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減脂 蛋白質應該吃多少?
🔥收藏起來🔥
根據國際蛋白質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Protein Board, iPB)指出,對於不同族群與需求的個體來說,蛋白質建議攝取量不同。
📍最低蛋白質攝取 RDA建議 0.8-0.85g/kg BW 適用於坐式生活(久坐不運動)的人。
...
#增肌減脂 蛋白質應該吃多少?
🔥收藏起來🔥
根據國際蛋白質研究組織(International Protein Board, iPB)指出,對於不同族群與需求的個體來說,蛋白質建議攝取量不同。
📍最低蛋白質攝取 RDA建議 0.8-0.85g/kg BW 適用於坐式生活(久坐不運動)的人。
📍對於一般健康成年人來說會建議攝取在1g/kg BW以上。
📍對於有運動習慣或喜歡健身者,建議攝取惠更高1.4-1.8g/kg BW。
📍對於減重者,建議攝取1.4-1.6g/kg BW。建議蛋白質攝取量不要超過每日熱量的35%並且搭配阻力訓練。
📍對於高齡族群者,為降低身體蛋白質(例如肌肉)流失,iPB建議攝取也頗高,範圍落在1.4-1.75g/kg BW。
📍對於極為要求肌肉生長、進階運動員,則是建議攝取1.8-2.2g/kg BW。
實際上應如何計算?歡迎參考第二張圖片(小儒90公斤,若他是進階運動員想要增肌,可以攝取多少的每日蛋白質量?
看到這邊,你今天蛋白質吃夠了嗎?
#立刻標記蛋白質可能吃太少的夥伴💪
#protein #nutrition
——————————————————
#醫適能 近期研習培訓資訊 (貼文附圖)
研習報名連結請見自介欄位 (link in bio)
若有其他問題,歡迎私訊詢問😊
——————————————————
⭐️國際四大體適能證照總覽班 (COFHP)
📍9/26 (台北/新北) |*可遠距參加
🏅️課程特色:
「進入體適能產業的第一門必修課」:學習剖析四大證照的關鍵差異、建立體適能核心知識架構。不只學習產業面,同時學習基礎知識,非常適合想了解體適能產業的運動愛好者,以及想轉職當教練的大家。
🏅️講師專長:
為前美國運動委員會官方認證講師,具有豐富證照背景,包含ACSM-CPT(美國官方NCCA認可)、NSCA-CSCS 肌力體能訓練專家(自學原文考取)、ACE-CMES 醫療運動專家(自學原文考取)、以及NASM-CES(非線上)。
——————————————————
⭐️懷孕及產後訓練專家 (PPES)
📍11/6-11/7 (台北/新北) |*可遠距參加
🏅️課程特色:
「實證醫學醫師也認同的一門研習課」。從科學化思考角度切入,深入探討ACOG孕期運動指引,學習懷孕及產後訓練的核心知識、並破解常見訓練迷思,帶給客戶真正安全、有效的訓練。適合所有想了解孕產的學員 (不限教練或醫療人員)
🏅️講師專長:
具有豐富訓練孕產客戶經驗,本身育有二女,且過去授課課堂中多位婦產科(及其他科別)醫師、多位物理治療師,以及來自各個背景的醫療人員熱烈參與。
——————————————————
⭐️特殊族群訓練專家 (SPES)
📍10/16-10/17 (台北/線上*) |*可遠距參加
🏅️課程特色:
「醫適能培訓機構的核心必修招牌課程」。學習如何將ACSM最新指引學以致用,並全面了解超過15種的特殊族群訓練原則。最重要的是如何降低並且有效管理訓練風險。適合所有想了解特殊族群訓練的學員 (不限教練或醫療人員)
🏅️講師專長:
具有豐富特殊族群訓練經驗,為醫適能機構創辦人,有豐富與醫療端(醫師、診所)轉介合作經驗,並參與翻譯多本運動科學、特殊族群訓練相關書籍(如,NSCA最新證照教科書CPSS,以及Back Exericse等)。醫適能已與美國CETI(癌症訓練機構)、FAI(功能性高齡訓練專家)建立合作教育授權關係超過3年。
——————————————————
🌟美國CETI 癌症體適能訓練專家 (CETI-CES)
📍9/17-9/19, 10/1-10/2 (線上, 5天)
🏅️課程特色:
