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台大研究所推甄榜單111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台大研究所推甄榜單111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Zhu81801 (鼠叔開墮)看板NTOU_CS標題[心得] 資工所推甄落榜全攻略時間Thu F...
大家好!我是海大資工的噁心學長欸嘿
有鑑於研所版和世界各地的版幾乎都是推上研究所的成功案例
並沒有人清楚讓你看到那些被淘汰的失敗者
為了打破學弟妹對成功組勝利心得文的倖存者偏差
希望寫一篇勸世文給大家參考,也算是自己的心路歷程
此篇適合給"覺得自己沒有特殊專長但是又想要上研究所"
亦或是"不確定是否要馬上念研究所"、"成績看起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人做參考
另外也有非應屆推甄(隔年推甄)的結果可以給想先工作再回來讀書的人做範本
先上首歌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5IKNssGRPI
Q: 讀研究所前,你需要先想想你是為了什麼念研究所
為了學歷?賺更多錢?還是因為大家都念所以抱著我也跟著唸好了的心態?
想想當初選擇要念資工系是你的意願嗎?還是只是聽說填這個穩賺不賠讚啦!
或沒想法又填不到醫牙電機才填資工的?
這些想法可能四年前就困擾著你,但你從未正視過,現在請對自己負責
不論你最後選擇什麼,請你做你自己的主人,不要念了又再後悔東後悔西的
當初放棄選擇權的人沒有權利事後抱怨
這類問題沒有對錯的差別,只是個選擇問題罷了
Q:推甄 or 考試該怎麼選?
大部分的人如果成績很好,大多都是用推甄的方式
至於成績沒這麼優異的人多半會選擇考試
但是卡在中間不上不下的人怎麼辦,就是被當三明治壓力山大(哈哈是我啦)
我個人的建議是有能力就推甄,推甄有以下優點:
1.你能選擇的教授比較多(有些熱門教授在推甄的時候就會把實驗室收滿,也有
些學校會有推甄/考試生比例分配保障考試生)
2.不用跟一堆考試生擠那一點點的名額,有鑑於這個科系用一個超乎想像的速度
猖狂成長,雖然一樣都是進入研究所,但有些教授會比較喜歡推甄上來的學生
3.幹不用考試就是爽,考試念那六科根本不可能真的在短時間內讀懂(或是我智力
不足)。主要是你有更多的時間做你想做的事情(或是多很多時間可以玩好爽歐)
不過推甄需要付出額外的時間做報告、花時間整理自己的東西
還有盡早完成專題(或要告一個階段)
整體來說推甄還是比考試輕鬆不少,畢竟你只是把辛勞平均分配在每個學期間而已
你大三以前辛苦的念書就是為了這個阿!!!
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管道—「實作組別」(e.g.交大丙丁戊組、中央軟工所)
這個算是比較特別的管道,研所版上應該也有很多這類的心得文就不贅述
這是給實作能(ㄉㄚˋ)力(ㄕㄣˊ)的人可以競爭的方法
你若對實作能力有信心這會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但是成績還是會被參考)
【目錄】
1. 背景敘述
2. 成績結果
3. 準備過程
4. 複試心得
5. 個人心得
【背景敘述】
學校 海洋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班排比例 約10%~12%
系排比例 約14%~15%
書卷獎 沒拿過
專題 有
其他特殊經歷 無
應屆推甄的時候我是同時準備「推甄」、「考試」、「專題」
那段日子非常非常痛苦,每天都在不同輪迴徘徊的感覺
但是也因為成績不夠優異,讓我不得不同時準備這三件事情
中段班的人最大的困擾莫過於此了吧
希望要選「考試 & 推甄」這條路的學弟妹三思,因為真的很痛苦
連續兩年推甄&考試更是自殺行為,應該沒多少智障會這麼做
So Stupid!!
【成績結果】
第一年(應屆推) 第二年(隔年推)
清大資應 未達複試門檻(初審差5分) X
交大資聯 未達複試門檻(初審差3.5分) X
交大數據 未達複試門檻(初審差1.5分) X
成大資工 未達複試門檻(初審差0.1分) X
中央資工 備取9x 未達複試門檻
中山資工 X 正取
中正資工 X 逕行錄取
台科資工 未達複試門檻(初審差0.01分) 未達複試門檻
其實整體來說這個分數差不多就是這個落點
或許大部分的人可以更好,但是我就爛
事實就是他們看的出來我是一個「沒有什麼能力的庸才」
所以可以很明顯看到青椒哥狠狠的甩了我一巴掌,成績直接被血洗
第二年的成績單不見了,之後找到再補
主要是讓你們看看我就是真低爛
如果成績跟我差不多的學弟妹
我會建議去比個賽什麼的或是去多參加一些相關的活動
或許可以讓你離複試更近一些
還有CPE能的話多考幾次...
