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泥花蓮爭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泥花蓮爭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泥花蓮爭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泥花蓮爭議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天我和經濟委員會考察「宜花原住民地區經建概況」,看了台泥水泥窯的循環經濟,和兩個位於南澳的則權礦場、鴻鳴礦場,這些地方大都位於原住民族鄉鎮。雖然我不是原住民,但是關於地方創生、地方自治的事務我都很關心(其實當上立委短短一年半,我已經多次來到原住民族鄉鎮),除此之外,台灣循環經濟的能源轉型也是我一直...

  • 台泥花蓮爭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5 08:00:01
    有 908 人按讚

    昨天我和經濟委員會考察「宜花原住民地區經建概況」,看了台泥水泥窯的循環經濟,和兩個位於南澳的則權礦場、鴻鳴礦場,這些地方大都位於原住民族鄉鎮。雖然我不是原住民,但是關於地方創生、地方自治的事務我都很關心(其實當上立委短短一年半,我已經多次來到原住民族鄉鎮),除此之外,台灣循環經濟的能源轉型也是我一直關心的議題。

    台泥已經宣示2050碳中和,「三合一循環經濟園區」的水泥窯,可以協同處理花蓮縣生活廢棄物,去年已經通過環評,要達到零廢棄物「無戴奧辛、無臭味、無汙水、無底渣」,減少煤炭使用,同時減少空汙及碳排放。在地居民擔心是否會造成空氣、環境汙染以及回饋機制。

    下午我到原住民部落看則權、鴻鳴礦場,很多居民擔心,山上礦場開發,會造成山下部落危險,都不同意礦場繼續展限,我也覺得那麼美的山林、部落,如果要重新再開發,一定要尊重在地原住民族的意願,並採用新的《礦業法》程序。

    目前,立法院決議《礦業法》修法期間,凍結所有展限申請案,當時霸王條款,開採不用土地所有人同意,也沒有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環評法的保障。

    下會期,我也會提出《礦業法》修法,民眾黨版修法重點包括:
    一、2050淨零碳排入法,每十年一次政策環評
    二、增訂原住民族諮商同意權、全面補辦環評
    三、回饋機制法制化:原民從優,應符合公共利益、資訊公開、民眾參與。
    四、關礦計畫:應重視社區經濟發展、輔導勞工轉型

    我也呼籲行政院,從2017年拖到現在還沒修成的《礦業法》,應該儘速提出版本,確立遊戲規則,減少業者不確定成本,也讓在地居民不再天天提心吊膽。

    我的態度一向很清楚 #社會溝通 #公開透明,是所有政策的基礎,尤其爭議開發案更是如此。礦場開發關乎在地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權、居住權、健康權,政府不可心存僥倖、便宜行事,才能保障在地居民、原民的權益,減少抗爭、降低社會溝通成本。

  • 台泥花蓮爭議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12 20:51:23
    有 25 人按讚

    台電對IPP民營電廠購電換約潮將來臨,綠能發電採購量已超越汽電共生,台塑麥寮承諾將燃煤轉成燃氣,預計電力排碳係數將可持續降低..... (07/11/2021 自由時報)

    目前台灣能源轉型的階段性目標,就是在維持供電穩定的前提下,有秩序地讓核電退場,同時在短中期的過渡期以最大的可行性下用燃氣發電汰換燃煤發電,以有效減少空污以及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並爭取時間最大限度地提升再生能源綠電的發電量佔比,再以再生能源綠電陸續替換燃氣發電,以達成最終的零碳排、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電力供應目標。

    購電PK》 綠能發電超越汽電共生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台灣在一九九○年代起階段性開放民間蓋電廠,總計九家火力電廠的裝置容量約七七五萬瓩(7750MW = 7.75GW )、占系統十五%;根據台電資料,每年對民營電廠採購金額約上千億元,其次為再生能源與汽電共生。

    台電採購民營電廠電力 每年千億元

    台電年報揭露前兩年外購電力主要供應商資料,因民營電廠數量多,各家機組數量、燃料別都會影響採購順序。年報公布麥寮電廠買最多,去年採購金額約二七○億元;排名第二為和平電廠約二三五億元;長生電廠前年金額約一五三億元,但去年購電比重未達十%、未公布金額。