美國投入癌症體適能訓練歷史最悠久、最具權威性的機構。創辦人Andrea親自授課,並由國內知名醫師負責專業翻譯,為2020-2021年唯一場線上專業研習。課程可保留7天反覆觀看,且有豐富線上學習資源與取得認證機會,機會難得。
——————————————————
🌟美國FAI 功能性高齡訓練專家 (FAI-FAS)
📍10/4-10/7 (線上, 4天)
🏅️課程特色:
美國投入高齡/銀髮族體適能訓練歷史最悠久、最具權威性的機構。共同創辦人Cody博士親自授課,並由國內知名醫師負責專業翻譯,亦為2020-2021年唯一場線上專業研習。課程可保留7天反覆觀看,且有豐富線上學習資源與取得認證機會,機會難得!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記得按❤️
➤分享到限時動態標記我 @chiru.tsai
➤歡迎留言標記你的健身夥伴
➤追蹤醫適能創辦人 @chiru.tsai 學習更多知識
——————————————————
筆者 @chiru.tsai 為醫適能特殊族群訓練機構 @medex.asia 創辦人、前美國官方ACE認證教官,美國運動委員會NCCA認證「醫療運動專家」(ACE-CMES)、台大醫學院學士畢業國家高考醫檢師合格。證照與專業訓練NSCA-CSCS, ACSM-CPT(美國)、EXOS(美國)等。
台大物理治療課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妹妹的時候,我欣喜若狂。有愛家的工程師、兩個體健的兒子、有房子有車子,再得到一個女兒,我認為自己的人生已經圓滿,原來一切才剛開始。
四個月的時候發現她全面性遲緩、全身肌肉張力不足,我們跑遍了基隆、台北各大醫院想找出原因和解決的方法,十個月,開始了漫漫長路的早療,直到她上國小,復健沒有停過。
2歲做第一次發展評估,治療師建議我們讓孩子去上幼稚園,被拒絕好多次,園長不是要我們把孩子送特教,就是要我們讓孩子大一點再上學,那一刻我才發現,原來孩子被拒絕,讓媽媽這樣的慌張和無助。
2歲的時候說話沒有人聽得懂,領了中度語言障礙手冊。每個禮拜到台北長庚去上語言治療課四年,專業的治療師發現她有重度的遠視和中耳積水,戴上了厚厚的遠視眼鏡、每年寒假開刀做中耳通氣管置放手術,原來一個孩子要看清楚、要聽清楚,竟然不是理所當然。
到台大照了腦部斷層,發現她的腦部灰質過少,醫生宣告她一輩子是學習障礙。我才知道,原來不管怎樣努力,都沒辦法對抗上天給她的特別,我無法改變她腦部的結構。
4歲的時候因為肌肉張力不足,只能走3步就跌倒,沒辦法跑跳,領了中度肢體障礙手冊。帶她每個禮拜到台北去上體操課訓練肌耐力和協調,7歲的時候參加了全國的體操比賽,雖然成績是全場的最後一名,但是她完成所有的動作,那一刻我淚流不止,我只希望她能夠走穩一點、走遠一點,沒想到教練給這個沒有分數的孩子一個上台的機會。
6歲的時候做了上國小前的智力測驗,這個孩子不會仿寫、看不懂任何字、連名字都不會寫,做測驗時完全看不懂題目,拿到了中度智能障礙手冊。
七年不間斷的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開刀、復健、體操....幾乎塞滿我的生活,每天下班追趕著上治療課的時間。上國小時她走路跑跳都沒有問題、可以正常溝通,除了偶爾尿褲子,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不錯,我想,除了無法識字寫字,其他的能力應該都足以應付國小的課程。
入學三個月,才發現她沒有上過體育課,因為有中度手冊,老師以為她體弱又肢障,沒有觀察到她的行動自如可以跑跳翻跟斗,每次上體育課就只能坐在旁邊,不會被球打到的角落。那時我才發現,原來我整整七年早療的努力,抵不過一張身心障礙手冊,被剝奪受教權,不需要詢問和溝通,竟然是這樣粗暴。
我不是沒有努力,而是用盡所有氣力,只想讓這個孩子接受最基本的教育。
一下子我所有的努力崩解,撐了七年的韌性秒速斷裂,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而努力,陷入嚴重的憂鬱,好多次都很想帶她離開人世,如果我們都離開,是不是就不需要這麼辛苦、不需要接受歧視和剝奪?
