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台幣貶值好處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台幣貶值好處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meRscliche (梅斯克里雪)看板Stock標題[心得] 新台幣貶值的利弊時間Thu Ju...
台幣貶值好處 在 國民常識小小賽局理論 | 選擇 | 理性 | 心理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26:06
【信用】 首先問大家幾個問題: 自私跟理性,有差別嗎🤔? 大部分人偏向自私是比較貶意的詞,但一個人怎麼可能不自私呢?可能他很無私?那他也是想無私啊,那不還是滿足自己嗎? 自私是很正常的。 . 為什麼討厭不守信的人? 稍微先跳脫、當旁觀者一下。當你知道某人不守信,其實你還沒有吃虧哦。所以我們就沒理由...
菸酒生期末路過,看到討論串來回一下。這篇將從 4個資料來源,觀察台幣長期的「阻升
不阻貶」的利弊得失。
(1) 首先是央行聲明
(105.07.13 中央銀行) 本行回應外界之提問
http://bit.ly/2Ieu60g
快速帶過 => (詳細見Q1、Q2、Q3、Q4、Q5、Q8、Q9) 央行澄清並沒有「阻升不阻貶」,
新
台幣匯率原則上由市場決定。說明放手讓新台幣升值,對於小型開放經濟體的台灣,不一
定能提高美元名目人均GDP。
(2) 接著,來點中立的 < 貨幣銀行學 >
< Chp26 匯率政策與貨幣政策 >
http://bit.ly/2IcVs6X
抓重點=>
寬鬆貨幣政策與貶值政策在短期內或許能刺激景氣,但它也有成本。除了物價膨脹的威脅
之外,貨幣政策還可能有其他負面影響。以2000–2009年,台灣的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為
例,值得納入考量的利弊如下:
1. 貶值政策對出口商有利,但對消費者與進口商不利。
2. 長期的貶值政策,讓出口商缺乏產業升級的動機。1980年代晚期,新台幣對美元開始
升
值, 當時許多人大聲疾呼, 主張央行應更積極干預,否則廠商撐不下去了。到了1992年底
,新台幣匯率升值至25.2,但台灣並沒有「撐不下去」。當然,新台幣升值時,附加價值
較低的產業會被淘汰掉。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廠商就是在面對競爭壓力時,才會有產業
升級的動機。
3. 長期的貶值政策終將招致貿易對手國的報復政策,1980年代中期,美國要求台灣解除
外
匯管制是一個例子,2009–2010年美國的 QE2是另一個例子。
4. 長期的貶值政策使出口占 GDP之比例持續上升,這使得本國景氣易受國外影響,2001
與
2009兩年,台灣的景氣衰退是兩個例子。而且,在景氣衰退時,央行的低利率政策,難以
提升廠商的投資意願。
以2009年為例,台灣的景氣衰退是因為美國與歐洲國家的景氣不好,對台灣的出口需求減
少所致。因此,除非美國與歐洲國家的景氣復甦,否則台灣的利率再低,出口廠商也不會
想要投資。
以上情況下,央行寬鬆貨幣政策所創造的資金,不會變成廠商的固定投資,而是進入房地
產市場與股票市場。房地產也是固定資本財。房地產價格上升時,擁有房子之民眾的財富
上升,這些人的消費支出可能會因此增加。若是如此,房地產交易熱絡也有刺激景氣之效
。但以2008–2010年的例子來看,有人擔心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會造成房市泡沫化。同
樣的道理,2003–2005年之間台灣所發生的卡債風暴,與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也有
關連。
5. 低利率政策造成財富重分配,債務人得利,債權人不利。哪一些人是債務人,哪一些
人
是債權人?一般而言,企業常向銀行貸款,幾乎都是債務人;家庭將錢存入銀行,大多是
債權人。
6. 央行買匯再加上低利率的政策,其效果等於是對存款人課稅。 2009年台灣央行的盈餘
高達新台幣297,663百萬元,相對而言,其他公營企業中,台灣中油的盈餘是28,905百萬
元
,台糖公司是5,362百萬元,而台電則虧損1,481百萬元。央行也是公營企業,為何有本事
賺那麼多錢?
https://imgur.com/DmiT1xf.jpg

