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ver know why things happen, but when you go through it, you will understand everything is perfectly arranged.
•
為了趕上NTU課程截止Deadline毅然決然就來北方了,兩週順...
You never know why things happen, but when you go through it, you will understand everything is perfectly arranged.
•
為了趕上NTU課程截止Deadline毅然決然就來北方了,兩週順利找到落腳處、拿到幾個offer、考了挑戰極限的試然後就去報到了,什麼春假都是浮雲,還陪著辛苦的男友病好病滿一週,但拉遠看,其實蠻幸運的。
體會臺北居靠北不易的百態,這之間看Super Show7超療癒外🤣好友們與男友家都爭相豢養我真的感動的淚流滿面QQ
但這篇不4感謝文(跳一下)
最後我選了現在這個抬頭跟醫學相關聽起來超威的工作,一報到就連續著光怪陸離。
這工的面試過程實在是很離奇,一是這是我唯一對專業沒有把握也沒有寫完考卷的interview,而且在場7個候選人感覺超強鍵盤啪啪啪沒停過,衷心祝他們幸福;就我提一袋書剛從學校跑出來,過敏性鼻炎爆炸發作,頭暈眼花一心只想趕快去找男友求救🆘面完連地洞都不找了,頭也不回的吸著鼻涕往高院狂奔(也沒有,腳受傷的我4坐捷運)一路上還打電話跟老友後悔自己到底為何還要來這折磨自己~~~
結果週末就接到希望我能二次面試的信(????)因為太荒唐了,所以我去了(?)還開玩笑跟男友說如果真拿到了只能說4長太可愛了吧我真的不明白,一樣背了一袋書跟筆電,進了氣派的會議室與一排五個醫生提問對打,這回瀟灑出來就跑回台大唸書📚下午才吃飽飯就收到醫生誠懇通知錄取的語音信箱留言(登愣)
內心依舊非常不明白啊!!!難道這真的是傳說中的靠臉吃飯嗎(欸)
考慮再三後終究4選擇了這神奇所在,雖然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壞不過至少都戰戰兢兢馬馬虎虎(?)的過了兩天,雖然阿姨都以少女姿態對醫生然後以晚娘(?)口氣迴向小女子。
但我不管,我明天只好少女的現身辦公、在空檔讀書,下班一到就屁股拍拍飄走。
希望遇見的人人都能帶腦是我最大的渴求了。
Hope karma treat us better.
•
(圖為某日在學校使用竊盜了一輛車然後不慎繞了一圈大安森林公園才找到法圖QQ 一日運動量莫名充足✔️)
#20180410 #Taipei #Newstart #workhardplayhard #murmur
台大森林療癒課程 在 森林療癒:從一座森林找到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大實驗林2021上半年森林療癒講堂,還不手刀報名~
~~~~~~~~~~~~~~~~~~~~~~~~~~~~~~~~~~
如您對您的身體健康及生活環境有所關心者,千萬別錯過「森林療癒講堂」~健康系列講座,於110年1月25日開始報名囉!
第一梯110年2月24日森林不可思議的療癒力、找出自己生命樹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61bf5ffbbb4e1d0c8
第二梯110年3月24日國人常見身心疾病與處款、天然的香水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61c66004d18bdaf54
第三梯110年4月23日推您一把、健走杖運動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61c66004d5b715e5d
第四梯110年5月19日這邊亮!那邊亮!看螢蟲、森林五感體驗課程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61c66004d7ba47323
第五梯110年6月23日雲端上的行腳、所有人都適合上山嗎?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61c66004d8fee6119
第六梯110年7月21日體適能與健康促進、飲食與營養
https://www.beclass.com/rid=24461c66004dbdd86b95
台大森林療癒課程 在 森林療癒:從一座森林找到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森林療癒課程已在台大生根~
台大森林療癒課程 在 森林療癒:從一座森林找到健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怎麼規劃療癒森林?
上原巖(2013)教授認為森林療癒的效益主要取決於四個要素:森林環境、森林活動、參與者身心狀態以及活動與目標的一致性。其中森林環境包含了林木樹種、樹齡、樹高、直徑、樹冠幅、林分密度、保育狀況、地形、氣候以及季節性等等。為了有效達到森林療癒效益,森林環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影響因子。 瑞典在一份大規模林分調查研究也指出樹齡、森林稀疏程度(密度)與樹高會影響森林對人體生心理的恢復效果(Stoltz, et al., 2016)。
從環境偏好角度來看,Daniel(2006)及Edwards等人(2012)調查了疏伐管理與森林美學對使用者的關聯性,結果指出遊客喜歡有管理的森林。Saito et al.(2019)研究森林管理對於生理效益的影響,結果顯示森林管理後使得林分密度降低,林下光線增加不僅能提高能見度,並且有管理的森林具有較佳的心理壓力恢復效果。此外,在生理方面,有管理的森林之心跳及唾液皮質醇濃度方面較無管理的森林低,顯示有管理的森林較讓人放鬆且壓力較小。這樣的想法開啟了林業經營的一個新的想像,我們可以從健康價值為導向來經營林分。
然後我們就又做了台灣沒人做過的研究。
我們在控制環境因子狀態下發現,在生理上,柳杉純林(包含高、中、低密度)能顯著降低心跳次數,而中密度柳杉林(3m x 3m)顯著優於對照組。在情緒狀態方面,高、中、低密度林分在困惑、疲勞、憤怒、緊張以及沮喪構面上皆有顯著降低。
哈佛老師覺得這研究很神奇,同一樹種相同樹齡相鄰地區,除了密度之外幾乎控制所有環境因子,放眼全世界這研究應該只有台大實驗林能做。
#備克漢模式
#波士頓小日子
#森林療癒師認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