沒有親身走過這個歷程,沒辦法體會一個特殊孩子要好好在教室上課前,需要多少努力,沒辦法想像原來只是沒辦法跟其他孩子一起上課,就可以讓一個媽媽痛苦萬分,當力氣用盡時想要走上絕路。
我從一個所有評鑑都特優的組長,成了一個特殊孩子的媽媽,嘗盡人情冷暖。從那時開始我封閉自己,把所有時間留給孩子和家人,不再參加任何的聚會和出遊,每天早上7:30踏進教室後,除了上廁所以外,直到下班,沒有離開過教室。
每一次只要有狀況發生,就會有人批評我的人際關係差,其實我是沒有人際關係,弄不懂哪一次是真心?分不清對著我套話的人,背後議論什麼。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公事幾乎跟任何人沒有互動。
聽過我的聲音就能知道,極其沙啞低沉,在妹妹入學前,我從來沒有演講過,但是我很想讓更多老師知道特殊的孩子要經歷很多的辛苦才能來到我們的面前,也想提醒更多的老師去注意孩子的狀況、尊重孩子的受教權。
我想的是能不能不需要跟我一樣生一個特別的孩子來親身經歷,就能讓更多人設身處地的了解孩子們的需要和辛苦?
我用特殊孩子媽媽的角色分享前半段:「我們都設身處地想想,如果班上那個特殊的孩子是我們自己的孩子,會不會想出更多的辦法來幫助他呢?用更多的方法來讓他融入課程?在孩子孤單的時候,替他身邊找個朋友?」
每個父母都期許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我只期待在我有生之年,妹妹能看得懂我寫給她的情書,有些家長只希望孩子能好好呼吸、好好走路,可是很多時候,沒有機會選擇。
我用在高年級20幾年的教學經驗分享後半段,想要提供老師們一些班級經營和帶特殊生的方法,希望能和老師們一起想想辦法來幫助這些無助的孩子和家長。我們在對待孩子的時候,都能緩一下,不要因為一時的氣憤不小心傷了孩子,我也希望在校園中遇到任意對待孩子的老師,我們都能鼓起勇氣去維護孩子的權益。
在學校的每一場結束前,我都鞠躬拜託現場的老師,我也想要懇求線上所有的老師:「如果在您的教學生涯中遇到我家妹妹,遇到跟她一樣慢的孩子,能不能拜託您們,都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在他們困難的時候替他們想想辦法,好不好?謝謝您們。」
我不能改變她的障礙,但是我努力改變對待這些孩子的方式和求學的環境。
曾經有很多怨懟,現在我感謝上天給我一個善良單純的孩子,12年,讓我得到很多寶貴的經歷、了解很多孩子和家長的需要和困難,接受特教服務,才知道資源班老師的辛苦和資源的不足。慶幸自己有這麼多的能力和資源可以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也慶幸當年在最痛苦的時候沒有往下跳下去,才能看到妹妹現在這麼多的進步和美好。
Photo by 電競說書人Vocal
台大物理治療課程 在 湯士萱物理治療師 Suzanne Tang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Let's Move !
原本對於遠距教學,抱持懷疑甚至有點排斥的態度。
直到今年六月開始,在不得已之下,開始研究如何打造高品質的線上課程。
花了許多心思研究各種設備。
如何設置攝影機、如何調角度,可以讓學生看得最清楚?
如何架設棚燈,可以讓光線看起來最舒服?
