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況轉播 #外帶外送訂購指南
這已經不是週報,而是月報了。過去一個月我持續享用餐廳的外帶外送餐點,都即時發布在IG與臉書限動上,過去不能讓它過去,現在一次放送出來,成為集錦。
雖然前面某些餐點過了時效或快到期 😅,但基本上,這還是一份不錯的訂購指南(自己講)。
以下依照時間先後順序露出...
#食況轉播 #外帶外送訂購指南
這已經不是週報,而是月報了。過去一個月我持續享用餐廳的外帶外送餐點,都即時發布在IG與臉書限動上,過去不能讓它過去,現在一次放送出來,成為集錦。
雖然前面某些餐點過了時效或快到期 😅,但基本上,這還是一份不錯的訂購指南(自己講)。
以下依照時間先後順序露出:
1. 山海樓
山海樓去年夏天推出 #山海珍寶盒,三層木盒,浮誇華麗,近日繼春節年菜後再度改版,端出珠寶盒一般的 #台味下酒菜,九宮格眼花撩亂,使人下箸困難。
其實也不用選,夾下去就對了!每一樣都好好吃!我很佩服的是,山海樓透過這份外帶餐盒秀出好幾道新菜,都是我過去在店內沒有品嚐過的,水準很高,味道很好,調味、口感、美感都一級棒,讓人深深覺得被款待。
好喜歡「七里香風味腸」,有如變奏的豆干肉絲,肉絲換成正黑豬豬腸頭,芳腴更盛,鑊氣亦足;「三杯搖擺」是三杯豬尾巴,醬香秘訣來自噶瑪蘭威士忌,膠質鹹甜入味;「椒麻黃魚肚」採用泡發六小時的花膠,軟彈孔隙飽吸紅油辛香,爽朗開胃;「桂花綠豆糯米腸」優雅迷人,綠豆泥、桂花為台南善化古早糯米腸增添新意,恬淡細膩;「梅釀栗子」好著時,梅子醋、玉泉青梅酒的酸甜香沁入阿里山栗子中,盛夏綻放。
一整層「古早味炒米粉」,好爽好美味。
聽說先前這雅緻木盒缺貨,山海樓趕緊從海外調運過來,現在又庫存安全了,想吃好一點的台菜,就給他訂起來!
2. 雅閣
雅閣新主廚張國邦剛上任,就遇上疫情升級。扛著金字招牌,雅閣的外送餐點精緻美味,蝦餃皇、叉燒皇、黑椒澳洲和牛生煎包、避風塘蝦球、桂花金絲米粉,樣樣味道足質感好。我另外覆熱生煎包(平底鍋開小火不加油煎)、避風塘蝦球(小烤箱設定200度烤3分鐘)、桂花金絲米粉(微波爐),讓它們恢復香脆與熱燙,和餐廳十分接近了。
還嘗到了今夏第一碗楊枝甘露,馥郁果甜清涼沁心,美滿了。
3. Orchid Restaurant 蘭餐廳
法式餐廳做港味濃濃的叉燒飯、焗豬扒飯,這pivot可大,可是好好吃!上海米其林二星簡捷明師傅隔空指導,Nobu主廚與團隊用豬五花做黑叉燒,用戰斧豬排做番茄焗豬扒飯,還有驚訝好吃的靈魂辣拌醬(小小一罐NT$750,到底想不想賣!),鮮香烈烈,蝦米的海味、蒜頭與紅蔥頭的芬芳蒸騰撲鼻。
我私心最愛的是焗豬扒飯,絲苗米馨香惹味,油潤脂腴,撈一撈看見月桂葉,心想這是否為海南雞飯的雞油飯?求證下果然是!雞油飯和充滿香味蔬菜韻味的番茄醬十分契合,有沒有戰斧豬排,倒是其次呢。
目前的菜單本週近尾聲,7月20日起全面換新,據說有馬來西亞籍副主廚Peng 媽媽傳授的椰漿飯(Nasi Lemak!),還有30年老菜脯做成的雞湯!各位是否摩拳擦掌?
