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水評價人員錄取分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水評價人員錄取分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水評價人員錄取分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水評價人員錄取分數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少女凱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紀錄的非常寫實,可以看看 #韓國求職篇之面試官的觀察心得 前幾天因為最近面試的事情 跟同樣在韓國工作8、9年的朋友聊天。 我雖然在同事口中的確是很仔細看履歷又會想各種花招玩測試面試者的人,但同樣的透過層層測試後找進來的失敗率的確低很多。 其中我們探討最多的部分是履歷的真實性。 ...

「台水評價人員錄取分數」的推薦目錄
  • 台水評價人員錄取分數 在 少女凱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8-06 00:01:49
    有 12 人按讚


    紀錄的非常寫實,可以看看

    #韓國求職篇之面試官的觀察心得

    前幾天因為最近面試的事情
    跟同樣在韓國工作8、9年的朋友聊天。

    我雖然在同事口中的確是很仔細看履歷又會想各種花招玩測試面試者的人,但同樣的透過層層測試後找進來的失敗率的確低很多。

    其中我們探討最多的部分是履歷的真實性。

    #你的履歷經得起考驗嗎?

    通常面試官分成會仔細看履歷做筆記跟只是掃過,通常同行的任員都不太會仔細看內容。
    但我們實務人員就會很認真的看內容,一個一個把矛盾的地方、問題點找出來做筆記。
    而且我是真的會一個一個檢視的人.......。

    這陣子看到面試者附的資料出現一個很驚人的問題⋯⋯。

    「說謊」

    一個很重的致命傷。
    當然這些細節就是看面試官與人事到底要不要認真追查。
    我碰到一個跟我說在同個業界工作一年多的人,且在職時擔任管理階層的職缺。
    剛好....所謂的業界就是亦敵亦友。
    通常情報也就流通的很快。
    而我正好認識兩個待過那家公司的人,
    所以很快的透過這兩個人問到這個人的事情。
    結果發現一切有所出入。
    不只工作評價不是很好,任職時間也跟當事人所記載的有所出入。

    老實說台灣跟韓國都不是每間公司都會跟前東家調查改名員工的評價與撰寫內容是否屬實,但很不巧的剛好說知道的公司,所以特地問了一下.....沒想到一下子就打叉叉了。

    我最討厭的就是說謊騙我了。
    寧可有點GUTS講,不要講些冠冕堂皇的話唬弄我,那我還覺得比較有誠意。

    只是...這樣灌水說小謊的狀況卻比我想像的多。

    同樣是不久前接到的一份履歷。
    仔細檢視後發現有些矛盾點
    就是一個完全沒有經驗的社會新鮮人
    進入一間不到10人的小小公司
    但是年薪寫超級高
    (通常下一家公司會參考前東家給的薪資做調整)
    當然如果學經歷很亮眼的確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我傳給同樣在韓國很久的前輩看,
    他淡然的說的確有點怪,
    畢竟看起來是沒有公司工作經驗的人,
    小企業要給完全沒職等的新人這麼高的薪水應該也不簡單(因為費用、收入等資源分配有限,所以一般來說小企業給的薪資不多是很普遍的狀況。這也是為什麼小企業常常希望韓國政府正視問題進行補助)

    但現在科技太發達了
    所以我便依照對方給的公司資料查了一下....
    一樣是不查還好一查覺到出入有點大。
    韓國現在有很多網站跟app可以查到公司每個月的員工數流動、國民年金繳納平均金額、平均每個階級的年薪等內容。
    幾乎只要打入關鍵字查就有當個月最新的資料,更新速度快很難騙人。
    (我自己也測試過打自己公司名稱,才發現真的很準確)
    但就該名求職人員告知的薪資水準他的第一份工作年薪是3100萬韓幣,但我翻了一下資料發現就他提供的資料來說...應該是屬於「次長」級以上的薪資,該家公司的新鮮人薪資約為年薪2200~2400萬韓幣,屬於目前韓國正常的韓國文科薪資.......。
    雖然沒辦法說數據一定是百分之百對,但在韓國待了幾年來,轉職幾次跟認識大企業的人事得知的初奉年薪幾乎還是停留在這個範圍內。
    而他在前東家時也只是個小職員,所以真的可能有這麼大的例外給到次長級的薪資嗎。
    .......統計數據跟求職人報的數字落差這麼大,我其實還是很難相信這是真的。


    #一步登天的慾望
    #領多高是一回事重點是撐多久

    這個弊病比較常出現在台灣人的身上,
    我覺得有一部分是因為中國留學生跟朝鮮族太多,所以他們自己有意識到目前求職難的狀況嚴重,比起獅子大開口更會考慮現實面。

    但台灣大部分還沒做好功課的求職者,
    通常會開一個莫名其妙很高的數字。
    好比說年薪4300萬元......
    一個新鮮人完全沒有學經歷
    他說他會日韓英中四個語言
    可是日文沒有證照...
    韓文六級雖然過了可是卻是寫作分數在30幾、50幾分....。
    但他希望的年薪是4300萬....相當於台幣120幾萬....一個很莫名其妙的數字。

    只是我自己為了六級通過,但寫作分數驚人的低這件事曾經很驚訝,也問過周邊的人這到底合理嗎?為什麼讀跟聽可以90幾分,可是寫作30、50幾分...這樣過的了TOPIK?
    我自己去年重考TOPIK新制時覺得新制聽跟讀變得比較生活化,基本上只要在韓國生活的人其實不用準備這兩個問題也不大。
    而且不知道為什麼我腦中一種記得寫作未滿60無法通過6級(不知道這到底哪來的錯覺)
    所以看到寫作這麼低有通過六級感到很震驚。

