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授權軟體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授權軟體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授權軟體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授權軟體產品中有1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蕭彤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青少女戴著耳機邊看邊聽邊巧笑倩兮~ 若不是因為我就在旁邊 我會以為螢幕裡的是EXO伯賢😶 絕不會相信她正在看老師上課😱 而影片中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治講得如此生動的 是我最近開始讓兩個孩子嘗試上的 #升學王3.0 數位學習的公民課老師 🎉我爭取到粉絲優惠專案+七天試讀(請看完全文) ➡️彤主播專屬團購...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有話好說 PTSTal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高端 #疫苗 #EUA #英國 #解封 #聯亞 #混打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 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

  • 台大授權軟體 在 蕭彤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3 08:02:12
    有 2,347 人按讚

    青少女戴著耳機邊看邊聽邊巧笑倩兮~
    若不是因為我就在旁邊
    我會以為螢幕裡的是EXO伯賢😶
    絕不會相信她正在看老師上課😱
    而影片中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治講得如此生動的
    是我最近開始讓兩個孩子嘗試上的
    #升學王3.0 數位學習的公民課老師
    🎉我爭取到粉絲優惠專案+七天試讀(請看完全文)
    ➡️彤主播專屬團購賣場:一次付清及分24期
    ✅國高中升學王🔜http://bit.ly/國高中升學王3年團購賣場
    ✅小學王🔜http://bit.ly/小學王3年團購賣場

    🔺孩子正值升學階段的家長:👏🏻
    ▪️你的孩子有 #補習 嗎?
    ▪️心疼孩子奔波在各補習班間嗎?
    ▪️到底有沒有更好的學習方法?
    ▪️ #108課綱 #學習歷程檔案要怎麼做?

    我多年前就聽過 #三貝德數位學習平台
    一個朋友跟我說這套教材很好
    幫助他跟他同事的孩子很多~
    不過當時美寶唸小學還沒什麼成績煩惱
    也還沒補習 所以沒特別留意這東西

    九月份我幫他們主持升學王3.0上市記者會
    😱看到讓我很驚訝的數字:
    ‼️109學測升學王跟集團亞洲教育平台的學員
    ‼️五選四 #拿到60級分滿級分竟然有1427人!

    ⭐️事實上他們一直都『惦惦吃三碗公』:
    2016的媒體報導⬇️當年度他們有:
    ‼️四位學員是學測榜首!五位考上台大醫科!
    ‼️在全台503所高中升學率等同排名第6
    🔗附上報導連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823000247-260206?chdtv

    ⭐️以今年來看:所有滿級分學生
    #每七位就有一人來自三貝德教育集團
    而且絕大部分不在台北!
    這代表補助教學資源較不足的地區
    孩子學習成果其實不見得會有落差!
    🔺因為這就是數位時代!只要軟硬體做得好,在家學習的效率其實是可以大大提升:
    ▪️軟體:要有豐富的課程內容及授課老師
    ▪️硬體:雲端互動教學及線上發問等架構要成熟
    可節省孩子奔波於學校-補習班-家裡的時間
    當然也能 #存下更多體力與精神
    #把這些珍貴時間花在學習或休息上

    三貝德在台灣深耕近二十年
    除了網羅各名師教學(例如大家熟知的歷史老師呂捷)
    也一直努力update線上教學系統 包含:
    🔜各科精選進階題庫/線上輔導/雲端管家/自訂學習計畫...
    🔜最新3.0高中版甚至 #納入108課綱最新的學習歷程檔案
    確實是目前市面上其他類似系統做不到的👏🏻
    ⭐️實際使用下來發現:
    他們線上教學做得真的非常到位!
    很多補習班都有『影音補課』的選擇
    但就是把老師上課過程錄下來回放給孩子看
    三貝德的線上教學完全不是這樣:
    🔜老師清楚知道他授課的對象是「在電腦前的學生」
    所以講課+搭配線上各式檔案及圖解等方式
    都比課堂內上課來得更豐富!

