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生命科學系張副教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生命科學系張副教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生命科學系張副教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生命科學系張副教授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94的網紅法學博士石人仁,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論壇持續擴大舉辦 張采明呼籲華人整合中西醫領導全球抗疫 「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暨疾病療癒論壇」已於2020年7月26日上午九點到六點於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成功盛大舉行,該活動主辦單位為聯合國華人友好協會,主要的承辦單位則為海峽兩岸生物科技協會、臺灣養生休閒保健協會、中華...

  • 台大生命科學系張副教授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9-12 07:51:25
    有 3 人按讚

    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論壇持續擴大舉辦
    張采明呼籲華人整合中西醫領導全球抗疫

    「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暨疾病療癒論壇」已於2020年7月26日上午九點到六點於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成功盛大舉行,該活動主辦單位為聯合國華人友好協會,主要的承辦單位則為海峽兩岸生物科技協會、臺灣養生休閒保健協會、中華經濟報、世界聯合國家論壇報社、暨世界衛生組織文化健康養老產業協會,而共同合辦的單位還有大中華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新觀念科技有限公司、新觀念無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在全球整合中西醫共同抗疫的熱潮中,當日實體論壇與國際視訊論壇共同舉行,盛況空前,座無虛席,並得到與會者一致的讚譽和廣大的回響,而欲罷不能。

    主辦單位表示,將於2020年9月27日上午九點到六點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柏拉圖廳再度擴大舉辦「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暨身心靈療癒論壇」全天候的公益醫學論壇,以迎接這個舉世抗擊疫情的熱潮和擴大影響。

    專家齊聚中西醫整合醫學論壇 反應熱烈

    日前於7月26日主辦的論壇,因疫情因素而採取實體論壇和國際視訊論壇並行的方式,因講師內容堅強,而吸引了甚多醫界和生物界的菁英共同與會,在國際視訊醫學論壇部分,除有海峽兩岸生物科技協會的理事長張采明發表「精準醫療與細胞療法的最新趨勢」,俄國的亞歷山大 普山可夫(Alexander Puzankov)和廣穎蘭鐸公司的張驥鐸總經理則發表「當黃帝內經遇見俄羅斯太空科技:ARDK科技發展由來」,而多次來台的日本佐保常夫理事長與會員代表大橋滋、市原清二、黑田春麗、名越英里、肌見順子亦發表日本最新的醫學科技。

    而在臺大集思會議中心台北主會場舉行的實體論壇,山東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暨自然醫學醫師吳麗惠則發表神經聲學—身心腦同步調頻之應用與探索,宋和乾中醫師則發表山苦瓜胜肽效能研究報告、藍海樂活創辦人陳家金發表聲光音腦波對睡眠、專注情緒的臨床應用、榮總內科住院及專科吳紹琥醫師主講微整、幹細胞整合性療法,高斯負磁能量研發得獎人吳娟娟董事長則發表高斯負磁能量如何調理血管擴張,而美國中醫師田庭瑄則發表花精療法在ARDK檢測前後觸療的比較案例與結果。而最受矚目的則是,在全球抗疫熱潮下,跨域和遠距智慧的中西醫照護,這是當前最熱門的智慧醫療課題,該主題由國際智慧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即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西醫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副教授劉吉豐,以及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醫護資訊組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廖珮宏,兩位博士共同發表跨領域的中西醫智慧照護,並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時代中西醫整合與雲端智慧照護的創新操作模式,該兩位主講人先後曾與台灣的科技部、台灣大學、疾病管制署、經濟部工業局、台安醫院和振興醫院等其單位合作相關的計畫。

    記者在會後專訪問了主辦單位聯合國華人友好協會副主席暨海峽兩岸生物科技協會理事長張采明,請她分享其辦理一系列中西醫整合醫學的動機、宗旨和目的。

    傳統醫學博大精深但需現代化的詮釋(主辦單位應該是周琮棠)
    記者問:
    請教理事長之所以持續舉辦中西醫整合醫學相關論壇的原因?
    張采明答: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傳統醫學博大精深,在臨床上有非常長遠和廣大的效果,但由於缺乏量化的資料和精准的分析,使得傳統醫學在世界醫學上一直居於弱勢,只能居於輔助的地位。她多年來與臺灣養生休閒保健協會理事長周琮棠博士,共同致力於中西醫的整合醫學暨傳統醫學現代化的宣揚與推廣,包括輔助醫學、能量醫學、量子醫學、生物能醫學、自然醫學、同類療法、順勢療法等,就是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東西方的科學家是如何在現代與傳統醫學對話,並進行量化和精准的分析,並使中醫可以更普遍的成為全世界共同的醫療資產。