4. Fireplay X Sky 快閃店
二個很會玩火的男人,摩登燒烤店Fireplay的老闆主廚Nick與台東成功漢堡王者Sky,六月底推出六道菜的雙人套餐,聽說秒殺,我很幸運獲得一套。Sky的櫻桃木煙燻油封鴨腿,給Nick渲染出火氣,配上鬆餅很邪惡;Nick招牌的薩索雞腿,炭香四溢,香蒜醬汁濃美,十分過癮。也嚐到了Sky的燻烤馬告手撕豬肉堡,忍不住遙想三月的台東行。
疫情和緩後,要再去Fireplay與Sky 快閃店坐坐。
5. 俺達的肉屋
疫情升級前的最後一次小旅是台中,訪了「俺達的肉屋」,燒肉厲害,老闆健談(謝謝Sam細緻的款待),專訪寫了一半,突然餐廳不得內用。
然後收到了漂亮大方的木盒,打開來的誘人景象,是厚身寬大、油紋如雪的A5和牛,一旁擱著壽喜燒醬。那真是數一數二好吃的壽喜燒,在家享用非常滿意,醬汁的鹹甜比例很棒,夠甜卻清爽,軟嫩似棉被的紐約客煮進去,隨便煮都好吃。白飯殺手。
6. 奇岩一號
位於北投大地酒店內的「奇岩一號」本店評價很好,老早耳聞,可我從沒踏進過。疫情中,坐在家也能品嚐陌生餐廳,我收到了奇岩一號包裝完善的晚餐,剁椒魚頭、麻辣牛三寶、麻油雞酒飯、西魯肉、泡椒鳳爪、干燒鳳爪,擺開來盛況蒸騰。
剁椒魚頭不虛此名,剁椒發酵後的酸鮮明亮艷彩,和大量的蒜末結合,香氣殊勝,鹹鮮滿盈;麻油雞酒飯,糯米彈性可口,麻油不特別濃重而和酒香與薑辛取得平衡;麻辣牛三寶,有點像滷味與冒菜的綜合體,濃厚卻清澈的湯汁含有大量蔬菜與腐竹,蔬菜清脆好吃;西魯肉撒上蛋酥很香下飯!
隔天中午,我把剁椒魚頭附的麵煮了,拌上剁椒汁與碎魚肉吃,搭配多彩酸脆的泡椒與鳳爪,開足胃口。
7. 赤綠
我好喜歡的氣質居酒屋「赤綠」,最近加入Foodie Amber與LINE Taxi合作的 #享響送,推出美麗的 #赤綠壽豈重箱禮盒,一收到就是讚嘆,好優雅的二重箱呀!如畫的擺盤自不待言,菜單背面還有小野主廚親筆手寫字,和店裡的菜單一樣,透露隆重又真誠的心意。
第一重像是日本新年的御節料理,盛開著醋物與開胃菜,繁複的手工,展現在宜蘭無毒白蝦與蘆筍疊起的千層清蒸,以及像是一株綠花的昆布漬高麗菜、芥蘭花、金針花與梅肉蔬菜捲;柿葉壽司也魚鮮飯佳。
第二重則是花蓮櫻桃鴨蔥壽喜燒,隨附二顆新鮮的台南古早蛋。大蔥煎香,倒入壽喜燒醬汁,涮鴨腿、鴨胸,不能全熟,還帶血色就夾起,蘸蛋汁很香美,完全不會老喔。
很適合二人在家好好享受的精緻套餐!