    ⭐️幾個很厲害的點包括:
    1⃣️依照課本分段選擇章節並設置截點:
    一段影像頂多十來分鐘、還可自動調整速度,孩子就不會上課上到恍神,也適度保護眼睛。
    2⃣️有問題可立刻截圖並線上發問:老師會在1hr或24hr內回覆解惑
    3⃣️題型真的非常豐富!難怪號稱百萬題庫:
    🔜除了每個小單元都有練習題
    可在上完課後立刻練習加深記憶
    🔜整個章節的測驗題庫更是豐富
    甚至還可自己選擇難易度並過濾已寫題目,由大數據『量身定做』這回合孩子想要的練習度
    4⃣️每一題都有詳細解答:
    ‼️我一直認為 #檢討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來,考卷改出來的分數不重要,重要的是知不知道錯在哪裡?是否已釐清觀念?
    學校及補習班速度有時過快、學生又太多,沒辦法一一詳細檢討,這是很可惜也沒效率的。
    🔺升學王測驗每一題都有解答過程
    有些科目(例如數學)甚至會搭配影片解題,這真的蠻厲害的!👏🏻
    5⃣️配合108課綱補充大量素養內容
    6⃣️國高中版直接導入雲端管家:
    除了🉑️自訂學習計畫,令家長非常頭大的學習歷程,也可以透過這套軟體打造並掌握進度。

    除了國高中版的 #升學王 小學版也有 #小學王
    跟國高中一樣照年級照科目規劃課程
    而且還針對南一/康軒/翰林不同版本
    都有各自的內容(真的超級到位)教材內容豐富生動 把學習變得是件有趣的事🥳
    而且真的是 #將素養學習往下紮根
    從小學就開始試著給他們各式各樣的內容

    瓜瓜5y4m 求知學習慾望正處於大爆棚😂
    我讓他試上小學王課程 他上得津津有味
    才兩段短短6-9分鐘的教學影片
    已經讓他對長短(數學)跟注音怎麼拼(國語)
    建立非常好的概念(這些都是小一課程)
    因為針對小學生 整個教學風格更活潑
    看到奶油葛格跟彤彤姐姐出現時我真是笑翻🤣

    這樣的教學系統除了方便確實外
    ⚠️另一個關鍵重點是 #預算:
    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讓孩子補兩三科
    目前台北國中補習班一科一學期約三萬起
    (家教更貴 $800-$2000/hr都有)
    如果補習班補三科一年就要18萬
    三年就超過50萬...這對很多家庭是筆負擔
    升學王原本三年全科收費12萬5千元
    今年因為剛好15週年所以限時優惠回饋
    #整套系統36個月學習只要68800
    ⚠️平均$63/天 #不到一杯熱拿鐵的錢😆
    #就可以讓孩子得到三年全科的學習
    這對不那麼寬裕的家庭來說真的很需要!

    美寶上國中後我才真的感受到孩子的可憐🥺
    雖然以前我們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但每個孩子資質不同 時代也不一樣了
    因為她明確表達了她需要額外學習
    我們開始踏上這條路...一家換過一家
    目前都還在試 但我看著她覺得好辛苦...
    #真的很想找一個更有效率的課外輔助方法

    因為兩個孩子試上都蠻喜歡的
    所以我跟三貝德接洽請他們給我一個優惠:
    💕彤雯主播粉絲專案價 #7日免費試讀
    ‼️升學王/小學王課程期間三年不間斷
    ‼️首團粉絲 #多贈送1個月學習期間
    🔜原價$125,000/一次付清價$68,800
    🔜可分24期:每月只要$3,532
    ➡️彤主播專屬團購賣場:一次付清及分24期
    📌國高中升學王🔜http://bit.ly/國高中升學王3年團購賣場
    📌小學王🔜http://bit.ly/小學王3年團購賣場

    購買學習期間可學習
    🔺國小學程,購買年級算起可看3年學程
    🔺國高中學程,不論什麼年級購買,1-3年學程均可學習

    ⭐️大家可能會有的疑慮包括以下幾種型態:
    Q1:國二生購買會包含哪些?
    A:現在購買一樣可以看到國中三年全科,連同國一已經教過的都可以上課複習做題目。
    🔜當然從目前開始算:國二+國三+高一的教材都會有
    📌請點選這裡:國高中升學王 http://bit.ly/國高中升學王3年團購賣場