    全球抗疫熱潮 為中醫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記者問:
    往常理事長舉辦的醫學論壇大都是一年一度或兩次,今年似乎比往常更加密集的舉辦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的相關論壇,甚至二三個月就舉辦一次,上次已在7月26日成功召開,最近又將在9月27日擴大舉辦,今年為何會如此密集的召開論壇呢?
    張采明答:
    主要是今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爆發,截至今日已有約2720萬的人感染,將近89萬人喪生,經濟活動幾近停擺,各國蒙受巨大損失,很多企業甚至面臨破產,可說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最大危機,其破壞力不下於第三次大戰。而這一次中國大陸地區能順利的在短期內控制疫情,傳統中醫藥可說是發揮了巨大的功效,是中國抗疫的獨特武器。這使得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重新發掘傳統中醫的優點,正視傳統中醫的價值,也為中醫迎來了歷史的新機遇。而台灣得天獨厚的是,不但有西方主流醫學的根基,更是舉世少見的兼有中醫的傳統理論與實踐,所以在這波中西醫整合防疫治病的熱潮,台灣應該抓住機會,使自己成為中西醫整合防疫治病的領先者,並引領全球醫學新的方向和趨勢。
    而從每次我們舉辦的中西醫整合醫學論壇,幾乎都座無虛席和聽眾熱情的反應,都讓我們感受到民間這股重新認識傳統醫學的需求。台灣一般人雖然對中醫並不陌生,但對現代的科學家怎樣重新詮釋和應用傳統醫學,幾近是一無所知,目前我跟周琮棠主委所做的事就是把這幾個世紀來現代科學對傳統醫學的研究和再詮釋做普及化和平民化的努力。
    現代人很多只相信西醫,西醫目前是主流醫學,傳統醫學和所有的替代療法都只是輔助醫學,因為很多人覺得中醫講氣血太抽象,譬如甚麼叫氣虛血瘀,現代人覺得看不到摸不著,沒有量化,也無法重複檢驗,不像西方的解剖學看得到摸得到,而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的工作就是要用現代的科學語言來重新詮釋舊的醫學經典,並讓傳統醫學逐漸的標準化、系統化和科學化,使傳統醫學能夠納入現代醫學的體系,並造福更多的人。

    中醫抗疫 古有良方
    記者問:
    最近是有聽到中藥對治療新冠肺炎有很好的效果,但為何沒有見到媒體的大幅報導?似乎西方世界採納的也不多,大家都只有關注疫苗甚麼時候面世。
    張采明答:
    這就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其實中醫在對抗重大的傳染病有有長達數千年的有效經驗。今年4月8日武漢重新解封時,當時大家可能都覺得很奇怪,在全世界都還忙著抗疫的時候,怎麼中國大陸剛建好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要對新冠肺炎所有病患「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誰知不到一二個月,聽說很多醫院新冠病患已經清零,也因為沒有病患,雷神山醫院和很多方艙醫院都關門大吉。原來是中華民族在抗疫方面是真的有千年秘方和「千金方」。
    在人類數千年的歷史以來,像中世紀的歐洲的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都造成數千萬人的大死亡,但中國從西漢到清末,估計至少發生過321次重大流行瘟疫,但確不曾發生過一次瘟疫奪去數千萬人生命的悲劇,是因為中國的醫藥在長久的一次次的疫病襲擊,已累積下非常多有效的臨床經驗,並且集結成冊,供後人站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後人只要按圖索驥,就可以找到這些寶貴的醫方,並且進一步發展。中醫藥辨治傳染病,即所謂的瘟疫已有數千年,我國歷史文獻一直有對疫病的觀察和治療記載。如《説文解字》中解釋:“疫”,“民皆疾也。而《內經》所述瘟疫特性“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到孫思邈的《千金方》、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吳又可的 《溫疫論》、吳鞠通的《溫病條辨》等經典著作,算是很系統地用了當時的語言總結了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的理論和實踐。所以我們可以說中醫的發展保守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生命的延續,所以中華民族不曾發生幾乎滅族的疫病風險,大家可說是從老祖宗那邊得到很多的庇蔭。
    像這一次,中國大陸之所以那麼快的控制疫情,據說是來自目前大陸官方推薦的藥方清肺排毒湯的功效。而清肺排毒湯主要就是來自於東漢末年著名醫家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以麻杏石甘湯、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藿香正氣散等多種經典藥方劑組合而成的複方,且可適用於新冠肺炎的輕型、普通型、重型以及危重型各型患者。且據截至公元2020年4月12日0時統計,清肺排毒湯在在10個省市66個定點單位臨床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在收治患者1262例中,目前已有1253例治癒出院,佔99.28%。而在這1262例病例中,未發生輕症轉為重型、普通型轉為危重型的情況,可說阻斷了患者向危重的方向惡化。但最重要的還有醫保費用上的節省。原本大陸的國家醫保局預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15萬元,使用清肺排毒湯一個療程僅需100元人民幣,省了將近百分之九十幾的費用。顯現中醫在這場疫情中對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經濟和個人的健康已產生非常偉大的貢獻。

