有營業中斷條款的保險金額約$8千億美元,其中50%透過再保險方式轉嫁。值得慶幸的是我並未查到此類保險有轉化為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這表示風險可能未如CDO、CLO般倍數放大。富國銀行認為美國商業保險公司應該有能力吸收$1500億左右的賠償,但根據美國普查局資料受影響商家超過5成,意味著假設$4千億索賠發生時,即便能移轉$2千億至再保險公司,依然還有約$500億的差額。
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保險公司收到保險金後必須轉為投資方能獲利,這表示當股市下挫時保險公司的資產也會跟著縮水,償付能力也會隨之下降。例如巴菲特的Berkshire Hathaway旗下保險集團於今年第一季因支付保險賠償金淨損$4.89億美元,但同時集團資產卻也記入$550億資產減損。
故,我前述二擇一風險實現時,會不會引發股市下挫傷害保險公司資產也值得注意。
另一方面,有誘因把法律戰拖到聯邦最高法院的保險公司即便此策略成功執行,流動性短缺的中小企業恐怕提早實現第一種風險,對整體經濟乃至於股市同樣不利。
身為投資人還要再小心的,是本屆Fed主席Jerome H. Powell屢破歷史紀錄的灑鈔救市風格,也很可能在前述因保險爭議而生之系統性風險可能實現時再度開啟瘋狂印鈔機制,而在經濟學上會有什麼效果,我在【美國失業人數破2千萬為何股市上漲?再來怎麼看?】一文已經講得清楚,簡言之:
a. 證券資產價格將局部出現嚴重通貨膨脹。尤其這段時間持有美國資產者獲利率可能超越持有其他國家資產者。
b. 各國因貨幣政策多少掛著美元,而將出現輸入性通膨。
c. 寬鬆貨幣產生的貨幣幻覺(money illusion)將埋下更多錯誤投資地雷。
d. 每次寬鬆貨幣救市都是以美元地位為代價。當美元地位跌破均衡點,人民幣等主要貨幣不再支撐美元,美國將出現全面性嚴重通貨膨脹,美國債券價格將大跌,許多州政府、市政府有破產可能。此時,持有美元與美國境內資產者恐受相當傷害。
結論:
我批評過很多次,坊間常見的「價值投資」多半只是拿幾個財務數字挪來搬去,從嚴謹的經濟學角度看這只是看圖說故事的自我欺騙行為。我認為真正有效的價值投資,是依據如經濟學這類具備科學解釋力的理論架構,蒐集真實世界的關鍵侷限條件與條件轉變從而預測未來,並嘗試從中獲利。
掌握真實世界的關鍵侷限條件必須:a. 累積大量、多範圍的各種知識,其中法學、經濟學、基礎物理/化學/醫學乃至於某些工程實務等都是必須;與b. 有足夠的能力從無數侷限條件中分離出「關鍵」。
我也談過,Benjamin Graham以降至巴菲特的傳統價值投資法最大缺失在於「忽略貨幣因素」,一旦出現極端貨幣現象時,價值投資幾乎失效。這部份價值投資者必須自行強攻以價格理論出發的貨幣學來彌補。
巴菲特老夥伴Charlie Munger認為投資者需具備各種不同知識體系,吾人深以為然。此文為一又牛刀小試。
參考資料:
✤ Yale University v. CIGNA Ins. Co., 224 F. Supp. 2d 402 (D. Conn. 2002)
✤ Matzner v. Seaco Ins. Co., 1998 WL 566658 (Mass. Super. Aug. 12, 1998)
✤ Arbeiter v. Cambridge Mut. Fire Ins. Co., 1996 WL 1250616, at *2 (Mass. Super. Mar. 15, 1996)
✤ Essex Ins. Co. v. BloomSouth Flooring Corp., 562 F.3d 399, 406 (1st Cir. 2009)
✤ Roundabout Theatre Co. v. Cont’l Cas. Co., 302 A.D. 2d 1, 2 (N.Y. App. Ct. 2002)
✤ Newman, Myers, Kreines, Gross, Harris, P.C. v. Great N. Ins. Co., 17 F. Supp. 3d 323 (S.D.N.Y. 2014)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Companies Hit by Covid-19 Want Insurance Payouts. Insurers Say No." June 30, 2020
✤ Steven N.S. Cheung, "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 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XVII, April 1974, pp. 53-71
✤ Willam H. Meckling & Armen A. Alchian, "Incentiv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0 (May 1960), pp. 55-61
✤ Milton Friedman, "Money and the Stock Marke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8, Vol. 96, no. 2
✤ Irving Fisher, "The Money Illusion," 1928
文章連結
https://bit.ly/3gsJK6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