    Q2:高二生想購買但只剩兩年怎麼買呢?
    A:他們特別為高二以上開闢短期課程的選項:例如高二只需付兩年的使用費用,但內容還是可以看到高中三年全科唷!
    📌請點選這裡:http://bit.ly/高中升學王2年團購賣場

    Q3:今年小一新生怎麼買?
    A:選擇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會有全科目的內容 連續37個月的學習期間。
    📌請點選這裡: http://bit.ly/小學王3年團購賣場

    ⭐️國高中升學王特別開放:
    🔜高三生請進:http://bit.ly/高中升學王1年團購賣場
    🔜高二生請進:http://bit.ly/高中升學王2年團購賣場

    ⚠️限時優惠到2020/12/31 23:59
    🉐2020/12/31前有申請免費試讀的粉絲,就有機會獲得 #鬼滅之刃授權商品 (海報+L型資料夾 市價$209)
    🉐購買再加碼贈 市價$2300 (以下任選一套)
    超紅電視劇 DVD 萌X園 1-6部 共12片
    小孩最愛的 DVD YOXO 共21片

    #沒有任何一套學習方式適合每個人
    #我們能做的就是陪著孩子不斷嘗試
    #天哪瓜竟然明年就要上小學了!😱

  • 台大授權軟體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12 11:08:51
    有 67 人按讚


    [為什麼台灣的軟體業不強? ]

    我寫這樣的文章,或許會冒犯很多軟體業的前輩,因為我並不是從這個領域出身的,對於某些狀況的理解可能有所謬誤。我也不過開了一個小公司,卻膽敢對前輩的公司指指點點。但我身處於這個產業當中,我很期待這個產業可以茁壯,所以非關心這個問題不可。我也很期待我的文章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得到前輩的指教,甚至一起構思如何開創新局。

    台灣的軟體產業強不強? 就2019的政府統計數據來說,台灣的軟體產業總產值為三千八百億(資訊服務業936億,程式設計業2867億),資訊電子製造業的產值是七點二兆。從市值來比較,半導體製造業最大的公司台積電市值11.75兆,資訊服務業最大的公司精誠資訊市值222億,相差了五百二十八倍。台灣程式設計業最大的公司是訊連,市值是94億,是台積電的一千兩百五十分之一大。軟體公司不大是因為行業特性的關係嗎? 肯定不是,全世界最大的軟體公司是微軟,市值是1.63兆美金,是台積電的四倍。從這樣的數據看起來,說台灣的軟體業不強應該是個客觀的事實。

    為什麼用市值的高低來衡量公司強不強呢? 一、這是公開可查的資訊,調查比較容易,資訊也比較容易驗證。相較之下,新創公司的估值就是個非常難查證的神祕數字。二、市值對一個公司經營者來說,代表了公司可支配的資源。公司經營的核心關鍵,在於獲取資源,還有資源的交換、轉換。有越多的資源,就可以做越多的事情。一個市值高,本益比(Price to earning, P/E ratio)高的公司比較可以去併購一個本益比低的公司,倒過來做,很困難。三、我才疏學淺,沒有真的學過怎麼評比軟體公司,姑且先用這個標準來立論。

    從國際大廠競相在台設立研發中心,擴大攬才規模就可以知道,台灣明明就有很多優秀的程式設計人才,為什麼軟體業不強呢 ? 我分享自己身處軟體業,觀察到的台灣軟體業的幾個現象。

