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東文化處徵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東文化處徵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東文化處徵才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蘇巧慧,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應徵本辦工作的秘訣】 新會期要開議了,就是又到了要找新助理的時刻。看了上千份的履歷,我發現有 #兩個點一定打中我的心:一定會打這份履歷拿起來認真重讀好幾遍! 1. #我是來自屏東台東的孩子......馬上直接進入第二回!!種子球員阿 2. #我畢業於台大社會系.....學弟學妹阿~~~學姊等你們...
台東文化處徵才 在 蘇巧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應徵本辦工作的秘訣】
新會期要開議了,就是又到了要找新助理的時刻。看了上千份的履歷,我發現有 #兩個點一定打中我的心:一定會打這份履歷拿起來認真重讀好幾遍!
1. #我是來自屏東台東的孩子......馬上直接進入第二回!!種子球員阿
2. #我畢業於台大社會系.....學弟學妹阿~~~學姊等你們好久了!快來~
#如果你對我們的工作有興趣,請立馬登入104 投遞你的履歷,等你唷 ❤
https://www.google.com.tw/amp/s/m.104.com.tw/amp/company/1a2x6bj46k
台東文化處徵才 在 宋雨蓁 《 Nikar. Falong 》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台北大學校園就業博覽會」徵才活動,開始囉🎉
🔥二場校園徵才活動合計邀請142家廠商,提供超過6800個職缺,歡迎即將投入職場的原住民青年、待業及有轉職求職的族人們踴躍參加👊
1️⃣活動時間:
3/14(三) 10:30-15:00
⭐️活動地點:
台北大學-行政大樓前廣場(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2️⃣活動時間:
3/28(三) 10:00-15:00
⭐️活動地點:
淡江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
✒相關資訊參詳:新北勞動雲 https://goo.gl/ZvWeSC
🙋♀️誠摯的邀請您加入🔆雨蓁Line@生活圈!即時接收最新最完整的福利訊息哦🍀
點我點我 👉 https://line.me/R/ti/p/%40nikar.falong
#雨蓁 #宋雨蓁 #新北市 #原住民 #新北市原住民 #議員 #新北市議員 #原住民議員 #新北市原住民議員 #議會 #新北市議會 #專業 #認真 #負責 #文化 #藝術 #傳承 #台北 #花蓮 #台東 #阿美族 #服務處 #宋雨蓁服務處
台東文化處徵才 在 IRene's Travel& Liv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我們拆除美麗灣吧!
其實那天在寫希臘那篇文章的時候,就有想到台東美麗灣。去年連續兩次去台東,發現從原住民到許多單位都為了保存台東的原始美好而努力著,但財團卻為了自身利益而在台東唯一的沙岸蓋起醜陋的飯店,將原本屬於大家的海灘圍起來未來即將強制收費。美麗灣這件事情以經持續蔓延許久,現在學者們也站出來聯署了!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 )
【拆除也可以是美麗的行動】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吳明益
幾周前我收到戴興盛教授的邀請,希望我參與發起「拆除美麗灣」的連署。這些年來我因有時要到台東開會,每回都必到俗稱「美麗灣開發案」的杉原海岸,觀察這幢突兀建築的興建進度,因此一收到訊息我立刻回覆給戴教授,算上我一份吧。周二臨時收到前往台北開記者會的通知,只是周三下午我有必修課要上,因此實在無法北上,所以答應了伙伴寫篇文章來表達看法。
多年來關心杉原海岸的朋友,發起了一次又一次阻止這幢建築在沙灘上成形的惡夢,學者也從環境敏感、原住民傳統領域等角度論述這幢建築的「無價值」、「反價值」。事實上,即使是前、後任台東縣長與環保署刻意放鬆的行政程序,加上台東縣政府多次敗訴被要求停工,但停工命令似乎總是無法有效地傳到海岸,建築總是在你不注意的時刻像蔓澤蘭一樣持續生長。
今年一月,最高行政法院終於判決,美麗灣開發案「撤銷環評審查結論」定讞,這讓人短暫振奮,以為沙灘終究可以回到沙灘了。未料業者先是放棄原先提出的一公頃建照,申請新的六公頃面積建照、並重提環評,來迂迴「繞過」此一判決。但問題是,既然「此刻」的美麗灣開發案達六公頃,卻在未申請環評前,就完成建物、停車場與游泳池,不就顯然違反了環境影響「評估」的基本精神?