圖26.8,畫出1990–2009年之間央行盈餘占財政歲入的比例,1990 年代中期之前,比例
不
超過3%;2003年比為12.5%,2009年更高達 14.08%。央行的外匯存底主要是用於購買美國
政府的長期公債,因為外匯存底數額龐大,台灣每年有可觀的利息收入。相對而言,央行
沖銷政策所發行的定期存單數量也很大,故央行每年也有可觀的利息支出。不過,在低利
率政策下,定期存單之利息支出,遠小於外匯存底之利息收入,這造成央行每年有龐大的
盈餘。2001年開始,國內外利率差異變大, 台灣央行的盈餘占財政收入的比例,也隨之而
上升。
按規定,央行的盈餘必須繳給國庫。央行的盈餘來自低利率政策,這表示國庫的這一筆收
入來自存款人。本書上冊第9章說明,政府徵稅必須考量受益原則與繳稅能力原則。央行
的
低利率政策,等於是提高存款人的稅率, 此一作法是否適當, 值得再加檢討。
(3) 批評央行者1號,林建甫,台大經濟系教授,學經歷超強
(2014.01.17) < 匯率論劍:央行的繳庫任務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http://bit.ly/2IdTXVW
1 外匯存底、央行繳庫盈餘
https://imgur.com/q8uVjGz.jpg