不然像我這種剛好過基本門檻的能力根本感覺不出來有加分QQ
(其他像是ITSA或是程式相關競賽等等也能去玩看看,找自己喜歡的比賽多嘗試)
鼓勵多嘗試~我只能鼓勵你去做
結果會怎樣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不做就會跟我一樣爛科科
第一年中央有進複試,但可能面試面得太爛分數不好看(後面再解釋)
當年中央備取有到9x,只差幾個名額真的是很可惜(這我真的很嘔)
然而,第二年中央推甄連面試的機會都不給我了QQ
所以,推甄的變數不少,很難講一定會如何,不要有太多的預設立場
【準備過程】
Q:推甄前專題一定要做完?
不一定,因為每個組別或是學校的狀況不同
推甄時並不會真的很刁難你這件事情
但是當然能做完是最好,因為你可以比較清楚整個架構流程
沒做完也沒關係,整理到一個階段即可,但是一定要確保專題的每個細節你有弄懂
因為面試很喜歡問專題的東西,包含使用技術或是議題討論等等都是面試常考題
Q:成績要大概在哪個水平可以推甄?
其實這個也不一定,要看目標
若是一般組大概排名25%內都是可以嘗試看看的
但是資工所的競爭很激烈,自己斟酌
實作組的話不論成績如何我覺得都是可以嘗試看看的
畢竟實作組比較像是實力至上的感覺,有能力的人自然會被看見
但這也是一體兩面就是了(你也要想會去推實作組的人大概都是哪些程度的大神)
〔-10月 準備階段〕
這段時間大部分就是在忙大三的畢業專題,大概是最焦頭爛額的時候
建議開始著手你要推甄的學校所需要的準備的資料(先看去年簡章大概
知道需要準備什麼)
可以的話盡早做好推甄的書面報告
一方面你有較充足的時間修改到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的
另一方面是為了可以早點給要幫你寫推薦信的老師看
通常老師給的建議都是直接且有用的!!!
畢竟他們也看過閱覽過無數其他人推甄的資料,可以直接點出你的問題
此外,就是去整理你所有的作品(包括課堂上的專案、課外的side project)
把專案該有的文件整理好、寫好
若心有餘力的話再做成一個簡易的作品介紹集,方便你放在書面報告
基本上平常若用git的話就直接丟網址(只是你覺得你是評審委員會點開
網址來看嗎?)
所以對每個專案做簡易介紹放在書面報告提到在附連結是不錯的方法
〔10月-11月 報名階段〕
再報名開始前,你可以先預備幾件事情:
1.把書面報告完成8~9成
2.先詢問教授可否幫你撰寫推薦信
書面報告大概開始報名的時候你應該就要做的差不多了
才不會到了deadline的時候急急忙忙的修改
有些學校會要求全英的計劃書(好像是清大吧)
可以請認識的人幫你潤個稿也好(這裡也謝謝朋友幫我潤稿,我英文真的很
爛QQ)
然後就是詢問教授是否可以幫你撰寫推薦信
教授不是隨時隨地都有空
請先提早告知教授你什麼時候系統會寄出推薦信給教授
告知的內容越清楚越好,畢竟要教授幫妳寫把資訊講清楚對雙方都無害
之後確認教授有意願也有空即可
其實推薦信都沒有差太多只是形式需要而已
有些學校要求兩封、有些不用寫,照簡章規定走就可以了
寫比較多封推薦信也不會讓你比較高分,因為就是型式而已(我也不懂)
除非你有特別的門路,因為我想進研究所門都沒有所以這塊我不清楚=)
其實這裡我蠻推薦"當面"跟教授聊聊的(前提是要教授方便)
教授往往可以幫你釐清你的一些疑問
教授們也都很願意跟你分享他們的經歷或是經驗XDD
我們學校教授人真的都很nice!!!!可以多跟他們聊天,不要害怕~
再來,不要以為推薦信是教授的工作
你想想,一個人平均假設推甄五所組別好了
如果有十個人找教授寫推薦信,教授要寫五十封的推薦信阿!這數量大到
很可怕的!
所以請先把「希望教授推薦你的專長」、「想要凸顯的特質」寫好
一來教授可以更清楚撰寫推薦信的方向
二來是你可以清楚凸顯了哪些自己的特色
簡單來說,盡可能地推銷自己,教授扮演的只是輔助你的角色
那要找什麼教授幫你寫推薦信呢?
