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低學歷企業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低學歷企業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低學歷企業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低學歷企業家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韓雨恩/周書靜,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近期把嚴肅場地當打卡聖地事件,眾人開始探討「網美」生態,自媒體當道,世界各地吹起一股「網美熱」,多年前這稱謂出現大多是中性的表現,但隨著時間拉長,多數網美不堪考驗,許多惡行、偏差三觀的顯現,至今成為觀感不佳的印象。 若要繼續閱讀....... (敬告)把網美當成寫報告,文長超過3000字,對話題...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養生建築:從家開始的健康提案」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楊織宇 內容簡介: 他曾帶領團隊勇奪國家建築金質獎,銷售額破百億元; 現在,他要讓家家戶戶都是值得驕傲傳承的養生建築。 走過生死交關的深刻體悟,凝聚為建築的養生語彙 曾經,楊織宇工作滿檔、作息異常加上長期高壓,身...

  • 台灣低學歷企業家 在 韓雨恩/周書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24 17:19:08
    有 786 人按讚

    近期把嚴肅場地當打卡聖地事件,眾人開始探討「網美」生態,自媒體當道,世界各地吹起一股「網美熱」,多年前這稱謂出現大多是中性的表現,但隨著時間拉長,多數網美不堪考驗,許多惡行、偏差三觀的顯現,至今成為觀感不佳的印象。

    若要繼續閱讀.......

    (敬告)把網美當成寫報告,文長超過3000字,對話題有興趣者在進入,否則會感到無聊想入睡。

    網美的崛起,是因為素人在社會底層找不到出口,把時間花在經營虛擬的世界上面,所以大多數的網美給人的形象是沒有事業成就、沒有內涵、沒有學歷甚至有些輕浮,很少看見學霸是網美,或是企業家是網美,因為在社會很卓越的人,她們會被當成「專家」而不是網美。

    如果網紅、網美她本身有職業就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例如:她是健身教練但經營IG的網紅,或是她是新聞主播或律師但她是網美(不過如果能當主播或律師誰會把自己變網美)

    網美不是一種「職業」,除非她們本身有正職的工作,那網美這個詞也許對她是加分的,例如護士網美,或是畫家網美,表示她有專業有才華又在網路頗有人氣。

    如果她完全沒有工作,職業就是網美,只接業配拍照的,而且大部分很裸露,那這網美就可能是一種貶抑,表示她沒有任何技能,或是她的視野只有在接業配的框架不願意提升更多。

    雖然對網美來說,手機拍照、修圖、調色、剪接、擺姿勢、寫業配文也是一種技能,但其實那些是小學生都會使用的軟體,至於打上麥當勞食品的分享文,我想國小一年級都能寫的生動有趣。

    至於橋姿勢,只要手腳沒有受過嚴重傷害,人類翻翻雜誌也能擺出GQ時尚,所以本文研究後認為網美的「工作」困難度並不太高。

    網美的抗壓性也較為低落,認為工作壓力很大、背的內容很難,但網美的業配與網路廣告機乎只有兩句台詞、歌詞。如果幾句台詞是困難,那從網路「畢業」,進入社會後,應該如何自理職場的文案?

    本文分析網美的行為大部分是:

    在一些場合橋了很多很久的姿勢拍了100張挑出好看的一張、只在乎照片的美觀、活在自己世界、在餐廳換鞋子、在咖啡廳大聲嚷嚷、把圖書館當場菜市場、在誠品拿書拍照不看內文、把靈堂當作自己的舞台....或是無視他人的存在做出異樣的行為卻不自知。

    也因為網美自認為擁有高人氣,IG 7、8萬粉絲、臉書10幾萬粉絲,就把自己當成虛擬世界的明星,而網友宅粉眾星拱月的膜拜,導致她們陷入網路世界的吸引力,無法自拔,因為那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曾擁有過的成就,導致她們更難接受現實中的自己,將來更難去做一份樸實的工作。

    如果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是真的卓越,不會因為擁有粉絲人數而有優越感,例如蔡依林、林依晨,小巨蛋的人數是如此實在,他們的號召力也會很強大,但若是網美開粉絲見面會,粉絲黏著度與忠誠度和她們的身分可能會一樣虛。所以網美應該著重實際生活中的自身影響力。

    而網美的串紅,也必須要有人「追蹤」,表示民眾現在的素質被這社會餵養的低落,那為何一堆人去追蹤那些網紅、網美?因為明星藝人或優秀的名人、作家距離太遙遠,網友感受不到真實感,網美和他們一樣都是素人,所以更有共鳴。

    這也是歸咎於民眾的水平文化,日本著名趨勢專家、經濟戰略家大前研一出版過《低智商社會》將社會一蹶不振與經濟泡沫化總總問題歸因於「集體智商衰退」,尤其現在網路資訊、電子遊戲、不實廣告的氾濫,導致民眾失去辨識能力、思考能力,有很大的關係。

    觀察這種集體智商衰退的現象就像網美效應,大家生病有問題寧可在直播問網紅、想知道什麼事件,想紓壓,就去看網美的照片、影片,為什麼網紅會紅,除了社會景氣低迷造成人們壓力之餘的小確幸,也因現代人缺乏思考,如果人民是有高度水準,應該是學者專家會紅,但很顯然,現代當道的是那些「特殊」的網路素人。

    媒體網路的渲染,讓人們沒有自主思考力,也不會想求證,而尺度的難以控管,也讓色情商業化,如入無人之境般的充斥在網路世界裡,女性被物化、知識的商品化、品味低俗化、不專業的貼文,成為民眾的生活樂趣,