    台灣在新冠肺炎的中西醫整合醫治表現卓越

    記者問:
    那台灣就新冠肺炎在中醫的整合醫治上是否也有所突破?
    張采明答:
    台灣由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璋及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所領軍的中醫藥國家隊,主要是在今年的四月份由台灣的4家大型醫院如台北三總、台中榮總、部立彰化醫院、高雄長庚醫院所組成,相關治療經驗也彙整《新型冠狀病毒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已通過衛福部審核於6月1日公佈,並在6月10日發表最新成果:據三總中醫部主任黃怡嘉表示,相關的醫療團隊以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新冠肺炎病毒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作為治療的指引,由院內感染科、熱帶醫學科及中醫部合作建立「新冠肺炎中西醫共照模式」對院內所收治的11 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會診。
    該11名患者有危重、中、輕症,每個個案接受西醫治療的狀況都不同,自4、5月份加入中醫指引治療。發現患者服中藥後,不論住院多久,服中藥至連續三採陰解隔離天數約8天,且無藥物不良反應。簡直算是特效藥了。

    全球華人應共建中西醫整合抗疫的精準醫學平台
    記者問:
    那理事長覺得台灣在這場全球新冠肺炎的大考中有沒有甚麼競爭優勢,和可以幫助全世界的?
    張采明:
    台灣在這場全球新冠肺炎的大考中表現卓越,眾所皆知。我覺得台灣有些得天獨厚的地方,台灣在世界的醫療是排第三,目前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已著手探討中藥複方水煎劑「台灣清冠一號」的作用機轉,證實複方中的成分能與新冠病毒之棘蛋白結合,阻斷與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與「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 (ACE2)」的結合,讓病毒無法進入人體內大量複製。從而阻斷病毒感染,並抑制細胞激素風暴出現,還可中和病毒感染⼒,抑制肺泡巨噬細胞。有如類疫苗的效用。以科學研究來看,中藥複方很類似西藥的雞尾酒效應。
    而台灣向西方傳遞東方的傳統醫學有一個好處是,就中藥的作用機轉詮釋,他所使用的醫學語言與西方是比較無縫接軌的。也就是台灣比中國大陸更善於用現代醫學的語言來闡釋中藥的作用機轉,說服西方的時間可以大幅縮減。加上中藥大多是天然的動植物,對西方而言是算食品不是藥品,不需像藥品一樣要層層檢驗,應可更快的上市造福世人。
    但台灣的臨床案例實在太少,需要大陸龐大的數據庫和臨床經驗,這是需要兩岸合作的。而這次「台灣清冠一號」的研發,也一樣是依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的經典藥方組合而成的複方,所以台灣需要更謙卑地接受中醫數千年的醫療經驗和資產,並對其做積極的當代詮釋。台灣如能和大陸攜手合作建立「中西醫整合醫學抗疫的精準醫學平台」,那麼兩岸可以在這全球新冠疫情中異軍突起,攜手共同領導全球中西醫整合醫學的平台。站在聯合國華人友好協會的立場,這是華人之光也是華人之幸。

    記者問:
    所以你和周主委辦理一系列中西醫整合醫學論壇的最終目的是
    建立中西醫整合醫學共同抗疫的精準醫學平台?
    張采明答:
    是的,這就是我們要做的。我們不但要建立「新冠肺炎患者中西醫共治模式」,更要致力於透過中西醫整合突破現今所有西醫治療的瓶頸,不管是心腦血管、癌症、腦神經退化、過敏免疫風濕、愛滋病、代謝性及感染性疾病等各種難治之症,站在中華民族五千年豐厚傳統醫學資產上,我們相信只要台灣勇於承擔和承受祖先給我們的這些寶貴的醫學資產,台灣就有機會在這些疑難雜症的救治中攻城掠地,再度先馳得點,就像這次的疫情防治一樣。
    最後呼籲大家9月27日到台大的集思會議中心參加我們舉辦「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暨身心靈療癒論壇」,與我們共同探討本世紀華人中西醫整合醫學的理論和實務,並與我們齊力完成建立本世紀中西醫整合醫學平台的使命!