(續見留言)
台東五餅二魚菜單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食況轉播 #外帶外送訂購指南
這已經不是週報,而是月報了。過去一個月我持續享用餐廳的外帶外送餐點,都即時發布在IG與臉書限動上,過去不能讓它過去,現在一次放送出來,成為集錦。
雖然前面某些餐點過了時效或快到期 😅,但基本上,這還是一份不錯的訂購指南(自己講)。
以下依照時間先後順序露出:
1️⃣ 山海樓
山海樓去年夏天推出 #山海珍寶盒,三層木盒,浮誇華麗,近日繼春節年菜後再度改版,端出珠寶盒一般的 #台味下酒菜,九宮格眼花撩亂,使人下箸困難。
其實也不用選,夾下去就對了!每一樣都好好吃!我很佩服的是,山海樓透過這份外帶餐盒秀出好幾道新菜,都是我過去在店內沒有品嚐過的,水準很高,味道很好,調味、口感、美感都一級棒,讓人深深覺得被款待。
好喜歡「七里香風味腸」,有如變奏的豆干肉絲,肉絲換成正黑豬豬腸頭,芳腴更盛,鑊氣亦足;「三杯搖擺」是三杯豬尾巴,醬香秘訣來自噶瑪蘭威士忌,膠質鹹甜入味;「椒麻黃魚肚」採用泡發六小時的花膠,軟彈孔隙飽吸紅油辛香,爽朗開胃;「桂花綠豆糯米腸」優雅迷人,綠豆泥、桂花為台南善化古早糯米腸增添新意,恬淡細膩;「梅釀栗子」好著時,梅子醋、玉泉青梅酒的酸甜香沁入阿里山栗子中,盛夏綻放。
一整層「古早味炒米粉」,好爽好美味。
聽說先前這雅緻木盒缺貨,山海樓趕緊從海外調運過來,現在又庫存安全了,想吃好一點的台菜,就給他訂起來!
2️⃣ 雅閣
雅閣新主廚張國邦剛上任,就遇上疫情升級。扛著金字招牌,雅閣的外送餐點精緻美味,蝦餃皇、叉燒皇、黑椒澳洲和牛生煎包、避風塘蝦球、桂花金絲米粉,樣樣味道足質感好。我另外覆熱生煎包(平底鍋開小火不加油煎)、避風塘蝦球(小烤箱設定200度烤3分鐘)、桂花金絲米粉(微波爐),讓它們恢復香脆與熱燙,和餐廳十分接近了。
還嘗到了今夏第一碗楊枝甘露,馥郁果甜清涼沁心,美滿了。
3️⃣ Orchid Restaurant 蘭餐廳
法式餐廳做港味濃濃的叉燒飯、焗豬扒飯,這pivot可大,可是好好吃!上海米其林二星簡捷明師傅隔空指導,Nobu主廚與團隊用豬五花做黑叉燒,用戰斧豬排做番茄焗豬扒飯,還有驚訝好吃的靈魂辣拌醬(小小一罐NT$750,到底想不想賣!),鮮香烈烈,蝦米的海味、蒜頭與紅蔥頭的芬芳蒸騰撲鼻。
我私心最愛的是焗豬扒飯,絲苗米馨香惹味,油潤脂腴,撈一撈看見月桂葉,心想這是否為海南雞飯的雞油飯?求證下果然是!雞油飯和充滿香味蔬菜韻味的番茄醬十分契合,有沒有戰斧豬排,倒是其次呢。
目前的菜單本週近尾聲,7月20日起全面換新,據說有馬來西亞籍副主廚Peng 媽媽傳授的椰漿飯(Nasi Lemak!),還有30年老菜脯做成的雞湯!各位是否摩拳擦掌?
4️⃣ Fireplay X Sky 快閃店
二個很會玩火的男人,摩登燒烤店Fireplay的老闆主廚Nick與台東成功漢堡王者Sky,六月底推出六道菜的雙人套餐,聽說秒殺,我很幸運獲得一套。Sky的櫻桃木煙燻油封鴨腿,給Nick渲染出火氣,配上鬆餅很邪惡;Nick招牌的薩索雞腿,炭香四溢,香蒜醬汁濃美,十分過癮。也嚐到了Sky的燻烤馬告手撕豬肉堡,忍不住遙想三月的台東行。
疫情和緩後,要再去Fireplay與Sky 快閃店坐坐。
5️⃣ 俺達的肉屋
疫情升級前的最後一次小旅是台中,訪了「俺達的肉屋」,燒肉厲害,老闆健談(謝謝Sam細緻的款待),專訪寫了一半,突然餐廳不得內用。
然後收到了漂亮大方的木盒,打開來的誘人景象,是厚身寬大、油紋如雪的A5和牛,一旁擱著壽喜燒醬。那真是數一數二好吃的壽喜燒,在家享用非常滿意,醬汁的鹹甜比例很棒,夠甜卻清爽,軟嫩似棉被的紐約客煮進去,隨便煮都好吃。白飯殺手。
6️⃣ 奇岩一號
位於北投大地酒店內的「奇岩一號」本店評價很好,老早耳聞,可我從沒踏進過。疫情中,坐在家也能品嚐陌生餐廳,我收到了奇岩一號包裝完善的晚餐,剁椒魚頭、麻辣牛三寶、麻油雞酒飯、西魯肉、泡椒鳳爪、干燒鳳爪,擺開來盛況蒸騰。
剁椒魚頭不虛此名,剁椒發酵後的酸鮮明亮艷彩,和大量的蒜末結合,香氣殊勝,鹹鮮滿盈;麻油雞酒飯,糯米彈性可口,麻油不特別濃重而和酒香與薑辛取得平衡;麻辣牛三寶,有點像滷味與冒菜的綜合體,濃厚卻清澈的湯汁含有大量蔬菜與腐竹,蔬菜清脆好吃;西魯肉撒上蛋酥很香下飯!