    1. 台灣市場對於軟體及服務定價過低,而且人才過度充沛。從需求面來說,因為定價低,所以客戶很喜歡要求廠商客製化。從供給面來說,因為台灣有足夠的人才,所以可以接受客戶各式各樣客製化的要求。這是軟體業最慘的一種賺錢方式,也就是不斷地接客製化的專案。客製化的專案賺錢是線性的,公司要多賺錢,一定得要多請工程師,因此公司很難長到很大的規模。相對來說,投資人比較不喜歡這樣勞力密集的公司。以精誠為例,2019年稅後淨利18億,目前市值222億,本益比是12,而台積電的本益比是34,微軟的本益比則是37。高度客製化的要求讓台灣的軟體市場非常破碎。我舉醫療資訊系統為例。台灣的醫療資訊系統市場非常的畸形,醫院通常都是用自己寫的醫療資訊系統。台大、長庚都是如此,榮總體系的醫院甚至都還不是用同一套系統,台北榮總、台中榮總、高雄榮總都各自寫了一套。醫院都自幹了,廠商有甚麼生存空間? 為什麼醫院可以自己寫呢? 因為台灣有太多CP值高的工程師了。美國的醫療資訊市場完全是個不同的樣貌,基本上是被兩家巨型公司Cerner以及Epic瓜分。台灣的診所資訊系統市場是另外一種畸形。診所不會想要自己請工程師來寫資訊系統,但是也不想付太多錢。診所的資訊系統一年只收費兩萬多元。這價格實在是誇張到一種欲哭無淚的境界。所以西醫資訊系統的市場大概養了三個比較大的公司,牙醫資訊系統的市場大概也養了三個比較大的公司。因為可以賺的錢實在是不多,所以這些公司也都不大,資本額最大的大概是五千萬,小的大概是五百萬。能賺的錢不多,程式的設計自然也很難跟得上時代,所以,診間的程式都還停留在十幾年前Visual Basic 寫出來的藍底白字的版本。講到這裡,我的感想真的只有一個慘字可以形容。

    2. 軟體的包裝跟行銷、以及授權談判都至為關鍵。因為台灣的軟體市場實在是不怎麼妙,也很少公司有產品銷售到海外市場的經驗,所以產品設計、行銷、以及商業開發的人才都不多,於是造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因為做不出很強的產品,所以只能透過高度客製化的服務來滿足客戶,就了就完全喪失做出可以行銷世界的產品的能力了。台灣可能有足夠的工程師一起做出一套很強的產品,偏偏這些工程師都是一個一個地在幫個別的客戶做客製化服務。

    3. 講起台灣軟體創業成功的案例,真的是少得可憐,所以投資人興趣也不是很大。我跟資工的人討論起台灣軟體創業成功的案例,趨勢科技總是第一個被提起。趨勢科技的市值是兩千四百億台幣,是亞洲最大的純軟體公司。可是,趨勢科技是在美國洛杉磯創立,總部在日本,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公司啊。訊連就真的是台灣土生土長的軟體公司了,但跟趨勢比起來實在是小非常多,而且創業也是二十四年前的事情了。過去這二十年來,台灣的軟體創業出現了非常大的斷層,在二十世紀末網路科技快速崛起時,曾經有過資迅人以及網勁這兩個公司。資迅人像是煙火一般,快速崛起也快速殞落,曾經從英特爾、高盛、花旗等大公司募集將近七億元的資金,卻在創業六年後跟著網路泡沫化一起消失了。網勁沒有這麼絢麗的歷史,也撐得比較久一些,但終究在2014年也停止營運。軟體創業成功的例子不多的狀況下,投資人對這個產業自然不會有太大的興趣。這又成了另一個惡性循環,投資人不願意支持,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以組建頂尖的團隊來做產品研發,當然也產生不了成功的公司。別誤會,我不是在怪投資人。我現在也開始逐漸換位思考,想像一下如果我是投資人,我敢不敢投台灣的軟體公司。說實話,我自己會很猶豫。如果台灣軟體新創成功案例很多的話,那投資人真的沒甚麼好猶豫的。這是現實。