  • 台大生命科學系張副教授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17 07:06:45
    有 4,457 人按讚


    【ICU醫生陳志金】粉專剛剛突破80,000(八萬)人了!新朋友、舊朋友,想要多了解阿金的話,可以看看《天下雜誌》這篇專訪,我覺得寫得很完整、也很真實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點入《天下》原始文章,排版比較好讀,而且有圖片,如果看不到全文,以下是純文字。

    《從白目憤青變熱血醫師 阿金醫師: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
    文 陳潔 2018-12-24
    ~~
    人稱阿金醫師的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為了重症病人,15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平時更像溫暖的家人,反覆說明病情、錄音鼓勵患者。兩年前甚至投入推動「醫病共享決策」,陪家屬走過每個天人交戰的時刻,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

    兩年前,藝人邱凱偉(Darren)發燒到醫學中心急診,等太久不耐煩,遭回嗆「不能等就不要等阿!」因此公開抱怨醫師。為此,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發文整理6項「符合即可退掛」的症狀溫和開嗆,更以「歡迎自由分享!也可以放大掛在急診門口喔~」幽默作結。此文吸引8萬人按讚、1萬7千人分享,更因媒體大幅報導,讓他因此暴紅。

    12月中旬,這位網紅醫師的團隊,更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人稱「阿金醫師」的陳志金,若不是穿著醫師袍,真沒人看的出來,這位右臉眼下有塊暗紅印記、20年來始終如一的中分髮型,滿臉笑容、微胖身軀的男人,是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

    他的人、做的事,都不像傳統認知高高在上的醫師,更像是親切接地氣的大哥。他曾不厭煩地在半小時內,對陸續抵達的家屬重複3次病情;花上2、3個小時為家屬解釋病情;一通電話也能找到他,出院還會收到他的祝福訊息。

    陳志金主要負責腦中風及腦損傷病人,很常遇到病人長期昏迷,家屬面臨該選擇氣切或拔管的兩難。

    #該氣切或拔管?不再是醫師單方決定
    這也是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之後,多數人一生總會遇到一次的重大抉擇。氣切,代表長期照護、等待甦醒,代表昂貴醫療資源的持續投入;拔管,則是放手,讓生命回歸自然歷程。選擇沒有對錯,只怕後悔。不少家屬倉促做了決定,卻日後心生愧疚,甚至責怪醫師。

    這是陳志金長期在臨床上遇到的困難。自2016年3月,他帶著團隊與35個家庭開上2、3小時會議,先讓家屬填寫線上問卷,得以「客製化」評估需求,再以珍珠版、3D列印製成的等比例真人模型,詳細解說插管、氣切的位置,一來一往表達意見,一起面對氣切或拔管的天人交戰。

    62歲的柯先生因腦損傷昏迷,外甥小鄭(化名)就曾參與家庭會議,當時他與陳志金團隊對談近3小時。從一無所知到對氣切、拔管及癒後照顧瞭若指掌,尤其擬真模型讓說明更容易理解,才能做出決定。
    每一步都很艱難,但陳志金向病人強調,沒有對錯,「選擇了就是好決定。」

    今年一月初,小鄭及親人決定拔管,柯先生於兩個月前逝世。「我覺得陳醫師很為家屬想,以前醫生都是救活就好,但救活之後其實還是家屬要顧!」小鄭說。(編按:此處拔管與一般急救無效的拔管不同,而是針對病情穩定,可脫離呼吸器的病人,若將來病情惡化,不再重新插管。因此有些病人拔管後,仍可存活很久。)
    不再是醫生單方面下命令,而是與家屬共同決定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模式,消弭了醫生與病患家屬之間的資訊不對等,也幫助35個家庭在拔管、氣切中抉擇。這個試驗,是陳志金團隊得到「國家醫療品質獎」的關鍵。陳志金說,後續追蹤家屬意見,至今沒有人後悔當初的決策。

    #守在台南15年,一call他三分鐘就出現
    陳志金只有一個門診,每週一晚上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也沒有開不完的手術,這當然是加護病房醫師的特色。
    但陳志金有一點比別的醫生更拚,是他把生活給了醫院,因為擔心病人隨時出狀況,他十五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隨call隨到。