其實沒有甚麼太大的差別
大部分都會找自己的專題教授或是某堂課程你表現不錯該課程的教授
也可以請你未來目標領域的相關教授幫你撰寫推薦信
真的沒想法至少還有導師可以幫忙你寫推薦信
教授們大部分都願意幫妳寫,不用怕尷尬或害羞
而且既然都答應幫妳寫了,教授不會害你的~
此外也可以把書面報告一併請教授幫忙瀏覽過請問修改的建議(像我的報
告有教授就被很直白的說太籠統哈哈,多少有點幫助的效果)
推薦信詢問好了,書面報告也大概完成了,等時間一到就直接上傳即可
大部分都會開放大約一周的時間可以上傳資料
推薦信越早寄給教授越好,並且和教授確定有收到系統寄給他們的推薦信
通常運作模式是
1. 你開報名系統填教授的信箱
2. 之後他們會寄給教授填寫
3. 也是你是看不到推薦信內容,但你可以看到教授填寫完了沒
如果到了接近deadline教授還沒填寫,就再提醒教授一次吧
基本上上述的事情若都有提早準備,一周內做完報名遊刃有餘了
〔11月- 複試階段〕
丟完資料後,你可以做的事情大概就準備面試報告和繼續你的專題研究
其實就是做一些準備,紮實好你的基本功就可以了
至於複試時的穿著可以不用太死板,整齊即可,資工所好像沒很在意這
個啦(女生可以漂亮一點,因為教授是男的XD)
然後記得要看好複試的時間,可能會需要住宿之類的就要提早訂
萬一很不幸很不幸的兩間面試時間衝突,可以打給系辦看看能不能喬時間
(主要就跟他說你早上要去XX大學面試,希望調時間面試之類的)
〔放榜階段〕
這個時候如果你有在準備考試,大概是最痛苦的時光了QQ
突如其來的錄取通知都可以是解救的聖光
結果出來後,就可以開始找教授了(找教授感覺也是一門學問,就不贅述了)
可以多找幾個教授聊看看(網路上的資料不一定是真的)
不過找教授又是另外一個戰場,找完後這事情也終於告一段落了
另外,不要忘記跟幫妳寫推薦信的教授回覆你的推甄結果
教授也是很辛苦的花了很多時間幫妳寫,我覺得是一種禮貌啦(畢竟他也沒
義務要幫你寫哦)
也可以跟教授請教領域的問題,其實教授的建言真的都很有用,多問不一
定是壞事
【複試心得】
〔中央資工〕
複試為面試,考場內有3位評審教授
進去後會給你3~5分鐘去做簡介
教授手上都有一台平板(應該是看你的資料用的)
所以你邊講他們就會邊看你的書面報告
所以盡可能的在三分鐘內把自己的特色推銷出去吧
我是把我的書面報告濃縮成3分鐘的PPT,但感覺好像沒甚麼用
中央很喜歡問"專題",所以務必要把專題的東西弄熟(不只是你個人負責的部分
,整個系統都要概括了解)
大部分的人都說中央的教授很親切,不會有那種面試的壓迫感(不會把你電上天
花板),所以就放輕鬆去應戰就可以了
我在複試被問到的問題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Q1:你們今年海大來了很多同學,你覺得你跟他們相比差異在哪裡,為什麼
我們要錄取你?(這題有點超出我預期,教授你好:「我就爛」)
Q2:問專題內容(但他問了不是我負責的部分,雖然我在PPT內有表明我負責的部
分,但是可能剛好是做影像的老師我就被打趴了哈哈)
〔中山資工〕
複試為筆試,主要需要花一整個下午的時間
一開始提醒你要認真聽演講內容(算一部分考試內容)
然後系主任會進來介紹學校及系所環境,之後有各領域的教授分別介紹自己的
實驗室和研究內容(強迫推銷的概念)
大概介紹完後,會請你坐好,會統一發一張A4紙張和試題本(中山資工所甲
乙組、中山資安所都是用同一份試卷和聽一樣的演講)
考試時間印象中是60分鐘,要寫完A4的心得還有那份試題本
我的作答方式是先寫試題本,之後再寫A4心得(兩科配分都是50、50)
試題本:多半都是考簡單的離散的問題或是邏輯問題(所以考試的時候建議
複習一下離散,如果有準備研究所考試的話應該沒什麼問題),中
山有提供歷年複試考古題給你練習,建議考前可以練習一下知道
出題方向和難度。
演講心得:主要就是問你多位教授中,哪兩個的領域讓你最有興趣?為什麼?
