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大資工學測級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資工學測級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資工學測級分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鄭正鈐,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分科測驗級分制將上路,不同聲音不容忽視】 教育部決定明年開始分科測驗(指考),將改為60級分制,也就是我們過去的滿分100分將被60級分制取代。 昨天在立法院舉辦公聽會,聽到許多老師正反不同的的意見,例如,新竹女中的楊伯軒老師認為,級分制可以減少學生分分必較的壓力。但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則強...
台大資工學測級分 在 鄭正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分科測驗級分制將上路,不同聲音不容忽視】
教育部決定明年開始分科測驗(指考),將改為60級分制,也就是我們過去的滿分100分將被60級分制取代。
昨天在立法院舉辦公聽會,聽到許多老師正反不同的的意見,例如,新竹女中的楊伯軒老師認為,級分制可以減少學生分分必較的壓力。但台大電資學院院長張耀文則強調「分科測驗級分制違反科學,動搖護國神山人才培育」。
張院長指出,去年因為學測數學過於簡單,PR值88-99的學生都是滿級分,導致台大電機系在招生時,竟然是以國文級分來篩選。他認為,這種超額比序不當,造成電資等理工學系可能出現比國文決勝負的荒謬現象,是置台灣未來競爭力於不顧。
會後我也跟張院長、建中徐建國校長交流,徐校長也提到去年的數學亂象,徐校長則認為,大學有必要精確區分出考生的程度,他主張分科測驗應該採百分制,不要採級分制。
教育為百年大計,無法立竿見影,卻對國家影響深遠。連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曾在媒體投書指出,大學考招政策的變動,會牽動高中生學習重心與配置,導致高中數理教育被輕忽,無法鑑別適性學子,繼續銜接高等科技教育,導致人才錯置,甚至將本土優秀學子推到國外。若長此以往,台灣研發人才恐將無法銜接而損及國際競爭力。
目前多元入學分為三種:
「繁星推薦入學」,由各高中向大學校系推薦優秀的學生,讓資源條件相對不足地區的學生也能取得優質校系的入學門票。
「個人申請入學」,透過學測各科15級分制,讓孩子不用分分計較有更多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參與課外活動再透過學測成績、課外活動表現去錄取適合的校系。
「考試入學」,考生登記完志願序之後直接用學測成績、指考成績進行分發。
然而多元入學已有採級分制的「個人申請入學」、「繁星推薦入學」,現將「考試入學」的百分制也改為級分制,對於擔憂恐將導致同分超額問題更為嚴重,以及無法鑑別適性學子,進而影響國家未來競爭力的警示聲,教育部應就學生學習權益與公平原則,做好各項配套措施。
台大資工學測級分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模H建中學生,申請上了港科大,放棄了報到,改準備指考,如無誤,目前所估分數應可上台大電機。
羅學長分享了他申請港科大及之後讀書的心得分享,大家可以聽聽另一種聲音!
—————————————
香港學校申請心得
1️⃣ 前言
因為個人在申請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時遭遇不少困難,而面對申請上之後的問題亦煩惱極久,所幸多所考慮比較後有做出決定,希望這可以實際幫助到未來想去香港讀書的學弟妹,作為一個參考。
2️⃣ 比較
香港的校系享有以下共同好處:
1. 交換學生(以香港學費計算)的機會不少
2. 國際觀可提升,同學有來自大陸或是世界各地強者
3.外語能力多少會有進步,課本需要專業英語可早點適應
4.世界排名隨便都比台大多了不知多少,可作為好跳板
5.商院工院的資源常常可跨,能力好可以盡力學習
當然,也有以下共同的問題須克服:
1. 除非申請時學測成績優異,否則不會有獎學金。進去之後不太可能再有獎學金的機會,所以學費加上生活費是一大考量。
2. 學校的排名前面不代表你所要的科系實力就比較強,學到的就會比較多,這是很重要的觀念,不要被騙。
3. 去香港不會因此英文就比留在台灣的同學好很多,除非你是走商的,否則理工科、生物醫學相關的,其實不會真的一直用英文溝通。
4. 香港學校放榜的早,會提前把你綁住,所以要準備好才去申請,否則可能錯失台灣好學校申請機會。
5. 要適應新環境新物價新生活,不過我想這到哪裡都一樣吧XD
以上這些只是大方向的部份,接下來較細的比較就各取所需了。僅提供客觀資訊,且有效期限恐怕三到五年之內,僅作參考。
3️⃣ 選擇
當初聽同學說香港科技大學有工學院,世界排名前面且學校資源非常的多,還有交換學生的機會。那時已經是高三上,竟然沒多考慮就投入申請過程,一邊學測複習,一邊顧好學校高三進度,一邊忙申請,真的是忙的焦頭爛額(還有女朋友)。所以提醒要申請的學弟妹:一定要在高二的時候就準備申請所需的自介和獎項、英語相關能力證明。最後學測失常,考了72級分,當下決定投入指考(我考完學測休息一天就繼續唸指考)。沒想到港科大竟然給我面試的機會,面試也算是表現不錯就錄取了。而大學博覽會時直接walk in面試也讓我申請上香港城市大學的電機系,得到四年全額獎學金。然而兩所學校我最後都放棄了,屏除個人因素,有2個原因:
1.香港的商學比理工科好太多太多了。也就是說,在香港唸理工的發展其實蠻受限的,除非跨商院資源。
2.台灣的理工實力其實現階段比香港還要強很多,未來往美國發展的機會也多,訓練更是比那裏還要扎實。
這些資料來源是經過詢問師長、當地學長姐比較而得的,要證據的可以找我XD
總之經過比較、做功課、深入了解後,我毅然投入指考,想跟學弟妹說的是,香港強的還是商學,如果要唸理工的,寧可選擇清、交大都比較好。不過未來會如何變動,也需要學弟妹自己做功課去研究了解,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助到你們!
4️⃣ 準備和面試
反正都經歷了,就分享一下吧~
高二一定要把托福考過(不是多益喔),如果你想申請好的商院科系這叫做基本。再來自傳早點給師長幫忙修,不要臨時抱佛腳會和我一樣瘋掉XD 另外有什麼得獎要整理,放重要幾個就好,教授不會那麼有興趣你幼稚園得了什麼乖寶寶獎…。程序有些複雜麻煩,能早點準備就早點。至於面試,我遇到的是團體面試個人面試都有。團體的話能先發言就先發言,少反駁他人而多做統整和拋磚引玉的工作,讓大家繞著你說話就成功了。個人面試不必過度謹慎,適當的行銷自己是最重要的,要讓教授覺得你有備而來,對他們的系所和環境以及學習課程皆有研究。只要做到這些,相信會得到教授們的青睞。
—————————————
謝謝羅學長的分享。
高二孩子,對於未來,你做好規劃了嗎?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