2 新台幣 vs. 韓元的實質有效匯率指數
https://imgur.com/C1XeWv0.jpg

3 流血輸出
https://imgur.com/jI2thiZ.jpg

4 2004/06 ~ 2012/12 期間,實質負利率
https://imgur.com/oQPVqDv.jpg

5 1990 ~ 2012間,台幣穩定貶值
https://imgur.com/KNZSROc.jpg

6 阻升無助經濟成長,央行干預也無法穩定匯率波動
https://imgur.com/C9yL0ju.jpg

7 政策建議
https://imgur.com/MyF1gdY.jpg

(4) 批評央行者 2號,陳旭昇,台大經濟系教授
(2018.04.23) < 台灣匯率貶值政策之探討 > [註:初版2016.01.01]
http://bit.ly/2Icqqfb
先來個導讀:
專題討論導讀「台灣匯率貶值政策之探討」,李彥萱
http://bit.ly/2IcqNq5
抓個重點 =>
簡單地說,1998~2010 年間,台灣央行的匯率政策除了降低匯率波動幅度之外,更重要的
就是「匯率貶值政策」。一般來說, 貶值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刺激出口、促進經濟成長。
理論上,透過貶值政策來促進經濟成長,猶如一把雙面刃。其優點在於,根據新重商主義
(neo-merantilism) 的思維,貶低本國的幣值 (主要是匯率的實質貶值),創造出口競爭
力
,進而刺激出口、經濟成長。尤其是以出口導向作為經濟成長動能的國家,以出口為主的
製造業更能帶來「從投資中學 (learning by investing)」與「技術外溢 (tehnology
spillovers)」等模仿 (immitation) 的好處。
然而,透過貶值政策來促進經濟成長,有其不可忽視的缺點。首先,匯率貶值可能會引發
輸入型物價膨脹, 進而降低經濟成長。其次,匯率貶值雖有利於出口,但是卻不利於進口
,這對於需要進口機器設備的廠商而言,無疑提高了其投資成本。這會造成投資決策誤置
與資源誤置,對資本投資、產業升級造成不利的影響。最後,貶值政策是一個以鄰為壑
(beggar-thy-neighbor) 的政策,可能引發各國貨幣競貶 (ompetitive devaluation),
從
而無法達成原先採取匯率貶值的預期效果。即便所謂的「防禦性貶值」在短期奏效,匯率
貶值對於經濟成長的所帶來的正面助益,長期而言未必能夠彌補其副作用。到底匯率貶值
是否有益於經濟成長,無疑地,這是一個應該以長期且跨國的追蹤資料,來回答的實證問
題。
早期的實證文獻中,Rodrik (2008) 發現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匯率貶值可以達成經濟成
長之目標。他發現實質匯率貶值 50%,可以讓每人實質產出的年成長率增加 1.3%。後續
研
究如 Berg and Miao (2010) 以及 MaDonald and Vieira (2010) 支持 Rodrik (2008)
的
發現,Freund and Pierola (2008) 提供證據,證明匯率貶值可以刺激出口成長, 而
Woodford (2009) 則對 Rodrik (2008) 的分析方法提出質疑, 並對其結論有所保留。此
外
, Ei hengreen (2008), Haddad and Panaro (2010) 與 Couharde and Sallenave (2013
)
則強調, 縱然匯率貶值在短期,對於經濟成長有正面助益, 但是長期而言, 匯率貶值對於
經濟體系來說終究是弊大於利。
注意上下這兩段,各有研究支持、反對貶值助於經濟成長。
根據近來最新的研究, Nouira and Sekkat (2012) 以及 Magud and Sosa (2013) 均發現
,由於實證結果莫衷一是,無法得到匯率貶值有利於經濟成長的結論。Shroder (2013)
利用 63 個開發中國家 1970~ 2007 的資料發現,任何偏離均衡匯率之政策,均有害經濟成
長,也就是說,貶值政策無助於經濟成長。
根據實證文獻的啟發,我們似乎看不出台灣央行有必要刻意壓低新台幣幣值,持續執行匯
率貶值政策。就算是以出口為成長動力的國家如台灣,也不該長期依賴央行的貶值政策刺
激出口成長。Haddad and Pan aro (2010) 提供以下六個觀點,說明一個國家長期依賴貶
值政策的缺點:
1. 貶值政策,會造成大量的外匯存底累積。當外國利率較低時,會造成鉅額的利差損失
(參見陳旭昇.吳聰敏 (2008)以及 Sarno and Taylor (2001))。
2. 由於實質貶值仰賴名目貶值, 而貨幣名目貶值,恐會引發輸入型物價膨脹。
3. 根據國際金融的三難選擇 (the impossible trinity),在全球化與國際資本自由移動
下, 貶值政策將會使本國貨幣政策失去其獨立性,並會創造出貨幣政策太過寬鬆 (低利率
)
的環境,進而引發經濟過熱、資產泡沫。
4. 貶值政策讓資源大量流入製造業,造成產業發展失衡, 不利於金融產業之健全成長。
5. 貶值政策猶如補貼出口廠商,而補貼的財源係來自稅收,這不但使得納稅的消費者之
購
買力下降,造成總合需求下跌;更造成「全民買單補貼廠商」的所得移轉問題。
6. 貶值政策實行越久,貶值政策的既得利益者 (出口廠商) 就會越依賴此政策,進而透
過
遊說或是競租等方式,阻止政府改革貶值政策。總而言之,長期的經濟成長應來自經濟結
構上的改變,如教育與職業訓練、研究發展與創新、儲蓄與投資、強化廠商競爭環境,鼓
勵自由貿易、私有化、保護財產權、提高政府效能,以及降低官僚貪污與裙帶資本主義
(crony apitalism) 等競租行為。持續依賴央行的貶值政策,恐怕會影響到台灣經濟的轉
型與長期發展。
此論文結語 =>
本文探討匯率貶值政策對於經濟成長、產業發展、財政收支結構、利率政策,以及房屋價
格之可能影響。整體而言,我們說明了台灣央行自 1998 年以來的匯率貶值政策,對於台
灣經濟造成諸多的負面影響。我們主張,央行的貨幣政策必須改弦易張,揚棄匯率貶值政
策,提供廠商研發與產業升級誘因,才能重啟台灣經濟持續成長的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 即便是對貶值政策持較為正面看法的學者,如美國哈佛大學的 Dani
Rodrik, 在他的研究中, Rodrik (2011) 亦提醒 Rodrik (2008) 中的實證發現只適用於
開發中國家,Rodrik (2011)一文特別強調貶值助於出口,只適用於開發中國家,也就是
說
,Rodrik (2011) 直接言明台灣已經不再適用貶值政策。
注意,連支持貶值派的 Rodrik,都在2011年強調,目前研究只有支持貶值助於開發中國
家
的經濟成長,而台灣已經不適用貶值政策了。
再者,Gl歒mann et al. (2012) 更進一步指出,貶值政策促成經濟成長的主要管道,並
非來自出口成長,而是來自國內儲蓄、投資,以及就業的增加。根據 Gl歒mann et al.
(2012) 的討論,貨幣貶值造成所得重分配,由低所得勞工流入高所得勞工,因為高所得
者有較高的邊際儲蓄傾向,使得儲蓄增加,進而使得廠商可以取得廉價的資金,如此一來
更加深所得分配不均。簡言之,1998年以來貶值政策所帶來的弊端,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
中已然一一浮現,產業升級停滯、內需產業在質與量上均無法獲致提升、房價高漲等問題
,都可能與央行貶值政策有密切相關。因此,是否應該持續執行匯率貶值政策,做為台灣
所仰賴的經濟成長策略,值得政策制定者深思。
(5) 結語
1. 支持、反對「貶值助於經濟成長」的研究都有。但連支持貶值派的 Rodrik,都在2011
年強調,目前研究只有支持貶值助於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而台灣已經不適用貶值政策
了。
兩位台大經濟教授的論點,都建議央行目前應放手讓匯率自由。
2. 雖然央行極力否認有操縱匯率,認為其對匯率市場介入甚微,但兩位台大經濟系教授
,
都提出證據,說明央行確實明顯地干預外匯。
3. 不論是貶值,還是長期低利率,對台灣的產業升級都非常不利。升值能給企業帶來壓
力
,促進轉型。
貶值 + 低利率給了製造業很好的環境,但卻抑制了其他產業(e.g.金融業)的成長;並讓
內
需產業成長停滯。貶值 + 低利率讓很多高汙染的產業賴著不走,此舉損及窮人、拉大貧
富
差距,也使游資往房地產移動。
4. 補充一點,解釋研究證實的範圍,以及學術界與央行的各執一詞:
研究顯示,開發中國家貶值,有助於經濟成長;但這招到已開發國家,就沒用了。
然後來自學術界的兩位台大經濟學教授,批評央行阻升,認為阻礙產業升級。
央行的聲明,則是表示升息、讓匯率自由,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匯率自由,對小型開放
經濟體的台灣,很可能反效果。而直接貿然升息打房,通縮 + 廠商沒資金,也會爆炸。
以上兩段學術界和央行的看法,都是推測,目前沒有研究證實,但其實也很難做研究證明
5. 台灣目前貶值 + 低利率 + 低通膨,有沒有覺得跟日本很像...?經濟成長趨緩,央行
使用貶值的貨幣政策(台灣阻升、日本QE),利率一樣低到降不下去了,而且通膨一樣低落
。連少子化程度都類似呢!
台灣通膨 vs. 日本通膨
https://imgur.com/RFkSfmG.jpg