隔天中午,我把剁椒魚頭附的麵煮了,拌上剁椒汁與碎魚肉吃,搭配多彩酸脆的泡椒與鳳爪,開足胃口。
7️⃣ 赤綠
我好喜歡的氣質居酒屋「赤綠」,最近加入Foodie Amber與LINE Taxi合作的 #享響送,推出美麗的 #赤綠壽豈重箱禮盒,一收到就是讚嘆,好優雅的二重箱呀!如畫的擺盤自不待言,菜單背面還有小野主廚親筆手寫字,和店裡的菜單一樣,透露隆重又真誠的心意。
第一重像是日本新年的御節料理,盛開著醋物與開胃菜,繁複的手工,展現在宜蘭無毒白蝦與蘆筍疊起的千層清蒸,以及像是一株綠花的昆布漬高麗菜、芥蘭花、金針花與梅肉蔬菜捲;柿葉壽司也魚鮮飯佳。
第二重則是花蓮櫻桃鴨蔥壽喜燒,隨附二顆新鮮的台南古早蛋。大蔥煎香,倒入壽喜燒醬汁,涮鴨腿、鴨胸,不能全熟,還帶血色就夾起,蘸蛋汁很香美,完全不會老喔。
很適合二人在家好好享受的精緻套餐!
8️⃣ 世界的山將
有時候我會很想吃居酒屋式的食物,親切的、療癒的炸物、玉子燒、火鍋。和先生想念起牛腸鍋與炸雞翅,那麼目的地只有一個:世界的山將,開車去外帶,回家覆熱胡椒滿滿的香脆雞翅,把牛腸鍋的豆芽與韭菜擺得高高,欸,有八九分像!牛腸鍋的結尾是冰箱存著的細烏龍麵,和味噌湯底你儂我儂,太滿意了。
9️⃣ SEASON Cuisine Pâtissiartism
看見SEASON師傅po出了鹹可麗餅,我馬上舉手:要去外帶!那是原原本本的,布列塔尼蕎麥鹹可麗餅(Galette Bretonne),使用「台灣十八麥」的蕎麥粉,以及水、鹽、蜂蜜,用專業可麗餅鐵盤煎熟的正統餅皮,老派地包進里肌火腿、莫札瑞拉起司、太陽蛋,剛剛好的鹹香,就是這個味道啊,上一次在巴黎吃到的味道。
里昂式螯蝦燉雞也好吃,蝦高湯、雞高湯與鮮奶油做底,鮮美卻不膩,最後點綴的油炸溪蝦是巧思一筆。
最近店裡還有鹽之花焦糖冰淇淋喔!
🔟 Woolloomooloo
黃澄澄樂呵呵的提拉米蘇,是用愛文芒果做的,可不可愛!想不想吃!二個yes,我就下單了。除了新鮮芒果切片和芒果果醬,手指餅乾浸了鮮橙汁與干邑香橙酒,橘色力量大爆發,盛夏的酸香果甜,凝聚在此。這次只開二個梯次,大家敲碗老闆再加開好不好?
