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人入籍中國人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人入籍中國人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人入籍中國人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人入籍中國人數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161的網紅葉大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新工作的第一個調查報告~小明陳情案完成 去年農曆春節前夕,因Covid-19疫情正開始從中國武漢快速散播至世界各國,我國政府超前佈署率先於2/10發佈對中國籍人士入境之管制措施,其中影響最大的一群人就是「小明」。「小明」係指2020年初COVID-19大爆發期間,因逢春...

  • 台灣人入籍中國人數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0 21:45:13
    有 15 人按讚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新工作的第一個調查報告~小明陳情案完成

    去年農曆春節前夕,因Covid-19疫情正開始從中國武漢快速散播至世界各國,我國政府超前佈署率先於2/10發佈對中國籍人士入境之管制措施,其中影響最大的一群人就是「小明」。「小明」係指2020年初COVID-19大爆發期間,因逢春節前往大陸探親的台灣人子女,或其配偶前段婚姻之子女,然其尚未拿到中華民國國籍,目前正申請入籍台灣,而受我國政府入境管制措施延緩入境而滯留中國的一群兒少。而小明人數到底有多少?經過調查至去年底為止,境內境外加總計有2539人。實際受境管措施影響之小明約有兩百名左右。

    當時因無法確認疫情的嚴重傳染狀況及中國對疫情隱匿的程度,行政院依據SARS經驗考量我國公共利益、整體國家安全、人流移動存在之染疫風險、防疫量能等因素,依COVID-19特別條例第7條規定,對兩岸人員往來採取較高密度管理措施,以避免國內疫情擴散。雖事後證實為有效措施,值得肯定,然因對各國入境人士所採差別境管措施,標準不一也遭致各界批評。

    去年六月份台灣疫情穩定後行政院陸續開放各國人士入境之際,這群小明們仍遲未等到解禁回國的日期,他們的家長到處焦急陳情,因為小明們已經卡在中國半年之久遲遲回不了家,接下來就要面臨開學及183日居留問題。所以一路從陸委會、行政院、立法院、總統府最後來到監察院陳情,一次六月、一次八月,八月時值新成立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其實早在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時,我就關注到小明之亂帶來的相關人權議題,因此擔任國家人權委員之後,便主動申請調查。

    整個調查過程,對於新手上路的我而言是很好的學習歷程,透過與共同調查委員、調查官、助理等多方協調分工合作,才得以完成這份重大矚目案件的調查。而剛好在小明議題滿一年之際,公佈了這份調查報告,有其時代意義,因此這份報告獲得媒體高度關注與報導。當然藍綠媒體各有解讀立場,有媒體質疑我們避重就輕、已設下防火線,也有人說我們在深綠監院裡孤掌難鳴,或是質疑為何沒約到指揮官,種種臆測只能概括承受,畢竟大家是帶著對傳統監委糾彈角色的角度在看待與檢視。

    但其實當初個人是以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身份申請調查,只是因為人權會剛成立尚未建立立案調查制度,因此改由監院委員會派查。人權會調查重點在於釐清人權準則及提升利害關係人對人權的認知及遵守之義務,與傳統監察院事後權的調查進行糾正及彈劾不同。但也藉由此案,開啟累積監察院及國家人權委員會立案調查的分工模式,調查結果會移由人權會續追,相關調查也將成為人權教案。

    最重要的是下筆時心中所想的,就是要如何讓調查報告實實在在呈現出真相,不會受限於個人的主觀價值偏好或專業思維框架,讓我們的角色彰顯出如何成為國家的良心!開工後即將有更多案要陸續結案,期待這些調查報告都能展現出人權的進步是無止盡追求的價值!

    完整新聞稿: https://www.cy.gov.tw/News_Content.aspx?n=125&sms=8912......
    完整調查報告: https://www.cy.gov.tw/CyBsBoxContent.aspx?n=133&s=17413

  • 台灣人入籍中國人數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2-13 01:36:39
    有 496 人按讚

    #神父的鹽
     
    Kofan稱陸委會讓陸配子女回台的行為,是兩岸一家親,並說文哲只是嘴巴說說而已,陸委會反而身體力行,並把「兩岸一家親」的主張塞到民進黨身上,還是老樣子,大罵一聲「綠共」做結束.
     
    這實在是一種是非不分的行為.
     
    陸委會這起「小明」事件,恐怕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是在人道與現實之間的折衝.
     
    陸委會的決策非常粗糙,尤其是小明的記者會,犯了兩個嚴重的錯誤,第一個,就是語境,究竟是這些「小明」的真實身分是什麼?沒說清楚,甚至有「特權」的誤解.第二個,就是對於人數多寡,隱密不談,這就只是在造成諸多恐慌和臆測.
     