    「我訊息一送出給陳志金醫師,幾秒內電話一定響,我都跟同事說我的,我的!」與陳志金共事2年的高階護理師鄭巧玲說。陳志金長年住在醫院一條街外的地方,儘管另有值班醫生,但任何時候通知他,3分鐘,他必會出現。

    陳志金掏出醫師袍裡的A4紙,整齊折成4分之1。「不管去哪裡,什麼都沒有沒關係,這一定得帶!」內容是他10個重症病人資料,最新病情、交班注意事項,甚至該向誰討論病情,都名列其中。
    46歲的陳志金其實是馬來西亞人,持馬國護照,但領有中華民國永久居留證。1991年來台大醫學系就讀。27年過去,陳志金已是台灣女婿,有個護理師老婆與12歲的兒子。
    陳志金的大學同學兼摯友,是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書森。
    張書森說,陳志金經歷全民健保開辦、各種制度調整到今天,跟著台灣醫療制度一起成長。從低調保守的僑生,變成熟知台灣醫療、文化風情的「在地人」。
    畢業後,陳志金加入台大醫院胸腔內科。沒想到當上總醫師不久就遇上SARS,當時醫院全面關閉,只剩胸腔科及感染科醫師留守,陳志金也在其中。
    「今天跟學長一起看病人,明天學長就發燒被隔離,生命真的很無常,」陳志金回憶。
    對生命的感觸讓陳志金投入急重症領域,偶然到台南參觀有完善重症制度的奇美醫院,一看就愛上,自此扎根台南,晃眼已15年。

    #母親開刀前一天過世,讓他立志從醫
    陳志金選擇從醫,源自心中的疑問與憤慨。
    他老家在吉隆坡郊外一個小鎮萬撓,高二那年,陳志金母親因心臟瓣膜問題須動手術,但馬來西亞的公醫制度不像台灣就醫快速。手術排程整整等了2年,陳志金母親卻在開刀前一天過世。
    「我好想知道媽媽怎麼了,卻一直遇不到醫師,好不容易找到,醫師只給我一張紙,上面寫著兩個英文單字:Mitral Regurgitation(二尖瓣閉鎖不全)。」這是陳志金第一個認識的醫學名詞。
    17歲的他想知道哪裡出了錯,才沒能留住媽媽?因此立志從醫,希望找到母親離世的原因。

    直到當上醫生,陳志金才知道醫療有太多不確定,母親離開不是誰的疏失,他終於釋懷,卻也反思,「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告訴他們盡力就沒有遺憾跟內疚,」陳志金說。

    #對病患超級溫柔,也勇於開砲批判
    如今陳志金重視溝通,從寫文章、重複與家屬聯繫,到電話錄音鼓勵病人,能做的無一遺漏。
    奇美醫院加護病房的高階護理師沈美麗說,陳志金曾在半小時內,對陸續到來的家屬,重複說明病情三次;若家屬不能來,他就親自打電話。
    63歲的翁莉華十年前因肉毒桿菌中毒入院,康復後每年都會回醫院感謝陳志金。她激動地說陳志金是「活菩薩」,連她出院轉到養護中心,陳志金還用手機錄音為她加油,「這樣的醫師哪裡找?」
    但陳志金的溫和耐心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時間的漫長淬煉。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形容陳志金曾是個「白目」醫師,「醫院普遍保守,但阿金醫師就是會路見不平,別人不敢講的他都講,甚至得理不饒人。」
    林宏榮說陳志金個性也曾經嚴厲急躁,對同事要求嚴格,是人見人怕的「魔鬼教官」。曾有護理師因為太害怕看到陳志金,寧願躲在夜班也不願一起工作。

    直到林宏榮招攬他加入病人安全的討論團隊,再派他接受團隊資源管理、韌性力訓練營隊,陳志金慢慢懂得與人溝通,自謙從「機車行老闆」,蛻變成醫病溝通的傳教士。

    2005年起,為了讓更多人同理醫護人員、病人、家屬的立場,陳志金開始書寫。他從部落格寫到臉書粉絲專頁,醫病溝通、病人安全、非洲豬瘟什麼都能談,時而批判自嘲,更藏不住他的正義感,不時「開砲」。
    例如2015年,陳志金在部落格批評學名藥,沉痛指出「當一顆藥價不如一顆糖果,我們能期待廠商重視安全品質嗎?」
    他坦言當時接受《天下》採訪後,藥廠、健保署立刻關切施壓、要求下架文章。他笑說,「當你發現最近貼文變輕鬆,代表我被關心啦,避避風頭。」