提完貨還能順便在信義路的Wolloomooloo Yakka採買一番,買到杏仁奶、白玉米片、德國酸菜、北非小米等等,平常在全聯或天和鮮物買不到的東西,心中喜悅。
台東五餅二魚菜單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食況轉播 #Mathariri
從台北出發,若能搭到早上8點31分往左營的高鐵,抵達屏東不過11點30分。 走上斜坡,期待的心情愈高愈嗨,等在前方的會是豁然開朗嗎?再走近,優雅區隔起鐵皮屋與那卡西的黑牆,掛著雪白摩登的招牌:「Mathariri 山菜野寮」。還要再走近,像是踏入偌大莊園那般的儀式感,拾級而上,放眼望去,隘寮溪與三地山已然來到腳邊。
Mathariri,魯凱族語中的「各種美好」,是AKAME創辦主廚Alex 彭天恩的全新餐廳。只開白天,二輪用餐,吃完Mathariri再去吃AKAME,將會是南台灣完美的覓食行程;日後若Alex開民宿的願望也實現,這一帶儼然形成AKAME主題遊樂園。
白天也可以吃肉喝酒,站在餐廳室內佔據主體的鐵板前進行烹調的主廚,是Alex從小一起長大的好兄弟,Master 徐忠和。二人一起開餐廳,總算落實了小時候的約定。
Alex去年就開始為Mathariri做曝光,先前問他對於Mathariri的規劃,他說會希望由Master全權主導。三月中這一訪,我嚐到的菜色,在食材選擇與調味方式上,仍然洋溢著AKAME的格調,山菜、刺蔥、香檬野野的風味,直火加熱的爽朗,都很熟悉。菜色的設計與擺盤也有fine dining的脈絡,據已訪數次的友人表示,和一開始很不同,應是經過許多調整。還有一點需要調整的,則是肉類的熟度,我嚐到的三道肉類有二道太熟。或許鐵板的使用要再斟酌。
開頭的海鮮頗討喜,炭烤宜蘭軟絲,軟嫩適宜、炙香飄蕩,烤的功夫到位,以香檬油醋提亮、四破魚醬增鮮、糖漬核桃添脆,味道結構頗均衡。宜蘭金目鯛,也烤出脆皮與嫩肌,作為配菜的原住民小山芋與炭烤玉米泥與意思,前者是類似吉拿富(cinavu)的做法,將小山芋用窯烘乾、曝曬、磨成粉,再調味,鮮鹹明朗,洋溢濃濃堅果氣息;後者則把玉米的甜味催到滿,補足甘美溫潤。
太熟的肉,一道是屏東鹽埔的北平鴨,用土當歸醃一晚,風乾八小時,煙燻後,再上鐵板加熱;醃漬再煙燻,讓這鴨呈現有若烤鴨、燒鴨的滋味,原來Master做過烤鴨師傅,調味是不錯,燒鴨也是吃全熟,但放在西餐的形式裡,口感還是偏硬。另一道是屏東六堆東寶黑豬,戰斧豬排,用小米樹豆味噌和馬告醃過,咬在嘴裡也是乾硬,卻讓一旁的山胡椒葉大放異彩,野性的奇香與濃味擊中味蕾,柚子蒜蓉醬的酸味與麻油香進一步提點,滋味曼妙。未來菜單應該要預留一個位置給野菜。
主菜是嘉義黃牛沙朗,搭配牛筋醬汁、黑蒜醬、鴻禧菇,所幸是五分熟。釜飯則十分美味,混合台東池上米與小米,和前菜的金目鯛魚頭一起炊,盛入碗中,妝點上櫻花蝦肉燥、煙燻蔥、糖心蛋、茄子,櫻花蝦的鮮味交乘東寶黑豬的豬油與紅蔥頭,噴香滿盈。
鐵板也能做舒芙蕾?其實是類似hot cake的厚鬆餅,蓬蓬軟軟,綿化舌尖,蘸著紫蘇糖漿吃很暖心,和煎香蕉也匹配。
其實,本週六我還會再去一次Mathariri,參加AKAME的六週年慶。屆時會採訪Alex、Master二位主廚,了解更多餐廳概念與未來計畫,敬請期待。
台東五餅二魚菜單 在 謝孟庭 MengtingX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Romy
「同行食旅」,2019年1月 Romy 開始營運的品牌,目前進駐於「河神的丸子」工作室,以每週換一次菜單的方式,嘗試不同的料理方法跟組合。
我去過無數次河神的丸子,像是之前偶爾限時動態分享的生魚片、吃過的幾次私廚料理等,都來自 Romy,甚至在那裡辦過一次咖啡分享會。
Romy 是這系列訪談我第一個想到的對象,對於活下去這件事欲望不高的他,好像因為食物而稍有留在世界上的想法,進而我們有機會產生交集——已經忘記是先跟他熟才開始進一步認識食物,還是因為食物而有機會跟他熟,只記得我人生目前吃過最昂貴的一餐是來自他的招待,我們一起去吃了無菜單日料,讓我大開眼界。
想知道他是怎樣看這件讓他願意活下去的事情的——這大概是整個訪談企劃的契機吧。