    「陳明通在記者會表示,『小明』是國人在大陸經商,與大陸配偶生下的小孩,一家人在大陸生活一段時間後,舉家回到台灣來,小明在台灣沒有戶籍,爸爸雖是中華民國國民,但小明在大陸出生,所以跟著爸媽回台,是以『專案長期居留』或『長期探親居留』的方式在台灣生活.」
     
    「小明在台灣生活了一段時間,也上了小學,拿了健保,其實在台灣已經很久一段時間,只是過年回到媽媽的娘家,到大陸去看阿公、阿嬤,但因為沒有中華民國的身份,在防疫政策實施下,沒有辦法回台灣.」
     
    這個小明究竟是中國人?還是父母投機之下的產物?理當歸為台灣籍,卻選擇了中國籍,想要兩邊的利益?中國對於台商子女歸為中國籍,似乎存在著一些利誘因素.
     
    然而關鍵還是「長期在台灣生活」,換句話說,一種情況是,「等待成為台灣人」的「半個台灣人」.
     
    這些被卡在隙縫中的人,有可能是在中國出生的小孩(其中父親血緣為台灣人)在出生一年後,沒去台灣入籍,錯過了這個黃金時間,所以接下來必須依靠六年居留,才能成為台灣人.
     
    也就是說,在他們等待六年成為台灣人的期間,必須是中國人身分,而他們不幸的跟隨著父母跑到中國探親,也不幸的,遇到了武漢肺炎,然後變成了父母可以回來,子女不能回來的窘境.
     
    陳時中說的沒錯,「當初已選擇國籍,就要自行承擔結果」.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當初」,這個「當初」可能是父母下了錯誤的決定,使得孩子得在6年時間以上努力升格當台灣人,至於為何「當初」不回來台灣設籍,我想這可能有多種因素,不滿一歲的小孩移動到台灣,或有難言之隱,也有可能是為了在中國的利益,總之,這個決定並不是孩子本身下的決定.
     
    這應該是「長期居留證」的子女身分.
     
    另一種情況是,雙方共組家庭,妻子前一段婚姻所生的子女,也成為這個家庭的一部分,仍然必須「努力當個台灣人」,也就是未滿16歲,從探親證停留6個月延長下去,直到爭取到長期居留證(每年只有300個配額要排隊)滿兩年後,接著爭取台灣身分證.
     
    這應該是「長期探親證」子女的部分.
     
    換句話說,「未成年子女」的要件,是一個重點.
     
    所以,這就不能解釋為「讓在中國生活的中國人進來」,而應該解釋為「正在蛻變成為台灣人的人」.
     
    無論是「長期居留證」或「長期探親證」,都可以視為「居留證」,換句話說,他們有居留權,以美國為例,他們只限制沒有居留權的人入境,在實際情況上,港澳、陸配、外籍人士有居留權的人,也能入境. 
     
    所以這些有居留權的未成年子女,入境有一定的正當性,另一個正當性是,他們未成年,確實有滿足「人道」的要件,因為他們普遍沒有自主性,而且受教育環境、生活在台灣,換句話說,他們與台灣的高關聯性可能大於中國,甚至比他們老爸(台商),老媽(陸配)更像個台灣人.
     
    拿港澳人士來對比或許比較鮮明,港澳人士,持有居留證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是可以入境的,港澳生萬人,先前也可以入境,後來2月11日暫緩入境,導致許多港澳生搶破機票,在午夜「生死線」急著入台.
     
    不過,若從防疫角度來說,如果這些未成年子女多達1900人,那顯然就是個破口,太多人了,如果是1、20個個案,加強檢疫隔離,或許台灣現有情況可以吃下,但是1900人,從中國來,確實令人恐慌.
     
    不過神父必須強調,這是以「純防疫角度」,而非「公平正義」,事實上,未成年的小孩,正在成為台灣人的人,有居留權,生活在台灣,確實有入境台灣的正當性,相比一些成年同樣持有居留證的人.
     
    至於一些兩岸一家親的Kofan,不得不說,實在是台灣亂源,他們的角度,就是把握任何檢討民進黨的機會,替柯師傅的兩岸一家親開脫,實在是活在台灣的智障.
     
    這些小孩子的案例,根本不是什麼「兩岸一家親」,柯文哲的兩岸一家親,是把台灣人與中國人相混,配合中國統戰,稱什麼同文同種,我們都是Chinese中國人,跟這些想當台灣人,最終目的是放棄中國身分的年輕孩子是不同的.
     
    然而,他們卻在趁亂合理化「兩岸一家親,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
     
    在這有爭議的兩難時刻,跑來模糊焦點,進行政治操作,並且搞意識形態審查,讓問題不能好好被討論,柯師傅先前稱多照顧台商,拿70萬台商在中國的利益,說反滲透法會引起人民不安,然後整天說別人抹紅,搞意識形態,結果現在,Kofan居然把這措施打成民進黨讓中國人進來,幫台商陸配開後門,所以阿北的兩岸一家親是對的,實在是愚蠢之至.
     
    為了親中的兩岸一家親,跟想成為台灣人的小孩根本沒關聯,不如說,小孩子是無辜的,他們的身分認同,可能存在著類似省籍情結的,台灣/中國之間,歧視與掙扎,例如,文化、生活、朋友,都和台灣相關,但自己的身分卻是中國人,這理當是過往Kofan攻擊民進黨搞意識形態的藉口,結果,沒想到自己也在搞意識形態,各位陸配子女,要記住,就是這些Kofan在利用你們的生存鬥爭台灣政府. 
     