不過你在聽演講的時候可以紀錄在一張他給的紙上,寫心得的時候
可以拿那張紙出來回顧剛剛的演講內容,基本上就順順把想講的話
寫出來就可以了,記得抓準時間。(雖然我覺得這東西很不公平,因
為太主觀也沒評分方式= =)
【個人心得】
這段大概屬於個人碎念...也許對你們沒甚麼幫助就是了,就是純分享的部分。
Q:為什麼我應屆時不推甄中山、中興、中正
自負,兩個字的回答承認自己的無能
當初第一年因為考試+推甄一心只想上中央和四大(那時想把中央當保
底,順便斷自己後路才能背水一戰的感覺)
結果保雞雞啦直接電梯往下開,落榜結案
再從頭給我選一次,我一定推爆,能推就推,不要人家在吃肉的時候才喊香
不要過度的自信但也不要妄自菲薄,不然就會像我一樣哦<3
另外,想要"中"字學校但成績可能不理想的同學可以試試看中正
其實他只是因為處在一個環境相對偏僻的地方
但是我聽到的資源來說其實是不錯的!
Q:推甄海大這件事
這個我沒辦法給一個明確的true or false
但是有一件事是真的—「海大也能年薪百萬,台大也會有出來不會寫程式的」
所以你說讀哪裡真的很重要嗎?
如今看來,只要有值得老闆付錢的條件讀哪裡都差不多,重點還是在個人的
想法吧
但是能去其他學校讀書也不錯就是了(基隆環境真的很潮濕,回桃園半年超有感)
海大裡面的教師群也真的都很棒
如果不想上考場廝殺其實留五年一貫也是一個不錯選擇
Q:非應屆推甄的差異性?
其實應屆畢業跟非應屆推甄,根本就沒差
應該這樣說吧,研究所本來就不是必要學歷,是因為台灣很病態的普及制度讓我
們好像不得不讀(但起薪甚麼的好像可能有差)
如果你還沒有很確定,但是成績又還不錯可以選擇之後再回來推也不會太遲
與其浪費兩年念一個不知道在幹嘛又沒興趣的東西,不如早點摸到實實在在的錢
重推的結果也不會和你應屆推甄差太多,當然可以像我一樣有妄想(但是每年資
工所都有上千份的資料要審,系所是用甚麼方式審查文件可想而知)。你也可以
透過工作經驗充實後,確認自己缺少的再回來補也是一種很好的想法
Q:資工系一定要推甄資工所嗎?
看你想要的是什麼吧,所以才會在文章的一開始叫你釐清妳為了甚麼念研究所
「正確的人放在正確的位置叫人才,放在錯誤的地方就是垃圾」你沒辦法用爬
樹的能力評斷一隻魚
也許你是某方面的好手,沒有必要痛苦的再撐兩年研究所
電資學院內這麼多系所,其實搞不好你念完大學四年發現你對其他領域更嚮往
也說不定
而且現在不是都說很注重跨領域嗎,你有Coding能力再去加上另一個領域的能力
可能會有出奇不意的效果也說不定
一本簡章這麼厚,系所也一大堆,加上近年來為了因應產業加開很多種系所,多
看看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想法。
【結論】
其實研究所只是一張學歷,不要太過於任性的想:「我一定非XXX不讀」真的很想
砍死去年這樣想的自己
就是因為多浪費了一年繞了很多路最後才有這些感觸,資工所真的沒有必要重考
(本科系生的話),除非像我這麼蠢 (((((要重考不如去重考醫牙發大財
重要的是進去研究所後你做了什麼,可能還影響比較大
有些人搞不好進去發現不適合研究所的生態而休學,覺得研究所跟想像中的不一
樣或是後悔的也是大有人在
謝謝推甄的兩年內的大家,辛苦教授兩年都幫我寫推薦信
感謝家人願意尊重我的選擇
也感謝過程中給予建議的學長姐們,真的感謝~ (你們都會順利畢業年薪500萬ㄉ)
陪我度過那段崩潰時間的朋友們
最後,謝謝自己跑完這場有夠難跑的馬拉松
最後幫我推到版主發錢,我的錢上次全部輸在SKT上了QQQQQQ
有關於推甄或考試的問題我都很願意分享,可私訊窩
至於考試&重考的落榜心得我改天再發來騙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4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OU_CS/M.1581573087.A.289.html
※ 編輯: Zhu81801 (1.160.111.55 臺灣), 02/13/2020 13:53:30
※ 編輯: Zhu81801 (1.160.111.55 臺灣), 02/13/2020 13:5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