    觀眾們只喜歡看輕鬆的貼文,喜歡看吃喝玩樂、美妝、看部落客的貼文遠過學者專家的文章,大家對於嚴肅專業用詞和過多的文字感到恐懼,導致網路世代逐漸「白癡化」。

    一個人足夠優秀,有分辨資訊好壞的能力,他們就會選擇要閱讀的文字或圖片,就像律師、醫生、企業家不會去追蹤網美,但宅男、社會邊緣人最喜歡關注網美。

    關於網美的競爭力,本文從各種活動、展場查看,分析一個人身邊合作站的人,就可以看出他的程度,網美被邀請工作的地方大多夜店、酒吧、汽車旅館、或是不入流的地方,就算她們爭取到比較知名的品牌業配,或是遇見知名人物,也只能當成粉絲去找人拍照,而不是名人邀請她一起過來合影,更不可能是代言人,或是被邀請的來賓、貴賓。

    但是網美不會知道自己的地位不同,因為眼中只有自己的世界,她們也認為自己比「一般人」還成功,因為網路有人氣,所以有優越感,其實拆解來說,她們就是一群素人,只是剛好網路不小心被追蹤破幾十萬的粉絲。(當然用買的也可以)

    現在的廠商水平也不斷下滑,景氣的影響,不得不省錢來找合作對象,所以選擇了比明星、藝人便宜的網美來合作,卻忘了自家產業最重要的素養,一個品牌的形象是它所產生的文化價值。

    低門檻造就網路平台成為另類明星製造機:

    在流量變現成為互聯網創收的時代,網紅商業價值奇貨可居似乎是理所當然。他們的出現改變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造星機制,讓成名的門檻降低了很多。

    過去一位明星的成長需要一個成熟的經紀公司或者團隊來打造,要成為明星,首先要具備音樂、表演等方面的新才藝,經紀團隊也必須與演出、出版或影視企業及平面、電視媒體有良好的互動甚至人脈關係,但是網美、網紅則不必受這些傳統規則的約束,有個性、敢搏版面,成了出位揚名的基本條件。

    因為成名機制異於以往,也顛覆了過去成名的操作模式,標新立異的競爭下,造就了一批敢說、敢秀、敢講、敢露甚至為了流量無所不用其極的網紅。雖然深受年輕人喜歡,但是投資網紅「事業」卻是要擔很大的風險。網紅的走紅依賴於特定的粉絲群體,粉絲的黏性、忠誠度、轉化度都因人而異,如果創作能力下降了,或風向轉變,那麼風險也就出現了。

    演藝圈的藝人,不管你喜不喜歡,他們確實有表演務實的經驗,面對競爭對手的抗壓性、待人接物,在圈內磨塑出的堅毅或知道自己的軟弱、不足,這都是要在戰場實戰經驗才能擁有。

    當然更不用說韓國的魔鬼訓練,要住在宿舍、沒收手機,每天要練到毛巾擠出一桶汗水才能睡覺,那種極度操練。

    網美不用經歷過這一段,也沒有電視台的經驗,只有在網路自己的臉書、IG就認為是明星,其實網美們最重要的是要面對現實,跳出網路世界會什麼?技能是什麼?專業是什麼?

    如果只是經營網路的美,那以後會有更多的年輕妹妹比這些網美更漂亮、更精緻,那時候她們的業配會減少,除非已經有了知名度,而且不是她們自己去業配群組毛遂自薦找商品業配,而是從網美晉升成了外界肯定的專家,只有「專業」才會是跟著工作一輩子。

    本文認為,民眾開始審美疲勞,對於網美的業配信任度、好感度、新鮮度沒有以往的好,可以看看過去「爆紅」的網紅(他們當時收入都是百萬千萬的)
    現在雖然他們拍影片還是有人看,但是討論度已經大幅下降,而一些默默耕耘的人,雖然從來沒有享受過爆紅的滋味,但是他們的受眾依然穩定,因為那些專家的粉絲頁、頻道經營的是知識、專業。

    某些律師、心理醫生、作家的粉絲頁,永遠就是那樣規律的互動,他們帶出的是幫助,是祝福,這樣的「專業」才能造福人群,讓社會變得更好。

    但網美大部分帶出的是負面教材,只有花時間調濾鏡的照片,配上複製來的雞湯文,雖然網路時代是不會停止的,它只會越來越科技強大,但網美會泡沫化。

    如果網美可以充實內涵,讓大家看見的是不一樣的形象,也許會讓人尊重,本文舉一個例子,這是一位日本作家和我分享:日本的酒店小姐和台灣酒店小姐不一樣,她們很多是東吳大學畢業,或是一些有才華的女性,她們一早要起床看經濟日報、閱讀文章,要知道社會時事,接軌世界脈絡,才能和貴賓社長們談話,她們連上班穿的衣服或和服是最頂級的絲綢,去沙龍做頭髮,尊重自己的行業,而台灣的酒店卻看起來隨便與骯髒,很多小姐根本也沒有打扮,只是來混個檯費。

    別誤會這裡不是指網美和酒店小姐是一樣的,而是日本人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話說回來,如果網紅經濟是未來發展的風向,則網紅的存在不能只著眼於經濟甚至個人收入層面,社會可能會因為少數的成功,而付出巨大的代價,