6. 再複習一次林建甫教授給的政策建議:
https://imgur.com/MyF1gdY.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154.1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60427078.A.9E1.html
Rodrik(2011) 都點出對收入高過台灣、西班牙的國家,貶值對於增加經濟成長,沒有統
計
上顯著的證據了;台灣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國外資產」,還是從100年底的11.8兆,攀升
到
106年底的13.6兆。
又下挫到2019/01的水準,台灣一升息直接通縮 QQ 美國4月PCE=1.51%;核心PCE=1.57%,
期
待美國升息比較實際點~ 要是央行現在能停止阻升就好了。
台灣資金都卡進房地產了,產業在低利率 + 貶值環境待久了,目前也不想轉型。如果先
放
手新台幣匯率,台商就得想著升級,升級後 GDP成長上去、薪資成長上去,在這樣健康的
情況下,通膨自然就會起來了,那才會滿足升息條件。
。但記住,貨幣政策是治標而已,理論上所有貨幣政策長期都無效。重點是台灣廠商要有
轉型、升級的心。沒有心,升息 + 不阻升,台廠也只是公司收一收,資金改去炒房地產
之
類的而已。
至於有心想轉型的廠商,可能會因為升息 + 升值太快而陣亡,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央行可以單獨解決的事。藥要從需求面、供給面、制度面下手,低利率與高房價的關係,
經研究是幾乎沒關係喔!
應該是政府要把房屋持有成本拉高,比方一個人名下第三棟房子開始,持有總稅明顯拉高
。然後再改善台灣民眾買房的風氣,像歐美一樣把租屋的定型化契約訂好、政府派足夠人
力監督、懲罰租屋違法情況。這樣,透過制度,降低需求面、提高供給面,才是治本。
而且,就算升息,也只是治標不是本。看看現在台灣的通膨,升了直接進入通縮。
雖然我是自由經濟學派的支持者,認為輕微通縮不會對經濟造成威脅,但在凱因斯學派掌
權的現在,大家已經被洗腦通縮很可怕了、也認為通縮就應該要減少消費,現在因為大家
相信,導致如果出現近乎0的通膨、甚至輕微通縮,就會影響實體經濟。
1776~1910年左右的美國,可是經歷長期的輕微通縮,但經濟一樣很好。1929年經濟大蕭
條
,凱因斯學派藉由強力的財政政策擄獲民心,掌權之後,才莫名出現通縮會導致經濟停滯
的說法出現。
然後來自學術界的兩位台大經濟學教授,批評央行阻升,認為阻礙產業升級。
央行的聲明,則是認為升息、讓匯率自由,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匯率自由,對小型開放
經濟體的台灣,很可能反效果。而直接貿然升息打房,通縮 + 廠商沒資金,也會爆炸。
以上兩段學術界和央行的看法,都是推測,目前沒有研究證實,但其實也很難做研究
證明
家的經濟成長,沒幫助喔
台灣帶來的反效果,很可能比益處還多
注意,但連支持貶值派的 Rodrik,都在2011年強調,目前研究只有支持貶值助於開發中
國?
濟成長,而台灣以經不適用貶值政策了。
市場機制呀,讓市場自由是最有效率的。目前研究只有支持開發中國家貶值,有助經濟成
長。沒有支持已開發國家,貶值有助於經濟成長。
https://imgur.com/rhCbaKp.jpg