    還是老話一句,「兩岸一家親」,這種錯亂的意識形態,容易造成混淆和政治災難,干擾「事實」,在台灣,沒有絲毫存在的空間,brother.
     
     
    【贊助神父的菸 尋找人的道路】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 台灣人入籍中國人數 在 薛呈懿 Hsueh ChengY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3-27 17:37:35
    有 82 人按讚


    莉絲,我最近亡國感好重,沒有雙重國籍也沒錢移民,怎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嗨,這位同溫層朋友,最近壞消息確實不少,鋪天蓋地而來,是非不分的程度已經讓人覺得憂心。某些政治人物在示範一些重要的價值觀,例如提了政見,不一定就要實現,信口開河也是一種本事、在獨裁國家當地區特首是一件值得追求的事、嘲笑別的國家人民傻、地理歷史亂七八糟其實無所謂、只要能賺錢,其實尊嚴不重要,投降也是一種美德、只要你受歡迎,什麼事都可以做、什麼話都可以說,自然有人幫你打圓場。這些價值觀,已經讓我們不知道怎麼教小孩。

    最可惡的是,這些價值觀,透過某些特定媒體不斷傳送,踐行了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說過的話:「重複是一種強大的力量,謊話說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的。」許多人在這些謊言裡,一開始是憤怒、後來是絕望,因為我們發現,確實有許多人已經受到這些媒體的影響,而NCC卻置之不理,讓越來越多人認為,九二共識就是現在、一個中國就是未來,台灣的新希望即將出現,往後我們可以靠口號、靠中國、靠九二共識,就可處處是金山、人人有飯吃。許多人想要速成藥,以為台灣的經濟就是一針見效,媒體造就了一個無可批評的神,而神的信徒會追殺不同意見者。最終神將會帶領我們走向牛奶與蜜之地,在那裡,所有的台灣人都可以只享受經濟成果,不負擔任何成本。經濟學可以丟到垃圾桶裡,因為這一切已不再重要,如果台灣能回到中國懷抱。

    但是,親愛的同溫,你真的覺得台灣這麼容易摧毀嗎?

    我不認為。

    說實在話,不是因為我對於多數台灣人有信心。而是我對於我們可以逐漸改變這個社會有信心。其實,別老是嘲笑這些跟我們意見不同的人,或者覺得整體台灣人的素質很差。即便是在紐約,也多得是分不清楚泰國與台灣的美國人,他們或許甚至不知道阿拉斯加與墨西哥的方向在哪裡。那些跟我們意見不一樣的人,永遠都會存在,而且人數比我們多。他們會相信偏方多於醫生、法師多於律師、謠言多於事實。他們一樣是一票,可以一起選總統、選立委、搞公投。但是,別忘了2014年的3月18日。這件事,也是在絕望中崛起,造就了2016年的民主果實。

    民主是最脆弱的體制,但是自癒能力也最高。從1996年開始選舉總統,我們逐漸的培養了許多的公民團體與市民社會。公民自由是一種天性,當我們習慣了民主社會的新鮮空氣,我們對於獨裁的氣息就會天生嫌棄。事實上,對於獨裁最沒抵抗力的群眾,就是沒享受過民主的人。不然你以為,這些高喊「我是中國人、中國是我的祖國」的台灣人,為什麼不乾脆入籍?你以為他們真的希罕台灣的健保?不,他們是捨不得台灣的自由。而我們唯一能抵抗獨裁的能力,也就是培養出大量的自由人、民主人,在關鍵的時候,可以站出來,為這塊土地努力。我說的不只是投票,而是一切、日常生活的一切。

    好好教小孩正確的觀念、努力在自己的工作上打拼、面對生活上的不公義反抗、走進法院為自己爭取權益、跟政府示威抗議、在臉書上抒發自己的小確幸、跟中國翻牆的網民筆戰、讓自己過得更好,投票那天記得出現,都是我們為台灣不要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而努力。

    事實是,親愛的同溫,你沒有地方可以退,再退只能去太平洋了。雙重國籍一點也不重要,有能力移民也不怎麼樣,因為你終將會知道,只有自己的土地與國家才是最美好。即便有很多的不完美,這個國家仍然有最好的健保、堪用的司法體系、課稅時很有效率退稅時經常瞌睡的政府、看不順眼就會包圍立法院的民眾、會無償幫助路人傻呼呼的百姓。這些體制與人,都不是短時間竄起的小丑所能摧毀。你要做的事,不是想辦法移民,而是對相信長輩圖的爸媽、收下統派媒體好處的自助餐老闆、篤信賺錢比尊嚴重要的好朋友,一票一票的拉,讓他們知道你很在意這塊土地、這群人民的自由與死活。因為你即使移民,那也不是你的國家,而且你會一直為了這個社會沈淪而心痛。

    雖然統派總是匆匆的催人熬,雖然統媒總是讓人煩惱,雖然未來如何,不能知道,現在說再見,會不會太早。

    別說再見,別傷心,別氣餒,九局下半,我們一起努力。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