    年輕人也會效仿網紅的效應「怎樣被關注」、「怎樣賺到錢 」,急功近利、膚淺急躁的價值觀。

    網紅沒有在網路出現,也會在任何地方存在,雖然網紅確實會讓群體模仿,但還是有「世代差別性」的影響;30歲以下年輕人較容易受影響,因為還在念書或是社會經驗少就會被吸引,只是台灣,學術性、知識教育的網紅類型太少,如果網紅有影響力,還會影響政治,就像有些網軍一樣,是可以操控媒體的風向,他們的言論、意見、都會作為年輕族群所追隨的方向。

    總結,網美的行為已造成社會大眾觀感問題,而民眾素養也跟著集體衰退,除非網美能有不同的創新與改善,否則觀眾會視覺疲乏,網紅的效應會逐漸退燒。

    每個人都有被創造的特質與使命,網美可以找出自己的價值,帶出好的影響力。

    PS 本文不以偏概全,也有上進的網美,這篇探討的是偏差的族群,請勿亂對號入座。或是粉絲團沒有超過30萬的也請不用入座。

    #歡迎轉發

    #感謝耐心閱讀

    #今天也來當個網美

  • 台灣低學歷企業家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9 10:00:40
    有 68 人按讚

    🍊「#鬼島」這個名詞,常在親朋好友間飯後閒聊之餘被提起。不外乎抱怨台灣薪資沒成長、就業環境差、政黨惡鬥文化、能出國發展就不要留在台灣。
    🗺️雖然我踏足許多國家的經驗卻告訴我,台灣沒有這麼糟,甚至仍是我心中最適合居住的國家。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lowest-hanging-fruit/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顏擇雅寫《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的初衷:「就是受不了大家在唱衰台灣。台灣問題就是最低的水果摘完了,如今應該趕緊打造工具去摘更高的水果。」作者認為台灣的許多問題,都是能夠突破以及解決的。

    作者描述台灣當前困境用的譬喻「最低的水果摘完」,指的是八○年代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成為產業中的「追隨者」,只要透過代工、製造和出口,就能用較低的門檻取得大量報酬。

    然而時至今日,台灣面臨中國大陸的崛起,以及世界競爭加劇,台灣已經「摘完某一高度水果」,接下來面臨的是「知識」和「取捨」問題。我們必須發揮智慧和創意去搭建更強而有力的工具,摘取果樹上更高的水果。

    這本書透過分析和論述,回擊那些喜歡唱衰台灣的人。書中從年輕人開始分析,談到台灣與中國的比較,對教育制度的觀察,最後評論企業家應有的風範和態度。
     
    【我從這本書學到什麼】
     
    自己亦有感於「鬼島」這個名詞,常在親朋好友間飯後閒聊之餘被提起。不外乎抱怨台灣薪資沒成長、就業環境差、政黨惡鬥文化、能出國發展就不要留在台灣。

    雖然我踏足許多國家的經驗卻告訴我,台灣沒有這麼糟,甚至仍是我心中最適合居住的國家。但愧於對台灣的認識和國際觀察還不夠深入,以前對這種話題較常保持緘默的態度。

    閱讀《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彷彿開啟一扇「視野之窗」,從作者的視角切入,剖析近年來媒體如何「評論台灣」的相關話題。

    我從這本書學到的,不是如何逞口舌之快去反擊爭辯,而是大幅拓展了我的認知和理解,也開啟了我對諸多議題的興趣。

    自從2019年初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延伸閱讀了許多相關議題的書目。以下是6個議題在書中的重點彙整,以及我透過延伸閱讀所學到的事情。
     
    1.小確幸的詮釋

    村上春樹在《尋找漩渦貓的方法》稱「耐著性子激烈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就是所謂的「小確幸」。他天天秉持長跑、寫作、聽音樂、閱讀的規律生活。作者說這種小確幸與自律是互為表裡,藉由自律的生活達成高產出。

    然而媒體扭曲了大眾最這個名詞的認知,變成「不敢奢求大夢想,只能追求小確幸。成了買不起房、工作缺乏成就感的刻意追求」。自此,無論自己是否自律,只要能追求短暫的歡樂和消遣,就成了小確幸的代名詞。

    我回顧《活出意義來》學到的詮釋「追求生命意義的人,會在給予他人時享受到愉悅」。以及從《跑出全世界的人》讀到Nike創辦人堅信「跑步」這件小事會讓世界更好的念頭,持續堅持而且從不退卻,打造出世上最大的運動用品企業。
    2.喝咖啡可以投資自己?

    許多年輕人困於低技能、低工資、沒前景的工作,其部分肇因來自於九○年代後的服務業的大舉擴張。「投資自己」成了媒體愛用的口號,許多企業家也常以此為題發表論述。

    王品董座戴勝益在2013年中興大學畢業演講,勸年輕人如果1個月薪資只有3萬元,「你要寫信或打電話回家,跟你的爸媽要2萬元」。這個主張擔心年輕人沒錢和同事喝咖啡,以至於沒辦法「投資自己」的人脈和視野。

    作者提醒這種喝咖啡累積人脈存摺的方式,有三個問題要注意:

    浪費時間:社群媒體發達,過度在意同儕眼光,想做到人人喜歡。
    搞錯對象:對象不該是同樣缺乏經驗和視野的同梯,而是上司或者資深前輩。
    閱歷不深:需分辨出對方和你喝咖啡,是看中你的能力還是你所代表的公司。

    跟同事喝咖啡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喝出什麼。是忙著抱怨老闆豬頭,還是視野上的切磋琢磨?
    3.創業腦的好處

    作者提到我們必須具備「創業腦」,隨時保有危機意識:「當所有雇主看不到你的價值時,你有辦法為自己創造價值嗎?」此外也要學會謙虛:「到底是你需要公司,還是公司需要你?」創業腦額外的好處還有擴大視野以及正向思考。

    工作心態上的轉換,可以從「假如我來當老闆」的思考模式出發。如果我是老闆,我會怎麼做決定?如果我是老闆,就可以防範未然嗎?

