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t des listes #金錢
實體物品幾乎大致已經盤點過一輪了
那天打開文件櫃發現了些很久沒有使用的存摺
不如就來清點一下自己所擁有的理財工具以及想法
・
時間過得好快,2011/09/13是我的到職日,是的我在一個工作上即將待滿十年
難以想像自己是個第一個工作只待一天,第二個工作只待...
L'art des listes #金錢
實體物品幾乎大致已經盤點過一輪了
那天打開文件櫃發現了些很久沒有使用的存摺
不如就來清點一下自己所擁有的理財工具以及想法
・
時間過得好快,2011/09/13是我的到職日,是的我在一個工作上即將待滿十年
難以想像自己是個第一個工作只待一天,第二個工作只待三天的人(笑
從一開始的各種撙節到經濟稍微寬裕
支出在達到某種平衡後就大致維持了,現在也不會因為收入提高而想亂花錢
唯一的差別大概是存款的數字提高已經無法帶來當年的喜悅
我自己的理財是每個月薪水發下的那天就直接將錢轉出
☑房租 ☑儲蓄 ☑投資
留下固定的生活費在新轉戶
扣除掉上面已經轉出的以及生活費多餘的就存到koko
旅遊以及生活中的想要就用這個帳戶支付
另外,我會在年終發下的時候先預先存下兩筆短期定存
☑綜所稅
☑保險
時程之短自然不會有什麼太大的績效,但定存之後不會顯示在主帳戶餘額
時間到了就直接支付出去,比較不會有過路財神之感
・
寫完這篇後又覺得自己可以重新分配支付工具了
・
① 銀行
在數位銀行興起之後實在很少有機會到實體銀行去
發現實體銀行真的是各種人生軌跡的紀錄
現在還有在用的基本上就只有每個月會有薪水進來的國泰世華了
其實一直想要去銷戶,但又覺得各種麻煩
☑兆豐金控
大學配合的銀行,從離開學校後就再也沒有使用過,裡面應該也沒多少錢(以前很窮啊
☑萬泰銀行
短暫待了三天的公司戶,從開戶就沒有使用過,後來也改名成凱基了
裡面有個100元吧(笑
☑國泰世華
公司戶,也是每次信貸電銷打來額度給最高的
☑台灣銀行
當初為了還學貸而申辦,但各種服務跟優惠就很公股
還完學貸後幾乎沒有用過
②信用卡
發現我的腦袋有點不足以應付各式各樣的優惠
所以基本上都是無腦選擇現金回饋
原本VISA、JCB、MasterCard各一,但後來被全聯的優惠吸引而多辦了Gogo
我覺得「最高」是一種陷阱,除了多半是新戶限定以外
很多時候是否能夠達標也是種問題
☑華南旅鑽商務御璽
因為一點意外而開啟了人生的第一張信用卡
習慣他的機場接送而一直留著,沒想到這幾年完全沒有辦法出國
但現在電子帳單免年費的關係也懶得剪卡
國內0.8%/海外1.6%
☑元大鑽金
老實說在疫情之前並不那麼長在台灣電商消費
所以多半會鎖定海外高回饋的卡片
雖然回饋比起現在許多新出的卡片並不算特別高
但比起需要達到某些消費門檻,這張真的是無腦刷就好
國內1.2%/海外2.2%
☑台新Flygo
狗狗很可愛
國內1%/海外3%
回頭一看不知道什麼時候回饋變得越來越麻煩
部分通路也早就被拿掉了
現在幾乎只拿來刷amazon了,但看了一下要滿5k
☑台新GoGo
沒有狗狗很可愛因為發現自己實體消費拿出卡片的機會微乎其微
所以直接申辦了虛擬卡片
承認自己是因為想要今年的綜所税優惠而申辦
但沒發現自己資格不符
一般消費0.2%/VIP 0.8%
在整理的過程中才發現他除了pxpay外實在沒什麼優勢.......
③數位帳戶
☑國泰KOKO
搭上第一波的數位銀行帳戶,拿來放零用錢
跨行轉帳次數多
☑台新Richart
當初廣告打很大的時候申辦
現在單純是用習慣了,部分刷卡還是用這家
之前一時腦弱買了美金所以剛好有搭上現存活存優惠
☑永豐大戶
活存利率還不錯,主要拿來存放緊急備用金
☑國泰證券
去年給自己的年度目標之一就是開始學習投資
相較與很多人來說我自己的理財偏向保守
在學貸還完後開始定期定額
④行動支付
扣除掉pxpay是去年三倍券開始使用以外,
其他真的是因為一波疫情而開始使用
老實說的確有因為沒有支付實體而有點不知節制
但回頭看了一下記帳似乎只是消費場域改變了,整體並沒有太大的變化
☑Pxpay
☑ApplePay
☑FamiPay
☑OpenPoint
⑤記帳
偶爾公布消費紀錄時都會有人詢問是哪個軟體
現在主要使用的是moze3.0
分享一些我使用過的記帳軟體
老實說excel就很好用,也能輕鬆客製成自己的所需
☑我的網路帳本
大學時代使用,那時智慧型手機尚未普及
一路使用到了出社會,直到發現資料只會存放三年
☑monefy
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後使用,介面簡單
跳槽是因為換成ios
但剛才看了一下發現現在已經有ios版本了
☑spendee
跳槽後第一個使用,印象中整體算好用,也有共同帳戶的功能
但他的訂閱費用偏高,試用期一到又開始尋覓新的APP
☑moze
從2016年使用至今,從2.0買斷到現在3.0的逐年訂閱
喜歡載具功能,介面也美觀
我自己屬於大小帳目都會紀錄,基本上就是#跟錢好好相處 提到的概念
能夠理解很多人屬於知道自己消費習慣後就不再記錄
或者只記大錢不記小錢
但我的消費都是從小錢積累而成,而且加起來也不算少
更遑論這件事並未為我帶來什麼困擾所以也就一直這樣下去了
・
#室物所盤點 #簡單生活清單 #小資理財 #帳戶 #信用卡 #記帳
台新薪轉戶優惠次數 在 滔科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實用停車信用卡之一:新光三越頂級卡(無限卡)】
除了 3C 與汽車,還有什麼可以分享呢?