    4. 台灣政府對於推動軟體產業發展的政策好像還不是很夠力。政府想要幫忙軟體業已經很久了,民國六十八年的時候就成立了一個資訊工業策進會,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資策會。資策會對於推動台灣軟體產業發展似乎成效不彰,當然也受到了各界批評。比如說曾任資策會副執行長的王可言砲轟資策會的酬庸文化,說資策會裡的領導人普遍缺乏帶領台灣軟體服務產業取得國際競爭力發展的熱忱。或是義美的高志明總經理批評資策會壟斷政府資源,優先掌握政府軟體專案的資訊,與民爭利。我對於資策會的這些批評因為沒有第一手的經驗和資訊,不確定該如何看待。但是資策會的員工有一千八百人,遠超過除了精誠(員工人數三千)之外其他的軟體公司,這件事情我真的想不透。如果資策會對於推動台灣軟體產業的發展不夠力的話,那就不要再投入那麼多的資源在這了吧,可以想點別的辦法呀。資策會裡面許多的軟體工程師釋出之後,多創立一些公司,或許還更能帶動軟體產業的發展。經濟部工業局為了推動軟體產業發展,也曾經規劃”軟體工業五年計畫”,這個計畫總共執行了兩期,從1993到2002年,這個計畫獎勵性質多過補助,但對於推動軟體公司上市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精業於1995年上市,凌群、友立、資通於2001年上市,昱泉於2002年上市。這對於軟體業來說似乎是個輝煌的年代。但,時至今日,在台灣軟體公司的市值還是遠遠低於電子製造業。

    那台灣的軟體業,要怎樣才能變強呢? 我覺得要期待整個生態系都變好,大家一起成功是緣木求魚。我覺得有一家新創公司非常成功之後,就有機會打破我上述的種種惡性循環。我這樣想的原因是,我認為這跟拓荒一樣,要期待一片荒野全被整成好走的步道,不如期待一個拓荒者走出一條路讓大家跟。一個新創公司獲得巨大成功之後,這個公司的人才帶著成功的經驗再去創造或是協助其他的公司,像是當年PayPal mafia一樣。有了幾個公司成功之後,投資人對於軟體業有信心了,比較願意做早期高風險的投資,進一步提高軟體新創公司成功的機會。這樣就會有正向循環了。

    不過問題回來了,軟體新創公司該怎麼得到巨大的成功呢? 我要給答案資格還不夠,因為我的公司還沒有獲得巨大的成功,但我的策略是這樣的:

    1) 挑戰困難的問題,因為消費的根本在於花錢解結問題,問題越大越困難,客戶越是願意花錢去解決這個問題。困難的問題不見得一定很大,但是需要有能力的人花心思才有辦法好好解決。困難的問題本身就造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競爭壁壘。

    2) 組成頂尖的團隊。困難的問題,只有頂尖的人才才能解決。我無時無刻不在想人才的問題。遇到好的人才,我一定是用盡所有辦法,死纏爛打的也要請他加入團隊。我曾經等過兩年,才說服了一個非常稀有的人才全職加入團隊。雲象的人才素質非常高,絕對不輸台灣頂尖的大公司,這是連之前在聯發科擔任高級主管的同仁都認同的。因為我們有了很強的團隊,我們才有辦法挑戰一些世界級的問題。比如說骨髓抹片的AI分類計數,或是超高解析度(目前記錄是六億兩千五百萬畫素)影像的AI計算。

    3) 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資人。或許是我運氣好,也或許是我選擇得很嚴格,我找到了充分認同我對於公司發展方向的規劃,並且充分信任我,支持我的投資人。雲象股票的價格,雖然跟美國以及日本相比還是有一段落差,但是就台灣的新創而言是很高的,要找到願意投資我們的投資人並不簡單。但是一旦找到了,我們的合作非常的愉快,雲象也不斷地締造佳績。這是非常好的正向循環。

    4) 學習和學界以及政府合作。因為台灣的投資氛圍不好,軟體新創公司必須要想盡辦法從各處或獲取資源。我為了人才的培育以及獲得,曾經到成大去教了AI。這讓我有機會介紹雲象給還沒有畢業的同學認識,在他們被大公司搶走前,吸引他們來雲象實習。我兩年前播的種,現在竟然收成了,有一位我當年教過的同學,到台大資工念完碩士之後,到雲象任職。我很開心,因為他是同一批面試的候選人裡面表現最好的。我覺得這是學界跟業界合作一個非常好的示範。我也還在嘗試在學界找到兼任的教職,持續這樣的合作模式。政府其實一直都在推動產業發展,雖然有些政策可能不見得合適,但只要能得到些許的支持,對公司的發展都會很有幫助。我們得到經濟部技術處以及台北市產發局的補助之後,計畫執行單位還協助連結其他的資源,這對公司來說是非常寶貴的,因為這些資源並不是我們平常接觸的到的,也為了我們帶來了新的效益。

    以上,是我回顧雲象發展至今,覺得對我們來說有用的策略。我們還在持續努力當中,期許雲象能成為台灣軟體創業成功的典範之一,為台灣軟體業的發展盡一份心力。台灣的軟體產業環境好,裡面所有的公司才會跟著一起好。我很希望,在未來,台灣的軟體人才畢業後的第一志願,是台灣的軟體公司!