    我對此題的延伸閱讀是《獲利時代》和《一個人的獲利模式》兩本書,進一步理解如何拆解商業模式,以及如何創造自己和團隊的價值。我從這兩本書裡也學到一個重要觀念「夢幻工作是創造出來、而不是找到的。要有這樣的創造,需要很深入的自我認識」。詳細心得寫在另一篇〈商業模式圖:用一張圖「翻轉」人生和職場的標準答案〉。

    4.公投、國族、民粹

    書中引述柴契爾夫人「公投是煽動家與獨裁者的工具」,以及美國第四任總統麥迪遜「直接名主一定會戕害少數權益,造成社會撕裂」,對應到台灣2018公民投票的結果,真是讓人心有戚戚焉。作者提倡代議制度,好處還能節省時間和金錢,值得深思。

    作者也提到人民選擇認同國族的原因,是因為自由、平等、民主這些普世價值,無法憑個人實現,只能加入集體追求。但國族主義訴求的血統論述很難追本溯源,因此往往需要神話來撐腰,中國清末突然冒出「炎黃子孫」就是一例。

    身邊亦有長輩對於炎黃子孫抱持強烈的認同情感。從延伸閱讀《人類大歷史》和《槍炮、病菌與鋼鐵》看來,這恰好是對於「神話故事」和「真實現況」理解的差異,也讓我認識到,為何人們有自我認知是「中國人」和「台灣人」兩種傾向的差異存在。

    對於民粹,作者給出一個有趣的定義:「有什麼老百姓支持的政策,是菁英不喜歡的,菁英就說是民粹」。批評者往往不解是對方到底是哪裡不理性。人民應該要求這種批評者講出理由,否則就只是「我是菁英,我不喜歡」而已。

    作者評論政治的這篇文章〈質疑韓粉的素質,其實忽略了民主真諦〉,讓我反省自己對於時事的評判態度,這篇文也值得不同陣營支持者細細閱讀。

    延伸閱讀了《康乃爾最經典的思考邏輯課》,理解為何「比起灰色地帶,人們傾向非黑即白,總是用過度自信去支持過度簡化的信念」,並學習運用邏輯去濾除雜訊和避開偏誤陷阱。
    5.談教育與線上課程

    作者批評教育部長吳思華的謬論「再怎麼先進,也只能六成人口唸大學」,這種對教育的說法不是指辦學水準,而是用人類平均智力水平來定義。這完全是搞錯教育水平的因果關係,一國所需的教育水平並不是看人民會念書的程度,而是經濟複雜程度。

    另外對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批評矛頭指向台大寡佔太多資源。作者提到教育券的想法:學生人人一張,選哪個校系,經費就去哪裡。刺激院校無論公私立,都更重視學生權利。

    課程線上化帶來的好處是,讓高等教育突破生產力瓶頸,解除時間、地點、服務人次的限制。大學很難靠「教學品質」招徠學生,最大原因是教學品質很難評比,但線上課程會改變這一切。

    舉桑德爾在哈佛大學開設的〈正義〉線上課程為例,課程跟哈佛簽約,保證給的成績經得起檢核。此課程熱門的程度,也奠定了哈佛大學在線上課程的權威地位。目前台灣主事者大多煩惱少子化的招生危機,壓縮教育大海嘯(線上課程)來襲的黃金應變期。

    我延伸閱讀《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學習如何將正義與平等的議題,回歸到自我的道德省思。我也理解到從「福祉、自由、美德」不同角度出發,對於同一個政策或議題會得到不同的結論,也因此接受「正義不是絕對」的多元概念。
    6.為什麼要學歷史?

    學歷史目的無非是希望能「鑑往知來」,知名創投家彼得·提爾說:「我最愛讀古人寫的有關歷史的書」。他尤其喜歡古人預測錯誤的歷史書籍,藉由如何預測錯誤,精進自己預測的能力。做出準確的創投判斷需要歷史知識,複雜思考,不停發問。

    書中提到很有趣的一點,英文「History」語源「historein」在希臘文的本意就是發問。西方歷史之父希羅多德將作品取為《發問》,此字才轉借為歷史之義。歷史的原意是一門探問推理之學。

    歷史之於投資理財的應用,我很喜歡《投資人宣言》這句「唯有了解過去,才能坦然面對市場中令人難受的低靡熊市,以及在萬里無雲的高漲牛市中還能保持冷靜」。

    歷史雖然不見得可以預測未來,但是它所訓練的複雜思考,卻有助於想像未來的各種可能變局。只要有興趣探索未來,歷史就是一門值得終身學習的學問。

    延伸閱讀彼得·提爾的《從0到1》學到「失敗的公司是因為無法跳脫競爭:沒做出差異化」。也從《未來地圖》體認到「不懂歷史的人,無法解析現況,更無法預測未來」。
     
    【後記:關於作者】

    稍微研究作者 顏擇雅,她創立雅言文化這間一人出版公司,每年只出版一本她精挑細選的英文讀物。我印象深刻的《世界是平的》這本書竟是她出版的,以前倒沒特別注意過。

    我折服於她流暢的文字、引經據典且論述有條,加上她對於時事的洞察有自己的一套見解,因此也追蹤了她的Facebook頁面,從此被圈粉。

    她不時會在頁面上評論時事,以及推薦經典讀物,更有趣的是她會張貼「異溫層」的資訊來源,推薦讀者主動去閱讀並接受刺激。這就是《知識的假象》中提到「 懂得剖析不同觀點之後,挑出不同立場的解析和評論來避免身陷同溫層的狀況」的實際典範。

