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大醫院新大樓中山南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醫院新大樓中山南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醫院新大樓中山南路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報時光UDNti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懷舊公車站-似曾相識的公館】 你見過這個公車站嗎? 在汽車普遍之前 在捷運之前 公館的公車站曾經是這樣的 當時公車是通勤主要交通工具 一有更改路線 報紙要配合佈達宣傳 以免乘客錯過班次 與你分享這一年的公車站 那年你幾歲呢? 有搭過照片裡的這幾路公車嗎? 圖說:台北市公館地區候車民眾大排長龍。...
台大醫院新大樓中山南路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懷舊公車站-似曾相識的公館】
你見過這個公車站嗎?
在汽車普遍之前
在捷運之前
公館的公車站曾經是這樣的
當時公車是通勤主要交通工具
一有更改路線
報紙要配合佈達宣傳
以免乘客錯過班次
與你分享這一年的公車站
那年你幾歲呢?
有搭過照片裡的這幾路公車嗎?
圖說:台北市公館地區候車民眾大排長龍。
日期:1972/2/25
歷史新聞
【1972-03-28/聯合報/06版/】
配合林森南路工程 四線公車今起改道
【本報訊】台北市公車處今(廿八)日起將十一、十五、十八、四十四等線班車,改道行駛,配合林森南路修建工程。改道情形如下:
(1)十一路線:往程照舊,返程自東門市場站至南門市場站段改經信義路、杭州南路、輻州街、羅斯福路、南海路行駛。
(2)十五路線:往程照舊。返程自文化大樓站至南門市場站段改經林森南路、信義路、中山南路、羅斯輻路行駛。
(3)十八路線:往程照舊。返程自台大醫院站至建國中學站段改經公園路、南昌街、南海路行駛。
(4)四十四路線:往程自文化大樓站至古亭市場站段改經林森南路、信義路、杭州南路、羅斯福路行駛。
台大醫院新大樓中山南路 在 陳又津 YuChin Che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玩啊
🗻#社會文化觀察 #資深媒體人 詹偉雄(尖叫聲~~)📣
近年來非常熱衷爬山的作家 #詹偉雄,在大自然中經歷、充分感受的,或許可說是更偉大的設計──更立體、富空間性與現實感。這回他要帶大家進入 #美學的山,我們周四登山口見囉!👇
///
🎈2019 July. 文訊小講堂🎈當文學遇上設計
📑講座主題:詹偉雄:在美學的山裡──不只是文學,也不只是設計
🕢講座時間:7/11(四)晚間7:30~9:00
⛰登山口:文訊雜誌社 多功能室
台北市中山南路11號 張榮發基金會大樓B2
(近捷運臺大醫院、中正紀念堂站)
(注意!地點不是在紀州庵唷!)
💰收費辦法:講座採 #收費 入場
●線上報名 每人200元/單堂
●現場報名 每人250元/單堂
※座位有限,建議線上事先報名,以確保為您保留最佳位置。
✨即刻火速報名➠ https://pse.is/JXK7X ✨
///
【講者小檔案】
詹偉雄(Wei Hsiung Chan),1961年生於台中縣豐原鎮,台大圖書館學系、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曾參與博客來網路書店與《數位時代》、《Soul》、《Gigs》、《短篇小說》等多本雜誌之創辦;著有《美學的經濟》、《球手之美學》、《風格的技術》等書,目前專職於文化社會學之研究。
台大醫院新大樓中山南路 在 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住院醫師的第一年,我參與了人生第一次的新生兒急救。那是一個早產的嬰兒,出生時預估體重不到1200克。為了迎接這個新生命的到來,台大醫院兒科部的多名醫師在產房待命。胎兒產出之後沒有自主呼吸心跳,眾多醫師瞬間一湧而上,立刻開始急救。
資深的兒科學姊快速完成了插管,學長用一隻手指進行心肺復甦術,為了擔心嬰兒失溫,包布覆蓋上孩子的身體後,一位學姊立刻把孩子摟進懷裡,衝上了救護車,奔回中山南路對面的兒童醫療大樓,不間斷地搶救這個孩子的生命。
幾天後,我在病房裡看到這個孩子。剛出生時發紫的身體,現在已經紅通通、熱呼呼。我把手指碰了碰他的手,他居然用力握住了我的手指,緊緊不放。雖然我知道那只是人類嬰兒正常的抓握反射(grasp reflex),但在那個時候,我深深感覺到他生命的力量,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感:不管付出什麼代價,我們都要讓他平安長大。
但出動了這麼多醫師待命搶救這個孩子,其實除了非常少的處置費用以外,健保給付給兒科的費用,例如這一大群醫師待命的時間費用,趨近於零。也就是說,這群醫師幾乎是沒拿錢在救這個孩子的。
大家可能都認為臺灣是個醫療發達的國家,但這句話可能只對了一半。因為台灣 #每天其實會有超過5名孩童死亡,而台灣 19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25年來降幅落後世界平均值,在已開發國家中,排名在後段班。
台灣醫療確實在許多領域中,與世界頂尖國家競爭名列前茅。但在兒科的照護水準,卻相對表現不佳。原因不是因為台灣的醫師不夠優秀,更多的是因為 #政策問題導致兒童重症醫療嚴重虧損 ,相關的醫療照護就沒辦法發展起來。
有些人可能會說,那是你們醫生自己沒醫德啦。但一個整天只會以「道德」來要求別人的社會,其實是個落後社會。如果我們覺得一件事情重要,想把這件事情做好,給予相對應的資源配置,就是最基本的事!
願意犧牲自己的人,永遠只會是少數。而臺灣孩童的健康與生命,不應該建立在長期壓榨這些願意犧牲的醫療人員身上。這些兒科重症醫療人員,為什麼願意在待遇這麼差,壓力這麼大的的環境下?那是因為他們對孩子的愛,還有自身無可救藥的使命感。但這個社會什麼時候才能給他們公平的待遇?
近期我們的友站 #報導者 針對兒科醫療的現狀,製作了一系列非常完整,從數據資料到關鍵人物訪談都很精彩的報導。在此想推薦給各位朋友,在這個假日一起閱讀。
在生育率這麼低的年代,如果我們連孩子的救命錢都不願意花,那政府鼓勵生育的政策再怎麼多,還有多大的意義呢?
在此也要跟所有兒科重症的醫療人員說聲:「辛苦了,謝謝你們!這個社會虧欠你們太多了!」
---
報導者: 每天我們失去5個孩子——搶救兒童高死亡率
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child-health-care-taiwan
---
一天不到 5 元,為台灣拼出全球第一的中文醫療保健新媒體!
美的好朋友 #訂閱集資計畫 ▶︎ https://backme.tw/ref/GsHuB/
現在就動手,讓我們成為彼此的夥伴吧!
更多實用的資訊:
http://www.medpartner.club
知識講解實驗破解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MedPartner
立即醫師線上提問(每天回覆但不即時喔):
http://line.me/ti/p/%40wyt3898a
日可以花點時間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