(以下簡稱R)
R小時候對烹飪或食物沒有什麼特殊偏好。
從小家中飲食講究養生,像是有陣子的早餐是三種非精緻澱粉、三種蔬菜、優格。一直到大學外宿才有機會接觸小吃、夜市、甚至是台灣人再熟悉不過的早餐店蛋餅。
「健康對我來說後來有點像髒話,有時候客人來吃,說感覺這裡的菜很健康,我都會想說:嗯?我沒有要追求那個啊?」
也可能是因為家中飲食習慣的過度保護,開始外食後R有好幾次嚴重過敏的經驗。
他覺得是某種味精添加物,會造成他至少一小時的身體僵直、臉腫,也因此掛了幾次急診,雖然醫生不認為味精有任何造成人類過敏的可能。
「後來你怎麼辦?」總不能三天兩頭就因為外食而不能動一個小時吧。
「就先吃澱粉墊胃,因為澱粉本身比較不會吸附那麼多調味,再去喝湯,萬一有那種味精身體的反應也不會那麼激烈。」
「這個很適合當作你專訪的標題耶:味精過敏於是自己下廚的廚師,很聳動。」
「但明明就不是這樣哈哈哈。」
大學除了開啟R外食的世界,也因為健身的關係自己下廚,開始看對他影響許多的《廚神當道澳洲版》,但真正開始研究煮飯(菜),是去台東都蘭當背包旅館的管家的時候。
那時R在一間背包旅館「小客棧」工作,有供房客早餐,但他總覺得老闆給的菜單不盡理想;也有「拼飯」的文化:客人或員工下廚,大家一起吃也一起分擔食材成本。漸漸的,某些熟客來的時候會指定要R下廚,他也不知不覺把好幾個 youtube 烹飪頻道看完,在台東食材不一定能齊全,也學著自己做一些替換跟嘗試。
回台北後R便去了幾間餐廳打工,從有名的歐式餐廳、平價日式料理、新開張的火鍋店、深夜炭烤三明治...每間都做不到兩個月就換。
他說他沒辦法在不確定目標的情況下投入,像那間高級餐廳,進去要從學徒開始蹲,每天切紅蘿蔔跟馬鈴薯,工作節奏很快,但知識背景不夠的R很難明白,該怎麼做、為什麼、要怎麼理解......每天切菜像是機器人,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在不厲害的店他也學到了管理廚房的眉角,食材的儲藏、工作流程的安排......反而是因為店還未成熟,才能讓他一窺這些細節,甚至有插手的可能性。
順勢我們聊到了廚房的性別議題。
我有另個在做廚師的女同志朋友曾告訴我,女生在那樣的環境真的很難熬,Romy同意並也敘述了一些他的親身經歷。
曾經有個帶R的大哥,人蠻好的,但性別觀念非常差,曾問R:同性戀是不是都不太會唱歌?我看那些歌手都沒有同性戀。
「他幾歲啊?」我忍不住問。
「小我三歲,跟你差不多大吧。」
R說男人勞動工作時講幹話是一種娛樂,可內容時常牽扯性別身材長相。
「我在那裡不自在,但其實他們也覺得這裡有女生不自在。」
後來R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潮,因緣際會的,朋友問他要不要參與「河神的丸子」這個工作室的計畫。
「河神的丸子」位於古亭螢橋國小附近的老屋,政府用「以修代租」設立專案,R和其他進駐品牌一起整理到現在的樣子。這間房子的以修代租三年計畫會在2021年底結束,因此目前也還不確定「同行食旅」這個品牌的去向。
看著筆記,對於營運品牌的部分我們反而沒有聊得太多,大概是因為,開張不久我就來吃過一次了,至今也光臨了4、5次以上,甚至請R幫我籌備這次《雨》作品工作團隊的尾牙。
從第一次吃,我不太知道自己在吃什麼,到現在變得明確許多。我想我的味覺跟R的廚藝應該都在進步。
R說他人生第一次吃很貴的飯,是跟當時的女友去101的「Stay」,吃了一萬五。
「不太確定自己接收了什麼。」我想大概跟聽到自己不理解的音樂、太前衛、太實驗時的感覺一樣:真的太陌生,也認為自己不夠格、不理解,所以說不出好壞,只能說不確定、不知道。
R說他有時候會把事情想得太簡單,實際上也真的有點能力,只是可能能力或知識不足。
又說對他現在來說,困擾的是怎麼做決定。
「像是決定風格嗎?」我問。
「也不是。」他花了一些篇幅形容,在我聽來像是,尋找自己的定位,屬於一個創作者/廚師自身的思維、邏輯、系統。實務上的事情是:接下來要繼續營運這個品牌嗎?還是要去別人的店工作?之前同行食旅帶有很強的實驗性質,場地的成本也不高,所以不用考慮營收,那接下來呢?