  • 台灣低學歷企業家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12 16:30:14
    有 56 人按讚


    跟討厭的自已說再見

    開始做一起出來玩行銷講座的時候
    我是用錄音的方式
    那時候想什麼就說什麼,很沒有系統
    後來我想好好重做一整年的講座
    希望幫你更有系統的整理行銷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但一段時間之後
    從你留的問題來看
    這樣一系列的內容介紹
    對於解決你實際遇到的困難並無幫助

    一來是這些工具與方法離你現實太遠
    二來是你遇到的問題很多都不是缺乏方法和技能

    我整理了你最可能遇到的問題

    第一
    是現實環境很困難
    眼前的工作無利可圖
    又沒有商業機會適合創業或做生意

    第二
    很多方法其實你都聽過
    多多少少也有概念
    但是要付諸實行的時候所需要的動力和堅持實在太苦了

    其實我們都一樣
    我自己離開職場以後我都懶得再工作
    更何況是你

    一開始我希望參考得到APP裡面老師的作法
    因為我覺得他們的內容實在很棒
    但是後來仔細想一想
    他們大部分是老師、作者或者是專門的管理顧問
    很多的內容80%以上也都是總結其他學者的經驗並非獨創

    更重要的是
    當他們自己去創業的時候也不一定會成功
    反而是那些創業的人
    他們講的東西都很白話
    因為他們創業成功的原因並不是學了一大堆管理知識
    而是他有一個非做不可的原因

    以前我還在微軟公司上班的時候
    我們部門有一句玩笑話
    要在微軟成功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自幼家貧
    二是天性好鬥

    剛好當時我都符合這樣的條件
    唯一不一樣的是
    大部分進入微軟公司的人條件都很好
    而我正好是裡邊最差的那一個
    所以我在微軟的那三年裡面
    幾乎都是在練功
    想要補足自己的本職學能
    在我花了大量時間學習之後
    再離開微軟去創業,果然就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這裡面包含了三個原因
    一是我已經學了一身功夫
    二是我有非常強的賺錢和成功的動機
    三是哪時候非常希望自己打下一個商業基礎
    後來為什麼又離開職場呢?

    其實也是一樣
    一是因為我比較有錢了
    懶得再為錢在工作
    錢,這個動機就不存在了

    第二,大老闆把公司賣了
    雖然薪資更高、管理的範圍更大
    但是那種一人打天下的樂趣已經沒有了

    第三,要處理很多集團的事務
    可能是我做事情比較狠
    所以最後的兩三年我都在幫老闆處理一些很奇怪的問題
    比如說

    要我一個人去歐洲的電信搞定他們的執行長
    要我一個人搞定美國的最大通路的技術長
    最後還要我單槍匹馬去叫電信公司拿錢出來成立公司
    總之那時候處理過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問題
    難度超級高

    雖然處理到後面都有一定的成效
    很大程度上也充分滿足我愛挑戰與冒險的性格
    但處理過這麼多包含人事、財務、技術、政治跟利益分配的問題
    加上處理來處理去都是別人的事
    輸了我一世英名付諸東流
    成了別人發財我再趕往下一攤
    久了也會疲乏

    不過這些問題的複雜性
    的確有效的加強了我解決問題與斷事能力的功底
    也對我後來學習易經有巨大的幫助
    許多難解的問題
    我看起來都毫無懸念
    但畢竟是為別人做事
    感覺就越來越差

    我當時閒著無聊
    開始操作股票
    由於自己幫股王公司做過幾乎所有你能想過的職務
    所以表面上靠財務分析,實際上靠分析老闆心態
    光這樣就賺了很多錢
    收入比在上市公司當高管分股票還多
    自然就更不想工作了

    休息了幾年以後我成一起出來玩
    一開始是想協助你成長
    卻犯了幾個致命的錯誤

    第一、一開始就決定不為錢工作
    第二、沒有建立系統

    賺錢是所有商業裡面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沒有透過賺錢得到有效的反饋
    誰知道做的東西是人家真的要的

    當時我以為自己有幾個錢,又有產品開發的經驗
    只要有人提出,我都認為幫社會服務沒問題
    照單全收
    現在你到那個平台上去看還可以看到很多歷史的遺跡
    沒人用的功能做得十足十
    頭殼燒壞的豬頭三

    第二是沒有建立系統
    如果沒有透過有效的系統放大能量
    那做什麼都是事倍功半
    缺乏一個有效的系統,也無法讓參與其中的人可以實現他的潛能與利益

    為什麼沒做?