< 106年度中央銀行資產負債簡表 >
http://bit.ly/2IcMuX2
在
2011年強調,目前研究只有支持貶值助於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而台灣以經不適用貶值
政策了。
< 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 > 財經 M平方
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112/tw-cpi
「由於菸稅遞延效應弱化,通訊/交通/衣著價格跌幅趨緩,加上產季交替、基期偏底等因
素導致蔬菜價格漲勢明顯,近期台灣通膨呈現低檔回穩。」
< 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 > (樓上是變動率,這裡是指數)
https://stock-ai.com/eom-1-twCPI.php
https://imgur.com/sxt7ewz.jpg

1997/05 = 82.3
21年來,CPI +24.7%
「利率與房價關係----央行&批評者觀點」
(1)央行說以升息打房,是殺雞取卵,成本遠高於效益。
1. 本文第一點的央行對外聲明
https://i.imgur.com/5ZAk14J.jpg

2. 央行總裁彭淮南在2017年12月20日央行理監事會中,談到「若一味升高利率,恐重蹈
瑞典覆轍,用升息壓抑房價,最終導致經濟衰退」,並說「維持房價穩定,要用選擇性信
用管制和稅負」。(謎之音,這不就是承認升息會導致房產崩潰,但覺得房產崩 + 經濟
崩太可怕,所以不想「升息」打房嗎??)
<「升息」本就不該是打房手段!更殘酷的問題是:台灣房地產為何得靠「低利」才有市
場?> (商業周刊)
http://bit.ly/2Ih1kfs
(2)批評央行的論文
台灣央行為了因應外界「低利率造成高房價」的質疑,在 2014 年 2 月日發布「國際間
對
房價、利率、審慎措施的相關看法」報告,以及 6 月 26 日的理監事會後記者會參考資
料
「對利率、總體審慎政策與房價問題之說明」中,特別引用 Fatas and Sott (2009) 的
分
析說明低利率與房價並無必然的關連性。此外,Kuttner (2012) 回顧 2011 年之前的實
證
研究,發現無論是檢視美國、或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資料,並沒有一致的實證結果顯示低
利率與房價泡沫有任何關聯性。然而,最新的文獻如 Hott and Jokipii (2012),Bordo
and Landon-Lane (2013b),Bordo and Landon-Lane (2013a),McDonald and Stokes (2
0
13),O'Meara (2015),Tsai (2015),McDonald and Stokes (2015),Eickmeier and
Hofmann (2013),以及 Yu et al. (2015) 均發現,從跨國的長期資料來看,低利率確實
會造成房價泡沫。
來自本文第 4個資料來源(如下)的 P23
(2018.04.23) < 台灣匯率貶值政策之探討 >
http://bit.ly/2Icqq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