  • 台大授權軟體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13 12:53:44
    有 1 人按讚

    區塊鏈技術正邁向產業級應用「不可竄改性結合AIoT架構」

    2019-11-13 08:56CTimes

    【作者: 籃貫銘】

    自從「挖礦」漸漸從台灣的產業新聞裡消失之後,區塊鏈的消息就不是這麼響。然而,高潮退去,留在沙灘上的,往往都是最漂亮的貝殼。如今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正開始逐步發酵,並漸漸的深入至虛擬貨幣之外的產業應用中。

    就目前的發展現況來看,區塊鏈在產業應用的營運思維,都圍繞在「不可竄改性」上。在這個對話要錄音、傳訊要截圖的年代,能夠有一個「生成就無法修改」的機制,確實是有那麼一點什麼的。

    而物聯網,將會是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不僅因其有導入的必要性,同時更有絕佳的實用性。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相互搭配,將會陸陸續續的發生在各行各業5之中。

    BiiLabs就是看好此一趨勢的區塊鏈應用新創公司,它是由朱宜振、黃敬群和林弘全所共同成立。說是新創,但這三個人完全跟「新」扯不上關係,每一個人都是已具有十分深厚的產業經驗與技術能力,是新創領域中的佼佼者。

    區塊鏈是新時代的螺絲 怎麼用才是問題

    BiiLabs執行長朱宜振表示,「區塊鏈就是一種工具,就好像以前沒有雲端,但現在有雲端。然而主角並不是雲端,而是應用的場域。」他也用「螺絲」做比喻,來說明新科技問世時,最困難的,就是如何證明它的實用性。

    「就像發明螺絲的人,自己說他的產品多好是沒用的,除非他真的鎖給你看,並實實在在的提升了整個生產的價值。」朱宜振說。

    他解釋,螺絲可以用在很多地方,只要有需要連接的場景都能使用,包含汽車和船舶等,市場非常龐大。但做螺絲的人並不會知道汽車和船怎麼做,只需要專注在螺絲本身的功能。區塊鏈也同樣如此。

    「我認為區塊鏈就是新時代的螺絲。」

    而他也認為目前的市場仍在前期階段,工作的要點是讓市場能夠完全了解區塊鏈的功能,並且不會再問區塊鏈是什麼。就像是雲端,也許人們無法完美的解釋何謂雲端,但最起碼不會存在疑慮。

    回到BiiLabs的本身,他們也就是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問題,而且是物聯網領域的問題。

    「我們觀察到物聯網可能有些問題,就是在萬物聯網的時代,百億個裝置之間的溝通和對話將會面臨挑戰,也就是目前的TCP/IP的規範將無法因應。」朱宜振指出。

    他認為,要解決這個數百億裝置對話的問題,應該要採取P2P和分散式的機制,才會是合理的方案。就好像當年的IPv4走到IPv6一樣,是面臨一完全不同的量級的問題,因此會需要一個全新的技術。

    而這個通訊規範可能崩潰的問題,經他們求證IEEE之後,也確認IEEE事實上也有意識到這個潛藏的危機,並且正在思考推出新的通訊協定(Protocol)來解決。

    而BiiLabs的理念則剛好也與德國的IOTA組織不謀而合,因此也就開始採用IOTA的代碼進行開發與應用。

    所以簡單的說,就是物聯網會發生問題,而這個問題會出現在通訊協定上.此時將需要一個全新的通訊協定。而區塊鏈的觀念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它本身的鏈狀結構的拓樸並不完全適用,仍需要進行調整,而BiiLabs就是要尋求物聯網和區塊鏈之間的可能性。