    #醫院後援,推動醫病共享決策
    2016年,林宏榮擔任醫策會執行長時,將1980年代在美國流行的「醫病共享決策」引進台灣,將醫病溝通系統管理化,並納入醫院評鑑的項目。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曾旭民致力醫病共享決策的研究,他解釋,醫病共享決策是當重大疾病患者後續治療有「不同、沒有對錯」的選項時,醫師得透過輔具、教材與病人溝通,依本身經濟狀況、家庭等考量下,選擇最適當的治療。
    「醫病共享決策讓病人扛起責任做決定,當你參與決定時,若結果不好,也會願意負責,而非單純責怪醫師,因此能減少問題糾紛,」曾旭民說。
    看到理想終於有實踐的方向,陳志金接下林宏榮棒子,大力投入醫病共享決策。
    醫病共享決策普遍的做法,是病人先閱讀電子平台的問卷及影片等,下次看診以問卷問題與醫師有效溝通。但曾旭民研究發現宣導仍未到位,病人回家不會讀、醫師看診不習慣使用電子平台,仍維持過去口頭講解的習慣。
    陳志金的醫病共享決策,是直接把家屬找來,開1到3小時不等的家庭會議,像教課般帶病人討論,選擇A會怎樣、選擇B又該如何,確保家屬了解每個選項的利弊。
    「一般醫師說明嚴重病情,在門診2、30分鐘很常見,但像陳醫師花幾個小時,真的不多。他已經不像醫師,而像coaching(教練引導員)的角色!」曾旭民說。

    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兼臨床病理科主任李健逢說,一般醫師會將空檔拿來做研究寫期刊,陳志金卻將時間花在醫病溝通,更照顧病人。
    除了自己的信念,背後的支持也很重要。在奇美醫院,重症醫師平常沒有固定的門診壓力、得看5、60個病人,也不像外科醫師有一台台待排的手術。雖然突發狀況多,相對彈性時間也較多。
    「奇美醫院組織比較扁平,對醫師自由度也較高。有想做的事情,醫院通常不會阻止,」李健逢說。這些支持讓陳志金能更心無旁騖,與病人共同決定、一起承擔。(責任編輯:吳廷勻)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不知道可不可以抽換現在比較瘦的照片?^_^

    歡迎分享~

  • 台大生命科學系張副教授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1-17 07:06:45
    有 4,451 人按讚

    【ICU醫生陳志金】粉專剛剛突破80,000(八萬)人了!新朋友、舊朋友,想要多了解阿金的話,可以看看《天下雜誌》這篇專訪,我覺得寫得很完整、也很真實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點入《天下》原始文章,排版比較好讀,而且有圖片,如果看不到全文,以下是純文字。

    《從白目憤青變熱血醫師 阿金醫師: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
    文 陳潔 2018-12-24
    ~~
    人稱阿金醫師的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為了重症病人,15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平時更像溫暖的家人,反覆說明病情、錄音鼓勵患者。兩年前甚至投入推動「醫病共享決策」,陪家屬走過每個天人交戰的時刻,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

    兩年前,藝人邱凱偉(Darren)發燒到醫學中心急診,等太久不耐煩,遭回嗆「不能等就不要等阿!」因此公開抱怨醫師。為此,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發文整理6項「符合即可退掛」的症狀溫和開嗆,更以「歡迎自由分享!也可以放大掛在急診門口喔~」幽默作結。此文吸引8萬人按讚、1萬7千人分享,更因媒體大幅報導,讓他因此暴紅。

    12月中旬,這位網紅醫師的團隊,更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人稱「阿金醫師」的陳志金,若不是穿著醫師袍,真沒人看的出來,這位右臉眼下有塊暗紅印記、20年來始終如一的中分髮型,滿臉笑容、微胖身軀的男人,是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

    他的人、做的事,都不像傳統認知高高在上的醫師,更像是親切接地氣的大哥。他曾不厭煩地在半小時內,對陸續抵達的家屬重複3次病情;花上2、3個小時為家屬解釋病情;一通電話也能找到他,出院還會收到他的祝福訊息。