    另外,汽電共生看似占比不多,但也是供電小尖兵,能接受台電調度有沼氣、垃圾發電,約六十一.八萬瓩 (618MW),其他煤、油類別的汽電共生廠則約四三九萬瓩(4390MW),通常是有餘電才會躉售台電;不過汽電共生廠的尖峰保證容量卻有一九五萬瓩(1950MW),也就是在用電尖峰時,台電給予較優惠費率收購,所有汽電共生廠保證可以供應的容量,換算約是兩部核電機組。

    台電也公布去年總外購電力金額約一五二九億元,比前年多十三億元,其中民營電廠一○三七億元最多,占六十七%;而再生能源購電費用也隨大量發展提升,已在二○一八年超越汽電共生,再生能源去年採購金額約三五三億元、占二十三%,汽電共生一三八億元、占九%。

    至於去年的購電度數,民營電廠約四○三億度、再生能源七十六億度、汽電共生約六十八億度。平均購價則是再生能源每度電約四.六五元,民營電廠二.五七元,汽電共生為二.○四元;我國目前的平均電價為二.六二五三元。

    購電換約潮到 和平電廠成唯一燃煤IPP

    購電百億元換約潮到!國內兩家燃煤、七家燃氣民營電廠(IPP)與台電簽訂長達二十五年合約將陸續到期,台電表示,燃氣續約較無爭議,但燃煤要看未來社會氛圍,不過台塑麥寮已將由煤轉氣;另一座燃煤為台泥的和平電廠將在二○二七年到期,因官方公布的除役表上並未排入,加上北部已無核四、深澳,核一、核二又除役,和平在分區供電上會更重要,預料將是我國僅剩的燃煤IPP。

    一九九○年代初期電廠開發因環保意識抬頭受阻,一年內曾發生十多次限電,衝擊民生、經濟,因此九○年代後期政府開放民間興建電廠,由台電收購,讓台灣遠離限電之苦。

    麥寮電廠機組2024年起到期 已簽MOU轉燃氣

    因IPP約可使用四十年,台電表示,與IPP簽約期限為二十五年,約滿後可重新議約,每次延長合約期限最多為五年,會在合約到期前兩年左右,開始重談新合約內容。

    首個是麥寮電廠機組自二○二四年起到期,不過,台塑過去與雲林縣政府簽訂MOU,將從燃煤轉燃氣,且在長期電源開發表上也列出除役時間,台電二○二四年的IPP標案一百萬瓩也已由森霸電廠 (以天然氣為燃料之燃氣複循環發電廠, 具有高效率、低污染、穩定供電、彈性運轉等優勢) 得標。

    燃煤和平電廠 續約可能性高

    我國燃煤IPP預料將僅剩位於花蓮的和平電廠,與台電合約在二○二七年期滿,而長期電源開發表中的除役欄未見和平電廠,意味續約可能性高,台電最快在二○二五年開始議約。

    和平電廠特殊性還有地理位置,雖是蓋在花蓮,但和平的電力是送往宜蘭冬山超高壓變電所,且北部核電都除役,也沒有深澳電廠,和平電廠有助分區穩定供電。

    最新一波IPP採購,二○二五、二○二六年合計約二七○萬瓩(2700MW = 2.7GW)將在本月中正式對外公告,台電指出,一年的總採購量大,以二○二五年為例,預計會拆成大、小機組,例如一百萬瓩 (1000MW)、搭配五十萬瓩 (500MW) 等模式進行。

    PS. 相較於燃煤發電,燃氣發電的確可大幅減少很多空汙物排放,如硫氧化物(SOx)、重金屬、PM2.5等,這是相當確定的。

    而如果從區域性的化學物質,如硫氧化物(SOx,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如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來看,燃氣所排放的硫氧化物低,二氧化硫也較燃煤少很多(約20%-40%,參考)

    根據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的整理,顯示(如下圖),即便是排硫量最低的「超超臨界」燃煤電廠,實際的表現(燃煤的林口新火力發電廠vs.燃氣的大潭火力發電廠),仍然差距100多倍。