    他強調,「量、分散式、物聯網的利益價值」就是區塊鏈的應用精神。而且應該要從資料和網路的價值來看待,而非集中到單純的設備銷售和大雲端上。

    「成為區塊鏈產業的Red Hat,就是我們的目標」朱宜振說。他指出,希望客戶在使用服務時,不用在從頭去建區塊鏈,而只需用API來整合至他原本的系統裡。目前他們已將他們的服務打包成PaaS提供給客戶,將來還會打包成SaaS的方式來提供,只需要要透過訂閱的形式就能使用。

    Bii Labs是聚焦在區塊鏈之下,把區塊鏈服務的基礎建設的可信度、穩定度、可靠度做好,並提供客戶一個完善的商業服務。

    至於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能解決什麼問題?朱宜振則明白的指出,就是「資料的信任問題」,因為區塊鏈技術非常靠近邊緣裝置,幾乎能在資料產生的同時,就傳至區塊鏈,以確保資料的完整性與正確性。當然還是有被變造的可能性,但整體的路徑非常的短,因此風險相對小非常多。

    結合AIoT 台大師生解決農業貸款的痛點

    同樣的思維與精神,也被運用在廖世偉博士目前正在進行的一個專案項目上。廖世偉博士是台大資工所的副教授,主持了A2B(Android、區塊鏈及大數據)實驗室,並身兼亞太區區塊鏈發展協會理事長。

    廖世偉博士所指導的專案是由一群碩博士生所共同開發並進行實場研究,他們將之稱為「時光寶盒」。

    這個時光寶盒的概念很簡單,就是把「時光」通通收進「寶盒」裡。但這並不是說要讓人穿越時空,而是讓資料都可以完整的保留下來,而達成這個完美儲存的核心技術,就是區塊鏈。

    廖世偉表示,這個時光寶盒正用在農業的貸款上,透過智慧感測結合區塊鏈技術,能實際的反應農夫耕作的情況,讓農業的貸款可以更接近實際。一改過去耕種狀況與聲稱不符的情形。

    「你種八分之一,就拿到八分之一的錢;種到第八分之二,就給他八分之二的錢。」廖世偉解釋。

    這其實是一種IoT的裝置,提供了類似智慧監工的功能,然後結合了區塊鏈的認證技術,用來做智能撥款。透過這種智慧感測與區塊鏈驗證技術互相搭配的方式,提供了金融服務全新的操作模式。是有,是無,清清楚楚的。

    「我覺得這個是可以改變世界」廖世偉自信的說

    依據廖世偉的說法,他們的系統架構是稱為「AIoT區塊鏈」應用,能夠解決智能監工的問題,目前正運用在農業貸款的業務上。非常類似於舟訊科技的空氣盒子,但他們的方案是更加智能,而且結合了區塊鏈的技術。

    另外,一家台大的新創公司也採取了類似的架構,用在汽車的保險上。這家公司運用區塊鏈的技術把汽車的里程數等資料都傳上區塊鏈,可避免人為的篡改,讓保險金額的設定基準有非常明確的依據。

    圍繞的重點就是在「不可竄改性。」

    而這個時光寶盒是由廖世偉博士所帶領的團隊所共同開發,成員包含:余映嫻

    廖品崴、吳松霖、吳弦安、楊昌儒、廖昱誠、謝旻岳、王贊鈞、張詠盛。製造的業者是華碩。由於是使用智慧手機的硬體規格,因此非常省電,也能支援拍照和攝影,可以完全掌握農業現場的狀態。

    它的運作方法就是時光寶盒感測現場資料,並將Hash值用區塊鏈技術處理,再上傳至雲端,因此原始資料都保存在雲端中,但是這些值都是無法竄改的。而後台的管理者就只需要看這些資料,是不是有播種,是不是在發芽、開花。完全掌握耕種的情形,並據此進行撥款。