而從綠色建築美學的標準來看,聲稱自己是「綠色產業」的美麗灣建物,事實上是矗立在海灘的落伍標誌。
當代建築大師路易士‧卡恩(Louis Kahn),是被公認最能用心理解建築影響居住者心靈細微感受的設計師。他晚年在大學教授建築,總是問學生:居所是什麼?圖書館是什麼?街道是什麼?場所是什麼?……這樣的提問讓設計者不容易忘記,建築是「為了」人,「為了」某種目的而蓋的,而建築師該與每一塊磚對話,去創造出具有場所精神的,「有靈魂」的建築。
我們假設美麗灣飯店真如他們官方所言目標是創造一個「綠色產業」,以目前的建築本體來看,顯然看不出它是「為了」這樣的目的而蓋,所以更應該自行拆除,因為它已然逆反了原先的目標,成為一個落伍的建築標幟。美麗灣飯店留下來只是徒然對法令、台東縣政府、甚至是美麗灣開發團隊的羞辱而已。
在沙灘上蓋建築,美麗灣業者卻設計成巨大的水泥怪獸,並且將廢棄物直接埋在沙灘底層,造成周遭生態環境改變,這是第一個落伍。除了一再拿出來當成樣板說詞的「三級薄膜濾水處理」設施以外,從設計到建材,說不出其他符合現代綠色建築的概念,這是第二個落伍。而座落在山、海的原住民部落間,建築語言既無文化思維,更無與環境對話的視覺語彙,紅白為主體的設計在海洋與山脈之間更突顯其美學的貧弱與暴力,這是第三個落伍。這幢建築本身,就象徵了美麗灣開發公司的思維水準難以讓人信任,且缺乏謙卑。
而這麼多年來,地方政府一再創造多次補正環評機會,美麗灣都無能將這幢落伍的建築,變成他們宣稱的「與台東共生共榮」的建築,更顯示這個開發公司的能力落伍、團隊水準堪慮。在最高法院判決定讞後,對已然存在於沙灘上,「非虛構」的美麗灣飯店來說,再施予環評已無必要,因為影響已然造成,那可通不過颱風、海浪與良心的檢驗。我以為,從法律、環境生態、建築美學與環境美學來看,拆除美麗灣就是拆除違法與落伍的象徵,才是一項美麗的行動。
過去六十多年來,我們努力拆毀了曾經在這個土地上長出來,與山脈、海洋、溪流、泥土對話的,有靈魂的建築物,大量複製了類似美麗灣這種「暴發戶式的優雅」、「對環境充滿侵略性」的觀光建築。幸而近年台灣已漸漸有建築師與業主,願意花更多思考時間來構作與環境對話的建築物。因此,拆除美麗灣更可以視為一種告別舊時代的美麗姿態。
就讓我們拆除美麗灣吧。因為這漫長的訴訟與抗爭讓我們唯一學到的是,拆除也可以是一項美麗的行動,那是蘊涵法律、建築、環境、美學上的,對醜惡的優雅告別。
「拆除美麗灣違建」學術界連署網頁
http://protectfudafudak.blogspot.tw/
刺桐部落個(可以將年表與美麗灣官方版事件簿比較)
http://fulafulak.blogspot.tw/2011/11/bot-2003.html
美麗灣官方版的事件簿(包括數次被罰款的記錄,都消失在這個事件簿裡)
http://www.miramarfacts.com.tw/timeline.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