    莊秉潔說,更重要的,是一般認為,燃氣機組並不會排放如鉛、鎘、汞、砷這些重金屬、致癌物質,而台灣的重金屬,差不多有一半,是從這些燃煤電廠、汽電共生設備排放出來的。

    目前台灣能源轉型的階段性目標,就是在維持供電穩定的前提下,有秩序地讓核電退場,同時在短中期的過渡期以最大的可行性下用燃氣發電汰換燃煤發電,以有效減少空污以及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並爭取時間最大限度地提升再生能源綠電的發電量佔比,再以再生能源綠電陸續替換燃氣發電,以達成最終的零碳排、零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電力供應目標。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59997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59996

    https://eventsinfocus.org/issues/1881

  • 台泥花蓮爭議 在 張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9 09:11:08
    有 185 人按讚

    死廢禽畜生物處理場設置 議會嚴格把關
    營建廢棄土方遭惡意棄置 應巡查並重罰

    鳳林鎮民憂心死廢禽畜生物處理場將設在林榮肉品市場內,居民質疑運送過程、人畜共通疫情、惡臭、汙水處理、噪音,以及無限制的承載量等問題,勢必造成居家生活品質及環境污染,居民持堅決反對的立場,經鳳林鎮代表會副主席許朝輝、馮文光代表與陳嬌妹里長向張峻議長陳情後,張峻議長立即邀集農業處處長至議會協調,農業處長吳昆儒允諾,在農產運銷公司還沒有召開說明會並取得地方共識之前,不會有興建的動作。農業處遂於8/11日在林榮碧雲寺廣場召開說明會,張峻議長與出席議員將在縣議會為人民嚴格把關,一定與鳳林鄉親站在一起,依民意的決定做為監督審查的原則與目標,議員們也在臨時大會中提出嚴厲的質詢,最後縣府決議該場僅處理肉品市場之死廢禽畜的生物處理,不對外提供服務。
    中南區民眾向張峻反應,走在鄉間小路上,竟然發現路邊到處是遭惡意棄置的營建廢棄土方,按照法律規定,營建廢棄土方必須送往合格的土資場處理,會四處流浪棄置的營建廢棄土方顯然是違法。營建廢棄土方棄置鄉間、田間或溪床,不僅在景觀視覺上令人感到相當不舒服,更嚴重的是,如果事業廢棄土方內含有影響人體健康的成分,或不利於環境生態的物質時,將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嚴重威脅與傷害。
    花蓮最令人引以為傲的好山好水,豈料不肖業者卻惡意傾倒污染土地,尤其是在以農業、觀光為發展主軸的中南區鄉鎮,許多鄉間小路和青翠山邊農地佈滿遭惡意棄置的營建廢棄土方,不僅破壞當地景觀,也對生態環境造成衝擊和影響,營建廢棄物非法傾倒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張峻議長建請花蓮縣府相關權責單位應立即追究棄置源頭,防堵營建廢棄土方繼續在花蓮境內非法棄置,並以重罰的霹靂手段遏止這股歪風,環保單位也應儘速展開清除鄉間、田間、溪床的營建廢棄物巡查,回復土地原貌,維護珍貴的自然資源。
    花蓮縣目前收容營建剩餘土石方的土資場共計二家,主管單位為建設處。事業廢棄處理場只有一家,因事業廢棄物非屬建管單位管理事項,故由環保局權管。而花蓮縣議會在今年度就成立了三次的相關專案會議,加上日前保安小組組成台泥專案考察中,赫然發現廠區外圍的營建廢棄物堆置場被檢舉屬實的爭議,媒體也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縣府相關局處應予重視並積極加強管理,環境保護是當下的主流民意,不容姑息,不容漠視,民眾如有發現不法棄置之情事,請立即向相關單位舉報,讓我們一起守護家園,捍衛土地,絕不能讓少數心存僥倖的行為逍遙法外,當所有人都在觀光和環保的前線努力時,更不該放任營建廢棄物在花蓮的角落裡找到投機的漏洞和對環境的踐踏與蹂躪。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