    而在台灣的求職者上多半看到的問題是
    有一次工作經驗後,找工作開口要求的年薪就會翻倍。
    可能第一家公司是2200,第二家就直接開口要3200。的確年薪是需要談判的,所以高報一點點期待值是情有可原的。可是高報過多其實給人的觀感就不好了。

    就在我很感嘆的問著前輩「是我太保守了嗎?我也是一般新鮮人的水準慢慢熬的...老實說每次的轉職我還是會考慮自己前東家給的薪資,不會一下子翻倍。當時我一直小心翼翼很久,最後是獵人頭公司跟人事部的人換算發現我可以要求更高的薪水,我才敢往上加....。

    而聽完我的話後前輩說:「其實重要的不是他能領多少,而是他能撐多久」
    他說過去他認識的一個台灣人同樣第一份只有2200、2400,但是換工作時很有勇氣的提了3200~3400左右,一口氣加了將近台幣30幾萬。
    但沒想到那家公司答應了,一切看來好像皆大歡喜,但最後這個人待兩個月就掰掰了⋯⋯公司甚至賠他一個月解僱的薪資送走他。
    的確....高薪是一回事,但能不能撐下去領很久才是重點。

    後來前輩舉了幾個不一樣的故事分享了他在韓國見到的故事。這也讓我著實上了一課。

    #蹲得越低跳的越高

    這陣子碰到兩個獵人頭的來挖角。
    其中一個是一年多前挖角我到這家公司的獵人頭理事。
    我只知道因為我入職待滿一定的期間了,
    所以讓他跟公司領了一筆不少的仲介費😂

    因為我待在這種網路媒體產業的經驗,
    他想再把我挖到另一個遊戲公司做PM的課長缺。

    而另一個獵人頭公司則是透過在Naver工作的前輩牽線下認識的,因為相關資歷相符,所以他希望挖我到某家知名化妝品公司擔任海外業務部門的代理或課長缺。

    雖然累積了五年的海外業務經驗,有過實際策展跟進出口經驗。但我其實覺得自己在行銷上只有兩年的經驗還太少。一直讓我覺得自己這部分還是個弱點,要跳的更高還不夠資格。
    我也不希望自己最後進公司被人看破手腳,最後很快撐不下去掰掰。

    所以很誠實的告訴兩個願意給我機會提拔我的獵人頭公司。不管是要在現在的工作往上升遷或是未來想跳到其他公司,現在的我能做的就是累積能量。短時間我希望繼續待在這家公司磨練自己學習更多事情。

    剛好我們公司的國內事業發展的很穩定,但海外事業開始不久,所以身為海外部門元老職員很常要開副本,累積經驗值的速度也比較快。
    雖然一度工作到覺得身心疲憊,但這陣子我逐漸相信自己是工作狂這件事。

    因為我很享受工作上獲得的成就感跟信任。但我也很明白自己該改改自己嗆辣的個性😂不知道自己何時可以溫柔一點(?)

    也許也是因為還有野心,所以總是希望可以學更多東西。
    比起虛有其表的寫下履歷,自己當過面試官更發現,每個寫出來的數據跟內容需要為自己負責。

    #試用期不只是試用期

    雖然大部分沒有太大問題幾乎都會通過試用期,但試用期的存在不是說說而已。有的人一錄取後就放鬆了,但事實上的確有試用期確認不適任而不續聘的例子。

    雖然韓國在試用期後,要解僱正式員工需要提出解釋並支付賠償金,但試用期解僱並不違法且一般勞雇契約也會載明該項條款。
    所以不要錄取太開心就開始擺爛........。
    因為真的很多雙眼睛盯著你看你的工作績效。

    #避免用30歲以後的新入

    所謂的新入就是沒相關經驗的菜逼八。
    屬於該業界的菜鳥。
    以前我總是不懂為什麼韓國人、台灣人、日本人都不喜歡用年紀大的新入職員。
    明明找有經驗的會註明希望是30-40歲有幾年經驗的人,可是新入就只希望是剛出社會的20幾歲嫩芽。
    這點在韓國跟日本更是嚴重,我記得我還看過大手日商寫著只准毫無工作經驗的畢業生。

    我自己也曾經在第三次轉職時,投了一個新入缺,當時被叫去面試時對方劈頭就說我已經韓國年紀30了,當下數落我年紀的事情讓我覺得「如果要這樣何必要我來面試」但是.......事隔一年多,自己因緣際會下面試快近百人...又加上公司不久前進來30歲以後的老新入發生不少有爭議的問題....我忽然理解為什麼老新入不受歡迎了。

    原因是我們社會化程度太高,又有過工作經驗。當然這個理由是因人而異,只是我們碰到的剛好就是社會程度太高,他已經懂的怎麼推託責任的老新人了。
    所以事情出包了,被質問問題是怎麼回事時,他會把問題推給質問他的上司或是帶他的前輩。這件事情真惹毛帶他的人,因為...主因是他自己工作態度不積極,最後把錯全推給帶他的人,等到時候發現自己講錯話再道歉時通常對方已經很不爽。加上過去有關工作經驗,所以新的職場文化要滲入更加困難⋯⋯。

    老實說要承認錯誤真的很難,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低頭承認錯誤擔下責任。
    可是,講一句對不起真的不難。
    至少比起推託,開口的第一句如果是道歉,給人的觀感會更不同。剛好我自己也曾經被他這樣把責任瞬間推到我身上,讓我啞巴吃黃蓮又傻眼又火大😤😤
    這件事之後,讓我稍微能了解單純找新入為什麼偏好找單純的新鮮人....。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要面試官放下一切偏見給每個人平等的機會嘗試。
    但我想我還是很平凡的凡人,只能用能最快篩選出我們要的人選的方式進行,要完全放下偏見真的很難。

    #熬一週就暑假了
    #暑假計畫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