    一來和不想賺錢有關
    二來和我懶得管理行政事務有關

    打天下我很愛,橫刀殺敵衝鋒陷陣,最能讓我熱血沸騰
    進中軍帳獻策我就覺得隔靴搔癢
    元帥無能,軍師再強也有限
    幫老闆分配利益、處理一堆爛人的鳥事讓我直接睡死
    更不必說每天陪玩帝王術了

    這兩個問題
    其實也都是我便宜行事的結果
    不過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訓
    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一遭
    我看你問題
    感受不會那麼深刻

    現在你的問題,和我當時差不多
    如果你在賺不賺錢中間掙扎
    還沒有錢的時候,想太多關於理想的事
    其實只是妄想

    如果你連錢都賺不到,你的理想就是不值錢
    如果你要靠募資、政府計劃去實踐理想
    你還不是要用別人的錢?
    說穿了自己賺還比較高尚
    就不必在那邊臭美了

    很長一段時間我在半公營機構擔任委員
    大部分的夥伴來申請前也都是充滿情懷
    但受限於計畫的範圍,很難有私人的利益
    連獎金都沒有?那誰幫你拼命?
    扯皮那麼多,你自己去拼拼看

    所以到最後良善的美意反而變成窒礙難行的枷鎖
    我知道在系統裡面去講根本都是狗吠火車
    學生有學生的困難
    官員有官員的無奈
    但整個台灣就是這樣一個反商又矛盾的氛圍
    所以我決定自己做自己的事就好

    很多事業小有基礎的夥伴
    也面臨到我當時的問題
    說缺錢嗎?不是真的缺
    但是業績和成就,又不盡如人意
    還有一堆繁瑣的事要做
    真要去把商業基礎擴大
    等於再創業一次
    從0到1
    和1到100所需要的技能與能量又是完全不同的
    這時候就很難繼續下去

    很多台灣的公司就算一路衝到上市櫃
    還是面臨同樣的問題
    這實在很無奈
    因為我們社會的底層文化
    和真正資本主義中所需要的商業結構
    差異非常大

    你想要社會公平、尊重每個人的意願,你就是在強調集體主義
    但你又希望得到資本主義的結果
    就是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真正的資本世界裡
    要人人都發財是絕無可能的
    因為你要馬有企業家精神
    要馬要透過資本來滾動
    這樣你才有可能達到資本市場的頂端

    如果你兩者皆沒有
    那你至少要有專業技能,有機會當個經理人
    去分股票和拿高薪酬
    如果這個也辦不到
    至少你要有做業務的能耐
    懂得銷售分獎金
    你才有賺錢的可能

    但我猜現階段的你
    不但沒有足夠的資本
    也沒有創業的動力
    搞不好還不想當業務

    但真要打工
    在專業的基礎上
    又缺乏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刺激來訓練
    在台灣做一個小生意、打個小零工混口飯吃
    其實根本不需要有什麼專業技能

    因為這個鬼島市場很小挑戰不大
    所以要混日子很容易
    但要你離開台灣去新加坡攻略亞洲
    或要你去大中國去跟戰狼們一較高下
    或者遠渡重洋去歐洲大陸美洲大陸開拓你的新視野
    去和那些很多台灣人盲目崇拜,骨子裡卻瞧不起你的川普們開幹
    你沒門路,有門路又不一定真敢去
    最後就只能在這裏鬼混

    這怪不了誰,一下難度跳太高
    根本辦不到
    所以就變成在小市場裡面
    矇著眼睛瞎忙
    這是誰的錯?

    不是誰的錯,是系統性的問題
    因為你不是不努力
    台灣人喜歡進修,持續學習的比例高的嚇死人
    但就算你那麼愛進修
    缺乏好的市場來磨練
    面對下一量級的挑戰又不敢跨越
    最後就變成今天這樣

    薪資的低迷、動力的匱乏
    就是能耐與市場需求對不上的結果

    近來台灣社會非常流行一大堆理財歪風
    滿街不知道哪裡跑出來的理財達人
    出書要你去存股
    一年賺個50、80萬好像就已經得到人生最高成就
    姑且不論這些人到底有沒有本事
    老實說你一年能存股拿個幾十萬,請問在台灣社會到底你能幹嘛
    你就算加兩個零也不一定買得起一間像樣的房子
    更別提他很年輕的時候就把你的志氣消磨光了

    所以接下來我的想法很簡單

    第一
    我不想在花很多時間打磨內容形式
    也不想再系統性的整理商業思維
    反正你也不愛看
    我也做不贏那些得到APP的傢伙
    那何必浪費時間

    第二
    想要實際與你一起解決問題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你動力不足的問題

    動力不足的時候,你需要有一個人很堅定的陪你走
    我以前帶團隊的時候,我的夥伴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但真正的精英不是學歷高
    而是鬥志強

    菁英的鬥志又來自於哪裡?
    來自堅忍不拔的心,當然還有我不斷的摧殘,打磨出他的的韌性與厚度

    我一向有不完成任務不放棄的決心與狠勁
    跟著我,感受我的戰鬥力
    你也可以成為真正的將才

    再來
    讓你了解商業世界的現實與世界的趨勢
    所有看不見未來的人
    他是不會有動力去花時間好好為未來做準備的
    所以我希望為你分析商業趨勢
    花時間講講你的東西我會怎麼做
    更重要的是,做了以後你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有了以上的覺悟
    就可以把那些內容製作的時間大幅縮減
    反正那些東西我也做不好
    做好了你也用不上

    講到這裡你大概知道我想要幹什麼了

    首先我放棄這個課程繼續商業化的可能
    如果想靠這個東西賺錢?
    那我回去做股票比較快
    現在的市場傻瓜那麼多
    賺錢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既然不需要擔心課程賣錢或沒人看的問題
    那我決定做自己
    成為你的教練
    好好培養一個真正出色的你
    我希望鞭策你一路向前
    也讓這個講座,變得更有實用性、更好玩,也更有時代脈動一點