在描述這些事情時他用了一個很有趣的詞彙:門檻。
我忍不住打斷:為什麼是門檻?我們會覺得是挫折、是障礙、是困難,為什麼會是「門檻」呢?
「就像每個階段的門檻,自己不在那裡沒感覺,走到那才看見,也蠻有機會跨過,也有可能是不適合。」
我似懂非懂的記錄下這些。
直到訪問結束的當天晚上,R訊息我一串,看來是我這個問題讓他咀嚼了一陣。
那段訊息的大意是,對他來說人生很像打電動,有無止盡的關卡跟敵人要突破,是很沮喪又很非自願的折磨地獄。但是面對自己喜歡的事,雖然煩到想放棄,但也是自己走到那個階段才遇得到關卡吧。難免在沮喪之外還是會有點好的感受。
「剛在回家路上想著門檻的舉例,比方說,魚的第二面真的好難殺,一直殺不好,之類的。」
看著這行字,覺得這樣的煩惱其實蠻棒的,棒到有點好笑又想哭。
想到一邊訪問一邊切肉殺魚的R,我也順便吃了幾口,每次去拜訪總有好料食。
現在除了同行食旅,R也在昭和食堂打工。相較於過去能力不足、喜好不明的自己,昭和食堂是他本來就去過很多次、很喜歡的店,同時又有自己的工作室可以玩耍,打工跟做自己的實驗,兩者的平衡蠻不錯。昭和的老闆也十分願意跟R分享知識、討論料理。
最後:「狂風暴雨這個詞,或這首歌,你會想到什麼?」
本來以為太籠統又無聊的問題,竟然在R身上得到了不一樣的答案。
他說崩潰後很多事情會不一樣,下大雨後,無論是因為雨水清洗了世界,或是因為出門顯得珍貴,都會有眼睛洗過的感覺。如果用來形容人,大概就是一種勇敢吧,面對可能無法全身而退的事情的勇敢。
他說:「天氣用詞對我來說一直都蠻正向的。」
忘了什麼原因,R曾傳訊息跟我說:「聽你這張作品我其實說不出所以然,最大的感覺是你很真實的在暴露自己的樣子,很勇敢也很難,辛苦你了」
我想對我來說,看到他用平實的心情面對料理,像是喜愛這個東西沒什麼好得意,真正的日常與投入,也有很多外人看起來很酷的煩惱,是讓我更珍惜、愛惜食物原因。也在品嚐他的料理過程中,感受到口中的魚活過的痕跡,眾生命努力生存而後消逝,我們因此受惠,進食得以延續生命,甚至因美味而感到幸福。
對我來說,理解有些人怎麼在困難的人生中找到一個錨點,在日日勉強的日子中,除了生死之外還有可以在意的事,好像得以多活一點,進而也帶給其他人美好。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因此與你們分享,R的故事。
🧑🍳 同行食旅
📷 meng
✍️ 好笑
#謝孟庭
#雨
#我願做一陣狂風暴雨
#狂風暴雨不專業專訪
#同行食旅
#私廚
#無菜單料理
#生魚片
#美食
#河神的丸子
#廚房中的性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