    陳志金主要負責腦中風及腦損傷病人,很常遇到病人長期昏迷,家屬面臨該選擇氣切或拔管的兩難。

    #該氣切或拔管?不再是醫師單方決定
    這也是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之後,多數人一生總會遇到一次的重大抉擇。氣切,代表長期照護、等待甦醒,代表昂貴醫療資源的持續投入;拔管,則是放手,讓生命回歸自然歷程。選擇沒有對錯,只怕後悔。不少家屬倉促做了決定,卻日後心生愧疚,甚至責怪醫師。

    這是陳志金長期在臨床上遇到的困難。自2016年3月,他帶著團隊與35個家庭開上2、3小時會議,先讓家屬填寫線上問卷,得以「客製化」評估需求,再以珍珠版、3D列印製成的等比例真人模型,詳細解說插管、氣切的位置,一來一往表達意見,一起面對氣切或拔管的天人交戰。

    62歲的柯先生因腦損傷昏迷,外甥小鄭(化名)就曾參與家庭會議,當時他與陳志金團隊對談近3小時。從一無所知到對氣切、拔管及癒後照顧瞭若指掌,尤其擬真模型讓說明更容易理解,才能做出決定。
    每一步都很艱難,但陳志金向病人強調,沒有對錯,「選擇了就是好決定。」

    今年一月初,小鄭及親人決定拔管,柯先生於兩個月前逝世。「我覺得陳醫師很為家屬想,以前醫生都是救活就好,但救活之後其實還是家屬要顧!」小鄭說。(編按:此處拔管與一般急救無效的拔管不同,而是針對病情穩定,可脫離呼吸器的病人,若將來病情惡化,不再重新插管。因此有些病人拔管後,仍可存活很久。)
    不再是醫生單方面下命令,而是與家屬共同決定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模式,消弭了醫生與病患家屬之間的資訊不對等,也幫助35個家庭在拔管、氣切中抉擇。這個試驗,是陳志金團隊得到「國家醫療品質獎」的關鍵。陳志金說,後續追蹤家屬意見,至今沒有人後悔當初的決策。

    #守在台南15年,一call他三分鐘就出現
    陳志金只有一個門診,每週一晚上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也沒有開不完的手術,這當然是加護病房醫師的特色。
    但陳志金有一點比別的醫生更拚,是他把生活給了醫院,因為擔心病人隨時出狀況,他十五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隨call隨到。

    「我訊息一送出給陳志金醫師,幾秒內電話一定響,我都跟同事說我的,我的!」與陳志金共事2年的高階護理師鄭巧玲說。陳志金長年住在醫院一條街外的地方,儘管另有值班醫生,但任何時候通知他,3分鐘,他必會出現。

    陳志金掏出醫師袍裡的A4紙,整齊折成4分之1。「不管去哪裡,什麼都沒有沒關係,這一定得帶!」內容是他10個重症病人資料,最新病情、交班注意事項,甚至該向誰討論病情,都名列其中。
    46歲的陳志金其實是馬來西亞人,持馬國護照,但領有中華民國永久居留證。1991年來台大醫學系就讀。27年過去,陳志金已是台灣女婿,有個護理師老婆與12歲的兒子。
    陳志金的大學同學兼摯友,是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書森。
    張書森說,陳志金經歷全民健保開辦、各種制度調整到今天,跟著台灣醫療制度一起成長。從低調保守的僑生,變成熟知台灣醫療、文化風情的「在地人」。
    畢業後,陳志金加入台大醫院胸腔內科。沒想到當上總醫師不久就遇上SARS,當時醫院全面關閉,只剩胸腔科及感染科醫師留守,陳志金也在其中。
    「今天跟學長一起看病人,明天學長就發燒被隔離,生命真的很無常,」陳志金回憶。
    對生命的感觸讓陳志金投入急重症領域,偶然到台南參觀有完善重症制度的奇美醫院,一看就愛上,自此扎根台南,晃眼已15年。

    #母親開刀前一天過世,讓他立志從醫
    陳志金選擇從醫,源自心中的疑問與憤慨。
    他老家在吉隆坡郊外一個小鎮萬撓,高二那年,陳志金母親因心臟瓣膜問題須動手術,但馬來西亞的公醫制度不像台灣就醫快速。手術排程整整等了2年,陳志金母親卻在開刀前一天過世。
    「我好想知道媽媽怎麼了,卻一直遇不到醫師,好不容易找到,醫師只給我一張紙,上面寫著兩個英文單字:Mitral Regurgitation(二尖瓣閉鎖不全)。」這是陳志金第一個認識的醫學名詞。
    17歲的他想知道哪裡出了錯,才沒能留住媽媽?因此立志從醫,希望找到母親離世的原因。