    我一開始錄影的時候
    覺得自己實在是面目可憎
    所以後來花很多心思
    希望至少畫面上看起來像個好人
    這樣浪費了三個禮拜的時間

    今天早上我照了一下鏡子
    還是一臉壞人
    假裝成好人其實只是自欺欺人
    所以我願決定恢復成原來的模樣
    當然啦
    還是會稍微修飾一下

    未來的錄影時間會加長
    講得很差的部分透過剪輯修掉
    其他後製就不做了

    字幕因為太花時間
    所以我會用字卡代替
    如果你聽得很累,感受那種氣氛就好了
    每個字你都看懂
    不行動也沒路用

    關於同學的建議,使用podcast
    podcast上傳也要花時間,我有點不想做
    但很多同學希望用聽的,覺得效果更好
    所以我一樣會在共用檔案區裡面提供錄音檔
    這樣應該就可以兼顧

    好了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內容

    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前進
    去實現你的潛力
    發揮你的影響力

    我過去有一個問題
    明明想要賺錢,但又假裝自己很清高
    最後搞得自己沒有錢又很噁心
    希望你不要也有這樣的問題
    更不要被我傳染

    此外
    我也希望你不要又想成長
    又畏苦怕難

    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自己教授易經
    我不敢說自己多厲害,雖然我實際上是非常厲害
    但我肯定對天命換人生的格局有深刻的理解

    在這個高度上
    我可以很清楚的告訴
    老天用天命這個東西
    來給很多人難以超越的限制
    你如果沒有過人的能耐
    你就必須接受這一輩子命定的結局

    絕大多數人的一生
    都是非常平庸
    乏善可陳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鳥字
    在這樣的人生格局中
    你想要怎麼樣恬淡度日
    昇華自己
    其實都是想太多

    老天這樣設計,到底是要嚇唬誰?

    老天這個設計
    其實是要在多數人中找一人
    找一個會突破天命的人
    實現他自己
    來創造宇宙更好、更大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你沒法違抗命運
    我希望你知道
    和你一樣的人很多
    你的命運本來就是天註定
    所以你也不要自責
    你只是和大家一樣蒟蒻一樣沒三小路用
    你可以安慰自己
    你沒有比較差
    只是和別人一樣差而已

    但是如果你決定和我一樣違抗天命
    成為那個天選之人
    自己對自己負責
    請你現在就站出來
    叫老天給你閃一邊去

    當然啦如果你今天沒空
    明天也可以
    天天都可以
    老天永遠在等你
    有一天你會死掉
    老天可有的是時間

    如果你敢這樣做
    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

    一、你讓我刮目相看
    二、老天會在背後為你歡呼

    不管你信不信
    老天我可是熟的很
    當我在說這些事的時候
    那些支持我的
    另一個世界的智慧
    正在嘆息
    他們嘆息的是
    這不成材的傢伙
    終於想通了

    以上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會加快速度,希望你跟上
    突破自己的天命
    實現自己的志願
    抓回人生的自主權
    順便多賺一點錢

    一起出來玩行銷!
    我們一起前進!

  • 台灣低學歷企業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2-01 19:58:47

    本集主題:「養生建築:從家開始的健康提案」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楊織宇
       
    內容簡介:
    他曾帶領團隊勇奪國家建築金質獎,銷售額破百億元;
    現在,他要讓家家戶戶都是值得驕傲傳承的養生建築。
      
    走過生死交關的深刻體悟,凝聚為建築的養生語彙
      曾經,楊織宇工作滿檔、作息異常加上長期高壓,身體危機爆發時已是大腸癌第三期。他調整飲食、運動和心態,以5年的時間走過抗癌之路。更體認到居家環境潛藏太多毒害因子,養生,必須從建築開始。
      
    提供正確購屋觀念,間接導正房產市場風氣
      對建築專業陌生的消費者,加上投機的不肖建商,構成了風波不斷、信任度低的混亂市場。楊織宇強調消費者也應該要有判斷與篩選的能力,不被話術與廣告蒙蔽;如此讓建商認知唯有打造好屋,消費者才會買單。
      
    養生建築四大要素,讓回家變得更健康
      讓身心靈達致平衡,是養生的首要關鍵;而平衡來自在無毒空間中,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動,營造重點包括明亮採光、良好通風、純淨水質與建築堅實、建材無毒;真正宜居,讓人自在無負擔。
         
    作者簡介:楊織宇
    現任
    萬澤建設(股)公司 負責人
       
    曾任
    遠雄營造(股)公司 總經理
    中華電線電纜(股)公司 總經理
       
    學歷
    台灣科技大學營建管理研究所 博士候選人
    國立政治大學 22企業家經營管理班
    國家考試及格 土木技師

  • 台灣低學歷企業家 在 接棒啟蒙計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06-05 08:45:47

    教育四方匯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8797103309909/

    教育四方匯,是由三個教育組織共同主辦的精彩思辨論壇。讓大家在主題思辨中,匯集觀點 ,拓展視野。

    主要思辨方向
    1.實習的意義 (家長/學生/學校/企業/專業)
    2.實習的內容與效益。(挑選機會/準備/注意事項)
    3.學校/企業/家長的合作可能