嘗試了各種款式、不同訊號傳送方式、各家廠牌的麥克風,希望頭轉向時,仍可以清楚收音;且希望連呼吸聲都可以讓學生聽得清楚。
希望學生透過遠距,也可以輕鬆地學習,持續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維持健康。
與團隊、家人做了許多測試,及多次調整後,終於推出了線上課程服務 – Suzanne’s Online Movement Classroom。
非常感謝疫情期間,仍有機會透過遠距教學,帶領台大物理治療系的同學們一起體驗 GYROKINESIS® 的美好。學生們對於遠距運動教學、小組討論的正面回饋,也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也非常謝謝遠見天下文化 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的邀請,合作舉行線上 GYROKINESIS® 運動團體課程。
實際執行線上一對一、團體課程教學一個多月,我十分驚訝於遠距教學的成效,
眼睛可以觀察到的動作細節,比想像中的多很多;甚至連團體班,提供一些個別指導也不是問題。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學生們的反應也都非常好,從六月開始,只要是上過線上課程的學生們都仍持續上課中,#50+學院 也已經開放報名下一期的課程了。
學生提到:「我發現在家上課好方便,都不用出門」,許多外縣市的學生們也都表示希望未來可以繼續透過線上課程,持續一起運動。
更令我意外的是,原以為50歲以上的客群,可能對於線上課程的接受度不高,沒想到我的學生一半以上都是完全看不出年紀的姊姊們!很高興我當初鼓起勇氣嘗試,深入研究了線上教學,讓自己的舒適圈又擴大了一點,也很高興藉著這次機會,認識了許多新同學!希望可以與你們持續地一起運動!
目前一週有三堂 #線上團體運動班,
每週五、六下午、晚上開放預約 #線上一對一課程,歡迎大家預約。
線上課程於疫情結束後,也會視情況持續進行。
線上課程內容與報名方式:
線上課程詳情與報名方式:
■ 【W3 10:00 -11:00: GYROKINESIS®】 (7/21-8/11)
■ 【W5 10:00 -11:00 :GYROKINESIS®】 (7/23-8/13)
👉 50+ 學院:https://www.fiftyplus.com.tw/activity/794
■【W3 19:30-20:00 聰明動身體】 - 每週主題不同,包含 #GYROKINESIS®、 #Pilates 、#動作控制、#協調訓練等 (7/7-7/28)(已額滿,歡迎填寫候補表單)
■ 【W5、W6 下午、晚上,一對一課程】
👉康卓健康官網: https://optcontrol.wixsite.com/optcontrol/sign-up
湯士萱 #Professional -
Blog: http://suzannettw.pixnet.net/blog
IG: suzannetang.physio https://www.instagram.com/suzannetang.physio/
#SuzanneTang 湯士萱
#MoveWithSuzanne #LearnWithSuzanne
#動作健康 #表現卓越
#遠距教學 #線上教學 #防疫 #健康 #運動
台大物理治療課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科學實證的運動刮痧怎麼自己來?
我第一次刮痧,刮耳朵,被發現我情緒壓抑很大;刮脊椎,回去後原本十分抑鬱的心情竟然舒緩;第二次刮痧,改善了胸椎活動度,同樣也感覺身心開朗~刮痧真的是十分有趣的學問!
以前覺得這只是民俗療法,卻在我認識物理治療師卉君後完全改觀,因為他實踐了用科學來解釋刮痧。他本身正在攻讀台大物理治療博士,論文也與刮痧實踐有關,同時身為成大物理治療系兼任講師,他的學術背景值得信賴。
許多專業運動員都會找她刮痧,
我的刮痧,也都是找她幫我處理的~
\
刮痧要怎麼科學化解釋呢?科研指出:
刮痧後,可以提升四倍血液循環促進修復;
啟動免疫系統強化免疫功能;
產生HO-1具陣痛與抗發炎效果;
而運動刮痧不強調一定要出痧,甚至全家大小都可以刮~
卉君治療師花了很多時間,開發了線上課,讓大家在家都可以學習安全與科學化刮痧,我十分推薦大家上課,因為我有不少學生,去找卉君團隊 MGA 筋鑑康刮痧與運動訓練 刮痧後,許多積勞成疾的毛病都好了!
\
筋肉媽媽粉絲有專屬的折扣碼喔~
卉君治療師的線上刮痧課,可以幫助改善落枕、睡不好、肩頸痠痛、耳鳴頭痛、圓肩駝背,也會解析刮痧禁忌、刮痧秘訣、刮痧後的照顧撇步給大家;課程很科學,所以也會教大家怎麼分析痧種~真的十分實用~
『刮除現代文明病~5招運動刮痧舒緩小撇步』
線上課程連結:
👉 https://pse.is/3hlptn
🈹️折 扣碼strongwomen
#53折優惠 #刮除肩頸痠痛 #課程附器具 #祖傳三代刮痧 #科學刮痧 #自刮放鬆 #刮痧守護家人
MGA 線上客服:
👉m.me/MyofascialGuasha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