因為有朋友詢問跳跳虎信用卡都怎麼挑,
於是這次就來介紹點不一樣的吧 XD
剛剛突然來了好多新聞,終於可以喘口氣 ...
在等審稿之際,順便來寫篇心得!
不用擔心,這不會是廣告,
誰要在這不到 1,000 粉絲團上下預算啊(笑)
不像一些專業信用卡達人,
針對各項優惠申辦不同的信用卡,
跳跳虎比較偏向於簡單,
最好一張信用卡就能滿足大部份的使用需求,
於是把手上沒在用的卡剪一剪,
然後挑選出實用的新選擇 ...
先說說跳跳虎的需求,就是停車,然後年費低、甚至可免,
而讓本人心動的有兩張,
其中一張是中國信託 TAIPEI 101 夜光聯名鼎極卡,
這部份優惠容我下次介紹,
另一張則是台新銀行新光三越頂級卡(世界卡、無限卡),
由於跳跳虎薪轉戶是台新銀行,
所以就率先選擇申辦新光三越無限卡,也就是這篇的主角!
由於跳跳虎本身就擁有台新銀行的昇恆昌御璽卡,
所以就用加辦的方式申請,
雖然未達年收入 200 萬標準,
但這薪轉戶從工作至今尚未領取過半毛錢,
都是花額外網拍等收入與先前工作薪水,
想說應該能加分(?)
就跨級挑戰看看了 ...
沒想到,網路傳聞審核很慢的台新銀行,
短短 25 小時就核卡通過!
為什麼選擇無限卡?是不是無限卡優惠比較多?
其實沒有,
只是跳跳虎手上本來就有免年費 MasterCard,
為了讓卡種更齊全,才選擇隸屬 Visa 的無限卡,
如果要申辦其實兩者優惠都一樣!
倒是聽說 Visa 無限卡的免費專屬秘書比較好用~
先來說說這張卡的優惠吧!
台新銀行的新光三越無限卡,
當期帳單新增消費達 8,000 元,
或當月與前兩期帳單新增消費累計達 30,000 元,
次月台灣聯通 / 中興嘟嘟房 / 24TPS 停車,
每卡每日 3 小時免費停車,
若前往新光三越停車,只要過卡即可停車 2 小時,
比起很多要花紅利,或是限定次數的實用許多~
* 中國信託鼎極卡只要 5,000 元(敗)
也就是說,外出採訪可以停新光三越 2 小時,
外加合作停車場 3 小時,非常夠用啦!
而針對新光三越部份,可以選擇平日指定業種加碼,
或是週末不限金額現金回饋 1.2%,不過平日哪有空,
當然選擇週末回饋啦!
同時,新光三越神秘的 VIP 貴賓室,
憑卡預約就可享一個月 5 次免費進入,
同時可以攜伴;雖然好像沒什麼用,
但感覺免費體驗一下也不錯?XD
另一方面就是 3 月底前,
國外消費刷新光三越卡達 10,000 元享 2% 回饋;
日本消費享 2.3% 回饋(需登錄)
剛好幾天後要出國,頗實在 ...
外加讓人安心的 ...
不限金額刷卡,享即時消費簡訊!
最後當然就是免費拖吊,
新光三越頂級卡不須檢核消費,
可在 50 公里內,全年不限次數拖吊,
這點比中國信託鼎極卡好用(勝)
至於環宇機場禮遇通關服務,
還有新光三越九折起,
高鐵便宜升等,
以及機場停車 30 天、旅遊險等優惠,
就交給大家自己研究了 ...
這張卡為首年免年費,次年起 4,500 元,
原本 2015 年年費減免必須在新光三越內,
但 2016 年默默改成只要年消金額 300,000 減免!
至於缺點部份,
應該就是機場合作的摩爾貴賓室普普,
然後一些機票艙等升級、貴賓室之類的優惠,
沒有台新環球等無限卡等優惠強,
包括上述等部份卡種還可以免消費每天停車 3 小時呢~
不過,年費 30,000 / 25,000 元,還是算了吧!
而年收入只要 70 萬元的台新尊爵世界卡,
門檻低、年費 6,000 元外,
連停車都只有 2 小時,
完全是打腫臉充胖子、優惠超級少的卡 ...
是說,新光三越頂級卡還有一個缺點,
就是平時或在非新光三越刷卡時,
現金回饋只有超級少的 0.3% ...
不過換個角度想如果時常停車,
撇開新光三越本身 2 小時不談,
以平均 40 元、每日 3 小時 = 120 元停車費來說,
一年只要停不到 40 次就已經回本,
更別說還有無限次數的拖吊等服務啦!
比起現金回饋實在許多,就算回饋 1%,
30 萬也只有 3,000 元啊 ...
當然,最好還是直接刷到 30 萬就是了(笑)
其實還有很多可以介紹,但實在是太多,
建議可以前往官方網站研究,
在這裡只是把重點優勢與缺點大致敘述,
希望能幫助到有同樣需求的網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