    「以前的農業金融都需要跑鄉下去實際訪查,但現在透過時光寶盒的智能監工就能處理。而且農地經常都在很荒涼的地方,進行實地訪查也有執行的困難。」廖世偉指出。

    他也語重心長地指出,區塊鏈不應該只用在「發幣」這類的金融商品上,而是要務務實實的用在工業的領域上,真正的可以解決問題、解決痛點。

    簡化導入困難 資策會推「出廠即上鏈」

    既然區塊鏈在物聯網應用上有其實際的功效,助其早日可以發揮在各個領域上就是當務之急。其中一個做法就是把它套件化,變成所謂的統包解決方案(turnkey solution)。

    目前資策會就與瑞昱半導體(Realtek)及翰聯(MyTek)合作推出一種「微控制器IoT上鏈管理技術」解決方案,透過整合無線晶片、微控制器(MCU)和區塊鏈軟體技術,達到所謂「出廠即上鏈」的目標。

    它的運作原理是讓分散式稽核技術搭配MCU晶片,達到產品出廠即上鏈的功能;再結合資服業者分散式代理人引擎(Dapp),將大量高頻的IoT數據切片壓縮分層上鏈;再輔以分散式身分識別(DID)為基礎的交易網路框架,來發展多階層資料授權管理智能合約。

    這個方案可以應用在醫療病歷、生產履歷、智能合約等領域,透過分散式帳本、去中心化、不可竄改等特色,強化資料的信任度。

    附圖:2019年11月(第337期)區塊鏈 - 分散式產業應用來臨
    圖一 : BiiLabs的Sentinel Appliance,運用區塊鏈技術幫助企業和政府通過DLT監控水質數據。(來源/BiiLabs)
    圖二 : BiiLabs執行長朱宜振。(攝影/籃貫銘)
    圖三 : 台大資工所副教授廖世偉博士(左)與時光寶盒的共同開發者楊昌儒(右)。(攝影/籃貫銘)
    圖四 : 時光寶盒在農地的實際應用情況。(照片提供/廖世偉)
    圖五 : 資策會與瑞昱半導體(Realtek)及翰聯(MyTek)合作的「微控制器IoT上鏈管理技術」。(攝影/籃貫銘)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903/4160177

  • 台大授權軟體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7-19 20:59:53

    #高端 #疫苗 #EUA #英國 #解封 #聯亞 #混打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 FB|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來賓:
    張峰義(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常務監事)
    洪子仁(新光醫院副院長)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主治醫師)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 台大授權軟體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08 20:58:16

    #疫苗 #疫情 #死亡率 #重症 #國產疫苗 #EUA #武漢肺炎 #三級警戒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來賓: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視訊:
    張鴻仁(前疾管局局長)
    李建璋(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副教授)

    00:00 台死亡率高於全球?張鴻仁:先補三大缺口!
    09:54 是因為社區還有確診未被驗出,致死率才飆高嗎?
    14:24 國產疫苗風波?落實買、用分離,EUA待專家評斷!
    21:37 蛋白疫苗效果最不好?林氏璧:說法令人訝異!
    28:02 免疫橋接就發EUA?林氏璧:望WHO盡早訂標準!
    35:44 蛋白疫苗安全性佳!國產疫苗可做「戰備疫苗」?
    39:39 李建璋:未見死亡率轉折點,提升照護品質穩曲線!
    47:51 單株抗體、瑞德西韋、類固醇,使用時機各不同!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 台大授權軟體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6-03 21:01:05

    #疫苗 #疫情 #緊急授權 #疫苗 #新冠病毒 #武漢肺炎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來賓:
    洪子仁(新光醫院副院長)
    林氏璧(前台大感染科醫師)

    00:00 開場:日本捐台 120 萬劑疫苗!
    9:30 疫苗及時雨!能阻移工宿舍群聚?
    16:11 洪子仁:優先讓雙北長照機構接種疫苗!
    19:54 林氏璧:確診維持高原期不是好事!
    27:31 確診年齡下滑?洪子仁:年輕人勿輕忽!
    31:35 移工群聚風險?新加坡有前例!
    36:11 洪子仁:打疫苗的目的是避免重症和死亡!
    40:46 林氏璧:足跡不等同感染地,應盡力追查!
    46:13 洪子仁:檢測很重要,熱點需盡力快篩!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