    ■時間: 2018/5/22 二 19:30~21:30
    ■地點: 社會創新實驗中心 一樓A2大教室。106 台北市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248巷,近仁愛路口。

    --------------------------------------
    講者

    丁碧慧
    松山家商 實習處主任

    李榮隆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

    詹益鑑
    BioHub Taiwan 助執行長
    台北市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委員
    AppWorks 共同創辦人

    黃囷旖
    東吳大學 經濟/英文學系 大四生

    蕭紫云
    政大附中 高二學生


    -------------------------------------
    三 實習的未來

    客製化實習可以如何做?
    * 問題在於企業與實習學生之前是否有互相理解與認同
    * 關鍵在於錢與資源,要有投資,才能夠讓實習真正發生
    * 多數中小企業,自己工作已經很忙,沒有餘力去規劃實習。
    * 一些企業主已經認知到,提供實習機會是一種回饋社會的方式
    * 絕大多數學生實習是要求薪水的
    * 法規限制多,很多願意提供實習的師傅,無法完成麻煩的補助計畫申請,也沒時間再去做這個。

    學生找實習之前可以有什麼準備?
    * 關鍵是學生有沒有找到自己要的東西
    * 目前就算是頂尖大學的學生,對產業的理解也是很低的
    * 學生進入台積電工作之前,學生是不知道裡面是甚麼狀況,這很奇怪
    * 台灣的學生並沒有從小開始去嘗試探索,理解世界,與自己適合的方向,自然不容易去找到適合的實習
    * 家長的心態受到升學主義限制,但現在,學歷並不沒有比較好成功
    * 不面對社會,只是延後痛苦罷了
    * 實習重要的是,培養面對挫折的能力
    * 從小去嘗試小額投資,當然就是理解資產管理的很棒方式,要去試試看就能理解
    * 大部分教授沒有經過產業洗禮,這是嚴重的問題
    * 高等教育的教授,有學術能力,但沒產業經驗,這造成政策有很大問題

    推動實習發展由下而上的推動力
    * 來自一些家長的力量,正由下而上開始去發展各種實習可能
    * 多數家長的問題是,工作太忙了,沒空去管這些,只好讓孩子依照學校體制方向發展
    * 實驗教育是很願意鼓勵孩子們去體驗實習的

    學生參與實習的各種可能性
    * 實習經驗中的失敗,反讓我成長許多
    * 每個學生狀況不一樣,但越來越多學生已經開始知道要早點去探索
    * 早點讓孩子去學習,跌倒後再站起,有對挫折的復原能力,這對他們未來會有很大助益
    * 經驗,朋友是從小到大聽話的好學生,大學要畢業了,卻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這很讓人擔憂
    * 透過實習,去理解職業的內容,對學生選擇學習的方向,是很重要的
    * 思考方向要改變,是提前開始為進入社會做準備,不應該是為了升學做準備

    學分可以跟實習結合嗎?
    * 學校的存在很重要,那是一個可以放心探索的場域
    * 需要做的是,讓學生在學校安全場域中,也可以去實習探索理解產業
    * 讓企業來贊助一些學分,並提供實習有意義的挑戰目標
    * 教授轉型成教練,協助學生來完成這些挑戰
    * 企業與教授共同來評估學生是否完成這些挑展

  • 台灣低學歷企業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7-03-22 23:04:19

    本集主題: #新幸福工作學 #TOP1講師的好感工作術

    這集邀請到 #吳雅玲老師,來為大家介紹他今年所寫的新書。

    我相信每個人體內都有上帝賜予的天賦,只等待我們的發掘。--玫琳凱.艾希(Mary Kay Ash)美國知名女企業家

      成功,就是讓別人覺得「有你真好」。無論你是剛出社會的菜鳥,開始帶人的老鳥,或是已經有番自己的事業,都必須認清工作的本質,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什麼是理想人生?對於上一代的人來說,這不是年輕時該思考的問題,等薪水、職位、資產都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再來想想不嫌晚。
      但是對現在的新時代,「理想」擺在第一位,重要性超過事業成就與金錢。只是,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男女老少為生活掙扎,在藍色的憂鬱浪潮中,載浮載沉,要幸福工作,好像很難。

    理想與麵包,可以兼得。

      吳雅玲,台灣Top1企業講師,歷經各大企業人力資源、行銷企劃等高階管理職務,上百場兩岸專業企業教育訓練演講,讓她得以窺探頂尖人才的工作態度。

      正當人生一帆風順時,她發現自己得了乳癌,在對抗癌症的過程中,受到醫師細心照料,對工作、服務與人生,又有不同境界的體會,更加領略幸福的工作本質:不只讓自己感到幸福,也讓別人覺得「有你真好」。

      本書是雅玲老師二十年以上的工作精華,融合生活中的小故事,告訴你如何自在的幸福工作, 讓工作變幸福,練就堅強無比的職場競爭力,無論待在哪個單位,經歷低谷或高潮,都有自己的路可以走。

    作者簡介:吳雅玲 老師
      現職
      新思維國際顧問有限公司 董事長暨首席講師
      演講場次超過3000場,各大企業約聘講師
      經歷
      全國電子專賣店(股)公司 人資/訓練經理
      長青連鎖藥局(股)公司 總管理處處長
      中國生產力中心 流通業顧問師資格
      中國生產力中心 特約講師(含流通業顧問班講師)
      各中小企業協會 特約講師
      各大企業 約聘講師
      *榮獲勞委會頒發企業優秀講師

      學歷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行銷流通管理碩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