    直到當上醫生,陳志金才知道醫療有太多不確定,母親離開不是誰的疏失,他終於釋懷,卻也反思,「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告訴他們盡力就沒有遺憾跟內疚,」陳志金說。

    #對病患超級溫柔,也勇於開砲批判
    如今陳志金重視溝通,從寫文章、重複與家屬聯繫,到電話錄音鼓勵病人,能做的無一遺漏。
    奇美醫院加護病房的高階護理師沈美麗說,陳志金曾在半小時內,對陸續到來的家屬,重複說明病情三次;若家屬不能來,他就親自打電話。
    63歲的翁莉華十年前因肉毒桿菌中毒入院,康復後每年都會回醫院感謝陳志金。她激動地說陳志金是「活菩薩」,連她出院轉到養護中心,陳志金還用手機錄音為她加油,「這樣的醫師哪裡找?」
    但陳志金的溫和耐心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時間的漫長淬煉。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形容陳志金曾是個「白目」醫師,「醫院普遍保守,但阿金醫師就是會路見不平,別人不敢講的他都講,甚至得理不饒人。」
    林宏榮說陳志金個性也曾經嚴厲急躁,對同事要求嚴格,是人見人怕的「魔鬼教官」。曾有護理師因為太害怕看到陳志金,寧願躲在夜班也不願一起工作。

    直到林宏榮招攬他加入病人安全的討論團隊,再派他接受團隊資源管理、韌性力訓練營隊,陳志金慢慢懂得與人溝通,自謙從「機車行老闆」,蛻變成醫病溝通的傳教士。

    2005年起,為了讓更多人同理醫護人員、病人、家屬的立場,陳志金開始書寫。他從部落格寫到臉書粉絲專頁,醫病溝通、病人安全、非洲豬瘟什麼都能談,時而批判自嘲,更藏不住他的正義感,不時「開砲」。
    例如2015年,陳志金在部落格批評學名藥,沉痛指出「當一顆藥價不如一顆糖果,我們能期待廠商重視安全品質嗎?」
    他坦言當時接受《天下》採訪後,藥廠、健保署立刻關切施壓、要求下架文章。他笑說,「當你發現最近貼文變輕鬆,代表我被關心啦,避避風頭。」

    #醫院後援,推動醫病共享決策
    2016年,林宏榮擔任醫策會執行長時,將1980年代在美國流行的「醫病共享決策」引進台灣,將醫病溝通系統管理化,並納入醫院評鑑的項目。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曾旭民致力醫病共享決策的研究,他解釋,醫病共享決策是當重大疾病患者後續治療有「不同、沒有對錯」的選項時,醫師得透過輔具、教材與病人溝通,依本身經濟狀況、家庭等考量下,選擇最適當的治療。
    「醫病共享決策讓病人扛起責任做決定,當你參與決定時,若結果不好,也會願意負責,而非單純責怪醫師,因此能減少問題糾紛,」曾旭民說。
    看到理想終於有實踐的方向,陳志金接下林宏榮棒子,大力投入醫病共享決策。
    醫病共享決策普遍的做法,是病人先閱讀電子平台的問卷及影片等,下次看診以問卷問題與醫師有效溝通。但曾旭民研究發現宣導仍未到位,病人回家不會讀、醫師看診不習慣使用電子平台,仍維持過去口頭講解的習慣。
    陳志金的醫病共享決策,是直接把家屬找來,開1到3小時不等的家庭會議,像教課般帶病人討論,選擇A會怎樣、選擇B又該如何,確保家屬了解每個選項的利弊。
    「一般醫師說明嚴重病情,在門診2、30分鐘很常見,但像陳醫師花幾個小時,真的不多。他已經不像醫師,而像coaching(教練引導員)的角色!」曾旭民說。

    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兼臨床病理科主任李健逢說,一般醫師會將空檔拿來做研究寫期刊,陳志金卻將時間花在醫病溝通,更照顧病人。
    除了自己的信念,背後的支持也很重要。在奇美醫院,重症醫師平常沒有固定的門診壓力、得看5、60個病人,也不像外科醫師有一台台待排的手術。雖然突發狀況多,相對彈性時間也較多。
    「奇美醫院組織比較扁平,對醫師自由度也較高。有想做的事情,醫院通常不會阻止,」李健逢說。這些支持讓陳志金能更心無旁騖,與病人共同決定、一起承擔。(責任編輯:吳廷勻)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不知道可不可以抽換現在比較瘦的照片?^_^

    歡迎分享~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